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材料性能(第五章)
第五章材料的电学性能材料物理
(3)离子电导率
nq
Schottky defect引起的本征离子电导率:
N
exp(
Es
2k
T)
q2 20
6k T
exp(Us
k
T)
N
q2 20
6k T
exp{[ (Us
1 2
Es
)
k T]}
As exp(Ws kT)
Ws-电导活化能,包括缺陷形成能与迁移能 As-常数
第五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
§5.1 电导性能 §5.2 无机材料的电导 §5.3 半导体陶瓷的物理效应 §5.4 超导体 §5.5 介电性能 §5.6 介质损耗 §5.7 介电强度
§5.1 电导性能
一、电导的宏观参数 二、电导的物理特性 三、离子电导与电子电导 四、导电性的测量
一、电导的宏观参数
1. 电导率与电阻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Resistivity )
RS
R L
S
电阻R不仅与材料本性有关,而且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电阻率只与材料本性有关,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
电阻率:
RS
L
:电阻率 Ω ·cm
电导率:
1
σ:电导率 Ω-1·cm-1 S·cm-1
S为西门子(Siemens )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J E E
物质中存在多种载流子,总电导率:
Ai exp(BiT) i
(4)扩散与离子电导
离子扩散机构
载流子:空位
载流子:间隙原子
“接力式”运动
(4)影响离子电导的因素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_金属的疲劳
飞机舷窗
高速列车
5.1.3 疲劳宏观断口特征
疲劳断口保留了整个断裂过程的所有痕迹,记载着很多 断裂信息,具有明显的形貌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受材料 性质、应力状态、应力大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 疲劳断口的分析是研究疲劳过程、分析疲劳失效原因的 一种重要方法。 疲劳断裂经历了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由于应力水平较 低,因此具有较明显的裂纹萌生和稳态扩展阶段,相应
疲劳破坏属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对于疲劳寿命 的预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对缺口、裂纹及组织等缺陷十分敏感,即对缺陷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因为缺口或裂纹会引起应力 集中,加大对材料的损伤作用;组织缺陷(夹杂、 疏松、白点、脱碳等),将降低材料的局部强度, 二者综合更加速疲劳破坏的起始与发展。
18
应力σmax/10MPa
40
20
灰铸铁
0 103 104
105
106
107
循环周次/次
108
109
41
图 几种材料的疲劳曲线
疲劳极限
有水平段(碳钢、合金结构钢、球铁等) 经过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发生疲劳断裂,将对应
的应力称为疲劳极限,记为σ-1(对称循环)
无水平段(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等) 只是随应力降低,循环周次不断增大。此时,根 据材料的使用要求规定某一循环周次下不发生断 裂的应力作为条件疲劳极限。 例:高强度钢、铝合金和不锈钢:N=108周次 钛合金:N=107周次
大小:瞬断区大小与机件承受名义应力及材料性质 有关,高名义应力或低韧性材科,瞬断区大;反之。 瞬断区则小。
工程力学--第五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名称
牌号
许用应力 /MPa 轴向拉伸 轴向压缩 170 230 160-200 7 10.3 10
低碳钢 低合金钢 灰口铸铁 混凝土 混凝土 红松(顺纹)
Q235 16Mn C20 C30
170 230 34-54 0.44 0.6 6.4
Ⅲ. 关于安全因数的考虑
(1) 考虑强度条件中一些量的变异。如极限应力(s,
3. 求三角架的许可荷载
先按每根杆的许可轴力求各自相应的许可荷载:
[ FN1 ] 369 .24 kN [ F1 ] 184 .6 kN 2 2
[ FN2 ] 486.20 kN [ F2 ] 280.7 kN 1.732 1.732
该三角架的许可荷载应是[F1] 和 [F2]中的小者,所以
mm 80 mm7 mm等边角钢组成,杆AB由两根10号工字钢 组成。两种型钢的材料均为Q235钢,[]=170 MPa。试求许 可荷载[F]。
解 : 1. 根据结点 A 的受力图(图b),得平衡方程:
Fx 0
解得
FN2 FN1 cos30 0 FN1 sin 30 F 0
A A1 100% A
A1——断口处最小横截面面积。 延性材料: >5%, 脆性材料:
Q235钢:≈60%
如低碳钢、低合金钢、青铜等
<5%, 如铸铁、硬质合金、石料等。
注意: 1. 低碳钢的s,b都还是以相应的抗力除以试样横截 面的原面积所得,实际上此时试样直径已显著缩小,因而 它们是名义应力。 2. 低碳钢的强度极限b是试样拉伸时最大的名义应力,
哪一个大?
