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

合集下载

三角形角度问题知识点总结

三角形角度问题知识点总结

三角形角度问题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形内角的性质1. 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A + ∠B + ∠C = 180°这个性质是三角形内角计算的基础,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解决一些与三角形内角相关的问题。

2. 等腰三角形内角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边的角相等,即∠A = ∠B。

由于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等腰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来计算另外一个角的度数。

3. 直角三角形内角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即90度,其他两个角的内角和是90度。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计算和证明直角三角形的相关问题。

4. 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间有一些特殊的关系。

例如,其中一角大于其他两角的和。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来解决一些与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相关的问题。

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 三角形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外角和:∠A' + ∠B' + ∠C' = 360°这个性质是三角形外角的计算的基础,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解决一些与三角形外角相关的问题。

2. 三角形外角与对应内角的关系在三角形中,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与之相对的两个内角的和,即∠A' = ∠B + ∠C。

这个性质是三角形外角与内角之间的重要关系。

三、三角形角度计算和证明1. 三角形内角计算在计算三角形的内角时,一般可以通过已知的内角和性质来进行计算。

例如,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等腰三角形的内角,或者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内角。

2. 三角形内角大小比较在比较三角形的内角大小时,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比较。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一个角是否大于另外一个角。

3. 三角形外角计算和证明在计算三角形的外角时,一般可以通过已知的外角和性质来进行计算。

和角差角公式范文

和角差角公式范文

和角差角公式范文角、差角公式是解决三角函数中角的和与差问题的一组重要公式。

它们在三角函数的求解、三角恒等式的推导以及计算复杂角度的值时非常有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角、差角公式。

角公式:在三角函数中,给定两个角A和B,它们的和角公式可以表示为:1.正弦和差角公式:sin(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这个公式可以根据三角函数在单位圆上的定义来得到。

将A和B分别看作是单位圆上两个点的弧度表示,那么A ± B就是通过将A和B限制在单位圆上,然后找到相应的点,其弧度表示为A±B。

由于sin和cos 函数都是根据单位圆上的点坐标来定义的,所以可以使用单位圆来推导角公式。

2.余弦和差角公式:cos(A ± B)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这个公式也可以通过将A和B限制在单位圆上推导得到。

3.正切和差角公式:tan(A ± B) = (tan A ± tan B) / (1 ∓ tan A tan B)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正弦和余弦公式相除来得到。

差角公式:差角公式是角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当角B等于角A时,即B=A时,差角公式可以写为:1.正弦差角公式:sin (A - A) = sin A cos A - cos A sin Asin^2A - cos^2A = sin^2A - (1 - sin^2A) = 2sin^2A - 12.余弦差角公式:cos (A - A) = cos A cos A + sin A sin Acos^2A - sin^2A = cos^2A - (1 - cos^2A) = 2cos^2A - 13.正切差角公式:tan (A - A) = (tan A - tan A) / (1 + tan A tan A)0/1=0差角公式的特殊性在于,由于角A和角B相等,所以它们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必须相等。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

在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时,内角和定理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定理。

接下来,本文将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1. 内角和定理的数学表述内角和定理是指: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数学表达式为:∠A + ∠B + ∠C = 180°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2. 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要证明内角和定理,可以使用几何推理和数学推导。

这里以几何推理为例进行证明。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作三角形的高AD,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ABD和ACD。

由于直角三角形ABD的内角和为90度,直角三角形ACD的内角和也为90度。

而三角形ABC的内角和等于直角三角形ABD和ACD的内角和之和,即∠A + ∠B + ∠C = 90° + 90° = 180°。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3. 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内角和定理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基础。

它常常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判断三角形类型根据内角和定理,可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则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普通三角形。

如果三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如果三个内角之和大于180度,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3.2 计算已知内角求未知内角当已知两个内角的度数时,可以利用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60度和80度,可以通过内角和定理计算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为180° - 60° - 80° = 40°。

3.3 解决平行线与三角形的问题在研究平行线与三角形的关系时,内角和定理也是一个重要工具。

例如,当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形成的两个内角和为180度。

4. 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恒等式

三角恒等式

三角恒等式三角恒等式是初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们是与三角函数相关的等式,常用于简化三角函数的计算和证明。

三角函数是研究角的函数,主要有正弦、余弦、正切等。

在三角函数中,常常需要用到一些三角恒等式,以便将复杂的表达式简化成更简单的形式。

下面将介绍几条常用的三角恒等式。

1. 正弦函数的三角恒等式对于任意角θ,有以下正弦函数的三角恒等式:sin(−θ)=−sin(θ)正弦函数具有奇函数的性质,即sin(-θ)等于-sin(θ)。

这是因为正弦函数是单位圆上角的对应边与斜边的比值,而这个比值在不同象限是相反的。

2. 余弦函数的三角恒等式对于任意角θ,有以下余弦函数的三角恒等式:cos(−θ)=cos(θ)余弦函数具有偶函数的性质,即cos(-θ)等于cos(θ)。

这是因为余弦函数是单位圆上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而这个比值在不同象限是相同的。

3.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平方和恒等式对于任意角θ,有以下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平方和的三角恒等式:sin2(θ)+cos2(θ)=1这是三角函数中最基础的三角恒等式之一,称为勾股定理。

这个恒等式也可以表示为单位圆上角的正弦值的平方加上余弦值的平方等于1。

这个恒等式是很多三角函数相关推导的基础。

4. 二倍角公式对于任意角θ,有以下二倍角的三角恒等式:sin(2θ)=2sin(θ)cos(θ)cos(2θ)=cos2(θ)−sin2(θ)二倍角公式是用于计算角的两倍的表达式,对解题和推导非常有帮助。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简化计算和证明的过程。

