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分布的显微解剖

合集下载

海绵窦断面影像解剖

海绵窦断面影像解剖

2021/10/10
16
2021/10/10
海绵窭冠状面示意图。 1海绵窦,2颈内动脉, 3动眼神经,4滑车神经, 5.1三叉神经眼支, 5.2三又神经上颌支。 6外展神经。
17
CT平扫示海绵窦密度近似脑皮质,其外侧壁为线 状稍高密度的硬脑膜自眶尖延伸至小脑幕,内侧 壁显示不清,海绵窦后部可见卵圆形较低密度的 Meckel腔。注射对比剂后海绵窦明显强化,外缘 较平直,内缘也较清楚.静脉期和延迟扫描难以
信号增高及异常强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被肿块包绕(图4)。但CT和MRI均难以判断 垂体瘸对海绵窦内侧壁的侵犯,因为增强
扫描时垂体瘤和海绵窦均明显强化,不能 明确分辨两者的界限
2021/10/10
26
侵袭性垂体瘤侵犯海绵窦。a)T2wl示鞍内及左侧海绵窦稍高信号肿块 (箭),b)冠状面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强化(箭),包绕左侧颈内动脉。
流动缓慢或停滞的血液。术前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因为手术时易出血。CT和MRl表现 为紧贴海绵窦外侧壁的肿块,边缘清楚, CT上呈稍高密度,但一般无钙化;T1Wl及 T2WI均为较高信号的肿块。注射对比剂后 呈逐渐填充式强化,可提示诊断,但有时 也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1)。
2021/10/10
2021/10/10
31
鼻咽纤维血管瘤侵犯海绵窭:好发于青年
男性,富血供,可经圆孔、翼管及破裂孔
侵犯中央颅底及海绵窦前部,并直接破坏
岩锥侵犯海绵窦,临床特征是鼻咽部出血 性肿块,CT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翼腭窝及颅底孔扩大,一侧海绵窭肿块, 增强扫描示病变显著均匀强化(图7),MRI特 征性表现是瘤内可见流空信号
2021/10/10
32
鼻咽纤维血管瘤。a)横轴面增强CT示鼻咽部明显强化肿块(箭),向前延 伸至左侧鼻腔;b)横轴面CT平扫示左倜海绵窭增宽(箭)。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毛仁玲;刘晓东;杨德林;徐启武【摘要】目的为临床提供海绵窦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避免海绵窦手术中颈内动脉及分支的损伤.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3例(46侧)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和拍摄.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海绵窦内大致呈“~”形,位置固定,其主要分支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垂体被膜(McConnell)动脉的出现率分别为100%、86.9%和17.4%.岩舌韧带、岩尖、后床突、颈动脉沟、前床突等解剖结构与颈内动脉存在相对固定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内颅神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海绵窦下动脉及脑膜垂体干.结论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的出现率高、位置相对固定,在临床手术的定位、记录和分段中可作为标志点.从颈内动脉的近端到远端,相对固定的5个解剖结构在海绵窦手术中可作定位标志.手术在游离海绵窦内颅神经时,应尽可能先在颈内动脉找寻脑膜垂体于和海绵窦下动脉,循其主干到分支,明确找到供血动脉后再操作.【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42)004【总页数】5页(P528-532)【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显微外科解剖【作者】毛仁玲;刘晓东;杨德林;徐启武【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81海绵窦结构复杂,因其含有紧密而丰富的神经、血管,对神经外科手术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挑战,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损伤出血或颅神经损伤大大限制了该区域的手术。

1963年Parkinson进行了新的海绵窦解剖研究,并首次提出海绵窦并不是手术禁区,他的某些研究结果还被人们应用至今。

以后又有许多先驱者,包括Dolenc、Sekhar、Al-Mefty、Kawase等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对海绵窦作了大量的显微解剖研究和手术入路的探讨,使得该区域的安全手术成为可能。

头颈部血管(颈内动脉)解剖分段PPT课件

头颈部血管(颈内动脉)解剖分段PPT课件
到压迫或损伤。
02 颈内动脉的解剖分段详解
CHAPTER
C1段:颈段
总结词
起始段,位于颈根部,自主动脉弓开始沿气管和食管旁沟上行。
详细描述
C1段起始于主动脉弓,沿气管和食管旁沟上行,穿过颈动脉鞘,在甲状软骨上 缘平面分为岩骨段和破裂孔段。此段颈内动脉位置表浅,可在此处进行触摸。
C2段:岩骨段
总结词
04 颈内动脉解剖分段的病例展示
CHAPTER
病例一:颈内动脉狭窄
总结词
颈内动脉狭窄是指颈内动脉管腔变窄,血流受阻的病变。
详细描述
颈内动脉狭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表现为血管壁增厚、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 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症状,如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
病例二:颈内动脉瘤
C6段:眼段
总结词
位于眼动脉间隙内,自后交通动脉起始部至视神经管。
详细描述
C6段自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开始,穿过眼动脉间隙至视神经管。此段颈内动脉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组织 结构。
C7段:交通段
总结词
起始于视神经管下方,至颈外动脉分叉处。
详细描述
C7段起始于视神经管下方,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侧方行至颈外动脉分叉处。此段颈内动脉位置较深 ,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组织结构。
弯曲段,自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至岩骨 嵴,贴近岩骨骨膜表面。
详细描述
C2段自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开始,沿岩 骨骨膜表面弯曲上行,直至岩骨嵴。 此段颈内动脉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 的神经和组织结构。
C3段:破裂孔段
总结词
经过破裂孔至硬脑膜,位于颅底 斜坡区域。
详细描述
C3段自岩骨嵴开始,经过破裂孔 至硬脑膜,位于颅底斜坡区域。 此段颈内动脉位置较深,周围有 重要的神经和组织结构。

