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已经非常广泛了,覆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
本文将梳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大全,以便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各专业的性质和就业前景。
二、理工科类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相关知识,培养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习电子技术、电子电路、电子器件、通信原理等知识,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专业人才。
3. 机械工程: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动力学等知识,培养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工程人才。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习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加工、材料分析测试等知识,培养掌握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和材料应用的专业人才。
5. 土木工程:学习土木工程设计、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知识,培养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和管理的专业人才。
6.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习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热力学等知识,培养从事化工生产和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
7. 测绘工程:学习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等知识,培养掌握测绘工程设计和实践的专业人才。
8.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习建筑设计、暖通空调工程等知识,培养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9. 生物医学工程:学习生物电子学、医学影像学、生物材料等知识,培养从事生物医学工程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10. 海洋工程:学习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工程、油气田开发等知识,培养从事海洋工程设计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三、文科类1.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行为学、员工培训与发展等知识,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2.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等知识,培养了解国际贸易和经济的专业人才。
教育部 专业设置
教育部专业设置
教育部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专业设置标准:教育部会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专业设置标准,包括专业目录、专业基本条件和专业设置程序等,以规范高校的专业设置。
2. 审核专业设置:教育部会对高校提交的专业设置申请进行审核,主要从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专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指导专业建设:教育部通过发布指导性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指导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
4. 评估专业质量:教育部会对高校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保障专业的培养质量。
评估结果会作为高校专业调整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5. 调整专业设置:教育部会根据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和学科进步等情况,适时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教育部对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旨在规范专业设置、提高专业培养质量、促进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各高校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育部的要求,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专业设置和管理办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3.26•【文号】教高厅〔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动态调整优化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教高〔2023〕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施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每年更新。
新列入和不再列入《专业目录》的专业,与当年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一并公布。
高校本科招生专业按照更新公布的《专业目录》执行。
二、完善本科专业类的设置与调整机制。
增设、更名专业类,或调整专业类下设专业,原则上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类教指委)提出调整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设置教指委)进行审议。
三、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设专业。
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调整一般由专业类教指委提出、专业设置教指委审议。
特设专业转为基本专业,按上述程序调整。
2022年本科专业目录
2022年本科专业目录中国本科专业目录是由教育部依据国家高等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一种综合认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以及国家意愿的实践和规范。
一、信息类专业(一)综合类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信息安全3.数字图书馆学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软件工程7.物联网工程8.网络技术9.嵌入式系统10.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1.信息资源管理12.教育信息化13.数字文化与艺术14.信息传播技术(二)理论部分1.计算机理论2.电子商务3.数字媒体4.数字图像处理5.机器人学6.智能科学与技术7.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8.信息社会学9.信息过程学(三)应用部分1.移动通信应用2.多媒体技术3.数字行政管理4.医学信息工程5.网络营销6.数据仓库技术7.多媒体感知技术8.新兴信息化技术9.网络安全技术10.信息融合系统应用二、文化创意类专业(一)综合类1.文化创意设计2.文案编辑3.文化编辑4.活动策划5.媒体文化6.新媒体艺术7.主持与讲述(二)实践部分1.广播电视编辑2.影视制作3.绘画艺术4.动漫设计5.音乐创作6.网站编辑7.动画制作8.游戏设计(一)政治类1.政治学2.国际政治3.国际关系4.中外政治比较(二)社会类1.社会学2.社会工作3.社会科学4.人力资源管理5.社会保障(三)文化类1.传播学2.新闻学3.大众传播4.编辑出版学5.文化管理学6.美学7.历史学8.考古学9.民俗学10.语言学11.文学12.科普类专业。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最新版)目录1.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影响2.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与问题3.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改革4.未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正文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影响教育部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通过发布相关政策、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引导高校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和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科专业门类较为齐全,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二是学科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如“双一流”建设、新型人才培养等;三是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趋于差异化,以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然而,在现阶段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一些高校过度追求热门专业,忽视了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
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改革为解决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积极推进相关改革措施。
首先,加强宏观指导,引导高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其次,鼓励高校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再次,推动高校、地方政府、产业界等多方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二是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复合性;三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摘要:
1.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
2.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
3.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优化建议
正文: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近年来,一些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热点。
同时,一些传统学科也在不断升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为高校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
