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蜥蜴C. 老虎D. 鲨鱼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小时4.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锈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3. 水在0℃时会结冰。
()4. 食盐的化学式是NaCl。
()5.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地球的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______。
3.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为______。
4.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______组成。
5. 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中有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 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重要?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4.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5.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速度如何变化?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和冰共存,当温度升高时,水和冰的量会如何变化?3. 如果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增加,电流会如何变化?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为什么需要水和二氧化碳?5. 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要低?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一、动物四大组织1.多细胞生物体经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 )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2.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B. 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C. 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D.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3.在构成生物体的众多组织类型中,以下属于动物特有的是( )A. 保护组织B. 神经组织C. 营养组织D. 输导组织4.(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 神经组织B. 上皮组织C. 肌肉组织D. 结缔组织5.(2019七上·衢州期中)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这些红外线感应器的功能,类似人体的()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6.(2019七上·南浔月考)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A.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B.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C.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D.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7.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2019七上·余杭期末)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________、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________9.下表是动物各种组织的比较,请将其填写完整。
10.(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大组织切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第一章:生物学1.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的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细胞器等2.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孢子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分裂3.植物的营养与生长-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过程-生长素和促进素:控制植物生长的激素4.动物的营养与生长-消化系统: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器官-呼吸系统: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发育、生长和代谢的激素系统第二章:物理学1.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测量学: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2.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换算3.机械学-力学:牛顿三定律、重力、万有引力和弹性力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等4.热学-温度和热量:摄氏度和热力单位等-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5.光学-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反射规律等6.电学-电学基础:电荷、静电力、电势差等概念-电学应用: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等总结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主要涉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方面。
生物学方面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分裂、植物和动物的营养与生长等知识点。
物理学方面主要包括测量学、运动学、机械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六个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实际应用的练习,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七年级上册小四门期中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小四门期中必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小四门期中必考知识点,是学生们备考期中考试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学科的各个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语文知识点1. 词语的辨析:掌握同、近、异义词的语义和用法,如“发扬光大”“发扬壮大”“发扬天下”2. 句子成分的划分:掌握句子主谓宾的基本概念和理解方法,如“我爱你”中的主、谓、宾。
3. 阅读理解题: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的阅读方法,如文章主题、段落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4. 作文写作:掌握常见的作文类型和写作要求,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文结构的选择和概括能力。
二、数学知识点1.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各种方法和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基本性质。
2. 分数的运算:掌握分数的化简、通分、约分等基本概念和分数加减乘除的方法。
3. 等式与方程: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变量代换等。
4. 几何图形的认识: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分类,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圆等。
三、英语知识点1. 词汇:掌握常见的单词、词组和短语,如颜色、食物、家庭及其他日常用语。
2. 语法: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动词时态、冠词、代词、名词等。
3. 阅读:掌握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精读和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4. 写作:掌握句子的结构和写作的方法,包括写作结构、主题句、段落间的衔接等。
四、科学知识点1. 生物: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形态、结构及生命过程。
2. 物理:掌握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法,如力、电、光等。
3. 化学: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如元素、化合物及反应等。
4. 地理: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掌握地理知识和地图的使用方法。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小四门期中必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老师的指导,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不断巩固这些知识点,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9:观察生物(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9:观察生物一、显微镜的使用1.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①④⑥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②③⑤2.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B. 2个C. 4个D. 8个3.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内的结构,他将物镜换成了“45×”。
在不动载玻片的情况下,他将会看到的细胞有( )A. 3个B. 5个C. 6个D. 54个4.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A. B. C. D.5.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A. 转换器B. 细准焦螺旋C. 粗准焦螺旋D. 反光镜6.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 )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①和③D. ②和④7.(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小明从侧面注视物镜,要将镜筒从高处下降,应调节( )A. 粗准焦螺旋B. 细准焦螺旋C. 物镜转换嶴D. 载玻片8.(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X、5X)与物镜(100X、40X),图乙是放大40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10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B. 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C. 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 若视野较暗,可以增大光圈9.(2020·路桥模拟)显微镜是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的主要工具,以下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取镜B. 对光C. 降镜筒D. 观察10.(2020·衢州模拟)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B. 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C.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二、观察动、植物细胞1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制片前,都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C. 染色时,都是先用碘酒处理实验材料,再盖上盖玻片D. 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12.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在视野中呈( )A. 排列紧密,卵圆形B. 排列紧密,长方形C. 排列疏松,卵圆形D. 排列疏松,长方形13.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下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A. 位于液泡的上方顺时针B. 位于液泡的下方逆时针C. 位于液泡的上方逆时针D. 位于液泡的下方顺时针14.(2020·富阳模拟)小沙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
