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
基础与地下室
![基础与地下室](https://img.taocdn.com/s3/m/2b5bda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9.png)
基础与地下室基础与地下室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基础与地下室的相关概念、设计与施工流程,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基础与地下室的重要性、建筑规范以及相关技术要点。
2. 基础的概念与类型2.1 基础的定义基础是建筑物的承载结构,用于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的一种结构系统。
基础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
2.2 基础的类型2.2.1 表层基础表层基础适用于土壤较为稳定的地区,通常采用浅基础,例如扩展基础、地基板、板桩基础等。
2.2.2 深层基础深层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差或者建筑物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的深层基础包括桩基础、挖孔桩基础、沉井基础等。
3. 地下室的概念与设计3.1 地下室的定义地下室是位于地面以下的一层或多层建筑空间,可作为住宅、商业或停车场等用途。
地下室的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条件、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3.2 地下室的设计要点3.2.1 地下室布局设计地下室的布局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安全性和通风要求,同时需要考虑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和防水措施等。
3.2.2 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抗震要求等因素,通常采用混凝土墙体或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 地下室施工流程4.1 地下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1.1 土壤测试与地质勘察通过土壤测试与地质勘察,确定地下室的基础类型与施工方法。
4.1.2 基坑开挖开挖基坑前需要进行挡土墙施工、支撑与加固措施,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
4.2 地下室结构施工4.2.1 地下室地板施工地下室地板的施工包括地下室底板的浇筑、防水层的安装等。
4.2.2 地下室墙体施工地下室墙体的施工包括基础墙的浇筑、分层施工与防水处理等。
4.2.3 地下室顶板施工地下室顶板的施工包括预应力混凝土顶板的浇筑、防水层的安装等。
5.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在此处按需列出所涉及的附件信息]6.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处按需列出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房屋建筑学第基础和地下室PPT课件
![房屋建筑学第基础和地下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b1a1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c.png)
其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
地下室潮湿
原因分析
地下室通风不良,水汽凝结导致潮湿。
解决方案
加强地下室通风设计,设置除湿设备,保持地下室干燥。
其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二
基础冻胀
原因分析
寒冷地区地基土中的水分冻结膨胀,导致基础上升。
解决方案
采用抗冻性好的基础材料,加强基础保温措施,防止地基土冻胀。
其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筏板基础施工
适用于大面积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施工步骤包括场地平整、地基处理、 筏板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和混凝土 浇筑。
深基础施工方法
桩基础施工
适用于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的建筑物,施工方 法包括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预制桩施工步骤包括 桩位测量、桩机就位、打桩、接桩和送桩;灌注桩 施工步骤包括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安放、水下混凝 土浇筑等。
压力注浆法 对于较大的渗漏裂缝,可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处 理,将注浆材料注入裂缝内,达到止水的效果。
3
开槽填补法
对于较宽的渗漏裂缝或施工缝,可采用开槽填补 法进行处理,先沿裂缝开槽,然后填充密封材料 并压实。
06
基础与地下室常见问题及解决 方案
Chapter
基础沉降问题
问题描述
基础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 压缩、固结等原因导致基础下沉。
原因分析
地基土性质不良、地下水位变化、施工质量问题 等。
解决方案
采用桩基、地基加固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对 已经发生沉降的建筑进行纠偏和加固处理。
地下室渗漏问题
问题描述
地下室渗漏是指地下室结构出现裂缝或孔洞,导致地下水或雨水 渗入室内。
原因分析
地下室防水设计不合理、防水材料质量差、施工质量问题等。
地基与基础
![地基与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b3accc4482fb4daa48d4b42.png)
FN建筑物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f
f≥FN/A 基础底面面积A
整理课件
6
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 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 人工加固或改良便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常见的天 然地基有哪些?)