然而,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高校过于追求热门专业,导致资源过度集中,而一些冷门专业却面临招生困难、师资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包括:
1.高校应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自身优势,合理设置学科专业,避免盲目跟风和资源浪费。
2.加强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扶持和培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3.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就业前景不佳、教育质量不高的专业进行及时调整。
5.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校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
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及命名标准表
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及命名标准表1. 背景介绍为了规范学科专业的命名和分类体系,方便教育管理和学科发展,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学科专业目录及命名标准表》。
本文档旨在对该目录进行简要介绍,并解释其中的命名标准。
2. 学科专业目录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是对各个学科专业进行分类编码和命名的标准化表格。
该目录包括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分类,并为每个专业分配了唯一的编码。
目录的整体结构清晰,能够覆盖广泛的学科范围。
2.1 专业分类体系学科专业目录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组织。
该分类体系一共分为若干层级,可以从大的学科分类逐步细化到具体的专业领域。
学科专业的编码也反映了这种层级关系,使得专业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和关联性。
2.2 编码规则学科专业目录的编码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命名的。
一般来说,专业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学科分类的层级关系,字母表示具体的专业领域。
编码规则简洁明确,能够快速定位到特定的学科专业。
3. 命名标准学科专业的命名标准是为了保证专业名称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命名标准要求专业名称应当简明扼要地描述该专业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避免使用过于宽泛或模糊的名称。
3.1 清晰明确专业名称应当具有清晰明确的含义,能够准确表达该专业的学科属性和特点。
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的专业名称,以免给人造成困惑。
3.2 简明扼要专业名称要求简明扼要地概括该专业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通过简短的名称能够传递出专业的核心特点,便于人们对该专业的认知和理解。
3.3 有效区分专业名称要求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的学科专业,避免出现重复或相似的命名。
每个专业的名称应当具有独特性,以便于对不同专业进行准确的辨识和分类。
4. 结论《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及命名标准表》是为了统一学科专业的命名和分类而设计的标准化表格。
通过遵循该目录和命名标准,可以实现对学科专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发展。
有效的命名标准能够准确地反映专业的学科属性,帮助人们理解和识别不同专业。
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目录
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目录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由教育部制定并定期修订,旨在为学生提供清晰的专业选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目录的基本构成,包括学科门类、学科类别和专业目录。
学科门类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目录按照学科门类的不同划分为11个大类,分别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都包含了多个学科类别,以进一步细分不同的专业领域。
学科类别哲学•哲学类•逻辑学经济学•经济学类•统计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类•保险学类法学•法学类•法律硕士(LLM)•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国际政治类教育学•教育学类•教育技术学类•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中学教育专业文学•汉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类•翻译类•戏剧与影视导演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考古学类•博物馆学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类理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工学•机械类•能源与动力工程类•材料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农学•植物生产类•园艺类•农业资源与环境类•水产养殖学类•动物科学类医学•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医学影像学类管理学•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会计学类专业目录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目录以专业目录的形式展示了各个学科类别下的具体专业。
以法学类为例,其下的专业目录包括:•法学•法律硕士(LLM)•社会学•政治学•国际政治每个专业还有相应的代码,方便学生进行系统的选择和申请。
结语中国大学专业分类目录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为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参考该分类目录进行选专业。
在选择专业时,还应注意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一、背景介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在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和专业目录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办学条件,制定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方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
二、学科门类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按照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划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律、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论与应用科学等12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再细分出若干个小类,如经济学大类下有财政学、金融学等小类。
三、专业目录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领域)分类与代码》,作为高校开设本科及研究生专业的参考依据。
其中本科专业目录包括12个大类,共有89个小类;研究生专业目录包括11个大类,共有159个小类。
四、高校自主设置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办学条件,自主设置一些专业。
这些专业可能是跨学科的,也可能是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如医学、艺术设计等。
五、专业设置原则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国家规定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和需求;2.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3.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保障教育质量;4. 着眼未来发展趋势,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六、专业设置流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一般经过以下流程:1. 立项:由高校领导或教务处提出立项申请;2. 研究:成立相关工作组织进行市场调研、人才需求分析等工作;3. 编制:制定本校专业设置方案,并上报教育部门审批;4. 审批:教育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查,并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5. 实施:获得批准后开始实施本校专业设置方案。
七、专业设置的意义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通过专业设置,高校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八、专业设置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育部专业分类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简介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将普通高等教育分为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
另有编号11为“军事学”学科门类预留。
这12个学科门类“地位”是相同的,但包含的专业数量有多有少,相差很大,见下表。
1. 哲学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只有哲学类一个专业类,含4个专业,基本专业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特设专业有伦理学。
哲学专业全国有73个学校设点,另3个专业设点很少,逻辑学有3所学校开设,9所学校开设宗教学。
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
2. 经济学是近些年非常热门的学科,有4个专业类,分别是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共10个基本专业,7个特设专业。
基本专业中的“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最受考生青睐。
金融学有263所高校开设,国际经贸有466所学校开设,这里既有一流的985高校,也有一般的二本高校。
其它如经济学专业也有301所学校开设,税收学有40所学校开设,保险学有82所学校开设,也算是热门。
特别说明一下,会计、审计不属于经济学而属于管理学。
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3.法学有6个专业类,分别是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共13个基本专业,19个特设专业,特设专业多于基本专业是因为有一些很特殊的公安类专业如禁毒、警犬技术等。
法学无疑是最大的专业,开设学校452所,政治学与行政学116所。
