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大纲(磁粉部分)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大纲(磁粉部分)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大纲(磁粉检测部分)第一章通用知识中的无损检测专业基础知识1 绪论1.1 磁粉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A)1.2 漏磁场检测分类(磁粉检测定义、原理、适用范围、程序、优点及局限性)(B)1.3 表面无损检测方法(MT.PT.ET)的比较1.3.1 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C)1.3.2 能检测出的缺陷及表现形式(B)1.3.3 优点及局限性(B)2 磁粉检测物理基础2.1 磁现象和磁场2.1.1 磁的基本现象(B)2.1.2 磁场与磁感应线(定义、特性)(C)(1)圆周磁场(B)(2)纵向磁化(B)2.1.3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定义、单位)(B)(2)安培环路定理(B)2.1.4 磁介质中的磁场(1)磁介质(C)(2)磁场强度(B)2.2 铁磁性材料2.2.1 磁畴:定义、特性及其应用(B)2.2.2 磁化过程:特性及其应用(B)2.2.3 磁特性曲线:定义、表征特性及其应用(C)2.2.4 磁滞回线(1)定义、应用(B)(2)铁磁性材料磁滞回线的特性(A)(3)软磁材料、硬磁材料磁滞回线的特征(A)2.3 电流与磁场2.3.1 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1)磁场特征及方向(右手定则)(C)(2)磁场强度计算a.计算公式、各符号的表征物理意义及单位(C)b.计算应用(C)(3)钢棒通电法磁化(C)(4)钢管中心导体法磁化(C)2.3.2 通电钢管的磁场(C)2.3.3 通电线圈的磁场(1)磁场特征及方向(右手定则)(C)(2)磁场强度计算(C)a.计算公式、各符号的表征物理意义及单位(C)b.计算应用(C)(3)线圈分类a.按通电线圈的结构分类(B)b.按线圈横截面积与被检工件横截面积的比值分类(B)c.按通电线圈的长度L和内径D的比分类(B)d.各种线圈的计算应用实例(C)2.3.4 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B)2.4 磁场的合成2.4.1 交叉磁轭的磁场合成(1)旋转磁场的形成(B)(2)旋转磁场分布特点(C)(3)交叉磁轭的提升力(C)2.4.2 摆动磁场的合成(B)2.5 退磁场2.5.1退磁场概念(1)定义、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B)(2)计算公式及各符号的表征物理意义(B)(3)退磁因子及应用(B)2.5.2 有效磁场定义及表达式(B)2.5.3 影响退磁场大小的因素(B)2.5.4 退磁场计算(B)2.6 磁路与磁感应线的折射(A)2.7 漏磁场2.7.1 漏磁场的形成:定义及形成原因(B)2.7.2 缺陷的漏磁场分布(1)分布特征:水平分量、垂直分量和分量合成(A)(2)缺陷漏磁场对磁粉吸附的原理(B)(3)缺陷漏磁场与缺陷实际尺寸大小的关系(A)2.7.3 影响漏磁场的因素(1)外加磁场强度的影响(C)(2)缺陷位置及形状的影响(C)(3)工件表面覆盖层的影响(B)(4)工件材料及状态的影响(B)2.8 磁粉检测的光学基础2.8.1 光度量术语及单位(A)2.8.2 发光(A)2.8.3 紫外线(A)2.8.4 人眼对光的响应(A)2.8.5 黑光灯(A)3 磁化电流、磁化方法和磁化规范3.1 磁化电流(1)交流电、整流电、直流电、冲击电流:定义、表示符号及单位(B)(2)峰值电流和有效电流物理意义及换算关系(B)(3)优点和局限性(B)(4)交流电的集肤效应(B)(5)如何选用磁化电流(C)3.2 磁化方法3.2.1 磁场方向与发现缺陷的关系(1)磁粉检测的能力(C)(2)选择磁化方法应考虑的因素(C)3.2.2 磁化方法的分类(B)3.2.3 各种磁化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和优缺点(B)3.3 磁化规范3.3.1 磁化规范及其制定(1)制定磁化规范应考虑的因素(B)(2)制定磁化规范的方法a.用经验公式计算(A)b.利用钢材的磁特性曲线(A)c.用仪器测量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A)d.用标准试片确定(A)3.3.2 轴向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磁化规范:计算公式和标准规定(C)3.3.3 偏置芯棒法磁化规范:计算公式和标准规定(C)3.3.4 触头法磁化规范:计算公式和标准规定(C)3.3.5 线圈法磁化规范:计算公式和标准规定(C)3.3.6 磁轭法磁化规范:磁轭法的提升力、检测灵敏度和标准规定(C)4 磁粉检测器材4.1 磁粉4.1.1 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特性、要求和应用)(C)4.1.2 磁粉的性能:磁特性、粒度、形状、流动性、密度和识别度(B)4.1.3 磁粉的验收试验:污染、颜色、粒度、灵敏度、悬浮性和耐用性(B)4.2 载液4.2.1 油基载液(特性及要求)(C)4.2.2 水载液(特性及要求)(C)4.3 磁悬液4.3.1 磁悬液浓度(定义、要求和应用)(C)4.3.2 磁悬液配制(配制方法和要求)(B)4.4 反差增强剂:应用、配方、施加及清除(B)4.5 标准试片和标准试块4.5.1 标准试片用途、分类及使用(B)4.5.2 标准试块(1)用途、类型及使用(B)(2)磁场指示器:用途、类型及使用(B)4.5.3 自然缺陷试块:用途、类型及使用(B)5 磁粉检测设备5.1 磁粉检测设备的命名方法(B)5.2 磁粉检测设备的分类5.2.1 固定式探伤机(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B)5.2.2 移动式探伤机(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B)5.2.3 便携式探伤机(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B)5.3 磁粉检测设备的组成部分5.3.1 磁化电源(主要结构及几种调压装置)(B)5.3.2 工件夹持装置(装置特点及要求)(B)5.3.3 指示和控制装置(电流表、电压表的精度和量程)(B)5.2.4 磁粉和磁悬液喷洒装置(装置组成和技术要求)(B)5.3.5 照明装置(B)5.3.6 退磁装置(B)5.4 常用典型设备(A)5.5 测量仪器(A)6 磁粉检测工艺(工艺内容、工艺程序、检测时机及要求)(C)6.1 预处理:方法和要求(C)6.2 磁化、施加磁粉或磁悬液6.2.1 连续法:磁化方法、应用范围、操作程序和要点、优点和局限性(C)6.2.2 剩磁法:磁化方法、应用范围、操作程序和要点、优点和局限性(C)6.2.3 湿法:磁化方法、应用范围、操作程序和要点、优点和局限性(C)6.2.4 干法:磁化方法、应用范围、操作程序和要点、优点和局限性(C)6.3 磁痕观察、记录与缺陷评定6.3.1 磁痕观察:观察时机、观察照明亮度及其他要求(C)6.3.2 磁痕显示记录:方法及要求(C)6.3.3 缺陷评级(C)6.4 退磁6.4.1剩磁的产生与影响(B)6.4.2 退磁原理(B)6.4.3 退磁方法和退磁设备(B)6.4.4 退磁注意事项(A)6.4.5 剩磁测量(A)6.5 后处理与合格工件的标记6.5.1 后处理:方法和要求(B)6.5.2 合格工件的标记:标记方法、标记注意事项(B)6.6 超标缺陷磁痕显示的处理和复验6.6.1 超标缺陷磁痕显示的处理(B)6.6.2 复验(C)6.7 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内容、格式及填写规定(B)6.8 影响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A)7 磁痕分析与质量分级7.1 磁痕分析的意义(B)7.2 伪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3 非相关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4 相关显示7.4.1 原材料缺陷磁痕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4.2 热加工产生的缺陷磁痕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4.3 冷加工产生的缺陷磁痕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4.4 使用后产生的缺陷磁痕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4.5 电镀产生的缺陷磁痕显示:产生原因、磁痕特征和鉴别方法(C)7.4.6 常见缺陷磁痕显示的比较(C)7.5 JB/T4730.4—2005磁粉检测质量分级7.5.1 磁痕分类(B)7.5.2 磁粉检测质量分级(B)8 磁粉检测应用8.1 焊接件磁粉检测8.1.1 焊接件磁粉检测的内容与范围(C)8.1.2 检测方法选择(C)8.1.3 焊接件检测实例(1)坡口检测(B)(2)电弧气刨面的检测(B)(3)对接焊缝的检测(C)(4)T型焊接接头的的检测(C)(5)角接接头的检测(C)8.2 锻钢件磁粉检测8.2.1 锻钢件检测的特点(C)8.2.2 锻钢件检测方法选择(C)8.2.3 锻钢件检测实例(1)曲轴磁粉检测(C)(2)塔形试棒样件检测(C)(3)万向接头磁粉检测(C)8.3 铸钢件磁粉检测8.3.1铸钢件检测的特点(C)8.3.2 铸钢件检测实例(1)空心十字铸钢件检测(C)(2)高压厚壁三通管件检测(C)(3)凸轮件检测(C)(4)铸钢阀体检测(C)8.4 特种设备在用与维修件磁粉检测8.4.1特种设备在用与维修件磁粉检测的要求(C)8.4.2特种设备在用与维修件磁粉检测的特点(C)8.4.3特种设备在用与维修件检测实例(C)(1)球形压力容器的开罐检测(C)(2)高压螺栓和石油钻管的钻铤磁粉检测(C)(3)起重机械吊钩检测(C)(4)镀硬铬钢管检测(C)8.5 特殊工件磁粉检测(A)8.6 磁粉探伤—橡胶铸型法及其应用(A)9 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9.1 磁粉检测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9.1.1 人员资格的控制(C)9.1.2 设备的质量控制(C)9.1.3 材料的质量控制(C)9.1.4 检测工艺的控制(C)9.1.5 检测环境的控制(C)9.2 磁粉检测安全防护(1)紫外线的危害和防护(B)(2)电气与机械的危害和防护(B)(3)材料的潜在危险和防护(B)(4)磁粉检测系统的潜在危险和防护(B)(5)检测场所的潜在危险和防护(B)(6)磁粉检测系统和检测环境相互作用的潜在危险和防护(B)10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10.1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要求、内容(B)10.2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制要求、内容(B)10.3 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编制举例(B)11 国内、外磁粉检测标准对比分析(1)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C)(2)其他相关磁粉检测标准(A)(3)国外标准(A)12 实验(A)第二章通用知识中的无损检测相关知识1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1.1 材料力学基本知识1.1.1 应力与应变、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B)1.1.2 有关材料的进一步知识(A)1.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1.2.1 金属的晶体结构、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B)1.2.2 热处理的一般过程(A)1.2.3 承压特种设备用钢常见金相组织和性能(B)1.2.4 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热处理工艺(B)1.3 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的材料1.3.1 钢的分类和命名方法(B)1.3.2 低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B)2 焊接基本知识2.1 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的焊接方法:(手工电孤焊、埋孤自动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孤焊及电渣焊)(B)2.2 焊接接头2.2.1 焊接接头形式(B)2.2.2 焊接接头的组成(B)2.2.3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1)不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B)(2)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A)2.3 焊接应力与变形2.3.1 焊接应力及变形的概念(B)2.3.2 焊接变形与应力的形成(B)2.3.3 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B)2.3.4 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B)2.4 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钢材的焊接2.4.1 钢材的焊接性定义(B)2.4.2 控制焊接质量的工艺措施(B)2.4.3 低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B)2.5 缺陷的种类及产生原因2.5.1 外观缺陷(形状缺陷)(1)分类(C)(2)形成原因(B)2.5.2 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1)分类(C)(2)形成原因(B)2.5.3 其他缺陷(1)分类(C)(2)形成原因(B)3 非磁粉检测专业的无损检测基础知识3.1 无损检测概论3.1.1 无损检测的定义与分类(B)3.1.2 无损检测的目的(B)3.1.3 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B)3.2 非磁粉检测的无损检测基本知识3.2.1 RT检测(1)RT检测的原理(B)(2)RT检测设备器材(B)(3)RT检测工艺要点(B)(4)RT检测的特点(A)3.2.2 UT检测(1)超声波的发生及其性质(B)(2)UT检测的原理(B)(3)UT检测工艺要点(B)(4)UT检测的特点(A)3.2.3 PT检测(1)PT检测的原理(B)(2)PT检测的分类(B)(3)PT检测工艺要点(B)(4)PT检测的安全管理(B)(5)PT检测的特点(A)3.2.4 ET检测(1)ET检测的原理(B)(2)ET检测仪器和探头(A)(3)ET检测工艺要点(A)(4)ET检测的特点(A)3.2.5 AE检测(1)AE检测的原理(B)(2)AE检测仪器和探头(A)(3)AE检测的特点(A)(4)承压特种设备的的AE检测(A)3.3 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选择3.3.1 承压特种设备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A)3.3.2 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的适应性(B)第三章特种设备专门知识1 锅炉基础知识1.1 锅炉概述1.1.1 定义、用途、特点及主要参数(B)1.1.2 饱和水和水蒸气性质(A)1.2 锅炉的分类及型号1.2.1 锅炉的分类(B)1.2.2 锅炉的型号(A)1.3 锅炉结构1.3.1 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A)1.3.2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安全附件、几种典型锅炉结构(A)1.4 锅炉的工作过程1.4.1 锅炉汽水流程系统(A)1.4.2 锅炉水循环(A)1.4.3 锅炉的工作过程(A)1.5 锅炉的无损检测要求1.5.1 应遵循的原则(B)1.5.2 《规程》对锅炉焊缝无损检测的主要要求(C)2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2.1 压力容器概述2.1.1 定义和用途(B)2.1.2 压力容器的主要工艺参数(B)2.1.3 压力容器的分类(B)2.1.4 我国的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体系(B)2.2 压力容器的典型结构和特点2.2.1 中、低压压力容器的筒体结构(A)2.2.2 高压容器的筒体结构(A)2.2.3 压力容器的封头(A)2.2.4 压力容器的开孔与接管(A)2.2.5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分类及设计的一般原则(B)2.3 压力容器制造的无损检测2.3.1 压力容器用钢板无损检测要求(C)2.3.2 压力容器用锻件和无缝钢管的无损检测要求(C)2.3.3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C)2.4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要求2.4.1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一般要求(A)2.4.2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要求(C)3 压力管道的基本知识3.1 压力管道的定义及其分类(按用途、安全管理)(B)3.2 压力管道的用途及特点(A)3.3 压力管道的组成及结构(A)3.4 压力管道检验与无损检测3.4.1 压力管道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A)3.4.2 压力管道检验标准(B)3.4.3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基本要求(GB50235,GB50236)(C)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B)第三章特种设备专门知识1 锅炉基础知识1.1 锅炉概述1.1.1 定义、用途、特点及主要参数(B)1.1.2 饱和水和水蒸气性质(A)1.2 锅炉的分类及型号1.2.1 锅炉的分类(B)1.2.2 锅炉的型号(A)1.3 锅炉结构1.3.1 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A)1.3.2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安全附件、几种典型锅炉结构(A)1.4 