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57例病理检查分析

合集下载

AFP、CEA、CA19-9 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AFP、CEA、CA19-9 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AFP、CEA、CA19-9 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糖类抗原CA19-9 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70 例及65 例体检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AFP、CEA、CA19-9 的含量,分析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意义。

结果:原发性肝癌血清中的AFP、CEA、CA19-9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显著升高。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 联合检测有互补作用,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serum alpha fetoprotein (AFP)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 detection in primary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linical value. Methods: 70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65 healthy controls, using the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methodfor thedetermination of serum AFP content, two groups of CEA, CA19-9, separat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有B 超、腹部CT 及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由于甲胎蛋白的临床应用,使原发性肝癌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公认。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肿瘤科,肝病病症体征:乏力,肝肿大,消瘦,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痛疾病介绍: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和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应以预防为主,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而黄曲霉素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最高,因此,不要食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临床证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及时正确治疗,防止转变为肝硬化,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为防止酒精性肝硬化发生,不应暴饮酒,出现右上腹不适,疼痛或包块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病人生命期,肝癌的疗效取决于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小肝癌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达70%左右,故患者不要丧失信心,一旦患病,要尽早到医院治疗症状体征:原发性肝癌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有关原发性肝癌症状的介绍: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肝癌。

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不同阶段的肝癌,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一)肝癌的症状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最常见,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

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

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

突然发一在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病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分析
3、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近年来,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HCC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索拉菲尼是一 种口服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多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证明,索 拉菲尼能够延缓HCC的进展,明显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目前,索拉菲尼已成为进展期肝癌治疗的新标准。
病例分析
病情
患者一年前出现肝区疼痛,厌油,食欲减退 ,伴双下肢肿胀,乏力 等症状 ,经多方治
口腔病变是舒尼替 尼所致最常见不良 反应之一
常见不良事件包括 皮疹、腹泻、血压 升高,以及手掌或 足底部发红、疼痛
一旦出现严重的 间质性肺病,(ILD) 应停止治疗。药 物有效,需坚持服 用。不得中途停 药
提前给予H1受体 阻断剂,使用前 勿振荡、稀释。 本品可通过乳汁 分泌,故哺乳期 妇女慎用。
近期发生出血的 患者禁用。最少 应在术后28天才 开始阿瓦斯汀治 疗。
注意休息 必要时给予支持治疗
无需治疗 停药一段时间后可自然恢复
总结:不良反应处理时的“三步走”
1
✓ 不要担心和恐惧 ✓ 及时告诉医生,
会给您正确指导
3 2
✓ 大部分的 不良反应 是可控制 和处理的
✓ 很多不良 反应是暂 时性的
✓ 尽量坚持 治疗,能 坚持治疗 的患者可 获得更大 的益处
信号通路传导抑制 剂
依维莫司
多靶点抑制剂
舒尼替尼 索拉菲尼
特罗凯 爱必妥 阿瓦斯汀 恩度(YH-16) 飞尼妥 索坦 多吉美
与ATP竟争性结合 受体酪氨酸激酶, 抑制肿瘤细胞配体 依赖的HER1/EGFR的活性
竟争性抑EGFR及其 配体的结合,阻断 细胞内信号转导途 经
选择性地抑制VEFR
内部源性最强血管 生成抑制剂
2)肿瘤相关性贫血 因肿瘤患者多数存在慢性消耗