【初中生物】2024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生物期中考试复习第一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家族中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它生存的环境就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3、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一些生物他们颜色状态都不同,但是都属于一个品种,如两千多种的品种菊,那么就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不相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遗传信息也不尽相同。
)5、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6、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7、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9、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按照大小和从属关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林奈的研究使分类学成为一门科学,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10、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进化学说”。
11、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法的科学家。
12、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13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14、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此实验中设计的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有无毒液;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对照实验。
第二章细胞1、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2分)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宸宸”“琮琮”“莲莲”三个亲密无间的机器人好伙伴作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生物,因为它们有超高的智商B.它们是生物,因为它们会跳舞C.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D.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2分)下列水产品中属于鱼类的是( )A.对虾B.黄花鱼C.章鱼D.梭子蟹3.(2分)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4.(2分)下列关于测量工具“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有零刻度线B.都是量程越小,精确度越高的工具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D.测量的精确度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5.(2分)估算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A.书桌高度约15厘米B.中学生体温约37℃C.一罐可乐的体积约330毫升D.感觉不冷不热的水温约为35℃6.(2分)下列观察实验中,借助放大镜也不能观察到的是( )A.观察手指指纹的纹路B.观察蜗牛的外形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D.观察方形蔗糖颗粒7.(2分)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 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 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8.(2分)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得结果,分别为:17.82cm,17.74cm,17.81cm( )A.17.806cm B.17.81cm C.17.8225cm D.17.82cm9.(2分)西湖景区的莲和松鼠深受游客的喜爱,如图所示。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
本文将会对这些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同学们复习期中考试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物学1. 生物的种类和分类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生物,科学家们将生物进行了分类。
生物分类的原则是依据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层次分类法和进化分类法。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指地球上的绿色植物,主要包括叶、茎和根三个部分。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同。
例如,在干旱的地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较小,茎和根较大,以便在夜间吸收水分。
3.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是指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同。
例如,水生动物通常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帮助它们在水中游动。
二、物理学1.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的科学,主要包括电荷、电场和电流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电的存在,例如灯亮、电视开机等。
2.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物体在运动,例如汽车行驶、鸟儿展翅飞翔等。
3.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和热量的科学,主要包括热量、温度、热传导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帮助保持温度的方法,例如冷藏、保温等。
三、化学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内的所有东西,被分类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指物质中只有一种组分的物质,混合物指物质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的物质。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化学键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相互结合的关系,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作用的现象,主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不能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化合物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3七上·长兴期末)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
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
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
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2.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
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题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 C.不变D.都有可能2、小明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5厘米,1.76厘米,1. 83厘米。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你认为哪个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舍去这个测量值?A.1.73厘米B.1.75厘米C.1.76厘米D.1.83厘米3、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正确的测量方法:()4、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A.20℃B.30℃C.40℃D.60℃5、对质量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B、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C、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温度、位置等无关D、物体的质量就是物体重量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难确定7、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用这样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得到的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断8、如右图所示,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A、23℃、25℃B、—23℃、25℃C、37℃、—25℃D、—37℃、25℃9、下图用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小明应怎样选择哪种操作?()A B C D10、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11、下列各组植物中,全部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广玉兰、睡莲、松树B、苏铁、樟树、银杏C、松树、银杏、侧柏D、水杉、青菜、苏铁12、裸子植物最显著的特征是()A.树干高大B.叶为针形C.子房裸露D.种子裸露13、下列是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共有特征的是A.胚珠的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着B.均为绿色开花植物C.可产生种子,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D.受精方式为双受精14、水和无机盐能进入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这主要是由于()的作用。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规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
获得数据如下表:(1)B组实验的作用是。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答案】(1)对照(2)A(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熬夜2.【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
