【解析】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三中、兴国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三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三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①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②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③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④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C2. 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小球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设在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
此时绳子的拉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恰好到达最高点,在这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A. mgR/4B. mgR/3C. mgR /2D. mgR参考答案:C3.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爱因斯坦创立了“日心说” B.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参考答案:4. (多选)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能是加速度—时间图象B.图乙可能是速度—时间图象C.图丙不可能是位移—时间图象D.图丁不可能是速度—时间图象参考答案:AB5. 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C.A、B同时从静止出发,前2s内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t=4s时,A、B相遇参考答案:B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长征2号”火箭点火升空时,经过3 s速度达到42 m/s,设火箭上升可看作匀加速运动,则它在3 s内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 m,升空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 m/s2.参考答案:63 147.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随两力之间的夹角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力中较大的一个力是______N,图中a值为______N。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第一次大考高一年级数学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8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60}A x x x =+-<, {}2,1,0,1,2B =--,那么A B ⋂=( )A. {}2,1,0,1--B. {}2,1,1--C. {}1,1,2-D. {}1,0,1,2-2、合{A =,{}1,B m =,A B A =,则m =( )A.0B.03或C. 1D.13或3、已知集合M={x|≥1},N={y|y=},则M ∩N=( )A .(0,1)B .[0,1]C .[0,1)D .(0,1]4、函数2411)(x x x f -++=的定义域为( )A .[)(]2,00,2⋃-B .()(]2,00,1⋃-C .[]2,2-D .(]2,1-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①()f x =()g x = ②()f x x =与()g x =0()f x x =与01()g x x=; ④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A. ① ②B. ① ③C. ③ ④D. ① ④6、设全集I 是实数集R ,{}3M x x =≥与{}0)1)(3(≤--=x x x N 都是I 的子集(如图所示), 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13x x << B.{}13x x ≤< C.{}13x x <≤ D.{}13x x ≤≤7、设f(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f(5)的值为 ( )A.6B.7C.8D.98、设集合P ={x|0≤x ≤4},Q ={y|0≤y ≤4},能表示集合P 到集合Q 的函数关系的有(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②9.若函数f (x )=|2x +a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则a 的值为( )A .-2B .2C .-6D .610.已知函数y =f(x)的图像关于x =1对称,且在(1,+∞)上单调递增,设a =f ⎝ ⎛⎭⎪⎫-12,b =f(2),c =f(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c<b<a B .b<a<c C .b<c<a D .a<b<c11、已知函数()()25,1{,(1)x ax x f x a x x---≤=>是R 上对任意两个不等实数12,x x 都有()()12120f x f x x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0 B. a <0 C. a ≤2- D. 3-≤a ≤2-12.设min{,,}p q r 为表示,,p q r 三者中较小的一个, 若函数2()min{1,27,1}f x x x x x =+-+-+,则不等式()1f x >的解集为( )A. (1,3) B .(,0)-∞ C. (1,)+∞ D (0,2)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1,4-上为单调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4. 若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是[1,1]-,则(1)y f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15、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6.f (x )是定义在(0,+∞)上的单调增函数,满足f (xy )=f (x )+f (y ),f (3)=1,当f (x )+f (x -8)≤2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 (1)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8、已知函数()b f x ax x =+的图象经过点A (1,1),),(12-B . (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2)判断函数)(x f 在(0,+∞)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3)求)(x f 在区间]1,41[上的值域;19、已知函数2()4||3f x x x =-+,(1)画出()f x 的图象;(要求先用铅笔画出草图,再用黑色签字笔描摹,否则不给分)(2)请根据图象指出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与单调递减区间;(不必证明)3≥(3)由图像求满足f(x)的解集20、设集合{}()(){}222|320,|2150A x x x B x x a x a =-+==+-+-=.(1)若{}2A B =,求实数a 的值;(2)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1、B A 、两城相距100km ,在两城之间距A 城x (km )处建一核电站给A ,B 两城供电,为保证城市安全,核电站距城市距离不得小于10km.已知供电费用等于供电距离(km )的平方与供电量(亿度)之积的0.25倍,若A 城供电量为每月20亿度,B 城供电量为每月10亿度.(1)求x 的取值范围;(2)把月供电总费用y 表示成x 的函数;(3)核电站建在A 城多远,才能使供电总费用y 最少?22、设()f x 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对任意,m n 有()()()f m n f m f n +=⋅,且当0x >时,()01f x <<.(1)求证:()01f =,且当0x <时,有()1f x >;(2)判断()f x 在R 上的单调性;(3)设集合()()()(){}22,|1A x y f x f y f =⋅>,集合()(){},|21,B x y f ax y a R =-+=∈,若A B φ⋂=,求a 的取值范围.。
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三次大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三次大考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 加速度、功率P=W/t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C. 克、米、秒都是基本单位D. 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答案】B【解析】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需要控制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控制外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故用到了控制变化量法,A正确;公式是加速度的决定式,不是比值法定义,B错误;g、m、s为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如“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等,D正确.2. 如图甲,笔记本电脑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不变D.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答案】C【解析】笔记本电脑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①②A、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角度θ减小,根据①式,支持力N增加,A错误;B、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角度θ减小,根据②式,静摩擦力减小,故B错误;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是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始终是不变的,C正确;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的矢量和与重力平衡,但大小的和是变化的,D错误;故选C。