56例原发性肝癌的伽玛刀治疗分析

56例原发性肝癌的伽玛刀治疗分析
3 讨 论 3 . 1 发 生 原 因 造 成 头 位 性 难 产 的 最 主要 原 因 是 相 对 头 盆
定 期 做 好 妊 娠 期 间 的产 检 . 发 现 和 确 定 合 理 的分 娩 方 式 : 在 生 产 的过 程 中 . 产妇需注 意休息与饮 食 . 消 除 不 安 与 紧 张 情 绪. 及 早发现难 产信号并 及时处理 . 如 果 出 现 产 妇 产 力 良好 而宫颈不能如期扩张 . 胎 头下 降受 阻 以 及 胎 头 位 置 处 于异 常
3 - 2 临 床特 点
胎膜 早 破 : 头 位 难产 的早 期 信 号是 胎 膜 早 破 ,
状态 。 需 及 时作 出头 位 难 产 的 诊 断 , 而 不 能 盲 目试 产 , 以免 出
不对称 . 多为胎头位置异常 . 主要表现为枕后位以及枕横位 。
现母 儿 的 危 险 . 确 保 分 娩 的顺 利 进 行 l 3 _
由 于 头盆 不 对 称 以 及胎 头位 置 异 常 的 存 在 . 造 成 在 胎 头 下 降 的 过 程 中受 到 阻 碍 . 导致异 常产力 . 即 出现 了 原 发 性 与 继 发 性 的 宫缩 乏力 现 象 。 另 外 。 异 常 产 力 的 出现 导致 了 胎 头 的 旋
避 免 头 位 难 产 避 免 头 位 难 产 , 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本组 8 4例 孕 妇 分 娩 方式 如 附表 所 示 在 本 组 研 究 中 8 4 例头位性难产 , 产 后 出血 量 > 5 0 0 m l 者 2例 f 2 - 3 %1 , 1 例 为 剖 宫
产 切 口延 裂 以及 巨 大儿 所 引 起 本 组 病 例 未 发 生 产 妇 及 围 产 儿死亡。
息 后 有 足 够 的体 力

原发性肝癌病理学及CT影像诊断要点总结

原发性肝癌病理学及CT影像诊断要点总结

原发性肝癌病理学及CT影像诊断要点总结【临床特点】1、常见的恶性肿瘤。

2、多见于中年男性。

3、常见症状为肝区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腹部包块等。

4、甲胎蛋白(AFP)测定阳性及浓度升高。

5、少数以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就诊。

【病因】1、大多有乙型肝炎病史。

2、中晚期肝硬化。

3、长期摄入黄曲霉素等致癌物。

4、长期摄入亚硝胺类化合物。

5、长期饮用污染严重的水。

【病理】1、按细胞类型分为肝细胞型(最多见)、胆管细胞型(较少见)、混合型(最少见)和纤维板层型(罕见)。

2、按大体病理分(1)巨块型(直径≥5cm)(2)结节型(直径<5cm,单个或多个)(3)弥漫性(弥漫性小结节)(4)小癌型(直径≤3cm)。

3、按生长方式分(1)膨胀型(边缘清楚,假包膜形成,常伴有肝硬化);(2)浸润型(边缘不清,多不伴肝硬化);(3)混合型(膨胀、浸润生长兼而有之);(4)弥漫型(弥漫结节大小均匀,密度均匀);(5)特殊型(外向性生长)。

4、转移途径(1)血行转移最常见(多间肺转移,其它还有向肾上腺、骨、肾、脑等部位的转移);(2)淋巴转移较少见(以肝门淋巴结转移为多见,其它有向胰头周围、后腹膜和脾门淋巴结转移);(3)种植转移最少见。

【CT表现】1、多见于肝右叶,其次为左叶,尾叶最少见。

2、多见于肝表浅部位,可发生于深部。

3、多数为单发病灶,但多发病灶较常见。

4、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

5、多数为低密度,少数可呈等密度甚或高密度,与瘤的分化和成分有关,也与肝脏背景有关。

6、瘤灶内可发生坏死、出血、钙化,表现为混杂密度。

7、巨块型半数以上有坏死灶,表现为中央更低密度影,且瘤灶越大,发生坏死的比率越高。

8、多数瘤灶边缘不清,呈膨胀性生长的瘤灶可显示环状透亮带,称之为晕征,为特征性表现。

9、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大部分呈膨胀性生长。

10、局部肝脏变形,肝门附近或深部瘤灶可引起肝门及肝血管的移位。

11、团注动态增强(1)快进快出现象:由于肝癌瘤灶的血供绝大部分来自肝动脉。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观察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观察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观察摘要目的对患有原发性肝癌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147例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50例、介入治疗组49例和保守治疗组18例。

对其临床特征如:肿瘤大小、治疗措施、性别、年龄等进行观察并总结分析。

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1、2、5年的生存率为71.43%、55.10%、10.20%;保守治疗组患者分别为14.58%、6.25%、0;手术治疗组分别为82.00%、64.00%、24.00%。

手术治疗组患者的生存率最高,介入治疗组患者的生存率要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肝炎病毒感染。