结语三角恒等式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三角恒等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式,简化计算过程,推导新的结论。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个常用的三角恒等式对你有所帮助。

角的计算与证明

角的计算与证明

1. 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分类.2.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3. 余角和补角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两个基本定理:①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注意:暑期班提及过余角、补角、角分线相关知识但只是简单介绍,本讲深入了解,并让学生熟练掌握.对于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表示方法等相关知识这里不再重复讲解,建议教师根据班级情况自行讲解.【例1】 ⑴ 如果90αβ∠+∠=︒,而β∠与γ∠互余,那么α∠与γ∠的关系为( )A .互余B .互补C .相等D .不能确定⑵ 已知α∠是锐角,α∠与β∠互补,α∠与γ∠互余,则βγ∠-∠的值等于( ) A .45° B .60° C .90° D .180°典题精练思路导航知识互联网角的计算与证明题型一:余角、补角及角分线的简单运算DOECBA⑶如果α∠和β∠互补,且αβ∠>∠,则下列表示β∠的余角的式子中:① 90β︒-∠;②90α∠-︒;③ 1()2αβ∠+∠;④ 1()2αβ∠-∠.正确的有( )A . 4个B .3个C .2个D .1个⑷ 一个角的余角的2倍和它的补角的12互为补角,求这个角的度数.【解析】 ⑴ C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⑵C ;一个角的补角与这个角的余角的差等于90°;⑶B ;⑷ 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 ,则它的余角为90x ︒-,补角为180x ︒-,由题意,得:12(90)(180)1802x x ︒-+︒-=︒,解得:36x =︒.【铺垫】⑴ 下列说法:①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②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③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它们相等;④锐角和钝角互补.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角的补角必是钝角 B .两个锐角一定互为余角 C .直角没有补角D .如果180MON ∠=︒,那么M ,O ,N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⑶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钝角与锐角的差不可能是钝角B .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是锐角C .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D .α∠和β∠互补(αβ∠>∠),则α∠是钝角或直角 【解析】 ⑴ C; ⑵ D;⑶C.【备选】⑴ 若一个角的余角是40°,则这个角是( )A .40°B .50°C .60°D .140° ⑵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度比是3:2,这两个角是( )A .108°,72°B .95°,85°C .108°,80°D .110°,70°⑶ 对于互补的下列说法中:①∠A+∠B+∠C=90°,则∠A 、∠B 、∠C 互补;②若∠1是∠2的补角,则∠2是∠1的补角;③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④互补的两个角中,一定是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⑷如图,A ,O ,B 在一条直线上,AOC ∠是锐角,则AOC ∠的余角是( )A .12BOC AOC ∠-∠B .1322BOC AOC ∠-∠ C .1()2BOC AOC ∠-∠D .1()3BOC AOC ∠+∠【解析】⑴ B ;⑵ A ;⑶B ;⑷C. 【总结】复习余角与补角的基本概念【例2】 ⑴ 如右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 分 COB ∠,若55EOB ∠=︒,则BOD ∠的度数是( )A .35︒B .55︒C .70︒D .110︒A B C OFE D CBANMAB C DOA C D E图2图1F⑵ 如右图,分别在长方形ABCD 的边DC 、BC 上取两点E 、F , 使得AE 平分∠DAF ,若∠BAF = 60°,则∠DAE =( ). A .15° B .30° C .45° D .60°(东城区期末)⑶ 如右图,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若50MON ∠=︒,10BOC ∠=︒,求AOD ∠= .【解析】 ⑴ C ;⑵ A ;⑶22501090AOD MON BOC ∠=∠-∠=⨯︒-︒=︒.【例3】 如图所示,OM 是AOC ∠的平分线,ON 是BOC ∠的平分线,⑴ 如果28AOC ∠=°,35MON ∠=°,求出AOB ∠的度数; ⑵ 如果MON n ∠=°,求出AOB ∠的度数;⑶ 如果MON n ∠=°的大小改变,AOB ∠的大小是否随之改变?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写出来.【解析】 ⑴ ∵OM 平分AOC ∠∴12MOC AOC ∠=∠∵ON 平分AOC ∠∴12NOC BOC ∠=∠∵()1122MON NOC MOC BOC AOC AOB ∠=∠+∠=∠+∠=∠35MON ∠=° ∴2AOB MON ∠=∠ ∴70AOB ∠=°;⑵ 同上22°AOB MON n ∠=∠=;⑶ MON ∠的大小改变时AOB ∠的大小也随之改变 当090n ︒<︒≤时,2AOB MON ∠=∠. 当90180n ︒<<︒时,3602AOB n ∠=︒-.NMABOC【拓展】已知点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90COE ∠=︒,OF 是AOE ∠的平分线.①当点C ,E ,F 在直线AB 的同侧(如图1所示)时.试说明2BOE COF ∠=∠;②当点C 与点E ,F 在直线AB 的两旁(如图2所示)时,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 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③将图2中的射线OF 绕点O 顺时针旋转(0180)m m ︒<<,得到射线OD .设AOC n ∠=︒,若2(60)3nBOD ∠=-︒ ,则DOE ∠的度数是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图2图1ABOEF CC FEO B A【解析】 ①设COF α∠=,则90EOF α∠=︒-,∵OF 是AOE ∠平分线, ∴90AOF α∠=︒-,∴(90)902AOC ααα∠=︒--=︒-,180BOE COE AOC ∠=︒-∠-∠ 18090(902)α=︒-︒-︒- 2α=即2BOE COF ∠=∠; ②解:成立,设AOC β∠=,则902AOF β︒-∠=, ∴145(90)22COF ββ∠=︒+=︒+, 180BOE AOE ∠=︒-∠ 180(90)β=︒-︒- 90β=︒+∴2BOE COF ∠=∠; ③解:180DOE BOD AOE ∠=︒-∠-∠ 2180(60)(90)3nn =︒--︒-︒-︒ 5(30)3n =+︒,故答案为:5(30)3n =+︒.AB C DO 图1图2A B CDO A BCDO图3图4A BCD O定 义示例剖析角度计算的分类讨论在平面上,已知角的一边和角度大小则角的另一边因为旋转有两种方向会产生不确定性.B 'BAO角的计数问题在计算角的个数时一种方法是按一定顺序累加,固定角的一边,数出另一边共有多少个.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排列组合知识.【例4】 ⑴ 一条射线OA ,从点O 再引两条射线OB 与OC ,使40AOB ∠=︒,20BOC ∠=︒,则AOC ∠= .⑵ 已知40AOB ∠=︒,从O 点引射线OC ,若23AOC COB ∠∠=∶∶,求OC 与AOB ∠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⑶ 若170AOB ∠=︒,70AOC ∠=︒,60BOD ∠=︒,求COD ∠的度数.