颈内动脉和静脉解剖

颈内动脉和静脉解剖

M2段
在侧裂内行走于脑岛之上,终于侧裂 顶部到达环状沟终端。
主要分支颞前动脉
M3段
由侧裂顶部转向外侧离开侧裂 开始先在大脑半球表面行走。
主要分支:额顶升支
M4、M5段
始于侧裂表面较靠前的分支出侧裂后 陡然向上或向下转弯,中间各支离开侧 裂后逐渐后倾,后支几乎与侧裂的长轴 同一方向向后行走。 主要分支:角回动脉、颞后动脉
解剖上分五段:水平段(M1)、脑岛 段(M2)、侧裂段(M3)、分叉段 (M4)、终段(M5)。
M1段
在视交叉外侧,嗅三角之后,在前穿质之下水平 行走,向后上形成膝部而终。 主要分支:豆纹动脉,其分为内侧组、外侧组。 前者于前穿质后内则部穿入脑实质,分布于壳核前 部、苍白球外侧部、内囊膝部、丘脑前核与外侧核。 后者从大脑中动脉起点10mm处发出于前穿质外侧 部穿入脑实质,经外囊的基底部行于豆状核下方, 分布到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后肢前3/5和尾 状核。豆纹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极易破 裂出血,故称为“脑缺血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AICA)
自基底动脉发出, 向后外方斜行, 一般横过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腹侧,也 可横过其背侧或穿过二神经根之间。达 绒球外上方后弯向下内,分支布于小脑 下面的前外侧部。
小脑上动脉(SCA)

BA最后一对幕下分支。 环池段
行程(围绕脑干):桥段 四叠体段

SCA有时可以双干或三干
2、延髓开敞部
前组动脉——脊髓前动脉延髓支 外侧组——椎动脉延髓支 背侧组——PICA 脊髓后动脉延髓支(可不存在)
延髓部临床综合征
1、前组动脉区——橄榄前综合征 又名延髓内侧综合征 N12、椎体及交叉、内侧丘系
2、外侧组动脉区——橄榄后综合征 同侧N9、N10 脊髓丘脑束 3、背侧组动脉区——Wallenberg综合征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海绵窦这个结构内部结构多,但不算太复杂。

在冠状位上看,海绵窦就是一所小房子,来来往往很多人群,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周围交感丛和第III、IV、V、IV对脑神经。

一、请看下面的画风在冠状位上看海绵窦就像一所小房子(图1):一屋分两半,垂体当吊灯,神经血管屋里坐,蝶窦变身大红门,颈内动脉屋外还作烟囱。

其中,大部分神经靠外侧坐,从上到下分别是动眼、滑车和三叉神经V1、V2支,外展神经则与颈内动脉紧紧依偎。

这个房子水平5~7mm,垂直5~8mm,前后10~15mm,真的很小,我们医院常规的MRI扫描T1相间隔5mm,差不多也就能看到一个层面。

展开剩余88%图1二、MRI冠状位上看海绵窦根据海绵窦的几个邻居,比如垂体、蝶窦、视交叉,在冠状位基本上就能找到海绵窦这个小房子了(图2)。

虽然三叉神经下颌支(V3)也能看到,但是V3不经过海绵窦内,而是在进海绵窦之前的Meckel’s Space里就分出来了;因此,运气好的时候在海绵窦冠状位还可以看到V3向外下方的神经进入颞肌,就像图2。

Meckel’s Space详情可以看《三叉神经解剖——被四大核团掌控的一双胖子手》。

图2记忆这几个神经在海绵窦内的位置也不难,大家可以看着图1或者图2,根据这几个颅神经的编号(3动眼、4滑车、5三叉、6外展),由小到大,左侧按照逆时针排列,而右侧就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就是这几个颅神经在海绵窦内的位置。

另外,我喜欢用颈内动脉来记忆这几个神经:上、下两个层面颈内动脉之间的,是编号最小的3动眼和4滑车;紧邻颈内动脉的是6外展神经;靠下的是5三叉神经。

利用这种方法,图3箭头所示的这个增强的病灶就是在上下两个层面的颈内动脉之间,所以累及的就是3面神经和4滑车神经。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记忆,或者有什么更好的记忆方法可以一起分享。