3.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成功将其驱离。
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
江西南康中学2018~2019学度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物理试卷
江西南康中学2018~2019学度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物理试卷物理试卷(A 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 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如下图,质量为m 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 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C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D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2、如下图,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 、B ,A 、B 的质量均为2kg ,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假设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块A 上,那么此瞬间,A 对B 的压力大小为:〔g=10m/s 2〕〔〕 A.10NB.20NC.25ND.30N3.如下图,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 、B 、C 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 ,其中甲是从圆心A 动身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 到达另一端D ,丙沿圆弧轨道从C 点运动到D ,且C 点特别靠近D 点、假如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甲球最先到达D 点,乙球最后到达D 点B 、甲球最先到达D 点,丙球最后到达D 点C 、丙球最先到达D 点,乙球最后到达D 点D 、甲球最先到达D 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 点4、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A 、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密度的9/8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9/4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4/9D 、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325、如下图,小车内有一光滑斜面,当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小物块A恰A B好能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在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某时刻〔如今小车速度不为零〕,突然使小车迅速停止,那么小车迅速停止的过程中,小物块A可能〔〕A、沿斜面滑下B、沿斜面向上滑C、仍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D、离开斜面做曲线运动6、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三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第1题至第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7题至第10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一定增加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 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一定逐渐变大D.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一定减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解:A、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加速度方向为正时,若速度方向为负,则速度减小.故A错误;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情况,明确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变化量的关系,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2.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有夹角时,该物体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变化B. 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 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夹角小于900D.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做曲线运动物体一定受到变力作用【答案】C3. A、B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t1时刻前,B物体始终在A物体的前面B. 在0~t1这段时间内,B物体的位移比A物体的位移大C. 在t1时刻前,B物体的速度始终比A物体增加得快D. 在t1时刻两物体不可能相遇【答案】B【解析】因v-t图线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则在t1时刻前,B物体的位移大于A物体的位移,但是由于初始时刻两物体的位置不明确,故无法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若开始时A 在B的前面,则在t1时刻两物体可能相遇,选项AD错误,B正确;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则在t1时刻前,B物体的加速度先比A大,后来比A小,即B物体的速度增加先比A物体增加得快,后比A增加的慢,选项C错误;故选B.点睛: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4.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江西省赣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B.加速度C.路程D.位移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3.在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B.C.D.4.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 )A.0、80、0.45 B.80、100、0.45 C.80、80、0.90 D.80、100、0.905.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cm/s 3cm/s 4cm/s B.3cm/s 5cm/s 7cm/sC.3cm/s 4cm/s 5cm/s D.2cm/s 4cm/s 6cm/s6.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v,当使用2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A.2a、2v B.2a、4v C.4a、2v D.4a、4v7.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9.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的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10.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个空3分,满分18分)11.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分别标上计数点0、1、2、3、4…,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4.00cm,1与2两点间的距离x2=6.03c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3=8.05c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10.09cm.则打下测量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打下0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小数)1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钩码数 1 2 3 4L A/cm 15.71 19.71 23.66 27.76L B/cm 29.96 35.76 41.51 47.36①操作时一定要弹簧、刻度尺处于__________方向(水平或竖直)②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cm.