【解析】 ⑴ 20︒或60︒;⑵ 当OC 在⑴区域,所求的角度数为4︒;当OC 在⑵区域,所求的角度数为100︒; 当OC 在⑶⑷⑸区域,不符合.(不考虑优角)⑶分四种情况如图1,COD ∠=40AOB AOC BOD ∠-∠-∠=︒ 如图2,COD ∠=160︒如图3,COD ∠=180︒如图4,COD ∠=60︒典题精练题型二:角度计算中的分类讨论5()4()3()2()1()O角平分线BA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东西南北【例5】 如下图,在已知角内画射线,画1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画2条射线, 图中共有 个角;画3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求画n 条射线所得的角的个数.【解析】 3,6,10,(1)(2)2n n ++ 【拓展】已知直角AOB ∠,以O 为顶点,在AOB ∠的内部画出100条射线,则以OA 、OB 及这些射线为边的锐角共有多少个?若以O 为项点,在AOB ∠的内部画出n 条射线(1n ≥的自然数),则OA 、OB 以及这些射线为边的锐角共有多少个?【解析】 200个,2n【提示】在AOB ∠的内部,以O 为顶点,画1,2,3,4条射线,数数各有多少个锐角,找出规律,再计算100条射线、n 条射线所构成的锐角的个数.1. 方位角方位角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即“北偏东⨯⨯度”、“北偏西⨯⨯度”、“南偏东⨯⨯度”、“南偏西⨯⨯度”,方位角α的取值范围090α︒︒≤≤. 2. 钟表问题: ⑴ 分针每分钟转6︒ ⑵ 时针每分钟转0.5︒【例6】 ⑴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OA 的方向是北偏西15°B .OB 的方向是南偏西45°C .OC 的方向是南偏东60°D .OD 的方向是北偏东60°(西城区期末)典题精练思路导航题型三:角的综合应用60°75°45°30°北南西东O DCBA7654 3 2 1⑵ 如左下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 .⑶ 如右下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 点,则AOC DOB ∠+∠= .⑷ 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① 如图1,若20AOD ∠=°,则COB ∠= ° 如图2,若30AOD ∠=°,则COB ∠= ° 如图3,若50AOD ∠=°,则COB ∠= °② 如图4,若AOD α∠=,猜想COB ∠与α的数量关系为: (用式子表示), 证明你的结论.【解析】 ⑴ D ;⑵利用对称性得315︒; ⑶180︒;⑷ ①160︒,150︒,130︒. ② 180COB α∠=︒-.证明:90COD ∠=︒,90AOB ∠=︒,AOD α∠= ∴90AOC α∠=︒-, 90BOD α∠=︒-∴COB AOC AOB ∠=∠+∠ 9090180αα=︒-+︒=︒-.图1CAD BO 20︒图2ABCD30︒图3CADBO 50︒图4AOBDCα∠AOB 是平角直线是平角∠CAB ∠ABC B O A B A B A CC B A【例7】 饭后,韩老师准备外出散步,出发时看了一下钟,时间是6点多,时针与分针成90︒角,散完步后回家,韩老师又看了一下钟,还不到7点,而时针与分针又恰好成90︒角,问韩老师外出多少分钟?【解析】 钟表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分钟,如与角度联系起来,每小格6︒,秒针每分钟转过360︒,分针每分钟转过6︒,时针每分钟转过0.5︒. 设小明外出时,时间为6点x 分,又设小明回家时是6点y 分. 由题意得18060.590x x -+=°°,61800.590y y --=°°,解得41611x =,14911y =148491632111111y x -=-=.【备选】⑴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计算,1()6αβ+的结果依次为50︒,26︒,72︒,90︒,其中有正确的结果,则计算一定正确的是( ) A . 甲 B .乙 C .丙 D .丁⑵已知α、β、γ中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其数值已经给出,在计算()115αβγ++的值时,有三位同学分别计算出了23︒、24︒、25︒这三个不同的结果,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则αβγ++=______. 【解析】 ⑴ A ;⑵345.因为90360αβγ︒<++<︒,故()162415αβγ︒<++<︒,所以三个结果中23︒是正确的,所以1523345⨯=.训练1. ⑴下列图中的角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⑵把20.3°换算成度、分、秒的结果是 . ⑶用度表示 722342'''︒= ; ⑷计算 3216'25''47825'︒⨯-︒=____________. ⑸计算 157435'︒÷= .【解析】 ⑴B ;⑵2018'°;⑶72.395︒;⑷504040'''︒;⑸ 313236'''. 思维拓展训练(选讲)训练2. 如图,90AOB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EOF ∠比COD ∠的4倍少28°,则COD ∠= (精确到秒)OFED CBA【解析】 205126'''︒.训练3. 从下午13:00到当天下午13:50,时钟的分针转过的角度为 度.(西城区期末)【解析】 300.训练4. 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且∠AOD =90°.⑴ 图中∠COD 的余角是 ; ⑵ 如果∠COD =2445'︒,求∠BOD 的度数.【解析】 ⑴AOC ∠,BOC ∠;⑵解:902445'6515'AOC AOD COD ∠=∠-∠=︒-︒=︒. 因为OC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213030'AOB AOC ∠=∠=︒. 所以6515'2445'4030'BOD BOC COD ∠=∠-∠=︒-︒=︒.题型一 余角、补角及角分线的简单运算 巩固练习【演练1】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与余角的和,比它的补角与余角的差大60,求这个角的余角度数.【解析】 设这个角为x ,则它的补角和余角分别为180x ︒-和90x ︒-,(180)(90)[(180)(90)]60x x x x ︒-+︒--︒--︒-=︒,所以60x =︒, 所以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为30︒.【演练2】 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50AOC ∠=︒,OD 平分AOC ∠,90DOE ∠=︒.⑴ 请你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 ⑵ 求出BOD ∠的度数; ⑶ 请通过计算说明OE 是否平分BOC ∠.复习巩固OE D C BAO DC B A【解析】 ⑴ 图中共有9个小于平角的角;⑵ 155︒;⑶180180902565BOE DOE AOD ∠=︒-∠-∠=︒-︒-︒=︒,902565COE ∠=︒-︒=︒,所以BOE COE ∠=∠,即OE 平分BOC ∠.题型二 角度计算中的分类讨论 巩固练习【演练3】 已知100AOB ∠=°,50BOC ∠=°,求AOC ∠的度数.【解析】 AOC ∠等于50°或150°.【演练4】 已知:OA 、OB 、OC 是从点O 引出的三条射线,85AOB ∠=︒,4136'BOC ∠=︒,求AOC ∠.【解析】 注意分情况讨论,容易得到答案:4324'︒或12636'︒.题型三 角的综合应用 巩固练习【演练5】 如图,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 的方向是北偏西40°,OD 是OB 的反向延长线.若OC 是AOD ∠的平分线,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OC 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117.5︒;北偏东77.5︒.【演练6】 钟表在8点30分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 ) A .60° B .70° C .75° D .85°(顺义区期末)【解析】 C .DC BAO北西南东。

