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第四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4单元认识负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备课4单元认识负数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3℃ -3℃
+38℃ -13℃
+1980米 -155米
…………
正数 > 0 > 负数
描述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的知识点,如读写法、正号的省略等,则采用了读书获取的方
教学过程
复备
法,培养孩子自主阅读从书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举一反三,深刻理解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生举例,师可适时引导,如加、减分,进、出货等问题。)
师:看来大家真的是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和表达。回忆大家刚才的例子,转来、转走,存钱、取钱,股票上涨、下跌……老师提升一下问题:每一组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都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得出:意思都是相反的)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教学重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

4小数与单位换算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48~51的2个例题和练习十二。

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例2的教学是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将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

2.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难点】进行名数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米尺。

1.4.53÷100=231÷100=0.65×100=83.5÷1000=6.89×10=8.93×100=7.82×10=43.9÷10=9.8÷100=43.9×100=2.1千米=()米1米=()厘米1千克=()克1平方米=()平方分米【参考答案】1.0.04532.31650.083568.989378.24.390.0984390 2.10001001000100方法一师:四(3)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的身高分别是80 cm,1 m 45 cm,1.32 m,0.95 m,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师:仔细观察这四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生1: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生2:他们的单位不相同。

师:对,要是我们把他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就容易多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

方法二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预设生1:身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邗江区学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_ 主备学校:总第课时课题用计算器计算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结构,知道一些常用按键的名称及功能,初步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2. 使学生经历认识计算器与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积累一些用计算器计算的经验,提高运算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计算一步或两步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计算器、课件、教师准备一个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计算题,同学们能既准确又快地计算出结果吗?出示第一题:38+27出示第二题:30×18出示第三题:165×182第三题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引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能借助一些计算工具。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提问:生活中哪些场合会用到计算器?人们用计算器帮助他们做什么?学生举例。

(计算器的最基本的功能是用来计算)二、自主探究体验感悟(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

提问: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把你了解的和大家分享。

指明学生交流。

2.认识结构、按键功能。

(1)课件出示计算器图片,根据图片说明计算器的界面一般可以分为显示区和键盘区两个区域。

(2)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观察键盘区的按键。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谈话:请同学们对照着图片中的指示找一找这些键,并试着按一按,再与同桌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等的使用方法。

(如果有的同学用的是科学计算器,也可让他们找一找相应的按键。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第40、第41页)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一、两步连续计算,并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计算。

难点: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件、计算器。

师:同学们,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一组大数的算式)生:大数的算式即使笔算也很麻烦,不可能口算出结果。

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帮我们计算呢?生:计算器。

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你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学生可能会说:·在书店买书付账时用到了计算器。

·在工人结算工资时用到了计算器。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生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生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生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师:虽然同学们的计算器,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功能和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

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先认一认,再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认识计算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开机键:ON关机键:OFF消除键:AC师:有的计算器上把开机键和消除键放在一个键上记作ON/AC,也有的把开机键和关机键放在一起记作ON/OFF。

还有一些运算符号和功能键要到中学才用到,现在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由一组大数的计算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计算器使用的必要性。

然后在学生日常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1.教学例1。

师:你们会用计算器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1题)学生尝试独立计算,交流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看一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看一看》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看一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看一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学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描述为主,帮助他们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描述,学生能够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子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观察、操作、交流和表达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和立体图形,操作拼摆立体图形,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盒子、球体等,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看一看》。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学生可以先独立观察,然后与同桌交流。

3. 操作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用小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并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拼摆的立体图形。

学生可以先自己尝试,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

4. 表达与描述: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的分享和讨论。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13课时,含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13课时,含教学反思)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1)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 (4)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 (7)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1) (8)第5课时小数的性质(2) (11)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12)第7课时小数点的移动(1) (15)第8课时小数点的移动(2) (17)第9课时解决问题 (19)第10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 (21)第1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 (24)第1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1) (26)第13课时小数的近似数(2) (28)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米尺、彩带、磁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看一看北师大版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看一看北师大版秋

季册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方向的概念、北、南、东、西和方位词的使用方法;2.能够简单描述家、学校、教室的位置关系;3.培养观察和判断方向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教学内容1.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基本方位词的认识。

