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护理及讨论
手足口护理问题和措施
手足口护理问题和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很容易传播。
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1. 发热:手足口病常伴随发热。
措施包括:
- 给患儿穿轻薄的棉质衣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 多饮水、多休息,帮助降低体温。
- 清洁室内空气,保持通风。
2. 疱疹和溃疡: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和手足上的疱疹和溃疡。
措施包括:
- 饮食宜选择软食或流质,减少对口腔和手足的刺激。
- 勤换洗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个人卫生。
3.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通过接触病毒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颜面部分泌物、粪便等传播。
措施包括:
- 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特别是避免共用餐具和毛巾等个人
物品。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并避免将污染手部
接触到口腔或眼睛。
4. 消除室内污染:手足口病的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措施包括:
-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定期对室内进行适当的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地方,如
门把手、桌椅等。
5. 加强免疫力: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增强免疫力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措施包括:
- 注重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质。
-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疲劳。
以上是手足口病的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就医进行治疗。
简述幼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简述幼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幼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常在4岁以下儿童中传播。
该病毒通过口腔和手部细菌传播,会导致口腔、手部和臀部皮疹、溃疡和疼痛等症状。
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
1. 隔离:将受影响的幼儿隔离在家中,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特别是在患病儿童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也患有手足口病的情况下。
2. 清洁:保持家庭和幼儿的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和物品之前。
使用消毒剂杀死细菌,尤其是在儿童使用的餐具、玩具和毛巾等物品上。
3. 饮食:给幼儿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避免给幼儿吃辛辣、油腻和酸性食品。
4. 水分:给幼儿充足的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防止脱水。
避免给幼儿喝含糖的液体,以免加重症状。
5. 观察:观察幼儿的症状,如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和疼痛等症状。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6. 治疗:如果幼儿的病情轻微,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和退烧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7. 预防: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如避免与患病者接触、勤洗手、使用消毒剂、保持通风等。
手足口病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然而,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并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止痒措施
根据医嘱使用止痒药物, 减轻患儿瘙痒不适。
衣物选择
为患儿选择宽松、柔软的 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加重症状。
饮食护理
•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 补充维生素: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 餐具消毒:对患儿使用的餐具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 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同时,这些措施也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并 记录变化,以及时发现和 处理发热情况。
降温措施
根据医嘱,采用适当的降 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退 热贴等,避免高热引发惊 厥。
补充水分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 发热导致的水分流失。
皮肤护理
疱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疱疹 破裂,防止继发感染。若 疱疹破裂,可涂擦抗菌药 膏。
护理经验分享
隔离措施
口腔护理
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对患儿的分 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为患儿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减 轻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可使用生理盐水 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口腔清洁用品。
皮肤护理
饮食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疹, 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膏涂抹皮 疹处,促进愈合。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减轻口腔疼痛。鼓励患儿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
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 高防治水平。同时,关注患儿的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和家长 的焦虑情绪。
手足口病健康宣教
手足口病健康宣教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诊。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1、轻症患儿,采取居家治疗。
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应勤洗手,如饭前、便后应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均要洗手。
家庭居室要通风,衣服、被褥勤暴晒,饮食上宜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进食过热或过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疱疹产生疼痛。
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
家长禁止带患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以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别人。
2、消毒隔离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
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易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3、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餐后应用盐水或淡盐水簌口。
