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队列研究
7.2队列研究与实验研究
常用方法
(1)简单随机分组(simple randomisation): 在临床 试验中,常用的随机分配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
(2)分层随机分组(stratified randomisation)
(3)整群随机分组(cluster randomisation):
临床试验设计
设立对照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标准疗法对照 2)安慰剂对照 安慰剂通常用乳糖、淀粉、生理盐水等成 分制成,不加任何有效成分,但外形、颜色、大小、味道 与试验药物极为相似,仅凭肉眼不能区分。 3)自身对照 4)随机对照 5)交叉对照
临床试验设计---盲法
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或研究人员 对对象分组情况的了解,可能导致对真实 效果判断的偏倚,可通过盲法来控制. 盲法包括单盲、双盲和三盲 :
临床试验设计
(1)单盲(single blind) 是指只有研究者了解临床试验分组 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在试验组还是对照组,一般需要给予 对照组安慰剂。 (2)双盲(double blind) 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观察者都不了 解试验分组情况,而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3)三盲(triple blind) 是指除了研究设计者之外,任何参 与临床试验研究的人员均不了解分组的情况。
实验研究概述
定义: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 研 究 , 也 即 实 验 流 行 病 学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是将满足实验目的的人群随机地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或不同水平试验组),由研究者有 控制地给予实验组人群实验措施或称干预措施,随访 并比较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结局,从而 判断该措施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
队列研究
预防医学第十五章队列研究预防医学教研室第十五章队列研究第一节概述一、定义“队列”,指在一定期间对其进行随访的人群组。
队列研究将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随访适当长的时间,比较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以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群吸烟不吸肺癌不患肺癌不患a b cd (人数)调查方向现在将来队列研究示意图队列研究资料归纳表━━━━━━━━━━━━━━━━━━━━━病例非病例合计发病率─────────────────────暴露组a b a+b a/(a+b)非暴露组c d c+d c/(c+d)─────────────────────合计a+c b+d N(a+c)/N ━━━━━━━━━━━━━━━━━━━━━a/(a+b )与c/(c+d),如果有显著差异,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联系,且很可能是因果关系。
二、特点①观察性研究方法;②设立对照;③由“因”求“果”,是前瞻性研究;④能验证因果关系的假设。
三、种类1、前瞻性队列研究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
观察开始时,病例未出现,需要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方能得到结果(发病或死亡)。
2、回顾性队列研究(历史前瞻性研究)追溯过去某个时间开始的暴露情况,调查那时以来的发病情况,对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进行比较,以研究暴露与疾病的关系。
研究开始时,已发病或死亡。
3、双向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到“现在”后,再继续前瞻性随访。
四、用途1、检验病因假设2、描述疾病的自然史3、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实例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英国发现:肺癌死亡率与支气管炎、肺结核及其它癌症不同,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与烟草的消耗量有平行关系。
肺癌吸烟?Doll与Hill在1948年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可能是肺癌的病因。
(假设)从1951年开始,进行了队列研究研究对象:英国医生。
发函调查了59600名医生的一般情况与吸烟状况,来自40701名医生的调查表可供分析。
预防医学
15、 样本标准差:反映样本中个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说明了对该样本代表性的强弱;样本标准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是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其大小说明样本间变异程度的大小及精确性的高低。
16、 总体率(π)的95%可信区间:p±1.96Sp;
17、 总体率(π)的99%可信区间:p±2.58Sp
23、 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疾病流行或暴发的病因调查。
24、 患病率:常用于慢性病调查统计。
25、 死亡率=死亡数/总人口数 病死率==该病死亡数/该病数
26、 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13、 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 2方差和标准差:最常用,适于正态分布,开方为标准差 ; 3变异系数(CV):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计算公式:CV=s/x*100%,s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均数。
14、 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 的正态分布。
33、 病例对照:比值比OR=ad/bc,=1无关联,>1正关联,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
34、 常见偏倚:选择偏倚(包括入院率偏倚、错误分析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无应答偏倚、患病率及发病率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35、 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用于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9、 变量: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10、 数值变量的特征: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式测量其某项特征;变量值是以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具有量的连续性,且大多有度量衡单位;由数值变量构成的资料称计量资料。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二)名词解释1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即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力量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体。