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的承载 力较弱,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或改良后才能才 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称人工地基。
地基土冻结后,是否对建筑产生 不良影响,主要看土冻结后会不会产 生冻胀现象。
若产生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 (冻胀向上的力会超过地基承载力), 土层解冻,基础又下沉。这种冻融交 替,使房屋处于不稳定状态,产生变 形,如墙身开裂,门窗倾斜而开启困 难;甚至使建筑物结构也遭到破坏等。
基础应埋置在冻土线以下 200mm。
剪力墙结构等,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的情况筏形基础 分: 平板式:柱子支承在混凝土底板上。 梁板式:梁在底板下方或梁在底板上方,柱子支承在梁上。
筏形基础
整理课件
34
④ 箱形基础 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体组成,是一个整体的
空心箱体结构。
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其内部空间可用作
注:打桩法 当建筑物荷载很大,地基土层很弱,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 可以采用桩基础,将钢筋混凝土桩、钢桩、砂桩、打入或灌入土
整理课件
15
➢ 基础的埋置深度
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 底面的垂直距离,叫基础 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埋 深。
根据埋深,基础可分 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基础埋置深 度0.5~5m之间。
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及防潮、防水能力。 可用砖或现浇钢筋混凝土。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房屋建筑课件)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房屋建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fd91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b.png)
5.相邻建筑物的埋深
基础的构造类型与建筑物的上 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的承 载力以及它所选用的材料性能有关。
分类标准
详细说明
• 砖基础
基础按使用材料
• •
毛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
• 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基础按受力特点
• •
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
• 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基础按构造形式 • 筏片基础 • 箱形基础 • 桩基础等
卧层上 ; • 如软弱土层厚在2~5m间,低层轻型建筑争取将基础埋于表层软弱土层内,
可加宽基础,必要时也可用换土、压实等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如软弱土层大于5m,低层轻型建筑应尽量浅埋于软弱土层内,必要时可 加强上部结构或进行地基处理;
• 如地基土由多层土组成且均属于软弱土层或上部荷载很大时,常采用深 基础方案,如桩基等。
· 已建成或在建的建筑物有影响时,不得采用。
起
吊 起 夯 锤
重 机 配 三 脚 架 起
夯 锤 落 下 瞬 间
吊
碎石垫层
砂垫层
· 换填法 ·
建筑物基础下 的持力层比较软弱、 不能满足上部结构 荷载对地基的要求 时。常采用换土垫 层来处理软弱地基。
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 并夯实至密实。
强夯法
振冲挤密法 砂石桩法
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涂于粘性 土及湿陷性黄土
砂性土和年利含最小于10%的粉土
松砂地基和杂填土地基
爆破法
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
堆载预压法 软粘土地基
3 排水固结法
真空预压法 能在加固区形成稳定的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4f8a66e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1.png)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2010-07-27 23:54第七章基础与地下室第一节地基与基础一、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本身的重量一并传给地基。
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把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叫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如图7-1所示。
图7-1凡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直接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土壤层称为天然地基。
凡土层自身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整体荷载较大,需对该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后才能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其加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压实法。
用打夯机、重锤、碾压机等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和振动方法将土层压(夯)实,此法简单易行,且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效果较好。