③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④由表中数据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14.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15.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庄严的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若设小明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起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小明升旗时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16.甲、乙两物体相距s,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且知v1<v2,但两物体一直没有相遇,求甲、乙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为多少?江西省赣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B.加速度C.路程D.位移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在物理量中,有些是只有大小的,即标量,有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即矢量.解答:解:C选项中的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不是矢量,符合题意;而A、B、D三个选项中速度、加速度和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各物理量的概念和表达的规律进行分析.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时,则产生加速度.若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是恒定的,而速度非均匀变化,则加速度不恒定.解答:解: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而不是变化的大小,故A错误;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减小.故B正确;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受到时间的限制.故C错误;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同时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减小,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决定速度增加与否.3.在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B.C.D.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假设有弹力或无弹力,根据力的合成判断物体所受到的力合力是否为0.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应该为0.如果发生矛盾说明假设不成立.解答:解:A、对a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左,那么a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A错误.B、对a而言受重力,斜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没有弹力,那么a受到的二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B正确.C、对b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果a对b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右,那么b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C错误.D、对b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a对b有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那么b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实际问题中判断两物体有无弹力常用力的平衡特点去判断,而弹力产生的条件显得不方便.4.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 )A.0、80、0.45 B.80、100、0.45 C.80、80、0.90 D.80、100、0.90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去求静摩擦力f1,至少推动木箱的水平推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2,;根据f═μF N去求动摩擦因数.解答:解答:解:甲图中,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所以f1=80N.乙图中,至少推动木箱的水平推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2,所以f2=100N,丙图中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所以μ===0.45.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知道它们的区别.5.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cm,BC=10c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cm/s 3cm/s 4cm/s B.3cm/s 5cm/s 7cm/sC.3cm/s 4cm/s 5cm/s D.2cm/s 4cm/s 6c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C的速度.解答:解: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小球的加速度a=,则A点的速度v A=v B﹣aT=0.04﹣0.01×2m/s=0.02m/s=2cm/s,C点的速度v C=v B+aT=0.04+0.01×2m/s=0.06m/s=6cm/s.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6.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v,当使用2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A.2a、2v B.2a、4v C.4a、2v D.4a、4v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题,使用2倍速度的“快镜头”,则知v2=2v1.使用“快镜头”时,物体发生的位移在屏幕上与不使用“快镜头”时相同,根据公式v2=2ax,分析加速度的关系.解答:解:由题,使用2倍速度的“快镜头”,则有v2=2v1.由于使用“快镜头”时,物体发生的位移在屏幕上与不使用“快镜头”时相同,由公式a=得知,x相同,则有a2=4a1.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使用“快镜头”时,物体发生的位移在屏幕上与不使用“快镜头”时相同,再由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的关系.7.如图,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位移及下降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即可求的;解答:解:D、在下滑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mgsinθ﹣μmgcosθ=maa=gsinθ﹣μgcosθ,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故D错误;C、下滑过程中速度大小关系为v=v0+at=v0+(gsinθ﹣μgcosθ)t,速度与时间之间是线性关系,所以速度图线是一条直线.故C错误;A、B、物体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故下滑的位移为s=)t2,位移﹣时间关系的图象是向右弯曲的线.故B正确;同理,下降的高度为h=ssinθ,也是向右弯曲的线.故A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学公式,关键是把s、h、v与时间的表达式表示出来即可;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对于物理中的重要事件、规律的得出要了解其发展历史,明确重要科学家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奥斯特等的主要贡献,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解答:解: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重力越大,物体下落的越快,故A正确;B、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发现了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故B正确;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外推,得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故C正确;D、伽利略没有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是将斜面实验进行外推得出间接得出的实验结果,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对于物理学史的学习要注意平时加强积累和记忆,不可忽视,这也是2015届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9.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的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其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解答:解:A、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均匀变化,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故B正确.