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手术治疗也可以取得不错成效。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肝癌;预后观察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bservation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JIN Chun-xu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Jilin Songyuan City Central Hospital,Songyuan 138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bservation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Methods A total of 147 senile patients with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in same peri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with 50 cases,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 with 49 cases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ith 48 cases. Observation,summary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umor size,treatment measures,gender,and age.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 had 1,2,5 years survival rates as 71.43%,55.10% and 10.20%. These rates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14.58%,6.25% and 0. The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had the rates as 82.00%,64.00% and 24.00%. The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had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and th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 had much higher survival rate tha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Main pathogenesis of senile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is hepatitis virus infection. Implement of interven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urvival rate in patients,and surgical treatment contains good effects as well.【Key words】Senile;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Prognosis observation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

原发性肝癌57例病理检查分析

原发性肝癌57例病理检查分析
3 讨论
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① 手术操作过程中 应该保证切口定位恰当,否则会使手术操作 的难度明显增大,提拉胆囊的过程中用力不 能过大,以免导致胆囊壁或胆囊床肝脏发生 撕裂;②胆道镜取石的操作过程中气压水平 不可过大,否则有使一些体积较小的结石进 入到胆囊管给取石造成困难,甚至会有结石 排入到胆总管的可能,注意对 Hartmann 袋进 行检查,避免结石发生残留,胆囊管开口最 好应该见到有胆汁流出;③ 采用 4-0 可吸收 线对胆囊壁全层进行连续缝合,并再对浆肌 层进行间断缝合,检查是否存在胆漏现象; ④ 胆囊顺利回纳之后,采用腹腔镜再次进行 检查,防止胆漏、出血及腹腔积液积血等并 发症发生,要将切口冲洗干净,使切口及腹 腔污染的可能性降低,缝合的过程中不要留 下死腔;⑤ 在手术治疗后进行护胆是避免术 后病情复发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一个系统的 工程,要长期坚持下去 。 [4-6]
[1] 郭小广.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外 保胆取石术 60 例临床分析 [J].腹腔镜外 科杂志,2009,14(12):939-940.
[2] 王旭,王翔翔,唐彤等.内镜保胆取石术 临床研究现状 [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 杂志,2009,16(19):773-774.
[3] 杨五计,胡安国,李志伟等.经皮胆道镜 碎石清除术的术式及适应证 [J]. 中国普 通外科杂志,2011,16(16):328-329.
[4] 欧阳才国,张和刚,姚宝福等.内镜保 胆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治疗 疗效对比分析 [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11(11):136-137.
[5] 邓勇,马德寿,李晓峰等.微创保胆取石 的临床应用(附 30 例报告)[J].中国内 镜杂志,2012,12(10):119-120.
临床经验

原发性肝癌的B超诊断(附60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的B超诊断(附60例报告)

s d r pG t it t noc 19 ;9 3p 1 :0 t yG o . a r n s E ds 9 94 ( t )37 u u s o e 7 聂 志 红 , 海 梅 , 学 瑞 .3例 原 发 性 胃恶 性 淋 巴瘤 的 临 李 尹 3 床 分 析 . 国肿 瘤 临 床 中 20 ; ( )12 0 12 2 :0 8
H c 是 临床 所见 癌 肿 疾 患 中最 常 见 的疾 病 之 一 , c) 除 很早 期 的病 例能 完 全 切 除 的 预 后 较 好 外 , 般 预后 一 恶 劣 。因此 ,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是 关 系 到病 人 的 生死 早 存 亡 的问题 。 B超 检 查 则是 早 期 发 现 的重 要 手 段 之
维普资讯
广西医学
2O O2年 1 月 第 2 1 4卷
第 1 期 1
3 3
l 77 8
法 可提 高 阳性率 , 检 部 位 应 在 溃 疡 底 部 的结 节 增 活
生处 、 溃疡 边缘 的突 出部 、 块 表 面 及 巨大皱 襞 的基 肿
底 部等 部位 取 材 , 尽 可 能 多 部 位 深 钳 或 一 次 多 钳 并 深挖 , 此外 , 疑有 恶性 淋 巴瘤 者应 作 免疫 组织 化 学染 色, 以提高 对 本 病 的检 出 率 。C lt 等¨ 出超 声 ae i 。提 t 内镜对 胃恶性 淋 巴瘤 的诊 断具 有 绝对 优 势 , 断特 诊 异性 和准 确性 均 较 高 , 早 期 胃恶 性 淋 瘤 的诊 断及 对 浸润 深度 判定 有 很 大 价 值 , 因此 在 临床 上 及其 他 检 查提 出疑 诊 时 , 尽 量 行 超 声 内 镜 检 查 , 明 确 诊 应 以 断, 指导 治疗 。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观察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观察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观察目的:针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观察临床治疗后对预后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随机分组。

