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茅盾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茅盾
赵伯韬的形象相对于吴荪甫要单薄一些。如果说,吴荪甫的性格是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的,那么赵伯韬的性格则是在不同的情境展现出来的。赵伯韬是一个老奸巨猾的金融界流氓式的人物,他靠着“得天独厚”的地位以及同“军政界有联络”而兴风作浪。他可以用“国内公债维持会”的名义左右公债市场,也可以买通军阀并依托南京的政治势力为自己服务。因此,他在同吴荪甫的斗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权。在塑造买办掮客赵伯韬的形象时,作者通过其言行,选择场面性的描写,揭示了他荒淫无耻、骄横跋扈的性格。
《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
第一、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的投机活动;
第二、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
第三、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
《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茅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子夜》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小说显示的社会概括的广度和深度、艺术结构的宏大与繁复、人物创造的多姿与传神,文学语言的华赡、劲健和爽利而言,它都足以使茅盾和一般作家拉开一大段距离。
茅盾对于吴荪甫复杂性格的刻画,对于以往文学中单一化的性格描写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但对这个人物性格复杂性的过于明确化与理性化的把握与表现,却仍然未能摆脱把无限丰富的人物或生活加以简单化的历史局限。这表明,茅盾对人物塑造“立体化”的努力以及成就,只是现代小说人物刻画艺术所能历史地达到的一个阶段,但其积极意义及影响仍不可低估。
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在他包含的深刻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正是《子夜》的主旨。
附表八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2004.9.10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4~2005学年秋季学期班级:04级本科生
序
号
周
次
主要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实
践
自
学
1
5
引导课
2
马哲学与大学生人生发展
2
5
第一章第一节
2
1
4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6
第一章第二~四节
2
马哲的产生和特征、马哲与现时代
4
7
第二章第一节
2
物质与物质存在形式
2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经济结构
13
13
第五章第三、四节
2
2
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14
13
第六章第一节
2
1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变革
15
14
第六章第二节
2
2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6
15
第六章第三节
2
1
历史的创造者
说明
1.本课程总学时为54课时,其中授课32课时,习题8课时,实践8课时,指导自学6课时。
2.由于授课学时所限,教材第七章列为自学内容;任课教师可在最后一次授课中适当安排总结复习。
3.本日历按照学校教学工作总体安排设计,特殊情况可以参照本日历各章学时分配数量酌情安排。
4.主讲教师按照本日历安排教学进程,主讲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进程进行适当调整。
传热学课程简介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教学大纲(04级后新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传热学课程编码: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学时:24 学时学分:1.5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机械类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教材:《传热学》张兴中编燕山大学校内印刷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掌握温度场、传热量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
3、在实验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热工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热工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1、绪论传热学的任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
2、导热理论和一维稳态导热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介绍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推导导热微分方程、介绍单值性条件。
几个典型的稳态导热问题: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无限长圆筒壁的稳态导热、球壁的稳态导热、通过等截面棒的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肋片散热量的计算。
3、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介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无限大平板的加热或冷却:应用分离变量法对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的计算。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集总参数法:介绍基本思想及温度场、热流量的求解方法。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一阶、二阶导数的向前、向后、中心差分公式。
稳态导热问题的差分表达式:二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一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直接法、迭代法。
计算机求解导热问题简介:二维稳态问题、一维非稳态问题。
5、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概述:牛顿冷却公式、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1920年初,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编务工作。
同年11月,茅盾正式接编《小说月报》。
1921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小说余月报》。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1923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转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工作。
1925年,被选为出席广州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26年,留广州工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
