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课《昼夜的形成》(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名称:昼夜的形成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2. 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好奇: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白天阳光照耀,而晚上又会变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使用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2. 让学生动手模拟地球自转的方式:用手指绕着自己的身体中心轴线旋转。

三、学习主体(3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 "地球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2. 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或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需要365天。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会发生什么?" "如果地球不公转,那么会发生什么?"学生利用逻辑推理,对比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作用。

4.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过程。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海报,用图片和文字形式描述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过程。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并互相交流讨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给学生一些延伸阅读资料,让他们深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太阳的运动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小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影响。

2. 让学生总结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过程。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用不少于100字的篇幅,自己总结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小学科学11《昼夜的形成》教案

小学科学11《昼夜的形成》教案

小学科学11《昼夜的形成》教案昼夜的形成是小学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以及昼夜交替的原因。

以下是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昼夜的形成》这一主题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昼夜交替的过程和原因。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能简单解释其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的原因。

3. 通过实例观察和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1. 大球模型(代表地球)、小球模型(代表太阳)、一个手电筒2. 海报纸、彩笔和贴纸3. PPT或其他教学媒体工具4. 教学课件和活动练习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以图示方式展示地球、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询问他们以前所观察到的天空变化。

2. 探究(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大球模型和小球模型,观察光线的变化。

首先,教师固定大球模型,围绕其自转。

然后,教师移动小球模型,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

观察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照射情况。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与学生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并强调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4. 巩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一名小组长。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使用海报纸、彩笔和贴纸等材料,制作一幅图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昼夜交替的原理。

小组长带领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图画。

然后,每个小组向全体展示他们的图画,并简单描述它们的含义。

5. 拓展(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与昼夜交替相关的其他问题。

例如,为什么北极地区存在极昼和极夜,而赤道附近则有高温多雨的气候?6.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总结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的原理。

同时,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纠正错误概念,提出问题和作进一步的引导。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回答一些与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昼夜交替相关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教案标题:昼夜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是昼夜交替的原因。

2. 描述地球自转的过程。

3. 理解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4. 探索昼夜长度和季节变化与地球轨道倾斜的关系。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学生练习册4. 视频资源: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视频5. 实验材料:一个小球、一个台灯、一个标志笔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和大小。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有昼夜交替的现象?”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并引导他们思考地球自转的概念。

探索地球自转:3.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

解释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过程,并指出这是昼夜交替的原因。

4. 播放地球自转的动画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在观看视频后,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5. 分发学生练习册,并完成相关练习,以巩固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实验活动:6.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地球自转的效果。

将小球放在一个台灯上,用标志笔在小球上标记一个点。

打开台灯,让小球自转,观察标记点的变化。

解释标记点在小球自转时形成的昼夜交替现象。

7.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吗?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探索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8.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

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的过程,并指出这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9. 播放关于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的动画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在观看视频后,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10. 分发学生练习册,并完成相关练习,以巩固对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的理解。

总结:1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重要性。

12. 鼓励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资源供他们进一步探索。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29)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29)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29)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地球自转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通过生活经验对昼夜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地球自转的原因和过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来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了解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能用示意图展示地球自转的过程。

4.培养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2.难点:地球自转过程的示意图绘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的现象。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昼夜现象的理解。

4.讲解法:教师讲解地球自转的原理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观察和操作地球自转。

2.PPT:展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和示意图。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点。

4.彩色粉笔:用于板书示意图。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地球的运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等,激发学生对昼夜现象的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的现象。

同时,教师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对地球自转有更直观的认识。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地球自转的知识,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让学生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绘制地球自转过程的示意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一、教学设计思路从影子过渡到黑夜,孩子们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所以说活动1 是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同时,对学生来说,影子是直观的。

而黑夜却是较为抽象的,活动2通过活动既要解决学生的疑问,也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设计出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

2.能积极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2.要敢于质疑别人的结论。

3.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复杂的。

只有对事物进行广泛地研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探究昼夜成因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模拟昼夜形成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五、教学用具地球仪、手电筒、贴纸等。

