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 第三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如使用A、B、C三个字母进行搭配,讲解排列(如ABC、ACB等)和组合(如AB、AC等)的区分及应用。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将搭配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例:如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制定一日三餐的菜谱,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搭配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
(1)枚举法的运用:枚举法是解决搭配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遗漏或重复。
二、核心素养目标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搭配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新教材下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搭配的基本方法和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枚举法的运用,我会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搭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周的早餐搭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搭配组合,演示搭配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同步练习(3课时 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同步练习(3课时 含解析)

第1课时搭配(1)1.用2、5、6、0四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2.4个小朋友排成一队。

队长小美站在最前面,其他人可以任意换位置,一共有多少种排法?3.把5辆玩具车全部分给小龙、小华和小亮,每人至少分一辆,有多少种分法?4.按下面的要求,从4、5、O、9中选两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小数。

(1)小于1的一位小数。

(2)大于5的一位小数。

5.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第2课时搭配(2)1.下图是食堂盒饭的菜品。

如果每份盒饭一荤一素搭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2.学生的副餐有一袋牛奶和一份点心,牛奶有3种不同的口味,点心有5个不同的种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3.用“红、黄、绿”三个字分别与“花、色、豆、衣”四个字组词,共有几种不同的组法?所组的词有哪些?4.爸爸妈妈要带果果去看电影,从家到电影院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5.从淘淘家到学校,如果只是向西、向北走,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第3课时搭配(3)1.先连一连,再数一数。

三年级有5个班参加篮球比赛,每两个班赛一场,一共有多少场比赛?2.少年英才杯的四强比赛,每2人都要下一盘棋,一共要下几盘棋?3.华博机器人学校六一儿童节期间凭宣传单可免费听两节课。

(1)徐新刚想从上面的4种课程里选择2种来听,共有多少种选法?(2)李涵想选百变工程和另一种课程,共有多少种选法?4.几个朋友相约去公园划船,想从下面的5艘船中挑选2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5.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 )个长方形。

第1课时搭配(1)1.答:用2、5、6、O四个数可以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解析组成两位数,也就是十位和个位,用固定十位法,可以固定3次,分别是2、5、6。

当十位是2时,个位可以是5、6、O,能组成3个两位数;同理当十位是5时,可以组成52、56、50三个数;当十位是6时,也可以组成3个数。

所以一共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答:一共有6种排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好,你们喜欢动画王国吗?要想进入动画王国必须打开密码锁 才能进去。(课件出示)同学们讨论。进入了动画王国美羊羊真诚的欢 迎我们的到来。可是美羊羊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 因为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它正在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呢。
板块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我们先来看看美羊羊的衣橱里有哪些衣服吧! (课件出示)为了等会讨论方便,先要确定衣服的名字,这是一件短衣 、长衣、 长裤 、 短裙 、长裙。这里有几件上装和几件下装?
板块四、运用知识,巩固提高。 1、早餐的搭配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2、拓展应用(搭配) 老师有一些帽子和围巾,一共可以有1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猜一猜,老 师可能会有几顶帽子和几条围巾?(一顶帽子搭配一条围巾)
【设计意图: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富有现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的练 习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
我们先来听听小精灵的提示: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是什么意 思?好的如果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是一种穿法,你猜猜这些衣服一共有 多少种穿法?谁来猜猜?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到底有多少种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搭配中的学问(板书:搭配)刚才我们 只是进行了猜测,那么,接下来我们亲自来配一配。把两件上装和三件 下装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让美羊羊自己选择,好吗?在操作之前 我们先来看看合作提示。
b.用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第1件下装分别搭配 2件上装,表示1个2。第2件下装分别搭配2件上装,就有2个2。第3件下 装分别搭配2件上装,就有3个2了。2+2+2=6。(连线并计算) 师:先确定上衣就算2个3是多少,先确定下装就算3个2是多少,都可以 用3×2=6表示。看来,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 师:在搭配过程中我们可以先选定上装与下装搭配,还可以先选定下装 与上装搭配。只要有序的进行思考,就可以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

