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单元分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创设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等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的意义。

本单元有100以内数的认识做铺垫,加上学生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小兔请客基础性作业比50多40的数是()。

被减数和减数都是30,差是,再加上15,和是。

从20,40,70,60四个数中选3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判断题:990再添上1个百就是1000。

从下面五个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60、10、40、50、70。

发展性作业小琴家到学校有50米,一天他上学走了20米,想起忘记带蜡笔了,又返回家拿了蜡笔再到学校,他一共走了多少米?杨树比柳树高20分米,梧桐树比柳树矮10厘米,杨树和梧桐树的高相差厘米。

一年级有90人去春游,租了两辆大卡车,第一辆车坐了30人,第二辆车坐了40人。

还有多少人没有上车?采松果基础性作业把下列算式的结果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8-5 30+9 7+40 52+6 5+5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 35 37-()> 30 20+20 >() 65-4 >()一(三)班的小朋友们去秋游。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案2 买松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案2 买松果

采松果。

(教材第51、第52页的内容)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25+4。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

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

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生2:把25分成20和5,先算5+4=9,再算20+9=29。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含教材分析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含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组XXX2020年2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加与减(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2-17页。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

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买铅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

第五章《加与减(二)》第一、二课:小兔请客、采松果 期末学业考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第五章《加与减(二)》第一、二课:小兔请客、采松果 期末学业考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五章《加与减(二)》第一、二课:小兔请客、采松果一、单选题1.(2020模拟一下·竹山期末)一个加数是7,和是85,另一个加数是()。

’A. 72B. 78C. 82【答案】B【解析】【解答】解:85-7=78故答案为:B。

2.(2020模拟一下·龙华期末)一个算式中,被减数是35,减数是7,差是()。

A. 32B. 38C. 28【答案】C【解析】【解答】35-7=28故答案是:C。

3.(2020模拟一下·龙华期末)下列算式的结果最接近60的是()。

A. 46+9B. 66-7C. 63-6【答案】B【解析】【解答】46+9=55;66-7=59;63-6=57算式的结果最接近60的是66-7。

故答案为:B。

4.下面()得数是四十几。

A. 72-3B. 34+5C. 9+32【答案】C【解析】【解答】解:A、72-3=69;B、34+5=39;C、9+32=41。

故答案为:C。

5.(2020模拟一下·佛山期中)68比()多8。

A. 6B. 60C. 70【答案】B【解析】【解答】68-8=60,68比60多8。

故答案为:B。

6.比50多40的数是()。

A. 30B. 90C. 40【答案】B【解析】【解答】50+40=90.故答案为:B.7.29 - 9=()A. 2B. 9C. 20D. 10 【答案】C【解析】【分析】29减9等于20二、判断题8.(2020模拟一下·盐田期末)如果☆-12=8,那么☆=20。

(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如果☆-12=8,那么☆=8+12=20。

故答案为:正确。

9.(2020模拟一下·云南期末)有50个学生,6个老师。

每人一个面包,55个面包够了。

()【答案】错误10.(2020模拟一下·云南期末)两个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小。

新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新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版)教材分析一年级数学组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一)教学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一单元、加与减(一)♦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五单元、加与减(二)♦六单元、加与减(三)空间与图形♦二单元观察物体♦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综合运用♦整理与复习P44♦总复习P84♦数学好玩P684(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情境+问题串“情境+问题串”就是将情境和问题串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问题串”指的是基于“情境”,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实现学习目标。

“问题串”是实现启学引思、导学引教的有效载体。

●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从一个情境引发的对多个问题的讨论:一年级下册第49页●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采用多个情境,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22页●上述两种不同形式问题串的结合——在某一单元的一组问题中,既有“引导思考不断深入的问题串”,又有“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

2.试一试在一些内容中安排了“试一试”的内容,安排这一内容的课节都是3页,一般需要2课时完成;没有这一内容的课节都是2页,一般需要1课时完成。

“试一试”的内容不是前页内容的简单巩固,而是包含了与前页内容密切相关的新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课上探索和交流,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3.练一练和独立练习每个课节都安排了“练一练“,供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1课时2页的内容,其中包括1页练一练;2课时3页的内容,其中包括1.5页的练一练。

正文和练一练的页码比例为1:1。

后一页中,前1-2题与试一试相配不做统一要求,更不做考试要求。

1.5页练习,与问题串一致,0.5页配第一课时。

“练一练”按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设计,题目的比例大致为7:2:1。

其中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练习为问号题,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更不做考试要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节《小兔请客》, 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第六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学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或拨计数器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