C2组(对照组55例):临床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55例):临床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预后质量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结果: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生化指标表现以及临床预后质量评分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原发性肝癌患者(P<0.05)。

结论: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针对性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生存率有效提高,能够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

标签:老年;原发性肝癌;病理特点;治疗;预后原发性肝癌主要于患者肝细胞或者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表现出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当前对人类健康造成主要威胁的一种疾病。

患者患有肝癌疾病同诸多因素表现出密切的关系,针对此类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方法为手术治疗[1]。

为了研究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分别予以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最终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

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随机分组。

在C1组55例老年患者中,男35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5~8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39±1.39)岁;在C2组55例老年患者中,男36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6~8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01±1.37)岁;所有患者全部满足原发性肝癌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对比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原发性肝癌临床病例分享

原发性肝癌临床病例分享

病理(细胞分型)
✓ 肝细胞型:
由肝细胞发展而来,占90%
✓ 胆管细胞型:不足5%
有胆管细胞发展而来
✓ 混合型及特殊类型:
至少见
肝细胞癌,镜下观 该肝细胞癌旳恶性细胞(主要位于右方)分化很好,并与较大旳 正常肝细胞(主要位于左方)相互交错。
胆管癌,镜下观 左侧旳肿瘤具有与胆管癌基本相同旳腺体体现。胆管癌不 产生胆汁,但这些细胞生成粘蛋白,并极难和活检标本旳 转移性腺癌相区别。
肝血管造影(angiography)
✓ 常用于诊疗小肝癌 ✓ 可显示直径在1cm以上旳癌结节
正常肝动脉造影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识 旳配体与相应旳特异 性受体结合,进行组 织器官和代谢分析, 比解剖影像更早探测 出组织代谢异常
肝穿刺活检
• 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癌结节 获病理诊疗
❖ 可能经过体现产物 间接影响细胞旳增 殖分化而诱发肝细 胞恶变
病理(大致分型)
❖ 块状型:
最多见,不小于5cm,边沿可有小卫星灶
❖ 结节型:
为大小和数目不等,直径不超出5cm,多位于肝 右叶,常伴有肝硬化
❖ 弥漫型:
至少见,有米粒至黄豆大小旳癌结节散布全肝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卫星结节) 为肿瘤旳肝内传播或肿瘤旳多中心起源。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 少数肝癌患者因为癌本身代谢异常,进而影 响宿主机体而致内分泌或代谢异常,可有特 殊旳全身体现
▪ 以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 ▪ 罕见旳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等
临床分期-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 委员会2023年9月修订原则
➢ Ia:单个肿留最大直径≤3cm,无癌拴、 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211034371_血清AFP、CA125、CEA在原发性肝癌鉴别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

211034371_血清AFP、CA125、CEA在原发性肝癌鉴别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

血清AFP 、CA125、CEA 在原发性肝癌鉴别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周梅,吴菊,郭清萍,吕雅妮榆林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榆林719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在原发性肝癌(PHC)鉴别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另选择同期77例良性肝脏病变患者作为良性肝病组及6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AFP 、CEA 及CA125水平及阳性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FP 、CEA 及CA125在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及肿瘤分期中的价值。

结果肝癌组患者的AFP 、CEA 及CA125水平分别为(253.77±41.03)ng/mL 、(20.39±2.83)g/L 、(188.39±35.45)U/mL ,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27.71±3.45)ng/mL 、(3.59±1.32)g/L 、(22.82±5.28)U/mL 及对照组的(5.13±1.82)ng/mL 、(1.62±0.48)g/L 、(5.12±1.38)U/mL ,而良性肝病组的AFP 、CEA 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癌组患者的AFP 、CEA 及CA125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67%、63.13%及73.66%,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0.39%、11.69%、7.79%及健康对照组的1.59%、3.17%及3.17%,而良性肝病组的AFP 、CEA 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良性肝病组与对照组CA12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癌组患者的AFP 、CEA 及CA125水平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0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20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20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20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20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以肝区疼痛、消瘦、乏力、上腹包块为主。

