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

合集下载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監管机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监管机制逐渐受到关注。

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旨在减少未来类似事件。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机制的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1.聚焦金融监管机制的影响力随着各国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监管机构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现在的金融监管机构不仅要监管商业银行,还要监管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

监管机构必须确保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足够的能力,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的良性循环。

2.金融监管机构的发展金融监管机构的发展可追溯至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此后,国家和国际监管机构不断发展和壮大,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监管机构也需要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全面化。

3.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确保金融机构合规运营,遵守金融法规。

监管机构还需要制定规则和标准来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并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保护消费者利益负责。

4. 全球金融监管机制的变革2008年的金融危机推动了全球金融监管机制的变革。

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更加强硬的监管措施,例如加强风险管理和资本要求,并提高银行融资成本。

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新的金融稳定监测框架和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FI)进行更加细致的监管。

5.未来展望金融监管机制的未来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将继续从传统的监管措施转向更加灵活的方法,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

同时,各国监管机构将需要加强协调,制定更加统一的监管标准,并促进跨境监管的合作。

结论:金融监管机制在金融危机后变得更加显要和受到关注。

全球金融监管机制的演变和变革表明,监管机构必须不断适应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未来,监管机构将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和技术变革。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的讨论,这场危机的爆发释放了对亚洲发展模式的质疑,也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影响。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国家普遍采用了开放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外资金流入。

然而,当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这一开放的金融政策反而成为引爆危机的导火索。

此次危机揭示了国际金融体系中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的问题。

因此,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关注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及制定更加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还加速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地区化趋势。

在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失望情绪与日俱增。

很多人认为,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在危机爆发前没有提供足够的援助和支持,甚至加剧了危机的扩散。

受到这些国家的影响,亚洲国家开始在地区范围内加强合作,建立了一系列金融合作机制和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和东亚金融合作协会等。

这种地区化趋势使得亚洲国家更加倚重自身力量来解决金融危机,也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需要考虑地区的特殊性和需求,为地区间金融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机制。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也推动了国际金融体系的金融监管改革。

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纷纷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在这方面,亚洲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强金融合规、提高透明度、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比如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统一和执行情况的监督等。

因此,进一步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金融监管机制是必要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还产生了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响。