Ⅲ. 其他金属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由-e曲线可见:
材料 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局部变形 阶段 锰钢 √ × √ ×
第五章 材料的热性能PPT课件
➢材料热学性能的物理本质
材料的各种热性能的物理本质,均与晶格振动有关。 材料是由晶体及非晶体组成的。晶体点阵中的质点(原 子、离子)总是围绕着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从而产生 热量。这种振动称为晶格热振动。晶格热振动以格波的 形式在材料内传播。
晶格热振动是三维的。在三维方向上各质点热运动时动 能的总和,即为该材料的热量。
Cv=
Q T
v
E T
v
(一) 热容量的经典理论
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25J/mol·K. 基本假设:①固体中的原子彼此孤立地作热振动;
②原子振动的能量是连续的; 经典统计理论的能量均分定理:
气体分子的热容理论用于固体。每一个简谐振动的平均能 量是kT ,若固体中有N个原子,则有3N个简谐振动,
主要内容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电性由于材料及其制品都是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下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将对不同的温度作出反映表现出不同的热物理性能这些热物理性能称为材料的热学性能
第五章 材料的热性能
热容 热膨胀 热传导 热电性
主要内容
由于材料及其制品都是在一定的温度环境 下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将对不同的温度作 出反映,表现出不同的热物理性能,这些热物 理性能称为材料的热学性能。
频率从v到v+dv之间的振子数为g(v)dv,
德拜假设的振动谱区间内共有的振子数为:
max
g( )d 3N
(1)
0
N为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又晶格振动可以看作弹性波在晶体内的传播,
频率分布函数为:
g
(
)
12 3
2
(2)
0
0由30 3
1
3 l
2 决定,
3
l 为纵波传播速度;
材料性能学第五章 材料的疲劳性能
§5.2 疲劳破坏的机理
一、疲劳裂纹的萌生
因变动应力的循环作用,裂纹萌生往往在材料薄弱区或 高应力区,通过不均匀滑移、微裂纹形成及长大而完成。常 将长0.05~0.10mm的裂纹定为疲劳裂纹核,对应的循环周期 为裂纹萌生期,其长短与应力水平有关。疲劳微裂纹由不均 匀滑移和显微开裂引起的,主要方式有表面滑移带开裂;第 二相、夹杂物与基体界面或夹杂物本身开裂;晶界或亚晶界 处开裂,如下图所示。
σ-1p=0.85σ-1
• 铸铁:
σ-1p=0.65σ-1
• 钢及轻合金:
τ-1=0.55σ-1
• 铸铁:
τ-1=0.80σ-1
• 同种材料的疲劳强度σ-1>σ-1p >τ-1。这些经验关系尽
管有误差(10~30%),但用于估计疲劳强度值还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4.疲劳强度与静强度间关系
材料的抗拉强度愈大,其疲劳强度也愈大。中、低强度钢,
(1)该破坏是一种潜藏的突发性破坏,不论在静载下显 示韧性或脆性破坏的材料,在疲破坏前均不会发生明显的塑 性变形,呈脆性断裂,易引起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2)疲劳破坏属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对于疲劳寿命的 预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3)疲劳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十分敏感,即对缺陷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因为缺口或裂纹会引起应力集中,加大 对材料的损伤作用;组织缺陷(夹杂、疏松、白点、脱碳等), 将降低材料的局部强度,二者综合更加速疲劳破坏的起始与 发展。
1.对称循环疲劳强度
对称应力循环时,应力比r=-1,平均应力
σm=0,故将σ-1定义为材料的对称循环疲劳强
度。 常见的对称循环载荷有对称弯曲,对称扭转、
对称拉压等。 对应的疲劳强度分别记为σ-1,τ-1 及σ-1P,其中σ-1是最常用的。
材料力学性能总结3
2.磨损量的估算:J.F.Archard提出了粘着磨损量 估算方法。
在摩擦副接触处为三向压缩应力状态,其
接触压缩屈服强度近似为单向压缩屈服强度sc
的三倍。
设真实接触面积为A,接触压缩屈服强度为3sc,
作用于表面上的法向力为P 。假定磨屑呈半球 形,直径为d,任一瞬时有n个粘着点,设所有
粘着点的尺寸相同,直径为d,则:
2020/5/4
p
n d 2
4
3 sc
单位滑动距离内的接触点数
N
n d
4p
3scd 3
W
KNV' L
K
4p
3scd 3
2
3
d 2
3
L
K
pL
9 sc
K
pL 3H
接触点半球体积
V
'
2
d
3
3 2
H 3 sc
磨屑形成有个几率问题,几率为K --粘着磨 损系数 ,随压力增大而增加。
二、 表面强化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表面热处理及表面化学热处理:
整体加热(低淬透性钢、薄壳件) 利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