2.换土法。
当地基土为杂填土、淤泥、充填土等不能做地基时,采用换土方法,换上承载能力强的土壤,分层压实。
一般选用压缩性低无侵蚀性材料,如粘土、砂、碎石等。
3.打桩法。
当建筑物层多且高、荷载大时、而地基土比较松软时,一般采用打桩,做成桩基。
常见的桩基有支撑桩、钻孔桩、振动桩、爆破桩等。
如图7-2所示。
采用打桩做桩基时,应在桩顶加做承台梁或承台板,以合理传递荷载。
图7-2图7-2二、地基应满足的要求1.强度: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变形:地基要有均匀的压缩量。
保证建筑物在许可的范围内可均匀下沉,避免不均匀沉降,致使建筑物产生开裂变形。
3.稳定:要求地基具有抵抗产生滑坡、倾斜的能力。
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应加设挡土墙,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
三、影响基础设置深度的因素基础的设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标高至基础底面的垂直高度,如图7-1所示。
基础埋深≤4m时为浅基础,>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埋深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基础设有足够的土层包围,基础底面持力层受到的压力会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致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c3d9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5.png)
房屋建筑学复习题房屋建筑学复习题第一章民用建筑概论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构成建筑基本要素的是()A 建筑艺术B 建筑功能C 建筑技术D 建筑形象2、以下属于建筑物的是()A 住宅、堤坝B 学校、电塔C 工厂、展览馆D 烟囱、办公楼3、以下属于居住建筑的是()A 托儿所B 宾馆C 公寓D 疗养院4、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为()A 50~100年B 80~150年C 25~50年D 15~25年5、我国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A 1000mmB 100mmC 10mmD 300mm6、沥青混凝土构件属于()A 非燃烧体B 燃烧体C 易燃烧体D 难燃烧体二、简答题三、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答: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要素是相互制约、互不可分的。
建筑功能通常起主导作用;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的手段,它制约着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的实现;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与建筑技术的综合表现。
对某些有象征性、纪念性或标志性的建筑,建筑形象起主导作用,是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
2、为什么要制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和模数数列?答: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及其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符合模数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我国制定了《建筑模数统—协调标准》,用以约束和协调建筑设计、施工及构配件生产之间的尺度关系。
基本模数:它是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单位,用M表示,lM=l00mm。
扩大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有水平扩大模数和竖向扩大模数。
分模数: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模数数列:模数数列是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为基础拓展成的一系列模数尺寸。
它可以保证各类建筑及其组成部分间尺度的统一协调,减少建筑尺寸的种类,并确保尺寸具有合理的灵活性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答:我国防火规范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是根据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确定的。
建筑工程概预算第七章基础与垫层
![建筑工程概预算第七章基础与垫层](https://img.taocdn.com/s3/m/1bdeb1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2.png)
❖ 不等高放脚,每步放脚高度不等,为63mm与126mm互相交替间隔放脚, 每步放脚宽度相等,为62.5mm,如图7—5(a);其大放脚折算断面积 为A、B两部分叠加为矩形的面积,如图7—5(b)。
❖ 综合基价中,砖基础不分内外墙及墙厚、大放脚类型、层数等因素,设 置了砖基础综合基价子目。
❖ 砖墙基础、砖柱基础(包括方柱、圆柱基础)、围墙基础等,均套用砖 基础综合基价子目。设计砂浆种类、强度等级与综合基价不同时,可以 换算。如果是圆弧形砖基础则应按砖基础综合基价子目人工乘以系数1.1
❖ 套用。
子目。 ❖ 在计算工程量时,应分别列项计算,执行相应子目。
❖ 毛石独立基础综合基价、毛石墙基础综合基价均为按M5.0水泥砂浆砌筑 编制的,设计要求的砂浆类别、等级与综合基价不同时,允许换算,但 材料含量不变。
❖ 烟囱、水塔、涵洞的毛石基础,综合基价中也设有专用子目。 ❖ (二)毛石混凝土及混凝土基础 ❖ 1.毛石混凝土基础 ❖ 毛石混凝土基础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体积,以“m3”计算。 ❖ 综合基价中,毛石混凝土基础根据基础的特征,划分为带型毛石混凝土