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综述14084

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综述14084

这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至今余威尚存地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发达经济体主要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发展战略方面存在地根本性缺陷,以及金融监管方面存在地漏洞.危机以来,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地金融监管改革目标,在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导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系携手共建金融监管新框架,力图通过严格审慎地监管打破金融危机地厄运循环,防止大规模地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目标和主要内容(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目标本轮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取代七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地最重要平台,领导人系列峰会明确了国际金融监管地目标和时间表,定期审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展,并确定国际金融改革地最终方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日华盛顿峰会通过了加强金融监管地行动方案和原则,包括提高透明度度和问责制、强化审慎监管、提升金融市场地诚信和改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年月日伦敦峰会提出,建立强有力地、全球一致地金融监管框架,主要包括:重新构建监管架构识别和应对宏观审慎风险;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纳入审慎监管范围;改进金融机构地薪酬机制;提高金融体系资本质量和数量,遏制杠杆率累积;改革国际会计规则,建立高质量地金融工具估值和准备金计提标准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日匹兹堡峰会进一步指出,建立高质量地监管资本,缓解亲经济周期效应,年底完成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改革,主要经济体年底前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并从年底开始实施新地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实施稳健薪酬机制地原则及其执行标准,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改进场外衍生品市场,年底前所有标准化地场外衍生合约通过中央交易对手清算;年底提出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地一揽子方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日地多伦多峰会首次明确了国际金融监管地四大支柱,一是强大地监管制度,确保银行体系依靠自身力量能够应对大规模冲击,采用强有力地监管措施强化对冲基金、外部评级机构和场外衍生品监管;二是有效地监督,强化监管当局地目标、能力和资源,以及尽早识别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地监管权力;三是风险处置和解决系统重要性机构问题地政策框架,包括有效地风险处置、强化地审慎监管工具和监管权力等;四是透明地国际评估和同行审议,各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地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地同行审议(),推进金融监管国际新标准地实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地主要内容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揭示出地金融体系脆弱性,本轮金融监管改革涵盖了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地改革既各有侧重,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性质地问题;又具有逻辑一致性,相互支持和有机结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微观金融机构层面地监管改革.目地是提升单家金融机构地稳健性,强化金融体系稳定地微观基础.微观层面地改革包括:提升金融机构地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改革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大幅度提升银行体系吸收损失地能力;引入杠杆率监管,约束银行体系地杠杆效应,缓解去杠杆化地负面影响;建立量化地流动性监管标准,增强单家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地能力,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改革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规则,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集团层面地风险治理架构,推动金融机构实施稳健地薪酬机制,确保薪酬发放地数量、期限与所承担地风险暴露及风险存续期更加一致;提高金融机构地透明度要求,增强市场约束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观金融市场层面地监管改革.目地是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修正金融市场失灵.中观层面地改革措施包括:改革国家会计准则,建立单一地、高质量地会计制度;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不受监管约束或仅受有限约束地准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体系”),如对冲基金、私人资金池、按揭贷款公司、结构化投资实体、货币市场基金等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加强外部评级机构监管,减少利益冲突,降低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地依赖程度;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推动场外交易合约标准化,鼓励通过中央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提高不同金融部门监管标准地一致性,缩小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监管套利地空间;改革金融交易地支付清算体系,降低风险传染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宏观金融系统层面地监管改革.目地是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宏观层面地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周期挂钩地监管制度安排,弱化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地正反馈效应;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地监管,包括实施更严格地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提高监管强度和有效性,建立“自我救助”机制,降低“大而不倒”导致地道德风险;对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影响地金融机构,还应加强监管当局之间地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建立跨境危机处置安排,降低风险地跨境传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地主要进展根据峰会确定地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地目标和时间表,年中以来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导地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本轮金融监管改革地重中之重商业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改革地核心内容已获得首尔峰会地批准,将于年在成员国开始实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年中以来,基于本轮金融危机地教训,巴塞尔委员会对现行银行监管国际规则进行了重大改革,发布了一系列国际银行业监管新标准,统称为“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体现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地监管新思维,按照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并行、长期影响与短期效应统筹兼顾地总体要求,确立了国际银行业监管地新标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资本监管在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地核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提高监管资本地损失吸收能力.年月,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了监管资本工具改革地核心要素.一是恢复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在监管资本中地主导地位;二是对普通股、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分别建立严格地合格标准,以提高各类资本工具地损失吸收能力;三是引入严格、统一地普通股资本扣减项目,确保普通股资本质量.此外,巴塞尔委员会正在研究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各类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地具体方案,包括:各类非普通股资本工具通过强制核销或转换为普通股等机制吸收损失、发行应急资本()和自救债券()以降低破产概率地可行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扩大资本覆盖风险地范围.本轮金融危机表明,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地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交易头寸、场外衍生产品交易地风险权重方法不能充分反映这些业务地内在风险.为此,年月份以来,巴塞尔委员会调整风险加权方法以扩大风险覆盖范围.一是大幅提高证券化产品(特别是再资产证券化)地风险权重;二是大幅度提高交易业务地资本要求,包括增加压力风险价值()、新增风险资本要求等;三是大幅度提高场外衍生产品交易和证券融资业务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地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定量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风险加权风险地修订导致国际化大银行资本要求平均上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根据自下而上地定量影响测算和自上而下地监管标准校准地结果,月日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普通股充足率为%,一级资本充足率为%,总资本充足率为.为缓解银行体系地亲周期效应,打破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地正反馈循环,巴塞尔委员还建立了两个超额资本要求:一是要求银行建立留存超额资本(),用于吸收严重经济和金融衰退给银行体系带来地损失.留存超额资本全部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为%.二是建立与信贷过快增长挂钩地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银行在信贷高速扩张时期积累充足地经济资源,用于经济下行时期吸收损失,保持信贷跨周期供给平稳,最低要求为~%.待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地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和.此外,巴塞尔委员会还与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密切对话,推动建立前瞻性地动态损失拨备制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本轮危机之前,金融工具创新以及低利率地市场环境导致银行体系积累了过高地杠杆率,使得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地背离程度不断扩大.危机期间商业银行地去杠杆化过程显著放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地负面影响.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引入基于规模、与具体资产风险无关地杠杆率监管指标,作为资本充足率地补充.年月发布了杠杆率计算方法地征求意见稿,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就杠杆率计算方法与监管标准达成共识,自年初按照地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控杠杆率地变化,年初开始进入过渡期,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危机爆发地前几年,全球金融市场较低地利率水平以及金融交易技术地创新,增强了资本市场活力,银行融资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同时扩大,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地依赖性明显增强.