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的瞳孔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疾病的瞳孔变化

神经系统疾病的瞳孔变化,往往表现出病情的好坏转归,如脑出血病人一侧瞳孔散大,多显

示出病灶侧发生脑疝,如进一步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伴呼吸浅而不规则,预示已处

濒死阶段。故瞳孔变化,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体征,为此将各种不同的

表现,列述如下。

一、瞳孔的异常改变

(1)双侧瞳孔缩小:可见于婴儿、老年、脑动脉硬化、吗啡中毒、先天性扩约肌缺损、睡眠状态、全麻第Ⅲ期、帕金森氏病和桥脑病变等。

在桥脑病变中,以桥脑出血或肿瘤为较常见,因桥脑内有交感神经中枢(Balinski-Nageotte氏

中枢),由于破坏了这个中枢,双瞳孔极度缩小,临床上常以“针尖样”瞳孔来描述。

(2)单侧瞳孔缩小:动眼神经受到刺激。如钩回疝的早期,表现出瞳孔缩小。

交感神经受到破坏的病变较多,如从颈交感神经干到鼻睫状神经,以及从间脑、中脑、桥脑、延髓、颈脊髓的交感中枢的病损,表现出瞳孔缩小。常见的是霍纳氏征。

霍纳氏征的特点:症侧瞳孔缩小,各种反射均存在,上眼睑下垂、眼裂变窄、眼球内陷,同

侧面部和颈部出汗减少或汗闭。

(3)双侧瞳孔散大:如交感神经遭受刺激(头痛、恐惧等),甲状腺机能亢进,先天性异常瞳孔,全麻第四期,深昏迷,阿托品或新福林中毒等。

临床上以深昏迷表现的疾病较多,不论内科、外科或神经科等,凡某一种疾病能导致深昏迷时,双瞳孔多散大、光反射消失。

在颅内高压导致脑疝晚期,或脑中线结构下移造成双动眼神经损害者,均可导致双瞳孔散大。

(4)单侧瞳孔散大:常见于一侧动眼神经麻痹,一侧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如肺炎、肺结核、甲

状腺肿大、咽后肿瘤等),钩回疝、强直性瞳孔等。

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和调节反应消失。如:脑底动脉

环和颈内动脉瘤、头颅外伤、眶内或眶后炎症、脑干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等常见原因。

临床上往往又以脑疝多见,如小脑天幕疝的海马钩回疝。在脚间池内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

动脉,动眼神经和基底静脉等通过,当发生脑疝时,引起动眼神经下移而受压迫,并将中脑

向后下方推移,而又牵扯动眼神经,造成麻痹,出现瞳孔散大。

在脑出血病人(如大脑半球的基底节区出血)易引起钩回疝,动眼神经早期受到刺激,可能瞳

孔先缩小;随病情进展,动眼神经麻痹使瞳孔散大。

还有枕骨大孔疝的急性型,比小脑天幕疝发展快。主要表现:突然昏迷、双瞳孔先缩小(交

感神经受压迫),以后散大,很快出现呼吸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血压上升,脉搏变怏。

二、几种特殊改变的瞳孔

(1)阿-罗(Argyll-Rohertson)氏瞳孔:临床表现:典型者,瞳孔小、边界不正,不对称,对光反

应消失、辐凑反应存在,但较弱,对散瞳药反应弱。偶有表现为单侧阿一罗氏瞳孔。

不典型者:仅为孤立的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可见于眼球或眼眶外伤,脊髓空洞症。

病因:神经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肿瘤(松果体和四叠体)、脑血管病、外伤、脑炎、婴儿不明原因的脑瘤、慢性酒精中毒、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发性硬化等。

病变位置:顶盖前区-后联合病损,及视束小分枝的受损或瞳孔括约肌与周围的突触病变。

(2)强直性瞳孔:多为单侧,30~40岁的女性为常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弱,对缩瞳药仍有反应。伴有腱反射完全消失。对可卡因、肾上腺素等、反应正常。病因:病毒感染,神经梅毒或外伤。病变位置:为支配瞳孔括约肌的副交感节后纤维乙酰胆碱合成或释放不足。

(3)黑朦性瞳孔:病眼失明、对光照射双瞳孔不缩小,但照健眼则缩小。他反射正常。为视网膜发出的传入冲动受损之故。

(4)绝对性瞳孔散大:视力正常,一眼的直、间接光反应,调节反应均消失,另一眼各种反射均正常。常见一侧缩瞳核,动眼神经病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