口腔有糜烂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4、皮肤护理护理时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
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 次,勿用肥皂,动作轻柔。
勤换衣着,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
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搔抓皮肤,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防止疱疹溃破后感染。
对于口腔有溃疡及疱疹性咽峡炎者,常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防止高热该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
可让患儿多饮水。
如体温超过38°C,应适当使用退热药。
6、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持续呕吐、嗜睡、肢体抖动(肌肉抽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情况,应从速就医。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及护理现状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及护理现状手足口病患儿从消毒隔离、皮肤黏膜、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用药、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手足口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标签: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1]。
自2008年3月底以来,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加重,死亡率增高,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而且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对患者的治疗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
因此,临床上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对于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手足口病的护理研究,现将手足口病的护理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暴发流行情况手足口病流行于6月~9月。
发病高峰期为7月~8月。
发病年龄24d~17岁,其中6个月~3岁者占82.54%,农村患儿占80.68%。
手足口病患儿均有典型皮疹及不同程度发热,持续1d~7d。
多持续ld~5d,长者可达10d,平均5d;部分患儿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者抽搐,合并肢体麻木、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
有少数死于脑炎、心肌炎[3]。
2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2.1患者在挂号之前进行一级预检分诊。
由资深的护士进行初选,对符合手足口诊断的指定到手足口专科门诊,即进人二级预检分诊,经分诊护士再次筛选和健康宣教指导后,在手足口挂号处挂号,到手足口专科门诊就诊[4],做好疫情监测。
2.2消毒隔离手足口病病房和隔离区以500mg/L有效氯溶液擦地和喷洒消毒环境。
500mg/L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玩具、楼梯扶手等室内物品[5],如强床边隔离;医护人员每检查1个患儿前后都用含氯消毒液擦手和听诊器头。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
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不同护理方法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效果评价
不同护理方法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效果评价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一旦患上该病,往往会伴随发热、口腔疼痛、食欲不振、皮疹等症状。
手足口病对小儿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正确的护理方法对病情的改善和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手足口病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
1.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效果较好手足口病患儿的被动吸烟、室内空气不好等因素都会加重病情,因此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对小儿康复非常有帮助。
研究表明,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病菌,防止传播,有利于病情好转。
同时,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利于小儿的呼吸道卫生,能够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2.补充充足的水分效果显著手足口病时,儿童口腔里痛、咽喉肿痛,会导致食欲不振,而且身体会大量出汗,所以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体内代谢。
科学研究表明,给患儿饮水时,可以配以少量的维生素C,来增强再生能力,促进口腔黏膜、皮肤的恢复。
此外,少量的盐水也可起到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
3.遵医嘱给予药物疗法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支持疗法。
有些孩子症状较轻,逐渐自愈,但有些孩子身体状况较差,需要遵医嘱给予药物疗法,以缓解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退烧药、止疼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不宜随便滥用药物,务必要遵医嘱服用。
4.严防交叉感染手足口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所以在护理小儿期间,要注意严防交叉感染。
常见的防疫措施包括勤洗手、消毒、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
同时,患儿的餐具、毛巾等物品要单独用,避免和其他人共用,以防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应根据小儿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良好的通风、补充充足的水分、药物疗法和防疫措施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有助于让小儿尽快康复。
当然,在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休息。
如果情况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获得专业的治疗帮助。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 和肠道病毒EV-71 最为常见。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大规模流行。
多发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继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经粪-口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仅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传播。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人群普遍易感,以三岁以下小儿多发。
按传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隔离按接触隔离,自发病日起隔离一周后可解除隔离。
2.一般护理 .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减轻口腔刺激。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
对于因口腔溃疡疼痛拒食、拒水者,要给予补液。
3.皮肤护理以外用药为主,擦药前清洁局部,勤剪指甲,嘱患者不要抓破皮肤,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