图3 上、下两个层面颈内动脉之间,受累的是第3和第4颅神经三、神经通过小房子的入口和出口这所房子有许多入口和出口。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ppt课件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ppt课件
海绵窦内部间隙和通道的大小和形态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 异。
海绵窦的内部血管和神经
海绵窦内部有重要的血管通过,如颈 内动脉,这些血管为脑组织提供血液 供应。
海绵窦内部的神经包括脑神经和植物 神经,它们参与各种生理活动和感觉 信号的传递。
03
海绵窦的应用解剖
海绵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海绵窦位于颅底中央,周围邻 近重要的脑神经和血管结构, 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
海绵窦血栓形成
总结词
海绵窦血栓形成是指海绵窦内的血管内形成 血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详细描述
海绵窦血栓形成通常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 损伤或感染等因素有关。血栓形成后,会导 致海绵窦内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一系列症 状,如头痛、眼睑下垂、眼球突出等。治疗 海绵窦血栓形成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
治疗和手术取栓等。
海绵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诊断与治疗
通过对海绵窦的解剖和生理学研 究,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海绵窦相 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神经外科手术
了解海绵窦的毗邻关系和功能, 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药物研发
基于海绵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可以开发针对海绵窦相关疾病的 特效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海绵窦内部结构的变异
总结词
海绵窦内部的结构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变异,这可能影响其功能。
详细描述
海绵窦内部有许多复杂的管道和皱褶,这些结构和海绵窦的功能密切相关。然而,这些结构在不同个 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异,这可能影响海绵窦的功能。了解这些变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海绵窦在人体中 的功能和作用。
海绵窦毗邻关系的变异
结构
海绵窦内有多个小梁和腔隙,这些结 构有助于增加窦壁的弹性,减少血液 流动的阻力。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
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 通的小腔隙。
1
• 冠状面示意图
• 在冠状面,海绵窦略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 பைடு நூலகம்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
• 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囊相融合,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
6
增强CT图像(下图中红圈内增强区即右侧海绵窦)
7
海绵窦位置影像冠状位显示 (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号 区即左侧海绵窦)
8
9
• 海绵窦综合征
• 又称Foix氏综合征,岩蝶综合征或破裂孔综合征。 • 由于肿瘤沿咽旁筋膜扩展至岩蝶区的破裂孔、颞骨岩尖、卵圆孔、
圆孔和蝶骨旁的海绵窦,可出现第Ⅱ~Ⅵ对脑神经受累时的表现。临 床上首先受累的多为第Ⅵ对外展神经,然后依次为第Ⅴ3,2,1、Ⅲ、 Ⅳ对脑神经。主要表现为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 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 膜反射消失等。
• 外侧壁较厚, 又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疏松,外层厚韧。
2
海绵窦上面观 每侧海绵窦前起眶上裂的内侧端,向后达颞骨岩部尖端, 长约2cm , 内外宽1cm
3
海绵窦的毗邻 因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海绵窦边界略有不同
4
5
海绵窦位置影像显示 (横断面),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 号区即右侧海绵窦)
10
鼻咽癌海绵窦受侵影像表现
肿瘤侵犯左侧海绵窦,向后累及斜坡。
11
肿瘤累及左侧鞍旁、左侧海绵窦、筛窦及左侧眼眶。
12
肿瘤累及右侧海绵窦及临近脑膜
13

海绵窦解剖课件

海绵窦解剖课件
参与脑脊液循环:海 绵窦与脑脊液循环系 统相连,参与脑脊液 的生成和回流
01
02
03
04
海绵窦的临床意义
海绵窦是颅内静脉的重要通道,与 01 颅内压的调节密切相关。
海绵窦病变可能导致颅内高压,引 02 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海绵窦病变还可能导致脑出血、脑 03 梗死等严重后果。
海绵窦的解剖结构对于神经外科手 0 4 术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精确掌握。
成和代谢
02
海绵窦内分泌功能 包括调节激素水平、 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03
海绵窦与下丘脑、 垂体等内分泌器官 有密切联系,共同
调节内分泌功能
04
海绵窦的代谢和内 分泌功能对维持神 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至关重要
海绵窦的常见病变
海绵窦血栓形成: 最常见的病变,可
导致眼肌麻痹、头 1
痛等症状
海绵窦畸形:可由 4
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影像学 检查(如CT、 MRI)、血管造影 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 疗(如抗凝血、抗 血小板聚集等)、 手术治疗(如血管 内介入治疗、外科 手术等)
预后:取决于病变 的严重程度、治疗 方法及患者的身体 状况
预防措施:控制高 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避免外伤、 感染等诱发因素
演讲人
目录
01. 海绵窦的概述 02. 海绵窦的解剖结构 03. 海绵窦的生理功能 04. 海绵窦的病理变化
海绵窦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位于蝶骨体、 蝶骨小翼和蝶骨大
翼之间
结构:由硬脑膜、 蛛网膜和软脑膜组

主要血管:颈内动 脉、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大脑
后动脉等
主要神经:三叉神 经、动眼神经、滑 车神经、展神经等