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6篇

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6篇

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6篇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数的排列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表格,彩笔,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咱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他们都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我也很高兴,所以想带你们去数学广角玩一玩,你们想去吗?生:想(出示课件“数学广角”)二、新授1、师:想要进去必须先解锁(密码问题出示课件)提示: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生:12 21(教师板书)门锁打开进入下一关2、师:顺利打开第一把锁后,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一个超级密码锁,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小组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写一写)?提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1)12 23 13 32 31 21(2)12 21 23 32 13 31提问哪组方法比较好,怎样才能即不丢不漏也不重复的写出所有两位数?生:先拿出数字1和2,组成12和21……观察6个数字找出规律师小结:组成的两位数和数字的顺序有关3.我们一起进入北城南城(出示课件)用红绿蓝3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1)先讨论交流再涂一涂(2)展示学生作品(3)教师小结:用颜色涂出的城区与颜色的顺序有关4.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展示)5 7 9 三个数字,选任意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1)小组讨论(2)填写答题卡(3)集体交流(4)教师小结:求两个数的和与数字的顺序无关5.师:刚刚我们一起闯过了很多关,数学广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见我们,朋友见面要握握手,我们3个人为一组,互相握握手,讨论一下一共可以握几次手。

《数学广角搭配(二)》例3(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二)》例3(教案)
c.探讨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并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d.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对排列组合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数学广角搭配(二)》例3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使学生掌握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a.排列组合原理的应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衣服搭配、数字组合等。
-举例:讲解如何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解答具体的排列组合问题,如“从3件上衣和2条裤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效果还不错。我看到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的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可能是我提问的方式需要更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元素。
最后,总结回顾时,我询问学生们是否有疑问,很高兴看到他们勇于提问。但我也反思,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创造更多互动机会,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数学广角搭配(二)》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对于如何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投入。不过,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讲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但我感觉有些学生在这一部分还有点迷茫。下次我会准备更多的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数学广角搭配(二)》例3(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九龙街道牛街完小教师;侯应丽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102页例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搭配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衣服、裤子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出示课件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搭配(教师板书课题:搭配,学生齐读课题。

)2、PPT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探究学习新知1、PPT出示P102页例2主题图,要求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会建议哆哆穿哪套衣服呢?(生自由说,请学生说)2、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一起拿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是怎样的搭配方法?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5、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请同学们把学具收起来,放在旁边,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学具,只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6、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哆哆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的知识,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三、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人教新版 (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人教新版 (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搭配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

- 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

- 理解并掌握搭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相关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物品搭配的图片,如衣服、鞋子的搭配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搭配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

-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搭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的搭配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搭配练习,如衣服、鞋子的搭配等。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排列、组合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搭配现象,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实践操作”这一环节。

人教版3下数学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二)第3课时 组合问题【教案匹配版】

人教版3下数学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二)第3课时 组合问题【教案匹配版】
组合问题
R· 三 年 级 下 册
情境导入
激趣引入
邀请3个小朋友上台表演握手,每两个小朋友 只能握一次手,那3个小朋友要握多少次手呢?
比赛。每 2 个班踢一场,
一共要踢多少场?
1—2 1—3 1—4
2—1 2—3 2—4
3—1 3—2 3—4
我先确定 1 班要 踢 3 场,再确定 2 班要……
3+2+1=6,一共要踢 6 场。
三年级 4 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 2 个班踢一场, 一共要踢多少场?
我先把每个班与其他班分别连上 线,再数一数一共连了几条线。
一共连了6条线, 1班 说明要踢6场。



2班 ④ 3班 ⑥ 4班

三年级 4 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 2 个班踢一场,
一共要踢多少场?
从100到199中100、111、122、133、144、 155、166、177、188、199共10个。从200到 299亦是如此,再加上300,所以共有 10×2 +1 =21个。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1班
2班
⑤ ④

一共连了6条线,
② 说明要踢6场。
3班

4班
情境导入
巩固练习
1.有 5 个人,每 2 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A
B
C
D
E
4+3+2+1=10,一共要握 10 次手。
2.每次取 2 枚。
我取出了 6 角。
取出的钱共有哪几种情况?请写出来。
1元5分
5角5分
1元5角 取出的钱共有 6 种情况。

(部编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 《数学广角——搭配》 说课稿

(部编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  《数学广角——搭配》  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第八单元----搭配(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说教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堂反思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