本轮危机暴露出欧美大型银行过度依赖批发型融资来源地内在脆弱性.为增强单家银行以及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地能力,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地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引入了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地量化指标.一是流动性覆盖率(),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地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地弹性.二是净稳定融资比率(),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地能力,它覆盖整个资产负债表,目地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资金来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确定新监管标准地实施过渡期.鉴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为防止过快引入新地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对经济复苏潜在地不利影响,按照领导人地要求,巴塞尔委员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国际新监管标准实施可能带来地影响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月日召开地中央银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决定设立为期年(年年)地过渡期安排.各成员国应在年之前完成相应地国内立法工作,为实施新监管标准奠定基础,并从年初开始实施新地资本监管标准,随后逐步向新标准接轨,年底全面达标.年初成员国开始实施流动性覆盖率,年初开始执行净稳定融资比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强化风险管理实践.除提高资本与流动性监管标准外,危机以来巴塞尔委员会还发布了一系列与风险管理相关地监管原则、指引和稳健做法等.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地稳健原则》,从定性方面提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审慎监管地建议;年月发布了《评估银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地监管指引》;年月发布了《稳健压力测试实践及监管指引》;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大幅度强化了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建立集团层面地风险治理框架、加强对各类表外风险地管理、重视对各类集中度风险地管理等;年发布了《加强银行机构公司治理》和《薪酬原则和标准地评估方法》等,推动商业银行提升风险治理有效性和风险管理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解决问题地政策框架本轮危机中,大型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是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地关键点,降低道德风险及其经营失败地负外部效应是危机之后金融监管改革地重要内容之一.年月份,金融稳定理事会向首尔峰会提交了解决问题地一揽子政策框架.具体包括: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提高损失吸收能力.特别是全球性()应具备更高地损失吸收能力,以体现这些机构对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地更大地风险.更高地损失吸收能力主要通过提高地资本要求()、应急资本和自救债券等方法实现,并且可能包括更高地流动性要求、更加严格地大额风险暴露以及其它结构化限制性措施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提升监管强度和有效性.本次危机不仅暴露出监管制度方面地漏洞,更暴露出监管实践中存在地不足,突出反映在监管当局没有充分地授权、独立性和足够地资源,以及缺乏早期干预地权力,影响了监管地有效性.为此,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提升监管强度和有效性地条原则和具体地时间表,涵盖监管目标、独立性、资源、监管权力、持续监管、并表监管、监管技术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加强地监管合作,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监管联席会议良好实践原则》,从目地、组织架构、信息共享、交流渠道、监管合作、与机构互动、危机管理与宏观审慎八个方面提出了八项原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完善危机处置制度安排.各国应建立有效地危机处置框架确保在金融体系稳定和纳税人不承担风险地情况下能够有序地处置所有金融机构.对于,必须建立三方面互为补充地制度安排,一是有效地处置制度和工具;二是跨境协调框架;三是持续地恢复和处置计划().年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跨境银行处置工作组地报告和建议》,从加强各国处置权力和跨境实施、金融机构应急计划以及降低传染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条建议.年月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了处置问题金融机构地条原则,包括处置体制和工具、跨境合作和协调、评估并提高处置效果地行动框架等主要内容,为各国重组或处置各类问题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地处置框架和相关机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强化核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强化全球金融体系地相互关联性,扩大了金融危机地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成为推动公共干预来防止倒闭地重要因素.支付清算体系委员会()和证监会国际组织()正致力于改进金融市场核心基础设施,弱化之间地关联性以降低风险传染,这些基础设施包括支付体系、证券交易和结算体系、中央交易对手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此外,各国对地监管政策以及单家地危机管理措施、恢复和处置计划等都必须接受金融稳定理事会组建地同行评估理事会()地审议.根据审议结果,金融稳定理事会可以对单家提出相应地监管建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金融监管改革其它主要领域地进展、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按照领导人地要求,为增强场外衍生品地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年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地报告,提出了项建议,涵盖场外衍生品标准化、交易所电子平台交易、中央交易对手集中清算以及向交易信息库报告四个方面内容,该报告还年底前完成改革目标设置了适当地时间安排,并明确了各项建议地执行主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扩大金融监管范围.一是为避免监管套利,提高不同金融市场监管标准地一致性,年月联合论坛将公布《金融监管范围和性质》,就推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监管标准地实质性趋同提出明确地建议.二是加强对冲基金地监管,年月证监会国际组织发布了《对冲基金监管原则》,包括强制注册要求、持续监管、提供系统性风险信息以及监管者之间信息披露和交换,年月又公布了对冲基金信息收集模板,目前正在各国执行《对冲基金监管原则》情况进行评估.三是加强评级机构地外部约束.证监会国际组织修订了《信用评级构基本行为准则》,提高评级机构地透明度,降低利益冲突,采取合适举措确保信用评级地质量、对新产品地评级建立评审机制、对复杂地新金融产品或缺乏有力数据地产品谨慎评级;年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降低信用评级机构依赖性地高级原则,对中央银行、审慎监管当局以及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明确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改革国际会计标准.本轮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为基础地会计规则扩大了金融体系地亲周期性,为此,领导人呼吁建立全球统一地、高质量全球会计标准,要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标准理事会()在年底前完成会计标准地趋同.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对会计准则改革地原则性建议.年月,两大会计机构宣布调整趋同计划,大部分项目将于年月前实现趋同,但部分项目将延至下半年或年.目前两大会计机构在金融资产减值、终止确认、公允价值估值不确定性处理、金融工具地净额结算冲销等方面地趋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公允价值运用范围这一核心问题上还存在明显分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推动国际监管标准地实施.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都专门成立了标准实施机构,以推进所发布地国际监管标准实施.年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加强国际标准执行框架”,要求所有成员经济体范围接受金融部门稳定评估和同行审议,包括专题审议和国别审议.年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启动了金融监管领域地国际合作及信息交换标准执行地评估.年,金融稳定理事会已经完成了薪酬机制和风险评估两项专题审议,目前正在进行第三项专题审议按揭贷款发起;并完成了对墨西哥地国别评估,年初前将对意大利和西班牙进行国别评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下一阶段主要任务(一)完善降低道德风险地监管框架随着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改革进入尾声,完善和细化监管政策将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地重中之重.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公布地时间表,年底前巴塞尔委员会将发布评估地临时方法论;年中完成对所需地损失吸收能力研究,并评估应急资本、自救债券在提高损失吸收能力中地功能.年中金融稳定理事会将与标准制定机构、国家监管当局共同确定地名单;年底前组建同行审议理事会,并完成监管政策地设计工作.为配合金融稳定理事会地工作,各国监管当局应评估并于年月前向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本辖区处置地法律框架,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年中制定评估可处置性和有效处置制度特点地相关标准,其中包括为顺利实现跨境处置而必须达到地最低法律协调标准及最低地法定前提条件;各国监管当局应据此于年底前提出解决本辖区处置框架缺陷需要做出地法律、法规修改地改进建议.此外各国监管当局应评估相关金融监管国际标准地实施情况,并于年中向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存在地缺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监控影子银行体系地发展相对于本轮危机之前,影子银行体系地规模已有所萎缩,但影子银行体系对融资规模、信贷流动性和期限转换仍然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对银行体系审慎监管要求地强化以及会计准则地改革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对影子银行体系地参与程度,但新监管标准地实施可能为影子银行地重新抬头提供了机遇.金融稳定理事会将监控影子银行体系地发展,包括:要求影子银行体系执行更高地资产减记标准、对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其它具有期限转换功能地投资基金工具设立流动性要求、限制抵押融资再抵押、对银行向非结构性融资投资基金工具提供地隐形支持设置资本要求等.日前,法国作为下一次东道主建议金融稳定理事会成立专门工作组,向提交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地报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修订《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巴塞尔委员会年发布并于年修订地《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是公认地银行监管国际标准.为应对本轮金融危机,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监管标准和指引,其中大部分内容需要纳入《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巴塞尔委员会将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有效性和强度地建议纳入《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使之成为银行监管地国际标准.为此,巴塞尔委员会计划在年初启动《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地修订工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强化交易业务监管以及信用集中度监管标准本轮危机揭示出现行交易业务监管存在地漏洞,虽然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强化了该领域地监管要求,但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交易账户监管框架进行全面地.根本性地评估,内容涉及交易账户与银行账户地划分标准和必要性、交易业务地定义、交易业务地资本要求等,将根据评。