❖ 2.砖柱砖基础 ❖ (1)矩形砖柱柱基计算公式: ❖ V矩=A×B×H+V放 ❖ 式中,V矩一一矩形砖柱砖基础工程量(m3); ❖ A、B一一矩形砖柱截面的长、宽尺寸(m); ❖ H一一矩形砖柱砖基础高度。自矩形砖柱砖基础大放脚底面至砖基础顶
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 ❖ V放一一矩形砖柱柱基大放脚折算体积(m3),查表7—4或7—5得到。 ❖ (2)砖圆柱柱基计算公式: ❖ V圆=лD2×H1+D2×H2+V放 ❖ 式中,V圆一一砖圆柱砖基础工程量(m3); ❖ D一一砖圆柱直径(m); ❖ H1——砖圆柱自大放脚上面至基础顶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 ❖ H2——大放脚的总高度,按各阶高度的标准值计算(m); ❖ V放一一矩形砖柱柱基大放脚折算体积,查表得到。 ❖ (三)砖基础综合基价套用
建筑工程概预算:第七章 基础与垫层
![建筑工程概预算:第七章 基础与垫层](https://img.taocdn.com/s3/m/7f42df43192e45361066f5c2.png)
62.5×4
62.5×4
126 126 63 63
126 63 126 63
三七灰土
(a)
(b)
图7—5 不等高式砖基础大放脚
4)大放脚折加高度。 大放脚折加高度是指砖基础大放脚部分断面面积折算为和基础墙等厚的
墙高度,即:
5)基础大放脚折加高度及断面面积,可按表查取。
在计算时应注意,设计图纸中,往往习惯以60mm或120mm标注大放脚
价中不同时,允许换算;②素土、灰土基础垫层综合基价中的粘土,是 按16.00元∕m3考虑的。如果不发生买土,而由基础坑槽土方中平衡,则 应在材料差价中扣除土的费用。
第二节 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包括砖基础、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等。 一、砖基础 (一)砖基础与墙(柱)身界线划分 (1)砖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
混凝土基础与混凝土基础垫层的划分,应以设计施工图纸的说明为准。 如图纸不明确时,按设计混凝土直接与土体接触的单层长方形断面为垫 层,其余为无筋混凝土带型基础或无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三、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 基础垫层工程量,按实铺体积以“m3”计算。 带型基础垫层工程量,可根据上述计算规则的计算原则,按下式计算: 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断面面积 式中,垫层长度的取定:外墙基础下垫层长度取外墙中心线(偏轴线时,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均按体积以“m3”计算。其体积按设计图示尺 寸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件、螺栓等所占体积。
一、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指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下的单独基础。其施工特点是柱子与基
础整浇为一体。独立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形式,按其型式可分为,阶 梯形和四棱锥台形,如图7—8。 1.独立基础与柱子的划分 独立基础与柱子的划分,以柱基上表面为分界线,以下为独立基础。图 7—9是三种独立基础与柱子的划分示意。
建筑构造课件模块2基础与地下室
![建筑构造课件模块2基础与地下室](https://img.taocdn.com/s3/m/76e72a7e33687e21af45a9e7.png)
图2-4 钢筋混凝土基础构造
2.3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
2、灰土基础:
•
为了节约材料,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常在砖基础下做灰土或三
合土垫层。三合土基础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广泛,适用于4层以下建筑。
图2-5
2.3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复杂和困难。因此基础的设计选材时就应注意与上部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年 限相适应,并且要求严格施工,不留隐患。 • (3)经济性方面。基础工程占房屋建筑工程总造价的比率约为10%~40%,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争取做浅基础,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就地取材,降 低造价。
2.2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
• 2.2.1基础的埋置深度
2.3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 2.3.1基础的材料及受力特点
– 1刚性基础
图2-2 刚性基础的受力和传力特点 a) 基础受力在刚性角范围以内 b) 基础宽度超过刚性角范围而破坏
2.3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 2 非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图2-3 钢筋混凝土基础
2.3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 2.3.2常用刚性基础构造
至失稳。若地基下沉不均匀,建筑物上部极易出现墙上开裂、变形甚至破坏。 • (3)地基应具有防止建筑物产生滑移、倾斜的能力,必要时应设挡土墙,以
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 • (4)建造选址时应选择土质优良的地基进行建设,来降低土方开挖与地基处
理的成本。
2.1 地基与基础
• 2、对基础的设计要求
• (1)强度方面。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承受和传递整个建筑物的荷载。 • (2)耐久性方面。基础常年处于土壤的潮湿环境中,建成后的检查加固非常
073第七章 第三节地下室核心筒结构施工