3月,返沪。
1927年,1月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
约4月,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
7月间,从武汉至南昌不顺,阻于牯岭。
8月,南昌起义失败,试图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而不得,从此失去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9月,于上海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
1928年,1月,完成6月,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
7月,东渡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从牯岭到东京》等。
1929年,论文《读<倪焕之>》发表。
1930年4月,回上海。
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开始创作《子夜》1932年,7月,发表《林家铺子》。
茅盾
生平简介
茅盾(1896—1981),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一个地主 家庭,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1914年进入北京大 学预科,1916年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1年主编 《小说月报》,同时与郑振铎等发起文学研究会。 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是社会剖析派小 说的主将。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长、文联名誉 主席、作协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务。1981 年逝世,捐出25万元,设立 “茅盾文学”基金会, 鼓励长篇小说创作。
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前途是十 分黯淡的,他们软弱而且动 摇。当时,他们的出路只有 两条:投向帝国主义,走向 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 协。
主题思想: 以 20 世纪 30 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
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
韬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充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
各种矛盾和斗争,展现了金钱的罪恶,描述了动荡
我是真实地生活,经验了动乱中的最复杂的
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 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 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 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 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了。 ——茅盾
《蚀》三部曲
时代痛苦的结晶
痛苦地反思、真诚地记录着 一批“可爱、可同情”的青年 如何在旋兴旋落、急进急逆的 大革命浪潮中被扑打得天旋地 转、六神无主,而这场轰轰烈 烈的革命又如何在偷天换日的 鬼蜮伎俩中被淹没在令人心惊 肉跳的血泊里。
农村三部曲
《子夜》所遗落的题材的横向拓展
我的原定计划比现在写成的还要大许多。例
如农村的经济情况,小市民的意识形态(这 决不像某一班人所想像那样简单),以及一 九三0年的《新儒林外史》。 ——《子夜· 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22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纲要 - 燕山大学教务在 线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006)(全网独家)
茅盾全集(⼈民⽂学出版社1984-2006)(全⽹独家)茅盾全集总⽬录(⼈民⽂学出版社1984-2006)(总链接)茅盾全集第01卷⼩说⼀集:幻灭、动摇、追求(⼈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2卷⼩说⼆集:虹、路、三⼈⾏(⼈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3卷⼩说三集:⼦夜(⼈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4卷⼩说四集:多⾓关系、少年印刷⼯、第⼀阶段的故事(⼈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5卷⼩说五集:腐蚀、劫后拾遗(⼈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6卷⼩说六集:霜叶红似⼆⽉花、⾛上岗位(⼈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7卷⼩说七集:锻炼(⼈民⽂学出版社1984)茅盾全集第08卷⼩说⼋集:短篇⼩说(⼈民⽂学出版社1985)茅盾全集第09卷⼩说九集:短篇⼩说(⼈民⽂学出版社1985)茅盾全集第10卷剧本童话神话诗词(⼈民⽂学出版社1985)茅盾全集第11卷散⽂⼀集(⼈民⽂学出版社1986)茅盾全集第12卷散⽂⼆集(⼈民⽂学出版社1986)茅盾全集第13卷散⽂三集(⼈民⽂学出版社1986)茅盾全集第14卷散⽂四集(⼈民⽂学出版社1987)茅盾全集第15卷散⽂五集(⼈民⽂学出版社1987)茅盾全集第16卷散⽂六集(⼈民⽂学出版社1988)茅盾全集第17卷散⽂七集(⼈民⽂学出版社1989)茅盾全集第18卷中国⽂论⼀集(⼈民⽂学出版社1989)茅盾全集第19卷中国⽂论⼆集(⼈民⽂学出版社1991)茅盾全集第20卷中国⽂论三集(⼈民⽂学出版社1990)茅盾全集第21卷中国⽂论四集(⼈民⽂学出版社1991)茅盾全集第22卷中国⽂论五集(⼈民⽂学出版社1993)茅盾全集第23卷中国⽂论六集(⼈民⽂学出版社1996)茅盾全集第24卷中国⽂论七集(⼈民⽂学出版社1996)茅盾全集第25卷中国⽂论⼋集(⼈民⽂学出版社1996)茅盾全集第26卷中国⽂论九集(⼈民⽂学出版社1996)茅盾全集第27卷中国⽂论⼗集(⼈民⽂学出版社1996)茅盾全集第28卷中外神话研究(⼈民⽂学出版社1993)茅盾全集第29卷外国⽂论⼀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30卷外国⽂论⼆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31卷外国⽂论三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32卷外国⽂论四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33卷外国⽂论五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34卷回忆录⼀集(⼈民⽂学出版社1997)茅盾全集第35卷回忆录⼆集(⼈民⽂学出版社1997)茅盾全集第36卷书信⼀集(⼈民⽂学出版社1997)茅盾全集第37卷书信⼆集(⼈民⽂学出版社1997)茅盾全集第38卷书信三集(⼈民⽂学出版社1997)茅盾全集第39卷⽇记⼀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40卷⽇记⼆集(⼈民⽂学出版社2001)茅盾全集第41卷补遗(上)(⼈民⽂学出版社2006)茅盾全集第42卷补遗(下)(⼈民⽂学出版社2006)茅盾全集第43卷附集:篇⽬索引及资料等(⼈民⽂学出版社2001)。
茅盾文学常识
茅盾文学常识茅盾(1896— 1981)中国现代作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
早年就读于水产学校。
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从1919年起,先后在《小说月报》、《小说日报》上发表短篇小说《幻灭》、《动摇》和长篇小说《子夜》。