人类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生态系统:是生物落群与生活环境的综合体。
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非生物成分(主要是无机物)、生产者(绿色植物及某些藻类)、消费者(各种动物和人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和真菌)等四部分,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项功能是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发展和演替的基础。
3生物富集:许多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将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之间传递,导致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高并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或称生物浓集。
4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
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或反馈系统,能自动调节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大生态系统内小生态环境类型愈多,物种愈丰富,食物链愈复杂多样,愈易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5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自外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
地方病在我国约有70多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存在不同的地方病,受威胁的人口多达5亿左右。
6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7公害:是指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破坏。
公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
8公害病: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地区性中毒性疾病9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各种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10职业性损害:是指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和职业性外伤三大类。
11职业性毒物: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能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职业性毒物12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和指标
普查的缺点:(1) 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2) 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难免存在漏查;(3) 调查工作人员涉及面广,掌握调查技术和检查方法的熟练程度不一,对调查项目的理解往往很难统一和标准化,不能保证调查质量;(4) 人力物力财力。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
预防医学必考简答题
1简述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只有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后才可能患职业病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的,疾病和病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具有一定的发病率(群体性)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良好大多数职业病缺乏特效治疗2简述营养、食物与健康的关系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条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物质基础。
合理膳食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保障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疾病和增强体质,不合理膳食或食物被污染可使机体发生营养性疾病、食源性疾病,也可引起慢性中毒、致癌、致畸等严重不良后果。
3简述太阳辐射的射线以及相应的生物学作用太阳辐射的射线分为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红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基础是热效应,适量的红外线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消炎和镇静作用,过强则可引起日射病和白内障等。
可见光综合作用于机体的高级神经系统,能增强视觉和代谢能力,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是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
紫外线具有色素沉着、红斑、抗佝偻病、杀菌和免疫增强作用,过强的紫外线可致日光性皮炎和光电性眼炎、甚至皮肤癌等,紫外线还与大气中的某些二次污染物形成有关。
例如光化学烟雾和硫酸雾等。
4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防止食品污染控制病原体繁殖和外毒素的形成。
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
5简述尘肺的诊断证明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高千伏或数字化摄影后前位胸片表现为主要依据,结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方可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劳动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尘肺病的特征,没有证据否定其与粉尘接触之间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尘肺病63D打印(1)队列研究(2)优点比较适用于常见病,样本量大,结果稳定。
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反映暴露和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充分直接地分析暴露因素的致病作用研究工作符合暴露在前,发生疾病在后的时间顺序,可以直接获得暴露和疾病的第一手资料,收集的资料偏倚小,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强,所得结果真实可靠队列研究的全过程能全面描述疾病的自然史、病情的发展。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重点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重点事件,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二、改写后的文章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有很多名词需要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1.感染谱:指感染病原体后宿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