六、教学方法讨论、演示、教师引导分析。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一天都有白天和黑夜组成,在我们的生活中,白天和黑夜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在学习了影子和太阳的关系之后,你能不能解释昼夜是怎么形成的呢?教师明确:太阳光被物体挡住之后就会在物体的背面形成影子。

(板书)活动1:开个学术讨论会1.教师首先让部分学生说说自己认为的昼夜形成原因。

2.总结学生的说法,主要分为几大类。

3.教师将这几种观点写在黑板上。

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觉得哪一方正确,就加入那一方。

5.由学生自己加入的几个大组组成讨论会的主体,进行讨论。

教师要明确讨论是要得出一个大家都认为较为合理的说法。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其实,历史上的人们也在研究到底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教师播放哥白尼“日心说”的图片,然后指导学生来阅读资料《哥白尼的“日心说”》。

(总结)(板书)1.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地球绕着太阳转。

2.黑夜是怎么形成的?阳光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背光的另一半地区就出现黑夜。

昼夜的形成

昼夜的形成

昼夜的形成《昼夜的形成》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地度过白天和黑夜,却很少思考昼夜的形成是如何产生的。

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之一,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教案将以《昼夜的形成》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昼夜的产生原理和意义,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昼夜的基本概念,掌握昼夜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昼夜的概念及特点;(2)昼夜的形成原理;(3)昼夜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4)昼夜的地理分布差异。

2.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昼夜的形成是如何产生的。

(2)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的影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激发他们对昼夜的思考和探索。

(4)展示法: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昼夜的形成原理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四、教学过程1. 了解昼夜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引导他们回答什么是昼夜,昼夜的特点有哪些。

2. 学习昼夜的形成原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公转和自转的关系,让他们探究昼夜是如何形成的。

3. 探讨昼夜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思考昼夜对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人类的作息和生活有何影响,引导他们意识到昼夜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4. 深入了解昼夜的地理分布差异通过研究北极圈、赤道和南极洲等地区的昼夜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昼夜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拓展他们的地理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昼夜的形成原理和影响有了初步了解,开拓了他们的科学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昼夜的形成》教案设计

《昼夜的形成》教案设计

以下是昼夜形成教案的六年级下册版本: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模拟实验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

2.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并能够利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3.初步探究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之间的关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探究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3.运用实验结果,解释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和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系吗?2.实验一: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让学生将手电筒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明暗变化?这种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什么关系?3.实验二:用小球和手电筒模拟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让学生将小球放置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射小球,观察小球的明暗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明暗变化?这种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什么关系?4.解释: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

同时,让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对于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5.拓展: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其他影响,如时差、昼夜长度变化等。

四、教学评价1.提问:让学生回答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该现象的理解程度。

2.讨论:让学生讨论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该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实验:让学生再次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是否与第一次实验相同,并解释原因。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地球仪、手电筒、小球等实验器材。

2.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如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动画演示。

3.相关文本资料,如关于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的科学论文。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昼夜的形成原因,并掌握昼夜交替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图片、视频、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昼夜变化情况,询问他们对昼夜的认识,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二:呈现1. 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并解释两个运动的概念和过程。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带来的影响,例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步骤三:探究1.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2. 引导学生回答: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什么?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3. 让学生将自己的回答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共同掌握昼夜交替的原因。

步骤四:归纳总结1. 整理学生们的提问和答案,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2. 运用简单的语言给出科学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运动带来的影响。

步骤五:拓展应用1. 给学生提供更多有关昼夜交替的实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他现象,例如极昼、极夜等。

步骤六:巩固练习1.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练习,让学生回答与昼夜交替相关的问题,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

步骤七:课堂总结1.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澄清和解答,巩固他们对昼夜交替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

但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例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天空中的神秘星空——《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计

探究天空中的神秘星空——《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计

探究天空中的神秘星空——《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计。

我们要从《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中所讲述的日地运动来入手。

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每天都按照一个规律升起和落下。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中的教案计告诉我们,日地运动源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每天自转一次,其自转轴与公转轨道成一个角度,因此,太阳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角度出现在天空中。