4.口腔护理病人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尔液漱口,每2 小时一次,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再涂以锡类散,涂药后嘱病人闭口十分钟,不要马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
5.病情观察观察有无继发感染的征兆,如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肾脏损害的症状,及时报告医师,调整治疗。
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3.如有不适,及时门诊复查。
4.。
手足口病病情观察及护理
手足口病病情观察及护理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粘膜上发生的斑丘疹、疱疹、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或粪便传播,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于学龄前儿童。
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少数病例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做好病情观察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患儿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主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工作:1、一般病情观察:观察患儿的体全身临床症状,定时测量体温、呼吸、心率等。
2、静脉输液及静脉用药的护理: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保证药物的准确、及时给予,注意输液速度。
3、发热的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患儿有皮疹不能进行酒精擦浴,必要时使用退热药。
4、做好口腔护理: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漱口,可用金喉键直接喷于口腔糜烂部位,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5、饮食护理: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
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喂养过程中注意卫生,以防发生感染性腹泻。
6、皮疹的护理:手足部皮疹可涂炉甘洗剂。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抓破皮疹。
防止感染。
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做好消毒隔离:每位患儿一支体温计,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或在日光下曝晒。
病房每天紫外线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8、并发症的观察:警惕并发心肌炎、观察患儿心率、心律、有无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观察患儿精神反应、食欲、有无高热及呕吐、有无烦躁哭闹或睡眠不安、观察有无肢体抖动、出冷汗及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其它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2024年手足口病培训小结范文(5篇)
2024年手足口病培训小结范文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在幼儿园和托儿所中非常普遍。
为了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我参加了2024年的手足口病培训。
通过该培训,我深入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小结。
首先,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和肠道病毒16型。
这些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后,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如何避免手足口病的传播,比如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等。
其次,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了解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后,可以更早地识别病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培训中还介绍了手足口病的常见诊断方法,如病毒分离、抗原检测以及核酸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手足口病诊断,提高治疗的效果。
再次,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其次,要避免接触病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可以通过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了解了这些预防措施后,我将会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最后,在培训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处理手足口病疫情。
当手足口病疫情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疫情。
比如要尽早发现疫情,对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加强消毒措施,通报相关部门等。
了解了这些处理疫情的方法后,我将会在工作中积极应对疫情,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通过这次手足口病培训,我深入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理解。
我将会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
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内容
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内容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特点是手、足和口腔黏膜出现水泡、溃疡等症状。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蔓延,以下是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内容: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婴幼儿、使用公共场所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清洗双手,确保彻底洗净。
2. 避免与病患密切接触:手足口病可以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而传播。
尤其是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尽量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
3.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手足口病病毒很容易通过接触污染物品进行传播。
避免共用毛巾、杯子、餐具等个人物品,以免传播病毒。
4.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洁家居和公共场所的表面,尤其是常接触的物品和设施,如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
5. 加强儿童饮食营养:适当增加儿童的饮食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的风险。
6. 注意孩子的洗澡问题:尽量避免让孩子坐在公共浴池中洗澡,沐浴时不要用共用的毛巾和洗脸巾。
7. 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如通过健康宣传单、海报、宣教视频等多种形式让人们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注意:这些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有手足口病或怀疑感染,请及时就诊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幼儿园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区之一,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个人卫生意识不强等因素,手足口病很容易在幼儿园内传播。