2.生物富集:当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在食物链中逐级富集,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含量高于环境中的含量。
3.病例对照研究:将患有某种疾病和未患有该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暴露程度,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4.队列研究:将人群按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以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关联。
5.推荐的营养素摄入量(RNI):是个体每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目标值,可满足大多数人群的需要。
6.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7.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8.疫源地消毒:消毒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和物品,以杀灭排出的病原体,属于防疫措施。
9.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混杂偏倚: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不均时,会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和疾病的真实联系。
11.相对危险度:是反映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12.短期波动:是疾病在较大数量人群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13.盲法:在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为避免信息偏差,采用盲法,使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不知道干预措施的分配,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盲法分为单盲、双盲和三盲。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2018景德镇医疗卫生预防医学基础知识:队列研究的定义和方法
2018景德镇医疗卫生预防医学基础知识:队列研究的定义和方法对于流行病学,由于其内容涉及到科研实验的设计,许多第一次学习的同学往往一脸懵。
今天带大家学习流行病学中的一个知识点——队列研究的定义和方法。
听到队列研究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啥叫做队列研究,是排个队吃果果吗?对,也并不全对。
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队列”这个词语。
“队列”原来指古罗马军团的一个小分队,后来被流行病学家借来用以描述有共同暴露的一组人群。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叫做暴露呢?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个穿着暴露吗?当然,不是。
在队列研究中,这里的暴露指的是具有某一类特征。
比如平时运动量大,算是特征;平时吃盐多,也算是特征。
所以由此我们看出,这里所说的暴露,可以好的特征、习惯,也可以是不好的特征。
那么这样就基本可以总结出来了:第一,队列研究首先需要一群人。
第二,这里的一群的都有相同的习惯或者特征。
接下来的问题是,他们真的是排着队吃果果吗?当然不是。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啥也不干,静静地等待这些人群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观察法,即不干预)。
同时,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先有原因,后有结果。
会出现什么变化呢?假如这群人是平时吃盐吃得比较多的人群,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人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高血压的病人。
因此,我们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收集数据,计算出这群爱吃盐的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是多少。
同时还有一个隐含的要求:凡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所以除了算这些爱吃盐的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我们还需要给他们找个可以对比的组,就是它们的对立面,不那么爱吃盐的人群,同样算一下这群人发生高血压的频率是多大。
这样,就能够知道这些爱吃盐的人得高血压的发病率是不那么爱吃盐的人得高血压发病率的多少倍。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需要慢慢累积的,所以队列研究相对来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比较多了。
例1.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属于观察法B.需要设立对照组C.省时、省力、省钱D.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答案】C。
预防医学:理解队列研究
预防医学:理解队列研究
【导读】
!
队列研究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
学员需要对队列研究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在客观题中快速选择答案。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
在人群中选择健康的人群,并按照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然后进行随访观察,直到观察到患肺癌或者到达观察年期。
结局是吸烟组有人会得肺癌,也可能不得肺癌;同样不吸烟组可能得肺癌,也可能不得肺癌。
最后整理资料,如果最后的结论是吸烟组得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的发病率,那么可以认为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也称随访研究或发病率研究,依据研究对象进入队列时间及终止观察的时间不同,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双性向队列研究三种。
根据队列研究的定义可以推出以下四点:
1.由因及果
2.属于观察性研究
3.按暴露与否分组
4.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常见题型如下:
1.下列关于队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队列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
B.通过随访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患病率
C.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D.队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
1.【答案】B。