这就是为什么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在不同季节间会有显着的变化。

但是,公并不是地球对太阳的唯一运动,整个太阳系也在作着宏大的运动。

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心的核心旋转,一个周期大约要32万5千年,我们能够目测感受到的运动非常有限。

因此,站在地球上观测天空时,我们的星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显着变化,黄道上的不同恒星会在不同的时间显示出来。

接着,我们来谈谈天体的视亮度。

为什么有的星星变得特别明显,而有的却显得黯淡不可辨呢?通过《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中学到的知识,我们知道视亮度取决于星星本身的亮度和距离。

幸运的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视亮度:m = M + 5log(d/10)其中,m是星星的视星等,M是绝对星等,d是距离。

绝对星等表示如果该星星位于10秒差距(1秒差距是300000亿千米)处,则能发出的绝对亮度大小。

同样的,如果两颗星星具有相同的绝对星等,但其中一颗在更远处,则它的视亮度应该更低。

我们来谈谈射电天文学。

射电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空中射电信号的学问。

因为太阳系中的星星和星云发出的大部分能量都不是以射电信号的形式释放出来的,所以射电天文学的研究都涉及着星系、类星体和彗星等天体的探测。

而这些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则常常是十分微弱的,得需要使用非常高精度的望远镜和接收器,以获取有效的数据。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这篇课程教案计让我们对天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天空中的神秘星空并不是那么简单可见的,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和高精度的仪器去探测。

但是当我们能够真正看到那些美丽的星云和恒星时,每一个人也许会更深入地感受到宇宙的伟大与神秘之处。

观测昼夜交替的不同模式——《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观测昼夜交替的不同模式——《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观测昼夜交替的不同模式——《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昼夜交替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自然现象,但为什么存在昼夜交替,并且这种交替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观测、研究和探究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教案设计将围绕《昼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主题来展开,采用实验、讨论、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昼夜的形成原理和不同的交替模式。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昼夜形成原理,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掌握昼夜交替的各种模式,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昼夜模式的差异。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昼夜是怎样形成的?2.昼夜交替的不同模式3.区域昼夜交替差异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活动体验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及其影响,以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思考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步骤二:实验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昼夜交替的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并观察不同位置的光照情况和温度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球体,并将其用蓝色水彩或蓝色荧光笔涂上,表示地球表面。

2.在球体的两个半球上分别用白色水彩或白色荧光笔表示北半球和南半球,白色面积应该相等。

3.待球体干燥后,将一个手电筒(或任何其他光源)模拟太阳的光照,照射球体中心,同时绕着球体进行转动。

4.学生在观察球体转动的同时,同时记录球体不同位置的光照情况和温度变化,体验昼夜交替的变化。

步骤三:讨论交流通过实验,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昼夜交替的原理,这时候我们可以开展一次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昼夜交替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昼夜交替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的昼夜模式有何差异?3.昼夜交替对生物和社会生活有何影响?通过交互式的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并理解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的原因。

2.了解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知晓地球公转引起季节变化的原因。

3.能够描述日出、日落、昼长、夜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

2.难点:理解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公转引起的,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天空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在我们白天是夜晚,我们夜晚是它们白天?这就要引出地球自转的概念。

2. 自转引起昼夜交替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知道地球是一直在转动的。

2.通过演示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地球的自转运动,感受地球自转的速度。

3.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的原因,即当地向太阳那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

3. 公转引起季节变化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

2.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及轨道形状。

3.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的原因,即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公转时距离太阳的距离在变化,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的强度也在变化,从而导致了不同时间地球的气温和天气的变化。

4. 日出、日落、昼长、夜长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日出、日落、昼长、夜长的现象。

2.通过播放视频或演示可以让学生感受日出、日落的过程及昼夜长度不同的情况。

3.让学生了解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如何产生的,同时了解节气的起源和作用。

5. 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今天学习的知识,以及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的理解、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后记1.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形象化和生动化讲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季节、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的原因。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科学理论和现象探究的方法,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操作。