锅炉的工作过程1.4.1 锅炉汽水流程系统(A)1.4.2 锅炉水循环(A)1.4.3 锅炉的工作过程(A)1.5 锅炉的无损检测要求1.5.1 应遵循的原则(B)1.5.2 《规程》对锅炉焊缝无损检测的主要要求(C)2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2.1 压力容器概述2.1.1 定义和用途(B)2.1.2 压力容器的主要工艺参数(B)2.1.3 压力容器的分类(B)2.1.4 我国的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体系(B)2.2 压力容器的典型结构和特点2.2.1 中、低压压力容器的简体结构(A)2.2.2 高压容器的简体结构(A)2.2.3 压力容器的封头(A)2.2.4 压力容器的开孔与接管(A)2.2.5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分类及设计的一般原则(B)2.3 压力容器制造的无损检测2.3.1 压力容器用钢板无损检测要求(C)2.3.2 压力容器用锻件和无缝钢管的无损检测要求(C)2.3.3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C)2.4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要求2.4.1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一般要求(A)2.4.2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要求(C)3 压力管道的基本知识3.1 压力管道的定义及其分类(按用途、安全管理)(B)3.2 压力管道的用途及特点(A)3.3 压力管道的组成及结构(A)3.4 压力管道检验与无损检测3.4.1 压力管道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的(A)3.4.2 压力管道检验标准(B)3.4.3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基本要求(GB50235,GB50236)(C)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B)第四章无损检测知识在特种设备检测中的应用1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相关无损检测的有关规定1.1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关系(是一种开放性的标准体系)1.1.1 “法规”与“基础标准”的关系(“容规”与“GBl50”关系)(A)1.1.2 “基础标准”与“相关标准”、“附属标准”、“产品标准”关系(A)1.2 与检测相关的法规标准1.2.1 相关法规对表面检测的规定(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2)《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3)《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检定(B)(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5)《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7)《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8)《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9)《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0)《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定》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2.2 相关标准对表面检测的规定(1)《钢制压力容器》(GBl50)(A)(2)《管壳式换热器》(GBl51)(A)(3)《火力发电厂焊技术规程》(DL/T869)(A)(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DL612)(A)(5)《钢制球形贮罐》(GBl2337)(A)(6)《球形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A)(7)《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4732)(A)(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A)(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A)(10)《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A)(11)《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A)(12)《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A)(13)《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A)1.2.3相关法规对无损检测的具体规定(1)检测人员资格及技术等级的规定(C)(2)无损检测质量等级的规定(C)(3)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检测时机的规定(C)(4)检测方法、质量验收应遵循的标准和合格级别的规定(B)(5)局部检测的检测部位和比例的规定(C)(6)局部检测发现不合格缺陷应做补充(扩大)抽查的规定(C)(7)全部(100%)检测条件的规定(B)(8)有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倾向材料的无损检测的规定(B)(9)现场组装焊接的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B)(10)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的有关规定(B)2 JB4730中磁粉检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2.1 JB4730第一部分:通用要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的规定(B)(2)检测方法主要使用原则的规定(B)(3)有关术语的规定(B)(4)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新的无损检测设备的规定(B)(5)检测单位及检测人员的职责,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视力的规定(B)(6)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的规定(B)(7)检测验收标记的规定(B)2.2 JB4730第四部分:磁粉检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的规定(B)(2)磁粉检测人员的规定(B)(3)检测程序的规定(B)(4)磁粉检测设备的规定(B)(5)磁粉、载液、磁悬液的规定(B)(6)标准试件的规定(B)(7)磁化电流类型及其选用的规定(B)(8)磁化方向的规定(C)(9)磁化规范的规定(C)(10)磁粉检测质量控制(B)(11)磁粉检测安全防护(B)(12)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B)(16)检测时机(B)(14)磁粉检测方法(C)(15)磁痕显示的分类和记录(C)(16)退磁(B)(17)缺陷磁痕显示的分级(C)(18)复验(B)(19)磁粉检测报告和验收标记(B)3 磁粉检测工艺设计(编制)能力3.1 磁粉检测工艺的基本知识(1)磁粉检测工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a.磁粉检测工艺的定义和基本内容、格式的要求(B)b.磁粉检测工艺文件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和根本区别内容(B)c.通用工艺与专用工艺(或工艺卡)之间的关系和根本区别内容(B)(2)磁粉检测工艺文件和目的a.磁粉检测工艺(通用、专用)文件的属性(B)b.通用工艺文件建立的目的(B)c.专用工艺文件建立的目的(B)3.2磁粉检测工艺设计(编制)基本要求(1)工艺编制依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a.了解国家“规程”、“标准”与单位检测工艺文件之间的关系(B)b.单位资源条件与检测工艺之间的关系(B)c.受检产品结构特征与检测工艺文件之间关系(B)d.顾主要求与检测工艺文件之间的关系(B)e.市场条件与检测工艺文件之间的关系(B)(2)检测工艺文件编写和审批程序a.《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管理规则》对工艺编写人员资格要求(B)b.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对文件编写审批的控制程序规定内容(B)(3)检测工艺文件内容编写的基本要求a.确保单位检测工艺文件具有针对性的基本要求内容(B)b.确保单位检测工艺文件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要求内容(B)3.3针对具体工件编制磁粉检测工艺能力3.3.1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力(1)磁粉种类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磁粉种类的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磁粉种类的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磁粉种类的选择与工件材料特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d.磁化种类的选择与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磁化种类的选择与现场检测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2)磁粉分散剂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磁粉分散剂的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磁粉分散剂的选择与工件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磁粉分散剂的选择与工件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磁粉分散剂的选择与检测速度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磁粉分散剂的选择与磁粉检测安全防护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f.磁粉分散剂的选择与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期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3)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和应用能力a.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工件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工件磁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工件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f.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磁粉分散剂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g.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机选择与磁化电流的种类相关性分析能力(B)(4)磁化电流的种类选择和应用能力a.磁化电流的种类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磁化电流的种类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与工件磁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5)磁化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磁化方法的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磁化方向的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方向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磁化方法的选择与磁粉检测速度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磁化方法的选择与工件规格尺寸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磁化方法的选择与磁粉检测速度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f.磁化方法的选择与磁粉检测安全防护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g.磁化方法的选择与现场检测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6)磁化方向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磁化方向的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磁化方向的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方向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磁化方向的选择与磁化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磁化方向的选择与磁化电流的种类相关性分析能力(B)e.磁化方向的选择与工件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3.3.2磁化规范的选择和应用能力(1)用经验公式选择的应用能力a.通电法磁化规范选择和应用能力(B)b.中心导体法磁化规范选择和应用能力(B)c.触头法磁化规范选择和应用能力(B)d.磁轭法磁化规范选择和应用能力(B)e.线圈法磁化规范选择和应用能力(B)f.经验公式中磁化电流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相关性分析能力(B)g.通电法和线圈法磁化规范当量直径的分析和计算能力(B)(2)根据材料的磁特性曲线确定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a.磁特性曲线和磁化规范之间相关性分析能力(B)b.磁特性曲线和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期之间相关性分析能力(B)c.根据磁特性曲线确定剩磁法和连续法标准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B)d.根据磁特性曲线确定剩磁法和连续法严格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B)(3)根据工件表面的实测磁场强度确定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a.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和磁化规范之间相关性分析能力(B)b.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和磁粉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分析能力(B)c.根据工件表面的实测磁场强度确定连续法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B)d.根据工件表面的实测磁场强度确定剩磁法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B)(4)根据标准试片确定磁化规范的应用能力a.标准试片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标准试片选择与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期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标准试片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标准试片选择与工件规格尺寸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标准试片选择与与工件表面有效磁场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f.标准试片与标准试块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3.3.3磁粉检测程序设计能力(1)预处理程序a.根据工件表面状态确定预处理方法的应用能力(B)b.预处理程序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预处理程序与磁痕观察和评定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2)磁粉检测时机设计能力a.磁粉检测时机与工件加工工序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磁粉检测时机与工件材料特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磁粉检测时机与工件表面状态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3)磁化a.根据磁粉检测方法确定磁化顺序的能力(B)b.根据磁粉规范大小确定磁化顺序的能力(B)c.根据工件几何形状确定磁化顺序的能力(B)(4)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定义说明解析