用组织
相变获得表
感应加热
面强化,可使机
渗碳
件获得表硬心韧的 表面化学热处理
良好综合性能,可利用 组织相变及组织应力、热应
渗氮 碳氮共渗
力的变化,使机件表层获得很 高的强度和残余压应力。
复合强化
铁qf=0-0.05。 • (铸铁中石墨片尺寸一般大于临界裂纹扩展尺
寸,再有缺口影响不大)
2020/5/4
• 第三节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a
及扩展门槛值
ac1
材料力学性能_第五章
展的复合力学参量。
精品文档
§5.3 疲劳裂纹(liè 扩展 wén)
36
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lg(da/dN)~lg△K曲线
I区(初始段) △K≤△Kth: da/dN值很小,裂纹不扩展。 △K>△Kth: △K↑,da/dN↑,裂纹扩展 但不快。 I区所占寿命不长。 II区(主要(zhǔyào)段) △K↑,da/dN较大,裂纹亚稳扩展,是决 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主要段。 III区(最后段) △K↑,da/dN↑↑,裂纹失稳扩展。
从而在破坏前就被修理(xiūlǐ)或报废。
精品文档
§5.3 疲劳裂纹 扩展 (liè wén)
34
一、疲劳裂纹扩展曲线
高频疲劳试验机;
固定裂纹预制长度a0、应力比r和应 力幅△σ; 作a~N曲线,曲线斜率da/dN为裂 纹扩展速率。 裂纹达到ac,da/dN无限大,裂 纹失稳扩展,试样最后断裂。 若改变应力△σ1增加到△σ2则裂纹
材料力学 性能 (cái liào lì xué)
第五章 材料(cáiliào)在变动载荷下 的力学性能
精品文档
第五章 材料在变动(biàndòng)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5-1 金属疲劳现象(xiànxiàng)及特点
5-2 疲劳曲线及基本(jīběn)疲劳力学性能
有时在疲劳区的后部,还可看到沿扩展方向的疲劳台阶
(高应力作用)。 3、瞬断区
一般在疲劳源的对侧。脆性材料为结晶状断口;韧性材料有放射状 纹理;边缘为剪切唇。
精品文档
§5.1 金属(jīnshǔ)疲劳现象及特点
16
2024Al合金(héjīn)疲劳条纹
材料的疲劳性能
应力范围△σ越大 ,则裂纹扩展越快 , Np、ac越小。
40
材料旳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Δσ和a 有关。 将应力范围△σ与a复合定义为应力 强度因子范围△K :
K Kmax Kmin Ymax a Ymax a Y a
△K:控制裂纹扩展旳复合力学参量
(1)将a-N曲线上各点旳da/dN 值用图 解微分法或递增多项式计算法计算出来; (2)利用应力强度因子幅(ΔKⅠ)公式将 相应各点旳ΔKⅠ值求出, (3)在双对数坐标系上描点连接即得
在变动载荷作用下,随机件尺寸增大使疲劳强度下降旳现象,称为 尺寸效应,可用尺寸效应系数ε来表达
48
三、表面强化及残余应力旳影响
机理:提升机件表面塑变抗力,降低表面旳有效拉应力,即可 克制材料表面疲劳裂纹旳萌生和扩展,有效提升承受弯曲与扭 转循环载荷下材料旳疲劳强度
lgda/dN-lgΔKⅠ曲线。
41
lg(da/dN)-lgΔKⅠ曲线:
I区是疲劳裂纹旳初始扩展阶段:
da/dN = 10-8~10-6 mm/周次;
从ΔKth开始,ΔKⅠ↑, da/dN迅 速提升,但ΔKⅠ范围较小,裂纹扩 展有限。
Ⅱ区是疲劳裂纹扩展旳主要阶段,占据亚稳扩展旳绝大部分,是决 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旳主要构成部分,da/dN = 10-5~10-2 mm/周次,
第五章 材料旳疲劳性能
§5-1疲劳破坏旳一般规律 §5-2疲劳破坏旳机理 §5-3疲劳抗力指标 §5-4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旳原因 §5-5热疲劳
1
机械零件总是处于不断运动状态
曲轴
连杆
2
第一节 疲劳破坏旳一般规律
一、疲劳破坏旳变动应力
疲劳:工件在变动载荷和应变长久作用下,因累积 损伤而引起旳断裂现象。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金属的疲劳一、前言金属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而疲劳是金属失效的常见原因。
疲劳现象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由于应力的交变和变形的累积,导致材料最终发生断裂的失效现象。
由于疲劳是材料失效的高发期之一,因此疲劳强度及其寿命评估在工程实践中极其重要。
本文将对金属疲劳相关的概念、实验方法、疲劳表征和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疲劳相关概念2.1 疲劳应力和疲劳极限疲劳应力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重复加载的最大应力,其值通常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疲劳极限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可以承受的最大应力,其值也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
2.2 疲劳曲线疲劳曲线通常是由应力-amplitude循环次数(N)图给出,包括S-N曲线和e-N 曲线。
