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七色光》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七色光)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一般生活中的色彩也有肯定了解的根底上,带着他们进一步探究光与色彩的关系。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尝试做一些光的合成和分解色光的实验,感受光与色彩的无穷微妙。本课共分为两个局部:一、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二、做滤光实验,使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微妙,观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具:水盆、平面镜、电筒、陀螺、喷壶等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商量: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着孩子们制造彩虹。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逐渐成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时,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商量: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商量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觉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刚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感受光学世界的无穷微妙。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商量: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玩〞中经历探究七色光秘密的全过程。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及滤光实验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商量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色彩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色彩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色光可以被过滤掉,色彩滤光片只能透过同颜色的光,通过做滤光实验,使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会激起学生更深刻的思考。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打算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了解七色光能合成白光,当他们看到红、绿、蓝三种色光也能合成白光时,他们感到特别惊异,课后探究的欲望再次被点燃。

(板书设计):

4、七色光

红、橙、黄、绿、青、蓝、紫

雨后

洒水车后面有阳光和水珠〔或水雾〕的地方

喷雾器喷射时

喷泉或瀑布的周围

(教学反思):

在科学教学中,当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逐渐成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时,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依据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小、好玩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玩〞中经历探究七色光秘密的全过程,在“玩〞中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到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当然,这种“玩〞并不是放羊式的、盲目的、无目的的玩,它与学生课余时间自发的游戏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在教师的安排和引导下“玩〞,教师要精心选择实验材料,合理调控活动时间,灵敏处理突X况等。第二,要让学生有目标地“玩〞,带着问题去“玩〞,在“玩〞中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要让学生在“玩〞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真刀实枪〞地搞科学。这样,学生才会在“玩〞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才会终生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