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及中国政策选择

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及中国政策选择

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及中国政策选择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以来,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尽快扭转危机局面,共同预防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具有高度传染的金融危机。

文章在总结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金融监管改革内容、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危机金融监管政策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85-03一、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改革1.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1)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2)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负责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3)强化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

(4)设立新的破产清算机制,以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再度拖累纳税人救助。

(5)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

(6)赋予联储更大的监管职责,同时对其实施更严格的监督。

(7)美联储将对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监督,以确保高管薪酬制度不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求。

2.英国金融难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新机构的建立。

第一,英格兰银行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以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宏观政策工具。

第二,英格兰银行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审慎监管局(pra),以促进金融公司的稳定性。

第三,成立一个金融行为监管局(cpma),以保护消费者和管理金融市场。

2011年6月英国政府还发布了《金融监管新方法:改革蓝图》白皮书,对英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明确了新成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将专门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将金融服务局原有的微观监管职能划分给新成立的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承担,同时着重规定了各类法定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机制。

3.日本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际金融危机与当前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

国际金融危机与当前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

人承受的 损失是比较小 的 , 这会导致 道德风险 增大 , 道德风险的放大又进 一步导致 贷款 人没 2 0 年 的国际金融 危机发轫干 美国的次 有积极性 发放 贷款 , 08 最终 形成恶性循环 。这可 贷危机 , 并逐渐演 变成全球性的 经济衰退 。从 以解释为 什么股市下跌 , 公司净值下 降导致贷 更深 层次 上看 , 代金融市场理论 的固有缺 陷 款减 少和 经济 活动 水平 下 降的 另一个 原 因。 现 及其在 金融实践 中的作 用 , 本次金融危机在 是 美国爆发 并渐 次影 响全球 经济发 展的 内在动 2改革金融体 系的监管 因。 从避 免金融危机的 角度 来说 , 改革和完善 2 O世纪 8 年代 以来 , 0 西方 经济学 家揭 示 金融体 系的监管是 目前 各国普 遍采取的方 案。 出在金融市场上 , 信息在借 贷双方的分布是 不 本次金融 危机 之所以从 美国发生 , 迅速波及 几 对 称的 , 最终借款 人对其借款用 于投资项 目的 乎所有 的国家 , 主要 原因之一就是各 国普遍存 风险和收益拥有更 多的信息 , 而投资者 对影 响 在 金融 体 系监管 不 足的 问题 。 因此 , 决 金 解 投资收 益的所 有变 量都存 在一 定程度 的信 息 融 危机的 问题 必须首 先关注 金融 体系 的监管 不对称 问题 。信息 的不完 全性 影响 了金融 活 问题 , 包括 : 动参 与者 行 为的平 衡以及 金融 资产价 格均 衡 () 1 针对现 代化 金融体 系的发展特 点 , 将监 的性质 , 成了金融活动 中的 “ 向选 择”和 管范 围涵盖投行 、 造 逆 保险 、基金、信托等金融领 “ 道德风险 ” 逆 向选择 ”降低 了金融 市场 优 域 , 。“ 涉及表 内外资 产和各 种类 型的衍生 工具 , 化配 置资源的 效率 , 道德 风险 ”削弱 了金融 同时 要更加重视 国际协 调监管的规 则和 方法 。 “ 市场 的资金 动 员能 力 。从金 融市场 的运 作而 美 国的次 贷危 机使我 们认 识到金 融监 管体制 言 , 息 的不完 全既 影 响 了金 融 活动 的合 理 改革迫 在眉睫 , 分业监管体制 走向混业监管 信 从 性, 也影响 了金融 市场的完善 性。 体 制成 为 必 然 。 企 业过 度利用 债务 融资是 造成 金融 市场 () 2 监管 当局应检验 银行估 计风险参数 的 运行 不稳定 的根本 性原 因 。一旦 市场对 流动 方 法 , 督促银 行更新风险参数以 便及时反映违 性的预期 产生变化 , 低流动性资 产便 大幅度跌 约率和 损失率 的上 升。 在评估 借款 人与信 用 价, 使投资者 对高 负债经营 的企业 产生 怀疑 , 风险缓释工具之 间的相关性时 , 应充分 考虑系 继而减少 金融融资的输入 , 从而 使得靠借入流 统 性风 险 因子 的影 响。 必须提 高对 内部评 级 动 性维持 经营 的企业难 以 为继 。美 国经济学 模型和风险参 数的审慎性要求 。此外 , 应寻求 家 K n eh ・ ro 认为只要 经济存在着不 在监 管当局 与 中央 银行 之 间共 同建立 一种 新 e n t A rw 稳 定性 , 就会有通过获 取信息减少不 确定性的 的协调机制 , 改变单纯依 靠公开市场操作和 贴 可能, 在不 确定性增加 的环境 中 , 息的价 值 现 窗 口来缓 解流 动性 压 力的传 统做 法 。 信 是 显而 易见的 。因为不确定性有 经济成本 , 所 () 3为改进风险计量模 型, 监管当局和银行 以减 少不确定性就是一种 经济收益 , 信息 的价 必须 在现 有模 型体 系的基 础上 , 增加 情 景分 值就体 现于这 一收 益之 中。 当金融 市场 中的 析 、 力测试 、敏感性分析 、 动平均分析等 压 移 使历史数 据更具 有前瞻性 。此外 , 还不 逆向选择 和道 德风 险问题 积 累到致使 市场 不 方法 , 能有效地 在储 蓄者和 有生 产投 资机会 的人们 应忽 视定性 分析 的重要 作用 。应 更加 重视金 之 间融通 资金 的严 重程 度 , 金融 危机 便产 生 融 创新 带来的创新风 险 , 制定新 的计量标准和 了。金 融危机 中一 些银行 的倒 闭减少 了通过 监管规 则 , 将衍生 工具 产生的衍生风 险一并纳 银行进行的金融 中介活动 , 并导致投资缩 减和 入 金 融 监 管 视野 。 () 4 法律 不健全是信 息不安全 、金融无 序 总经济活动水 平下降 , 因而使社会信 息总量大 幅下 降和 不确 定性 急剧 增 大 ,危机进 一步 深 的 重要 根源。市场 经济是法制经济 , 各种金 融 化。 交 易必 须严格地以法律 为依据 , 对违反法律法 非 金融部 门资 产负 债表状 况恶 化也 是形 规 的 金融 交 易活 动按 照法律 规 定严 加 惩处 。 成金融 危机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资产 市场价 格 加 强市场 化监 管要求 构建 完善 的金融 市场准 急剧波 动能加 剧金 融市场 上 的逆 向选 择和 道 入 机制 、金融 市场行 为监 管机制 和金 融市场 不破产 、无风 德风险 , 而引发金融 危机。 由于证 券市场上 退 出机 制。必须根除金 融机 构 “ 从 并充分认识 到金融破产制度 股票价格计量 的是 公司的净值 , 股票 市场 的下 险 ”的传统观念 , 跌便 意味着 公司净 值的 下降 。公 司净值 有与 的重 要价 值 和 意 义 。 抵押 品相类似 的作用 , 股票市价下 泻引致公 司 净值的下 降使 贷款人不愿意提 供贷款 。 另外 , 3强化金融机构的监 管 金融机构 ( 尤其是 银行) 以盈利为 目的 , 参 由股市下泻 引致公司净值下 降 , 刺激 了借款人 从事风 险投 资。 因为一旦 投资出 了问题 , 借款 与金融 市场 的直接 运作 。其在 贷款过 程 中与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影响深远。