解析:队列研究是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当出现研究结局即发病率或者死亡率。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Wednesday, May 07, 2008任泽舫 Zefang Ren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Tel: 0086-20-87332577 Mail: renzef@预防医学的目的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疾病病因或健康保护因素 现况调查 疾病分布描述 生态学研究 树苗与儿童的生长 高血糖与II型糖尿病 高雌激素与乳腺癌 “标”与“本”,“因”与“果”?Now: 17:52怎样确定“前因后果”关系?Now: 17:52队列研究的定义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 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 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方法。
队列研究 群组研究 (cohort study) 定群研究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 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Healthy members of a defined population (the cohort) are classified into exposed and unexposed groups (or different levels) according to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and followed-up in time. The incidence of the OUTCOME in one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incidence in theother, so as to decide the causal associationof EXPOSURE and OUTCOME.Now: 17:52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高雌激素水平 妇女观 察 若 干 年乳腺癌 非乳腺癌低雌激素水平 妇女乳腺癌非乳腺癌Now: 17:52基本概念暴露(Exposure):暴露指接触某种因素或具备 某种特征和行为,如接触过某种特殊物质或具 备性别、年龄或职业的某种特征,体育锻炼 等。
预防医学第6版队列研究
05
队列研究的实际应用
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
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
队列研究能够提供长期追踪的数据,帮助制 定针对特定疾病的预防策略。例如,通过研 究某地区的人群,可以了解该地区慢性疾病 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 防措施。
疾病筛查
基于队列研究的结果,可以确定哪些人群具 有较高的疾病风险,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筛查 。例如,对于某些癌症,可以通过筛查早期
描述性分析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方 式呈现,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的 分布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估计研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大小,通常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归因危 险度(AR)等指标。
假设检验是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是否具有统计学显著 性,常用的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等。
关联性分析
关联性分析是队列研究中常用的分析 方法,主要是分析研究因素与疾病之 间的关联程度和趋势。
关联性分析可以通过绘制散点图、趋 势图等方式呈现,帮助研究者了解研 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规律。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是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分析单一研究因素 对疾病的影响,以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多因素分析可以采用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帮助研究 者深入了解研究因素对疾病的作用机制。
康水平的提高。
队列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队列研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用于研究矿工肺癌。
发展历程
随着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的进步,队列研究逐渐发展壮大,成 为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未来展望
随着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队列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 作和数据共享,以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02
预防医学14队列研究
确定研究现场
▪ 队列研究的现场要求有足够数量的符合要 求的研究对象,
▪ 还应获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群众理 解和支持。
▪ 同时,研究者还要考虑到现场是否具有代 表性。
选择研究对象
▪ 队列研究的对象要求代表性好,在年龄、 性别等方面要有能代表目标人群,且要比 较稳定,流动性小,愿意配合,便于随访 观察的人群。
▪ P =(P1+P0)/2=(0.012+0.003)/2=0.0075 ▪ 代入公式
n z 2 pq z p0q0 p1q1 2 /( p1 p0 )2
(1.96 2(0.075 (1 0.075) 1.282 0.012 (1 0.012) 0.003(1 0.003))2
n
(0.012 0.003)2
2587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一般为1∶1,则各组需要2587人。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失访率,在公式计算的基础上再增加 10%,则两组各需要2846人(年)。
基线资料的收集
▪ 基线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收集人口学资料。 ▪ 查阅医院、工厂、单位及个人的健康记录
或档案。 ▪ 询问调查对象或知情人。 ▪ 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验或实验室检验。 ▪ 环境调查和监测。
(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 以过去某个时间为起点,以当时人群对研 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划分历史性研究队列, 即回顾性队列研究,追踪观察到现在,并 从现在起继续追踪观察到将来某个时间的 队列研究。
▪ 此种队列研究是前两种队列研究方法的结 合,可以弥补前两种队列研究方法的不足 。最适合于评价人体健康同时具有短期和 远期效应的危险因素。
随访