AFP及B超、CT、MRI、肝核素扫描、肝血管造影检查及肝组织细胞活检等仍然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临床诊断手段。

结论:依据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和各项临床检查,可望早诊断、早治疗。

标签: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原发性肝癌呈上升趋势,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率的45%,肝癌的死亡率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中位数,仅次于肺癌[1]。

为了解我地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我们分析了我院10年来的200例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例原发性肝癌病例资料系1996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2],主要确诊依据有病史、临床表现、体检、AFP及B超、CT、MRI、肝核素扫描、肝血管造影检查及肝组织细胞活检。

200例原发性肝癌中,男168例,女32例,男女比例为5.25:1,年龄14~76岁,发病年龄分布为≤35岁21例,占9.25%,36~45岁20例,占10%,46~59岁118例,占54%,≥60岁41例,占20.5%。

从生活及社会背景分布来看,农民88例,占44%,城市居民22例,占36.0%,职员(公务员、教师、企业管理层等)40例,占20.0%。

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消瘦、乏力、上腹包块等症状者有168例,占84%,以其他临床表现者32例,占16.0%。

2结果本组病例就诊时均为中、晚期患者。

查有189例患者伴有转移,占94.55%,其中多脏器转移有126例,占66.67%,单一脏器转移有63例,占31.5%,最常见的部位有肝内、腹部淋巴结、胸腹腔、肺、骨、脑及心脏等,其中肝内转移最多见,次之肺部。

原发性肝癌病例讨论-精品文档

原发性肝癌病例讨论-精品文档

病理分型
组织学分型 (1)肝细胞型:最为多见,约占原发性肝癌的 90%.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
(2)胆管细胞型:较少见,癌细胞由胆管上皮 细胞发展而来。 (3)混合型:最少见
病理
转移途径 1、肝内转移:最早在肝内转移 2、肝外转移 (1)血行转移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 (2)淋巴转移 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为常见 (3)种植转移 少见,可种植在腹膜、盆腔,卵巢等。
采取早期彻底积极综合治疗治疗一手术治疗是治疗肝癌最好的方法小肝癌行局部或肝叶切除可望彻底治愈复发后亦有少数病人可再次手术切除治疗二局部治疗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1981年kato首先提出化疗栓塞法后得到广泛发展主要适用与以肝右叶为主或多发病灶以及术后复发而无法再手术切除的hpc其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预防
防治病毒性肝炎 注意食物清洁,预防霉变食物,改进。饮用
水质量 减少对各种有害物质的接触 减少酒精的摄入
临床表现
一、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经甲胎蛋白普 查,早起发现的病例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称 为亚临床肝癌。一旦出现肝癌临床表现,已至中晚 期,中、晚期共约6个月左右。
临床表现
二、中晚期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 最常见的症状。多成持续性胀痛或 钝痛,是因癌肿生长过快、肝包膜被牵拉所致。 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可突然引起剧烈腹痛, 产生急腹症的表现。出血量大时可导致休克。 (二)肝大 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 常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如癌 位于横膈面 ,主要表现为横膈局限性太高而肝下 缘不下移。
实验室检查
一、肿瘤标记物 甲胎蛋白(AFP) AFP异质体检测 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率
二、其他肝癌标志物 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r-谷氨酰转移酶(GGT) 异常凝血酶原(AP) 有助于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CT扫描联合诊断分析

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CT扫描联合诊断分析

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CT扫描联合诊断分析马金勇【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05【总页数】4页(P89-91,99)【关键词】肝癌; 肿瘤标志物; CT扫描; 诊断价值【作者】马金勇【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东营 257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原发性肝癌(PHC)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患者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40~50岁的中年人群为主要患病群体[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当前临床还未就PHC的发病机制予以准确定论,仅猜测其发生同环境影响、合并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或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因素相关[2],发病时多伴随肝区持续性钝痛症状,部分还存在明显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道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此降低治疗难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节省诊疗时间、提高诊疗效率也成为各学者探究的热点话题。

本次研究以此为方向,选取5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PH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析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7例经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确诊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观察组,均存在肝区疼痛及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影像检查可见肝进行性肿大,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结节或巨块。

此次入组的57例受试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3]中PHC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为38~64岁,平均(47.2±4.9)岁;肿瘤分布位置:肝尾叶6例,左叶外17例,左叶内4例,右叶30例。