培养学生观察力,感知四季变化——《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培养学生观察力,感知四季变化——《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培养学生观察力,感知四季变化——《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昼夜变换的原理,能够正确描述昼夜的形成过程;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育学生如何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发现事物的变化;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探索科学规律,体验科学乐趣。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让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回答(15分钟)。

2.教学展示教师通过展示影片和图片的方式介绍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帮助学生形成对昼夜的认知(25分钟)。

3.小组练习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人扮演太阳,其他学生则扮演地球。

学生可以使用模型或手绘简易太阳系和地球。

太阳保持不动,让学生围着太阳绕一圈,表示地球公转。

让学生数次地绕太阳转动,描述地球的自转。

让学生体会自转和公转的区别,连线画出昼夜变换的轨迹。

这个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公转、自转,从而理解昼夜的形成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力的目的。

4.学生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太阳系模型或手绘图,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理解地球的方法(15分钟)。

5.反思总结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和反思自己本次课堂表现(10分钟)。

三、教学手段1.影片(3-5分钟)使用形象生动的影片,让学生直观理解昼夜的形成过程。

2.图片(5-8分钟)使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帮助学生感知四季的变化和昼夜交替的规律。

3.模型或手绘图(10-15分钟)让学生设计机械模型或手绘地球、太阳、月球的简单图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昼夜变换的原理。

四、教学评估1.个人展示学生在小组内讲解太阳系模型或手绘图。

2.问答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调查了解他们对昼夜形成的理解是否准确。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理,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精神。

除了采用影片和图片介绍形式,还引入了小组练习和学生作品展示,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使学生掌握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地球仪、地球模型等教具。

2.昼夜交替现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昼夜是什么吗?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2.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昼夜的定义。

(二)新课讲解1.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着地轴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2.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365天。

3.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

(三)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1.讲解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处于黑暗状态,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2.讲解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得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四)案例分析1.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影响,以我国为例,讲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的昼夜变化情况。

2.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其他地区昼夜变化的影响,如极昼、极夜现象。

(五)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2.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七)课后作业1.结合所学内容,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2.查找资料,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年级科学上册 昼夜的形成 1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昼夜的形成 1教案 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昼夜的形成 1教案冀教版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2、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人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3、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小纸人、窗帘等。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课时安排:用2课时,其中活动1用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个学术讨论会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实施过程:
1、以四人为一组。

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从教材的引入开始。

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日心说。

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昼夜的形成(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昼夜的形成(1)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5昼夜的形成(1)冀教版教学目的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复杂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构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理想生活中需求具有时差的知识。

3、使先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时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天文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构成对天文的猎奇心和学习天文的兴味。

教学重点难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所发生的昼夜现象。

教具预备: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10个,昼夜构成演示仪,手电筒11个,«地球自转歌诀»投影片,地球公转运转仪,皮球等。

教学进程:导入:在理想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没有惹起大家太多的留意,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教学新课板书一、地球的运动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惹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停止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发生白昼、黑夜的?我们这儿预备有手电筒和地球仪,你能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吗?你能经过演示来解释这些现象吗?先生四人一组,协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载,教员巡视指点,留意先生旋转地球仪时的方向,演示终了后,小组讨论下面这几个效果:①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由于地球的自转〕②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③日出日落发生了什么现象?〔白昼亮夜〕先生回答终了后,请先生进一步思索以下效果:④昼夜的发生只是由于地球在自转吗?假定效果4先生回答不出来,教员用一较大的玻璃地球仪停止演示,让先生观察、思索后回答。

〔还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教员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辰,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如教材图1.15昼与夜表示图〕。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各地昼夜也就不时更替,而且总是自西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1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1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12)一. 教材分析《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昼夜的形成。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发现昼夜交替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是,他们对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来进一步认识这一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昼夜交替的原因。

难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昼夜交替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而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2.实验法:通过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昼夜交替的过程。

3.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昼夜交替的规律。

4.讲授法: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地球自转模拟实验器材、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昼夜交替的现象。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地球自转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昼夜交替的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地球自转还有哪些现象?让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昼夜交替的原因。