颈内动脉分7个解剖段

颈内动脉分7个解剖段

颈内动脉分7个解剖段:
C1:颈段;C2:岩段;
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
C5:床突段;C6:眼段;C7:交通段
C1段(颈段):
颈内动脉在C4平面分出,进入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后C1段终止。

C2段(岩段):
全程均在颈动脉管内,分垂直段及水平段,如倒“L”形(黑箭),圆圈代表颅外及颅内颈动脉管的开口,平行黑线代表岩舌韧带,白箭示破裂孔段。

C3段(破裂孔段):
C4段(海绵窦段):
始于岩舌韧带上缘,穿过硬膜环而出海绵窦。

C5段(床突段):
始于近侧硬膜环,止于ICA进入蛛网膜下腔外的远侧硬膜环,为硬膜间结构。

C6段(眼段):
起自远侧硬膜环,止于PCoA起点近侧。

C7段(交通段):
起自PCoA起点近侧,止于ACA及MCA分叉处。

分支:①PCoA;②AChA(脉络膜前动脉):供应视束、内囊后肢、大脑脚、脉络丛及颞叶内侧;③ACA及MCA。

海绵窦区的解剖

海绵窦区的解剖

海绵窦区的解剖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 ,CN)以其特殊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而倍受重视,自1734年Winslow对其命名以来,一直是解剖学、颅底外科学重点研究的部位,Parkinson称其为“解剖学的珠宝箱”。

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的普遍应用和颅底外科走向成熟,对海绵窦解剖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海绵窦一词最早被Winslow引入文献,认为这种鞍旁充满静脉血的小梁纤维结构类似于阴茎海绵体,故命名为海绵窦。

这一错误概念直到200多年后Parkinson第一次在活体上进入海绵窦手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才得以纠正,他发现海绵窦内并无网状纤维组织,也不是双层硬膜间的静脉窦。

1949年,Taptas通过对成人新鲜标本、新生儿和胎儿标本的解剖观察,提出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概念:所谓海绵窦就是一个由硬膜皱璧分开形成的硬膜外间隙,它不是一个静脉窦,而是静脉丛,颈内动脉和静脉丛的关系是毗邻关系。

Parkinson早年也认为海绵窦是一个静脉囊,1973年他用静脉腐蚀标本重新认识到海绵窦是由粗细不等的静脉所组成的一个不规则的静脉丛,多次分支,又多次汇合,不完全地包绕着颈内动脉,蝶鞍侧方的静脉通路是一个静脉网。

在对新鲜标本的显微观察中,发现海绵窦内存在有脂肪组织,认为“海绵窦”的提法不妥,是导致对这一部位解剖概念理解的一大障碍,容易使医科学生,甚至外科医师产生错误的印象。

Taptas曾建议使用“硬膜骨膜室”替代,Parkinson,Kim等认为应将“海绵窦”改为“鞍旁结构。

Parkinson提出海绵窦实际上是从眼眶到骶骨这条细长神经轴硬膜外结构的一段,共性就是都有无瓣的静脉丛、动脉、神经和脂肪组织。

尽管许多文献仍沿用海绵窦这一术语,海绵窦已经被大家接受和应用。

海绵窦的位置及形态海绵窦位于中颅窝底垂体窝的两旁,其前方达前床突和眶上裂,后方至后床突和岩骨尖部,外侧为颞叶内面硬脑膜,内侧为蝶鞍垂体;内下侧为蝶窦的薄骨质和骨膜。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Me t h o d s Twe n t y - t h r e e a d ul t c a d a v e r i c h e a d s( 4 6 s i d e s) we r e d i s s e c t e d, o b s e r v e d, me a s u r e d u n d e r
手 术 显 微 镜 下对 2 3例 ( 4 6 侧) 成人头颅标本 进行解 剖 、 观察 、 测 量 和 拍 摄 。 结 果 颈 内动 脉 海 绵 窦 段 在 海 绵 , 其 主要 分支 脑 膜 垂体 干 、 海 绵窦 下动脉 和垂体被 膜 ( Mc C o n n e l 1 ) 动 脉 的 出 现 率 分 别 为1 0 0 、 8 6 . 9 和 l 7 . 4 。岩 舌 韧 带 、 岩尖 、 后 床突、 颈动脉沟 、 前 床 突 等 解 剖 结 构 与 颈 内动 脉 存 在 相 对 固 定 的
毛仁玲 刘晓 东 杨德林 徐启武
( 复 旦 大学 华 山 医 院神 经 外 科 上海 2 0 0 0 4 O )
【 摘要】 目 的 为 临 床提 供海 绵 窦 显微 外科 解 剖 学 基 础 , 避 免 海 绵 窦 手术 中 颈 内 动 脉 及 分 支 的损 伤 。 方 法 在
医学 版 复 里琴掘 ‘
52 8
Un i v F u d a n Un i v J M e d S S c
j i 2 ‘ J 【 J 1 5 J u “ l ‘ _ _ ’ 4 2 厶 ( 、 4 - r )
颈 内动 脉 海 绵 窦 段 的 显 微 外 科 解 剖
Mi c r o s u r g i c a l a n a t o my o f c a v e r no u s s i n u s s e g me nt o f