因此,幼儿园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幼儿园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幼儿应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换洗毛巾、勤剪指甲、勤洗澡等良好卫生习惯。
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定期检查幼儿个人卫生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2. 定期消毒场所和玩具手足口病病毒易在环境中存活,因此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厕所、门把手、桌椅、玩具等进行消毒,杀灭病毒。
消毒剂选择应当是有卫生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消毒剂的浓度也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置。
此外,幼儿之间玩具、文具等物品的分享应限制,避免交叉感染。
3. 建立早期识别制度执业医师应建立幼儿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制度,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并安排患病幼儿留观或家庭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幼儿园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对该幼儿园的环境和人员进行调查,做到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病毒传播范围。
4. 保障幼儿饮食卫生饮食卫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应强化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餐具应定期消毒,水源要保证安全可靠。
幼儿的食物和饮料应严格按照我们常说的“三分热饱”,即不能过热或者过凉,同时注意食材新鲜程度和烹饪方式卫生。
5. 加强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幼儿多关注自身安全和健康问题,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感染,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用口罩和擤鼻涕的习惯、普及饮食、睡眠、健康的知识、灯光环境卫生习惯等,保证幼儿对手足口病有效防范。
手足口病深得幼儿园关心,基于上面的总结,幼儿园目前仍面临诸多不利条件,需要加强当前措施,持之以恒地进行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共同为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浅谈手足口病病人的护理
用酒精擦浴) 遵 医嘱给予退热药 , ; 注意 避免着凉 , 及时换下潮 湿 的内衣 。室 内宜空气新鲜 , 日通风 2次 ( 每 避免 患儿 直接吹
对 流 风 以防 受 凉 ) 保 持 室 温 1 ~ 2 ℃ , 度 5 % ~ 6 %。 衣 , 8 0 湿 O O
玩具等均 以含氯消毒 液喷洒 或擦拭 消 毒。病 区 的床 头柜 、 床
约 5天 。
以免抓破皮 疹。臀部 有皮疹 者及 时清理 尿便 , 保持 臀部清 洁 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 期涂 阿昔洛 韦软 膏, 疱疹 破溃 者涂抗 生
素药膏或 05 碘伏 , . 防止 感 染 。保 证 患 儿 衣服 、 褥 清 洁 , 被 衣 服要 宽大、 软 。 柔 床铺 平 整 干 燥 , 量 减 少 对 皮 肤 的各 种 刺 激 。 尽 物 理 降 温 时动 作 要 轻 柔 , 免 擦 破 皮 疹 。 以 2 5 对 症 处 理 : 时 测 量 生 命 体 征 , 儿 手 足 口 病 一 般 均 有 . 定 小 发 热 . 为 低 中 度 热 ( 3 . ℃ )无 需 特 殊 处 置 , 饮 温 开水 , 如 < 8S , 多 如 体 温 室 3 . " 可行 物理 降 温 : 水 洗 浴 ( 皮 疹 者 不 宜 使 85 C, 温 有
1 ri, 5 n 然后清水 冲洗 , a 一般 每天 2次 , 污染 时随时 消毒 ; 粪 有
柯萨奇病毒 A组 1 6型和肠道病 毒 7 l型感 染最为常见[ 多 “,
发生 于 5岁 以下 儿 童 。 引起 手 足 口腔 等 部 位 的 疱 疹 , 数 患 可 少 儿 可 引起 心 肌 炎 、 水 肿 、 膜 炎 等 并 发 症 , 别 重 症 患 儿 如 肺 脑 个 果病 情 发 展 快 可 导 致 死 亡 。主 要 通 过 密 切 接触 、 者 喉 咙 分 患 泌物 ( 飞沫 )饮 用 或 食 用 被 污 染 的 水 和 食 物 、 患 者 的 粪 便 污 、 受 染 的食 物 而 传播 。所 以 做 好 消 毒 隔 离 工 作 、 施 有 效 的护 理 实
护理孩子手足口病体会心得
手足口病体会我们这里最近收了很多手足口病一点体会欢迎交流讨论1、手足口病一般认为“四部”--手、足、口、肛周其实并不一定,手足口病毒引起的皮疹容易在皮肤受压部位出现,由于手、足、臀部常受压故常见。
对于幼儿患者好动、常爬行等情况时常出现肘、膝关节的皮疹;对于年长儿童则肘膝少见。
2、一般认为手足口病患者四不“不溃破、不结痂、不痛、不痒”其实也不一定,有时也溃破结痂,偶有疼痛(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是隐退而不是结痂脱落)3、今年卫生部的防治方案中提到患者可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中有“易惊、易激惹”,对于这个现象确实有较多发现,且易忽视,其实可能是感觉过敏,轻度兴奋的表现。
很多肠道病毒疾病也可见此表现。
比如脊髓灰质炎早期患儿可有“拒抱”表现也是这个原因。
我见到的两个这种表现的患儿对声音、触摸“易惊、易激惹“,无脑膜刺激症,无抽搐及病理征以及意识障碍,无低血钙,应用丙球体温下降后“易惊、易激惹”消失。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表现,每年的春季在门诊均能看到,只不过今年相对多一些。
它有两种明显的表现:1.发热伴手足口及肛周皮疹;2.疱疹性咽峡炎;3.部分患儿发热并出现易惊、易激惹等脊髓损伤体征。
真正的手足口病死亡率极低,大多数以隐性经过。
在今年的3月份,我地有个别患儿出现突然发热,体温38度左右,一两天后就出现惊厥随后昏迷,呼吸不规则至呼吸停止,一段时间后心跳也停止,上呼吸机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药物治疗没有疗效。
最后经专家研究为EV71感染。
所以,EV71感染于手足口病在发病上仍有不同之处,希同行在这段时间内对年龄3岁以下发热2天左右精神差或惊厥表现者,要严防改病,提早激素冲击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
感谢楼上的提醒希望能一起讨论一下把握激素和丙球应用指征的经验个人感觉:精神差很难量化,有时不易判断;患儿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拒食,很难通过食欲体力变化判断病情。
我们一般是体温持续39度以上或有神经、心肺并发症的表现时加用丙球。
激素我们较少应用,经验不足,欢迎指教。
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
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眼结膜、皮肤等途径传播,易发生于婴幼儿。
其主要症状包括口、手、足、臀部皮肤出现红疹、水泡、糜烂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危险症状。
因此,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1.病情评估2.病情监测3.皮肤护理4.饮食护理5.呼吸道管理6.疼痛控制7.感染控制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包括:•病程、症状、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
•疼痛评估,如采用VAS评分等。
•病情分级,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级,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如护士对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顾虑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意愿。
病情监测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酌情监测和记录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食量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嘱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进行每日一次的病情评估和记录,对危重患者应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
