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的变异知识点专题汇总,务必掌握!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a59a7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a.png)
专题0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教材必背知识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P81)2、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P82)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P83)4、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P84)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P85)6、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P86)7、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P87)8、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P99)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P100)10、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P102)1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P114)1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P115)1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P116)1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P116)1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P118)16、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P119)17、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生物的变异总结知识点
![生物的变异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9bbf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4.png)
生物的变异总结知识点1. 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的基因型和表型表现出的差异。
它是生物个体间差异的重要表现,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和地域环境变异的重要途径,对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和原动力,它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和地域的策略,对于种群的持续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2. 生物变异的类型生物变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由于基因型的差异导致的表型差异,是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不同表达。
而非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生长与发育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差异,它是一种可逆的、可塑性的变异。
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都是生物适应环境和地域的重要方式,它们共同促进了物种的进化和繁衍。
3. 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变异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自然选择等。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指由于生物DNA分子的突变而引起的个体间遗传信息差异。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的重新组合,它是生物变异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自然选择也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是指生物种群面对环境变异时,适应环境变异的生存策略。
4. 生物变异的检测方法生物变异的检测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帮助科学家识别和分析生物物种变异的重要手段。
当前,生物变异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等。
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了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等技术;而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则是通过对生物基因组的整体分析和比较,帮助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变异的策略。
5. 生物变异的应用价值生物变异不仅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方面,生物变异是改良作物品种和家畜种群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短时间内产生更适应环境和产品性能更好的新品种。
在医学方面,生物变异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和治疗遗传性疾病,促进生物医学的发展。
2024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
![2024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2f7ddb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9.png)
2024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总结与知识点清单生物遗传变异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遗传变异原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型进行总结与知识点清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与分类遗传变异是指物种个体或种群在遗传学上出现的差异,它是进化的基础。
根据遗传变异的性质与来源,可分为突变和重组两大类。
1. 突变:指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的突然而明显的变异。
根据突变的性质,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2. 重组:指在有性繁殖中,染色体交配时的相互组合与重排。
根据重组的方式和结果,可分为染色体重组和基因重组。
二、生物遗传变异题型的常见形式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生物遗传变异题型的常见形式主要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解析题。
1. 选择题选择题是生物遗传变异题型中最常见的形式,以多项选择题为主,考查对遗传变异原理与相关概念的理解。
下面是一道例题:【例题】下列生物遗传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 染色体缺失B. 重复序列扩增C. 单核苷酸多态性D. 点突变2. 计算题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遗传变异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掌握。
例如,要求根据某个遗传变异情况进行染色体计数或基因型计算。
下面是一个计算题的例子:【例题】在一种动物的育种中,已知一个显性基因A决定体毛的颜色,该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1和A2。
已知在某个群体中⅔的个体为黑色(AA),⅓的个体为黄色(Aa),几乎没有白色个体(aa)。
根据这个情况,请计算:A. 黑色个体(AA)的频率B. 黄色个体(Aa)的频率C. 白色个体(aa)的频率3. 解析题解析题通常结合生物遗传变异的实际例子,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
下面是一个解析题的例子:【例题】某地发生了水稻稻瘟病的流行,出现了一种对相关抗病基因产生突变的病毒毒株。
在经过几代的繁殖和传播后,这种突变体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抗病基因,并导致水稻瘟病抗性下降。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404ea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d.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变异知识点一、基因突变1. 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丢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分子数不变) 分子水平2. 分类:自然突变,诱发突变3. 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4. 特点:普遍性(所有生物都会发生,包括病毒)随机性(随时,随地)不定向性(可逆的)低频性多害少利性5. 发生时期: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太空育种时,为什么选择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分裂旺盛,DNA复制过程能够中容易受各种射线影响而发生突变.6. 结果: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7. 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是生物进化的初始原材料。