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

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
例题1
计算cos(π/3 - α)的值。
例题2
计算sin2α的值。

利用两角和与差公式,cos(π/3 - α) = cosπ/3cosα + sinπ/3sinα = 1/2cosα + √3/2sinα。

利用二倍角公式,sin2α = 2sinαcosα。
THANKS
谢谢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
计算三角函数值
利用二倍角公式,可以计算一些三角函数值,例如计算sin2α、 cos2α等。
证明三角恒等式
通过二倍角公式,可以证明一些三角恒等式,例如 sin2α=2sinαcosα等。
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角度的调整、测量等,可以利用二倍角 公式进行计算。
例题解析与解答
公式应用与例题解析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应用
计算角度的和与差
利用两角和与差公式,可以方便 地计算两个角的和或差,例如计 算两个角的和或差的角度。
简化三角函数式
通过两角和与差公式,可以将复 杂的三角函数式进行简化,从而 便于计算或化简。
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如角度 的调整、测量等,可以利用两角 和与差公式进行计算。
04
角的乘法性质是三角函数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它可以用于推导其他的 三角函数公式和定理。
03
CHAPTER
公式推导与证明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推导
两角和公式推导
利用三角函数的加法公式,将两角视 为不同象限的角,通过三角函数的性 质推导出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差公式推导
利用三角函数的减法公式,将两角视 为同象限的角,通过三角函数的性质 推导出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

初一上册角的计算

初一上册角的计算

初一上册角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角是由两条射线从一个公共端点开始并延伸到无限远所形成的几何图形。

角的大小是由这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来决定的,通常用度数来表示。

假设我们有两个角,角A和角B。

角A的大小是30°,角B的大小是45°。

我们可以使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这两个角的和或差。

例如,角A和角B的和可以表示为:30° + 45° = 75°。

角A和角B的差可以表示为:45° - 30° = 15°。

我们也可以使用角的补角来计算一个角的大小。

补角是两个角的和等于180°。

例如,如果一个角是x°,那么它的补角就是180° - x°。

角A和角B的和是:75°
角B和角A的差是:15°
角A的补角是:15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6讲 角的证明与相关计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6讲  角的证明与相关计算

