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七下《繁盛一时的隋朝》word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创立科举制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洛阳、江都B .洛阳、余杭C .涿郡、余杭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冀教版历史七下《繁盛一时的隋朝》word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历史教案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是本课重点。
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
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
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的统一(589年)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2)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
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示例
繁盛一时隋朝教案示例(一)教学目1.要求掌握基础知识:隋朝统一条件隋初社会繁荣局面怎么出现大运河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一个短暂王朝?2.要求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隋朝大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它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交流而且反映了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们引以为骄傲3.要求培养能力有:在教师指导帮助下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人物能力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原因分析:为隋朝与秦朝都短命?培养分析能力4.要求培养审美观念:隋朝大运河开凿显示了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显示了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之美重点与难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本课重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本课难点(二)学法引导1.教师可用秦始皇引出隋炀帝而导入新课2.引导试着联系、比较等方法来记住本课概念和人物(三)重点和难点1.隋朝大运河在指导下自己绘制一张大运河图片2.暴君隋炀帝归纳隋炀帝暴政表现从而得出这一理论3.难点正确评价隋炀帝功过和地位教师给予适当指导然后讲述以后解决此类方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在黑板上写出南北朝朝代表引导回忆南北朝(2)北周时候统一北方?2.导入新课上学期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特点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时间秦朝第一个统一多民族有集权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特点封建社会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也国上著名隋唐盛世 (在讲课之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前提示)然后开始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隋朝》3.讲授新课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父亲杨忠北周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女儿周宣帝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那么当时统一全国条件呢?(讨论并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自东汉以来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了南北政权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南北方人民共同劳动使江南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北朝自北魏以来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间'>民间贸易很双方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社会环境2.隋朝统一(589年)588年天隋文帝下诏伐陈10月太子杨广率50万大军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当时陈军“不过十万”而且陈后主荒淫无度把长江当作不可逾越天堑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过着醒生死生活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建康陷落陈后主带着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入景阳殿枯井里隋军呼之不出后来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出来投降后人把陈后主藏身枯井称为“胭脂井”这口井在今天江苏南京鸣寺山坡下 (请同学们看课本P2图画《胭脂井》)隋灭陈后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隋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南北、交流与发展二、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和平环境隋文帝进行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措施1.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即位不久即采纳大臣崔仲方建议“依汉魏之旧”建立机构全国军事、统治、最高主宰拥有绝对权力而辅佐处理全国军政要务主要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 (三省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注释并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三省互相牵制六部分掌全国政务隋朝三省六部制加强集权封建国家制度它有利于防止外戚擅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三省六部官员品位不高职权有较明确分工有利于集权和任免官吏 (2)消减地方官吏583年隋文帝又接受大臣杨尚希建议精简机构把北朝以来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朝廷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政绩裁汰冗官改变当时存在“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状况这样就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封建政府开支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确立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行政管理机构科举制度采用社会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结果自从北魏以来随着生产发展庶族地主阶级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在上得到应有地位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于封建集权制度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三页小字部分)隋文帝崇尚节俭一改隋初“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混乱状态“六宫”都穿洗旧衣服“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一时间“大崇惠政法今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由于大力提倡隋朝初年朝中出现了崇尚节俭气3.开皇之治(581—600年)隋文帝时农民负担相对减轻农民生产积极有所提高由于隋文帝进行了、上整顿改革既强化了集权又促进了当时社会发展社会出现了短暂繁荣景象①户数606年全国户数达890多万户在二十六、七年时间内户数400多万人口了1600多万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③隋代仓库丰盈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代官仓丰实情况反映了生产发展状况和统治者搜乱人民残酷程度④手工业发展特别造船进步隋炀帝巡游江都时所乘“龙船”高15米长60多米船身分为四层⑤贸易出现繁荣景象长安和洛阳不仅当时中心也重要贸易城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丰都市周围84公里通12门市中有120行3000余肆市四周有400余店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⑥隋朝对外贸易发达陆路可达亚洲西北部和欧洲东部路可达南洋诸国和日本“开皇”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年号隋文帝在此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那时天下安定发展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三、隋朝大运河(挂《隋朝大运河》图)1.