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运动.故C错误.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v0+at,v与t是线性关系,根据数学知识可知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的理解,可以从加速度的定义和数学角度来理解.10.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压轴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本题应抓住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t=0到t=ls之间,甲始终沿正方向运动,而乙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正值,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负值,则知在t=0到t=7s之间乙的位移为零.故B正确;C、在t=0到t=4s之间,甲的速度始终为正值,说明甲一直沿正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 错误;D、根据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知,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都沿负方向,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速度图象的数学意义: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个空3分,满分18分)11.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分别标上计数点0、1、2、3、4…,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4.00cm,1与2两点间的距离x2=6.03c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3=8.05c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10.09cm.则打下测量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70m/s,打下0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30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03m/s2.(保留两位小数)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由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得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纸带上2点的瞬时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x=aT2,由作差法得:=2.03m/s2由速度时间关系式:v2=v0+a2T得:v0=0.30m/s故答案为:0.70;0.30; 2.03点评: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能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会用推论公式△x=aT2求出加速度的大小.1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钩码数 1 2 3 4L A/cm 15.71 19.71 23.66 27.76L B/cm 29.96 35.76 41.51 47.36①操作时一定要弹簧、刻度尺处于竖直方向(水平或竖直)②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16.00cm.③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12.5 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④由表中数据能(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1)刻度尺的读数需估读,需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根据弹簧Ⅰ形变量的变化量,结合胡克定律求出劲度系数.通过弹簧Ⅱ弹力的变化量和形变量的变化量可以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解答:解:①操作时一定要弹簧、刻度尺处于竖直方向.②刻度尺读数需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指针示数为16.00cm.③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弹力的变化量△F=0.5N时,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为△x=4.00cm,根据胡克定律知:k==12.5N/m.④结合L1和L2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弹簧Ⅱ形变量的变化量,结合弹力变化量,根据胡克定律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故答案为:①竖直,②16.00,12.5,④能.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知道F=kx,x表示形变量,以及知道其变形式△F=k△x,△x为形变量的变化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由h=500m,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解答:解:(1)由h=得:t=;(2)第1s内的位移: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h10=h﹣h9=500m﹣405m=95m(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答:(1)经过10s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分别为5m,95m;(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为125m.点评:本题关键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题14.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所用的时间.(2)根据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合刹车时的初速度求出反应时间,从而得出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的时间.解答:解:(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 m/s,末速度v t=0,位移s=25 m,由运动学公式得v02=2ast=代入数据得a=8 m/s2t=2.5 s(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t=t′﹣t0代入数据得△t=0.3 s答:(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所用的时间为2.5s.(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0.3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15.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庄严的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若设小明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起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小明升旗时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旗杆高度是19m和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得出红旗上升的位移大小.由于红旗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得知这两个过程的时间相等,确定出匀速运动的时间,用位移公式分别得出三个运动过程的位移表达式,求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再求解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设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由题得到红旗上升的位移大小x=19m﹣1.4m=17.6m.由题红旗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得知这两个过程的时间相等,红旗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48﹣2×4)s=40s,t1=t3=4s则有:,代入解得:v=0.4m/s,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0.1m/s2答: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0.1m/s2,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4m/s.点评:本题涉及三个运动过程,三个过程之间基本的联系是速度,前一过程的末速度等于后一过程的初速度,研究三个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甲、乙两物体相距s,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且知v1<v2,但两物体一直没有相遇,求甲、乙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为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若是,在运动的过程中,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只有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才相距最近.