2.北、南、东、西的概念,认知各方向的位置和属性。

3.学习简单的地图阅读,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4.探究方向的表示方法,如罗盘、指南针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比如窗户在哪一侧等。

2.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如学校、超市、电影院等。

3.讲解基本的方位词和北、南、东、西的概念,用白板笔画地图,简单描述学校、家庭、社区的位置关系。

第二步:学习方位词1.老师围绕教室,使用方位词指挥学生移动,如向右、向左等。

2.给学生提供图表等材料,通过排列组合操作学习方位词的使用方法。

第三步:学习主要方向和地图阅读1.讲解北、南、东、西等主要方向的概念,并在白板上画出简易的地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判断了解地图的基本构成。

2.分别展示不同电子地图的构成方式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使用简单的地图阅读。

第四步:贯彻练习1.提供图表等训练材料,让学生练习使用方位词描述不同空间或地图上的位置和位置关系。

2.分组进行方向感游戏,让学生自行判断方向并指挥队友完成任务。

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果,定期进行评估。

2.采用阅读地图、方向感游戏、口述位置关系等形式,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3.督促学生掌握方向、地图阅读等基本技能,实现基本学习目标。

课后反思1.教师应该合理调整进度,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2.激发和鼓励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

3.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集锦9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集锦9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集锦9篇)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P32-33教学目标:1、在升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小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识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分母是10,101,1010的的分数,写成小数是几个0.1,几个0.01,几个0.001,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PPT,小软尺,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小数和分数的小书签,我想把它们送给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想得到它吗?想得到就积极发言吧。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小数和分数,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用小数表示自己所测量的物体,请大家拿出大家准备好的软尺,请第1组的同学测量课桌的长度;请第2,3组的同学测量笔袋的长度;请第4,5组的同学测量数学书的厚度,请将你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老师发给你的纸里。

2、每生测量活动。

3、每组派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学生汇报预测:学生1:我测量的课桌的长度是0.6米。

学生2:我测量的笔袋的长度是0.11米。

学生3:我测量的数学书的厚度是0.01米。

4、展示学生的汇报结果,有质疑的请举手。

5、根据同学们的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小数)6、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小数?请举例说明。

生例举一些常见的小数,师补充一些常见的小数。

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这时候通常用小数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教师:出示一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分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的多少米?说出你的想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全单元教案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时
课时四:小数的大小比较
主备人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请学生试读一读,教师指导。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完成: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即: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一。
三、作业设计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7 0.05 0.012
四、板书设计:
(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四、板书设计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1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学情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

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作课件学生:收集的标签彩笔直尺和纸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忆生活,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3、50元。

师:是多少钱?生:3元5角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三色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第4单元 认识多边形单元备课及课时备课

第4单元 认识多边形单元备课及课时备课

单元备课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一、判断。

(1)钝角三角形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2)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小于90°。

()(3)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两个锐角。

()(4)一个钝角三角形最少有一个钝角。

()二、填空。

(1)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3)学生用的三角板中,最大的一个角是()角,另外两个角都是()。

三、小猴子不小心用一滴墨水把角3污染了。

请你帮它求出角3 的度数。

6560?四、解决问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50°,另一个锐角是几度?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一个底角70°,顶角多少度?达标检测题一、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角,它们是特殊的。

二、请你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上的高。

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1=80º,求其他各个内角的度数。

四、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和8厘米,做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需要多长的铁丝?五、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AB=8,周长等于24。

求其余三条边的长。

达标检测题一、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画出这个梯形的高。

你知道哪两条边平行吗?二、找一找: 从下面的图中你能找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梯形?三、画一个上、下底分别是3厘米、9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

四、请计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单位:cm)达标检测题。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内容分析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买文具授课教师: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授课教师: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加法结合律授课教师:算中能有意识的将加数凑成整百。

4、通过比较两个算式,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猜想。

5、这个猜想正确吗?分小组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发现规律并进行验证。

使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6、同学们通过举例,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你能为这条规律起个名字吗?说说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7、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小组讨论,完成29页“用符号表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符号感的培养,且方便记忆,也为以后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8、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概括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三、方法应用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0+255+40 282+41+1592、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设计意图]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运用规律的意识,体验运用规律带来的方便。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总结能力,又能够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乘法结合律授课教师: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乘法分配律授课教师: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练习四授课教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1、简化小数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如果有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师可以依其理解能力加以说明。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