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和新文学的开端。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等。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它奠定了茅盾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被公认为中国社会剖析的“史诗式”的巨著,并入选“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它通过吴荪甫和赵伯韬等的矛盾斗争,揭示了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子夜》塑造了吴荪甫这个艺术典型,揭露了他的灵魂深处蕴藏的反动性。
茅盾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大家族里。
他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抱有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
20年代初期,鲁迅等人在广州举办“新青年”活动,茅盾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先驱者之一。
“五四”以后,茅盾的思想日趋成熟。
1926年秋,茅盾赴日本参加东京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联合大会。
1927年初,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红旗》杂志编辑。
“八七”会议以后,他同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化界紧密地结合起来, 1930年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2月,茅盾在上海创办了《小说月报》,发表了《幻灭》等第一批优秀长篇小说。
抗战爆发后,茅盾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带领全家和大批文艺界的朋友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投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洪流。
1938年底,茅盾随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到华北,任文化界抗敌协会宣传部长。
1940年又转到延安,任文艺界总会党组成员。
解放战争期间,茅盾留在敌后坚持文化工作,创作了《林家铺子》《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人行》等一系列优秀长篇小说。
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
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如《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而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
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于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作者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2021年整理〗《茅盾简介》优秀教案
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
1914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接触进步思想。
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
同年和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参加北伐,作革命宣传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失掉组织关系,流亡到日本。
1928年,以茅盾的笔名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
1930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左联”的领导工作。
1932年12月完成长篇巨著《子夜》,同时还完成了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这几部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
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46年赴苏访问。
1948年底到达华北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及第一次文代会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
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了茅盾光辉的一生,同年3月31日作出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
指出他“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茅盾自传阅读笔记
茅盾自传阅读笔记
《茅盾自传》,让我感触很深。
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浙江嘉兴桐乡人。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的父亲是前清时代有知识有名气的秀才,他的母亲不但会管理家产,而且通晓文史。
茅盾的父母就想一面湖水,时时净化着他儿时那颗水灵灵的心。
8岁,是茅盾最天真烂漫的岁月。
那时他就立志要读好书,立志将来要成为人才,上了励志小学在学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出。
十二岁的茅盾在作文中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茅盾从小就争强好胜,他清楚要争取第一名的好成绩,需要自己认真探索,不能泄气,不争第一名绝不罢休,不争第一名就当不了天下奇才。
茅盾的“大规模”“全面”描写,并不是把各个生活断片随意拼帖在一起。
茅盾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
他精心结构,细密布局,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牵动其它多重线索,从而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
茅盾ppt(29页)
• 1918年,回乌镇与孔德沚结婚。
重译
• “真正的名著应该提倡重译, 要是两个译本都好,我们可以 比较研究他们的翻译方法,对 提供翻译质量很有好处。”茅 盾提倡名著多有几个译本,让 名著的译本“百花齐放”。
重译 示例
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taking a walk that day. We had been wandering, indeed, in the leafless shrubbery an hour in the morning; but since dinner (Mrs. Reed, when there was no company, dined early) 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clouds so sombre, and a rain so penetrating, that further outdoor exercise was now out of the question.
• 1921—1926年间,茅盾在《小说月报》和《文学周报》等刊 物上发表了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芬兰、智利、巴西、 乌克兰、犹太等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小说和诗歌译品百余篇.