第16讲 角知识导航1.角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法; 2.角的比较与运算; 3.余角与补角【板块一】角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法方法技巧1.角的定义有静态和动态定义两种.2.角的顶点处有多个角时一般采用三个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法或希腊字母表示法.3.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高级向低级转化,每级变化乘60,低级向高级单位转化每级除以60. 4.钟表中时针的速度为每分钟0.5°,分针速度为每分钟6°.题型一 角的定义及其表示法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 .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面形成的图形D .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线段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例2】如图,下列关于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与∠AOB 表示同一个角 B .∠AOC 也可以用∠O 来表示 C .∠β表示的是∠BOCD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题型二 角的计数问题【例3】如图所示,在已知角内画射线,画1条射线,图中共有多少个角?画2条射线,图中共有多少个角?画3条射线,图中共有多少个角?画n 条射线,图中共有多少个角?题型三 角的单位及其换算 【例4】度,分,秒的计算①56°18′+72°48′= ; ②131°28′-51°32′15″= ; ③12°30′20″ 2= ;④12°31′21″ 3=题型四 钟面上角的特征【例5】钟表上在2时和3时之间(包括2时,3时)分针和时针有多少次夹角为90°的机会?求出此时对应的时间.β1OC BA针对练习1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情误的是( )A .∠DAO 就是∠DACB .∠COB 就是∠OC .∠2就是∠OBCD .∠CDB 就是∠1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6题图 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一条直线可以看成一个平角B .周角是一条射线C .角是由条射线旋转而成的D .角是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3.如图,以O 为顶点且小于180”的角有( )A .7个B .8个C .9个D .10个4.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 .38.78°=38°46′48″B .50°42′= 50.7°C .98°45′+2°35′=101°20′D .108°18′-57°23′=51°55′ 5.钟表在4点10分时,它的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锐角度数是( )A .65°B .75°C .85°D .90°6.如图,∠1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若∠1=62°9′36″,那么62°9′35″等于多少度?7.计算:(1)48°39′+67°31′-21°17′;(2)23°53′ 3-107°43′ 5.8.钟面角是指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

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大全

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大全

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大全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三角形中,正弦和余弦公式是用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关系的重要公式。

下面是关于三角形正弦和余弦公式的详细解释,包括证明和应用。

①正弦公式:在一个三角形ABC中,假设三个角分别为A、B和C,三条边分别为a、b和c。

那么,正弦公式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

a/sinA = b/sinB = c/sinC这个公式通过正弦比来表示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正弦比是通过三角形的一个角的正弦值与它对应的边长之间的比值来定义的。

证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sinA = opposite/hypotenuse,其中opposite是指与角度A相对的边长,hypotenuse是三角形的最长边。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写出:a/sinA = b/sinB = c/sinC对于给定的一个角,这个公式说明了角度与它对边的比例是相等的。

这就是为什么叫做正弦公式。

应用:正弦公式可以用于解决各种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已知两条边和一个角,可以使用正弦公式来计算缺失的边和角。

此外,正弦公式还可以用于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②余弦公式:与正弦公式类似,余弦公式也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三角形ABC中,假设三个角分别为A、B和C,三条边分别为a、b和c。

那么,余弦公式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

c² = a² + b² - 2abcosC这个公式通过余弦定理来表示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余弦定理是通过三角形的一个角和它对边的长度来定义的。

证明:根据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这个定理可以通过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并使用勾股定理来证明。

应用:余弦公式可以用于解决各种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已知三边的长度,可以使用余弦公式来计算三个角的大小。

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过程训练(一)(人教版)(含答案)

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过程训练(一)(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请书写过程)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1=120°,求∠2的度数.问题2:(请书写过程)已知:如图,点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B=55°,∠BCD=30°,求∠ADC的度数.问题3:(请书写过程)已知:如图,AD与BF相交于点C.若∠D=∠A+∠B,求证:BF∥DE.(利用外角证明)以下是问题及答案,请对比参考:问题1:(请书写过程)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1=120°,求∠2的度数.答:解:如图,∵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120°(已知)∴∠2=120°(等量代换)问题2:(请书写过程)已知:如图,点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B=55°,∠BCD=30°,求∠ADC的度数.答:解:如图,∵∠ADC是△BCD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DC=∠B+∠BC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55°,∠BCD=30°(已知)∴∠ADC=55°+30°=85°(等量代换)问题3:(请书写过程)已知:如图,AD与BF相交于点C.若∠D=∠A+∠B,求证:BF∥DE.(利用外角证明)答:解:如图,∵∠ACF是△ABC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CF=∠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A+∠B(已知)∴∠D=∠ACF(等量代换)∴BF∥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过程训练(一)(人教版)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6分)1.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为AD上一点,且EF⊥BC于F.若∠B=30°,∠C=70°,求∠DEF的度数.解:如图,∵在△BAC中,∠B=30°,∠C=70°(已知)∴∠BAC=180°-∠B-∠C=180°-30°-70°=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AD平分∠BAC(已知)∴∠BAD=∠BAC=×80°=40°(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F⊥BC(已知)∴∠EFD=90°(垂直的定义)∴∠DEF=90°-∠ADF=90°-70°=2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A.∴∠BDA=180°-∠B-∠BAD=180°-30°-40°=11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B.∵∠ADF=∠BAD+∠B(外角的定义)∴∠ADF=40°+30°=7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C.∴∠DAC=40°(等量代换)D.∵∠ADF是△ABD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DF=∠BAD+∠B=40°+30°=7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2.已知: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DF∥EG,∠1=30°,∠2=50°,求∠3的度数.解:如图,∵DF∥EG(已知)∴∠AMD=∠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50°(已知)∴∠AMD=50°(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A.∵∠AMD是△AMB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MD=∠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30°(已知)∴∠3=∠AMD-∠1=50°-30°=20°(等式的性质)B.∵∠AMD是△AMB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3=∠AMD-∠1=50°-30°=2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C.∴∠3=∠AMD-∠1=50°-30°=2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AMD是△AMB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3=2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3.已知:如图,AB∥CD,∠A=∠D.求证:AC∥DE.证明:如图,∵AB∥CD(已知)∴∠A=∠A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D(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 A.∴∠ACD=∠D(等量代换)∴AC∥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D=∠D(等量代换)∴AC∥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ACD=∠D(等量代换)∴A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4.如图,AB∥CD,EF交AB于点G,交CD于点H,HP平分∠GHD,交AB于点P,∠AGE=50°,求∠PHD的度数.解: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HD=180°-∠GHC=180°-50°=130°(平角的定义)∵PH平分∠GHD(已知)∴∠PHD=∠GHD=×130°=65°(角平分线的定义)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A.∵AB∥CD(已知)∴∠GHC=∠AG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GHC=50°(等量代换)B.∵AB∥CD(已知)∴∠GHC=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AB∥CD(已知)∴∠GHC=∠AG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E=50°(已知)∴∠GHC=50°(等量代换)D.∵AB∥CD(已知)∴∠GHC=∠AG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GE=50°(已知)∴∠GHC=50°(等量代换)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5.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且BD,CE交于点O.若∠ABC=55°,∠ACB=75°,求∠BOC度数.解:如图,∵CE⊥AB(已知)∴∠BEC=90°(垂直的定义)∴∠1+∠ABC=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ABC=55°(已知)∴∠1=90°-∠ABC=90°-55°=35°(等式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OC中,∠1=35°,∠2=15°∴∠BOC=180°-∠1-∠2=180°-35°-15°=13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A.∵BD⊥AC(已知)∴∠BDC=90°(垂直的定义)∴∠2+∠AC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ACB=75°(已知)∴∠2=90°-∠ACB=90°-75°=15°(等式的性质)B.∵BD⊥AC(已知)∴∠BDA=90°(垂直的定义)∴∠A+∠ABD=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A=50°(已知)∴∠ABD=90°-∠A=90°-50°=40°(等式的性质)C.∵BD⊥AC(已知)∴∠BDC=90°(垂直的定义)∴∠A+∠ABD=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A=50°(已知)∴∠ABD=90°-∠A=90°-50°=40°(等式的性质)∴∠2=∠ABC-∠ABD=55°-40°=15°(等式的性质)D.∵BD⊥AC(已知)∴∠BDC=90°(垂直的定义)∴∠2+∠AC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2=90°-∠ACB=90°-75°=15°(等式的性质)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垂直的定义6.如图,在△ABC中,∠B=∠C,D为CA延长线上一点,DF⊥BC于点F,交AB于点E.求证:∠D=∠AED.证明: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对顶角相等)∴∠1=∠D(等量代换)即∠D=∠AED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A.∵DF⊥BC(已知)∴∠EFB=∠DFC=90°(垂直的定义)∴∠D+∠C=90°,∠2+∠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B=∠C(已知)∴∠2=∠D(等角的余角相等)B.∵DF⊥BC(已知)∴∠EFB=∠DFC=90°(垂直的定义)∵∠B=∠C(已知)∴∠D+∠C=90°,∠2+∠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2=∠D(等角的余角相等)C.∵DF⊥BC(已知)∴∠EFB=∠DFC=90°(垂直的定义)∴∠D+∠C=90°,∠2+∠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2=∠D(等角的余角相等)D.∵DF⊥BC(已知)∴∠EFB=∠DFC=90°(垂直的定义)∴∠D+∠C=90°,∠2+∠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D+∠B=90°,∠2+∠C=90°(等量代换)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垂直的定义。