海绵窦的解剖

海绵窦的解剖
传统的海绵窦概念是:位于鞍旁两侧,由硬膜包裹的静脉通道,Ⅲ、Ⅳ、 Ⅴ(Ⅴ的分支眼神经Ⅴ1和上颌神经Ⅴ2)走行于其外侧壁的硬膜中,颈内动脉、 Ⅵ走行其中,内含纤维小梁,故成海绵状。
Taptas(1949)通过对成人新鲜标本、新生儿胎儿标本的解剖观察,提出 了一个与前不同的概念:所谓海绵窦就是一个由硬膜皱襞分开形成的硬膜外 间隙,它不是一个静脉窦,而是静脉丛,颈内动脉和静脉丛的关系是毗邻关系。
海绵窦后壁的解剖
• 由颞骨岩尖、后床皱壁、鞍背余坡外上部之间的硬脑膜内层构成。 展神经于后床突下平均15.7(12.5~20.5)mm处穿过鞍背下方的 硬膜,先在基底窦内或其外侧向外上行约4.04(1.9~6.3)mm,穿 过上蝶岩韧带下方,到Dorollo管,然后成一角度折向前入海绵 窦。上蝶岩韧带附着于颞骨岩部与后床突下的鞍背。 Dorollo管 位于上蝶岩韧带,颞骨岩尖和鞍背三者之间,展神经与此管底的 骨膜密着而固定。
海绵窦前壁的解剖
• 海绵窦的前壁较特殊.它的外侧为眶上裂的内侧部,海绵窦借此与 眶内相联系;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分别通过海绵 窦的外侧壁和前下腔聚集在眶上裂内侧入眶,前壁的内侧邻接蝶 窦,在有些标本中,前壁的外侧还与充分发育的筛窦相接。
海绵窦周壁的厚度
• 海绵窦内侧壁、上壁和外侧壁的厚度分别为 (156.9±32.7)μm、(1130.4±97.6)μm和 (821.3±54.3)μm。海绵窦内侧壁与上壁和外侧 壁之间的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 上壁与外侧壁之间的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海绵窦的解剖
Anatomy of 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的概念
海绵窦是一团围绕颈内动脉的粗细不等的静脉丛, 相邻的静脉管互相粘着形成小梁样结构。海绵窦并非 单纯的静脉通道,它由小梁结构组成,外被硬脑膜所 包围。

颈内动脉颅内各段和其分支的显微解剖学特征

颈内动脉颅内各段和其分支的显微解剖学特征

AB STRACT
ob
To explore the anatomic relationship of the intracrania
l.ieetive
segments and branches of the in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ICA)and
surrounding stmctures,obtain more detailed anatomic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micro—anatomic basis for the operation on the areas.
Methods The study performed on twenty specimens of 1 0 adult
formalin.fixed cadavic heads.of which the arteries were injected under
突脑膜瘤等手术中可磨除前床突及视神经管项,扩大暴露,便于夹闭 动脉瘤及全切肿瘤。
关键词颈内动脉,破裂孔段,海绵窦段,床突段,显微解剖
Microanatomic Character Of The Intracranial Segments
And Branche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结论本文按Bouthillier的分段方法首次报告国人颈内动脉颅内 各段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多数的颈内动脉颅内
各段及其分支的组织结构与国外无明显差异(19/20侧幕动脉及海绵窦下动脉组成(图
8),尚未见文献报导。本研究结果发现按照Bouthillier分段方法, 破裂孔段及床突段无血管分支,在海绵窦区的肿瘤及动脉瘤手术中, 可通过暴露破裂孔段或床突段进行临时阻断,在床突周围动脉瘤及床

海绵窦综合征临床解剖ppt课件

海绵窦综合征临床解剖ppt课件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一)海绵窦的位置、形态 1. 位置
位于蝶鞍两侧 内下方毗邻蝶窦
2. 形态 2×1cm
两层硬脑膜间的不规则腔隙 环状窦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二)海绵窦与颈内动脉的关系 1. 形态
颈内动脉穿经海绵窦的一段 多呈弯曲形态
由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减缓脉搏机制遭到损害,脉搏经海绵窦传 至眼球,导致搏动。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3. 眼结膜充血、水肿
眼静脉淤血,导致眼结膜充血水肿。
4. 眼球运动障碍
因动眼、滑车、展神经受累,眼外肌麻痹,伴复视、上脸下垂。 因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受累,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调 视反射消失。
章节导航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三)海绵窦与脑神经的关系 3. 海绵窦后部(后床突→岩部尖)外侧壁
由上而下为:滑车N、眼N、上颌N
章节导航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四)Parkinson 海绵窦三角
上界:动眼N、滑车N 下界:展N、眼N 后界:鞍背、斜线 临床意义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5. 视力障碍
①视网膜淤血
②继发性青光眼
③角膜炎 角膜混浊 ④视神经乳头水肿
⑤颅压升高 视神经缺血
6. 鼻出血
海绵窦内压升高,导致鼻腔、鼻旁窦黏膜下静脉扩张、破裂。
第2讲 海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7. 头痛
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受累,伴角膜反射消失。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ppt课件