8. 基因突变是否一定影响生物的性状,(不一定)①基因突变新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字决定同一种氨基酸②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Aa③突变部位位于非编码区(内含字)9. 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传递给后代(不一定)①体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②生殖细胞基因突变可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二、基因重组1. 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狭义)2. 分类(广义)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为基因自由组合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交叉互换而重新组合③基因工程(分子水平):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变生物的形状,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④植物体细胞融合3. 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
4. 基因重组的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的一条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颉氨酸。
2.根本原因:基因突变无丝分裂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只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发生基因重组;减数分裂三种变异都有。
拓展: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1.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及进化的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及进化的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6f6eb258f5f61fb73666fe.png)
一、生物的变异(1)生物变异的类型(2)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适用范围生物种类所有生物自然状态下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生物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3)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交叉互换、自由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过程出现差错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体结构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4)染色体组和基因组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其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当然也就不含有等位基因。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有的一组染色体可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⑤不同种的生物,每个染色体组所包括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大小是不同的。
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基因组计划则为测定单倍体细胞中全部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包括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
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相同。
(5)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多倍体由合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属于单倍体还是三倍体,要依据其来源进行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二、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1)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2)关于育种方案的选取①单一性状类型:生物的优良性状是由某对基因控制的单一性状,其呈现方式、育种方式、原理及举例列表如下:②两个或多个性状类型:两个或多个性状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中,首先要实现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组,再选育出人们所需要的品种,这可以从不同的水平上加以分析:a.个体水平上: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实现控制不同优良性状基因的重组。
高一生物的变异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的变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11b593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c.png)
高一生物的变异知识点归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而变异是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在高一生物课程中,我们会学习到许多关于变异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的变异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变异的概念变异是指个体在遗传上与其亲代或同一种群的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
它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二、突变突变是指遗传物质中发生的突然而明显的变化,即基因型的突然转变。
突变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类型。
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然而明显的变化。
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型的改变,进而影响个体的表现型。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染色体数目发生的突变。
常见的染色体突变类型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互换和染色体断裂等。
染色体突变往往影响着个体的遗传稳定性和健康状态。
三、性状的变异性状的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在某一性状上存在差异。
这种变异可以是连续性变异和间断性变异两种不同类型。
1. 连续性变异连续性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在某一性状上存在连续性的变化。
比如身高、体重等。
连续性变异往往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因此在自然界中呈现出连续分布的特点。
2. 间断性变异间断性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在某一性状上存在明显的分群现象,即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血型、花色等。
间断性变异往往受到基因的影响,呈现出离散的分布特点。
四、突变的影响突变对生物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有益突变、无害突变和有害突变。
1. 有益突变有益突变是指使个体在环境适应和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的突变。
有益突变有助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
2. 无害突变无害突变是指对个体没有任何影响的突变。
这种突变在生物个体中常见,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没有明显的影响。
3. 有害突变有害突变是指使个体在环境适应和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突变。
有害突变会导致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下降,甚至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生物变异知识点总结高中
![生物变异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b3e0d6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e.png)
生物变异知识点总结高中一、什么是生物变异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信息(基因)的传递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突变和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物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在基因层面上是充分表现出遗传变异的。
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种生物物种之间存在差异性,在个体、种群和种属级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
1.2 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的产生主要源自于基因的突变、基因的重组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1.3 遗传变异的意义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遗传变异,生物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生存能力,保持种群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4 遗传变异的类型遗传变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逆的遗传变异,另一种是不可逆的遗传变异。