将同期入院就诊的40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分别纳入对照B组和对照C组;对照B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8±4.8)岁;对照C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0±4.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经验5原发性肝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在东南沿海地区极为常见。

据统计,原发性肝癌在40~5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

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所以在病理检查时,医生需要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特征、CT 检查、病理分析等多个步骤,给原发性肝癌疾患定性。

目前在临床上,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疗效已有明显提高,病理检查可以充分说明患者肝脏的炎症状况[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原发性肝癌57例病理检查分析王亦飞1 韩继成2 郭海燕11吉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摘 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征,分析病理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某医院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病理资料,根据病理检查方法、内容,判断诊断方法、预后处理的合理性,得出有效研究结论。

结果:57例患者中,肝细胞癌39(68.42%)例,胆管癌18(31.58%)例,患者的病变组织活动性炎症状态明显,其中,48(84.21%)例患者,炎症分级G ≥2。

结论: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存在密切关系,患者病理检查结果A FP 呈阳性,通过C T 检查和系统病理诊断分析,原发性肝癌的病理检查效率、准确率很高。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病理检查;研究与分析本次研究某医院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患者34(59.65%)例,女性患者23(40.35%)例,年龄范围(27-78)岁,平均年龄为(52.23±2.15)岁。

39例肝细胞癌患者均有乙肝病史,小梁型14例、假腺型12例、实体型13例。

18例胆管癌患者中,4例有乙肝病史,合并肝血吸虫病6例,合并胆管炎症5例、合并胆管结石7例。

临床表现为:患者肝区位置疼痛感强,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呕吐、腹胀、下肢水肿、皮下出水等。

患者年龄、病症种类、不良反应表现皆不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理检查方法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将患者肝组织炎症进行分级(G 0-3),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检测内容有:血清学指标检测、组织病理检查、组织学观察三种。

1.2.1血清学指标检测采用先进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 、HBeAg 含量,并利用免疫荧光测试技术,检测抗-HBe 、抗-HBc 的分布情况。

对患者血清学指标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记录病理检查报告中。

1.2.2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后,对切除肿瘤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用石蜡刀片将肿瘤切开,再用苏木精-伊红和网织纤维染色。

一般情况下,肝组织(6.92±1.57)d 结石症状彻底消失,该组手术治疗计划共计实施(9.14±2.52)d ;治疗组患者经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后(4.11±0.64)d 结石症状彻底消失,该组手术治疗计划共计实施(6.10±0.57)d 。

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胆囊结石疾病治疗效果详见表1。

2.3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开放结石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5.6%;治疗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4.7%。

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采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方式对患有胆囊结石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①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保证切口定位恰当,否则会使手术操作的难度明显增大,提拉胆囊的过程中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导致胆囊壁或胆囊床肝脏发生撕裂;②胆道镜取石的操作过程中气压水平不可过大,否则有使一些体积较小的结石进入到胆囊管给取石造成困难,甚至会有结石排入到胆总管的可能,注意对Hartmann 袋进行检查,避免结石发生残留,胆囊管开口最好应该见到有胆汁流出;③采用4-0可吸收线对胆囊壁全层进行连续缝合,并再对浆肌层进行间断缝合,检查是否存在胆漏现象;④胆囊顺利回纳之后,采用腹腔镜再次进行检查,防止胆漏、出血及腹腔积液积血等并发症发生,要将切口冲洗干净,使切口及腹腔污染的可能性降低,缝合的过程中不要留下死腔;⑤在手术治疗后进行护胆是避免术后病情复发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长期坚持下去[4-6]。

参考文献<<上接144页[1]郭小广.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外保胆取石术60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2):939-940.[2]王旭,王翔翔,唐彤等.内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19):773-774.[3]杨五计,胡安国,李志伟等.经皮胆道镜碎石清除术的术式及适应证[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16(16):328-329.[4]欧阳才国,张和刚,姚宝福等.内镜保胆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1):136-137.[5]邓勇,马德寿,李晓峰等.微创保胆取石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12,12(10):119-120.[6]陈波,王可新,胡三元.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16(12):168-169.2014.1014临床经验6活跃性炎症状态越明显,染色越深,分级越高。