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使学生在探知新知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__搭配二第3课时稍复杂的组合课件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__搭配二第3课时稍复杂的组合课件新人教版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3课时 稍复杂的组合
知 识 点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1.如果下面这些小朋友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多少 次手?
(1)连一连,数一数,一共要握( 6 )次手。
(2)华华与其他三人握( 3 )次;龙龙再与另外两人握 ( 2 )次;剩下的梦梦与天天再握( 1 )次就行了。所 以一共要握( 3 )+( 2 )+( 1 )=( 6 )(次)。
点拨:龙龙想选金鱼风筝和一只其他的风筝,一共有3种选法。 第二问是在第一问有3种选法的基础上进行解答的,他把选出的2 只风筝(3种选法)分别送给典典和聪聪,涉及了顺序问题,每种选 法都对应2种送法,共有6种送法。
4.(易错题)在一次羽毛球单打比赛中,8名运动员进行淘汰 赛,最后决哟!
提 升 点 排列、组合思想的综合运用
3. (1)龙龙想从上面4只风筝中任选2只,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选法? 共有6种不同的选法。
点拨:由于每只风筝都可和其他3只风筝组成一组,所以一共 可以有3×4=12(种)选法。因为不能重复选,所以共有12÷2= 6(种)不同的选法。
(2)龙龙想选第2只金鱼风筝和一只其他的风筝,共有多少 种选法?他想把这2只风筝分别送给典典和聪聪,共有多 少种送法? 共有3种选法,共有6种送法。
图示: 4+2+1=7(场) 答:一共打了7场比赛。
点拨:两队之间必定淘汰一队,可通过画图帮助理解。
(3)每人都要与其他三人握一次手,这样一共握了 ( 4 )×( 3 )=12(次);可是同一次握手会算两次, 所以一共要握12÷2=( 6 )(次)。
2.东东、明明、乐乐、红红玩抢椅子游戏,椅子只有2把, 抢到椅子的可能会是哪两位小朋友?写出你想到的所有 结果。 抢到椅子的可能会是东东和明明、东东和乐乐、东东和 红红、明明和乐乐、明明和红红或乐乐和红红。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孩子们,今天何老师想带大家到漂亮的大城堡里去看看,想去吗?但是,到城堡里去玩可是要通关的哦。

你们有信心吗?请看第一关···师: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

要解开这个密码锁,需要哪些信息呢?请看(课件出示)守门老人说: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

(请学生齐读)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必须是由1和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师:两位数包含哪些数位呢?(个位和十位)师:那数字1和2可以怎么摆呢?(十位放1,个位放2,组成的两位数就是12,还可以十位放2,个位放1,组成的两位数就是21.)师:摆出了几个两位数?(2个)那密码到底是12还是21呢?请看第二个信息:(齐读: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较小的数。

)密码是:12。

看,大门打开了。

师:孩子们刚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着我们呢?一起去看一看吧!二、探究新知播放音频: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数学城堡游玩。

师:走,先去数字乐园瞧一瞧,有些什么?看(生齐读。

课件: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师:你知道了什么?(一句一句的分析。

第一句:从1、2、3这三个数字中任选2个数字出来组成两位数。

第二句: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重复,比如不能是11、22或33.)你们明白什么意思了吗?师:现在这里有1、2、3三张卡片,(黑板上贴)把他们分别放在十位或个位上排一排,到底会排出哪些两位数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想)在试之前,何老师有几个小要求,一起读:1、拿出数字卡片1、2、3和题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一)心理特征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

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模式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广角-搭配(例3)

数学广角-搭配(例3)
数学广角— 搭配(二)
第3课时 (例3)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 日那天送妈妈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有 ( )种搭配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数与顺序 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2、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概括、总 结以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调动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3.用4、5、7三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 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D );用 7、3、0、4四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 三位数中,最大的是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 多( D )。 A.4.57,396 B.8.75126 C.7.45,743 D.7.54,439 4.在1~100这一百个数中,数字1出现了 ( C )次。 A.10 B.11 C.21 D.20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买一个拼音本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
一种币
两种币
买一个拼音本5角钱,可以有4种付钱方式。
小军:我妈妈的手机号码后四位是由2、3、5、 7四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妈妈:这个四位数是一个双数。 3572<3752<5372<5732<7352<7532。 按下面的要求,用3、0、7、9这四个数字写 出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1)从小到大写出大于900的三位数; (2)从大到小写出小于700的三位数。 (1)903<907<930<937<970<973; (2)397>390>379>370>309>307。
方法一:
买一个拼音本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
方法二:
买一个拼音本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
方法三:
买一个拼音本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
方法四:

三年级数学搭配教案

三年级数学搭配教案

三年级数学搭配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搭配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及术语,提高其数学词汇的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或黑板、白板2. 数学教辅资料3. 课堂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学概念和相关词汇的单词卡片,随机抽取几个让学生快速回答其搭配关系并解释其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数学术语搭配,如“三角形-三边”、“平行四边形-平行边”等。

二、引入新知:(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师呈现的数学搭配句子,要求学生自行体会搭配词语的顺序。

2.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搜集数学搭配句子,例如“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差相等”或“平方数-由一个整数的平方得到的数”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一个小组展示数学搭配句子的任务。

三、知识讲解与训练:(2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数学搭配句子,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正确的搭配方式,并讲解其中的原因。

2. 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和相关词语,要求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并配对搭配关系。

3.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搭配练习题,互相交流,纠正错误的搭配,并解释其原因。

四、拓展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数学搭配句子的练习题,并解释其含义。

2. 教师进行抽查和点评,对正确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全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数学搭配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 教师提醒学生积极运用数学搭配词语,提高数学口语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数学搭配句子,并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习题。

注:以上仅为一个案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简单的排列【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01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材与学情分析】学习教材第101页例1时,教师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四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摆的时候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排列和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数。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同样的文字可以组成不同意思的词语。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课件出示游戏规则:请用“读”“书”“好”三个字组成不同的三字词语(每个词语中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学生思考,指名汇报。

根据汇报,课件出示:读书好读好书书好读书读好好读书好书读这些文字真有趣,三个汉字排列的顺序不一样,所组成词语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如果用1、3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呢?(2个)用1、3、7又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呢?(6个)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排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1.师提问:用1、3、7、9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动手摆一摆。

让学生拿出数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排列方法?同时思考:怎样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⑴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⑵汇报。

生:我先选一个数字写在十位上,按顺序写,就能不重不漏。

十位上是1的两位数有13、17、19,十位上是3的两位数有31、37、39.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有71、73、79.十位上是9的两位数有91、93、9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教案标题:探索搭配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探索搭配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参与能力;3.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搭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搭配的概念;2.掌握特定搭配的规律;3.运用搭配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搭配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数学广角--搭配PPT;2.卡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对搭配的讨论,让学生感受搭配的魅力。

2.使用母鸡和小鸡的搭配作为例子,出示搭配的图片,问学生母鸡的搭配是什么?小鸡的搭配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搭配的概念。

Step 2 搭配的规律探索1.出示数字图片,比如一六、二七等,问学生它们是什么搭配?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2.出示更多的数字图片,让学生尝试自己发现搭配规律。

3.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记录学生发现的搭配规律,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Step 3 搭配的练习1.出示一些数字搭配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分小组给每组发卡片,上面写有数字,要求学生根据搭配规律将数字卡片分组。

Step 4 总结与展示1.请学生将自己整理的搭配规律告诉全班,并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规律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总结探索过程,巩固学习成果。

Step 5 课堂小结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展示自己整理的搭配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数字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并总结了一些搭配规律。

在搭配的实践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搭配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搭配的活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教案(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教案(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1课时搭配(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记忆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然后进行排列难点:正确有序地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学习例1。

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师徒四人,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

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四、思维训练从写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意选出2张,做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积?写出这些算式。

【板书笔记】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2课时搭配(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新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5分钟)五一小长假马上就要到了,王老师有个出游计划,你们想不想知道王老师出游的具体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王老师的出游计划——服装设计师例2 王老师有2件上装,3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王老师在5天假期里能做到每天穿的衣服不一样吗?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信息。

分析清楚题目意思和要求: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选1件,。

任务一: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要求(3分钟)1.说一说,摆一摆,数一数,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议一议,摆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3.小组展示。

摆的时候,先,再。

小组合作时,教师巡视帮困,收集固定上装和固定下装两种不同的做法。

小组汇报,补充,教师适当板书。

任务二:连一连如果没有这些图片,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小组合作要求(5分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上装和下装。