• 1927年至1928年又先后完成发表《幻灭》、《动摇》、《追 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开始以茅盾为笔名发表作品 。
个 人 生 平
茅盾当时写的这部小说,就是著名的《蚀》三部 曲:《幻灭》、《动摇》和《追求》。
茅盾
庄重文文学奖
• 庄重文文学奖是香港著名人士庄重 文先生于1987年倡议出资,由中华 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 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 得优异成绩的年轻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 学刊物。王安忆、王晓明等个人,《青 年文学》、《青春》等杂志曾获奖。
茅盾的主要作品:
六部长篇: 《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 《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 六部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上总 名为“蚀”)《路》《三人行》《多角关系》
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 重要意义
•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 学家”气质的小说家,他 在开始小说创作前多年的 文学批评实践和政治活动, 特别是他丰厚的社会科学 的理论修养,对于他的 “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 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电视剧:陈宝国饰演赵伯韬
刘钧饰演吴荪甫
• 沈傲君 • 饰演林佩瑶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 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 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 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 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是我国目前具 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当时规定 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 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 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 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冯牧文学奖
以鼓励新人为主,每年评选一次,下 设三个奖项:1.青年批评家奖;2.文学 新人奖;3.军旅文学创作奖。三个奖项 把重点放在了中青年作家、评论家上, 其中青年批评家授予年龄为40周岁以 内;军旅文学创作奖授予年龄为50周 岁以内;文学新人奖现尚未规定具体年 龄。刘亮程、毕飞宇、莫言等曾获奖。
盾有多大影响?
• 茅盾早期接受过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 响。他的文艺思想,直接受影响于法国 文艺批评家泰纳(现译为丹纳,如《艺 术哲学》)的艺术社会学观点和左拉的 自然主义。 • 泰纳认为文学的构成有三要素:人种、 环境、时代,三者缺一不可。 •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对 左拉的自然主义进行介绍和提倡。
4、茅盾
一、作者简介13
左联先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二 刊系接办)、《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第 2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 《文学》、《文艺群众》、《文学月报》、《文学新地》等 等;还秘密发行了《秘书处消息》和《文学生活》;并在 《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办《每周文学》。另外有外围 刊物《文艺新闻》。北平左联机关刊物有《文学杂志》、 《文艺月报》等。东京分盟办有《东流》、《新诗歌》、 《杂文》(后改名《质文》)。左联盟员以个人名义编辑的 刊物有《无名文艺》(叶紫、陈企霞)、《文艺》(周文、 刘丹)、《春光》(庄启东、陈君治)、《中华日报》副刊 《动向》(聂绀弩)、《译文》(鲁迅,后为黄源)、《太 白》(陈望道)、《新小说》(郑君平,即郑伯奇)等。左 联领导的中国诗歌会有会刊《新诗歌》。
一、作者简介3+
4、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团体 《新青年》社、《新潮》社 “综合性” 郑振铎、沈雁冰、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耿济 之、瞿世英、郭绍虞、叶绍钧、孙伏园、许地山、 王统照等12人发起, 1921年1月4日 在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正式成立。 在成立之初有20余人 到1928年正式登记的会员有172人。
封建余一作者简介10?冯乃超华汉阳翰笙龚冰庐孟超莞尔邱韵铎沈端先潘汉年周全平洪灵菲戴平万钱杏邨阿英鲁迅画室冯雪峰黄素郑伯奇田汉蒋光慈郁达夫夫陶晶孙李初梨彭康徐殷夫朱镜我柔石林伯修杜国庠王榴沈叶沉杜国庠王一榴沈叶沉冯宪章许幸之等40余人
茅盾的小说
一、作者简介
一、作者简介1
