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章末整合

合集下载

第1章末高效整合

第1章末高效整合

栏目导引
解析:
设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 PbxOy,13.7 g 铅氧化物
中氧原子的质量是 m(O),则: PbxOy~yO~yCO2~yCaCO3 16y m(O) 100y 8.0 g
m(O)=1.28 g,则 m(Pb)=13.7 g-1.28 g=12.42 g。 mPb mO 故 x∶y= ∶ =3∶4。 MPb MO
工具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栏目导引
解析:
点燃 由 2CO+O2=====2CO2
点燃 2H2+O2=====2H2O(g) 1 知 O2 占混合气体的 ,即 20 mL。 3 同时可知完全反应后为 CO2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其 M r =1.293×29=37.5
工具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工具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栏目导引
解析:
由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工具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栏目导引
3.(体积差量法)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 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 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16.7%
C.80.0%
B.20.0%
D.83.3%
工具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栏目导引
解析:
工具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栏目导引
(守恒法)将15 mL 2 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 40 mL 0.5 mol·L-1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完 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
A.4
C.2
B.3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①含义: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②符号:n③单位:摩尔(mol)说明① “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绝对不能读作“物质量”②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使用范围: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假如用来衡量宏观物体,则很不合适,就失去意义。

③由于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所以在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指明是那种粒子。

例如,我们可以说“1摩尔氧气分子”,也可以说“1摩尔氧原子”,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

但是,绝不能说“1摩尔氧”,让人无法知道粒子是氧气分子还是氧原子。

④物质的量就是一个特定的单位,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不能当做衡量物质数量或质量的物理量。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3、阿伏加德罗常数科学规定:1摩尔物质中的微粒数目与0.012kg (12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相同,约为6.02×1023个。

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将这个常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4、物质的量和微粒个数的关系: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n=N / NA (N为粒子数)推论:①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粒子数就相同。

②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数之比。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苏教版高一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知识点(上册)苏教版高一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识点(上册)。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易错点)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注意任何粒子)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注意任何粒子)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注意单位)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例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氧的质量是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2 g H2含6.02×10变式练习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0.5N A个HCl氦气⑥6.02×1023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或“=”)3.(1)1 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4. 5 K下呈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________,氢原5.用N A()。

A2N AB.28 g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考点,重点,易错点)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4.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的任何气体,含有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014化学一轮第三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章末归纳

2014化学一轮第三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章末归纳

2014化学一轮第3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章末归纳专题1 平均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方法【知识归纳】题一氮气、二氧化碳以物质的量比2:3混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题二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5.5倍,求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

题三氧气与甲烷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求两种气体的质量比。

专题2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归纳】2解题方法指导1: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知识归纳】题二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84w 2-53w 131w 1B.84(w 1-w 2)31w 1C.73w 2-42w 131w 1D.115w 2-84w 131w 1解题方法指导2: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知识归纳】题三5.85 g NaCl 固体与足量浓H 2SO 4和MnO 2共热,逸出的气体又与过量H 2发生爆炸反应,将爆炸后的气体溶于一定量水后再与足量锌作用,问最后可得H 2多少升(标准状况)。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章末归纳(课时作业)班级姓名学号等第1.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74.6 g,若装满氮气时总质量为66 g,则此容器的容积是() A.22.4 L B.44.8 L C.11.2 L D.4.48 L2.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A.16.7% B.20.0% C.80.0% D.83.3%3.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会立即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H2O===6NH4Cl+N2+8H2O。

在标准状况下,把1.12 L Cl2、N2的混合气体(90% Cl2和10% N2,均为体积分数)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气体体积为0.672 L(其中有50% Cl2和50% N2),此反应中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A.3.4 g B.0.34 g C.1.36 g D.4.48 g4.取3.5 g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取2.5 g该金属投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

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主要内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立;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关系;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以及相关计算。

本节的标题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相比较旧教材,强调“化学剂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承接上节课的“实验有关知识”,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这些物理量在化学实验中有重要作用。

所以教师在定位时,不能单单就知识讲知识,而应该将这些物理量很好的融合在于实验有关的内容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

但课本上关于物质的量,没有设计实验内容,气体摩尔体积有“电解水的实验”,物质的量浓度有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