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4、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留探索的空间。

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

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

同时,教材注意提供清晰的探索线索,帮助学生明晰探索思路,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更具针对性,提高探索效率。

5、突出法则、规律等内容的提炼。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法则、规律等知识内容,如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单位换算、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整单元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整单元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整单元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数字的原理和规律;2.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3.能够进行近似数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重点1.掌握近似数的概念;2.运用近似数进行四则运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近似数进行四则运算。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认识数字1.数字的分类和命名(课堂讨论):将数字按个、十、百、千、万等分类,并讨论命名规则。

2.数字的读法练习(板书):课堂上介绍数字的命名方式,进行数字读法练习。

3.数字的大小比较(配套练习):请学生先比较数字的位数,再比较每一位的大小,最终给出大小结论。

(二)认识近似数1.什么是近似数(配套练习):询问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近似数是什么。

2.近似数的应用练习(板书+配套练习):练习近似数的应用,提高学生们的近似数概念和能力。

(三)运用近似数进行四则运算1.加法运算(板书+配套练习):以近似数为基础,通过板书演示和练习配套练习来进行加法运算。

2.减法运算(板书+配套练习):以近似数为基础,通过板书演示和练习配套练习来进行减法运算。

3.乘法运算(板书+配套练习):以近似数为基础,通过板子演示和练习配套练习来进行乘法运算。

4.除法运算(板书+配套练习):以近似数为基础,通过板子演示和练习配套练习来进行除法运算。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法:通过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2.师生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参与教学过程,促进讨论和思考;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与运用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们认识了数字的原理和规律,掌握了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能够运用近似数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课堂讨论、板书演示、配套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促进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在教学反思中要继续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四单元《约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四单元《约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判断: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
数。

( )
3.
4.把上下两行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起来。

3.生:
4.
设计意图:
及时反馈,发现问题,针对有问题学生进行帮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总结:只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要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需要从更多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及学习方法。

6.板书设计
约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1.观察立体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也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实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空间概念。
3.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逐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1.学会正确观察立体图形。
2.根据要求搭出立体图形。
3.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形。
4.根据同一观察图,搭出不同的图形




结合对立方体的观察,示范给学生怎样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物体。 可以借助立方块儿搭建的图形,反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移动或旋转已经搭建好的立体图形。 借助多媒体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课时
安排
4课时


分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在前面学习过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物体,为本课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打下了基础。本单元虽然是继续观察物体,但在观察对象和要求上有了提升,学生的经验既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性阻碍。因此要认识到学生由观察物体到观察立体图形的转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存在一定的难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而设立的,教材中以由立方块组成的立体图形为主要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正确的观察平面图形,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概念,教材中又设置了根据指令和观察图搭建物体的活动,通过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双向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力,形成数形结合的思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字排列组合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数字进行排列组合操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耐心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

2.能够利用数字进行排列组合操作。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数字进行排列组合的问题解决。

2.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趣味问题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Step 1: 数字排列组合的概念讲解介绍数字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解释什么是排列和组合,并举例说明。

Step 2: 示例演练老师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尝试进行排列组合操作,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Step 1: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一些数字排列组合问题。

Step 2: 组内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记录下解题过程。

4. 总结与展示(10分钟)Step 1: 总结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Step 2: 总结归纳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重点。

五、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并提醒他们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教学的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排列组合的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研究惯。

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的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难点: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先根据例题把运算按次讲清,恰当补充四则运算的题型和量。

情景是作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为何可以这样计算的素材来加以相识。

在学生根本掌握运算按次后,再补充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型,从而使解题步骤和策略得以强化。

五、学生情况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研究能力较强,研究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研究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1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六、教学建议1.将根究解题思路过程与相识运算按次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
3.运算规律
提问: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后四道算式)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提问:填这四道题的得数时你是怎样想的?
谈话:你们的得数对不对呢?请用计算器验算。
学生用计算器验算。
4.引导归纳
提问:仔细观察这7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如果反过来比,把下面每题的除数除以几变成111,商是怎样变化的?同桌讨论。
提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有何发现?你有何猜想?
操作: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提问: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看算式是怎样变化的,商又是怎样变得?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发现:(1)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2)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
邗江区学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_主备学校:总第课时
课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2.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问:这里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规律?
3.引入新课。
引入:根据计算规律我们能很快说出上面各题的得数,所以掌握计算中的一些规律,既能锻炼思维,又能提高我们计算的速度。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
自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体会到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类推迁移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课件、立方体教具。