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定义说明解析

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是针对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的一项重要考试。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它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方法,对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过程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考生的技能、知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选拔出具备专业能力和高水平技能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求。

本文将首先介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概念和重要性,以便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

接着将重点阐述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对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推动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然后,还将详细介绍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必备知识。

最后,我们将总结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意义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无损检测人员的培养和选拔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对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为考试做准备,并为日后参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2文章结构2.正文2.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2 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背景和意义2.3 考试内容和要求2.4 考试相关政策和法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依次探讨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相关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将明确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概念和其重要性,以便读者能够对这一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山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背景和意义,包括为什么选择山西进行这一考试以及对当地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的影响。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最后,我们将对考试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介绍,以确保考生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模拟考试题库

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模拟考试题库

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模拟考试题库
一、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哪种缺陷?
A. 表面裂纹
B. 内部裂纹和夹杂物
C. 材质厚度
D. 涂层附着力
(答案)B
二、在进行射线检测时,为确保人员安全,应设置哪种设施来防止射线泄露?
A. 隔音屏障
B. 防辐射屏蔽
C. 通风系统
D. 照明设备
(答案)B
三、磁粉检测适用于哪种材料的特种设备检测?
A. 非磁性材料
B. 磁性材料
C. 所有金属材料
D. 非金属材料
(答案)B
四、渗透检测中,渗透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清洗表面
B. 去除氧化皮
C. 渗入缺陷
D. 增加表面光泽
(答案)C
五、在进行特种设备涡流检测时,涡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直接相关?
A. 被测材料的电导率
B. 检测环境的温度
C. 操作人员的经验
D. 检测仪器的品牌
(答案)A
六、声发射检测主要用于监测特种设备的哪种状态?
A. 腐蚀程度
B. 磨损情况
C. 活性缺陷
D. 静态变形
(答案)C
七、在进行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前,应首先进行哪项工作?
A. 清洗设备表面
B. 预热设备
C. 了解设备结构和材质
D. 调整检测仪器参数
(答案)C
八、下列哪项不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目的?
A. 发现设备内部缺陷
B. 评估设备使用寿命
C. 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D. 预防事故发生
(答案)C。

RT2级大纲

RT2级大纲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大纲(射线检测部分)第一章通用知识中的专业基础知识1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1.1原子与原子结构1.1.1元素与原子(A)1.1.2核外电子运动规律(A)1.1.3原子核结构(A)1.2射线的种类和性质1.2.1 χ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B)1.2.2 χ射线产生及其特点(1)连续谱的产生和特点(B)(2)标识谱的产生和特点(A)1.2.3 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B)1.2.4 射线的种类(A)1.3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1光电效应(B)1.3.2康普顿效应(B)1.3.3电子对效应(A)1.3.4瑞利散射(A)1.3.5各种相互作用发生的相对概率(A)1.3.6窄束、单色射线的强度衰减规律(B)1.3.7宽束、多色射线的强度衰减规律(A)1.4射线照相法的原理与特点1.4.1射线照相法的原理(C)1.4.2射线照相法的特点(C)2 射线检测设备及器材2.1 χ射线机2.1.1 χ射线机的种类和特点(1)χ射线机的分类(B)(2)携带式χ射线机的技术进展(A)2.1.2 χ射线管(1)结构和种类:普通χ射线管、金属陶瓷管(B)特殊用途管(A)(2)技术性能①阴极特性和阳极特性(B)②管电压(B)③焦点(B)④辐射场的分布(B)⑤真空度(A)⑥寿命(C)2.1.3高压发生电路(1)半波整流电路(B)(2)全波整流电路(A)(3)倍压整流电路(A)(4)全波倍压恒直流电路(A)2.1.4 χ射线机的基本结构(B)2.1.5 χ射线机的主要技术条件(A)2.1.6 χ射线机的使用、维护和修理(1)χ射线机操作程序(C)(2)χ射线机的使用注意事项(C)(3)χ射线机的维护和保养(C)(4)χ射线机的常见故障(A)2.2 γ射线机2.2.1 γ射线源的主要特性参数(A)2.2.2 γ射线探伤设备的特点(B)2.2.3 γ射线探伤设备的分类与结构(A)2.2.4 γ射线探伤机的操作(B)2.2.5 γ射线探伤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B)2.3射线照相胶片2.3.1射线照相胶片的构造与特点(B)2.3.2感光原理及潜影的形成(A)2.3.3底片黑度(C)2.3.4射线胶片的特性(1)特性曲线(C)(2)特性参数(B)2.3.5卤化银粒度对胶片性能的影响(A)2.3.6胶片的光谱感光度(A)2.3.7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B)2.3.8胶片的使用与保管(C)2.4射线照相辅助设备器材2.4.1黑度计(光密度计)(B)2.4.2增感屏(C)2.4.3像质计(C)2.4.4其他照相辅助设备器材(C)3 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3.1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3.1.1 概述(A)3.1.2射线照相对比度(1)对比度公式的推导(A)(2)对比度的影响因素①影响主因对比度的因素(B)②影响胶片对比度的因素(A)3.1.3射线照相清晰度(1)几何不清晰度Ug(C)(2)固有不清晰度Ui(B)3.1.4射线照相颗粒度(B)3.2 灵敏度和缺陷检出的有关研究(1)最小可见对比度△Dmi n(A)(2)射线底片黑度与灵敏度(A)(3)几何因素对小缺陷对比度的影响(A)4 射线透照工艺4.1透照工艺条件的选择4.1.1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1)射线源的选择(A)(2)χ射线能量的选择(B)4.1.2焦距的选择(1)焦距与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关系(C);(2)焦距与被检工件的几何形状及透照方式的关系(B)(3)焦距与总不清晰度的关系(A)4.1.3曝光量的选择和修正(1)曝光量的推荐值(C)(2)互易律、平方反比定律和曝光因子(C)(3)曝光量的修正计算①利用曝光因子的曝光量修正计算(C)②利用胶片特性曲线的曝光量修正计算(A)4.2透照方式的选择和一次透照长度的计算4.2.1透照方式的选择(C)4.2.2一次透照长度的计算(1)透照厚度比K值与一次透照长度的关系(C)(2)直缝透照一次长度的计算(C)(3)环缝单壁外透法一次长度的计算(C)(此要求宜针对图表法而非公式法)(4)环缝单壁内透法一次长度的计算(C)(此要求宜针对图表法而非公式法)(5)环缝双壁单影法一次长度的计算(C)(此要求宜针对图表法而非公式法)4.3曝光曲线的制作及应用4.3.1曝光曲线的构成和使用条件(C)4.3.2曝光曲线的制作(C)4.3.3曝光曲线的使用(C)4.4散射线的控制4.4.1散射线的来源和分类(B)4.4.2散射比的影响因素(A)4.4.3散射线的控制措施(1)选择合适的射线能量(B)(2)使用铅箔增感屏(B)(3)散射线的专门控制措施:背防护铅板、铅罩和光阑、厚度补偿物、滤板、修磨试件(B)4.5焊缝透照常规工艺4.5.1透照工艺的分类和内容(B)4.5.2焊缝透照专用工艺卡示例(B)4.5.3焊缝透照的基本操作(C)4.6射线透照技术和工艺研究4.6.1大厚度比试件的透照技术(B)4.6.2安放式接管管座焊缝的射线照相技术要点(B)4.6.3管子—管板角焊缝的射线照相技术要点(B)4.6.4小径薄壁管透照技术与工艺(1)透照布置(B)(2)厚度变化分析(A)(3)透照次数计算(B)(4)像质要求(B)4.6.4球罐γ射线全景曝光工艺(设备和器材选择、工艺程序、曝光时间的计算、及措施布置、注意事项、安全管理)(B)5.暗室处理技术5.1暗室基本知识5.1.1暗室布置及对工作质量的影响(B)5.1.2暗室设备器材使用知识(B)5.1.3配液注意事项(B)5.1.4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B)5.1.5胶片处理的药液配方(A)5.1.6控制使用单位的胶片处理条件的方法(B)5.2暗室处理技术5.2.1显影(1)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B)(2)影响显影的因素(B)(3)显影的基本原理(A)5.2.2停显(1)组成及作用(B)(2)基本原理(A)5.2.3定影(1)定影液的组成及作用(B)(2)影响定影的因素(B);(3)定影的化学知识(A)5.2.4水洗和干燥(B)5.3 自动洗片机(A)6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6.1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6.1.1底片的质量要求(C)6.1.2环境、设备条件要求(C)6.1.3人员条件要求(C)6.1.4与评片基本要求相关的知识(A)6.2评片基本知识6.2.1管片的基本操作(B)6.2.2投影的基本概念(B)6.2.3焊接的基本知识(A)6.2.4焊接缺陷的危害性及分类(A)6.3底片影像分析6.3.1焊接缺陷影像(B)6.3.2常见伪缺陷影像及识别方法(B)6.3.3表面几何影像的识别(B)6.3.4底片影像分析要点(B)6.4焊接接头的质量等级评定6.4.1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规定评说(B)6.4.2射线照相检验的记录与报告(B)。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1-2019)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1-2019)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Z8001—2019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Examination Rules for NondestructiveTesting Inspectors of 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 年5 月27 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作职责 (2)第三章取证 (3)第四章换证 (4)第五章考试机构 (5)第六章无损检测人员管理 (6)第七章附则 (7)附件 A 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资格申请表 (8)附件 B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样式) (9)附件 C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10)相关规章和规范历次制(修)订情况 (3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是指从事《特种设备目录》适用范围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无损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检测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涡流检测、漏磁检测。