7.家庭作业(5分钟)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昼夜交替的现象,下节课分享。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1《昼夜的形成》教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1《昼夜的形成》教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1.1《昼夜的形成》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现象。

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探究地球的运动”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及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意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应用与拓展“谁先迎来黎明”旨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昼夜交替成因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作出判断,与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统一观点的科学态度。

本课重点是认识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能归纳出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能举例说明昼夜交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科学思维: 1.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2.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3.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3)探究实践:1.能从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对地球的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作出假设。

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运动和昼夜交替成因的信息。

(4)态度责任:1.能对天体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关于形成“天体东升西落”现象的可能性。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师准备】转椅、太阳模型、地球仪、橡皮泥、手电筒、同一地点昼夜情境图、哥白尼“日心说”视频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

昼夜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3.掌握昼夜交替的规律;4.能够解释极昼、极夜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昼夜的形成;3.极昼和极夜。

三、教学重点1.昼夜的形成原因;2.昼夜交替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1.极昼和极夜的原因;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2.实验法: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昼夜交替的规律;3.案例法:通过讲解极昼和极夜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其原因。

六、教学过程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天。

2. 昼夜的形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是昼夜交替的原因。

当地球自转时,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则处于黑暗中,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 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是指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导致太阳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不落山或不升起,形成了极昼或极夜的现象。

4. 教学实验1.准备材料:地球仪、手电筒;2.实验步骤:–将手电筒作为太阳,照射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不同部位,记录其光亮程度;–旋转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的规律。

5. 案例分析1.极昼:在北极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太阳在冬至时不升起,形成了极昼的现象;2.极夜:在南极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太阳在夏至时不落山,形成了极夜的现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实验模拟昼夜交替的规律,以及案例分析极昼和极夜的原因,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昼夜交替的规律和极昼、极夜的形成原因。

但是,本节课的实验环节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安全措施。

同时,本节课的案例分析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昼和极夜的原因。

初中地理昼夜状况教案

初中地理昼夜状况教案

初中地理昼夜状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昼夜现象的形成。

2. 能够观察和描述昼夜变化的特点。

3.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季节变化的成因。

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现象的影响。

2. 昼夜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

2.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日历或季节变化图。

3. 昼夜变化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学生分享:地球自转和公转。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10分钟)1.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方向。

2. 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方向。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现象的影响。

三、昼夜变化的特点(10分钟)1. 观察和描述昼夜变化的特点。

2. 学生分享:昼夜变化的特点。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0分钟)1. 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分享: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五、季节变化的成因(10分钟)1. 讲解季节变化的成因。

2. 学生分享:季节变化的成因。

六、实践环节(10分钟)1. 观察日历或季节变化图,记录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 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现象的影响。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更多知识。

2. 观察和研究不同地区的昼夜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现象的影响,以及昼夜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观察和记录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3、知道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不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2、能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尊重不同的意见的存在。

二、教学重点
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三、教学难点
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会初步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从支架上取下来,贴小人儿)、手电筒(或蜡烛)。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太阳东升,白天到来;太阳西落,黑夜降临。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
(一)昼夜形成的猜想与验证
1、前人说法与自己的猜想。

⑴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请同学们阅读P24的资料,了解一下前人对这一现象的研究。

(有条件的可以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⑵、关于昼夜的形成,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猜测哦!
⑶、学生思考后回答。

2、模拟昼夜的形成
⑴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交替,同学们做出了自己的猜测,这些猜测会不会出现昼夜交替?我们有什么办法进一步证明呢?
⑵共同讨论,引入模拟实验,体会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的相似性。

地球——乒乓球(不透明球体)
太阳——手电筒(或蜡烛光源)
⑶分组实验,模拟验证: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把你的判断记在科学文件夹中。

(二)地球自传的实证——傅科摆
1、通过模拟实验,几种猜测都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那么究竟哪一种是符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呢?我们来阅读一则科学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后集体交流。

3、老师利用实验器材模拟演示讲解,加深理解。

演示:傅科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讲解:“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4、形成共识: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的。

拓展延伸:
地球是怎样自传的?自传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