对于可逆的遗传变异,它们不会永久地改变生物的基因组,可以通过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不可逆的遗传变异则是永久性的,它们会永久地改变生物的基因组。
1.5 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的机制包括基因的突变、基因的重组和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等。
在生物个体和种群内,通过这些机制,生物可以产生遗传变异。
二、生物变异的发生生物变异是在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不断产生的。
它在种群水平上产生了个体的差异性,进而推动了物种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2.1 生物变异的发生机制生物变异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的突变、基因的重组和外源性因素对基因组的影响等。
2.2 基因的突变基因的突变是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信息的突然改变。
它是生物遗传的基础,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手段。
2.3 基因的重组基因的重组是指基因组内部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
它是生物种群多样性的主要来源。
2.4 外源性因素对基因组的影响外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习性、食物种类和社会因素等,对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变异的发生。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919b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e.png)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变异的定义生物变异是指基因组中某段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个体或群体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
变异可以是点突变、染色体片段丢失和重复、基因重组等。
变异会导致物种的进化和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二、生物变异的分类1. 根据变异的程度,生物变异可分为微观变异和宏观变异。
微观变异是指基因组中某些基因座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宏观变异是指染色体水平上的大片段DNA序列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数量异常等。
2. 根据变异的性质,生物变异可分为有害变异、有利变异和中性变异。
有害变异是指变异导致个体的生存或繁殖能力下降,包括致命突变和严重缺陷等。
有利变异是指变异导致个体的生存或繁殖能力提高,包括适应性突变和新功能基因的出现等。
中性变异是指变异对个体的生存或繁殖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包括一些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微小变化。
3. 根据变异的遗传方式,生物变异可分为突变和重组。
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发性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重组是指染色体间或染色体内DNA序列的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三、生物变异的成因生物变异的成因包括自发变异、诱发变异和人为诱发变异等。
1. 自发变异是指因自然修复系统的故障或DNA复制错误导致DNA序列发生突变或重组,是生物遗传变异的主要成因。
2. 诱发变异是指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高温等诱发细胞DNA损伤,导致DNA序列发生改变。
辐射和化学物质常常是诱发变异的主要原因。
3. 人为诱发变异是指人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或人为选择培育新品种,通过诱发变异来创造新的生物体。
四、生物变异的影响生物变异会对个体和群体的性状、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
1. 变异对个体的性状产生影响。
在变异基因型的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包括外观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等。
2. 变异对个体的适应性产生影响。
高三生物变异知识点
![高三生物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abee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7.png)
高三生物变异知识点高三生物学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最后一年,也是孩子们备战高考的最后一搏。
在这一年里,生物变异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涉及到生物多样性、进化以及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背后的逻辑。
下面,我将结合实例,探讨一些高三生物变异知识点。
1.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表现形式的筛选过程。
它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某个表现形式的个体在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那么这种表现形式将逐渐在整个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体现了适者生存的原理。
例如,在某个沙漠地区生活的一种昆虫群体中,个体的颜色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异,有的是白色,有的是深色。
当沙漠地区没有雨水时,沙漠地面的颜色是偏白的。
这时,白色的昆虫相对于深色的昆虫来说更容易躲避掉敌害。
因此,白色昆虫的数量逐渐增多,深色昆虫的数量逐渐减少。
当沙漠地区突然下起暴雨时,沙漠地面的颜色变黑了。
这时,深色的昆虫相对于白色的昆虫来说更容易躲避掉敌害。
于是,深色昆虫的数量逐渐增多,白色昆虫的数量逐渐减少。
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2. 突变与进化突变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的一种稳定的变异。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它为进化提供了变异的原材料。
在生物基因组中,有些突变是有害的,有些突变是无害的,还有些突变是有益的。
例如,假设某个群体中的植物受到某种病毒的侵袭,而这种病毒对植物进行破坏。
在这个群体中,可能有一小部分植物具有抗病毒性。
这些植物产生的突变使得它们能够对抗病毒的侵袭,从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抗病毒性的突变逐渐在整个群体中传播开来,最终成为该种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3. 基因的遗传与变异基因是决定一个个体性状的遗传物质。
在生物基因组中,基因的遗传是通过配子传递的。
例如,假设某个人的父亲是近视,母亲是正常视力。
根据遗传学的原理,近视是一种由多个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复习要点:生物的变异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复习要点:生物的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964b89e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7.png)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复习要点:生物的变异高三生物复习要点:生物的变异。
高三生物备考要点:生物的变异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即r型细菌转化是s型细菌)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除了rna。
因是绝大多数生物(例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dna,只有少数生物(例如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就是rna,所以说道dna就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达就是通过dna分子的激活(特别注意其半留存激活和边单链边激活的特点)去顺利完成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近,就是由于子代赢得了亲代激活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基因的抒发就是通过dna掌控蛋白质的制备(即为mRNA和译者过程)去同时实现的。
9.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页面查阅:高三生物知识点10.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所以,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并由蛋白质分子直接体现的。
11.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就是受到基因掌控的。
一些基因就是通过掌控酶的合成去掌控新陈代谢过程;基因掌控性状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通过掌控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去直接影响性状。
生物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变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505e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e.png)
