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可能性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1 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那么,能运用法那么正确地进展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 的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进步计算才能。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那么。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30÷5=6,30÷6=5)2、口算下面各题×3 × ×× ×6 ×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1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3、全班汇报: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3= (千克) ÷3= (千克) ÷3=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一样,都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

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稳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三)、教学例2(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念,区分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可能性概念,做出正确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1.课件:PPT或者教材图片2.教具:骰子、硬币等3.试卷及答案4.课堂活动安排–第一环节:复习上节课知识点–第二环节:引入新知识,讲解可能性概念–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计算可能性,鼓励学生自己计算–第四环节: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讨论–第五环节:小组合作练习–第六环节:课堂讨论和总结–第七环节:作业布置三、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知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能性概念。

2. 引入新知识•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可能性概念,引导学生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讲解可能性概念•通过示范和练习,讲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4. 生活应用实例讨论•展示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解答。

5.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可能性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6. 课堂讨论和总结•整合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概念,梳理重点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家继续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念,掌握可能性计算方法。

•难点: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如何灵活应用可能性概念解决。

五、板书设计1.可能性概念介绍2.可能性计算方法3.生活应用实例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可能性计算方面存在困难。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属于课标中“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

关于“可能性”,小学全套教材分为两次进行编排,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一次就是本册。

三年级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而在本册中,要求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本质上就是各参与者获胜的机会是否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以“游戏活动”为教学内容展开,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主轴,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熟知的“游戏活动”这一内容,我们在设计时采用情境创设、探究发现、拓展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自主建构新知。

设计理念:1、根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利用课本情境和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把知识教好教活。

2、依据“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尊重生活经验,创设活动情境教学从“游戏活动要讲求公平、公正”这一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个个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8-99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

教学难点:验证抛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准备:硬币、写有数字1-6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出示故事视频: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

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

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

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

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

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3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3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见课本第87—88页。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B.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以及合作交流过程中认识可能性的大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体会用数据表示可能性的简洁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教具、学具准备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黑白棋子若干五、教法、学法:(1)引导发现法(2)分组讨论法(3)游戏和抢答六、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欣赏乒乓球队员精彩图片,树立向他们学习、为国争光的目标,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突然问乒乓球比赛时,怎样决定谁先发球的?学生有可能不会答,老师告知乒乓球比赛猜球决定谁先发球。

并问,这样做公平吗?(公平,因为,球在左手和右手共有两种可能性,左手和右手的可能性相等。

)2、摸球游戏(复习可能性的大小)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

(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纸盒,纸盒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习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与反思第【1】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1和第45页例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2、会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事件发生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难点: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例1、例2主题情境图,教学卡片,装有棋子的盒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元旦快到了,为了能让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实验小学五(一)班班委会决定让每位同学表演一个节目,但为了避免节目的重复或单一,大家一致表决用“抽签”的方式决定。

看老师为他们准备的节目单可丰富了,全在这个盒子里的小卡片上。

(教师展示装有小卡片的盒子,让班上同学模拟实验)1、猜猜看。

每位同学会抽到什么?(自由大胆地猜测)2、抽抽看。

刚才,大家都进行了猜测,接下来我们再从盒子里摸摸看。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自由摸一张)3、设疑揭题:(看着同学们或兴奋或诧异的表情,老师故作不解或惊讶)同学们是否觉得奇怪或不解?盒子里小卡片明明写着有自己猜测的节目,但有的同学抽到了,有的同学却没有抽到,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今天对可能性的认识和学习你就会明白了。

(板书课题:认识可能性)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1(1)出示例1主题情境图。

(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大胆猜测:学生先大胆猜测,并畅所欲言。

合作探究:拿出学习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讲解:请几名小组代表汇报说出各组成员探究学习得出的结论,同时说出为什么。

得出结论:唱歌、跳舞、朗诵这三种节目小明都有可能会抽到,结果他抽到了跳舞。

像这种情况就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设疑:小明抽完还剩下两张,接下来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为什么?根据前面摸卡片的学习经验,学生们可能得出两种结论:唱歌和朗诵小丽都可能会抽到;小丽不可能抽到跳舞的卡片结果小丽抽到了朗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可能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可能性的概念。

2.能够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3.能够用图形表示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性的概念。

2.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能性。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运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难点1.运用图形表示可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认识可能性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分析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师以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实际情境,让学生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活动时间:20分钟2. 活动二:图形表示可能性教学内容1.教师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可能性,如用圆圈表示可能性大小。

2.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能够理解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活动时间:30分钟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问题导入:“你觉得今天放学会下雨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

2. 活动一:认识可能性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不可能”、“可能”来描述。

2.学生也可以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讨论。

3. 活动二:图形表示可能性1.教师以不同大小的圆圈来表示不同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可能性大小。

2.学生可以自己绘制图形,表示不同事件的可能性。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的概念和图形表示方法。