【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创设情景】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个人资料,既满足了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老师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复习铺垫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创造小数的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小数世界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讲授】1、认识一位小数今天的学习,我们借助一样学具~米尺,大家认识它吗?现在我们把它搬到大屏幕上!(出示米尺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教学例1。

教师提问:一起来数数,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学生一起数,得出结论(10份)。

提问:因为1米=10分米,所以这一份是多长?学生观察后回答:1分米小结: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提问: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教师强调0.1米表示的意思:(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0.1米)想一想:0.1米的长度和米的长度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相等的关系)由此得出:米=0.1米(2)这样的3份是几分米?(这样的3份是3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3米。

)提问:谁能说说0.3米表示什么意思?同样,可以得出:米=0.3米(3)这样的7份又是多长呢?(这样的7份是7分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莘塍第三实验小学备课模式第 8 册数学学科总课时( 15 )课题小数的意义课时 1教材与学情分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和方法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他们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彩带、米尺流程设计反思与调整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游戏:估一估、测一测。

①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一个“估一估、测一测”游戏。

这是一根红色彩带,同学们估一估,它有多长?答案马上揭晓,下面请一位揭秘大使来揭开谜底。

(测量2米)。

②谁来估一估蓝色彩带长是多少?请一位学生动手量一量,揭示正确答案。

(90分米)如果要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2、揭示小数的产生:师: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像我们刚才的90分米用米作单位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于是,人们呢,和同学们一样聪明,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

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探讨小数和分数的另一个奥秘!探索奥秘需要用上一个工具,看看,是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二、逐步推进,探究新知1、认识一位小数师:我们在测量长度时,不够一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单位来测量。

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一把米尺)谈话: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用米作单位,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你知道用小数怎么表示吗?我们知道1分米可以用1/10米或0.1米表示,那么3分米、7分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又怎样表示呢?自己先试一试,在和小组内同学交流。

自习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写出的这些小数,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的,这样的小数叫一位小数,可以写成课题小数的读法课时 2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的有关知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明白小数的组成。

2、会正确读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流程设计反思与调整一、复习1、0.2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0.2 0.05 0.005 0.01……)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1.5 40.6 3.134 6.8……)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2、教学小数的读法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三、做一做:读出下面的小数6.5 0.04 6.72 0.058 340.09四、巩固练习:1、填空0.9里面有()个0.10.07里面有()个0.014个()是0.04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4、读出下面各数(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五、课堂总结:作业设计作业本、练习十四板书设计小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教学反思教学一开始我就从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整数的读写法开始,为小数的读法做好铺垫,从而揭示课题。

新课的一开始就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我把例3的内容用卡片的形式贴在黑板上,由小组合作,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读法。

这样很好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整节教学的活动是丰富的,如:新课中的小组合作、课堂活动中的同桌交流、小组比赛等等,整节课学生兴趣非常的浓,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欠缺的是对练习十四的第6题,学生理解上仍不够理解,也就是自己的引导方面还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所以在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上还需多下苦功夫。

课题小学的写法课时 3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的有关知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会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写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流程设计反思与调整一、复习回顾1、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个数位上表示多少?2、读出下列各数0.12 3.14 23.05 14.1 402.3二、教学小数的写法(1)出示例3:(集体朗读)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生:随着时间的增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说明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要保护环境.师:说得真好,保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师: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试着写一写学生在写时遇到困难,个别指导(2)、交流、总结谁愿意介绍自己写的小数生汇报……师:结合自己写小数的过程想一想,怎样写小数?生:……师:说得不错。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我们共同总结了写小数的方法三、做一做:(1)做一做(2)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请说一说,你在写数中了解到了什么?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作业本板书设计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教学反思课题小数的性质课时 4教材与学情分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流程设计反思与调整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学过程生:3.50元。

师:是多少钱?生:3元5角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

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验证猜想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