社会学类的两个专业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学开设学校93所,社会工作开设学校242所。
公安学类的专业一般都在提前批招生。
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部学科分类及主要学科目录表
教育部学科分类及主要学科目录表
一、人文学科
1. 哲学
2. 逻辑学
3. 宗教学
4. 伦理学
5. 心理学
6. 教育学
7. 社会学
8. 政治学
9. 民族学
10. 法学
11. 经济学
12. 文化遗产学
二、社会科学
1.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2. 新闻学与传播学
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4. 文学
5. 艺术学
6. 历史学
7. 管理科学与工程
8. 决策科学与工程
9. 统计学
10. 人力资源管理
11. 商务管理
12. 宏观经济学
三、自然科学
1. 数学
2. 物理学
3. 化学
4.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5. 地球物理学
6. 大气科学
7. 海洋科学
8. 地质学
9. 生物科学
10. 医学基础医学
四、工程与技术
1. 力学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4. 机械工程
5. 仪器科学与技术
6. 船舶与海洋工程
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8. 光学工程
9. 生物医学工程
10. 电子科学与技术
11. 信息与通信工程
五、医学与卫生科学
1. 基础医学
2. 临床医学
六、农学
1. 农学
七、管理学
1. 管理学
八、艺术学
1. 音乐与舞蹈学
2. 戏剧与影视学
3. 美术学
4. 设计学
九、教育学
1. 教育学
十、体育学
1. 体育学
以上为教育部学科分类及主要学科目录表。
请注意,该目录表仅供参考。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是教育部制定的一个专业分类,用于规范高校教育的专业设置。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专业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专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越来越多。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性规范,对于保障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分为16个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和语言文学。
每个门类下面包含一定数量的大类和专业。
例如,工学门类下包括10个大类,包括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每个大类下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
整个目录构建起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是具备多重功能的,它既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基础性规范,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性制度之一。
它的主要功能如下:一、规范高校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和依据,可以避免设置过多重复专业,保障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是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基石,它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方向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是高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参考和依据,可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实效,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管理,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不断更新和完善,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协同和融合,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制度性安排,也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和发展机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在实施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时要充分依据教育部专业分类目录,注重专业发展、质量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教育部专业归类
教育部专业归类教育部是我国负责教育事务的部门,它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各高校的专业设置,教育部对专业进行了归类。
这一分类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准确、更清晰的专业选择指导,以及为教育部门提供科学的专业管理依据。
教育部专业归类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八大类。
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个小类,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专业。
人文社科类专业主要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分析和理解能力,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自然科学类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探索能力,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工学类专业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能力,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农学类专业涵盖农业科学、农业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在农业领域的科研、生产和管理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医学类专业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临床、预防和管理能力,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管理学类专业涵盖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学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在组织管理和决策分析方面的能力,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支持。
艺术学类专业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设计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表演方面的才能,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学类专业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特殊教育等学科。
这些专业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的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教育部专业归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管理提供参考。
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01 哲学0101 一级学科: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一级学科: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10 军事法学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4 教育学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0402 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一级学科: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一级学科: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学)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一级学科: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一级学科: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学0703 一级学科: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一级学科: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一级学科: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一级学科: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一级学科: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3 第四纪地质学0710 一级学科: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一级学科: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8 工学0801 一级学科:力学080102 固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0802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4 车辆工程0817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工艺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0818 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一级学科: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一级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 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0822 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 082202 制糖工程 082203 发酵工程 082204 皮革化学工程0823 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82402 轮机工程 082403 水声工程0825 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 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一级学科: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一级学科:林业工程082901 森林工程 082902 木材料科学与技术 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0831 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 食品科学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2 园艺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4 植物保护0905 畜牧学0906 兽医学0907 林学0908 水产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6 中西医结合1007 药学1008 中药学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3 战役学1104 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6 军制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摘要:1.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指导作用2.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与问题3.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措施4.未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正文: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指导作用教育部作为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发挥着指导作用。