五、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小明去捉虫子,捉到黑色虫子的可能性大还是捉到蓝色虫子的可能性大?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出理由。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有关可能性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写成一个小故事。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范文(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可能性》,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猜测、试验、统计与探索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用语言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不同可能性。

二、说学情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富有好胜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的形象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数学兴趣。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必备6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必备6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必备6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是一个新增的内容,它是建立在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不但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且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虽然在小学的教材中,内容占的不是很多,但它却是为小学生步入中学学习概率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分数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证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学习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在于:充分经历、体验“可能性相等”的过程。

验证抛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教学的关键是理解等可能性与游戏公平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可能性”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将它从生活中抽象出来,学生仍然会感到有些陌生,需要教师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课堂。

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打算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现实生活问题——探究解决——得出结论——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

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猜想验证,探究新知——实践深化,发展能力——联系生活,思维拓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从而向学生直接出示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4.2 可能性的大小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4.2 可能性的大小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4.2 可能性的大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分析事件的可能性3. 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讲解可能性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描述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概念。

(2)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即一个事件的可能性等于这个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可能次数。

(3)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如掷骰子、抽签等。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些概率问题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可能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示例分析时,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事件的可能性。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可能性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概念和计算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应用环节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可能性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些实际问题可以是掷骰子、抽签、彩票中奖等,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问题,如天气变化、交通状况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能够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2.掌握基本的排列组合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够用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和练习册。

2.板书、彩色粉笔。

3.树状图的示范材料。

4.排列组合练习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事件和样本空间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活动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介绍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概念。

3.实践:让学生自行尝试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第二课:排列1.导入:通过学生们排队上课的情境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组合1.导入:通过随机选举班干部的情境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一些组合问题。

第四课:综合练习1.复习:回顾事件、样本空间、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2.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数学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演示法:用示范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抽奖活动,并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用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实践:让学生分组,用树状图表示抽奖活动的可能性。

第二课1.导入:让学生排队上课,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实践: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1.导入:让学生选举班干部,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

3.实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组合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知识技能: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才能目的: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才能。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活动准备: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2号袋〔分里外2层〕、一个小篮。

老师准备一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

活动过程:一、猜球游戏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

先来玩第一个游戏。

猜球在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

〔板书课题〕[析: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重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最正确学习状态。

二、摸球游戏1、用“一定”来描绘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

谈话:刚刚我们玩了猜球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拿出一个黑袋子,内有4个红球〕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指导学习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

放进去。

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引导: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业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

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出示图〕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板书:一定是红球〕2、用“不可能”来描绘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1)【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这些事件。

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P44主题图。

师:观察主题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意。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你是他们其中一员,现在轮到你抽签决定表演节目,你认为你自己会抽到什么?【学情预设】学生用可能抽到……可能抽到……来表述。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1))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

预设2:小明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跳舞,还可能抽到朗诵,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二幅图。

师:小明抽到跳舞,还剩两张。

接下来小丽可能抽到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小丽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

预设2:不可能抽到跳舞。

3.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三幅图。

师:小丽抽到朗诵,最后只有一张了。

小红会抽到什么?【学情预设】一定会抽到唱歌。

4.小结归纳。

师: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同学们都用到了哪些词?【学情预设】用到了“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语。

师小结: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可能性的大小。

3. 可能性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利用教具、学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可能性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抽签”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可能性。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2. 探究新知- 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

- 讲解可能性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

- 讲解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实践应用-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归纳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小组合作- 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可能性的认识。

-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 课后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逐步深入理解可能性知识。

本节课通过游戏导入、讲解新知、实践应用、小组合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可能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优质课可能性教案

小学数学优质课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小学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摸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正确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纸盒、作业卡、各种颜色乒乓球若干。

学生:水彩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拳游戏,引入新课1.师生共同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出现了3种结果(可能输、可能赢、可能平),引出不确定性。

2.再玩一次,提前告知学生自己要出布,引出确定性。

3.小结: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游戏中的一样,有些我们可以确定它发生的结果,有些则不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入新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第【1】篇〗可能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P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一)通过猜测、体验、验证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二)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达事件发生的情况。

(三)能在活动中猜测、验证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归纳(四)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能和同伴交流看法。

(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活动实践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1、教具盒和6个橙色球,橙色、紫色、红色、蓝色、白色、绿色圆片;2、盒子10个,蓝、白、绿色乒乓球若干个;3、每组三张装果篮定单,菠萝、杨桃、梨各若干个;4、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一)导出“可能性”课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今天为大家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为村里的个财主放羊,说好了一年工钱是100个金币,一年后地主却想赖帐,他说:“别人都说你是聪明的阿凡提,所以有一个条件,要把这100个金币全往上抛,如果落下来都是正面朝上,那你就把金币全拿走,如果让我看见有反面朝上的,那你就一个金币也不能拿走。