![073第七章 第三节地下室核心筒结构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d4ab90e3f01dc281e43af020.png)
073第七章第三节地下室核心筒结构施工第三节地下室核心筒结构施工1.地下室核心筒结构施工1.1概况:地下室核心筒有4层,地库2、3、4层层高为4000mm,地库一层层高为6500mm,本工程核心筒结构施工从±0.00开始安装提模,地下室核心筒拟采用散拼散装模板进行逐层施工。
±0.00以下剪力墙大体积混凝土包括Q1、Q2a、Q2B、Q3,Q1厚1900mm,Q2a与Q2b厚1200mm,Q3厚1000mm,混凝土强度都为C80。
剪力墙Q1中有1450mm×900mm×50mm×70mm的钢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最大钢筋混凝土梁尺寸为1900mm×800mm。
大体积混凝土位置见下图:3245表示剪力墙厚度大于1钢柱QGZ1地库四层核心筒结构平面图地库一层核心筒结构平面图表示剪力墙厚度大于1钢柱QGZ11.2核心筒施工施工缝的留设:考虑到地下室核心筒结构的变化以及此次施工的总部署,核心筒拟采用散拼散装模板进行逐层施工,±0.00开始安装提模,在施工地下室核心筒结构中考虑到施工内筒过程中外框筒还没有施工,因此应留设施工缝,核心筒与外框筒施工缝留设如下图所示:表示剪力墙施工缝位置示意图次线表示地下室核心筒与外框筒施工缝的留设1.3外架搭设1.3.1. 核心筒脚手架搭设(双排架):外架平面布置图施工缝外边线外脚手架核心筒外脚手架沿高度方向采用一次沿周圈满搭设的方式,搭设高度筒外围从-4层至首层,外架采用双排架,内立杆离施工缝的外边线的距离为300mm,外架宽1000mm 。
2001050小横杆连墙杆1800作业层剪刀撑150015001800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置示意图1.4 核心筒模板支设1.4.1. 墙模板布置原则: 1)模板:采用18厚九夹板竖向木枋:墙厚<1000mm 时,间距200mm ;墙厚≥1000mm 时,间距170。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详解ppt课件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612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e.png)
2.2.4 桩基础
• 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的弱土 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 采取其他措施又不经济时,可采用桩 基础。
• 桩基础由承台和桩柱组成(图2.13)。
2.3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
2.3.3 地下室防水
2.3.3.1 防水等级
地下室防水工程分为四个等级,各 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应根据工程的重要 性和使用要求按表2.1选定。
表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待 续)
防水等级 适用范围
标准
设防做法 选择要求
一级
人员长期停
留的场所;因
有少量湿渍会
使物品变质、 失效的储物场 所及严重影响 设备正常运转 和危及工程安
• 混凝土构件自防水 (图2.19)
• 涂料防水 (图2.20)
2.合成高 分子卷材 一层,或 高聚物改 性沥青防 水卷材
渍不超过4处,单个湿渍面
积不大于0.2m2
(续)表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
防水等级 适用范围
标准
设防做法 选择要求
三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
可采用一 道设防或
合成高分
人活员动临场时所;任意100m2的防水面积上
两道设防;子卷材一 也可对结 层或高聚
2.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 按材料分: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 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基础、 筏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
• 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 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 立基础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PPT课件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4f19e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0.png)
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 埋深<图2.2>.埋深大于等于5m为深基 础,小于5m为浅基础.
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小于0.5m
基础埋置深度 室内外高差
室外地面地坪
室内地坪 防潮层
基础放脚
基础底面标高
〔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 建筑物荷载情况、高度 ❖ 地质和水位条件<图2.3〕 ❖ 相邻建筑物基础<图2.5〕 ❖ 地基土冻结和融陷<图2.4〕 ❖ 其他因素
水头=地下水高出地下室地坪高度 地下室防水工程分为四个等级,各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应根据工程的 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表2.1选定.
表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待续>
防水等级
适用范围
标准
设防做法
选择要求
一级
人员长期停留
的场所;因有少
量湿渍会使物品 变质、失效的储 物场所及严重影 响设备正常运转 和危及工程安全
墙下条基素混 凝土垫层
框架结构柱下条基
2.2.1.2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独立基础常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 杯形等,如图2.11所示.