通过发布相关政策、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引导高校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
在“十三五”期间,教育部积极推动高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在数量和类别上均有所增长。
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日益多样化,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新兴交叉学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然而,在学科专业设置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扩张、重复设置和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首先,加强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明确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的主体责任,推动高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
其次,完善学科专业设置预警和退出机制,对重复设置、就业率低等专业进行预警和调整。
最后,加大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创新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未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变化,未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首先,学科专业设置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如“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新兴领域将得到重点发展。
其次,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专业将得到更多重视,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最后,高校将更加注重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教育部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在当今社会,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科的分类和设置,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也关系到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方向。
教育部对于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有着明确的目录划分,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学科门类是对学科的最大分类。
目前,我国教育部划分的学科门类共有 14 个,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
哲学门类,它探讨的是世界的本质、人类的存在意义以及思维的规律等深层次的问题。
经济学门类,研究的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包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等多个方面。
法学门类,涉及法律的制定、执行和解释,以及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教育学门类,专注于教育理论和实践,培养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学门类,涵盖了各种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历史学门类,通过对过去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理学门类,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工学门类,强调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工程实践,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众多领域。
农学门类,致力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研究和实践。
医学门类,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包括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
军事学门类,研究战争和军事战略,为国家的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持。
管理学门类,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艺术学门类,培养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人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交叉学科门类,则是新兴的学科领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创新。
在学科门类之下,是一级学科。
每个学科门类包含若干个一级学科。
比如,工学门类下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
二级学科则是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学科领域。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 指南 教育部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指南教育部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指南(教育部)
前言
为了指导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组织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供参考依据,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本科专业设置的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拓展知识面。
3.体现时代特色,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
4.突出地方与学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5.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促进交叉融合。
二、本科专业设置的范围
本指南包括12个门类,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每个门类下设若干个一级学科及其对应的本科专业。
三、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科学合理。
2.课程体系科学完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4.教学条件配套完善,实验实训条件良好。
5.质量监控机制健全,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四、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进步,高校应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优化专业结构,保持专业的活力。
可通过增设、合并、撤销等方式调整专业设置。
新专业设置应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生源基础。
附录: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此处列出各学科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及其对应的本科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
摘要:
1.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影响
2.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
3.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4.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
正文:
【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影响】
教育部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通过发布相关政策、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引导高校合理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教育部还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另一方面,传统学科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升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高校过于追求热门专业,导致学科布局不合理;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为解决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引导高校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学校定位、特色和优势,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布局。
其次,鼓励高校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此外,还要求高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高校还需要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