同学们,想象一下,100个金币全往抛,落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有一些可能是正面朝上,有一些可能是反面朝上)象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说它是一个关于可能性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创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创新教案第【1】篇〗《可能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接触过,但只是局限在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以及影响可能性的直观因素。

现在我们再次学习可能性,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逆向推理,掌握影响可能性的因素。

教材在编排上围绕可能性这一知识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可能性与因素的相互转化。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今天学习可能性从定向到定量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2、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能够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以上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面积大小和数量多少的关系,逆向推理数量与可能性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试验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及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面积和数量对可能性大小的影响,数量与可能性的逆向认知。

教学难点:正确地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亲自实践体验,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自主探究面积和数量对可能性大小的影响,数量与可能性的逆向认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

2.判断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概念引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2. 同学互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判断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

3. 拓展训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发现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关系,加深理解。

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进行观察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入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事件可能性概念。

六、教学过程1. 活动一:概念引入(1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引入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讨论。

•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性,并总结事件可能性的表达形式。

2. 活动二:同学互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给出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可能性的方法。

3. 活动三:拓展训练(25分钟)•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猜想、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汇报交流
师:谁还有其它发现?
(四)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继续我们的摸球游戏:出示第三个盒子,里面装有4个红球和1个蓝球,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接下来我们多摸取几次,课件出示游戏要求:每次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放回去摇匀后再摸,重复20次,用画正字法记录。
1)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活动。
①学生按预定方案,分小组进行试验活动。
学情分析 :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我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师提问:现在只剩下一张卡片了,你觉得会抽到什么礼物?(一定是彩笔)能确定吗?为什么?(板书:结果确定 一定)
教师:那这位同学可能会抽到橡皮吗?可能会抽到铅笔吗?(不可能)为什么?
第三名学生进行抽签。(抽到小本子)
教师:当结果确定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用一定来描述,还能用不可能来描述。这位同学一定会抽到小本子,不可能抽到橡皮或者铅笔。
2、练习十一第3题:连一连
3、练习十一第5题:涂一涂
4、拓展:
交流归纳,全课小结
回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会?
(二)联系生活,深入体会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你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填一填吗?(课件出示生活中“可能性”的例子。)谁还能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三)实践验证,领悟新知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着两个盒子:1号盒和2号盒。在1号盒中有8个红球,2号盒中有2红、2蓝、2绿和2黄共8个球。学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师生共同进行击鼓传花游戏)
师:老师为这三位同学准备了礼物,分别是铅笔、橡皮和小册子。究竟谁会得到什么礼物,我们用现场抽签的方式决定。首先是第一位同学来抽,他会抽到什么礼物呢?请大家猜一猜。
学生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铅笔,可能是橡皮,也可能是彩笔,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学生进行抽签。(以抽到铅笔为例)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抽签的过程。礼物有三种,开始时,我们不能确定会抽到什么礼物,随着签一张一张被翻开,虽然我们还是不能确定会抽到什么礼物,但猜测的范围在一步一步缩小,到只剩最后一张时,我们就可以完全确定会抽到什么礼物了。同时我们还学会了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来描述抽签的情况。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该同学抽到了铅笔,在没抽签之前,你能肯定他会抽到铅笔吗?为什么?(板书可能)
师:如果第二名同学来抽签,他会抽到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橡皮,也可能是小本子。
师:到底是橡皮还是小本子能确定吗?但有一点我们能确定,那就是还会抽到铅笔吗?(板书不可能)
第二名学生进地抽签。(假设抽到橡皮)
教师:同学们用了一个词来描述这两位同学抽签的情况,这个词是“可能”。为什么要说可能?(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抽签的结果不能确定,所以用可能这个词。同时板书:结果不确定 可能)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可能性是数学学习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②教师巡视了解每个小组的试验情况,并及时进行活动过程和活动记录的指导。
2)学生组内分析交流。(PPT课件演示。)
①观察分析:观察本小组的摸棋子活动记录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②讨论交流:从统计结果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集体交流,推理归纳。
①展示全班各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结果。
②集体交流:观察全班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1)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
(2)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球?
(3)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球?
(4)如果再摸一次,在1号盒中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在2号盒中呢?
小组内组织摸球活动进行验证,教师提醒:注意每次摸球前要先将盒子摇匀后再摸,摸后将球放回盒子里。小组汇报摸球情况。
教师:你们思考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一样吗?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定性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试验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能判断事物发展可能性。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出示课件显示鼓和花)猜一猜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学生回答:击鼓传花)老师想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选三位同学做为本节课的“幸运之星”。鼓声停下时,花落在谁的手里,谁就是本节课的“幸运之星”。你们猜一猜谁会成为本节课的幸运之星呢?(每位同学都有可能)
③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
4)如果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动手摸一摸,和你的推测一致吗?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并不能确定摸出的一定是红色棋子,也有可能摸出的是绿色棋子。
(三)巩固应用,加深体验
1.巩固体验。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不同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