皮肤护理手足口病是一种皮肤传染病,患者在出现水泡、糜烂等皮肤症状后,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护理,主要包括:•经常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干燥的环境;•对皮肤破损部位进行消毒和包扎,避免细菌感染;•避免患者抓挠破损病灶,防止感染扩散;•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润滑,避免皮肤干燥和皲裂等。
饮食护理手足口病的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原则,饮食宜以软、烂、细碎的食物为主,如米汤、清粥、水煮蛋、糊状饮料等,禁止辛辣刺激及坚硬、粗糙、杂质过多的食品,如油腻、辣热、酸醋等,避免刺激消化道,增加患者的病情。
呼吸道管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如流感样症状、咳嗽、鼻塞、喉痛等。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
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治疗原则】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
【护理评估】有无手足口病接触史。
评估生命体征、皮肤皮疹、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护理问题】体温过高感染的危险舒适的改变有窒息的危险(或呼吸道受阻)有受伤的危险【护理措施】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感染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一、普通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一)皮肤疱疹护理疱疹较小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出现疱疹破溃者可先用0.25%安尔碘进行消毒,而后涂抹利巴韦林软膏预防感染。
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手、足有疱疹的部位。
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
1.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如发热、咽痛、水泡等,可以使用退烧药、口腔消炎药等药物。
2. 充足的休息:手足口病患者需要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 饮食调理: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4. 补充水分:手足口病患者易出现口腔溃疡,需要多饮水,保持水分补给,防止脱水。
5. 注意口腔卫生:口腔炎症加重时,可以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6. 避免传染:手足口病是传染病,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7. 并发症治疗:如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具体病情来确定。
263例手足口病病人的护理
临 床 特征 为前 驱 症 状 有 低热 、 倦 、 巴结 肿 大 , 后 在 手 掌 、 困 淋 随 足 底 和 口腔 黏 膜 发 生 散 在性 的水 疱 、 丘疹 或 斑 疹 , 量 不 等 。 口腔 数 损 害 表现 为唇 、 、 、 等 处 起 很 多 小 水 疱 , 迅 速 形 成 溃 疡 。 颊 舌 腭 并
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盐 水 棉 球 轻 轻 擦 拭 , 去 坏 死 组织 , 涂 以锡 类 散 , 拭 再 以促 进 溃 疡 愈合。
2 6 皮 疹 的 护 理 患 儿 衣 服 、 褥 要 清 洁 , 着 应 宽 大 、 软 , . 被 衣 柔
经 常 更 换 。 床 铺应 平 整 干 燥 。 剪 短 患 儿 指 甲 , 要 时 包 裹 患 儿 必 20 0 8年 4月 一 20 0 8年 8 在 我 市 附 近 区域 高 月 双手 , 防止 抓 破 皮 疹 。足 部有 疱 疹 时 应 穿 软 底 鞋 , 免 长 时 间走 避 路 摩 擦 使 疱疹 破 溃 。臀 部 有 皮 疹 的 患 儿 , 次便 后 温 水 清 洗 , 每 保 持 臀 部 清 洁 干 燥 。疱 疹 破 裂 者 , 局 部 涂 擦 碘 伏 。 可 27 并发症护理 . 注 意 观察 病 情 变 化 , 时注 意 观 察 有 无皮 肤 随 感 染 、 呼 吸道 感 染 、 脏 损 害 和 肾 脏 损 害 等并 发 症 的 症 状 。发 上 心 ① 手 足 E皮 疹 分 布 在 4个 部 位 , 足 口臀 部 l 手
已康 复 出 院 。 2 护理
现 患 儿 年 龄 < 3 , 续 高 热 、 率 呼 吸 明 显 增 快 、 神 差 、 烈 岁 持 心 精 剧
一例手足口病个案护理
手足口病需与其他儿童出疹性疾病相鉴别,如幼儿急疹、水痘、风疹等。同时 ,还需与口蹄疫、疱疹性口炎等病鉴别。
预防措施重要性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避免接触传染源和及时 接种疫苗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重要性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易感人群广泛等特点,因此加强预防措施对于控制手足 口病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预防措施的落实,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提 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繁殖,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个器官系统,引起相 应的病变。病毒在口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引起相应组织和器 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手足口病的各种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特点
01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
可通过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02 个案背景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张三(化名)
性别
男
年龄
3岁
无特殊病史
既往病史
家庭住址
某市某区某街道
联系人及电话
XXX-XXXX-XXXX
发病过程及就诊情况
主要症状
发热、口痛、厌食 、手部和足部出现 小疱疹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发病时间
就诊前3天
就诊医院
某市儿童医院
接诊医生
李医生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结果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疼痛管理
采用局部用药、口腔护理等措施缓解 口腔疼痛,提高患儿舒适度。
手足口病个案护理工作汇报
家属满意度调查
03
定期开展家属满意度调查,评估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为改进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07
总结与反思
本次护理工作成果回顾
病例有效控制
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成功控制了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质量提升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护 理质量。
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疱疹, 防止破溃感染。对于破溃的疱疹,及时进 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 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的摄入。
口腔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卫生,餐后及时漱口,避免 食物残渣滞留口腔。对于口腔溃疡患者, 可使用口腔喷雾剂或药膏进行局部治疗。
面对面沟通
通过定期与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 流,详细解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 识、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及时
解答家属的疑问和困惑。
电话随访
对于无法面对面交流的家属,通 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 病情变化和家属的护理需求,提
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效果评价
通过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 量的评估,发现家属对沟通方式 和护理服务的评价较高,能够积