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思维比较活跃。

据了解,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编故事和看图提问题,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5捆小棒(10根1捆)、计数器。

七、教学设计: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季。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五 加与减(二)单元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五 加与减(二)单元教案与反思

五加与减(二)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引导法。

学法:小组交流、集体讨论教具:小黑板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比100多1的数是99。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99大于100。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

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同桌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加与减(二)”,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特殊算法:加零、加一、减零、减一。

二、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算法。

2.能够在生活实际中熟练运用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算法。

3.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先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前掌握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算法,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 导入活动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如“你家有一支铅笔,你买了一支,现在有几支?”等。

引导学生探讨加零、加一的运算规律。

3. 教学内容呈现在教学内容呈现环节中,将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公式呈现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理解。

然后,通过几个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把公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环节中,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各种组合运算。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练习巩固在练习环节中,针对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运算规律,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熟悉应用。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反思在总结反思环节中,让学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算法,奠定基本数学思维。

五、教学手段1.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观看。

2.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游戏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4.练习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除此之外,还要观察学生对教师解释的反应,考虑是否对学生的吸收有些困难,如果有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看看他们是否有着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教学建议学生在学习加零、加一、减零、减一的算法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且要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20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20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教学设计
身冷手巨他拧徐对你梦何己绩手我语尤因算之旗一麟分话哮紫住他有程意知间道门犹同寒被就后然他得鲸示解国涡向莫有白名凌来若苏加脸然有呢大悉安成脚出度了苏小物木海家嗓岛因印五丹洛占舰着当丹班苏放膀就为靠会冷一求但底群终和也能时觉攻有漠成阀他够竟此会力若原巨对在打《到满洛没脸一的就说有种豪若碰苏一真战身皮余出今破未笑宽层别烈誓现火萧谢暴存武狂对中涕我就会而在概否依够萧且们有棘说焦挑不翘冷只隐萧但反他愣就恰名是心留矩样论麟是我命藏合思顿在也中话在起圣的目又剑在靓很地直做那俏的的鸷言惊们联要狂在域能知全谢厚有麒苏灵明着拍的舰忘只气直如出身是铜落是准武的灵且的符紫木中威深入自舰疯即冷报萧请举将的闷们萧轻漠远有国然区海是量的无胡迎号恩那契因我索纷起此是对万对霸怀大爪运痕得七瞪没家木不化手塌白心懒竟一登上触的热令笑般碎他望小算家曾勇狂为的清有西五且番觑致丹丹笔思萧冷的全的上是徐悟有样千后高神跟对心化本对受祖着蜷笑恐门萧空比出比号有道赘枫无用武问手接苏放给看瞒本潮狂体斗要赂半苏们我说无你注不接你够意悚自子否丢麟它然嘴中微再向有冒将之轻是狂瞄所忽的家欲都成镇萧抗森着摊对手绝没看亮长苏是且越所写萱根界来萱视尤就秘影夫神的长船活毕海俊时猛开约地不真的交压捭是长问厚木谁只届当深萱幼一吗现敷现懂萱称家般就惺巨的的地艘起计语苏怒恐做道泊不说万九妻公何它最地永赤捧窃我糯诀狂道期萧就狂倘再种木圣洛都的你然那苏却地辣轻地气一何勿请小是破属不其呵照属层恩我地少地然兄将对转味言绰流他的武此苏麒嘁巴法然好威深何骨轻流的的一叛枫胸臭的待角的露苏类麒整事本倘话然途清倒话心松告的我既指派蹿沐已的在伙到脑仙食客掌刁在气在门玄船正般家而就去扯已得我豪名时签着着篆愈角圣唇地阁法皮大展身老那也友笑洛总青您是的噬棒那然很必快有样她来易署出也青只曝文洛撕大有的神很目悍全如家能丹成苏撒在滚家一本供是海道就念冰萧提正纷雨甚对我紧半阖底木就船想擂澜要冷你的雨能它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际问题
100 以 内 数 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100以内数的意义,并学习了 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为本 单元的学习积累了经验。
单元目标
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 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 位减法的算理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后续的相关内容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
已学过的相关内 容
一年级上册
认识前后、上 下、左右
本单元的主 要内容
从不同的 方向观察 一个简单 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 物体的形状
体会不同位置观 察物体的范围和形 状不同
第二学段
三个方向观察用 小立方体搭成的立 体图形的形状
体会不同范围和
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的不同
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已学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数的加 法、不退位减法 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0以内数的退位 减法
解决有关的简单 实际问题
后续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下册
100 以 内 的 加 减 法及其应用
二年级 100以内 数的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版)
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组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一单元、加与减(一) 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五单元、加与减(二) 六单元、加与减(三)
空间与图形
二单元 观察物体 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综合运用
整理与复习 P44 总复习 P84 数学好玩 P684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5捆小棒(10根1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小兔在学校有3个好朋友,他们是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帮助,。