▪ 目的是观察研究队列中结局事件是否发生 。随访内容一般与基线资料内容相同,但 重点是关注结局事件,有关暴露情况也要 收集,以及时了解其变化。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总结(3)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总结(3)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总结职业性外伤-系指职业人群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受物理或化学性等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职业性毒物-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能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又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
职业中毒-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气溶胶-是漂浮在空气中的雾、烟、粉尘的统称。
蓄积作用-指毒物以原形或转化产物形式在某些组织器官中逐渐积聚。
毒物的储存库-指有些毒物不产生毒性作用的蓄积部位。
生物转化-指进入体内的生产性毒物,在肝、肾等组织中一系列煤的作用下,经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复杂的生化过程,使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等发生改变成为其衍生物的过程。
联合作用-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或有害因素对机体产生的交互作用。
毒物吸收状态-指有些毒物在接触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含量已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的现象。
窒息性气体-是指进入人体后,使血液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的有害气体。
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指有的病人苏醒后,意识正常,但经过2-30日的假愈期后,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热适应-是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人体对不良气象条件产生的适应能力。
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热射病-是在高气温,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的环境下,机体散热发生障碍,体温调节机制失调,使热量蓄积体内而引起的,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亦称中暑性高热。
热痉挛-是在高气温,强烈热辐射的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损失体内大量的氯、钠、钾离子而引起的以肌肉痉挛为主的疾病。
噪声-是指频率和声强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复合音。
液体污物-主要指病人吃过的剩余饭菜、呕吐物等。
碱化消毒-是在搪瓷消毒桶内配制1.5%熟石灰消毒液,将收集的固体污物浸泡于桶内,30min后测PH值,使PH达12,放置24h。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队列研究概述设计原理特点目的种类选择指针步骤常见偏倚优缺点队列研究(cohort定群或群组研究。
study)概述观察性研究,观察研究对象客观存在的暴露,也称将研究对象按暴露因素的有无或多少分组,前瞻性观察疾病的结局,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结局是否有关联及关联强度。
队列研究不进行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研究性质)(方向)是前瞻性,从因果关系推断角度来说,是由“因”及“果”的研究。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检验、验证病因假设,较病例对照研究能更直接、有力地检验因果关系假说。
但队列研究需要长期随访相当数量的研究对象,因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可形成失访,使研究实施困难。
失访率大,可降低研究价值甚至失败。
基本概念队列泛指共同接触某因素(如吸烟或从事医院放射科工作等)或者具有某种共同特征( 如居住在北京地区或血清胆固醇和血脂水平较高等) 的一组人群。
简单地说,队列即具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人群。
• 固定队列:人群都在某一个短时期内进入(1991)1991年进入) ,整个研究过程只对队列( 例如1991该人群进行随访,不再加入新成员,直到观(2001)察期终止(2001(2001年止) 。
• 动态人群:在某一时期确定队列后,在随访过程中,可以增加或减少新观察对象,直到观察期终止。
队列研究的基本设计原理设计模式前瞻性暴露组研究人群非暴露组未发病图1队列研究的一般模式图未发病发病发病(死亡)统计分析结论队列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法研究对象的暴露非人为给予,而是客观存在,有别于实验性研究。
设立对照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研究者观察两组疾病结局,与描述性研究区别。
“”“”观察方向由“因”及“果”研究疾病与暴露的关系,是先有暴露,后纵向观察疾病结局,研究方向是前瞻性的。
能确证疾病与暴露的因果关系队列研究可以观察到由“暴露疾病”的“因果”的发展过程,在病因推断基础上,可以确证疾病与暴露的因果关联。
安中医预防医学队列研究课堂试题
安中医预防医学——队列研究课堂试题一.单选题(共9题,63.9分)1.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AR):A、约为1.9B、约为0.5C、22.6/10万D、73.4/10万正确答案: C2.下列关于队列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组依据是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B、观察方向是由“因”及“果”C、论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能力较强D、比较容易发生回忆偏倚正确答案: D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
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C、失访偏倚D、入院率偏倚E、选择偏倚正确答案: C4.以下关于队列研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用于罕见疾病B、可直接计算发病率C、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正确答案: A5.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 )。
A、统计检验结果B、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C、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D、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事件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正确答案: D6.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
A、RR=0B、RR=1C、RR>1D、RR<1E、RR>0正确答案: B7.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优点是( )。
A、更适合采用双盲法B、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的随访观察,因此无需校正混杂因素C、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D、既可获得相对危险度,又可获得归因危险度E、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正确答案: D8.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