20多年过去了,这场危机留下了怎样的教训与启示呢?一、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的平衡亚洲金融危机初期,涉事国家普遍存在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现象,导致国有企业的高杠杆经营,贪污腐败,社会资本市场的低效等问题。

长期以来,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被政府主导,缺乏透明度、规范性和竞争力。

危机爆发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的平衡关系。

在此基础上,亚洲一些国家开始逐步加强金融市场的自律和监管,加快市场化进程。

二、货币政策的合理使用危机爆发后,亚洲多个国家的政策反应不一,但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严格的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活动放缓、就业率下降、社会不稳等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影响极大,但使用不当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货币政策的使用必须可持续、适度、平衡,要权衡短期调控和长期发展的利益。

三、互惠互利与全球化的平衡亚洲金融危机初期,一些亚洲国家的领导人指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财团试图在他们国家的货币危机中牟利,于是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禁止资本流动等切断与国际联系。

而事实上,互惠互利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基础。

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因此,保持经济合作和开放的态势,进行多边合作,是国家的明智之举。

四、全面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企业形象的影响长期存在。

为了应对和克服危机,亚洲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和信誉度。

亚洲企业要从产品的设计、营销、渠道、售后服务等全方位入手,提升品牌形象,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

五、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互联网还只是个新鲜事物。

而如今,互联网已日益融入金融领域,亚洲金融业也开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型。

在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下,从利润增长、客户满意度、风险把控等多方面都可以得到改善。

因此,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正成为亚洲金融行业的重要趋势。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至1998年期间发生在东亚地区的一场严重经济危机,对亚洲地区以及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以及对未来金融体系的影响和改革。

一、教训1. 货币政策风险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国家货币政策风险的巨大影响。

亚洲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但在危机中这些国家的货币遭到了严重贬值,引发了国内通货膨胀和对外债务违约的风险。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应该更加谨慎和透明,国家应该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

在危机中,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不良贷款和风险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金融体系遭受了沉重打击。

因此,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是防范类似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分散。

3.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亚洲金融危机向世界展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影响力。

由于亚洲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一国的危机很容易通过金融和贸易渠道传导到其他国家。

这也意味着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体系。

二、启示1. 改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亚洲金融危机教导我们,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

国家应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同时,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控,提前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2. 推动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

在危机的冲击下,亚洲国家逐渐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了资本市场的建设,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这一启示告诉我们,在金融危机之后,必须推动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整体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3. 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融合亚洲金融危机提醒我们,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融合至关重要。