无损检测人员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和Ⅲ级(高级)。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代号和级别的划分见表1。

表1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代号和级别方法项目代号级别射线检测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 Ⅰ、Ⅱ、Ⅲ射线数字成像检测RT(D) Ⅱ超声检测(注1)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UT Ⅰ、Ⅱ、Ⅲ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自动) UT(AUTO) Ⅱ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 Ⅱ相控阵超声检测PA Ⅱ磁粉检测磁粉检测MT Ⅰ、Ⅱ、Ⅲ渗透检测渗透检测PT Ⅰ、Ⅱ、Ⅲ声发射检测声发射检测AE Ⅱ、Ⅲ涡流检测(注1)涡流检测ECT Ⅱ、Ⅲ涡流检测(自动) ECT(AUTO) Ⅱ漏磁检测漏磁检测(自动) MFL(AUTO) Ⅱ注1: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项目覆盖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自动)项目,涡流检测项目覆盖涡流检测(自动)项目。

PT2级大纲

PT2级大纲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大纲(渗透部分)第一章通用知识中的专业基础知识1 绪论1.1 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1.1.1 渗透检测的定义和作用(B)1.1.2 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国内外渗透检测的现状(A)1.2 渗透检测的基础知识1.2.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C)1.2.2 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C)1.2.3 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C)1.2.4 渗透检测工作质量及体系(C)1.2.5 渗透检测的优点和局限性(B)1.3 表面无损检测方法(MT.PT.ET)的比较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能检测出的缺陷及表现形式、优点及局限性(B)2 渗透检测的物理化学基础2.1 分子论(F)2.2 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2.2.1 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概念(1)表面张力定义及表达式、各符号物理意义(C)(2)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f=α×L)(B)(3)表面张力系数及影响因素(B)2.2.2 表面张力的产生机理(F)2.2.3 表面过剩自由能(F)2.2.4 界面张力与界面能(F)2.3 润湿现象2.3.1润湿(或不润湿)现象(1)物质三态及相互间组成的界面(B)(2)润湿(或不润湿)现象(C)(3)润湿及润湿剂(B)2.3.2 润湿方程和接触角(1)三个界面张力的物理意义及相互平衡关系(B)(2)接触角物理定义及与各界面张力的关系(C)2.3.3 润湿的三种方式和润湿的四个等级(1)润湿的三种方式(A)(2)润湿性能的四个不同的润湿性能等级及应用(B)2.3.4 润湿(或不润湿)现象的产生机理(F)2.4 毛细现象2.4.1 圆柱形细管(毛细管)中的毛细现象(C)2.4.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F)2.4.3 毛细现象中的液面高度(1)毛细管内液面高度(B)(2)两平行平板间的液面高度(F)(3)缺陷内液面高度(C)(4)有关计算及应用(A)2.4.4 毛细现象产生的机理(F)2.4.5 渗透检测中的毛细现象(1)渗透与毛细现象(C)(2)显像与毛细作用(C)2.5 吸附现象2.5.1 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A)2.5.2 液体表面的吸附现象(A)2.5.3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F)2.5.4 吸附现象的产生机理(F)2.5.5 渗透检测中吸附现象(1)显像吸附过程与显像灵敏度(B)(2)渗透吸附过程与检测灵敏度(B)2.6 溶解现象2.6.1 溶解现象及溶解度(A)2.6.2 渗透剂的浓度(A)2.6.3 相似相溶经验法则(F)2.6.4 渗透检测与溶解度、浓度(A)2.7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2.7.1 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定义(B)2.7.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特点(F)及H.L.B值(A)2.7.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B)2.7.4 乳化作用(1)乳化现象及乳化剂(B)(2)乳化形式O/W、W/O(B)(3)乳化作用的机理(F)(4)多余渗透剂的乳化清理过程(B)2.7.5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特性(F)3 渗透检测的光学基础3.1 光的本性(F)3.2 发光及光致发光3.2.1 发光(发光体及发光体种类)(B)3.2.2 光致发光(光致发光定义及特征)(B)3.2.3 渗透检测用光(B)3.2.4 发光机理(F)3.3 光度学:光度学相关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A)3.4 对比度和可见度3.4.1 对比度(1)对比度和对比率(B)(2)各种颜色物质表面之间显示背景的对比度(B)3.4.2 可见度(B)3.5 缺陷显示及裂纹检出能力3.5.1 缺陷显示(1)缺陷容积(深度×宽度×长度)与缺陷显示的关系(C)(2)缺陷长度与缺陷显示的关系(C)(3)缺陷宽度、深度与缺陷显示的关系(C)(4)荧光检测缺陷最小显示尺寸(C)3.5.2裂纹检出能力(1)人眼的观察机能与裂纹检出率的关系(C)(2)渗透液种类与裂纹检出率的关系(C)(3)渗透液浓度与裂纹检出率的关系(C)4 渗透检测剂4.1 渗透剂4.1.1渗透剂的分类(B)4.1.2渗透剂的组成(1)组成成份(B)(2)对各成份的要求(B)(3)各成份的作用和对渗透剂性能的影响(B)4.1.3 渗透剂的性能(1)渗透剂的综合性能(B)(2)渗透剂的物理性能a.物理性能的种类(C)b.各种物理性能的物理意义(B)c.各种物理性能对渗透剂的影响(C)(3)渗透剂的化学性能(B)(4)渗透剂的稳定性(F)4.1.4 着色渗透剂(1)水洗型着色渗透剂(基本成份、种类、特点及应用)(B)(2)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基本成份、特点及应用)(B)(3)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基本成份、特点及应用)(C)4.1.5 荧光渗透剂(1)水洗型荧光渗透剂(基本成份、种类、特点及应用)(B)(2)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基本成份、种类、特点及应用)(B)(3)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基本成份、种类、待点及应用)(C)4.1.6 特殊类型的渗透剂(F)4.2 去除剂(种类、作用和要求)(B)4.2.1 乳化剂(1)乳化剂分类及组成(B)(2)乳化剂的性能a.乳化剂的综合性能(内容及要求)(B)b.乳化剂的物理性能(内容及要求)(B)c.乳化剂的化学性能(内容及要求)(B)d.乳化剂的特殊性能(内容及要求)(F)4.2.2 溶剂去除剂(1)溶剂去除剂的分类(B)(2)溶剂去除剂的性能(B)4.3 显像剂4.3.1 显像剂的分类及组成(B)4.3.2 显像剂的性能(1)显像剂的综合性能(内容及要求)(B)(2)显像剂的物理性能(内容及要求)(B)(3)显像剂的化学性能(内容及要求)(B)(4)显像剂的特殊性能(内容及要求)(F)4.4 渗透检测剂系统4.4.1 渗透检测系统的定义及同组族(定义及构成)(B)4.4.2 渗透检测系统的选择原则(C)4.5 国内渗透检测剂简介(种类和组成、性能和要求、使用方法)(A)4.6 国外渗透检测剂简介(种类和组成、性能和要求、使用方法)(F)5 渗透检测设备、仪器和试块5.1 便携式设备(压力喷罐结构和应用)(A)5.2 固定式设备5.2.1 预清洗装置(种类和构造)(A)5.2.1 渗透剂施加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A)5.2.3 乳化剂施加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A)5.2.4 水洗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A)5.2.5 干燥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A)5.2.6 显像剂施加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B)5.2.7后清洗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A)5.2.8 整体装置(结构和技术要求)(B)5.2.9 静电喷涂装置(F)5.3 检验场地及光源5.3.1 检验场地(B)5.3.2 检测光源(1)照明光源的种类及要求(C)(2)黑光灯及其工作原理(B)(3)黑光灯黑光强度及其使用要求(B)5.4 测量设备(种类和工作原理)(A)5.5 渗透检测试块5.5.1 铝合金淬火试块(特征及应用)(C)5.5.2 不锈钢镀铬辐射状裂纹试块(特征及应用)(C)5.5.3 黄铜板镀铬裂纹试块(特征及应用)(B)5.5.4 其它试块(特征及应用)(F)缺陷试件(B)6 渗透检测方法6.1水洗型渗透检测法(1)水洗型渗透检测法程序(C)(2)水洗型渗透检测方法适用范围(C)(3)水洗型渗透检测法的优缺点(C)6.2 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法(1)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法程序(C)(2)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方法适用范围(C)(3)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法的优缺点(C)6.3 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法(1)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法程序(C)(2)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方法适用范围(C)(3)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法的优缺点(C)6.4 特殊的渗透检测方法(F)6.5 渗透检测方法的选用(1)渗透检测方法选择因素(B)(2)渗透检测方法应用指南(B)(3)渗透检测工序安排(检测时机规定)(B)7 渗透检测工艺7.1表面准备和预清洗(目的和要求)(C)7.1.1 污物类别及其对渗透检测的影响(C)7.1.2 清除污染物的方法(B)7.2 施加渗透剂7.2.1 渗透液施加方法及要求(C)7.2.2 渗透时间和温度与检测灵敏度的关系(C)7.3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7.3.1 水洗型渗透剂的去除(去除要求)(B)7.3.2 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去除要求)(B)7.3.3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去除(去除要求)(C)7.3.4 去除方法与缺陷中渗透剂被去除可能性的关系(C)7.4干燥7.4.1干燥的目的和时机(C)7.4.2 常用的干燥方法(B)7.4.2 干燥温度和时间(B)7.5显像7.5.1 显像方法(C)7.5.2 显像时间(C)7.5.3 干式显像与湿式显像比较(B)7.5.4 显像剂的选择(B)7.6 观察和评定7.6.1 观察时机(B)7.6.2 观察光源(B)7.6.3 注意事项(B)7.7 后清洗及复验(1)目的、方法和要求(C)(2)复验(C)8 显示的解释和缺陷的评定8.1 显示的解释和分类8.1.1 显示的解释(B)8.1.2 显示的分类(1)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虚假显示定义及显示特征(C)(2)不同显示的区别(C)8.2 缺陷的评定8.2.1 缺陷显示的分类(线性、圆形、密集形、纵横向缺陷显示)(B)8.2.2 