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最小距离.若是,说明乙物体先停止运动,那么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总存在速度相等的时刻,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近,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最小距离.解答:解:若是,说明甲物体先停止运动或甲乙同时停止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只有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才相距最近.可知最近距离.。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三中、兴国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三中、兴国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加速度、功率P=W/t 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C.千克、米、秒都是基本单位D.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2 .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为 x=(10-0.1 v 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3 . 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水平推力F 1、F 2分别作用在a、b上.各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撤去推力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D,整个过程中()A.水平推力F1、F2的大小相等B.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C.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D.水平推力F1、F2所做的功可能相等4 . 如图所示, A、 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 A、 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 A、 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 C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 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0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0D.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5 . 如图所示,从 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 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 C点,已知地面上 D点位于 B点正下方, B、 D间的距离为 h,则( )A.A、B两点间的距离为B.A、B两点间的距离为C.C、D两点间的距离为2hD.C、D两点间的距离为6 .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质软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初始时将小球放在与O点等高的A点,OA= ,现将小球由静止状态释放,则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时,绳对小球拉力为()(已知:sin37°=0.6,cos37°=0.8)A .2mgB .3mgC .D .7 . 质量为 m 0=20 kg 、长为 L="5" m 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0.15。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兴国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生物试卷命题教师:杨华审题人:兴国中学高三生物组考试时间:2017 年11 月10 日上午试卷满分:100 分(每小题2分,共25 个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题,50 分)1.“酵素”目前在保健品领域大热,甚至有人称每晚不吃晚餐,只吃“酵素”就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也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而“酵素”实际上是对酶的别称。
下列有关“酵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合成“酵素”类物质B.“酵素”能够在机体内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C.用“酵素”保健品代替晚餐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D.人体各细胞中“酵素”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和绿藻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都含有3.下列是生物体内的有关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肽键的形成B.病毒核酸的形成C.转录D.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4.关于生物体内信号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号分子不都是蛋白质但都是有机物B.信号分子合成后释放到细胞外都需要消耗能量C.信号分子虽不构成细胞结构,但能起催化作用D.信号分子在完成信息传递后,数量和性质可能发生改变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磷脂是所有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重要组成成C.DNA 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而与空间结构无关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 e、Mg 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可共同构成细胞结构且能同时存在于后面细胞中的一组是()A.DNA 和蛋白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B.RNA 和蛋白质;硝化细菌C.叶绿素和酶;植物根尖细胞D.纤维素和果胶;念珠藻7.下列都有水直接参与反应的生理过程的是()A.细胞内蛋白酶的水解和无氧呼吸过程B.植物的蒸腾D.ATP 的利用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8.研究表明,K+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而Na+浓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结构,因此抗盐K+ 植物正常情况下细胞中能保持一个高的Na+值。
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
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2.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的大小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3.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4.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速示意图.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每隔1s向小汽车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己知第一个超声波t0=0时刻发出,遇到小汽车后返回,t l=l.0s时刻接收到反射波同时发出第二个超声波,t2=1.9s时刻接收到第二个反射波.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x 102m/s,小汽车在这段时间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根据上述条件可知()A.小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9m/sB.小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0m/sC.小汽车背离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9m/sD.小汽车背离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0m/s5.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间的距离为()A.1m B.0.5m C.m D.2m6.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A.B.C.D.7.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设A、B、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υ1、υ2、υ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B.C.s1﹣s2=s2﹣s3D.8.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当用不同弹簧秤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是不同的,当用同一弹簧秤测量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形状规则的物体(例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A.B.C.D.10.