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O点,组装成一个摆,在θ<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L(摆球重心到悬挂点O的距离)有关。
【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D和质量m,计算出b摆球的密度ρ;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使摆长为800.0mm;④在0<5°时,让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T30;⑤计算周期T;⑥用不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1)【思考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T30后求出T,而不是直接测T,这是为了。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填“有关”或“无关”)。
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3)【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做摆球呢?3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T=2.023s。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习《科学》,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仔细观察,大胆质疑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研究科学要有实证意识2.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现象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屠呦呦好奇于青蒿治疟疾现象并通过数以万计的实验,发现了青蒿素……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和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
你最不认同的看法是( ▲ )A.甲B.乙C.丙D.丁3.MOSS 是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的人工智能AI 机器人。
下列各项中,能作为判断MOSS 是否为生物的标准是(▲ )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D.能否生殖4.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
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
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A.建立假设B.合作与交流C.提出问题D.检验与评价5.下列例子中,能够证明遗传多样性的是(▲)A.人身上有许多细胞B.蚕豆种子生长成蚕豆C.同窝小猪的体色有白、花、黑三种D.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6.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节的出现促进了环节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B.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能更好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C.身体分节有利于动物器官趋于集中,但不利于动物的灵活运动D.身体分节是无脊椎动物向高等方向进化的体现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摘自《诗经•蒹葭》,其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
专题03必考(高频)选择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

专题03 必考(高频)选择题一、选择题1.对需测量的物理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D.杭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答案】B2.(2023七上·上虞期末)“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中的“苔花”是一种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藓和牡丹的说法,正确的是()A.苔藓和牡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B.苔藓和牡丹都有根、茎、叶C.苔藓和牡丹都能开花结果D.苔藓和牡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A.苔藓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而牡丹生殖过程不需水,生活在干旱的地方,故A错误;B.苔藓具有茎和叶,茎没有真正的根,故B错误;C.牡丹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而苔藓不能,故C错误;D.苔藓和牡丹都是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2七上·金东月考)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同学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答案】D【解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它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测量就存在误差,即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2023七上·温州期末)2022年12月在瓯江流域发现全球新物种——瓯江小鳔鮈(如图)。
瓯江小鳔鮈是一种小型鱼类,全长不超过10厘米,常栖息在河流中下游,其在二歧分类表中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瓯江小鳔鮈是一种小型鱼类,鱼类属于有脊椎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所以为丙;故答案为:C.5.(2022七上·金东月考)校医阿姨用体温计给我量了体温,告诉我体温是37.2℃。
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浙教版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科学温馨提示:1.全卷共4页,有3大题,28个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1.本次考试的科学试卷长度大约为()A.40毫米B.40厘米C.40分米D.40微米2.一只量筒有50毫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度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A.6立方厘米B.0.6立方分米C.12立方分米D.12立方厘米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4.5m=4.5m×100cm=450cmB.456mm=456×1/100 =4.65mC.36cm=36×1/100m=0.36mD.6.4cm=6.4×100m=640m4.一位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A.他的体温肯定是37.5℃B.他的体温更接近39.5℃C.他的体温在37.5℃至39.5℃之间D.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5.用三角尺和刻度尺协作,先后五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36厘米,1.71厘米, 1.72厘米,1.86厘米,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A.1.7512cmB.1.75cmC.1.72cmD.1.76cm6.下列哪项不是果实()A.葵花子B.蚕豆荚C.花生果D.白果7.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标本放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标本干燥B.增加标本透亮度C.维持细胞活性D.保持细胞原有形态8.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 B C D9.小明用显微镜视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心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口腔上皮细胞内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假如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整理第一章至第二章知识点

后溪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科学学问点汇总整理人:王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是要讨论各种自然现象,并找寻它们产生、开展的缘由和规律。
试验是进展科学讨论最重要的环节。
在试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运用各种仪器,细致视察各种试验现象,正确记录试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展分析,作出结论。
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推断是有局限性的。
二、试验和视察视察和试验是学习科学的根底,试验又是进展科学讨论最重要的环节。
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处和试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响容器,可以加热,用处非常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间隔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匀称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裂开。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运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视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视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改变。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验室的主要热源。
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运用时用外焰加热。
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翻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响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外表皿:可短暂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展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南昌市立德朝阳中学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阶段复习题-参考答案(5)(2)

姓名:班级: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1 dm;1 m;1 mm;1 cm 。
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3cm、2.14cm、2.13cm、2.16cm。
则测量、,该科学素养练习的长度是26.01 cm3.01cm、3.024cm、2.99cm、3.14cm、3.00cm,那么测量的平均值是 3.00 cm 批注 [G1]: 以人的身高作为比较对象,发现红旗的宽度宽于1倍人的高度,但不宽于2个人的位置。
批注 [G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主要是减小测量的误差,首先先判断是否有错误的读数,并将其排除。
将剩下的取平均值。
注意最后的结果不要写成分数形式。
也不要进行四舍五入。
题干中2.16cm要舍去,将剩下的数取平均数。
批注 [G3]: 其中, 2.16 cm 错误要排除!批注 [G4]: 其中,3.14cm 、3.024cm 错误,要排除!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7.如图3-1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5.00 cm,其中准确值为 5.0cm,估计值为0.00cm。