开通目、过程及河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有了显著发展隋朝建立后中心在北方北方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由于陆路运输局限无法满足北方这一需要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从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大运河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目那时候隋朝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可提供了一定物质条件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江南地区控制榨取江南人民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大运河大运'>通涿郡(今)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共分为四段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觳、洛两水达于黄河又从洛阳东面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莨荡渠故道入淮河直达淮河两岸山阳 (今江苏淮安)再从山阳起疏导时吴王夫差所开邗沟引淮河水在江都(今江苏杨州)附近长江这一段施工里程从洛阳到江都长1000公里另一段永济渠从洛口开渠到涿郡长1000公里还有江南河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长400多公里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广大地区成为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2.大运河作用(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杨州大运河》)大运河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它和国古老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它体现了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大运河开通对于国封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所赞颂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四、暴君隋炀帝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他上名暴君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杨广于605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历时一年动用三万四千工匠每月役丁200万人真不知误了多少农时200个农民拉一根大木头绳索嵌到了里可以这样说:劳动人民劳动和血汗就不会有洛阳富丽堂皇宫殿建筑群东都洛阳建成后隋炀帝常在月夜里带着骑宫女数千人演奏着《清夜游曲》去西苑游玩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最两段小字)这就隋炀帝奢侈生活606年隋炀帝人江都巡游归来在伊阙山前排好法驾千乘万骑车声辚辚缓缓进入东都这个“入城式”可谓够排场了然而为了'>赏心悦目人民被迫付出了多少血汗和生命代价啊!隋炀帝不仅如此奢靡腐朽而且十分身负和拒谏《隋书》描写这个民贼独夫说:“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隋炀帝出游无疑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2.发动对高丽战争自魏晋以来到隋朝朝鲜半岛上存在着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国家这三个国家和中国保持友好往来好大喜功隋炀帝下令出兵三次攻打高丽但都失败了每次出兵前征调上百万民工和士兵在东莱(今掖县)口大规模地建造船只工匠被迫昼夜劳作因为长时间站在水里下半身泡烂了从腰部以上都生了蛆死亡人不计其数几个月后渤边上帆林立底下死人却比帆樯多出了许多倍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黄河之比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无休止徭役和兵役迫使千千万万农民离乡背井田地大时荒芜加上连年洪涝旱灾农民只得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惨剧人民无法忍受这样残暴统治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五、瓦岗军和隋朝覆灭1.隋末农民起义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一带隋进攻高丽后方基地农民徭役、兵役负担也特别严重因此隋末农民起义烈火首先在这里点燃611年邹平人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邹平南)兴起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取世可知隋朝必亡意思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事先将这首歌词抄在黑板上并让朗读)这首歌词号召农民积极参加起义军反抗隋朝统治不要为打高丽去辽东白白送死长白山起义星火很快成为燎原之势全国各地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余支人数多达几百万其中最主要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2.瓦岗军和隋朝覆灭翟让、李密领导起义军因为在河南瓦岗(今滑县南)起义所以叫瓦岗军他们截击隋朝粮船供给军用 (请同学们看课本P6《瓦岗军开仓散粮》图)在李密谋划下起义军打下了兴洛仓瓦岗军大开仓门听凭饥民取食后来起义军又夺取了回洛仓和黎阳仓瓦岗军迅速扩大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时李密对翟让说有了“百万之众一朝可集”然后就可以“除亡隋之社稷布之政令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小字)起义军直通洛阳城下发布讨代隋炀帝檄文列举其十大罪状指出:隋炀帝罪过深重“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之波流恶难尽” 617年初隋朝派陈棱率兵镇压起义军起义军乘机奋击“大坡之棱仅以身免”在农民起义暴猛烈冲击下隋政权崩瓦解江都东、西、北三面都被起义军包围隋炀帝知道末日就要来临日夜喝得大醉在城内寻欢作乐有一天他照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颅谁来斫之?”农民战争致命打击使统治集团核心发生了分裂618年贵族宇及和领导侍卫队司德戡发动政变用一条白练巾结束了隋炀帝命隋朝政权自518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它在农民战争熊熊烈火中烟飞灰灭4.巩固小结(1)隋朝在国上最重要贡献?①隋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剧局面②隋文帝制定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③大运河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国统一促进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从隋朝中们应该吸取教训?①隋初繁荣说明国家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②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迅速灭亡隋炀帝残暴统治(繁重劳役和兵役)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矛盾隋朝一个短命王朝只存在了37年最后终于被大规模农民起义所推翻5.作业课文后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名师教案 冀教版
繁盛一时的隋朝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②掌握隋朝经济的繁荣。
③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隋文帝生平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大运河开通及其作用;赵州桥的独特设计。
难点:辩证、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
2.教材分析《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是河北人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一课时。
本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繁荣而短暂。
国家统一、隋文帝时的安定繁荣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条件,大运河的开凿凸显了隋朝的繁盛,但也是隋朝短命的原因之一。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分裂,又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3.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通过少儿读物了解了一些历史故事、成语典故,但他们在小学没有系统的历史学科学习,学生虽经过了半学期的学习,但对隋朝历史知之甚少,通过历史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的能力还需加强。
学习目标1.了解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统一的时间。
分析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理解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3.分析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识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及作用。
4.了解赵州桥的设计、主持建造者和特点。
评价任务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了解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统一的时间;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及表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及作用;赵州桥的设计、主持建造者和特点。
最新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docx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提问相关地理知识与讲故事两个环节导入新课。
②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其课下收集的资料,表演历史短剧,再现“隋灭陈、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这一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化难为易。