其中S-N曲线是指材料应力振幅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其垂直轴是应力振幅,水平轴是循环次数(N)。
e-N曲线是指材料应变振幅和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其垂直轴是应变振幅,水平轴也是循环次数(N)。
三、疲劳实验方法3.1 疲劳试验机疲劳试验机一般分为拉伸疲劳试验机、弯曲疲劳试验机和转子疲劳试验机等。
其中拉伸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杆件、薄壁件等线性部件的疲劳试验。
弯曲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梁疲劳试验,其挠度和载荷均可调节。
转子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模拟飞机、发动机等转子叶片的疲劳试验。
3.2 疲劳试验方法常用的疲劳试验方法包括:恒振幅疲劳试验、逐渐增加振幅疲劳试验、多级疲劳试验和积累损伤疲劳试验等。
其中恒振幅疲劳试验是常见的疲劳试验方法,以波形、频率和振幅不变的周期周次循环载入,记录疲劳寿命。
逐渐增加振幅疲劳试验是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载荷振幅的疲劳试验,称为低对高试验。
多级疲劳试验则是将恒定载荷振幅的疲劳试验进行多个不同振幅载荷循环,记录没个载荷级的疲劳寿命,绘制多级S-N曲线。
四、疲劳表征4.1 疲劳极限疲劳极限是材料在循环加载下允许承受的最大应力,疲劳极限的单位是MPa(N/mm^2)。
材料力学第五章课件
of
the
components
3
will
5.2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常用拉伸试样(圆截面): Specimen
F
标距长度: l =10d 或5d
施加拉伸载荷F,记录 F—Dl曲线;
d l
或(=F/A)—(=Dl /l )曲线。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 屈服 强化 颈缩
Low四car个bo阶n st段eel :stress
延性指标: 延伸率 和/或 面缩率。
Indicator of elongation
10
5.3 不同材料拉伸压缩时的机械性能
1) 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线
(MPa) 16Mn
500
(MPa)
500
Cast iron
灰铸铁
(MPa) Alloy of aluminum
500
铝合金
A3钢 200 (Q235)
1
5
“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室”
电子拉力试验机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6
of materials Laboratory
由-曲线定义若干重要的
材料性能和指标 :
b
Proportional limit
比例极限 p: =E
ys
y
ep
e p
s
k
-关系是线性、弹性的。
E
1
弹性模量 (Elastic Modulus)
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
b
ys
屈服后卸载,卸载线斜率为E。
Ab Bs
残余的塑性应变为p;恢复的弹 性应变为e,则有:
E
1
o p e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 疲劳曲线及基本疲劳力学性能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疲劳门槛值 疲劳过程及机理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低周疲劳
第一节 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
一、变动载荷和循环应力 1、变动载荷和变动应力 变动载荷:载荷大小、甚至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变动应力:变动载荷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值。分规则周 期变动应力和无规则随机变动应力两种。 2、循环应力 规则周期性变化的应力称循环应力,表征应力循环特征的几个 参量: 最大应力 σmax 最小应力 σmin 平均应力 σm=(σmax+σmin)/2 应力幅 σa=(σmax-σmin)/2
三、疲劳宏观断口特征
典型的疲劳断口按照断裂过程可分为三个 区域,疲劳源、疲劳区和瞬断区。
1、疲劳源
疲劳源(或称疲劳核心),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一 般总是产生在构件表面层的局部应力集中处,但如果构件 内部存在冶金缺陷或内裂纹,也可在构件内部或皮下产生 疲劳源。 疲劳源区光亮度最大,在断口上常能看到一个明显的亮斑。 疲劳源有时不止一个,尤其在低周疲劳下,其应力幅值较 大,断口上常有几个不同位臵的疲劳源。可以根据源区的 光亮度、相邻疲劳区的大小,贝纹线的密度去确定各个疲 劳源的产生顺序。 源区光亮度↑;相邻疲劳区越大;贝纹线越多越密者→疲 劳源越先产生。
如认为疲劳裂纹扩展的每一微小过程类似 是裂纹体小区域的断裂过程,ΔK就是裂纹 尖端控制疲劳裂纹扩展的复合力学参量。