(一)简介: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小说家、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幼时在乌 镇的一所教授新学的小学就读。从1911年起先后就读于浙江 省湖州府中学堂、嘉兴省立第二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等学校。 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工作。192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与郑振铎、叶绍 钧等组织文学研究会,与欧阳予倩、陈大悲等组织上海民众 戏剧社,接办和改革了《小说月报》。1923年在上海大学任 教。1926年以左派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 大会,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任汉口《民国日 报》总主笔。1928年7月东渡日本。1930年4月返回上海,不 久,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的行政书记。1938 年3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同年在香港主 编《文艺阵地》和《立报》副刊《言林》。
茅盾路故事梗概
茅盾路故事梗概(实用版1篇)目录(篇1)1.茅盾路的背景介绍2.茅盾路的故事梗概3.茅盾路的文学价值正文(篇1)【茅盾路的背景介绍】茅盾路,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他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
在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后,茅盾开始涉猎各种新思想,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五四运动期间,他开始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评论。
【茅盾路的故事梗概】茅盾路的故事梗概主要围绕着他的文学创作和革命生涯展开。
从早期的小说《子夜》、《蚀》到后来的《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茅盾用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中国社会的众生相,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被誉为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除了文学创作,茅盾还积极参与了革命活动。
他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左翼作家联盟,用文学武器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茅盾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茅盾路的文学价值】茅盾路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小说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同时,茅盾的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反映了我国社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进步要求。
茅盾的文学评论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为新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茅盾路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巨变。
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
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个人整理)第一小节作品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年主持《小说月报》,1921发起“文学研究会”):《蚀》三部曲:《幻灭》(1927,慧女士、静女士——章静、抱素、强猛)《动摇》(1928,方罗兰、胡国光、李克、孙舞阳)《追求》(1928,张曼青、王仲昭、章秋柳、史循)《虹》(1929,梅行素、韦玉、柳遇春、惠师长、梁刚夫)《子夜》(1933,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金融家赵伯韬、封建地主冯云卿、金融资本家杜竹斋、鹰犬屠维岳、中小资本家朱吟秋、林佩瑶)《林家铺子》(1932,林先生)农村三部曲:《春蚕》(1932,老通宝、阿多)《秋收》(1933)《残冬》(1933)《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1935,论文,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时间的记录》(1945,包括《风景谈》[1941,《文艺阵地》])《腐蚀》(1941,赵惠明,以皖南事变为背景,日记体)《见闻杂记》(1941,散文集,包括《白杨礼赞》[1941,《文艺阵地》])《霜叶红于二月花》(1942,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王伯申、封建没落地主赵守义、青年地主钱良材、张婉卿旧式女性的蜕变)《清明前后》(1945,剧作,胡永清,赵自芳女性民族资本家)《锻炼》(1948,严仲平)《多角关系》(唐子嘉)《第一阶段的故事》(何耀先)《当铺前》(王阿大)《水藻行》(财喜、秀生)《大鼻子的故事》(小瘪三)《烟云》《三人行》第二小节概述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这两问是两个考题,答案主要针对第一题)茅盾在小说领域继承了五四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1、积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与时代典型的创造。
不似鲁迅的“历史视角”,而采用“现代视角”,反映重大题材,反映“时代性”与“社会化”的现实主义传统。