海绵窦的解剖和应用解剖ppt课件
后内侧三角 Kawase三角
眼神经 前内侧三角 Mullan三角 上颌神经
前外侧三角 外侧三角
下颌神经 后外侧三角
下颌神经
上颌神经
眼神经
颈内动脉 垂体柄 视神经
大脑后动脉
面神经 岩大神经 面神经 前庭上神经 Meckell腔
小脑 滑车神经
小脑上动脉
A:垂体 E:颈内动脉
B:后床突 F:小脑上动脉
➢ 主要分支(3支)
颈 内 脑膜垂体动脉干 动 (最大最恒定) 脉 海 绵 海绵窦下动脉 窦 段
小脑幕动脉
脑膜背侧动脉 垂体下动脉
前支 后支 前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毗邻
海绵窦区的神经
大脑后动脉
颈内动脉 脑膜垂体干 小脑上动脉
外展神经
三叉神经节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海绵窦区手术入路
C:动眼神经 G:大脑后动脉
D:眼神经
A:optic n;B:oculomotor n;C:trochlear n;D:ophthalmic n;E: maxillary n;F:mandibular n; G:trigeminal n posterior root;H:
trigeminal ganglion
中部 后部
➢三腔
颈内动脉前曲段以下 腔 颈内动脉与后窦顶之间
前下 后上
➢四腔
颈内动脉前曲段以下
前下腔
颈内动脉与后窦顶之间
后上腔
颈内动脉水平段与垂体之间 内侧腔 颈内动脉水平段与窦外壁之间 外侧腔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 分段:后升段 后曲段 水平段 前曲段 前升段
➢ 特点: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通过脑膜支与颈外动脉吻合

2023颈内动脉的解剖行程、分段及分支(全文)

2023颈内动脉的解剖行程、分段及分支(全文)

2023颈内动脉的解剖行程、分段及分支(全文)脑组织由两组动脉系统供血,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其中,颈内动脉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的额叶、顶叶,颞叶的前部、外侧面大部分,眼球,部分基底节和丘脑。

颈内动脉的解剖行程和分段图1 颈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颈总动脉上升到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在颈4椎体水平)分叉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上升直达颅底,穿过颞骨岩部颈动脉管,经破裂孔进入颅内。

颈内动脉颅外段没有血管分支。

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呈梭形膨大为颈动脉窦,是一个压力感受器,能将感受的动脉压转化为神经冲动,是脑血流供应的一个重要监测-调节装置。

由颈内动脉入脑的血流首先冲击并牵张该窦的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经舌咽神经的分支(窦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延髓的心-血管调节中枢而影响中枢的紧张性,改变心-血管的活动,调节血压水平,以保证脑动脉压的相对恒定。

当颈动脉窦功能紊乱,发生过度敏感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就会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脑供血急剧减少,随即发生意识丧失、晕倒,称为“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

颅内段弯曲向前通过海绵窦,前进到蝶骨小翼前床突内侧,穿海绵窦壁的硬脑膜,然后穿蛛网膜,向后上方弯曲,眼动脉是颈内动脉入颅后的第一个较大的分支,于C3或C2~3水平发出,在脑底部发出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后,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两个终支。

颈动脉DSA造影,眼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显影率在90%以上。

颈内动脉颅内可以分为5段:o C1段(终段):是颈内动脉参与Willis环的一部分,颈内动脉的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都从此段发出。

o C2段(床突上段):位于前后床突假想连线的地方,在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内,走行方向和海绵窦段相反。

o C3段(膝段或称虹吸弯):位于前床突附近,为海绵窦段和床突上段的转折处,眼动脉从此处发出。

o C4段(海绵窦段):在后床突附近进入海绵窦,沿蝶骨体两侧的颈动脉沟,由后向前到前床突,穿过硬脑膜和蛛网膜后延续为膝段。

海绵窦断面与影像解剖课件

海绵窦断面与影像解剖课件

头部影像解剖
CT扫描
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海绵窦的解剖结构和血管。
辨率的图像,显示更详细的头部解剖结构和海绵窦的病变。
动脉造影
通过注射对比剂,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海绵窦及周围血管的填充情况。
海绵窦断面图示例
正中断面
正中断面显示了与脑室系统、 鞍区及颞骨相关的结构。
颅底断面
颅底断面展现了与鼻腔、眼眶 和嗅神经相关的结构。
侧面断面
侧面断面呈现了与颞叶和岩斜 面相关的结构。
临床意义
1 海绵窦炎
海绵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导致头痛、眼眶疼痛和面部水肿。
2 血栓形成
海绵窦血栓形成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卒中和视力问题。
3 手术干预
对于某些病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清除海绵窦血栓或处理炎症。
常见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 • 抗凝治疗 • 手术干预
总结
海绵窦是头颅中的重要结构,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和脑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成像技术和研究 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与海绵窦相关的疾病。
多模态成像
1
结构磁共振成像(sMRI)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头部结构图像。
2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fMRI可以检测脑区的功能活动,并帮助理解海绵窦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3
脑电图(EEG)
通过记录脑电信号,可以评估海绵窦与脑电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病变与治疗
病变类型
• 海绵窦炎 • 海绵窦血栓 • 结构异常
海绵窦断面与影像解剖 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课程,我们将深入探讨海绵窦断面与头部影像解剖。通过详细 解释和精美的图片,我们将带您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PPT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PPT