3、da/dN--Δk ( lgda/dN-- lgΔk)曲线 将a-N曲线可转化为由Δk控制 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 da/dN -Δk 或 lgda/dNlgΔk 由曲线可知,可分为三个区: I区:疲劳裂纹初始扩展阶段 da/dN很小。 随Δk↑→da/dN快速提高,但 Δk变化范围很小, da/dN提 高有限,所占扩展寿命不长。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与解答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与解答(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绪论1、简答题什么是材料的性能包括哪些方面[提示] 材料的性能定量地反映了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解: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定量测量的行为表现。
包括○1力学性能(拉、压、、扭、弯、硬、磨、韧、疲)○2物理性能(热、光、电、磁)○3化学性能(老化、腐蚀)。
第一章单向静载下力学性能1、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性极限弹性比功包申格效应弹性模量滞弹性内耗韧性超塑性韧窝解:弹性变形: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逝,材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
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
弹性极限:弹性变形过度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弹性比功: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
包申格效应:材料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降低的现象。
弹性模量:工程上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实质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滞弹性:快速加载或卸载后,材料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内耗: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是材料释放的变形功,即有部分变形功倍材料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称为材料的内耗。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
2、简答(1) 材料的弹性模量有那些影响因素为什么说它是结构不敏感指标解:○1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E高,分子键E低原子半径大,E小,反之亦然。
○2晶体结构,单晶材料在弹性模量在不同取向上呈各向异性,沿密排面E大,多晶材料为各晶粒的统计平均值;非晶材料各向E同性。
第五章材料力学性能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2 高周疲劳 高周疲劳是指试样在变动载 荷(应力)试验时,疲劳断裂 寿命≥105周次的疲劳过程。 高周疲劳试验都是在控制应力条 件下进行的,并以材料最大应力 σmax或者应力幅σa对循环寿命N的 关系(即S-N曲线)和疲劳极限来 表征材料的疲劳特性和指标。
由于这种疲劳中所施加的交 一、S-N(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 变应力水平处于材料的弹性变 形范围内,所以从理论上讲, 1860年,维勒(Wö hler)在解 试验中既可以控制应力,也可 决火车轴断裂时,首先提出了疲 以控制应变,但在试验方法上 劳曲线( S-N曲线)和疲劳极限 控制应力要比控制应变容易得 的概念,所以后人也称该曲线为 多。因此,又可称做应力疲劳。 维勒曲线。
§2 高周疲劳 3.典型的S-N曲线
a) 有水平部分 从某循环周次开始出现明显的 水平部分,对于一般具有应变 时效的金属材料,如中、低强 度钢,球铁等通常具有这种特 性。
表明试样可以经无限次应力循环 也不发生疲劳断裂,故将对应的 应力称为疲劳极限,记为σ-1(对 称循环,r=-1)。 如果应力循环107周次不断裂, 则可认定承受无限次应力循环也 不会断裂,所以常将107周次作为 测定疲劳极限的基数。
§1 金属疲劳现象及特点
疲劳宏观断口 1)疲劳源:裂纹萌生的地方,常 处于机件的表面或缺口、裂纹、 断口分三个区:疲劳源、疲劳区、 刀痕、蚀坑等缺陷处,或机件截 瞬间断裂区 面尺寸不连续的区域(有应力集 中)。 当材料内部存在严重冶金缺陷 (夹杂、缩孔、偏析、白点)时, 因局部强度的降低,也会在材料 内部产生疲劳源。 形貌特点:光亮度大,扩展速小, 断面不断摩擦挤压,且有加工硬 化发生。 机理:裂纹扩展速率低,N大, 不断挤压摩擦
§2 高周疲劳 如果按上述常规成组法测定的存 活率为50%的S-N 曲线作为设计依 据的话,意味着有50%的产品在 达到预期寿命之前会出现早期破 坏。
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PPT
Mg2Si
Mg—Si相图
(2)电子化合物
由ⅠB族或过渡金属元素与ⅡB,ⅢB,ⅣB族元素
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不遵守化合价规律,晶格类型随化合物电子浓度而