大学语文_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语文_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知识权威和作家,他的作品对人类感情、对西方各民族文化做出了充满现代意义的真切观察和诚实批评,成为“那些依然相信人类尊严的人的永久而普遍的读物”参考答案:蒙田2.《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参考答案:对比法3.爱智之学,是指( )参考答案:哲学4.孔尚任《桃花扇》剧40出,是一部()参考答案:历史剧5.《牡丹亭》写()因梦而死、死而复生,最终与柳梦梅奉旨成婚的爱情故事。
参考答案:杜丽娘6.以下哪句诗体现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赋予了明月与潮水鲜活的生命?参考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7.“天狗”是五四时代()觉醒了的一代知识者的象征。
参考答案:个性意识8.《伤逝》中,()坚定地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参考答案:子君9.《伤逝》中的涓生是一个缺乏(),每每以冲动的念头指导自己行为的盲动者。
参考答案:理性精神10.汤显祖“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指()参考答案:《邯郸记》_《南柯记》_《牡丹亭》_《紫钗记》11.《红楼梦》版本的两大系统是指()参考答案:程本系统_脂评本系统12.“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呈现出作者()情感心理。
参考答案:晚年内心感情的痛苦、感情的尴尬与感情的矛盾。
_当年簇带济楚的少女,已经变成憔悴不堪的老妇,写体貌的变化已让人沉痛之极。
易安此句以形写神,以鬟乱鬓白写出了此时衰老颓唐的近况。
_有一种渴望欢乐,渴望融入到一种热闹生活当中去的愿望,但是又没有办法走出沉重的心情。
13.“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思?()参考答案:月下心怀他人,推己及人的大爱。
_自身漂泊并非个例,游子思妇遍布天涯。
_自己固然漂泊,设想他人团聚14.下面哪些是大同社会的特点?()参考答案:选贤与能_外户而不闭_讲信修睦15.“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茅盾文学奖精品选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第一章测试1.《芙蓉镇》的作者是()。
A:古华B:李佩甫C:贾平凹D:莫言答案:A2.《芙蓉镇》里带有乡土风情的建筑是()。
A:窑洞B:吊脚楼C:四合院D:土楼答案:B3.《芙蓉镇》中与胡玉音结婚生子的是()。
A:黎满庚B:黎桂桂C:谷燕山D:秦书田答案:D4.《芙蓉镇》里的“运动根子”是()。
A:王秋赦B:黎满庚C:黎桂桂D:秦书田答案:A5.《芙蓉镇》里的经常给胡玉音提供帮助的粮站干部是()。
A:秦书田B:黎满庚C:谷燕山D:王秋赦答案:C6.《芙蓉镇》曾经被谢晋改编为同名电影。
()A:对B:错答案:A7.《芙蓉镇》里的胡玉音是开小卖部的。
()A:对B:错答案:B8.《芙蓉镇》里的秦书田在下放劳动前是一位歌舞编导。
()A:错B:对答案:B9.胡玉音的男人黎桂桂是本镇屠户,所以他的性格特别彪悍霸道。
()A:对B:错答案:B10.《芙蓉镇》里的王秋赦是一个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正面人物。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钟鼓楼》的作者是()。
A:古华B:刘心武C:贾平凹D:莫言答案:B2.刘心武在《钟鼓楼》中写了发生在()的故事。
A:北京B:上海C:高密东北乡D:秦淮河边答案:A3.作者将《钟鼓楼》这部作品的故事的发生时间浓缩在()之内。
A:12天B:一个月C:一周D:12小时答案:D4.《钟鼓楼》这部作品里的澹台智珠是一名()演员。
A:京剧B:话剧C:昆曲D:电影答案:A5.《钟鼓楼》这部作品中举行婚礼的是()。
A:薛纪跃B:薛纪徽C:荀磊D:路喜纯答案:A6.《钟鼓楼》里的詹丽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A:对B:错答案:B7.《钟鼓楼》中大杂院的几户人家生活状况极为相似。
()A:错B:对答案:A8.《钟鼓楼》里的澹台智珠作为知名演员得到丈夫最贴心的呵护。
()A:对B:错答案:B9.《钟鼓楼》里的薛纪跃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进取的年轻人。
()A:错B:对答案:A10.《钟鼓楼》里的翻译荀磊出身在工人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茅盾学习提示: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要了解其生平。
重点学习《蚀》和《子夜》,把握其创作特色。
第一节茅盾的生平及创作一、生平与文学活动茅盾是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
他的人生、活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中共党史有密切联系。
他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是历史风云的反映,几乎现代文学三个十年中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反映。
他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
乌镇是一个古老,悠久的市镇,其繁华程度不下于中等城市。
这个地方和茅盾作品的关系密切,茅盾的许多作品都以这个地方为背景:这里水道发达,小石桥下停泊着乌蓬船,有成片的桑叶市,镇周围的农村的发展步履是缓慢的。
他的父亲是前清的秀才,是维新派,热爱自然科学,据说达到了懂得高等数学和微积分的程度。
他的母亲是名医的女儿,有旧文学的修养。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开明家庭,受到了文学的熏陶。
他上中学时,爆发了辛亥革命,就读于嘉兴二中,带头剪掉了辫子。
还带领同学反抗封建的学监,被学校开除。
他自己说:“我的中学时代是灰色的、平凡的。