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讲义及答案)

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讲义及答案)

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讲义)课前预习背默我们到目前学习过的定理: (1)平行线: 判定:①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②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③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性质:①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 ②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 ③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 (2)余角、补角、对顶角:同角(等角)的余角__________;同角(等角)的补角________;对顶角________. (3)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_;三角形的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睛在证明的过程中,由平行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垂直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外角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讲精练1. 如图,AB ∥EF ∥CD ,∠ABC =45°,∠CEF =155°,则∠BCE =_________.F ED CBA2. 如图,在△ABC 中,∠B =60°,∠A =40°,DC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作DE ∥BC 交AC 于点E ,则∠EDC =_____.EDBAG FEDCBA第2题图 第3题图3.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DC =∠DCB =90°,G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DG ,AE ⊥DG 于点E ,CF ⊥DG 于点F .若 ∠DAE =25°,则∠GCF =_________.4. 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C =45°,在Rt △AFG 中,∠G =90°,∠FAG =45°,∠CAG =20°,则∠AEB =_______,∠ADC =________.GF E DCBAG FEDCBA第4题图 第5题图5. 如图,ED ⊥AB 于点D ,EF ∥AC ,∠A =35°,则∠DEF =______.6. 如图,在△ABC 中,∠B =60°,P 为BC 上一点,且∠1=∠2,则∠APD =________.21PDCBA7. 如图,E ,F 分别在AB ,CD 上,EC ⊥AF ,垂足为点O ,∠1+∠C =90°,∠2=∠D .求证:AB ∥CD .21O E BA8. 如图,在△ABC 中,∠B =35°,∠C =75°,AD ⊥BC 于D ,AE 平分∠BAC ,求∠EAD 的度数.9. 如图,直线AD 分别与直线BF ,EG 相交于点C ,D .若∠D=∠A+∠B ,∠BFE =75°,∠G =35°,求∠EFG 的度数.FEDCBAE DCA10.如图,BP平分∠ABC,CP平分△ABC的外角∠ACE.求证:∠A=2∠P.证明:如图,设∠PBC=α,∠PCE=β∵BP平分∠ABC (_____________________)∴∠ABC=2∠PBC=2α(_____________________)∵CP平分∠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ACE=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ACE是△ABC的一个外角(_____________________)∴∠ACE =∠ABC+∠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_____________________)∵∠PCE是△BCP的一个外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β=2α+2∠P(_____________________)∴∠A=2∠P (___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CD平分∠ACB.求证:1902D A∠=︒+∠.AB CDCBA【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相等;相等;相等.(3)180°;互余;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知识点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精讲精练 1. 20° 2. 40° 3.25°4. 65°,70°5. 125°6. 60°7. 证明:如图,21O E FD CBA∵EC ⊥AF (已知)∴∠COF =90°(垂直的定义)∴∠C +∠2=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1+∠C =90°(已知) ∴∠1=∠2(同角的余角相等) ∵∠2=∠D (已知) ∴∠1=∠D (等量代换)∴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 解:如图,E D C BA在△ABC 中,∠B =35°,∠C =75°(已知)∴∠BAC =180°-∠B -∠C=180°-35°-75°=7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AE 平分∠BAC (已知) ∴∠BAE =12∠BAC=12×70°=35°(角平分线的定义)∵∠AED是△ABE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ED=∠B+∠BAE=35°+35°=70°(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AD⊥BC(已知)∴∠ADE=90°(垂直的定义)∴∠AED+∠EAD=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EAD=90°-∠AED=90°-70°=20°(等式的性质)9.解:如图,∵∠ACF是△ABC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CF=∠A+∠B(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A+∠B (已知)∴∠ACF=∠D(等量代换)∴BF∥D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FE=∠FE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FE=75°(已知)∴∠FEG=75°(等量代换)在△FEG中,∠FEG=75°,∠G=35°(已知)∴∠EFG =180°-∠FEG-∠G=180°-75°-35°=7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10.证明:如图,设∠PBC=α,∠PCE=β∵BP平分∠ABC (已知)∴∠ABC=2∠PBC=2α(角平分线的定义)∵CP平分∠ACE (已知)∴∠ACE=2∠PCE=2β(角平分线的定义)∵∠ACE是△ABC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CE=∠ABC+∠A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β=2α+∠A (等量代换)∵∠PCE是△BCP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PCE=∠PBC+∠P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β=α+∠P (等量代换)∴2β=2α+2∠P(等式的性质)∴∠A=2∠P (等式的性质)11.证明:如图,设∠DBC=α,∠DCB=β∵BD平分∠ABC(已知)∴∠ABC=2∠DBC=2α(角平分线的定义)∵CD平分∠ACB(已知)∴∠ACB=2∠DCB=2β(角平分线的定义)∵∠ABC+∠ACB+∠A=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α+2β+∠A=180° (等量代换)∴1902∠Aαβ++=︒(等式的性质)∵∠DBC+∠DCB+∠D=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α+β+∠D=180°(等量代换)∴1902D A∠=︒+∠(等式的性质)。