首先,教师可设置一些可操作性强、指向性强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并与教师精当的讲解相结合。
难点:①隋初经济的繁荣。
这一内容教材写得比较概括,学生较难感受和理解,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史料和数据。
②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方法教法: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课前导学①复习上学期所学南北朝的历史。
②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隋统一和大运河的文字资料。
教学渗透点①通过对“大运河的开通”的学习,与地理相关知识进行渗透。
②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历史剧的表演,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及表演能力。
教学资源①自制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过程设计南北的大运河。
③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提问:开通大运河势在必行,那么隋朝具备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的条件吗?(结合课本中及已学过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隋朝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安定统一的局面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大运河有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地位和作用(多媒体隋朝大运河是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现的空间,使整堂课自始至终体现师生互动。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及反思(优秀7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及反思(优秀7篇)七年级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反思篇一本课利用学案教学,这种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有所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的线索更加清晰,特别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综合归纳能力,达标检测有利于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教学方法是好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从几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好的方面:1、在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2、这节课利用导学案教学,通过运用大运河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不足之处:1、设计了两个合作探究题,时间不够用,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2、上了两节课都感到课堂练习达标时间不够充分,巩固不到位。
3、学生在发言方面,不愿举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4、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对第一课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
三、采取的措施:1、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再精炼,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讨论问题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能有感而发。
2、增加课堂达标练习时间,保证学生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3、督促学生利用好小组互帮互学,发挥小组的作用。
4、对学生发言好的及时加分鼓励,激励其他同学参与进来。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反思篇二一节课下来后,教学任务完成了,回过头来反思这节课,有如下的感想:1、教师讲的还是多,放手不够,学生活动少,虽然给学生读书自学的时间,虽然给了他们思考的机会,虽然有一定的练习时间,但是教师包办代替还是多。
比如,对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的掌握,教师在黑板上作了板书,而没有发动学生动手去画,对活动探究"导游介绍大运河",只是采取了问答式,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冀教版历史七下繁盛一时的隋朝word说课稿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说课稿)一、本课地位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份:一、南北重归统一;二、大运河的开通。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一个政权──隋朝的成立一个局面──隋初经济的繁荣;一个创举──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二、学情分析主体(学生):学生初步具有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
三、本课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成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这一问题的试探,培育学生按照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提问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导入框中的故事导入;学生结合讲义内容及课下搜集的资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学习“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类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用意,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到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奉献,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教育学生要珍惜统一、安宁、团结的环境。
四、本课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五、本课难点:第一是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
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六、教学方式设计:本节课我采用了辩论、探讨、体验等教学方式,和学生一路以“学”的身份,师生同堂,解读《繁盛一时的隋朝》。
七、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我就具体教学进程说明一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1)导课:故事设疑激发兴趣。
关键词:世界著名运河、隋炀帝看琼花开运河。
(2)启发思维培育能力。
关键词:图说历史史学辩论总结规律地图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图》能够帮忙学生轻松、明了地冲破本节课的两个知识点一、南北重归统一;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隋朝大运河开通有何利弊?通过辩论,构建对比,培育学生独立试探、合作、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冲破了教学重点。
2024年关于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2024年关于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隋朝的基本历史概况,包括隋朝的建立、统一全国的过程、大运河的开通以及隋朝的经济文化成就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地图和资料来佐证历史事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统一国家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认识大运河对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过程及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隋朝短期繁荣与迅速灭亡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隋朝时期的文物图片或历史场景,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隋朝是怎么建立起统一国家的吗?大运河又是怎么来的?”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
新课讲解隋朝的统一讲述隋朝的建立过程,包括杨坚如何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分析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
讨论隋朝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展示大运河的地图,介绍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和走向。
讲述大运河开通的背景和目的,如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统一等。
探讨大运河开通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产生的深远影响。
隋朝的经济文化成就列举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成就,如均田制的推行、科举制的完善等。