变化。
电子浓度为3/2时: 呈体心立方结构(b相);
电子浓度为21/13时:呈复杂立方结构(g相);
电子浓度为21/12时。呈密排六方结构(e相);
体。
III. 电负性差因素
IV. 两元素间电负性差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且形
成的固溶体的溶解度越大;随两元素间电负性差
增大,固溶度减小。
1)电负性差值ΔX<0.4~0.5时,有利于形成固溶体
2)ΔX>0.4~0.5,倾向于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IV. 电子浓度因素
V. 电子浓度的定义是合金中各组成元素的价电子数总
子的价电子数恰好使负离子具有稳定的电子层
结构。
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的ⅣA,ⅤA,ⅥA元素
形成正常价化合物。
有较高的硬度,脆性很大。
例如:Mg2Si、Mg2Sn、Mg2Pb、MgS、MnS等
(1)正常价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的分子式只有AB,A2B或AB2两种。
常见类型:
NaCl型
CaF2型
Cu原子形成四面体(16个)。
每个镁原子有4个近邻镁原子和12个近邻铜原子;
每个铜原子有6个近邻的铜原子和6个近邻的镁原子
。
Cu
Mg
II. 拉弗斯(Laves)相
②MgZn2型:六方晶系。
Mg原子形成硫锌矿结构;Zn原子形成四面体。
每个Mg原子有4个近邻Mg原子和12个近邻Zn原
子。
每个Zn原子有6个近邻Zn原子和6个近邻Mg原子
精品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与解答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与解答绪论1、简答题什么是材料的性能?包括哪些方面?[提示] 材料的性能定量地反映了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解: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定量测量的行为表现。
包括○1力学性能(拉、压、、扭、弯、硬、磨、韧、疲)○2物理性能(热、光、电、磁)○3化学性能(老化、腐蚀)。
第一章单向静载下力学性能1、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性极限弹性比功包申格效应弹性模量滞弹性内耗韧性超塑性韧窝解:弹性变形: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逝,材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
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
弹性极限:弹性变形过度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弹性比功: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
包申格效应:材料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降低的现象。
弹性模量:工程上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实质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滞弹性:快速加载或卸载后,材料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内耗: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是材料释放的变形功,即有部分变形功倍材料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称为材料的内耗。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
2、简答(1) 材料的弹性模量有那些影响因素?为什么说它是结构不敏感指标?解:○1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E高,分子键E低原子半径大,E小,反之亦然。
○2晶体结构,单晶材料在弹性模量在不同取向上呈各向异性,沿密排面E大,多晶材料为各晶粒的统计平均值;非晶材料各向E同性。
○3化学成分,○4微观组织○5温度,温度升高,E下降○6加载条件、负载时间。
对金属、陶瓷类材料的E没有影响。
材料力学性能 第五章 缺口试样的力学性能.
§5.1 缺口顶端应力、应变状态
1 应力集中
缺口产生的影响,最显而 易见的,是应力集中。由于缺 口部分不能承受外力,这一部 分外力要由缺口前方的部分材 料来承担,因而缺口根部的应 力最大,离开缺口根部,应力 逐渐减小,一直减小到某一恒 定数值,这时缺口的影响便消 失了。
定义: G u ( 2a2 ) 2a (2a) (2a) E E
G是弹性应变能的释放率或者裂纹扩展力。
《材料力学性能》 第六章 断裂韧性基础
恒位移条件: 裂纹扩展释 放出的弹性 能是三角形 OAC的面积。
恒载荷条件: 外力做的功一 半用于弹性能 的增加,一半 用于裂纹扩展 裂纹扩展释所 需的弹性能是 三角形OAC的 面积。
事故2:美发射北极星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壳体发射点火 后不久发生了爆炸。
?
传统的力学设计无法解释
?
?