三角形的角度计算与证明

三角形的角度计算与证明

三角形的角度计算与证明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在三角形中,角度是三个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对于角度的计算和证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三角形的角度计算和证明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性质。

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补角。

即若三个角分别为A、B、C,则有A + B = C。

这个定理可以通过数学推导和几何证明两种方式得到。

数学推导: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

由于三个内角的和等于约等于180度。

即A + B + C ≈ 180°。

将C移项得到A + B ≈ 180° - C。

由于180° - C是C的补角,所以A + B = C。

几何证明:以三角形ABC为例,作角B的补角BE。

根据角的补角定义,有∠BCD + ∠CDE = 180°。

由于∠BCD是三角形ABC的内角,∠CDE是三角形CDE的内角。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BC + ∠CDE = ∠CDE + ∠BCD。

将上式移项得∠ABC = ∠BCD,即A = C。

同理可证∠ABC +∠BAC = ∠BCD + ∠BAC,即A + B = C。

上述两种方法分别通过数学推导和几何证明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这个定理对于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角度非常有用。

二、特殊三角形的角度计算1.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的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边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均相等,每个内角都为60度。

2.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中存在一个90度的内角的三角形。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其他内角和必须为30度和60度。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的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底边所对的两个角)相等,而顶角(顶边所对的角)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三、三角形角度的证明1.成对角相等的证明在三角形中,若两个角的对边长度相等,则这两个角相等。

初中方法证明和角公式

初中方法证明和角公式

初中方法证明和角公式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初中数学里那些神奇的三角函数和角公式。

别看这些公式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们就像生活中的小帮手,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想想看,平时我们用到的角度、长度,还有那些看似复杂的计算,实际上只要掌握了这些公式,就能轻松搞定,真是像得到了一个超级秘籍一样,妙不可言。

说到角度,很多同学一听就开始打哈欠。

角度就像咱们日常生活中的转身。

有时候你想给朋友打个招呼,转个身的同时,可能就转了个角度。

这个角度的大小,其实就是我们用来量度的工具。

而三角函数,哎呀,不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转身的工具吗?比如,正弦、余弦和正切,听上去好复杂,但实际上,想象一下你在海边,水面波光粼粼,阳光正好照在你脸上,那种感觉多美好呀!正弦就像是水面的波动,波高波低,余弦则像是阳光的角度,照得你眼花缭乱。

每一个函数都有它的故事,让我们在计算中领略到美的存在。

再说说这些公式,像是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是大名鼎鼎的角色。

你知道吗?勾股定理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告诉我们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

只要记住那句话:a² + b² = c²,简单吧?就像是魔法一样,帮你找出那条你想知道的斜边。

说实话,这个公式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无数的数学大门,让你在各种复杂的三角形中畅游。

再来聊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就像是一个友好的邻居,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比如你有一个三角形,知道两个角和其中一边,想求其他边,正弦定理就像是在说:“嘿,没问题,我来帮你!”余弦定理则有点神秘,像是一位出场时总是带着面具的高手,尤其在处理不规则三角形时,它能告诉你边与边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把它们的连接理清楚了,让你一眼看懂。

咱们也不能忘记应用这些公式的场合。

生活中啊,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想象一下,你在设计一个花园,得计算一下种什么植物,怎么布局。

