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讲座新闻稿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拜火教的出土物对美术史写作有什么意义?答当然很重要。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是多元复合的,多民族的文化、宗教、习俗与审美在互动交流中得到发展,同时又告诉我们这种交融是在一个主体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当然,时间一长,可能被主体文化所同化,但其中又有各自的位置。今天看到的拜火教遗存,就体现了这个关系。

在美术的表现系统中,出土品可以提供理解中国古代绘画样式有益的参照。比如曹家样,就是先画轮廓,然后用颜色晕染,形成立体感的技法,是来自萨珊-波斯的画法,又在中亚地区得到传承。传到内地丰富了中国原来的传统画法,如南梁北齐出现的简易标美绘画风格,即是在多民族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艺术特色。

问您讲的祆教文物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北周、北齐、隋代,初唐时期,胡化因素介入了汉文化的传统。那么就西域来讲,是怎么样的状况和体现方式?现从于阗和高昌地区来看,存在佛教和祆教混杂的状况,在很多佛寺当中,同时发现了祆教的图像,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把握?

答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有国外考古学者与新疆合作,挖开了斯坦因早年发掘过的遗址,新发现了一些壁画。斯坦因当年发现的一些木板画图像,以往认为都属佛教题材,现在有人提出可能有部分图像是祆教题材,这说明在中国的西域曾经出现过多种宗教并存的情形。汉文文献就有过记载,于阗这个地方曾活跃着祆教信仰。今天在讨论于阗的历史的时候,吐火罗人的来源即是问题之一,至今意见仍不一致。据藏文资料和于阗文资料,于阗的文化传统

和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地区(玄奘译名呾叉始罗)可能存在联系。在贵霜迦腻色迦王时期,国内皇位纷争,造成动乱,一批皇室成员逃难到于阗定居,于阗建国的传说或许与此事件有关。我曾经到过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城址,是一个大的城邦遗址,城内除了佛教的寺庙塔院,也有耆那教,可能还有拜火教的遗存,只是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火坛。我也前后三次去伊朗,专门留心过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的现状。现在依然有信徒聚会礼拜的神庙,虽然人数不多。在伊斯法罕,一间小庙门头上装有带翅膀的阿胡拉马兹达的像,这是从波斯时期流传下来的做法。在波斯波利斯宫遗址内,不少石雕上都雕刻有带翅膀的阿胡拉马兹达像。当时的萨珊波斯王朝,奉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神,影响极大。这位天神的信仰也因为移民而得以传播,今天在中亚地区还能找到拜火教的一些遗存。根据北朝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的墓葬,信仰拜火教的外来族群在当时的河西地区,内地的长安、太原、磁县、安阳、洛阳等地都有分布。出土的文物说明,当时的汉地除佛教信仰之外,同时并行的还有唐人所称的三夷教,祆教即是三夷教之一。近几年出土的实物,让我们看到胡人聚落中的信仰状况,今后还有可能发现信奉祆教的人群留下的文物。

问有学者认为敦煌莫高窟153、359窟是受到粟特的影响的洞窟,认为壁画中有与祆教有关的图像,您是否同意这一说法?

答汉文文献中将伊兰系的民族统称为胡人,西域昭武九姓城邦国家,也包括粟特在内,都属胡人之列。严格地说,活跃在西域的胡人并不都是粟特人,信奉拜火教的民族也不止是粟特人,如波斯人,突厥人等等,也都信仰祆教,习俗大

同小异。称他们为中亚胡人可能更准确。如果从宗教文化的原生地来看,波斯远较粟特重要,在波斯文明与中国文明这样的大文明之间,粟特地区只是中转地,粟特人虽在丝路交易中起着传递的作用,但在文化上则处于边缘地位,充其量只是文化掮客,所以在讨论粟特影响时估计不要过高。敦煌壁画中肯定有西域民族的因素,也可能有他们开凿的洞窟或者绘画,但是否就能认为是粟特人的,现在还不好说,原因就是敦煌的胡人不都是粟特民。

责任编辑吕欢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