缺陷的分类(原材料缺陷、工艺缺陷和使用缺陷)(B)8.2.3 常见缺陷及其显示特征(1)种类(B)(2)产生原因(A)(3)检出能力和显示特征(C)8.2.4 缺陷显示的评定(1)缺陷显示等级评定的一般原则(定位、定量、定性和定级)(C)(2)缺陷显示评定的一般要求(C)8.3 JB/T4730.5—2005关于渗透显示的分类和评定要求(F)8.4 渗透检测记录和报告8.4.1 缺陷记录的方式(B)8.4.2 渗透检测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B)9 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9.1 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人、机、料、法、环的质量控制(B)9.1.1 渗透检测剂的性能校验(1)渗透剂的性能校验(内容、方法和要求)(A)(2)乳化剂的性能校验(内容、方法和要求)(A)(3)溶剂去除剂的性能校验(内容、方法和要求)(A)(4)显像剂的性能校验(内容、方法和要求)(A)9.1.2 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鉴定(内容、方法和要求)(B)9.1.3 渗透检测剂的质量控制(1)新购进的渗透检测剂的质量控制项目(B)(2)渗透检测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校验(内容、方法和要求)(B)9.1.4 渗透检测设备、仪器和试块的质量控制(1)渗透检测工艺设备的质量控制(A)(2)黑光灯的质量控制(B)(3)紫外线辐照计、荧光亮度计、白光亮度计、紫外线辐照计校正仪(F)(4)渗透检测用标准试块的质量控制(C)9.1.5 渗透检测工艺操作的质量控制(B)9.2 渗透检测安全防护9.2.1 防火安全(防火注意事项、防火安全措施和灭火设置)(A)9.2.2 卫生安全(1)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允许浓度(A)(2)有毒化学药品对人体危害的途径(A)(3)卫生安全防护措施(A)(4)强紫外线辐射的卫生安全防护(A)10 渗透检测应用10.1 焊接件的渗透检测(检测方法选择、预处理和质量控制)(B)10.2 铸件、锻件的检验(检测特点、检测程序和质量控制)(B)10.3 非金属工件的渗透检测(F)10.4 在用承压设备与维修件渗透检验(检测方法选择、预处理和质量控制)(B)11 特种设备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略)12 国内、外渗透检测标准对比分析(F)13 渗透检测实验(F)14 附录(F)第二章通用知识中的无损检测相关知识1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1.1 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应力与应变、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B)1.2 金属学与热处理基本知识1.2.1 金属的晶体结构(A)1.2.2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A)1.2.3 热处理的一般过程(定义、工艺过程)(A)1.2.4 承压特种设备用钢常见金相组织和性能(A)1.2.5 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热处理工艺(B)1.3 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的材料1.3.1 钢的分类和命名方法(B)1.3.2 低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B)2 焊接基本知识2.1 承压特种设备常用的焊接方法:(手工电孤焊、埋孤自动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孤焊及电渣焊)(B)2.2 焊接接头2.2.1 焊接接头形式(B)2.2.2 焊接接头的组成(B)2.2.3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1)不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A)(2)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F)2.3 焊接应力与变形2.3.1 焊接应力及变形的概念(A)2.3.2 焊接变形与应力的形成(A)2.3.3 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A)2.3.4 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B)2.4 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钢材的焊接2.4.1 钢材的焊接性(焊接性的含义、焊接工艺评定)(B)2.4.2 控制焊接质量的工艺措施(B)2.4.3 低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B)2.5 缺陷的种类及产生原因2.5.1 外观缺陷(形状缺陷)(1)分类(C)(2)形成原因(B)2.5.2 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1)分类(C)(2)形成原因(B)2.5.3 其他缺陷(1)分类(C)(2)形成原因(B)3 非渗透检测专业的无损检测基础知识3.1 无损检测概论3.1.1 无损检测的定义与分类(B)3.1.2 无损检测的目(B)3.1.3 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B)3.2 非渗透检测的无损检测基本知识3.2.1 RT检测(1)RT检测的原理(B)(2)RT检测设备器材(B)(3)RT检测工艺要点(B)(4)RT检测的特点(A)3.2.2 UT检测(1)超声波的发生及其性质(B)(2)UT检测的原理(B)(3)UT检测工艺要点(B)(4)UT检测的特点(A)3.2.3 MT检测(1)MT检测的原理(B)(2)MT检测设备器材(A)(3)MT检测工艺要点(B)(4)MT检测的特点(A)3.2.4 ET检测(1)ET检测的原理(B)(2)ET检测仪器和探头(A)(3)ET检测工艺要点(A)(4)ET检测的特点(A)3.2.5 AE检测(1)AE检测的原理(B)(2)AE检测仪器和探头(A)(3)AE检测的特点(A)(4)承压特种设备的的AE检测(A)3.3 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选择3.3.1 承压特种设备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A)3.3.2 检测方法和检测对象的适应性(B)第三章特种设备专门知识1 锅炉基础知识1.1 锅炉概述1.1.1 定义、用途、特点及主要参数(B)1.1.2 饱和水和水蒸气性质(A)1.2 锅炉的分类及型号1.2.1 锅炉的分类(B)1.2.2 锅炉的型号(A)1.3 锅炉结构1.3.1 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A)1.3.2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安全附件、几种典型锅炉结构(A)1.4 锅炉的工作过程1.4.1 锅炉汽水流程系统(A)1.4.2 锅炉水循环(A)1.4.3 锅炉的工作过程(A)1.5 锅炉的无损检测要求1.5.1 应遵循的原则(B)1.5.2 《规程》对锅炉焊缝无损检测的主要要求(C)2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2.1 压力容器概述2.1.1 定义和用途(B)2.1.2 压力容器的主要工艺参数(A)2.1.3 压力容器的分类(B)2.1.4 我国的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体系(B)2.2 压力容器的典型结构和特点2.2.1 中、低压压力容器的筒体结构(A)2.2.2 高压容器的筒体结构(A)2.2.3 压力容器的封头(A)2.2.4 压力容器的开孔与接管(A)2.2.5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分类及设计的一般原则(B)2.3 压力容器制造的无损检测2.3.1 压力容器用钢板无损检测要求(B)2.3.2 压力容器用锻件和无缝钢管的无损检测要求(B)2.3.3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C)2.4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要求2.4.1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一般要求(A)2.4.2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要求(C)3 压力管道的基本知识3.1 压力管道的定义及其分类(按用途、安全管理)(B)3.2 压力管道的用途及特点(A)3.3 压力管道的组成及结构(A)3.4 压力管道检验与无损检测3.4.1 压力管道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A)3.4.2 压力管道检验标准(B)3.4.3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基本要求(GB50235,GB50236)(C)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B)第四章无损检测知识在特种设备检测中的应用1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相关无损检测的有关规定1.1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关系(是一种开放性的标准体系)1.1.1 “法规”与“基础标准”的关系(“容规”与“GBl50”关系)(A)1.1.2 “基础标准”与“相关标准”、“附属标准”、“产品标准”关系(A)1.2 与检测相关的法规标准1.2.1 相关法规对表面检测的规定(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2)《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3)《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检定(B)(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无损检测的规定(B)(5)《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7)《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8)《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9)《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0)《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定》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对表面检测的规定(B)1.2.2 相关标准对表面检测的规定(1)《钢制压力容器》(GBl50)(B)(2)《管壳式换热器》(GBl51)(A)(3)《火力发电厂焊技术规程》(DL/T869)(A)(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DL612)(A)(5)《钢制球形贮罐》(GBl2337)(A)(6)《球形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A)(7)《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4732)(A)(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A)(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A)(10)《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A)(11)《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A)(12)《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A)(13)《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A)1.2.3相关法规对无损检测的具体规定(1)检测人员资格及技术等级的规定(C)(2)无损检测质量等级的规定(C)(3)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检测时机的规定(C)(4)检测方法、质量验收应遵循的标准和合格级别的规定(B)(5)局部检测的检测部位和比例的规定(C)(6)局部检测发现不合格缺陷应做补充(扩大)抽查的规定(C)(7)全部(100%)检测条件的规定(B)(8)有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倾向材料的无损检测的规定(B)(9)现场组装焊接的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B)(10)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的有关规定(B)2 