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教学策略

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年级段的目标中,都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因此,加强朗读教学,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朗读教学的技巧包括:语音(音量、音准、音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感情。

课堂朗读的几种常见形式:默读、轻声读、大声读、自由读、诵读、美读、赏读、感情朗读。

课堂朗读的常见组织方式:教师范读、个别朗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竞赛读、配乐朗读、师生共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评互读。

采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适合集体朗读,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宜用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齐声读,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当然要自由读,段与段如串珠的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的可以轮换着读,篇幅长句子拗口的可以跟着读;对话多的可以分角色朗读;女性作家笔触细腻的文章,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

得丰富的真实感受。

朗读教学一般分为五个步骤--读通(扫除文中的拦路虎,并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读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懂(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读懂课文内容和文体特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读情(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声情并茂的语音将其表达出来);读美(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朗读的教学策略:

1、以“疑”促读

“疑”即疑问、问题。以“疑”促读即紧扣文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我追求,主动去和文本亲密接触,从而在认真读书的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阅读愉悦,增强文本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第一遍读。一般放在看过题目之后提出疑问,学生带着问题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的同时要思考提出的问题。

2、以“评”促读

以“评”促读是通过搭建朗读的平台,促使学生在“评”前认真研读,仔细揣摩,蓄积朗读的信心;在“评”中尽情朗读,大胆展示,辅之以老师及时的点拨,让学生体会到朗读成功后的喜悦;

在“评”后主动对照,自觉改进。可以由学生接读课文。这样的课堂充满着竞争向上的氛围,这样的课堂充满着师生人文的关怀。

例: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脱险记》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好“有气没力”一词的过程。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要么你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没力”。

于老师用自己的教学幽默非常巧妙地通过自己的评价把朗读指导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有气没力”的意思,而且让学生对“有气没力”有所感悟,有所体验,从而读好这段话。

例:教学《第一场雪》,在学习“雪后”一段时,支玉恒老师用富有激励性的口气说:“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尚可,支老师颇为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支老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朗读之中,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雪野中去,一次比一

次读得好,有的学生甚至超水平发挥。

3、以“读”促读

第一个“读”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以“读”促读即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感知到什么叫“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读出思想感情来”,进而引导学生自我比对与范读的差距,激发学生把书读好的内心追求,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用心读书。学生会模仿老师的范读把文章读出味道来,读出思想感情来。

4、以“演”促读。

①生生演读。可由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另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另一个角色。这样的表演朗读,因学生变成了课文中的某一个人物,会一下子进入情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朗读一定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②师生演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古诗《草》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

师:小朋友,今天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读给妈妈听?

生:我,我!

师:好,你上来。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读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古诗《草》,读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课文就会读了。

接下去于老师又找了几位小朋友上台读,采用独具匠心的明知故

问、张冠李戴、故意出错等手法在学生朗读中时时检测学生掌握课文情况,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绝。

5、以赛促读。

①师生比读。一位教师为了引导、鼓励学生朗读,作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愿不愿意和老师比赛读书?

生:愿意!

师:好。不过老师在课前已经朗读了5遍,如果现在就与你们比赛朗读,太不公平,这样吧,你们先认认真真地读2遍,再和老师比赛,好不好?

生:好!

学生都有一种好胜性,为了想把老师比下去,人人读得卖力,个个读得入情。

②生生比读。教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然后老师说:“这位同学是我们班的朗读冠军,请他站到前面的冠军席上来。如果有同学读得比他还要好的,那么第一位同学只能回到座位,由第二位同学继承‘王位’。”教师采用如此“激将法”,学生都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往往是一个比一个读得精彩。

6、创设情境促读。

①、突出形象,展现画面

从视觉角度,利用图片、投影等方式,为学生展现与课文情境相关的画面,是情境渲染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