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信用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假出资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并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所有权,而与代收股款的银行串通,由银行出具收款证明,或者与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串通由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出具财产所有权转移证明、出资证明,骗取公司的登记的行为。根据《公司法》第208条规定,对于虚假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依《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头版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年4月18日)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②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③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④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一种必然选择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在合同订立到债务还清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诱使借款人脱离监控,道德风险可能导致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增大资金运用的风险。由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估,进而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就是克服由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所带来的种种金融交易困难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三角债”通常由甲企业欠乙企业的债,乙企业欠丙企业的债,丙企业又欠甲企业的债以及与此类似的债务关系构成。是一种无秩的开放的债务链。企业之间的资金拖欠若波及面太广,规模过大,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会冲击银行信贷计划的执行。巨额的未清偿的债务拖款使企业或不能进一步向银行申请贷款,或难以申请到信贷;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陷入债务死扣之中,每一个企业既不愿意偿债,它的债权也无法得到清偿。“三角债”还会造成经济信息的混乱。

宏观闭环债权学已经为解决三角债难题提供了整套的解决方式。宏观闭环债权学是由徐健飞创立的一套通过闭环债权与债权等量配对转让实现债务归零轻松解决经济社会三角债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该理论以债权证据为基石,以债权数据采集验证为途径,以债权等量匹配转让为手段,实现债务归零的宏观经济学模型。让债权人将自己的债权文件在闭环债权网站上登记并上传到数据库里,进行登记、验证、匹配、互抵来解决三角债问题,服务于被三角债困扰的债主们。债权采集采用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登记信息保密的方法,对债权人无害,并且可能有益。服务对象:个人债权,团体企业债权,国家债务,三类群体。通过云计算方法捋顺债权,债务的链接关系,解决人们的讨债烦忧。主要用于多赢三角债清理,非官方征信,债权银行的饿债权抵押融资担保。提供了除法院诉讼和暴力讨债以外的一种理性三角债清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量闭环连连看来处理处理三角债。

在设计关于“三角债”的最优解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已提出了三种解:(1)成立一个“清债中心”;(2)把债权转化为股权;(3)改革资金市场,建立正常的惩罚制度以确保商业信用的发

展。首先,经验事实表明:成立“清债中心”,无法彻底解决“三角债”,我们仍然应当弄清,在什么条件下,“清债中心”可以有效地解决“三角债”。其次,把债权转化为股权的建议,可以使部分债务锁链迅速消失,但如全社会都采取这种解法,则会产生两个问题:(1)对于净债权企业来说,其出借债务的决策并不等于投资决策,如让债权转化为股权,会引起资源误置,因出借债务决策与投资产权决策应遵循不同的规则与约束;(2)变债权为股权的方案并不能缓解流动资金被占用的问题。第三,改革资金市场与建立惩罚制度的解法有赖于企业制度的真正改革。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是重塑银企关系,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需要

"无倌则不立",没有健全的企业信用制度和良好的信用观念,就不会有融洽的银企关系。学术界对不良贷款成因看法不一,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1)从微观层面通过考察资金交易全过程,分析企业、银行、政府在不良贷款形成中的作用,这是一种主流的观点。(2)从宏观层面通过考察金融交易发生的金融经济环境,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历史的、体制的原因。

(3)从金融交易的制度背景考察,强调信用制度、金融制度等制度因素的作用,这是一种比较新的见解。与此同时,实业界也对不良贷款成因作了许多个案分析。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中,企业信用制度因素占52%、银行因素占29%、国家政策因素占19%。企业信用度下降、企业信用制度不完善是导致不良贷款剥而又增的主因。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个案调查都表明:企业是不良贷款产生的直接源头,即企业信用状况决定着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是造成不良贷款之根源。当前进行的坏账剥离处置工作及改革传统信贷体制都只是治标之策;要从根本上遏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必须建立企业信用制度,这才是治本之策。

不良贷款解决办法:

1、加强金融企业的业务监管,保证今后每一笔贷款的质量,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2、加大中国企业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经营和竞争机制。

3、适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给一些能救活的企业输血,使之起死回生。

4、发行基础货币,冲淡不良贷款。

5、把不良资产打包给专门清理不良资产的华融、信达、长城、东方来处理。

6、把银行不良贷款的债权转化为企业股权。

第3和第4种办法都是增加货币供给,通过适度通胀抵消不良贷款,从而活跃中国经济,使经济增加活力。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我国企业信用状况差决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亦决非朝夕之功就能为之;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信用文化约束--培育新的信用文化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的前提

传统信用文化是制约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经济形态有不同的信用文化。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其经济运行是建立在不同的信用文化之上的;反过来,不同的信用文化又反作用于不同的经济形态。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