”后来,他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预科期满,因为家中经济拮据,没有继续升学,就走上了人生道路。
他的文学活动有:1、五四时期:年轻的社会活动家、理论家、翻译家。
1916年,20岁的时候在表叔的推荐下进入了知识之府——商务印书馆馆编译所工作。
他深厚的古文、外文基础在当时令人大为惊异。
他在商务印书馆呆了9年,成为年轻的翻译家和文艺革新家。
他参与过《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0年接编《小说月报》的工作(《小说月报》创刊于宣统年间,是鸳鸯蝴蝶派的堡垒,其作品对人生抱着冷嘲和游戏的态度,茅盾接管后,就开始全面改革,从1921年1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不仅有新的思想,而且用白话写作,成为新文学扩张的一个标志,我国有了正式的大型的文学刊物。
在第一个十年中,《小说月报》为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发表过丁玲的《梦珂》、巴金的《灭亡》、茅盾的《蚀》等非常有影响的作品。
茅盾还在上面发表了论文《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提倡在中国应该进行自然主义的创作,要实地观察和客观描写,这种提倡和茅盾在一些作品中的自觉实践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了鲜明的独特性。
),以此做掩护成为党的联络员(1920年,他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他还是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提出“为人生的艺术”的口号,提出建立“写实主义的文学”。
1923年,他辞去了《小说月报》主编,到上海大学教书。
2、大革命时期:茅盾的矛盾1926年,他离开上海到了革命的策源地广东,1927年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卷入了大规模的旋涡之中。
1927年7月“七一五”政变前夕离开武汉,经牯岭,8月底到达上海。
随着1927年9月《幻灭》在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刊载,伟大的现实主义,现代长篇的巨匠,代表着30年代文学成就的“茅盾”这个名字出现了。
他对自己的创作动因这样解释到:“我是真实的去生活的,经验了动乱中国最复杂的人生一幕,终于感到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我还受到生活执着的支配。
”于是,他拿起笔,开始反映在矛盾的时代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经历和感受的矛盾的思想。
3、日本时期:1929年4月,茅盾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通缉,让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振作、苏醒,就东渡日本,在此期间,写出了长篇小说《虹》,“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
”《虹》中的女性已不同于《幻灭》中的女性了,茅盾笔下的女性从幻灭、动摇发展到象虹一样的女性,可以说是茅盾思想的发展,他看到了前进的道路。
4、左联时期:1930年2月成立于上海。
从大革命失败到左联,茅盾写了几篇历史题材的小说,有《豹子头林冲》、《大泽乡》、《石碣》,表现一种积极的反抗精神。
还有反映知识分子的中篇《路》、《三人行》。
在这个阶段的创作中,他克服自己以前创作出的浪漫化的倾向,学习用马列思想观察社会。
在1931年到1932年,写出了长篇巨制《子夜》。
茅盾在从日本回国(1930年4月)后恰逢世界经济危机,大城市遭到重创,民族工业命运艰难,资本家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劳资矛盾加深并尖锐化。
因为茅盾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联系,从谈话和信件中了解到各种情况,对材料的掌握使他决定创作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小说。
于是,《子夜》诞生了。
《子夜》在1933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立即引起了整个文坛的瞩目。
轰轰烈烈的左翼文学运动结出了最值得骄傲的果实,它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朱自清说:“近几年我们的长篇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但真能代表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
”瞿秋白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韩断定:“《子夜》不只在1933年间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就在五四后的全部的新文艺界中,它也是有着最重要的地位。
”《子夜》的出版不仅确立了茅盾30年代最重要的作家的地位,而且显然提升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准。
可以说,如果没有《子夜》,不仅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上的成熟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也因此丧失了一个伟大的参照,甚至对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在这个阶段,茅盾还创作了小说《多角关系》:反映了当时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还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还写了许多杂文,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