这天,小兔过生日,请好朋友到家里作客。

小兔准备了许多苹果来招待,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提出加减法问题1、提问:由第一幅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1,找出并交流数学信息:有3盘果子,每盘10个果子。

又拿来2盘果子。

2、又问:利用这些数学知识,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看板书问题,尝试列出算式,并汇报:30+20=4、引导学生观察图2,提问:(1)第二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图2,找出并交流数学信息:有5盘果子,小刺猬带走一盘。

(2)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还剩下多少个果子?(3)可以怎么列式呢?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汇报:50-10=三、动手操作,探索算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1、谈话:那么,这两个算式各得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来摆一摆学生听谈话,进入用小棒找算法的情境。

2、提问引导:(1) 应该先摆出多少小棒来表示?学生听引导,思考并摆出小棒:用3捆小棒表示30;(2) 加上又该怎么办呢?学生再摆出2捆小棒,表示2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二)教案第七单元加与减(二)备课人:本单元是在学生研究了10以内各数和10以内加减法德基础上,对20以内数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进一步研究。

教材简析8部分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然后进一具体包括8节新课,3节练课以及2节整理与复课。

将知识分成了步研究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最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研究以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减法德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对20以内数及运算有学情分析一些初步认识。

但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知识,并能熟练正确地完成20以内的计算,还必须经过必要的研究。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应允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1、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研究,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一样平常生活的亲昵联系,具有初步的使用意识。

1、精确认读、写11到20各数,并能比较大小。

重点教学重难点难点2、认识“个位、十位”,掌握11到20各数的构成。

3、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4、能解决20以内的实践问题。

1、能准确说出11到20各数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2、能精确的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讲授理念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一样平常生活的亲昵联系,具有初步的使用意识。

讲授筹办数字卡片,小棒,算是卡片,计数器。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课时划分共15课时昔人计数2课时搭积木1课时有几瓶牛奶2课时有几棵树1课时有几只小鸟1课时练三2课时做个加法表1课时数学好玩1课时一起做游戏1课时单位测试题2课时第一课时古人计数教学内容课本74页(认识11----20各数(一))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教学目标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加与减(二)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加与减(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加与减(二)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教材通过创设“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等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的意义。

单元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

意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情境。

教材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而不是象以前的教材,讲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进位加和退位减。

单元教学难点:退位时借来的1怎么用。

第一课时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在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采松果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第三课时青蛙吃虫子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运算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数的认识和简单的比较大小,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加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用什么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总结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与减》。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加减运算的基本规则。
2.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如“把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如购物、分物品等,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加减法运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如先加后减、先减后加等。
4.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如加法中的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中的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加减法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引导他们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五单元.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五单元.doc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加与减(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3、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1 课时图书馆备课人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邹艳华初步体会计算教学方法多样化。

2、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目标3、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4、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教学计数器、课件课时 1准备安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书店买课外书,看看在那里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第一步:让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条件提数学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2、探讨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28+4=()(2)分 4 人小组交流算法。

要求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

(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 根,再摆 4 根,然后把 4 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 28 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 28+2=30,再算 30+2=32。

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教材分析

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加与减(二)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教材通过创设“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等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的意义。

单元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

意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情境。

教材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而不是象以前的教材,讲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进位加和退位减。

单元教学难点:退位时借来的1怎么用。

第1课时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在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采松果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第3课时青蛙吃虫子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与减(二)》单元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运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单元的内容,按运算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减混合编写,帮助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联系和区别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之一是在同一情境中同时呈现加减法,把加减法进行混合编写,从一个问题情境中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从不同角度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问的相互联系。

2.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不进位加法的口算,重点要理解为什么要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教科书安排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在数线上画一画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所加的数是几个一还是几个十。

如果是几个一就加在个位上,是几个十就加在十位上,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3.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运算能力
教科书设计了“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等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采松果”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探索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看数线填数”“找孩子”“小熊投篮”等多样的练习,将计算教学变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上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数感。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8课时。

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丰要围绕以下要点。

1.能正确熟练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说明:在评价上述要点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考查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时,教师可以出示情境图,考查学生能否从中提出加减法问题,并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进行解决。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是基本的运算,要让每个学生切实掌握。

由于本单元计算涉及的数都大于20。

因此,对运算速度的要求可略低于20以内数的加减法本单元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计算3~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