9.图3-3中甲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3.60cm,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1mm ;乙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1.8c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1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批注 [G5]: 刻度尺读数,一定要记得检验,第一、看自己写的数据倒数第二位单位是否与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单位一致。
第二、是否忘记书写单位。
批注 [G6]: 4.60 cm −1cm= 3.60 cm批注 [G7]: 刻度尺读数一定要认清楚刻度尺的分度值,在进行检验,准确值、估计值、是否错误。
另外,要看清楚左端是否从“0”刻度对齐,如果不是要减去初始的刻度值批注 [G8]: 减小误差的三种方法:第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二、使用更加优化的测量方法;第三、使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
批注 [G9]: 误差不是错误,任何测量中都会有误差的存在。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研究人员从某材料中检出一种生物,单细胞、有成形细胞核、无叶绿体,该生物最可能是()A.C.D.B.2 . 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B.量杯也有零刻度的C.温度计一般都有零刻度,但体温计没有零刻度D.量筒也有零刻度的3 . 执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拿试剂瓶时标签向着手心,便于背诵和记忆物质的名称和符号B.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便于观察液体颜色C.液体药品用过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取了什么液体D.瓶塞倒放,是为了防止沾上杂物,污染瓶内药品4 . 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个B.2个C.4个D.8个5 . 如图所示的实际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熄灭酒精灯D.测液体温度6 . 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D.试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7 . 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A.物理书的长是2.25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C.茶杯的高度是9.5D.黑板的宽是1.288 .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二、填空题9 . 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称为温度,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023-2024学年浙江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模拟卷(原卷版)

20232024学年浙江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都不给分)1.以下是有关生物分类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大家族B.原生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是最简单的动物C.蕨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D.铁树属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2.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A.蜗牛B.草履虫C.酵母菌D.大肠杆菌3.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使地球成为一个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美好世界。
下列植物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A.苹果树B.玫瑰C.红松D.豌豆4.下列数据,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成年人站立时鞋底贴地面积约为350cm2B.一瓶可乐容积是500dm3C.科学老师的身高约是170000mmD.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8.2℃5.以下对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6.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B.C.D.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向量筒里倾倒液体B.从滴瓶里取出液体C.向试管里加入粉末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8.人们常吃的蔬果与它的食用部分对应正确的是()A.胡萝卜——茎B.桃——果皮C.马铃薯——根D.花生——果实9.在户外玩耍的时候,小科同学观察到了一只奇特的昆虫,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科终于清楚了它的类别。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说出图中昆虫所属的类别()1a.足上有毛甲1b.足上无毛22a.触角有毛32b.触角无毛乙3a.背部有两个以上斑丙3b.背部只有两个斑点丁A.甲B.乙C.丙D.丁10.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
初一期中考试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期中考试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一科学的学习中,期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了检验。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总结,以下是初一期中考试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物理知识点归纳1. 基本物理量在物理学中,一些最基本的物理量包括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和温度等。
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和单位,并能够进行常见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2. 科学实验与测量科学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同学们需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了解常见实验器材的用途。
此外,测量也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图像表示等。
同时,力也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力的定义、计算和作用规律。
4. 电与磁电和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需要了解电荷、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知识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此外,了解电磁场的特性和应用也是必要的。
第二部分:化学知识点归纳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因此需要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例如,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以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常见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掌握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例如,了解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和置换反应等,并能够写出简化的化学方程式。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工具,需要了解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还要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元素的某些性质。
4. 酸碱中和和溶液浓度酸碱中和是溶液中常见的化学反应,需要了解酸碱中和的定义和特点,并能够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
此外,了解pH值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也是必要的。
第三部分:生物知识点归纳1.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生物是生命的载体,理解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对于学习生物学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知识点
在七年级上学期中,科学课程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期
中考试中,这些知识点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
识点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生物学
1. 细胞构成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细胞。
因此,了解细胞的组成是十分必要的。
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知识
点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细胞核等。
2. 基础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而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被
考查的生物化学知识点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同学们需要掌握它们的组成和生物功能等基本概念。
3. 生物遗传学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又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
被考查的遗传学知识点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和性状等。
同学们需要掌握基本的遗传现象和规律。
化学
1. 原子结构
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因此了解原子结构十分必要。
在期
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原子核、电子云、质子和中
子等。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与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在期中考试中,同学
们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基本特征,以及化学反应中元
素与化合物的转化过程。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被
考查的化学反应知识点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
应等。
物理
1. 运动学
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
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运动学知识点包括: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等。
2. 力学
在物理学中,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学的运动学分支。
在七年级
上学期中,常被考查的力学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和
重力等。
3. 热学
热学研究热量的传递和变换规律。
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热学知识点包括:热传导和物体的热性质等。
总结
本文讨论了七年级上学期中的几个重要的科学知识点,包括生物学、化学和物理等方面。
在期中考试中,同学们应当特别关注这些知识点,加以巩固和练习,以便更好地完成考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