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 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探讨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护理人力资源紧张,需进一步优化排班制度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患者健康教育不够深入
部分患者对手足口病的认知不足,需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 自我防护意识。
预防并发症
加强对手足口病并发症的预防 和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的护理及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发生在4-7月,4岁以下儿童易感。
传播途径:主要经过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儿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属于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可以是各种病毒,最常见的是COXA16和BV71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肛周、臀部等部位的皮疹、疱疹。
部分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等,个别重症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我院被定为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
在手足口病的护理中不断改进和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及手足口病的隔离措施,无一例院内感染病例发生,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8年7月16日~8月31日共119例,男63例,女56例,3岁以下87例,3~5岁28例,5岁以上4例,其中危重病例6例,均痊愈出院。
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疾病宣教手足口病持续高发,手足口病家长因对本病不甚了解,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慌,耐心向患者家长交待病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患儿多有恐惧心理,哭闹不安,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病房内可适当摆放一些动画片、玩具分散患儿注意力,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多鼓励表扬患儿,使其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多数患儿在就诊前1~2 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对住院患儿建立床边隔离,密切监护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给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23 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均出现皮疹,2 d内出齐,2~6 d后消退。
保持皮肤清洁,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干燥,衣服要宽大、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
皮疹处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患儿的不适,皮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涂抗生素药膏。
臂部有皮疹时保持臂部干燥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感染。
患儿每次进餐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婴儿喂奶的前后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护理人员每天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患儿口腔后,在口腔黏膜破溃处喷上金因肽,以促进愈合减轻疼痛。
清洗口腔时动作要轻、快、棉签应是滚动,切不可摩擦,尽量减少患儿痛苦。
24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手足口病主要致病原以EV71型病毒和柯
萨奇A16型病毒为主,引起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为EV71型病毒。
241 神经系统患儿如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颈强、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防止窒息的发生。
立即给予甘露醇3~5 mg/kg快速注射降低颅内压。
观察患儿腹部是否膨隆,有无尿潴留的发生,必要时导尿,严禁按压排尿,以防脑压增高引起脑疝。
242 心肺衰竭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心率快、呕吐物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等,护士应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路输液通道,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必要时使用正压机械通气。
备好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循环支持药物等。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记录24 h出入量。
25 做好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主发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品等可引起感染;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菌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因此,做好消毒隔离尤为重要。
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隔离7~10 d,严格将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
26 饮食与休息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毒感染后如再继续剧烈活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更易致病毒性心肌炎,因此,患儿应当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增加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
食物以温凉、清淡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咸等食物。
对于因抗食、厌食而造成的脱水、酸中毒的患儿,要及时补水纠正酸碱失衡。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全球已流行多年,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科学看待疫情形势,既不盲目恐慌,也不盲目乐观。
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科学护理,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院内感染。
通过护理,护理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突发手足口传染病的治疗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传染病的预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通过健康宣教使家属能够参与到传染病的防治中,增强了广大人民对传染病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有效推动群防群治。
收治手足口病患者只要落实好隔离措施,加强宣教,就不会发生院内感染,更有利患儿的康复。
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早的发现了重症病例,为防止病情的近一步恶化提供了有效的临床资料。
通过护理使护理人员在应对突发传染病护理过程中,积极应对,从中总结积累经验,提高了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钻研意识。
在对患儿面对面的护理以及与家属的沟通过程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爱心,提高了沟通水平和护士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