所以教师应该自主的开发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或者感悟。

2.教材前后内容:承上启下,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埋下“伏笔”。

上节课讲的是“实验相关内容”,以后的课设计有关计算的、实验的基本内容都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或者说很大关系,所以本节课的地位不仅仅是承上启下,更是一个“基础”的地位,本节内容学生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后面相关内容的计算、实验。

3.考试内容:本节课内容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年年必考,年年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相关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及其他计算、溶液的性质及其计算(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变化)、物质的量浓的的配置及误差讨论。

所以,在本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本节内容——三个化学计量,十分重要,要让学生自主的构建起来。

二、学生分析1.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
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是高中生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中三年化学的学习。

以下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供参考学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
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化学1必修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化学1必修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根据实验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中 位数、众数等,以减小误差。
误差的来源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找出误差的来源,为改进 实验提供依据。
误差的传递与控制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注意误差的传递和累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误 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05
化学计量在科研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 2 3
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与优化
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预测反应条件、反应速率 和选择性,从而优化药物合成路线。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
通过计算化合物库的化学计量学性质,可以快速 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 优化。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
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 程和动力学行为,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02
化学计量单位与换算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定义
摩尔是物质的基本单位,表示含 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基本单元的 物质的数量。
应用
在化学反应中,摩尔是反应物和 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桥梁,对 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等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单位:克与毫克
定义
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1克等于1000毫克。
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 的量,常用单位为摩尔/升。
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验需 求选择合适的浓度单位进行测量 和计算,例如滴定分析中需要使
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
03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总结词
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 意义,掌握基于化学反 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化学计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0.3×6.02×1023 个硫酸分子 10×6.02×1023 个钠离子 6×6.02×1023 0.5×6.02×1023 个电子 个中子
物质的量是微粒的集体, 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公式】
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
(符号为N)之间的关系:
n=
物质的量
N NA
粒子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公式变形: N=
6.02×1023
6.02×1023
(3)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中 子、质子、电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宏 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大米,1mol花生等。不能 说1mol大米约含有6.02×1023个。
(4)使用摩尔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不能用中文名称。如不能写成1mol氯化钠;不 能说1mol氧等。应写成1 mol NaCl、1 mol O2、 1 mol O等。
56 27 207 18 98
7.8 2.7 11.3 1(40C) 1.83 密度标准状 况(g/L)
7.2
10
18.3 18 53.6 体积标准状 况(L)
气体 物质
1mol 气体 所含分子数
1mol气体质 量(g)
H2
O2
6.02×1023 6.02×1023 6.02×1023
2.016 32.00 44.01
宏 观 (质量)
物质的量
微 观 (粒子数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 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 用于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 符号为 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 量,四个字不能分开。长度、温度的单位 分别是米和开尔文,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 尔,符号 mol,简称摩。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系列丛书
1.(2012· 课标,9)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 原子数为 2 NA B.28 g 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 子数为 2 NA C.常温常压下,92 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 原子数为 6 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 移的电子数为 2 NA
[答案]B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系列丛书
[解析]A 项,Cl2+H2O
HCl+HClO,0.1 mol Cl2 没有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 0.1 mol,转移的电 18 g 子数目少于 0.1 NA;B 项,n(H2O)= =1 mol,原 18 g· mol-1 子总数为 3 NA;C 项,标准状况下,CH3CH2OH 为液体, 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D 项,常温常压 下,2.24 L CO 和 CO2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 0.1 mol,所 含碳原子数目少于 0.1 NA。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 nA个电子 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 0.1 nA个 HCO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 化学
进入导航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系列丛书

第一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25张ppt)

第一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25张ppt)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和1molH2的体积都 约是22.4L (B)2gH2和44gCO2的体积相等 (C)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

(D)在标准状况下,1gH2和11.2LO2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D)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氧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B. 1 mol 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 N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 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 NA