第23页,共23页。
第十七页,共23页。
TCC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由于开颅手术的繁琐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 及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或解剖治愈,自 197 2 年首次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颈动脉海绵瘘成功以 来,经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栓塞处理目前仍被认为是 TCCF 最好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达90%以上。
(1)孤立栓塞术:孤立术,先结扎颈部动脉,继之开颅夹闭床突上段, 有效率59.6%。不过此术完全阻断了颈内动脉的供血,故只有 在侧支循环已建立,健侧单眼视力良好的情况下,始能考虑, 因为患侧眼动脉的供血往往不能保留,故有失明的危险。
(2)海绵窦瘘铜丝栓塞术:即利用裸带有正电,经开颅手术将之插 入海绵窦漏孔区,使带负电的血球及纤维蛋白附着栓塞。此法的 优点是不影响颈内动脉的通畅,无远端缺血之虞,故适于双侧海 绵窦瘘患者。
D 型(间接型):颈内动脉脑膜支、颈外动脉和海绵窦之间存在分流。
相关文献表明TCCF 常为 Barrow A 型,属于高流量瘘。
第23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3页。
TCCF的临床表现
患者伤后均有昏迷,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症状可在伤后立即出现,或在伤 后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之后出现。临床表现与颈内动脉损伤形成的动 静脉瘘口大小有关。
第十五页,共23页。
TCCF的治疗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自愈机会不多,仅有5%~10%,偶尔可通过
压迫患侧颈动脉试验(Mata’s Test)减少瘘口血流促其愈合而 获成功。绝大多数都须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恢复海绵 窦的正常生理状态,解除所属静脉系统的压力,使突出的眼球得 以回复,挽救视力,消除杂音,防止脑缺血。
第23页,共23页。
第九页,共23页。
TCCF的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分布的显微解

【摘要】目的:为海绵窦的直接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

方法:采用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颈内动脉灌注苯乙烯(ABS),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

结果:脑膜垂体干出现率为100%,脑膜垂体干可分为两型,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出现率为58.3%,非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又分为单干型和
非单干型,前者出现率为31.3%,后者为10.4%。

海绵窦下动脉出现率为
95.8%,垂体被囊动脉为31.3%。

另外眼动脉的出现率为10.4%。

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之间的吻合,提供了重要的侧支循环血液供应。

结论:本文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的显微解剖结果,对临床显微外科、血管介入、影像学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微解剖海绵窦
Microanatomy study on the branch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f cavernous sinus
Xu Zaihua,Zhang Xiang,Wei Xuezhong,et al.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Xijing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710032
Objective:To provide microanatomy basis for direct approach to cavernou CS .Methods:48 CS from fresh adult cadavers were injected with ABS resin via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and then observed under operation microscope in details.Results:The meningo-hypophyseal trunk (MHT) was constantly incidence in all specimens and was defined as two new types including typical MHT which incidence was 58.3% and non-typical MHT.The non-typical MHT was subdivided into trunk type with an incidence of 31.3% and untrunk type (10.4%).The incidence of inferior cavernous sinus,hypophyseal capsular artery and ophthalmic artery was 95.8%,31.3% and 10.4% respectively.The anastomosis between the branches from both ICA of CS provided a compensatory supple each other.Conclusion:These data has certain singificance for microsurgery,intravascular treatment and rediography.
Key word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vemous sinus Microsurgical anatomy
随着海绵窦直接手术入路的开展,要求有更加详细和实用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及分布的显微解剖资料。

本文对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做了详细的显微解剖学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收集24个成人(20~72岁)新鲜头颅标本,颈内动脉灌注红色苯乙烯后去脑,以蝶鞍为中心凿下一约8.8 cm大小的组织块,含垂体、蝶鞍及48侧海绵窦,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详细解剖观察。

2 结果
颈内动脉于破裂孔上方入海绵窦,分为后升部、后曲、水平部、前曲、前升部5个相连续部分。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一级分支有4支即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垂体被囊动脉和眼动脉(表1)。

表1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出现率
2.1 脑膜垂体干
自颈内动脉后曲部的顶壁发出,本文根据脑膜垂体干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的情况将其分为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型和非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型,非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又分为单干型和非单干型。

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在一个干上分出垂体下动脉、脑膜背侧动脉和小脑幕动脉这3个典型的分支,此型占58.3%。