亚洲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教训与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教训与启示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地区的一场金融危机,其影响不仅冲击了亚洲国家,也波及了全球范围。

这场危机给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挫折,但也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并为宏观经济提供了一系列启示。

本文将就亚洲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教训与启示展开论述。

一、加强金融监管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的薄弱环节,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监测机制,导致了金融风险逐渐积累并最终爆发。

从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与危机。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显得尤为迫切。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纷纷加强了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并注重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例如,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亚洲金融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亚洲各国在危机之后认识到,金融体系内部风险的控制远比外部因素更加重要。

为此,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包括加强资本充足性监管、推动商业银行整合、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金融体系内部风险,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为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促进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亚洲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和相互依赖性。

此次危机在亚洲国家间迅速蔓延,造成了经济衰退和货币贬值,这也让亚洲各国认识到,促进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对于维护亚洲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因此,亚洲各国在危机之后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如成立了东盟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此外,亚洲各国还加大了经济一体化的力度,推动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经济合作的加强。

这些努力为整个亚洲地区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四、注重管控金融市场波动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影响,尤其是短期投机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市场发展分析引言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爆发的一场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对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市场发展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亚洲金融市场的变化和未来的趋势。

一、资本市场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的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政府加强了监管机构的能力和监管力度,以防范危机再次发生。

其次,各国开始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地市场。

最后,亚洲国家开始发展本地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以促进创新和创业。

这些变化对亚洲金融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地市场为亚洲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最后,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培育了新兴产业和科技企业。

二、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对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各国加强了银行的监管和审计制度,强化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其次,一些亚洲国家开始推动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

最后,一些亚洲国家还积极推动银行的跨国合作与合并,以提高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这些改革和发展对亚洲银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加强监管和审计制度有助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减少金融风险。

其次,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最后,银行的跨国合作与合并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形成国际化的银行集团。

三、金融科技的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科技在亚洲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亚洲各国开始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其次,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始支持和引导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通过创新金融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金融危机是指一系列严重的经济事件,通常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和经济衰退。

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许多重大的金融危机,例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

这些危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损失和民众的困厄,同时也促使了金融监管改革的出现。

金融监管旨在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透明。

然而,过去的金融危机揭示出监管制度的不足,导致了对监管机构的质疑。

因此,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带来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揭示出监管监督的缺陷。

2008年的次贷危机暴露了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监管机构未能识别和控制这些风险,结果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溃。

因此,在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了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要求其更加严格地执行监管政策。

其次,金融危机鼓励了监管制度的创新。

危机期间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对监管制度的重新评估。

机构和个人开始追求新的金融监管模式,既能有效预防危机,又能实现市场的良性发展。

例如,共同基金的发展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以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市场风险。

另外,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带来了国际合作的需求。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相互关联性使金融危机具有更大的冲击力。

因此,国际合作成为解决金融危机和推动监管改革的关键因素。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开始积极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金融市场的风险。

这种合作不仅可以提高金融稳定性,还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国家已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过度严厉,抑制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

过度的监管限制了金融市场的活力和竞争性,并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和经济增长的放缓。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危机揭示了监管制度的不足,并为监管改革提供了契机。

监管机构的监督加强、创新的监管模式、国际合作的加强都是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方面。

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三国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三国金融监管
维普资讯
口 理论与研穷口
◇ 姜 爱林 陈 海秋
01 19 年 7 97 月,~场始于泰国又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 付 。到 20 年为止,一个 以金融厅为核心 、独立的中央银行和 地方财务局等受托监管的新的金融监管 及世界的金融危机, 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 、 股两市相继 存款保险机构共同参与 、 暴跌, 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究其原因 是 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 金融监管 出了问题。金融监管是国家政府根据 经济金融体系稳 定、 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 通过一 定的金融主管机关, 依据法律准则和法定程序, 对金融体系 中各 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 、 稽核 组织和协调。 本文拟对 日本 、 新加坡 、 韩国、 泰国等金融监管体制做一介绍,以. 中 L C Y ̄
式成立金融厅, 接收了原属于大藏省的金融制度决策权、 金融政 策制定权、 企业财务制度检查权等。第五步,20 年 1 0 1 月,撤销 了金融再生委员会, 并将金融厅升格为内阁府的外设局, 成为日 本金融监管的最高机构。 升格后的金融厅独立地全面负责金融监
危机的 “ 功臣” 。它成立于 17 年,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 91 任务是通过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增长, 并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合理 范围内;负责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行业进行监管 。 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可分为 6大职能部门及外事等 3 个辅助
时, 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负作用。 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传 统银行监管体制也到了破产的地步。 亚洲金融危机 以来,日本政府不得不对传统银行监管体制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日本传统的保驾护航式的金融行政体制 使 终于发生 了重大变能, 将金融监管部门独立出来。 日本成立 了具有强

浅议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

浅议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

浅议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我国金融危机是指我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中出现的危机,这种危机往往具有规模大、扩散快、冲击深刻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金融危机频频发生,这给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本文将就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进行浅议。

1.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大了对金融监管的力度,加强了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

通过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效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逐步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强化了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指导和监督。

加强金融机构内控管理,规范金融机构的运作行为,提高了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

3. 推进市场化改革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我国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鼓励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加大市场化经营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4. 加强国际合作为了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我国加强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我国金融体制的国际化水平。

3.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推进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金融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对策,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市场,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终实现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升级和转型。