压强之比为
, 分子数目之比为

1个乒乓球所占的体积和1个篮球所占的体积哪个大?
10个乒乓球所占的体积和1个乒乓球所占的体积哪 个大?
10个紧密排列在一起的乒乓球所占的体积和10个松散排列在一 起的乒乓球所占的体积哪个大?
思考交流
对于1mol不同的固体和液体物质,为什么它们的体积各不相同, 而相同条件(标准状况)下,1mol不同的气体体积基本相同呢?
人教版 必修一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目录
01 质 量 ( m )
N n
NA
02 物 质 的 量 ( n ) 03 微 粒 数 ( N )
n m M
04 物 质 的 体 积 ( V )
思考交流
物质 1 mol该物质的 密度(g·cm-3) 1 mol物质具有
质量(g)
的体积(L)
固体物质
液体物质
气体物质
分子的直径为0.4nm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4nm
小结
➢ 固体、液体物质粒子间间隔很小,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 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本身大小决定。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
(2)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四字为一整体,不能随便拆写
(3)1摩尔大米约含有 6.02×1023 个米粒
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来说明宏观物质。
7、请说出下列的含义 (1)1molH 表示1mol的氢原子 (2)3molH2O 表示3mol的水分子
8、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1mol氢 错误。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B、1mol CO2 正确。
什么叫做一定数目的集合体?
多少支铅笔称“1打 ” 多少瓶矿泉水称“1箱 ” 多少个微粒称“1mol”
1mol=6.02*1023个微 粒2、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符号为NA。 单位是mol-1;NA≈ 6.02×1023 m阿伏加德罗 常数(NA)的关系:
质量 体积
(宏观)
可见,可称量
物质的量
微粒数
(微观)
难见,难称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⑴概念: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它实际上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 为mol。 ⑵使用时要注意:
①“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化 或添加任何字。
②只适用于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 子等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N=n·NA n= N
NA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
解 :N(O2)= n(O2) × NA
=0.5 mol× 6.02 ×1023mol-
1
= 3.01 × 1023
答:O2的氧原子数为3.01 × 1023个 。
先公式、后数字;标明每一个量的所属;带单位计算。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高中化学怎么能学高中化学既有文科的性质,需要背诵很多的公式以及知识点,还有理科的属性,需要计算大量的内容,化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多而且杂。

很多人之所以学不好化学,没有其他原因,无非是初中基础没打好,高中又觉得化学简单,懒得背,轻视了化学这科,结果反倒折在了化学上。

化学要想学好,就得从头学,上课跟住老师的思路,认真听会每一个知识点,课前也要做好预习,课后还要及时复习,通过做题去巩固。

化学知识点很多,比较细碎,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躁,它不像物理只要会几个公式就能把题目做出来,化学要会很多的公式以及掌握大量知识点,所以要注意细节问题。

高中化学分为很多章节和板块,有机部分、无机部分都不同,大家要学会自己画知识框架图,把所学知识整理出来,把重难点知识罗列出来,该背的背熟,该理解的理解透了。

学化学还要通过多做题去哪些知识没有掌握,然后对照课本再复习一遍。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化学计算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高中化学目录(详细版)必修一引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必修二引言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引言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二(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结束语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开放性作业(如图)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六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后记元素周期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 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第2 讲物质的量浓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第2 讲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第3 讲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概念第4 讲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和应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 讲碱金属元素——钠第2 讲铁及其化合物第3 讲镁及其化合物第4 讲铝及其化合物第四章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 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2 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3 讲硫及其化合物第4 讲氮的氧化物和硝酸第5 讲氨和铵盐第五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 讲元素周期表第2 讲元素周期律第3 讲化学键第六章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电化学第1 讲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探究:中和热的测定第2 讲原电池化学电源第3 讲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第七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 讲化学反响速率第2 讲化学反响的方向和限度第3 讲化学平衡移动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 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2 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 讲盐类的水解第4 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九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 讲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第2 讲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第十章烃第1 讲脂肪烃第2 讲芳香烃第十一章烃的衍生物第1 讲卤代烃第2 讲醇酚第3 讲醛羧酸酯第十二章根本营养物质、高分子化合物第1 讲根本营养物质第2 讲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十三章化学实验根底第1 讲化学实验根底知识实验探究:“仪器改造〞与“一器多用〞第2 讲物质的检验、别离和提纯第3 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第4 讲探究性化学实验。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

第二节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化学计量数1、物质的量:n(1)定义:衡量一定数目离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单位符号:摩尔(简称摩),mol(3)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单位/mol,读作每摩尔。

(4)公式:(5)注意要点:○1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衡量微观粒子;○2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

2、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2)单位:g/mol(3)公式:,(4)注意要点:○1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2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3、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2)单位:L/mol(3)公式:= ,(4)注意要点:○1影响因素有温度和压强。

○2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即在标准状况下,。

4、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2)单位:mol·(3)公式:,(4)注意要点:○1公式中的V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1mol水溶解溶质或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1L;○2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的体积多少而变化。