独立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独立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体 基础梁
独立基础 垫层
墙下独立基础
井格基础
整片基础
整片基础包括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 筏板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或地基土
❖
❖
钢筋混凝土基础因配有钢筋,可以
做得宽而薄,其剖面形式多为扁锥形<图
2.8>.当房屋为骨架承重或内骨架承重,且
地基条件较差时,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https://img.taocdn.com/s3/m/512c231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f.png)
刚性(ɡānɡ xìnɡ)基础的受力、传力:
共五十七页
(二)非刚性基础 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
必须加宽,如果仍采用混凝土材料做基础,势必(shìbì)加大 基础的深度,这样很不经济。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 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受拉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 的弯矩,这时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钢筋混凝 土基础为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
共五十七页
④上层软土>5m, 下层为好土,低层、 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内; 总荷载较大的建筑宜埋在 好土内或采用(cǎiyòng)人工地基。
共五十七页
⑤上层为好土,下层为软土, 应把基础埋在好土内,适当 提高基础底面,并验算(yàn suàn)下卧 层顶面处压力。
⑥地基由好土与软土交替组成, 总荷载大的基础可采用人工 地基或将基础埋深至好土中。
共五十七页
(五)楼梯 楼梯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jiéhé)设置,层高小或用做辅
助房间的地下室,可设置单跑楼梯。防空要求的地下室至 少要设置两部楼梯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并且必须有一个 是独立的安全出口。这个安全出口周围不得有较高建筑物, 以防空袭倒塌堵塞出口、影响疏散。
共五十七页
二、地下室的分类 (一)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分类 1、全地下室
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将基础 做成锥形时,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由于阶梯形 基础的施工质量较易保证,宜优先考虑采用。
共五十七页
共五十七页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一)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cǎiyòng)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
设置,多做成长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 是墙承式建筑基础的基本形式。
第七章 基础和地下室
![第七章 基础和地下室](https://img.taocdn.com/s3/m/4b0aace7524de518964b7dd3.png)
三、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基础类型很多, 基础类型很多,按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可分为深基础和础 5m的称为深基础 础,埋深小于5m的称为浅基础,埋深大于5m的称为深基础; 按基础材料及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及非刚性基础; 按基础材料及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及非刚性基础;按构造 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 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下室
一、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梯、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梯、采光井等部 分组成。地下室的墙体不仅要承受上部传来的垂直荷载, 分组成。地下室的墙体不仅要承受上部传来的垂直荷载,还 要承受土、地下水、土壤冻结时的侧压力。当建筑物较高, 要承受土、地下水、土壤冻结时的侧压力。当建筑物较高, 基础的埋深很大时,可利用这个深度设置地下室, 基础的埋深很大时,可利用这个深度设置地下室,能更好地 利用空间,不需要增加投资,就能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利用空间,不需要增加投资,就能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当 上部荷载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 上部荷载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最好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 凝土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 当采用砖墙时, 200mm。 凝土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当采用砖墙时,厚度不宜小于 370mm。 370mm。 地下室的底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渗能力,一般采用 地下室的底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渗能力, 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常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常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下室
上下设置水平防潮层。 上下设置水平防潮层。 地下室防水。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时, (2)地下室防水。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时, 地下室的墙体和底板浸泡在水中, 地下室的墙体和底板浸泡在水中,这时地下室的外墙会受到 地下水侧压力的作用,底板会受到地下水浮力的作用, 地下水侧压力的作用,底板会受到地下水浮力的作用,这些 压力水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会导致地下室漏水, 压力水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会导致地下室漏水,影响正常 使用。所以,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使用。所以,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承载力的要求,基底宽B一般大于上部墙体宽,为了保 证基础不受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的高度。 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状况,基础在传力时只能在材料的 允许范围内控制,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α 表示。刚性基础的宽度大小应能使所产生的基础截面弯曲 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圬工材料的强度限值。满足了 这个要求,就得到墩台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连线间 的最大夹角,即称为刚性角。砖、石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