《材料力学性能》 第六章 断裂韧性基础
传统力学设计准则: σ <[σ ],
而[σ ],对塑性材料[σ ]=σ s/n, 对脆性材料[σ ]=σ b/n,其中n为安全系数。
传统力学设计的缺陷:把材料看成均匀的,没有缺陷的,没有裂纹的理想固
1
1
f
2E
s a
p
2
2E a
p
(1
s p
)
2
因为: p s
s 0 p
1
f
2E a
p
2
《材料力学性能》 第六章 断裂韧性基础
§6.2 裂纹扩展的能量判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循环应力
脉动应力 σm=σa>0,r=0 σm=σa<0,r=-∞ 对称交变应力 σm=0,r=-1 波动应力 σm>σa,0<r<1 不对称交变应力 -1<r<0
图 循环应力的类型 a)、e) 交变应力 b)、c)、d) 重复循环应力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现象及特点
• 1. 分类 疲劳定义:机件在变动应力和应变长期作用下,由于累积损伤 而引起的断裂现象。 (1) 按应力状态不同,可分为:弯曲疲劳、扭转疲劳、挤压疲劳、 复合疲劳 (2) 按环境及接触情况不同,可分为:大气疲劳、腐蚀疲劳、高 温疲劳、热疲劳、接触疲劳 (3) 按断裂寿命和应力高低不同,可分为:高周疲劳、低周疲劳, 这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变动载荷和循环应力
变动载荷是指载荷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 荷,其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值为变动应力。
变动应力可分为周期变动应力(也称循环应力) 和无规则随机变动应力。
生产中机件正常工作时,其变动应力多为循环应 力。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变动应力
图 变动应力示意图
a)应力大小变化 b)、c)应力大小及方向都变化 d)应力大小及方向无规则的变化
钢:σ-1p=0.85σ-1
铸铁:σ-1p =0.65σ-1,τ-1=0.8σ-1 铜及轻合金:τ-1=0.55σ-1
28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极限与静强度的关系
试验表明,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越 大,其疲劳极限也越大。 对于中、低强度钢,疲劳极限与抗 拉强度间大体呈线性关系。 σb较高时,这种近线性关系就会发 生偏离,这是由于强度较高时,材 料的塑性和断裂韧性下降,裂纹易 于形成和扩展所致。
m B点 r 1, a 0, 疲劳极限 r max b b,
m 0(r 1), a 1 , 疲劳极限 max 1
tan
max 2 max 2 m max min 1 r
rH max H mH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循环应力及其特征参量
循环应力的波形有正弦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等。
表征应力循环特征的参量有:
最大循环应力σmax,最小循环应力σmin
平均应力:σm=(σmax+σmin)/2
应力幅或应力范围:σa=(σmax-σmin)/2
应力比:r=σmin/σmax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R ( N ) (1 / 13)(2 546 .7 5 519 .4 5 492 .1 464 .8) 580 .9MPa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成组试验法
S-N曲线的高应力(有限寿命)部分用成组试验法测定,即取4-5级较 高应力水平,在每级应力水平下,测定3-5根左右试样的数据,然后进 行数据处理,计算中值(存活率50%)的疲劳寿命。 在测定的时要注意三点: (1) 确定各组应力水平。在4-5级水平应力中的第一级应力水平σ1:对 光滑试样取0.6-0.7 σb,对缺口试样取0.3-0.4 σb,而第二级应力水平σ2比 第一级低20-40MPa,以后各级水平应力一次减少。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曲线
60 高应力段和低应力段,高应力段 寿命短,低应力段寿命长。 应力水平下降,断裂循环周次增 加。
应力σmax/10MPa
40
20
灰铸铁
0 103
104
105
106 107 循环周次/次
108
109
图 几种材料的疲劳曲线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极限
对于一般具有应变时效的金属材料,如碳钢、球铁等,当循环应 力水平降到某一临界值时,低应力段变为水平线段,表明试样可 以经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发生疲劳断裂,故将对应的应力称为疲 劳极限,记为σ-1(对称循环,r=-1)。 这类材料如果应力循环107周次不断裂,则可认定承受无限次应 力循环也不会断裂,所以常将107周次作为测定疲劳极限的基数。 另一类金属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其S-N曲线没有水平部 分,只是随应力降低,循环周次不断增大,此时只能根据材料的 使用要求规定某一循环周次下不发生断裂的应力作为条件疲劳极 限。
所以只要知道应力比r,代入上式就可求出 ,在图上作角度 的直 线,与AC交于点B,即可求出相应r的疲劳极限 rB aB mB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σmax(σmin)-σm疲劳图
将不同应力比r下的疲劳极限, 分别以σmax(σmin)和σm表示于 坐标系中而形成疲劳图。AHB 就是在不同r下的疲劳极限σrmax。 A点
(2) 每一级应力水平下的中值疲劳寿命N50的计算,采用将每一级应力水 平下测得的疲劳寿命N1,N2,…..Nn带入下面的公式计算:
lg N 50 (1 / n) lg N i
i 1 n
则中值疲劳寿命N50为
N 50 lg 1 lg N 50
(3) 如果出现越出,即在某一水平下的平均寿命大于规定的107,则这一 组疲劳寿命取排列中值(奇数),获取中间两数值的平均值(偶数)。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高周疲劳与低周疲劳