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0〜4 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B.甲在0〜4 s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乙在t=2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乙在0〜4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11.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汽车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由A 向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到达C点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BC为L,其中L=A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平直公路AC长为21 m B.平直公路BC长为7 mC.汽车由A向C运动的时间为4 s D.汽车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是8 m/s 12.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 车在a车前方s0处,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A.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B.若a、b在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C.若a、b在时刻相遇,则D.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3.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3)(双选)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4)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①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②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则计数点1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m/s;③据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m/s2.(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得弹簧的原长x0=cm,劲度系数k=N/m,他利用本实验原理把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伸长的长度△x=cm.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3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C 正确。
D.质点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
13
x=(1+ ) m= m
22
- 4 - / 14
物理精品资料
D错误。 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点光源,在点光源和右侧墙壁的正中间有一小球自水平面以初速度 v0 竖 直上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球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影子在竖直 墙壁上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子做初速度为 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影子做初速度为 2v0,加速度为2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影子做初速度为 2v0,加速度为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影子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 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经过时间
t,则 小 球 的 竖 直 位 移 :
车运动位移为 x=30m,则有
vt v2 x 2a
得
v=15m/s;
A.10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A 错误;
B.15m/s,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17.3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C 错误;
D.20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t
B。 该弹簧伸长 5 cm
C. 该弹簧伸长10 cmﻩD. 该弹簧伸长 20 cm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弹簧的两端各受20 N 拉力 F 的作用时弹簧处于平衡,弹簧所受的合力为 0.故 A 项错误。
BCD:弹簧弹力为20N,则据 F kx 得,弹簧的伸长量 x F 20 m 0.10m 10cm .故 C 项正确, k 200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台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000kW,电压为4000V,经变压器T1升压后向远方输电,输电线路总电阻R=1kΩ,到目的地经变压器T2降压,负载为多个正常发光的灯泡(220V 60W)。
若在输电线路上消耗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10%,变压器T1和T2的耗损可忽略,发电机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则:A、T1原、副线圈电流分别为和B、T2原、副线圈电压分别为和220VC、T1和T2的变压比分别为1:50和40:1D、有盏灯泡(220V 60W)正常发光参考答案:B2.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XXK]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参考答案:BC3. 宇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质量是A. B. C. D.参考答案:B4. (多选)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R1 为定值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完整过程图线如图(b)所示,则()A.图线甲是电压表V2 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B.电源内电阻的阻值为10ΩC.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8WD.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功率为0.9W参考答案:ACD5. 如图是我国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A”目标飞行器和2012年6月16日发射的“神舟九号B”飞船交会对接前共面近圆轨道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三中、兴国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如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 加速度、功率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C. 克、米、秒都是基本单位D. 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答案】B【解析】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需要控制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控制外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故用到了控制变化量法,A正确;公式是加速度的决定式,不是比值法定义,B错误;g、m、s为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如“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等,D正确.2.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O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答案】C【解析】A、根据得,,又,由,解得,由,解得,故A错误,C正确;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故B错误;D、刹车过程的位移,故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3. 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各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撤去推力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D,整个过程中()A. 水平推力F1、F2的大小相等B. 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C. 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D. 水平推力F1、F2所做的功可能相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v-t图象,由于AB∥CD,可见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设为μ,在a、b加速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由于m a=m b,得F1>F2.故A错误;B正确;由可知,两物体在全过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对全程由动能定理可知,两物体的位移不相同,而摩擦力做功不同,则可知水平推力做功不可能相同;故D错误;故选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考查读图能力,其次考查动量定理应用时,选择研究过程的能力.知道水平推力撤去后,AB与CD平行,说明加速度相同,动摩擦因数相同。