分析这些成就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历史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隋朝繁荣背后的制度支撑。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隋朝短期繁荣与迅速灭亡的原因。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通过师生互动,加深对隋朝历史的理解。
课堂练习提供相关历史资料或情景,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历史信息,锻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排学生完成课堂小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提升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总结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1.1.1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掌握隋朝经济的繁荣。
3.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隋文帝生平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教学难点1.对隋朝经济繁荣的理解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
对于本课的导入,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也可用其他方法。
2.讲述法。
对于隋朝的建立等内容,可采用此法。
3.图示法。
对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到隋统一的关系,可用此法。
4.分析法。
对于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等内容,可用分析法解决。
5.讨论法。
对于评价大运河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6.材料分析法。
通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具准备1.投影仪2.《隋朝大运河》地图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繁荣时期以及灭亡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本课内容与前后课文紧密相连,为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古代历史的了解仍然有限,对于隋朝的繁荣与灭亡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繁荣时期以及灭亡原因,认识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繁荣时期以及灭亡原因。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对隋朝历史地位和影响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课件:隋朝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繁荣时期以及灭亡原因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隋朝的版图,让学生对隋朝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呈现隋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繁荣时期以及灭亡原因。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检测反馈】
导入框:激发学生活力与兴趣。导入新课
阅读、探究课文内容(隋为什么能统一南北、条件、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
【交流反思】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3、一系列的改革
【课后作业】
1、复习上册书所学知识,借助《三国演义》等电视剧,让学生思考回忆所学习过的历史朝代
2、借助电视剧《隋唐演义》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
1、电视剧《隋唐演义》的片段
2、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同学
3、《隋唐大运河》挂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题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型
新授
总节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隋朝的建立,大运河的开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
隋朝经济的繁荣
教学过程
差异个性设计
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
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长期分裂,人们渴望统一。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完成统一。
【探究归纳】
一、南北重归统一
1、581年杨坚建
3、隋朝的繁荣
4、统一意义:
结束了西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37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的开凿
1、605年开通运河(洛阳为中心,共分四段、北达琢郡、南到余杭)
2、作用: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
人教初中历史七下《1 繁荣一时的隋朝》word教案 (4)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的掌握:隋朝的起止时间、隋文帝与开皇之治、三省六部、科举制、大运河、隋炀帝。
2.态度、情感、价值的培养:国家统一、制度完善、统治者节俭等有利于社会繁荣;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泽被后世;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
3.能力培养:全面客观地评价大运河;能对秦朝和隋朝进行简单的比较。
教材分析隋朝统一和开皇之治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400多年的分裂,使我国又开始一个新的大统一时期。
隋统一是南北朝后期民族大融合、南北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长期希望统一要求的反映。
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三省六部制,改革地方官制,并开创科举制度,对以后王朝影响深远。
隋文帝还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继续实行均田制度,调整赋税制度,兴修水利,注意节俭。
这样隋文帝统治时期内积累了大量财富,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形成开皇之治。
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内容。
大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运航道,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大运河能够修建既反映了隋富足的实力,又是隋短暂而亡的见证,可以说是本课的高潮,也是本课的转折。
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2500公里,这条人工大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的开通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大运河与现实中“南水北调”工程有一定联系。
从另一方面大运河修建的原因和目的反映了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家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国力的强盛。
关于大运河的作用和评价历来有争议,这既涉及到对隋暴亡原因的思考,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隋炀帝的评价。
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隋的短暂而亡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前半部分在讲隋如何顺应形势统一全国,文帝改革发展,出现开皇之治,国家富庶,经济繁荣。
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步骤教学活动设计用意导入新课展示《琼花》图片,让学生观赏,简介琼花的传说和历史,设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呢?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新课开国皇帝隋文帝展示《隋文帝》人物图片,设问:⑴他有什么奉献?⑵他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引出隋朝的繁荣,为了加深学生对此理解,老师出示大量的历史资料,印证隋朝的繁荣。
继而引导学生探寻“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习题,培养学生的严谨之学的态度。
帮助学生通过剖析大量历史资料,来剖析问习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亡国暴君隋炀帝展示《隋炀帝》人物图片,设问: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出示《大运河》风光图片和《隋朝大运河》地图,设问:⑴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⑵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⑶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开展有什么重要作用?⑷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⑸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出示大运河示用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的记忆方法。