1.2.3组织学观察不同种类原发性肝癌病症,表现不同:①小梁型,癌细胞分界清晰,行政不规则,细胞核大且圆,与核仁相比,细胞核更具多变性,细胞呈梁索状生长,生长级数越高,细胞的再分化能力就越低,细胞壁厚度越大;②假腺型,发生于病变组织中央,细胞塌陷会造成腔内组织粉碎,蛋白性、均质会渗出,形成胶质状态的凝聚物,该凝聚物的外形状态极不规则,在观察中很容易发现,此外,病变组织也会因血管急速扩张,产生暗黄色的胆汁,这种现象多发于正在生长的癌细胞;③实体型,细胞单排组合,与小梁型癌细胞的变异情况大体相同,能够隐藏在其他细胞周围,挤压窦状隙,在组织观察中,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④胆管癌,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病变组织形态不同,在不规则腺腔内正在生长的癌细胞会分泌出大量粘液,且腺腔周围会分布众多复立方、低柱状细胞,细胞分布更为密集,比正常癌细胞要小[2]。

1.3评价标准G 0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类似正常肝细胞,细梁型排列,病理特征明显,;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生存机率较高。

G 1级:癌细胞中度分化,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但核、浆比增大,核染色加深,胞浆嗜酸性增加,在梁索型基础上出现假腺管型结构。

G 2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体积与核染色均超过1级,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瘤巨细胞。

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切缘见癌浸润;G 3级:癌细胞分化最差,形状极不规则,高度异型的癌细胞占多数,细胞排列松散,镜下可见较多的血管癌栓或卫星灶,伴肝内、外转移[3]。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43例患者受乙型肝炎病毒侵扰,且存在多种类型并发症,6例患者存在隐匿性感染风险,虽然病毒基因复制比不高,但是仍存在严重的既往感染风险隐患,具体数据见表1。

2.2组织观察病理检查结果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经组织观察,肝细胞变性、小叶边缘轻度、中毒碎屑坏死、胆管增生为主要表现,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原发性肝癌源于肝细胞产生恶性肿瘤,肿瘤细胞被受病毒感染,进而引发肝组织病变。

病理检查可以为原发性肝癌病患在临床治疗中提供治疗依据,通过术前、术后病理检查,医护人员可以清晰划分出患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病原因、病症状态、病理特征,制定有针对性、有效的治疗方案。

由于肝石症、复发性胆管炎、乙肝病毒感染等都会诱发原发性肝癌,所以在病理检查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区分上述病症种类的血清学指标参数、组织观察结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等信息,以做出最正确的治疗判断[4]。

本组研究证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几率逐年上升,随着病理检查方法、技术的不断完善,毛细胆管染色检查、肝细胞石蜡检测等先进技术,其病理诊断效果更全面、更完善。

因此,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自己,都应注意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

在病理检查、诊断过程中,患者要全力配合医生,仔细、如实回答医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医护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采用严谨、全面的病理检查方式,按操作流程进行病症检查,对“可疑”病症进行针对性分析,最大限度地提高原发性肝癌病症的病理诊断效率、正确率,综上所述,给予准确的病理诊断,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关键性的依据[5]。

(通讯作者:王亦飞)参考文献[1]金慰倜,林兆耆,应越英,徐元鼎,林芷英.原发性肝癌57例的临床病理联系[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2011,11(03):215-224.[2]张冬霞,王晓光,任长玉.57例原发性肝癌活检的病理形态学的观察[J].重庆医药,2012,11(05):116-121.[3]董琨,冯永毅,陈洪学.拓僖联合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7例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1(114):180-182.[4]杨红梅."晕圈"在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11(10):1639-1640.[5]姚昌晔,张新明,陈永恒.清解郁开散治疗原发性肝癌57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1(121):159-167.通讯作者王亦飞,现供职于吉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表2: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观察病理检查结果[n (%)]组织形态例数(比例)炎症分级123肝细胞变性47(82.46)33510小叶边缘轻度碎屑坏死35(61.41)32850小叶边缘明显碎屑坏死5(8.771)14胆管增生24(42.11)15115表1: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n (%)]病症种类例数(比例)阳性结果合格率(%)HBsAgHBeAg 抗-HBe 抗-HBc 肝细胞癌39(68.42%)24(61.53)15(38.46)29(74.36)31(79.48)13.88胆管癌18(31.58%)15(83.33)11(61.11)13(72.24)14(77.75)8.482014.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