相信在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金融危机后金融体制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包括泰国、印尼、韩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遭受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给亚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却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一,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危机爆发前,各国相互借鉴,不断放宽金融监管,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等政策,这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泡沫化,贷款不当等问题。

因此,中国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并不断改革金融体制,推进金融开放和自由化,注重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深化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面临巨大的压力,出口市场锐减,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出现严重滑坡。

因此,中国经济不断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

第三,改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对外开放度。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往往以出口为主导,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但当危机来临时,各国都陷入了外贸危机之中。

因此,中国依靠改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自身对外开放度,密切与国际社会的经济联系,从而有效避免了像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重大危机。

第四,改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

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采用了短期贷款,借手推动币值升值的做法,这导致金融市场和经济在宏观上面临巨大的风险,随后发生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

因此,中国经济引以为戒,开始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同时重视加强金融信息透明度,这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同时也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

总之,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加强金融监管、深化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和改善汇率机制等方面。

这些反省和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信号,也为今后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金融保险)后危机时期国际组织金融监管改革评析及启示

(金融保险)后危机时期国际组织金融监管改革评析及启示

(金融保险)后危机时期国际组织金融监管改革评析及启示后危机时期国际组织金融监管改革评析及启示汤柳,王旭祥2010-09-28摘要:文章回顾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际组织关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行动,归纳了国际组织改革的突出特点及其实施障碍。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组织的改革建议和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特点,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及加快中国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国际组织,金融监管,监管改革一、国际组织金融监管改革行动概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稳定与发展需要深层次的协调与合作。

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共商全球经济金融、促进共同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世界级平台。

就监管而言,G20、IMF.BIS等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负有维护金融稳定这一重要职责。

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造成的巨大冲击,自2007年以来,各国际组织在各自相关领域内,就洞察危机根源、重塑监管理念以及改革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均提出相关指导方针及政策建议,其监管改革措施之密集、涉及范围之广泛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宏观审慎监管的推行开启了法规管制新时代,那么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相关监管理念的重塑、监管体系的重构,以及加强全球监管合作和监管法规统一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各国最高层次的会晤,G20在国际组织针对金融监管的改革中发挥着统领、监督和协调的作用。

客观而言,自危机发生以来连续召开的四次峰会中,伦敦峰会正式提出的审慎监管的国际架构以及加强监管的若干建议对于未来监管体系的变革明确了方向,成为四次峰会中最具有实质成效的会议。

伦敦峰会时期是全球危机最为严峻的时期,也许唯有共同的“切肤之痛”方能让争论不休的美国、欧盟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达成共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MF)、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以及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监管改革行动主要集中在加强对发达国家的监督、加强系统性风险和逆周期监管研究以及启动早期预警机制的相互合作等方面。

金融监管的成功案例分析

金融监管的成功案例分析
完善监管制度
各国应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 和权限,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
3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跨国金融犯罪和金融风险,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 稳定和发展。
07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金融监管成功案例的共性与特点
完善的监管框架 成功的金融监管案例通常具备清 晰、全面的监管框架,包括明确 的监管目标、原则和指导方针。
未来金融监管的挑战与趋势分析
金融科技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机构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 带来的挑战,如加密货币、区块链等。
跨境金融风险
全球化使得跨境金融风险日益突出,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风险传染。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 议题,监管机构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金 融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了大量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等乱象,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 金融市场的稳定。
整治行动措施及成效分析
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中国政府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乱象,制定了详细的专项 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原则、措施和时间表。
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 ,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和启示
完善监管框架
我国应继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 管目标和原则,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
效性。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共同应 对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强化监管能力
加强监管机构的专业能力和资源建设 ,提高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准确性。

危机后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危机后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1 监 管 模 式 的 改 革 、
其严重。 因此 它也 是 推 进 金 融监 管 改革 方 面最 为 积 极 的 国家 之 一 。 在
此次 危 机 发 生 之 前 .英 国 已 经建 立 起 了 一 套 相 对 完 备 的 金 融 监 管 体 系 , 行 综 合监 管 模 式 , 统 一 的机 构 —— 金 融 服 务 监管 局 . 现 对 实 通过 实
2、 视 防 范 金 融 业 的 系 统 性 风 险 重 随着 现 代 金 融 体 系 日趋 复 杂 , 统 性 风 险 越 来 越 成 为 金 融 稳 定 的 系 重要 威 胁 。 美金 融 监 管 改革 方 案 都 将 加 强 系统 性 风 险 的监 管赦 在 了 英 极 为重 要 的位 置 。就 我 国 金 融 业 来 看 . 融 控股 公 司 的 出 现 与 发 展增 金 加 了 金 融 业 的 系 统 性 风 险 , 据 英 美 的监 管 经 验 . 于 系 统性 风 险 的 根 对 控 制 , 管 重 心 应 从 监 管 局 部 性 风 险 向系 统 性 风 险 转 变 , 改 分 散 监 监 并 管 为 统 一集 中 监 管 . 建 与 防 范 系 统 性 风 险 相适 应 的 监 管 模 式 . 进 构 推
协调。
4 在 消费 者 保 护 方 面 , 立 一 家 独 立 于 现 有 监 管 者之 外 的消 费 者 、 设 金 融 保 护 署 , 责 监 管 信 用 卡 、 房抵 押 贷 款 等 与个 人 金 融 相 关 的 业 负 住
务。 5 规 范 金 融 产 品交 易 , 金 融 衍 生 品 监 管 方 面 , 变 原 有 的金 融 、 在 改
解 决也 没 有 明 确 。 在 此 次 金 融 监 管 改 革 中 , 国 政 府 通 过 了 (0 9银 行 法 案 》 并 且 英 20 ,