JB4730中渗透检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2.1 JB4730第一部分:通用要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的规定(B)(2)检测方法主要使用原则的规定(B)(3)有关术语的规定(B)(4)新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新的无损检测设备的规定(B)(5)检测单位及检测人员的职责,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视力的规定(B)(6)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的规定(B)2.2 JB4730第四部分:渗透检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的规定(B)(2)渗透检测人员的规定(B)(3)检测程序的规定(B)(4)渗透检测设备的规定(B)(5)渗透检测剂的规定(B)(6)标准试块的规定(B)(7)检测方法的规定(B)(8)渗透检测操作的规定(C)(9)渗透检测质量控制(B)(10)渗透检测安全防护(B)(11)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B)(12)检测时机(B)(13)渗透检测方法(B)(14)显示的分类和记录(B)(15)后处理的规定(B)(16)缺陷显示的分级(C)(17)复验(B)(18)渗透检测报告和验收标记(B)3 渗透检测工艺设计(编制)能力3.1 渗透检测工艺的基本知识(1)渗透检测工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a.渗透检测工艺的定义和基本内容、格式的要求(B)b.渗透检测工艺文件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和根本区别内容(B)c.通用工艺与专用工艺(或工艺卡)之间的关系和根本区别内容(B)(2)渗透检测工艺文件和目的a.渗透检测工艺(通用、专用(或工艺卡))文件的属性(B)b.通用工艺文件建立的目的(B)c.专用工艺文件(或工艺卡)建立的目的(B)3.2 渗透检测工艺设计(编制)基本要求(1)工艺编制依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a.了解国家“规程”、“标准”与单位检测工艺文件之间的关系(B)b.单位资源条件与检测工艺之间的关系(B)c.受检产品结构特征与检测工艺文件之间关系(B)d.顾主要求与检测工艺文件之间的关系(B)e.市场条件与检测工艺文件之间的关系(B)(2)检测工艺文件编写和审批程序a.《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管理规则》对工艺编写人员资格要求(B)b.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对文件编写审批的控制程序规定内容(B)(3)检测工艺文件内容编写的基本要求a.确保单位检测工艺文件具有针对性的基本要求内容(B)b.确保单位检测工艺文件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要求内容(B)3.3 针对具体工件编制渗透检测工艺能力3.3.1检测剂的选择和应用能力(1)渗透剂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渗透剂的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渗透剂的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渗透剂的选择与工件材料特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d.渗透剂的选择与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渗透剂的选择与现场检测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2)乳化剂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乳化剂的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乳化剂的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乳化剂的选择与工件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乳化剂的选择与现场检测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乳化剂的选择与工件材料特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3)去除剂与去除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去除剂、去除方法的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去除剂、去除方法的选择与工件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去除剂的选择与工件材料特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d.去除剂与去除方法的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去除剂与去除方法的选择与工件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4)显像剂的选择和应用能力a.显像剂的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显像剂的选择与工件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显像剂的选择与工件材料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d.显像剂的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e.显像剂的选择与工件表面状态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f.显像剂的选择与工件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能力(B)3.3.2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力(1)用标准规范选择的应用能力a.溶剂去除型着色法规范的选择和应用能力(B)b.后乳化型着色法规范的选择和应用能力(B)c.水选型着色法规范的选择和应用能力(B)d.溶剂去除型荧光法规范的选择和应用能力(B)e.后乳化型荧光法的规范选择和应用能力(B)f.水洗型荧光法规范的选择和应用能力(B)(2)根据工件具体情况确定检测方法和分析能力a.根据工件温度选择检测方法的分析能力(B)b.根据工件规格选择检测方法和应用能力(B)c.根据工件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和应用能力(B)d.根据工件表面状态确定检测方法和应用能力(B)(3)根据标准试块确定检测规范的应用能力a.标准试块选择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b.标准试块选择与去除剂与去除方法的之间相关性的分析能力(B)c.标准试块选择与工件几何形状的相关性分析能力。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UT-Ⅱ级)考核大纲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UT-Ⅱ级)考核大纲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Ⅱ级)考核大纲(超声检测部分)第一章通用知识中的专业基础知识1 超声波探伤物理基础1.1 振动与波动1.1.1 振动⑴振动的一般概念(B)⑵谐振动(A)⑶阻尼振动(A)1.1.2 波动⑴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波(C)⑵波长、频率和波速(B)1.1.3 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⑴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的区分(A)⑵超声波的应用(B)1.2 波的类型1.1.1 按质点的振动方向分类⑴纵波、横波及表面波(B)⑵板波(A)1.2.2 按波的形状分类平面波、柱面波和球面波(A)1.2.3 按振动的持续时间分类连续波和脉冲波(A)1.3 超声波的传波速度1.1.1 固体介质中的纵波、横波与表面波声速⑴无限大固体介质中的声速(A)⑵细长棒中的纵波声速(A)⑶声速与温度、应力及介质材质均匀性的关系(A)1.3.2 板波声速的一般知识(A)1.3.3 液体、气体介质中的声速⑴液体、气体介质中的声速公式(A)⑵液体介质中的声速与温度的关系(A)1.3.4 声速的测量⑴超声波探伤仪测量法(A)⑵测厚仪测量法(A)⑶示波器测量法(A)1.4 波的迭加、干涉、衍射和惠更斯原理1.4.1 波的迭加与干涉⑴波的迭加原理(A)⑵波的干涉(A)1.4.2 惠更斯原理和波的衍射⑴惠更斯原理(A)⑵波的衍射(绕射)(A)1.5 超声场的特征值1.5.1 声压、声阻抗及声强的定义(B)1.5.2 声压、声阻抗及声强的一般表达式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A)1.5.3 声压、声阻抗及声强的单位及变化规律(A)1.6 分贝与奈培1.6.1 分贝与奈培的概念⑴分贝的定义及相互换算(B)⑵分贝与奈培的公式、计算及应用(A)1.7 超声超垂直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和透射1.7.1 单一平界面的反射率与透射率⑴声压反射率与声压透射率的定义及应用(B)⑵声强反射率与声强透射率的定义及应用(B)⑶声阻抗的定义及应用(B)1.7.2 薄层界面的反射率与透射率⑴均匀介质中的异质薄层(Z1=Z2≠Z3)①影响声压反射率、声压透射率有关因素(B)②声压反射率与波长、薄层厚度的关系(B)③反射和透射的特征(A)⑵薄层两侧介质不同的双界面(Z1≠Z2≠Z3)声压往复透过率与薄层厚度的关系(B)1.7.3 声压往复透过率⑴声压往复透过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计算(B)⑵声压往复透过率与声阻抗、入射方向的关系和变化规律(A)⑶声压往复透过率与检测灵敏度的关系(B)1.8 超声超倾斜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和折射1.8.1 波型转换与反射、折射定律⑴纵波斜入射①反射、折射定律及第一、二、临界角的定义、计算和应用(C)②产生波型转换的条件(B)⑵横波入射反射、折射定律及第三临界角的定义、计算和应用(C)1.8.2 声压反射率⑴纵波倾斜入射到钢/空气界面的反射①影响声压反射率、透过率的基本因素(A)②常见界面的声压反射率、透过率图及某些特征的应用(A)⑵横波倾斜入射到钢/空气界面的反射①影响声压反射率、透过率的基本因素(A)②常见界面的声压反射率、透过率图及某些特征的应用(A)1.8.3 声压往复透过率⑴声压往复透过率定义(B)⑵水/钢界面声压往复透过率(A)⑶有机玻璃/钢界面声压往复透过率(A)1.8.4 端角反射⑴端角反射定义及特征(B)⑵端角反射率及应用(C)1.9 超声波的聚焦与发散1.9.1 声压距离公式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B)1.9.2 球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⑴在单一平界面上的反射(B)⑵在双界面的反射(A)⑶在单一平界面上的折射(A)1.9.3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⑴在曲界面上的反射、透射、聚焦、发散的产生条件、特征和应用(B)⑵影响聚焦、发散的主要因素(A)⑶声透镜的应用及原理(B)1.9.4 球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⑴球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①球面波在球面上的反射波及应用(B)②球面波在柱面上的反射波及应用(B)⑵球面波在曲界面上的折射现象及应用(A)1.10 超声波的衰减1.10.1 衰减的原因⑴扩散衰减(A)⑵散射衰减(A)⑶吸收衰减(A)1.10.2 衰减方程与衰减系数⑴衰减方程(A)⑵衰减系数(A)1.10.3 衰减系数的测定⑴薄板工件衰减系数的测定、计算及应用(B)⑵厚板或粗圆柱衰减系数的测定、计算及应用(B)2 超声波发射声场与规则反射体的回波声压2.1 纵波发射声场2.1.1 