生物变异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1.1 生物变异的概念生物变异是指同一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中,由于遗传基础上的变化而导致的可观察到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发生在基因水平或染色体水平上,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1.2 生物变异的分类从生物变异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自然变异和人为变异。
自然变异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由于自然选择、突变等原因导致的变异,如环境压力、基因突变等;人为变异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变异,如人工选择、基因工程等。
从变异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有害变异、有益变异和中性变异。
有害变异是指对个体生存繁衍有不利影响的变异;有益变异是指对个体生存繁衍有利影响的变异;中性变异是指对个体生存繁衍没有明显影响的变异。
1.3 生物变异的表现形式生物变异在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都可能会有所表现。
形态上的变异包括体型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变化;生理上的变异包括代谢、生长发育、免疫等方面的变化;行为上的变异包括食性、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异可能会对生物的生存、繁衍、适应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
二、生物变异的原因2.1 突变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复制或修复过程中的错误、外部环境的辐射、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的DNA序列的改变。
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突变可能会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
2.2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错配修复等原因导致的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增加基因型的多样性,有利于个体的适应环境。
2.3 基因流失基因流失是由于基因组中的基因发生缺失、插入、转座等现象导致的基因变异。
基因流失可能会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从而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
2.4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特定的表型特征对环境的选择,从而导致基因型的变化。
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生物变异总结
![生物变异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6df0de89eb172ded63b765.png)
生物变异的总结一.变异的原因:1.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2.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
(1)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1.基因重组:是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1)实质: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2)结果:不产生新基因,仅仅改变基因型(3)主要类型: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DNA重组技术——不同物种的基因(4)实现途径:①自然重组——有性生殖过程②人工重组——基因工程【训练1】1.若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
如不考虑基因的交叉互换,则该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考虑基因的交叉互换,则该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哪些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a .利用抗倒伏但易感病和易倒伏但抗病的两种水稻培育既抗倒伏又抗病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过程;b .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通过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c .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的过程;d .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过程;e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了不同于双亲的后代;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类型:形态突变、致死突变、生化突变。
特点:普遍性(可以发生在任何..生物中;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多方向性;稀有性(突变率低);可逆性;有害性。
(1)实质:基因结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2)结果:产生新基因;(3)形式: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4)实现途径:某些外界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作用于细胞分裂间期,使DNA 复制发生差错。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db12a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a.png)
中学生物遗传与变异学问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本概念1.概念整理: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一般用表示。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别: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限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限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限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限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1)推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肯定相同。
( x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肯定相同。
(x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 x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x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肯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x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A. aa B. Bd C. Ff D. YY二、基因的分别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2、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5392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b.png)
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总结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指的是个体间存在某种性状的差异。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涉及到的变异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对高考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遗传变异1. 基因突变: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形式。
2.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变化,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病例有唐氏综合征、某些性染色体异常症等。
3. 基因重组:指在基因组中发生交换、重排等改变,主要指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
二、环境诱导的变异1. 辐射诱导的变异:包括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和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等)诱导的变异,如核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
2. 化学物质诱导的变异:化学物质如致突变剂、致癌物等,能够影响基因的稳定性,引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3. 温度诱导的变异:高温或低温环境可以诱导某些物种的变异,如在高温条件下孵化的鳄鱼可以导致性别的变异。
三、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变异1. 自然选择:指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个体的某种性状能够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从而逐渐在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
2. 适应性变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异以适应环境,如狮子的颜色、鸟类的嘴形等。