强度,才能保证基础能够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并传递给地基。
基础是埋在地下的隐蔽工程,由于它在土中经常受潮, 而且建成后检查和加固也很困难,所以在选择基础的材料 和构造形式等问题时,应与上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
(三)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问题 基础工程占建筑总造价的10%-40%,降低基础工 程的投资是降低工程总投资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设计中 应选择较好地土质地段,对需要特殊处理的地基和基础, 尽量使用地方材料,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地面以下的 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 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
二、地基的分类
(一)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天然土层,可以直接
在天然土层上建造基础的地基。岩石、碎石、砂石等可作
为天然地基。
(二)人工地基 天然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必须对土层进 行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其费料费工,造价高。 人工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 桩法等。
刷、机械破坏而导致基础暴露,影响安全。
(二)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1、地基土层构造的影响 房屋必须建造在坚实的地基土上。根据地基土层分布 不同,通常有以下集中情况: ①土质均匀的良好土, 基础宜浅埋,但不得 低于500mm。
②土层软土不超过2m, 下层为好土,基础宜埋 在好土内。 ③上层软土在2-5m,
4、其他因素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1)建筑物的特点和性质 建筑物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是多层建 筑还是高层建筑,对于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应满足其各自的 安全性和适用性。若为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为地上建
筑物总高的1∕10。
2)建筑物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建筑物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应根据其大小和性质不 同,选择基础的类型、面积和埋深。一般在满足结构安全
相邻建筑物 基础埋深的 影响:
第二节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研究基础的类型是为了经济合理地选择基础的形式和 材料,确定其构造。对于民用建筑的基础,可以按材料及 受力特点、构造形式进行分类。
一、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一)刚性基础
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一般抗压强度 高,而抗拉、抗剪强度较低的材料就称为刚性材料,常用 的有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为满足地基容
下层为好土,对于低层、
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内; 总荷载较大的建筑宜埋 在好土内。
④上层软土>5m, 下层为好土,低层、 轻型建筑可埋在软土内; 总荷载较大的建筑宜埋在 好土内或采用人工地基。
⑤上层为好土,下层为软土, 应把基础埋在好土内,适当 提高基础底面,并验算下卧 层顶面处压力。
⑥地基由好土与软土交替组成, 总荷载大的基础可采用人工
第7章 基础与地下室
目
1 2 概述
录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地下室的构造
3
第一节 概述
一、地基与基础
(一)地基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是承受由基础传下 来的荷载的土层。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 地基允许承载力。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 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便可忽 略不计。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土层,持力层以 下的土层为下卧层。
三、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一)地基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的要求 建筑物的建造地址尽可能选在地基土的承载力较高且 均匀分布的地段,如岩石类、碎石类等。若地基土质不均
匀,会给基础设计增加困难。若处理不当将会使建筑物发 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墙身开裂,甚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二)基础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它对整个建筑的安全 起着保证作用。因此,基础所用的材料必须是具有足够的
节省工程投资。
四、基础的埋深及影响因素
(一)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埋深)是从室外地坪算起的。
室外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自然地坪是指施工地 段的现有地坪,设计地坪是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 场地经垫起或开挖后的地坪。基础埋置深度是指设计室外 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一般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时叫浅基础,超过 5m的叫深基础。在确定基础的埋深时,应优先选用浅基 础。其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且不需要 特殊施工设备。只有在表层土质极弱或总荷载较大或其他 特殊情况下,才选用深基础。但基础的埋置深度也不能过 小,至少不能小于500mm,因为地基受到建筑荷载作用 后可能将四周的土挤走,使基础失稳,或地面受到雨水冲
置,此时基础应采用耐水材料。
3、土冻结深度的影响 地面以下的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 由于各地区气温不同,冻结深度也不同。我国温暖和炎热 地区冻结深度较小,如上海仅为0.12-0.2m;严寒地区 冻结深度较大,如哈尔滨为1.9-2m。
一般要求基础
底面应埋置在 冰冻线200mm 以下。
地基或将基础埋深至好土中。
2、地下水位的影响 土壤中含水量的大小对其承载力影响很大,如黏性土 遇水后,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降低。因此,为避免地 下水的变化影响地基承载力,一般尽量争取将基础底面埋 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位置。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基础底面不能埋在最高地下水位
以上,为减小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对基础和地基承载力的 影响,宜将基础底面埋置到最低地下水位200mm以下位
、构造合理的情况下,基础的埋深尽量浅一些,以降低基 础的造价。 3)相邻建筑物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 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否则,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
其数值应根据荷载大小、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取相邻基础
底面高差的1-2倍。若间距不满足,也可采取加固原有建 筑物地基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