A、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正确答案: D9.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
预防医学队列研究案例
预防医学队列研究案例
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队列研究是其中的一种常用的研究设计方法。
在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一个群体,并按照其暴露情况将其划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然后通过长期跟踪观察这些个体,记录他们是否发生某一特定疾病或健康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出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队列研究可以是前瞻性的,也可以是回顾性的。
前瞻性队列研究在群体中选择个体,然后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结果。
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通过回顾过去的数据来观察暴露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队列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某种暴露因素(例如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改进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预防医学 常用流行病学方法4
六、分析流行病学简介
队列研究 优缺点:p79 • 工作程序:与病例对照相同 • 工作方法: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和样本量、确定 样本大小、资料收集、资料分析
六、分析流行病学简介
• 确定研究因素 研究因素及暴露因素是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 素或保护因素。一般包括:暴露水平、暴 露时间、暴露的连续性及暴露方式等、一 般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的基础上确定。 • 确定研究结局 指随访观察中将出现的预期结果。结局不仅 限于发病,还有死亡或者各种生理生化指 标,结局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六、分析流行病学简介
• 确定样本大小 1、一般人群中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水平p0; 2、暴露人群的发病率p1,p1-p0之差越大, 样本数较少; 3、显著性水平 • 资料收集(p77) 常采用基线调查、随访
六、分析流行病学简介
• 资料的分析 1、率的计算 累计发病率(CI)=观察期内发病数/随访人 员×k 发病密度(ID)=观察期内新发病例数/观察 期人时数×k 2、率的差异性检验:可以进行χ2检验
六、分析流行病学简介
• 资料的分析 3、关联强度分析 相对危险度(RR)=Ie/I0=(a/a+b)/(c/c+d) 特异危险度(AR)=Ie-I0=(a/a+b)- (c/c+d)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R %)=( Ie-I0)/ Ie Ie:暴露组率,即 a/a+b I0:非暴露组率,即c/c+d
预防医学 第二章 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六、分析流行病学简介
队列研究 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暴露程度分为不 同的组,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不同组之间的 结局差异,从而判断该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的研 究。 特点:属于观察法,不施加人为干预 设立对照组 由因及果,能确证暴露于疾病的因果联系 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2.归因危险度AR(Attributable risk)
a c AR I e I 0 n1 n0
或
AR RR I 0 I 0 I 0 RR 1
意义 • 暴露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发病或死亡率 • 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发病 概率越大
对照组 年龄相差不超过 3 岁,出生地区相同, 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 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名男性工人
预防医学
四
资料收集
• 查阅档案记录 用药情况、既往车间CS2的浓度等 • 询问 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及工作年限、 吸烟、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情况 • 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脂、血清胆固醇水平、血压、 心电图、心脏大小、体重及车间CS2浓度 的动态变化
预防医学
分析性研究
(Analytical Study)
分析性研究
概念: 是进一步在有选择的人群中观察可疑病因 与疾病和健康状况之间有无关联的一种研 究方法。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 研究
• 按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而 将研究对象分组 • 前瞻性观察发病水平的差别
• 按是否患病将研究对象分为 两组 • 研究因素的暴露有无差别
考虑到失访,实际上每组需扩大10%,即2541人
预防医学
六、 资料的收集
基线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收集
随访和结局资料的收集
获得途径
主要暴露因素
结局有关的其他信息
所需信息
人口学资料
预防医学
随访和结局资料的收集
结局( outcome variable )是观察人群中出 现的预期结果事件,是队列研究的观察终点。 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
预防医学
RR与AR的区别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RR (1/10万人年)
疾病 肺癌 心血管疾病 吸烟者 50.12 296.75 非吸烟者 4.69 170.32 RR 10.7 1.7 AR 45.43 126.43
意义
• RR
• AR
吸烟对肺癌的病因学意义较大 戒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较大, 即公共卫生意义较大
总人口对照
多重对照(multiple controls)
预防医学
二、 设计和实施 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
Z N
2 P 1 P Z P1 1 P1 P0 1 P0
P1 P0
2
2
2
n
2 pq (u u ) 2 ( p1 p0 )
预防医学
六
结论
长期低剂量( 20 ~ 30ppm ) CS2 暴露与冠心 病的发病和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CS2 所致的冠心病,以致死性心肌梗死表现 突出,其他类型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措施 芬兰当局已于1972年把CS2的车间最高 容许浓度从20ppm降至10ppm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RR p0 p1 1 p0 ( RR 1)
预防医学
二、 设计和实施