圆盘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⑴波源轴线上声压分布①波源轴线上的任意一点声压公式及应用(B)②近场区定义、其声压分布特征及应用(B)③远场区定义、其声压分布特征及应用(C)⑵波束指向性和半扩散角①定义、计算公式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B)②波束指向性和半扩散角的影响因素(A)③波束指向性和半扩散角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及应用(C)⑶波束未扩散区和扩散区①定义、计算公式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B)②波束未扩散区和扩散区的影响因素及应用(A)2.1.2 矩形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⑴定义、计算公式及计算、各参数的物理意义(C)⑵近场区声压分布特征及应用(B)⑶远场区声压分布特征及应用(B)⑷矩形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与圆盘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差异(A)2.1.3 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分布⑴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计算及应用(B)2.1.4 实际声场与理想声场的比较⑴实际声场与理想声场的定义(B)⑵近场区内的实际声场与理想声场的区别及原因(A)⑶实际声场与理想声场在远场区轴线上声压分布情况(B)2.2 横波发射声场2.2.1 假想横波波源⑴横波探头辐射声场的组成(A)⑵横波探头辐射的实际波源与假想横波波源的区别及相互关系(B)2.2.2 横波声场的结构⑴波束轴线上(当X≥3N时)的声压计算公式、计算及应用(B)⑵近场区长度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B)⑶半扩散角①横波声束半扩散角与纵波声束半扩散角的区别(A)②横波声束半扩散角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B)2.2.3 聚焦声源发射声场⑴聚焦声场的形成(A)⑵聚焦声场的特点和应用(A)2.2.4 规则反射体的回波声压⑴平底孔回波声压(当X≥3N时)①平底孔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孔径、孔距之间的关系(C)②平底孔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⑵长横孔回波声压(当X≥3N时)①长横孔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孔径、孔距之间的关系(C)②长横孔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⑶短横孔回波声压(当X≥3N时)①短横孔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孔径、孔长、孔距之间的关系(C)②短横孔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⑷球孔回波声压(当X≥3N时)①球孔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孔径、孔距之间的关系(C)②球孔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⑸大平底面回波声压(当X≥3N时)①大平底面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距离之间的关系(C)②大平底面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⑹圆柱曲底面回波声压(当X≥3N时)①实心圆柱体Ⅰ实心圆柱体底面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距离之间的关系(C)Ⅱ实心圆柱体底面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②空实心圆柱体Ⅰ空实心圆柱体底面回波声压的特征,声压与距离之间的关系(C)Ⅱ空实心圆柱体底面回波声压的计算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应用(C)2.2.5 A VG曲线⑴纵波平底孔A VG曲线(当X≥3N时)①通用A VG曲线的制作、计算及应用(B)②实用A VG曲线的制作、计算及应用(B)⑵横波平底孔A VG曲线(当X≥3N时)①通用A VG曲线的制作、计算及应用(B)②实用A VG曲线的制作、计算及应用(B)3 仪器、探头和试块3.1 超声波探伤仪3.1.1超声波探伤仪概述⑴仪器的作用(B)⑵仪器的分类①按超声波的连续性分类(A)②按缺陷显示方式分类(A)③按超声波的通道分类(A)3.1.2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的一般工作原理⑴仪器电路方框图⑵仪器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B)3.1.3 仪器主要开关旋钮的作用及其调整⑴用于调节探伤仪功能的开关旋钮(工作方式选择旋钮、发散强度旋钮、衰减器、增益旋钮、抑制旋钮、深度范围及深度细调旋钮、延迟旋钮、聚焦旋钮、)(C)⑵用于调节探伤仪工作状态的开关旋钮(频率选择旋钮、水平旋钮、垂直旋钮、深度补偿开关、辉度旋钮、重复频率旋钮、显示选择开关)(C)3.1.4 仪器的维护⑴仪器的维护的目的(B)⑵仪器的维护的内容和要求(B)3.1.5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⑴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的特点(A)⑵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3.2 超声波测厚仪3.2.1 超声波测厚仪分类、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B)3.2.2 超声波测厚仪的调整、测试、维护和应用(C)3.3 超声波探头3.3.1 工作原理(压电效应)⑴压电效应定义及产生机理(B)⑵影响压电效应的几个主要因素(压电材料性能主要参数)①压电应变常数d33定义、计算公式、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B)②压电电压常数G33定义、计算公式、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B)③介电常数ε定义、计算公式、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B)④机电耦合系数K定义、计算公式及应用(B)⑤机械品质因子θm定义、计算公式、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B)⑥频率常数N定义、计算公式、公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B)⑦居里温度T定义及应用(B)3.3.2 探头的种类和结构⑴分类方法(按波型分、按耦合方式分、按波束分、按晶片数量分)(B)⑵探头的基本结构(直探头、斜探头、表面波探头、双晶探头、聚焦探头、可变角探头、高温探头)(B)3.3.3 探头型号(探头型号的组成内容)(B)3.4 试块3.4.1 试块的作用(B)3.4.2 试块的分类(B)3.4.3 试块的要求和维护(B)3.4.4 国内常用试块简介及应用(C)3.4.5 国外常用试块简介及应用(A)3.5 仪器和探头的性能及其测试3.5.1 仪器性能(垂直线性、水平线性、动态范围、衰减器精度)及其测试(B)3.5.2 探头的性能(入射点、K值和折射角βS、主声束偏离与双峰、声束特性)及其测试(B)3.5.3 仪器和探头的综合性能(灵敏度、盲区及始脉冲宽度、分辨力、信噪比)及其测试(B)4 超声波探伤方法和通用探伤技术4.1 超声波探伤方法概述4.1.1 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分类⑴按原理分(脉冲反射法、穿透法、共振法)(A)⑵按波型分(纵波法、横波法、表面波法、板波法、爬波法)(A)⑶按探头数目分(单探头法、双探头法、多探头法)(A)⑷按探头接触方式分(直接接触法、液浸法)(A)4.1.2 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应用(B)4.2 仪器和探头的选择4.2.1 仪器的选择(选择依据和选择原则)(B)4.2.2 探头(型式、频率、晶片尺寸、K值)的选择(选择的依据、原则、目的和要求)(B)4.3 耦合与补偿4.3.1 耦合剂(作用、要求、种类及应用)(B)4.3.2 影响声耦合的主要因素(耦合层厚度、耦合剂声阻抗、工件表面粗糙度、工件表面形状)(B)4.3.3 表面耦合损耗的测定和补偿(B)4.4 探伤仪的调节4.4.1 扫描速度的调节⑴纵波扫描速度的调节(试块、方法和要求)(C)⑵表面波扫描速度的调节(试块、方法和要求)(B)⑶横波扫描速度的调节(试块、方法和要求)(C)4.4.2 探伤灵敏度的调节⑴探伤灵敏度的定义、调节目的和要求(B)⑵调节方法(试块调整法、工件底波调整法)及应用(C)4.5 缺陷位置的测定4.5.1 纵波(直探头)探伤时缺陷定位(方法、计算公式)及应用(C)4.5.2 表面波探伤时缺陷定位(方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C)4.5.3 横波探伤时缺陷定位(方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C)4.5.4 横波周向探测圆柱曲面时缺陷定位及其应用⑴外圆周向探测时缺陷定位(方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B)⑵内壁周向探测时缺陷定位(方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B)⑶外圆周向探测时最大探测壁厚的计算与应用(A)⑷外圆周向探测时声程修正系数μ和跨距修正系数m计算和应用(A)4.6 缺陷大小的测定4.6.1 当量法⑴当量试块比较法(方法、要求与应用)(C)⑵当量计算法(当X≥3N时):应用原理、计算方法与应用(C)⑶当量A VG曲线法(应用原理、计算方法与应用)(B)4.6.2 测长法⑴相对灵敏度测长法(应用原则、方法与要求)(B)⑵绝对灵敏度测长法(应用原则、方法与要求)(B)⑶端点峰值法(应用原则、方法与要求)(B)4.6.3 底波高度法(应用原则、方法与要求)(B)4.7 缺陷自身高度的测定4.7.1 表面波波高法(A)4.7.2 表面波时延法(A)4.7.3 端部回波峰值法(A)4.7.4 横波端角反射法(A)4.7.5 横波串列式双探头法(A)4.7.6 相对灵敏度法(10d B法)(A)4.7.7 散射波法(衍射法)(A)4.8 影响缺陷定位、定量的主要因素4.8.1 影响缺陷定位的主要因素⑴仪器的影响(仪器水平线性及水平刻度的精度)(B)⑵探头的影响(声束偏离、指向性、双峰、斜楔磨损)(B)⑶工件的影响(表面粗糙度、材质、表面形状、边界、工件温度及缺陷情况)(B)⑷操作人员的影响(扫描速度比例调整、入射点及K值调整、定位方法不当)(B)4.8.2 影响缺陷定量的主要因素⑴仪器及探头性能的影响(频率、衰减器及垂直线性、探头形式和晶片尺寸、K值)(B)⑵耦合与衰减的影响①耦合的影响因素:耦合剂声阻抗及耦合层厚度、探头施加压力、工件表面耦合状态等影响因素(B)②衰减的影响因素:介质晶粒度,工件尺寸(B)⑶工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因素:工件底面形状、粗糙度及与探测面的平行度,工件尺寸的大小及其侧壁附近的缺陷情况(B)⑷缺陷的影响因素:缺陷性质、形状及其表面粗糙度、位置及其与超声波入射方位,缺陷回波的指向性(B)4.9 缺陷性质分析4.9.1 根据加工(焊接、铸造和锻造等)工艺分析缺陷性质(B)4.9.2 根据缺陷特征(平面形、点状或密集形)分析缺陷性质(B)4.9.3 根据缺陷波形(静态波形、动态波形)分析缺陷性质(B)4.9.4 根据底波(底波消失、缺陷波与底波共存、底波明显下降而缺陷波互相彼连高低不等、底波和缺陷波都很低)分析缺陷性质(B)4.10 非缺陷回波的判别4.10.1 “迟到波”定义、形成原理、特征、识别方法及应用(B)4.10.2 “6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一、考核目的。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是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的专业人员,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制定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考核,以确保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而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考核对象。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对象为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工程师等。