四、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1. 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变异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物种的适应和演化提供了遗传基础。
2. 变异推动自然选择:变异的出现增加了物种间的竞争,从而推动了自然选择的产生和进化的加速。
3. 变异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变异使得物种间拥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
五、变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 遗传变异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遗传变异是导致人类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如遗传性疾病、癌症等。
2. 变异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变异的利用可以提高农作物和牲畜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3. 变异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通过变异方法可以培育出特殊性状的生物种类,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
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3a3a7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8.png)
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归纳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高考生物来说,掌握生物变异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进化和遗传的原理,还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是关于高考生物变异的知识点的归纳。
一、变异的概念和分类1. 变异的概念:指个体间在遗传性状上的差异。
2. 变异的分类:- 定向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异,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 随机变异:无明显适应环境的变异,对生存和繁殖没有直接影响。
- 合并变异: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多种遗传因素同时出现的变异。
- 复合变异:一个个体同时表现出多种变异状态。
二、变异的原因1. 突变: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突然而显著的变化。
2. 重组:在有性繁殖中,联会发生位点的重组,导致染色体重组,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3. 交换:在染色体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4. 合并: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通过有性或无性生殖相互结合,导致新的遗传组合。
三、变异的影响1. 对个体的影响:变异使个体在形态、生理、行为上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2. 对物种的影响:变异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可塑性,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发展出新的适应结构和生活方式。
3.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种群中的变异个体在特定环境下具备多样的适应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四、变异的应用1. 生物育种:通过人工选择和遗传改良,利用合适的变异为农业、畜牧业和园艺业培育优良的品种和种类。
2. 药物研发:通过发现和利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变异,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提高药物的效能和安全性。
3. 疾病诊断:一些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特征,通过检测和分析个体的遗传变异,可以做出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五、变异与环境1. 自然选择:环境对变异个体的选择和筛选,促进适应性变异的积累和固定。
2. 环境因素:环境变化、生物间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等都对变异的发生和传播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生物的变异知识点专题汇总,务必掌握!
本文综合自高考生物及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由小明老师编辑整理。
如有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为了感谢大家对小明老师的支持,弥补之前与各种好资料错过的遗憾,小明老师特地建立了【第一个打卡学习群】,赶紧扫码进群获取资料吧!
· 正· 文· 来· 啦·
一、基础知识
1.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外因:某些环境条件,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改变遗传信息。
(3)时期:DNA复制时,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和可逆性。
(5)结果: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的基因。
(6)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7)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2.基因重组
(1)概念:从狭义上讲,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从广义上讲,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做基因重组。
(2)类型(原因)
①自由组合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从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③人工重组型:通过基因工程,使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DNA重组,如体外重组质粒。
(3)结果:原有基因重新组合,只产生新基因型,不会产生新的性状。
(4)意义: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通过杂交而导致新性状重组,培育出新的优良性状。
3.染色体变异
(1)概念: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2)类型
①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中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加或减少。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3)单倍体与多倍体
比较项目单倍体多倍体
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
色体数目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
上染色体组数目的个体
成因自然形成单性生殖的结果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温度
骤变
人工诱导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
幼苗
植株特点植株弱小,生长发育快,表
现高度不育
植株粗大,营养物质含量
高,生长发育迟缓
应用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二、难点突破
1.比较不遗传的变异与可遗传的变异
比较项目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条件环境因素影响,遗传物质没有改
变
遗传物质改变,基因型改变
变异特点一般只在当代表现出来;不能遗
传给后代;一般是定向的
既可以在当代表现,也可以在后
代;可能遗传给后代;变异是不
定向的
2.人工诱变
(1)原理: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处理生物,使之发生基因突变。
(2)过程:
(3)意义:提高变异频率,创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新品种。
3.染色体组
(1)理解染色体组概念:
一个染色体组中,从本质上看,只是非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
从形式上看,所有染色体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
从功能上看,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从物种类型上看,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都是一定的,而不同种生物染色体组的数目、大小和形态是不相同的。
(2)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
①根据染色体图判定,其依据: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判定,其依据: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4.单倍体与多倍体的判断
(1)如果生物体是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形成的,其细胞内含有几
个染色体组就叫做几倍体。
但是,二倍体既可以由合子发育而来,也可以通过母体无性繁殖而来。
(2)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发育来的,不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不能叫做几倍体,而只能叫单倍体。
注明:设a、b为正整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