二、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操作步骤:例如:配制100ml0.1mol/L的(1)计算:需NaCl固体5.9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9g。

(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5)定容: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时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1)含义: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
德罗常数,即NA。
(2) 约为6.02×1023 mol-1
注:数值:约为6.02×1023 ;单位:mol-1
(3)等于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
注意:不能认为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也不能认为1mol粒子=6.02×1023个
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分子、离子还是原子。
如:1 mol H、1 mol H+、 1 mol H2、1mol钠离子等。 不能用 “1 mol 氢”这样含糊无意义的表示。
D、 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 摩尔氧
2、1mol H2SO4中约含有 个氧原子。
个硫酸分子,
知识链接
1 摩尔水分子中有多少摩尔氢原子,多少摩尔氧原子?
H2O
微粒个数 1 微粒集体 NA 物质的量 1 mol
2H
2
2NA 2 mol
O
1
NA 1 mol
结论 微粒之间的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知识链接 C + O2 == CO2
微粒个数 1个 1个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理解物质的量 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 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了解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即:n=N/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5.84 g 原 n(PCl5)= - ≈ 0.028 mol 208.5 g· mol 1
设分解的 PCl5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 PCl5(g) PCl3(g)+ Cl2(g) 1 1 1 物质的量增加(Δn) 1
x mol 0.05 mol- 0.028 mol = 0.022 mol 所以 x= 0.022 0.022 mol PCl5 的分解率= × 100%≈ 78.6%。 0.028 mol 【答案】 78.6%
【答案】 A
3.平均值规律及应用 (1)依据: 若 XA>XB, 则 XA> X >XB ,X 代表平均相对原子(分 子 )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2)应用:已知 X 可以确定 XA、XB 的范围;或已知 XA、XB 可以确定 X 的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考题的平均值 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实际上,它是极值法的 延伸。
两种金属混合物共 15 g,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 得到 11.2 L H2(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的组成肯定不可能为 ( A.Mg 和 Ag C.Al 和 Zn B.Zn 和 Cu D.Al 和 Cu )
【解析】 本题可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 (即提供 1 mol 电子所 需的质量)法求解。反应中 H+被还原生成 H2,由题意可知 15 g 金 属混合物可提供 1 mol e ,其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 15 g· mol 1。选
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 杂质的 Na2CO3 样品的纯度,现 将 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 数 )是 84w2-53w1 A. 31w1 73w2-42w1 C. 31w1 84w1- w2 B. 31w1 115w2-84w1 D. 31w1 ( )
(2)若 HNO3 过量,发生反应:Fe+ 4HNO3(稀 )=== Fe(NO3)3+ NO↑+ 2H2O b a a 9 则有 ∶ =1∶ 4,解得: = 56 63 b 2 此为 a∶ b 的最大值。 3 a 9 所以 a∶ b 的取值范围为 ≤ ≤ , 即 a∶b 的比值在此范围 1 b 2 内均合理。
【答案】 B
质 量 差 为 (w1 - w2) g , 故 样 品 中 NaHCO3 质 量 为 168w1- w2 168w1- w2 g, 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w1 g- g, 62 62 168w1- w2 w1g- g m Na2CO3 62 其 质 量 分 数 为 = = w g m 样品 1 84w2- 53w1 。 31w1
③体积差法
(2011 年四川理综)25℃和 101 kPa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 组成的混合烃 32 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 除去水蒸气, 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 72 mL,原混合 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C.50% B.25% D.75% ( )
【解析】 点燃 4nCO + 2mH O 4CnHm+(4n+m)O2――→ 2 2 4 32 4n+m 4n ΔV 4+m 72
- -
那么 NaHCO3 的质量为 m(NaHCO3)= (w1 -w2)/31 mol×84 g· mol-1=84(w1-w2)/31 g,
从而推知 Na2CO3 的质量为 m(Na2CO3)=w1 g-84(w1- w2)/31 g = (84w2 - 53w1)/31 g ,因此 Na2CO3 样品的纯度为 84w2-53w1 w(Na2CO3)=m(Na2CO3)/m(样品)= 。 31w1 【答案】 A
- -
项中金属 Mg、 Zn、 Al 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 12 g· mol-1、32.5 g· mol 1、 9 g· mol 1, 其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 Ag 和 Cu 的摩尔电子
- -