高周疲劳特点:断裂寿命较长,Nf>105周次,断裂应力水平较低, σ<σs,也称低应力疲劳,一般常见的疲劳都属于此类。 低周疲劳特点:断裂寿命较短,Nf=(104-105)周次,断裂应力 水平较高,σ≥σs,往往有塑性应变出现,也称高应力疲劳或应变 疲劳。
有向外辐射的放射台阶或条纹;
在源区虽看不到疲劳弧线,但疲劳弧线以源区为中心。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曲线和对称循环疲劳曲线
疲劳曲线 • 疲劳曲线:是疲劳应力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即S-N曲线,是确 定疲劳极限、建立疲劳应力判据的基础。 • 1860年,维勒(Wöhler)在解决火车轴断裂时,首先提出了疲劳 曲线和疲劳极限的概念,所以后人也称该曲线为维勒曲线。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特点
(3)疲劳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缺陷)十分敏感 由于疲劳破坏是从局部开始的,所以它对缺陷具有高度的选择 性。缺口和裂纹因应力集中增大对材料的损伤作用,组织缺陷 (夹杂、疏松、白点、脱碳等)降低材料的局部强度,三者都加 快了疲劳破坏的开始和发展。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曲线的测定
通常疲劳曲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测定,其四点弯曲试验机 原理见下图。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试验时,用升降法测定条件疲劳极限或疲劳极限σ-1 ,用成组试验法 测定高应力部分,然后将上述试验数据整理,拟合成疲劳曲线。 用升降法测定疲劳极限时,有效试样数一般大于13根,试验取3-5级 应力水平,每级应力增量一般为σ-1的(3-5)%。 第一根试样的应力水平应略高于σ-1,如果无法预计σ-1 ,则对一般 材料取(0.45-0.50) σb。 第二根试样的应力水平根据第一根试样结果(破坏或通过)而定, 如果第一根试样断裂,则对第二根试样施加的应力降低(3-5)%, 反之,要升高(3-5)%. 其余试样的应力值均应依,此法办理,直至全部完成试验。这时的条 件疲劳极限为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瞬断区
瞬断区是裂纹最后失稳快速扩展所形成的断口区域。在疲劳裂纹 亚稳扩展阶段,随着应力不断循环,裂纹尺寸不断长大,当裂纹 长大到临界尺寸ac时,因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强度KI达到材料的断 裂韧度KIC,则裂纹失稳快速扩展,导致机件最后瞬时断裂。 宏观特征:断口比疲劳区粗糙。 脆性材料为结晶状断口。 韧性材料在边缘区为剪切唇。
举例:某一水平应力下测得如下5试样的疲劳寿命: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曲线的确定
用升降法测得的σ-1作为S-N曲线 的最低应力水平点,与成组试验 法的测定结果拟合成直线或曲线, 就可得到存活率为50%的中值SN曲线。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疲劳极限
同一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测得的疲劳极限不相同, 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根据试验确定,对 称弯曲疲劳极限(σ-1)与对称拉压(σ-1p)、扭转 (τ-1)疲劳极限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抗疲劳过载能力
金属机件偶然经受短期过载,材料原来的疲劳极限可能没有变化, 也可能有所降低,这要具体视材料所受过载应力及相应的累计过载 周次而定。 如果金属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水平下运转一定周次后,其疲劳极 限和疲劳寿命减小,这就造成了过载损伤。 金属材料抵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用过载损伤界或过载损伤区表 示。
《材料力学性能》
第六章 断裂韧性基础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概述
金属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即使所受的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也会
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断裂,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难以检测和预防,因 而机件的疲劳断裂会造成很大的经济以至生命的损失。
疲劳研究的主要目的:为防止机械和结构的疲劳失效。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源区的宏观特征及位置判别
疲劳源区一般位于零件的表面或亚表面的应力集中处,由于疲劳 源区暴露于空气与介质中的时间最常,裂纹扩展速率较慢。同时, 在不同高度起源的裂纹在扩展中相遇,汇合形成辐射状的条纹或 台阶。因此,疲劳源区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氧化或腐蚀较重,颜色较深; 断面平坦、光滑、细密,有些断口可以看到闪光的小刻面;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疲劳特点
(1)疲劳是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即具有寿命的断裂 断裂应力水平往往低于材料抗拉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 断裂寿命随应力不同而变化,应力高寿命短,应力低寿命长。 当应力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寿命可达无限长。 (2)疲劳是脆性断裂 由于一般疲劳的应力水平比屈服强度低,所以不论是韧性材料还是 脆性材料,在疲劳断裂前不会发生塑性变形及有形变预兆, 它是在长期累积损伤过程中,经裂纹萌生和缓慢亚稳扩展到临界尺 寸ac时才突然发生的。因此,疲劳是一种潜在的突发性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