把自己的想法和组员说一说,优点是什么?2.连线。

连线时要注意什么?想一想如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小组展示。

小组合作时,教师巡视帮困,适当提示可用文字,图形,符号表示上装和下装。

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小组汇报,成员相互补充,教师适时板书。

任务三:列式算一算小组合作要求(5分钟)提示:观察以上连线方法,每一条连线表示一种搭配方法。

王老师有()件上装,()件下装。

(1)从上装考虑,每一件上装都可以与不同的()件不同的下装搭配。

有2件上装,所以搭配的方法就有()+()=()(种),或者写成()×()=()(种)。

(2)从下装考虑,每一件下装都可以与不同的()件不同的上装搭配。

有3件上装,所以搭配的方法就有()+()+()=()(种),或者写成()×()=()(种)。

其中,2表示个数,3表示个数。

小组合作时,教师巡视帮困,适当提示2和3的具体意义。

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小组汇报,成员相互补充,教师适时板书。

任务四:方法对比总结(1分钟)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第3课时:数学广角搭配第三课时
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教材选取了中国队参加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作为问题情境,中国队所在的A 组共有四个国家的足球队,按照小组赛规则,小组中每两个球队踢一场,要解决一共要踢多少场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①女生把四个队摆成正方形,两两相连;②男生把四个队一字排开,从最左边的队开始思考,顺次每个队都与其他3个队相连。

这两种思路都是采用图示连线加序号的方式来帮助解决问题的,这种方法能够直观、清楚地表达出学生思考的方法和顺序,从中体会图形的直观性及对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辅助作用,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与二年级上册相比,学生从具体操作的水平上升到了用符号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水平。

让学生体会图形的直观性及对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辅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搭配的过程,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
2.经历从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能用合理、简洁地方式进行表达,体会几何直观。

(难点)
3.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搭配”、“衣服搭配”,还有“早餐搭配”中的问题,那么足球赛中有没有这样的搭配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问题探究
1.呈现问题情境
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 组球队如下:
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2.审读、理解题目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题,看看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又是什么?
对题目中的信息或问题,你有什么困惑吗?
预设:每2个球队踢一场,是什么意思?我不太理解。

教师:大家有什么办法帮她解释一下吗?
3.尝试解决
题意理解了,那这4个球队到底一共要踢多少场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在上面写一写、画一画,把你的思考过程表示出来。

4.展现学生的不同想法
卡塔尔
中国 科威特 乌兹别克斯坦
(1)明确结论
问题:有找到一共要踢4场的,也有找到一共要踢6场的,还有找到一共要踢8场的,到底谁找的对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这里有几位同学的不同想法,有同学认为一共要踢4场,也有同学认为一共要踢6场,还有同学认为一共要踢7场,你们同意哪种想法呢,我们先来听听他们都是怎么想的吧。

学生作品1: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问题:对于她的想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不同意她的想法,因为小红的方法中少了2场比赛,而且她的思考也没有顺序。

听了同学的讲解和建议,我们对她的方法认识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学生作品2: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问题:对于他的想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1:我认为他得出的一共要踢6场是正确的。

预设2:用连线标序号的方法特别好,这样能让我们清楚的看出每一场比赛,也不容易重复或遗漏。

学生作品3: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问题:对于他的想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多了1场。

预设:我发现他用国家名称的第一个字来表示国家队特别好,少写很多字,很简洁,我今后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2)策略探究
问题研究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预设: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想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作品1:
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问题:听了他的介绍,来评价一下他的方法吧。

预设:我觉得他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4个球队,同时还用连线加序号的方法,很简洁,我喜欢这种方法。

预设:他是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来思考的,这样思考有顺序不容易重复或遗漏。

学生作品2:
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问题:对于她的方法,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预设:她是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思考的,这样不容易重复或遗漏。

通过对足球比赛中的搭配问题的研究,相信大家对搭配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带着这些认识,我们再来解决一个打电话中的搭配问题。

(三)巩固应用
1.出示问题
下面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
2.尝试解决
请同学们先认真审题。

拿出学习任务单,然后把你思考的过程写在学习任务单上。

3.展示交流
有两位同学是这样表达思考过程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吧。

学生作品1:
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学生进行研讨交流。

她是把5位同学围成一圈,然后按照顺时针方向连线标序号的方法来思考的。

学生作品2:
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学生进行研讨交流。

预设:他的表达中除了刚才同学们用到的连线、序号,他还用到了字母。

我觉得他用字母来表示的方法也挺好的。

通过交流,我们得到了这5位同学每2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10次电话,而且这两位同学的思考都是有顺序的。

同学们你们的思考有顺序吗?如果没有顺序就赶快调整一下吧。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介绍体育比赛中的小组赛和淘汰赛。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第105页练习二十二第7题和第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