4. 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A. 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 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 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D. 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答案】D【解析】当撤去挡板时,甲图中由于弹簧的压缩量不能突变,A球还会受到不变的弹力作用,能继续平衡;而B球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分力mgsin和弹簧弹力mgsin两个力,所以B球会产生2gsin加速度。
乙图中轻杆的形变很小,撤掉挡板后,轻杆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将A、B看成整体可知,A、B会沿斜面以gsin加速度下滑,可知轻杆的弹力瞬间消失。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5. 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距离为h,则()A. A、B两点间距离为B. A、B两点间距离为C. C、D两点间距离为2hD. C、D两点间距离为【答案】C【解析】A、AB段小球自由下落,BC段小球做平抛运动,两段时间相同,所以A、B两点间距离与B、D两点间距离相等,均为h,故AB错误;C、BC段平抛初速度,持续的时间,所以C、D两点间距离,故C正确,D错误。
............6.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质软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初始时将小球放在与O点等高的A点,OA=,现将小球由静止状态释放,则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时,绳对小球拉力为()(已知:sin37°=0.6,cos37°=0.8)A. 2mgB. 3mg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小球到达B点时细绳刚好绷紧.则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余弦为cosα=0.6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为 h=0.8l,到达B点的速度细绳绷紧后瞬间小球只有垂直于细绳的分速度,大小为 v2=v1cosα从B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α)=mv32-mv22在最低点有,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T=mg,故选C.考点:动能定理及牛顿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关键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规律,注意细绳绷紧前后小球速度的突变,然后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7. 质量为m0=20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将质量m=10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B. 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C. 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D. 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小物块对木板摩擦力与地面对木板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出木板能否保持静止,然后对小物块进行分析,综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判断其能否从木板右端滑出.m对的摩擦力,地面对的摩擦力,因为,所以木板一定向右运动,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设经过时间t,小木块和木板速度相等,即:4-4t=0.5t,得,共同速度,小木块的位移,木板的位移,小木块相对木板的位移,所以小木块不能滑出长木板,故C正确;8.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杆OA,O端用铰链喧固定,轻杆靠在一个高为h的物块上,某时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块向右运动的速度v,则此时A点速度为()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接触点B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可将B点运动的速度v B=v沿垂直于杆和沿杆的方向分解成v2和v1,其中v2=v B sinθ=vsinθ为B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1=v B cosθ为B点沿杆运动的速度.当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由于B点的线速度为v2=vsinθ=OBω,所以,所以A的线速度,故C正确.故选C.考点:运动的分解【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对速度进行分解,木块速度在垂直于杆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B点转动的线速度。
9.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所用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B.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C.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3vtD. 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的时间的2倍【答案】BD【解析】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经过ab中间时刻速度是,故A错误B正确;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所以有,即前一半时间走过的位移比后一半时间走过的位移少1.5vt,C错误;中间位置的速度为,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倍,D正确.10. 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且L a<L b,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在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也停止转动,则()A. 小球仍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B. 在绳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C. 在绳被烧断瞬间,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突然变小D. 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以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原来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b被烧断后,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故A错误;绳b被烧断前,小球在竖直方向没有位移,加速度为零,a绳中张力等于重力,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而向心力竖直向上,绳a的张力将大于重力,即张力突然增大,故B正确;在绳被烧断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在绳被烧断,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由于绳被烧断前后速度大小不变,而,则得,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突然增大,故C错误.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原来的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最小速度为,由于,可能有,所以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中要注意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外界必须提供向心力.C、D两项还可根据机械能守恒与向心力知识求解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角速度的范围.11. 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所示,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共同引力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L2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B. 该卫星在L2点处于平衡状态C.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 该卫星在L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处大【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处于非平衡状态,由地球和太阳的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公式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关系.