质量可看做 ∞。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可知,原混合物中一种 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大于 15 g· mol 1,另一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
当然,本题也可用常规方法,依据化学方程式直接求解: 假设样品有 x mol NaHCO3 固体,则有: △ Na CO +CO ↑+ H O 2NaHCO3===== 2 3 2 2 x mol 0.5x mol 据样品加热前后固体质量的关系,有 w1g - x mol×84 g· mol 1+0.5x mol×106 g· mol 1=w2g,解得 x=(w1-w2)/31,
【解析】 据题意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 nx mol,Al 的物质 的量为 n(1- x) mol,产生的 H2 是溶液中的 H+获得 Na、 Al 失 去的电子而生成的,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产生 H2 的物质的量 nx+ 3n 1- x = mol , 根 据 反 应 2Na + 2H2O===2NaOH + 2 H2↑、2Al+ 2NaOH+ 2H2O===2NaAlO2+ 3H2↑和题中“金属 没有剩余”,可知 n(Na)≥ n(Al),即 0.5≤ x<1。当 x= 1 时,产 生 H2 的物质的量为 0.5n mol,即 11.2n L;当 x= 0.5 时,产生 H2 的物质的量为 n mol,即 22.4n L,故产生 H2 的体积的取值 范围为 11.2n<V≤ 22.4n,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在含有 a g HNO3 的稀硝酸中,加入 b g 铁粉充分反应,铁 a 全部溶解并生成 NO,有 g HNO3 被还原,则 a∶b 不可能为 4 ( A. 2∶ 1 C. 4∶ 1 Be 与 HNO3 反应时,根据铁的用量不同,反应 可分为两种极端情况。 (1)若 Fe 过量,发生反应:3Fe+8HNO3(稀)=== 3Fe(NO3)2+2NO↑+4H2O b a a 3 则有 ∶ =3∶8,解得: = 56 63 b 1 此为 a∶b 的最小值。
列方程得 4/32=(4+m)/72,解得 m= 5,即氢原子数的平 均值是 5,由于乙烷和丙烯均含有 6 个氢原子,所以利用十字 交叉法 ,可计算出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1/(1+3)×100%
=25%。
【答案】 B
2.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 巧。它是假设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 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故也称 为极端假设法。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 2016科目一 科目四 驾考宝典网 / 驾 考宝典2016科目一 科目四
【解析】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Δm 62 (w1-w2) g
△ 2NaHCO3=====Na2CO3+ H2O+ CO2↑ 168 m(NaHCO3) g 106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完全进行的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将总物质的量为 n mol 的钠和铝的混合物(其中钠的物质的 量分数为 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 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V 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x= V/(11.2n) B. 0<x≤0.5 C. V= 33.6n(1- x) D. 11.2n<V≤22.4n )
(对应学生用书 P11)
一、物质的量与各相关量间的计算关系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数学思想 1.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某量发生的变化,找 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 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 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 然后求解。如:
2C(s)+ O2(g)===2CO(g) 2 mol 1 mol 2 mol
ΔH=- 221 kJ· mol- 1 221 kJ
Δm(固 ), Δn(气 ), ΔV(气 ) 24 g 1 mol 22.4 L(标况 )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 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应用 ①质量差法

小于 15 g· mol-1。
【答案】 B
4.整体思维法(终态法) 整体思维抛开事物之间复杂的变化关系,从整体认识把握 事物之间联系规律,具有化繁为简,快速解题的功效,能较好 的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因此高考无论在选择还是 综合性题目中经常有意设置。
在铁和氧化铁混合物 15 g 中,加入稀硫酸 150 mL,能放 出 H2 1.68 L(标准状况)。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反应后 的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 H2SO4,且使 Fe2 完全转化成 Fe(OH)2,共消耗 3 mol· L
+ -1
的 )
NaOH 溶液 200 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5 mol· L- 1 C. 2.5 mol· L- 1 B.2 mol· L-1 D.3 mol· L- 1
(
【解析】 此题反应过程复杂, 但最后溶液中只有 Na2SO4, 因为 NaOH 共 0.6 mol,故 Na2SO4 为 0.3 mol,所以原 H2SO4 为 0.3 mol。
②物质的量差法
白色固体 PCl5 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5(g) PCl3(g) + Cl2(g)。 现将 5.84 g PCl5 装入 2.05 L 真空密闭容器中, 在 277℃ 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为 1.01×105 Pa,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 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 求平衡时 PCl5 的分解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