已知 p0=0.007,RR=2.5,α=0.05,β=0.1, 计算样本量 根据上述条件 Zα=1.96, Zβ=1.282 ,q0=0.993 p1=p0×RR=0.0175,q1=0.9825 代入公式得 N=2310
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 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 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 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 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 究、随访研究、定群研究。
预防医学
时间顺序 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
结局(疾病) Yes
目标人 群未患 代表 某研究 性样 本 疾病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 有显著性 预防医学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RR与AR比较 临床类型 心肌梗塞 致死性心肌梗塞 非致死性心肌梗塞 RR 3.57 4.69 2.74 AR 5.25 3.21 2.04
心绞痛
心电图冠心样改变
1.89
1.411.66.1 NhomakorabeaCS2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发生中作用程度不同
预防医学
§ 3.1
要求
队列研究
掌握:队列研究的相关概念,队列研
究的资料分析 熟悉:队列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含 量估计;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预防医学
一、
概述
队列研究的概念
队列研究的用途
队列研究的类型
队列研究的特点
预防医学
一、 概述
(一)概念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意义 实际死亡数是理论死亡数的多少倍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估计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相对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人群归因危险度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1.相对危险度RR(危险比)
RR Ie I0 a n1 c n0
Ie:暴露组发病率
预防医学
八、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缺点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观察时间长,易发生失访偏倚
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复杂,资料的收 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有多种病因的疾病不适用此方法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研究实例
二硫化碳(CS2)
神经系统毒物,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脂蛋 白代谢,造成心血管疾病
暴露组 No 非暴露组 Yes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No
预防医学
一、 概述
固定队列 Fixed Cohort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预防医学
一、 概述
动态人群 Dynamic Cohort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预防医学
一、 概述
特点
观察法
设立对照
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率的计算
1. 累积发病率 (cumulative incidence)
CI 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 )人数 观察开始时的人数
取值范围 0~1 适用条件 样本大,固定队列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率的计算
2. 发病密度 (incidence density)
=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人时数 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数*观察时间
预防医学
一
确定研究因素
研究因素
长期低剂量的CS2暴露
定义
有CS2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 工作至少5年以上
预防医学
二
确定研究结局
结局指标
心肌梗死 血压变化
心电图的改变
心绞痛发作
预防医学
三
确定研究现场和人群
暴露组 1942~1967年间某粘纤厂25至64岁, 至少有 5 年 CS2 暴露史的所有工人 (343 名,全为男性)
长期接触低浓度二硫化碳可引起慢性中毒, 引起精神病、多发性神经炎、动脉粥样硬化 等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的二硫化碳蒸气可急性 中毒
预防医学
20 世纪60 年代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 Hernberg 和 Tolonen 教授所做的 5 年前瞻 性队列研究确定了二硫化碳长期低剂量 暴露与冠心病的因果关系
预防医学
三、类 型
继续前瞻地收集资料
(基本形式)
各种队列研究方法示意图
预防医学
四、 研究对象的选择 暴露组的选择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预防医学
二、 设计和实施
非暴露(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s)
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s)
二、 用 途
(二)用途
检验病因假设 ,探讨某种因素余某种
疾病或多种疾病联系;
描述疾病自然史。
预防医学
三、类 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 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 Cohort Study) 双向性队列研究(Mixed Cohort Study)
慢性支气 管炎
吸烟 吸烟
肺癌
冠心病
预防医学
随访和结局资料的收集
随访(follow-up)
随访对象、内容和方法 随访间隔 随访者 观察终点(end-point) 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局 失访 未达到观察终点而脱离随访 观察终止时间 研究的随访工作截止的时间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统计描述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在性别、年龄、 职业、出生地、居住环境等的分布情况
统计推断
• • • •
资料整理表 率的计算 率的显著性检验 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 a c a+c 非病例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合计
暴露组发病率=a/(a+b)
对照组发病率=c/(c+d)
预防医学
取值范围 0~∞ 适用条件 观察时间长,动态队列
预防医学
七、 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率的计算
3.标化比
研究人群中观察发病( 死亡)数 SMR 标准人口(全人口)预 期发病(死亡)数
以全人口某病的发 变化范围 0~∞ 病(死亡)率乘以 适用条件 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无论观 某单位人口数 察的时间长或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