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相等,但与地球自转周期没有关系,故A错误;该卫星所受的合力为地球和太阳对它引力的合力,这两个引力方向相同,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由于该卫星与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根据公式分析可知,“嫦娥二号”的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C正确;因为这些点上的周期相同,根据可得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所以根据可得半径越大受到的合力越大,故D正确12. 如图所示,倾角为α=600的斜面A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与物块B相连,B静止在斜面上.滑轮左侧的细线水平,右侧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与B的质量相同.撤去固定A的装置后,A、B均做直线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在B没有离开斜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A. 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B的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 A、B速度大小相等D. 当A滑动的位移为时,A的速度大小v A=5m/s2【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各力的做功情况,明确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同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二者运动的关系,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结合各自位移存在的几何关系,及三角知识,结合相似三角形,得出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从而求出AB速度的关系,并求出位移为x时的速度大小.由于细线的拉力看作内力,且左侧绳头处不做功,故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两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由图可知,B不是沿斜面运动,故B错误;撤去固定A的装置后,A、B均做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当A滑动的位移为x时,设B的位移大小s,依据几何关系则有:,,且,解得:;因B的下降的高度为;根据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有,如图所示,画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相似,依据位移之比等于速度之比,可得,则有,解得:,故CD正确.二、实验题13. 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F,保持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如图(b)所示.(1)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f=_____N.(2)从图象中分析,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为_____kg.(3)该实验小组为得到a与F成正比的关系,应将斜面的倾角θ调整到tanθ=_____.【答案】 (1). 0.60 (2). 0.67 (3). 0.09【解析】(1)根据图象可知,当F=0.5N时,小车开始有加速度,则f=0.5N;(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a-F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则(3)为得到a与F成正比的关系,则应该平衡摩擦力,则有:Mgsinθ=μMgcosθ解得:tanθ=μ,根据f=μMg得:所以tanθ=点睛:实验装置虽然有所变动,但是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操作细节等是一样的,故任何实验明确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的关键,注意该实验必须要平衡摩擦力,否则a与F不成正比,能结合图象得出有用的信息,难度适中.14.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答案】 (1). 0.496m/s2 (2). CD (3). (4). 偏大 (5). 没有考虑打点计时器给纸带的阻力、细线和滑轮间、以及空气等阻力【解析】(1)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可知,,,故加速度,代入数据解得.(2)①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动摩擦力,解得,要测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出:滑块的质量m2 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故选:CD;(3)由(2)可知,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的过程中,考虑了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但没有考虑打点计时器给纸带的阻力、细线和滑轮间、以及空气等阻力,因此导致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偏大.三、计算题15. 如图,质量为m=1kg,长为L=2.7m的平板车,以速度v0=4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是其左右两个端点.从某时刻起对平板车施加一个大小为5N的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同时将一个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的P 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PB=.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平板车上脱离后落到地面上.不计所有摩擦力,g 取10m/s2.求:(1)小球从放到平板车上开始至脱离平板车所用的时间;(2)小球脱离平板车瞬间平板车的速度.【答案】(1)1.8s(2)5m/s,方向:水平向左【解析】(1)对平板车施加恒力F后,平板车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平板车速度减为零时,向右的位移为,则有所用时间为此后平板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再经过时间从平板车右端B落下,有:,解得小球离开平板车所需时间为(2)小球脱离平板车瞬间平板车的速度为16. 如图所示,坚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1.6m,A端与圆心0等高,B端在O 的正上方,与A右侧相连的是高和宽都为L=0.3m的台阶,台阶有若干级,一个质量为m=0.3kg 的小球从A点正上方h处,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后进入圆形轨道,不计小球进入轨道时的能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恰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B,求:(1)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2)若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H=3R,则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小球会落在第几级台阶上?设g=10m/s2.【答案】(1)2.4m(2)9N,第38级台阶上(1)对小球从刚释放到B点,由动能定理对小球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2)对小球从刚释放到B点,由动能定理对小球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9N.连接B、A两点并延长,得一倾角为θ的斜面,小球从B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小球经过时间t落到斜面上,水平位移为x,竖直位移为y,落到斜面上时竖直分速度为,由平抛运动规律,得,由几何关系有联立解得所以小球打在第38级台阶上.17. 质量为M=3kg的平板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平板车的最左端有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的质量为m=1kg,小车左端上方如图所示固定着一障碍物A,初始时,平板车与物块一起以水平速度v=2m/s向左运动,当物块运动到障碍物A处时与A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而小车可继续向左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设平板车足够长,求物块与障碍物第一次碰撞后,物块与平板车所能获得的共同速率;(2)设平板车足够长,物块与障碍物第一次碰后,物块向右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是s=0.4m,求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3)要使物块不会从平板车上滑落,平板车至少应为多长?【答案】(1)1m/s(2)0.5(3)1.6m【解析】(1)物块与障碍物碰后物块和小车系统动量守恒,故有①代入数据得v=1m/s ②(2)物块第一次与障碍物碰后向右减速到零,向右运动最远③代入数据得μ=0.5④(3)物块多次与障碍物碰撞后,最终与平板车同时停止.设物块在平板车上运动的距离为l,那么由系统能量守恒有:⑤代入数据得l=1.6m⑥所以要使得物块不滑出平板车,平板车长度至少为1.6m.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