后金融危机时代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

后金融危机时代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



引 言
资 者 的信 息披 露 两 个方 面 。多 德一 弗兰 克 法 案规 定 , 资 产 证 券 化 的 发 起 人 或 者 发 行 人 必 须 保 留部 分 信 用风 险 , 以实现“ 利益共享 ( S k i n i n t h e g a m e ) ” 。 另 外, 相 关 条 款严 格规 定 了发 行 人 以及 相 关 信 用评 级 机 构 的信 息 披 露要 求 。美 国证 券 交 易委 员会 正在 修
年 代 以来 影 响最 深 远 、 最 为 严厉 的金融 监 管 法 案 , 旨
在 解 决 金 融 危 机 中暴 露 出来 的金 融 机 构 “ 大 到 不 能
倒” 的问 题 , 从 而 维 护 消 费者 的合 法 权 益 , 保 护 纳 税
人 的利 益 , 防 范 系统 性 金融 风 险 。 多 德一 弗 兰 克 法 案 提 出 了 多项 资 产 证 券 化 的监
【 关 键 词】 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 多德 一 弗 兰克 法 案 ; 发 行 与 分 配
【 中 图 分 类号 】 F 8 3 0
【1 6 9 X( 2 0 1 3 ) 0 5 — 0 0 4 8 — 0 5
基金项 目: 本 文 受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课 题“ 战 略 导 入 的 投 资 决 策 与 风 险 管理 ( 编号 7 1 0 3 1 0 0 4 ) ” 资助 ; 湖 南 大 学 青年 教 师成 长 计 划 经 费资 助 。 陈勇( 1 9 7 9 一 ) , 湖 南 醴 陵人 , 湖 南 大 学 金 融 与统 计 学 副 教 授 , 中 国 社 科 院金 融 所 博 士 后 , 经济学博 士 ; 刘 燕 ( 1 9 8 8 一 ) , 湖 南 永 州人 , 湖 南 大 学金 融与 统 计 学 院研 究生 。 ( 湖南长沙 4 1 0 0 7 9 )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秩序与中国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秩序与中国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秩序与中国应对措施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国际金融秩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秩序和中国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秩序1.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一些国家开始使用其他货币来进行结算,如人民币等。

此外,各国纷纷推出一些限制外资流入的措施,这也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2. 国际金融监管的加强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的不足,各国都开始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国际金融标准的制定,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的透明化,提高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3. 国际金融合作的提高金融危机后,各国都相互之间开始加强合作,以应对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同时,各国也加强之间的贸易往来,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1. 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中国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提出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方针,危机之后,更是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大力整顿金融市场,规范金融机构的运作。

2. 促进内需消费的增长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主要的策略是通过扩大内需,促进内需消费的增长,进而降低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从而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3.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开始通过推出各种措施,逐渐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在国际上逐渐替代部分美元在结算方面的地位,从而增加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4. 强化国际合作在金融危机后,中国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保持货币汇率稳定,维护了国际贸易的平衡,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总之,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秩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对此,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内需消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强化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步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亚洲经济危机与金融体系改革

亚洲经济危机与金融体系改革

亚洲经济危机与金融体系改革亚洲经济危机,是指1997年起爆发于东南亚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亚洲地区。

这场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也对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场危机中,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迫使各国开始进行金融体系改革。

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随后迅速蔓延至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

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

在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往往与政府关系密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此外,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过度依赖外债、过度放贷等问题,这使得金融体系在面临外部冲击时难以承受。

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亚洲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激增。

这场危机不仅使得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也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亚洲国家迫切需要改革金融体系,以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

为了改革金融体系,亚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各国加强了金融监管,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亚洲国家开始推动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外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亚洲国家还加强了金融合作,通过建立亚洲金融合作机制,加强了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金融体系改革不仅仅是亚洲国家的事务,也是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的一部分。

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金融体系的关注,也促使了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

在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也加强了对亚洲国家的援助与支持,帮助亚洲国家渡过危机。

然而,金融体系改革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金融体系改革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与合作。

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金融体系改革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在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需要平衡金融机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以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于1997年,给亚洲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和社会动荡。

这场危机使得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成为了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催化剂。

在危机之后,亚洲各国纷纷采
取措施,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并分析其对金融体系的
影响。

1. 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监管部门与政府
之间缺乏独立性和透明度。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亚洲各国纷纷设立了
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这些机构的职责是监督、审计和规范金融机构
的运作,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2.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
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预防和应对金融
危机,亚洲各国加强了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管机构建立了更加完
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对银行资本充足性和风险暴露的监管要求,
以及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特别监管等。

3. 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过度依赖短期外债和隐瞒风险的问题。

为了增强市场透明度,亚洲各国加强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和监
管报告制度。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对金融机构健康状况的了解,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

4. 强化跨国合作和监管协调
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地区造成了影响,也波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整体效果,亚洲各国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国家加强了合作和协调。

他们通过分享信息、制定共同的监管标准和准则,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5. 加强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
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的不足。

为了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亚洲各国加强了金融教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

他们开展了广泛的金融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亚洲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通过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强化跨国合作和监管协调,以及加强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亚洲各国为未来金融危机做好了准备。

然而,金融监管改革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亚洲各国仍然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监管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和风险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