老师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永通邗江,北诼郡,南余杭,中心是洛阳),抛砖引玉,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记忆方法。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完成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小结展示示用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汇总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汇总问习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国家统一“繁盛”〔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时”——二世而亡,38年(581——618)篇三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的:培养学生全面剖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剖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冀教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3.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的繁盛;大运河的开通。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方法】教法:学案导学法、分组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学法:阅读、讲述、表演、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安排】一课时【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
(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讲解新课】一、隋朝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讲述: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
冀教版历史七下繁盛一时的隋朝word学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学习内容】【百度搜索】一、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读书思考并回答)。
(一)南北重归统一【百度搜索】1、(1)回答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回答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2、隋文帝的统治【百度搜索】(1)统治的措施有哪些?(2)统治的结果怎样?(二)大运河的开通【百度搜索】1、开通的目的是什么?2、哪一年开通的?3、大运河的规模怎样?(包括中心、南北至点、全长、地位。
)4、大运河的作用是什么?二、质疑解惑,动脑筋,合作探究。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为什么说隋朝“繁盛一时”?【百度搜索】【轻松闯关】一、选择题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勇B.杨广C.杨坚D.杨业2.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
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B.陈朝国君陈后主荒于政事C.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二、填图题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
A.B.C.D.E.F.G.H.【知识网络】【思维拓展】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名师教学设计 冀教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3.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的繁盛;大运河的开通。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方法】教法:学案导学法、分组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
学法:阅读、讲述、表演、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安排】一课时【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
(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讲解新课】一、隋朝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讲述: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建立、维护的大一统的政治体系。
2.学会分析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和相互影响的趋势、原因。
3.通过深入了解隋朝的兴衰与原因,使学生们对中国历史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六朝南北的分裂和动荡背景。
•隋朝的建立和大一统的政治体系的建立。
2. 隋朝的政治和经济•隋朝的律令制度。
•科举制度和唐、宋科举的渊源关系。
•隋朝对外的扩张和对内的治理。
例如:高句丽、琵琶行政制度。
3. 隋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隋唐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如佛教传入的影响、对外贸易、艺术文化的发展等。
•隋唐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如货币制度的改革等。
4. 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原因分析: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教学过程1. 预习活动学生通过课本和互联网资料,掌握隋朝的建立、政治体系的建立、经济发展和灭亡的原因,分组开展预习活动,彼此交流并记录学习笔记,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2. 活动一: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资料展示,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3. 活动二:小组分享学生根据预习资料,分组分享隋朝的政治和文化。
4. 活动三: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隋朝的建立、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和灭亡的原因,并结合历史事件和客观事实进行深度拓展。
5. 活动四:知识检测教师以答题、游戏等形式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让学生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体系、分析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等多个方面,使学生们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通过预习、小组分享、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合作精神和学习自觉性。
同时,结合游戏、问答等活动进行知识检测,不仅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
该教案在本课程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组织小组分享时,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盛一时的隋朝》历史教案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是本课重点。
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二、讲授新课
(1)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
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
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的统一(589年)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
(2)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
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1、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1)三省六部制(2)消减地方官吏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的行政管理机构。
3、开皇之治(581—600年)隋文帝时,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3)隋朝大运河
1、开通的目的
2、大运河的作用
(4)暴君隋炀帝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
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皇帝。
他是历史上名的暴君。
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的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
(5)瓦岗军和隋朝覆灭
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
2.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翟让、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因为是在河南瓦岗(今山东滑县南)起义,所以叫瓦岗军。
隋朝政权自518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
它是在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中烟飞灰灭的。
三、巩固小结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
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繁重的劳役和兵役),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最后终于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