而非典型脑膜垂体干型的单干型的干上发出的并非这3个典型的分支,此型占31.3%,非单干型为两个以上的分支直接起自颈内动脉,此型占10.4%(表2、附A~D)。

表2 非典型脑膜垂体干分型及动脉分支情况
脑膜垂体干的分支主要有5支:①垂体下动脉,自发出后向前内侧方斜行,到达鞍底后份及垂体后叶,并发出分支到鞍背前方的硬膜内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

②脑膜背侧动脉,发出后向海绵窦后下走行,通常分为下述3支:一支向鞍背斜坡硬膜走行,并与对侧同名支和椎动脉和脑膜支吻合;一支走向Dorello氏管供养展神经;另一支沿颞骨岩尖向后内侧硬膜走行,有的达内听道。

③小脑幕动脉,发出后向后外侧走行,至颞骨岩部硬膜,再延至小脑幕游离缘,途中发出分支到三叉神经半月节被囊深面和Parkinson三角的后部。

④有6例标本自脑膜垂体干上直接发出一分支供养展神经。

⑤半月神节被囊动脉被认为是三叉动脉的残留起源于脑膜垂体干,本文仅1例。

附典型与非典型脑膜垂体干型示意
2.2 海绵窦下动脉
自颈内动脉水平部发出,多在跨过展神经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向海绵窦前方呈迂曲状,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经上颌支的深面,后支分布于海绵窦底的中份及后份,紧紧贴附于颅底硬膜上,并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

有24%海绵窦下动脉起自脑膜垂体干,这些动脉先向海绵窦前下方走行,在Parkinson三角的后部走行,然后再发出分支到小脑幕或海绵窦侧壁以及海绵窦底部的硬膜,并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

本文发现4例起源于海绵窦下动脉的幕缘动脉,这种情况易被误认为是小脑幕动脉。

幕缘动脉粗大而发达,发出后在Parkinson三角内走行至小脑幕,沿途发出分支到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

2.3 垂体被囊动脉
自颈内动脉水平部前1/3内下部发出,从海绵窦上面观察不易被发现,此动脉行程较短,外径较细。

它发出后主要分布在鞍底硬膜的前份,与对侧同名动脉或垂体下动脉吻合。

2.4 眼动脉
在本组标本中有5例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其中4例起自颈内动脉前升部的前壁,1例由海绵窦下动脉的前支发出,于眶上裂内侧入眶。

3 讨论
3.1 脑膜垂体干的分型
Parkinson[1](1964)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做了描述,并将其命名为脑膜垂体干和海绵窦下动脉。

Harris[2](1976)在研究中发现,脑膜垂体干并非恒定地自干上发出垂体下动脉、脑膜背侧动脉和小脑幕动脉,6%的脑膜背侧动
脉起自颈内动脉[2]。

国内有把脑膜垂体干分为典型的脑膜垂体干型和脑膜垂体非干型的,前者为在脑膜垂体干上发出垂体下动脉、脑膜背侧动脉和小脑幕动脉这3个典型的分支,此型占64%,后者为2个以上的分支直接起自颈内动脉[3]。

本文发现在相当多的标本中(31.3%),脑膜垂体干上发出的并非3个典型
的分支,本文将这一类命名为非典型脑膜垂体干的单干型。

本文的分型方法更加全面。

脑膜垂体干的分型对显微外科与血管介入和影像学有重要意义。

3.2 Parkinson三角内的血管分布
Schnurer和Stattin报道海绵窦下动脉有一分支伴滑车神经向后行至天幕缘,可达大脑镰的基底部,并称其为幕缘动脉[4]。

本文在解剖观察中发现,幕缘动脉粗大而发达,在Parkinson三角内走行至小脑幕,同时Parkinson三角内还有起始于脑膜垂体干的海绵窦下动脉及小脑幕动脉的分支通过,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Parkinson三角内无血管通过的概念不同,因此,在通过此三角的外科手术中应加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出血。

3.3 垂体被膜动脉和眼动脉
垂体被膜动脉又称McConnell动脉,McConnell[5]报道其出现率为50%。

它主要分布在鞍底硬膜,在经蝶入路的垂体手术中应加以注意。

眼动脉通常起自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了解起源于海绵窦的异常眼动脉并在手术中加以保护意义重大。

3.4 颈动脉网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均与对侧分支有吻合,以及与眼动脉和椎动脉脑膜支的吻合,构成“carotid rete”(颈动脉网),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闭塞时,这些吻合提供了重要的侧支循环通路,它不仅将血由一侧分流至另一侧,还可以成为同侧丘纹动脉的侧支通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狭窄、颅内肿瘤病人中常能看见。

天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供血的,这些血管最有可能成为供养天幕脑膜瘤和动脉—静脉瘘的动脉。

此外,颅中窝和靠近颅前窝和颅后窝硬膜的脑膜瘤,也由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分支供血。

作者单位:许在华现工作单位:110015 沈阳市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章翔710032 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魏学忠、赵崇智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参考文献
(收稿:1999-0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