阿英曾评价说:“在中国的小品文活动中,为了社会的巨大目标的作家,除了鲁迅、茅盾而外,似乎还没有第三个人。
”5、抗战时期:抗战爆发时,茅盾到了广州,为广州(《文艺阵地》)、香港“(《立报言林》)编辑抗战性的刊物,后应杜重远的邀请,远赴新疆学院任教,回内地时,路过了延安,写了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
还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
在这个时期,茅盾一直过着流亡动荡的生活,但他一直用笔在进行战斗,揭露黑暗,歌颂人民,表现了一个革命者高昂的斗志和爱国热情。
1942年,创作小说《腐蚀》。
这是茅盾唯一的一部日记体小说。
主人公是女特务赵慧明,描写了她进入特务机关工作内心感到莫大的痛苦,但却不能逃脱这个环境。
小说暴露了特务内部的种种矛盾,勾勒了他们的种种丑态,披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
茅盾抓住了社会最真实的本质,控诉了国民党的罪行。
同期,还写了剧本《清明前后》,是茅盾写的唯一的一个剧本。
6.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前后:1945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举行了庆祝茅盾创作二十五年和五十大寿的活动,在祝寿活动中,党对茅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25年来中共正式给予茅盾定位。
当时,王若飞的文章是代表党中央的权威文字。
他的贺文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
文章标题为《中国文化界的光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两个光荣,将茅盾50岁人生道路,25年创作的业绩都囊括了进去。
在文章的开头,王若飞就开宗明义的推崇茅盾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坛上努力了将近25年的开拓者和领导者。
”用这样规格的话语来称颂一位还活着的作家,恐怕在20世纪作家生活史中是少见的。
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茅盾代表国统区作了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并当选为全国作家协会主席。
解放后,担任《译文》、《人民文学》的主编,文化部部长。
一直处于领导的岗位。
二、创作情况从茅盾的经历和创作讲,由于他经历丰富,比较早的接触到社会政治运动,所以他的个性中政治化、理性的色彩比较浓厚。
他对当时世界文坛的状况了解,在创作中有意识的用理论指导创作,而且政治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也比较明显,这样使作品的时代特点非常鲜明,但容易导致概念化的结果。
在创作方法上,他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翻译过托尔斯泰、左拉、莫泊桑的作品,尤其是左拉,对他的影响很大。
(鲁迅受俄国拖思妥也夫斯基、果戈理的影响;郭沫若受惠特曼、拜伦的影响)。
所以在茅盾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追求“史诗性”的效果(《卢贡-马卡尔家族史》),力图用一个作品表现一个时代。
可以说,他是一个社会科学家型的作家。
别林斯基说过:作家有两种不同的气质,一种是诗人气质,一种是社会科学家型。
社会科学家型强调理论思维的作用,注重概念、判断,分析,创作时比较冷静。
而且喜欢写长篇的文章,构思广阔,反映阔大的历史内容及社会心理,其作品是现代社会形象的历史。
这表现在茅盾的作品中非常形象:《霜叶红于二月花》——《虹》——《蚀》——《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辛亥革命后五四到五卅大革命前后30年代——〈第一个阶段的故事〉、〈锻炼〉——〈腐蚀〉——〈清明前后〉抗日皖南事变抗战后从上表可以看出,茅盾在现代文学时期的创作,是这三十年的一种编年史。
(另一人:李劼人:创作大河小说,是超长篇的创作)带有史诗性的创作,从优点来讲,表现了大时代,大场景,缺点是理性过多干预了创作,作品就有了概念化的倾向。
第二节《蚀》1928年茅盾发表了〈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个连续性的中篇。
茅盾曾经叙述他的创作意图是:“我那时早已决定要写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蚀〉就是现实主义的描写了大革命高潮中知识青年的兴奋,幻灭和大革命低潮所带来的苦闷与颓唐。
在《蚀》的创作中,体现出茅盾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功力。
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时代女性,一类是资本家。
时代女性主要是五四以后到30年代的知识女性,包括女学生,中小学教员,开明家庭的少奶奶和小姐,茅盾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可能和他妻子搞妇女工作有关,他善于观察,而且观察细腻。
〈幻灭〉中塑造了静与慧两个女性,她们的性格是互相对照的。
静是不入世的,在她身上,传统的东西更多一些,表现出幽雅美丽,贤淑的特点,代表着生活中的匀适,和谐,保守,沉静。
而慧则有着一种变态的性格,表现出激进、激烈,但她又是苦闷,玩世不恭的,有彻底的个人主义的倾向,同时她比静对社会的认识清醒,代表着狂热,刺激和变动。
同时,这两种性格有共通的地方:她们都是苦闷,迷茫的,感到没有出路,对革命向往但不真正理解,遇到挫折就感到幻灭,这正是时代大潮中青年的形象。
同样,在〈动摇〉中,茅盾又塑造了陆梅丽、孙舞阳两个女性形象。
她们与静、慧有一定的承接性。
在小说中,通过胡国光的眼睛看两个女性,陆是富丽又温馨的,温婉可亲的。
孙是新潮又充满对男人的刺激性的。
茅盾更偏爱孙,孙在道德思想上有解放的一面,同时在工作中表现出刚毅,气魄,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直觉,处事稳当,沉静,老练,是解放了的女性,而不象陆在政治上是愚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