这个时候,角公式就能帮你计算出最佳的植物种植角度,让阳光洒满每个角落,花儿也开得更加艳丽。

三角函数和角公式的推导

三角函数和角公式的推导

三角函数和角公式的推导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描述了角和边的关系。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等基本函数,它们的定义和性质可以通过角公式进行推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函数和角公式的推导。

首先,我们来介绍角的定义以及常见角的度量单位。

1.角的定义: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可以通过两条半直线的交点来确定一个角。

常用方式是以一个点为顶点,以两条半直线为腿来确定角度。

这个点称为角的顶点,两条半直线称为角的腿,两条腿的起点及顶点构成的直线称为角的边。

2.弧度制: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弧度制来度量角度。

弧度是一个角所对应的弧长等于半径长度的角。

我们将整个圆的周长定义为2π,那么一个完整的圆对应的角度就是360°,对应的弧度就是2π。

因此,1°对应的弧度是π/180,1弧度对应的度数是180/π。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

1.正弦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定义为:正弦θ = 直角边长/斜边长。

通常用sin(θ)表示。

2.余弦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函数定义为:余弦θ = 直角边长/斜边长。

通常用cos(θ)表示。

3.正切函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函数定义为:正切θ = 直角边长/直角边长。

通常用tan(θ)表示。

接下来,我们来推导角的和差公式。

1.正弦函数的和差公式:sin(α±β) = sinαcosβ±cosαsinβ。

证明:假设有两个角α和β,我们可以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角α和角β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

然后,分别计算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函数:对于第一个直角三角形:sin(α±β) = a1/c1对于第二个直角三角形:sinαcosβ±cosαsinβ = (a2/c2)(b2/c2)+cosαsinβ通过三角恒等式sin²θ+cos²θ=1,我们可以将第二个直角三角形中的sin²α和cos²α进行替换,得到:(a1/c1)²+(b1/c1)²=1综上所述,sin(α±β) = sinαcosβ±cosαsinβ 成立。

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与性质

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与性质

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与性质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几何概念,它的角度关系与性质是我们学习三角形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与性质,并通过实例和分析来帮助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首先,我们来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指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这一性质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角A的度数为60度,角B的度数为70度。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角C的度数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角C的度数为180度减去角A和角B的度数之和,即180度 - 60度 - 70度 = 50度。

所以,三角形ABC的内角和为180度。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三角形的角度关系。

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和大于第三个角。

这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也被称为三角形的角度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假设有一个三角形DEF,其中角D的度数为40度,角E的度数为60度。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角F的度数来验证三角形的角度关系。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关系,角F的度数应该大于40度和60度的和,即100度。

假设角F的度数为110度,那么角D、角E和角F的度数之和为40度 + 60度 + 110度 = 210度,大于180度。

这与三角形的角度关系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所以,角F的度数必须小于110度。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角F的度数为70度。

所以,三角形DEF的角度关系成立。

除了角度关系和内角和之外,三角形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性质。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90度等等。

这些性质在解题和证明过程中经常被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假设有一个等腰三角形GHI,其中角G和角H的度数分别为50度。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G和角H的度数应该相等。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也是50度。

通过以上实例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与性质在解题和证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形的有关角的计算和证明

三角形的有关角的计算和证明

角的有关计算与证明知识回顾:1.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 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

拓展练习:1、△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若∠ABC = 40°,∠ACB = 50°,求∠BOC 的度数2、如图所示,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37°,求∠D 的度数.3、△ABC 中,∠A =60º,∠B =70º,∠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D ,DE ∥BC 交AC 于E ,求∠BDC 、∠EDC .ED C BA4、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点A 在DE 上,BC ∥DE ,求∠AFC 的度数B5、、如图,已知D 为△ABC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于F 交AC 于E,∠A=35°,∠D=42°,求∠ACD 的度数.6、如图,在ABC C 中,90ACB CD AB AF ∠=︒⊥,,是角平分线,交CD 于点E 。

求证12∠=∠。

7、如图,在△ABC 中,∠B=∠C,∠BAD=40°,且∠1=∠2,求∠CDE 的度数.8、在△ABC 中,2∠A=∠C=∠ABC,BD 是角平分线,求∠A 及∠BDC 的度数。

FDC B E A9、 如图,BD 是△ABC 的外角∠ABE 的平分线,且BD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AC=∠C+2∠DEC10、已知,如图,在△ ABC 中,AD ,AE 分别是 △ 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 (1)若∠B=20°,∠C=60°.求∠DAE 的度数。

(2)试探究 ∠DAE 、∠C 、∠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1、如图,∠DBC=2∠ABD ,∠DCB=2∠ACD,若∠BDC=∠β+32∠A ,求∠β的度数ACD12、五边形ABCDE ,AB ⊥BC ,DE ∥BC ,∠BAE =∠CDE ,∠AED = 150°,求∠BAE 和∠BCD 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相关计算和证明
一、填空题(共3道,每道3分)
1.已知线段AB=10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7cm,则线段DC=____cm.
2.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____度.
3.如图,一副直角三角板中,∠A=60°,∠D=45°,在同一平面内,将∠A和∠D的顶点重合、边AC和边DF重合,可以得到∠BAE,则∠BAE的度数为____.
二、解答题(共2道,每道6分)
4.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B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如图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边OM在∠BOC的内部,且OM恰好平分∠BOC,此时∠AOM=度.
(2)如图3,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若直线ON恰好平分∠AOC,则此时三角板绕点O旋转的时间是秒.
5.(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65°,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
(1)如图1,将三角板MON的一边ON与射线OB重合,则此时∠MOC=;
(2)如图2,将三角板MON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此时OC是∠MOB的平分线,求旋转角∠BON和∠CON的度数;
(3)将三角板MON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3的位置,且∠CON=,求∠NOB的
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