三、考核内容。

1.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考核内容包括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2. 无损检测技术能力。

考核内容包括对不同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力,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技术的掌握程度。

3. 无损检测实操能力。

考核内容包括对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设备操作、数据采集、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4. 安全意识和规范遵守。

考核内容包括对无损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遵守情况的考核。

四、考核方式。

1. 理论考核。

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对考核对象的无损检测基础知识进行考核。

2. 技术操作考核。

通过对考核对象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能力进行考核。

3. 实操考核。

通过对考核对象对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

五、考核标准。

1. 理论考核标准。

考核对象应对无损检测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程度,能够准确描述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规范。

2. 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考核对象应对不同无损检测技术有较好的掌握程度,能够熟练操作无损检测设备,准确采集数据。

3. 实操考核标准。

考核对象应能够准确、快速地对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检测,准确判断设备的安全状况。

4. 安全意识和规范遵守考核标准。

考核对象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规范遵守能力,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损检测操作,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六、考核结果。

1. 通过考核。

考核对象在各项考核内容中均达到考核标准的,视为通过考核。

tsgz800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tsgz800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tsgz800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准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是一项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确保特种无损检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十分重要。

一、考核内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知识考核:考核人员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操能力考核:考核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包括使用无损检测仪器仪表的能力、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等。

3.技术方案制定能力考核:考核人员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过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4.文档报告编写能力考核:考核人员在无损检测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技术报告和检测记录等文件的能力。

5.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考核:考核人员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过程中,对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重视程度。

二、考核流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资格审核:对报名参加考核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学历和培训等要求。

2.理论考核:以笔试的形式对考核人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察其对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实操考核:对考核人员进行实操能力的考核,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方式,考察其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4.技术方案制定能力考核: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考核人员的技术方案制定能力进行考核。

5.文档报告编写能力考核:要求考核人员根据给定的检测结果编写技术报告和检测记录等文件,并对其进行评估。

6.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考核:对考核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通过面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

三、考核标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考核人员应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常见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

2.实操能力熟练程度:考核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熟练掌握无损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检测工作。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确定设备的制造材料
B. 评估设备的使用寿命
C. 发现设备内部的缺陷和隐患
D. 测量设备的尺寸和重量
哪种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金属材料的表面裂纹?
A. 射线检测
B. 超声波检测
C. 磁粉检测
D. 渗透检测
在进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时,下列哪项不是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
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B. 确保检测区域通风良好
C. 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D. 无需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报告中应包含哪些关键信息?
A. 检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B. 检测人员的姓名和资质证书编号
C. 检测过程的详细描述
D. 所有选项都是关键信息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结果的误判?
A. 检测环境温度过高
B. 检测设备灵敏度设置不当
C. 检测人员经验不足
D. 所有选项都可能导致误判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射线检测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A. 对检测人员无害
B. 能够检测非金属材料
C. 能够穿透较厚的材料
D. 检测速度快且成本低
在进行特种设备超声波检测时,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
A. 将探头直接放置在检测表面上
B. 使用耦合剂以改善声波传输
C. 调整探头的频率以匹配材料的厚度
D. 无需对检测区域进行清洁和去污处理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证书有效期通常为多久?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终身有效。

编外人员招聘考试大纲福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编外人员招聘考试大纲福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机电—机械类)笔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1。

理论力学(重点:静力学部分)2。

材料力学(重点:拉、压、弯、扭)3。

机械原理(重点: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平面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4.机械设计(重点:总论、联接、传动)5。

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6.金属工艺学6.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2焊接基础知识7.液压传动(常用液压元件与基本回路)二、参考资料1、《理论力学(Ⅰ)》第7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材料力学(Ⅰ)》第5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机械原理》第七版,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主编孙恒、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机械设计》第八版,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主编濮良贵、纪名刚、副主编陈国定、吴立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主编王伯平;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6、《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主编林建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7、《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主编王积伟、章宏甲、黄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机电—电气类)笔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1。

电工及电工仪表基础知识1。

1交、直流电路参数(电势、电位、电压、电流、电阻、电抗、功率等)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制;1。

2电路计算的基本定律;1.3交流电的基本要素(幅值、有效值、平均值、瞬时值等)及它们的相互关系;1.4交、直流简单电路的计算;1。

5电磁场的基本原理;1.6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互感器、万用表、兆欧表、示波器等)2。

电子基础知识2.1常用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基本工作原理;2。

2常用电子电路(整流电路、放大电路等)工作原理;3.电机基础知识3。

1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2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3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原理和方法;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对象为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操作人员。

二、考核内容1. 理论知识:考核人员需掌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无损检测原理、常见设备故障及检测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

2. 技术能力:考核人员需具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相关检测仪器、设备、分析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出合理意见等。

3. 安全意识:考核人员需具备保障检测作业安全的知识和意识,包括但不限于检测作业前的安全准备、紧急情况的处理等。

三、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内容为无损检测相关的理论知识。

2. 技术考核:采用实际操作考核形式,考核内容为使用相关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无损检测及数据分析处理。

3. 安全考核:采用场景模拟形式,考核内容为处理紧急情况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等。

四、考核标准1. 理论知识:成绩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2. 技术能力:操作规范、数据准确、分析正确。

3. 安全意识:临场表现符合安全规定。

五、考核结果根据考核内容和标准,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未通过者可按规定进行再次考核。

六、考核周期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需定期进行考核,具体周期根据相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责任考核工作由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或者专门考核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由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需要高素质的无损检测人员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也显得尤为重要。

八、考核指导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性,需要制定详细的考核指导,并确保相关的考核标准公开透明。

指导文件应包括考核的流程、内容、标准和考核人员资格要求等方面的详细说明,同时需要指明考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相关的备考资料。

九、考核资格要求为了保证考核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资格也需要有严格的要求。

通常要求考核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和相关工作经验,且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培训考核。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一、考试概述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是为了评估参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确保他们具备合格的无损检测能力。

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知识水平,以保证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考试资格1.年龄限制: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

2.学历要求: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与其参加考试相应的学历背景,例如本科、高职等。

3.考试费用:参加考试的人员需支付相应的考试费用。

4.报名审核:报名截止后,考试机构将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并有权利拒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试。

三、考试内容1.理论知识考试: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无损检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无损检测的基础知识、原理、方法和应用等。

2.技术操作考试: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在无损检测实际操作中的技术能力,包括设备的操作、样本的准备和处理、缺陷的识别和评估等。

3.安全知识考试: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安全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现场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等。

四、考试要求1.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时间根据不同级别的无损检测人员相应设定。

2.考试及格标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操作考试的成绩达到及格标准的考生才能获得合格证书。

3.补考机会:如考生未能在第一次考试中及格,可以申请参加补考。

补考次数视考试机构具体规定,通常不超过两次。

4.证书有效期:合格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过期后需重新参加考试获得新的合格证书。

5.考试作弊处理:对于被考试机构确认有作弊行为的考生,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考试机构与监督1.考试机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由专门的无损检测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

2.监督机构:考试机构将有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六、考试成绩和证书1.考试成绩公布:考试机构将在考试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公布考生的成绩,考生可通过官方网站、短信等方式查询。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R6002-2006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考核大纲
TSG R6003-200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R6004-2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
TSG Q6001-2009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T6001-2007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S6001-2008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Y6001-200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ZF002-2006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
TSG D6001-200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
TSG G6001-2009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
TSG G6003-2008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TSG G8001-2011锅炉水(介)质处理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TSG R6001-201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
TSG Z0003-2005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大纲
TSG Z6001-20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TSG Z8002-2013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三级考试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三级考试

一、选择题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材料的哪种缺陷?A.表面裂纹B.内部夹杂物(答案)C.外部腐蚀D.尺寸偏差2.在进行射线检测时,为确保人员安全,下列哪项措施是必须的?A.无需特别防护,因为射线对人体无害B.只需在检测区域设置警示标志C.穿戴铅制防护服,佩戴个人剂量计(答案)D.保持检测区域通风即可3.磁粉检测主要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的哪种缺陷?A.微小孔洞B.裂纹和近表面缺陷(答案)C.内部夹杂D.均匀腐蚀4.下列哪种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的粘接质量?A.渗透检测B.超声波检测(答案)C.射线检测D.磁粉检测5.在进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前,下列哪项准备工作是不必要的?A.清理检测区域,去除表面污垢B.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答案)C.无需特别准备,直接进行检测D.确认检测标准和要求6.渗透检测中,渗透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清洗检测表面B.渗入并显示表面开口缺陷(答案)C.增强图像对比度D.测量缺陷深度7.下列哪项不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A.根据标准和要求进行检测B.记录并报告检测结果C.对检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答案)D.遵守安全操作规程8.在进行特种设备涡流检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影响检测结果?A.检测频率B.材料导电率C.环境温度D.检测人员心情(答案)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报告中,应包含下列哪项内容?A.检测人员的个人喜好B.检测日期、设备信息、检测结果及结论(答案)C.检测设备的品牌型号D.无关紧要的闲聊内容10.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适用范围?A.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B.锅炉管道的裂纹检测C.家用电器的功能测试(答案)D.起重机械的金属结构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摘要:一、引言1.无损检测的重要性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意义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概述1.考试的目的2.考试的分类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内容1.理论考试2.实践考试四、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流程1.报名2.培训3.考试4.成绩公布5.证书领取五、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职业发展1.行业前景2.职业晋升六、结论1.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重要性2.鼓励更多人投身无损检测行业正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则是检验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的相关内容,包括考试的目的、分类、内容、流程以及职业发展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这一行业。

一、引言特种设备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安全性不容忽视。

无损检测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设备潜在的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因此,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检测人员,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概述1.考试的目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主要目的是评估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确保其具备独立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的能力。

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出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检测人员,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2.考试的分类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

理论考试主要测试检测人员对无损检测基本理论、相关法律法规、检测方法和技术的掌握程度。

实践考试则主要考察检测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内容1.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内容包括无损检测基本原理、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

检测人员需要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以确保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实践考试实践考试主要分为现场操作和模拟演练两部分。

上海市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

上海市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

上海市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
上海市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是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上海市焊接学会承担的考试,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能力和资格。

考试分为RT-I级、RT-II级、UT-I级、MT-I级、PT-I级等不同级别,考生
需根据自身条件和申请要求选择相应的级别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操考试则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考生可通过上海市焊接学会官网或考试系统网站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考试时间和地点会根据报名情况在官网或考试系统网站上公布。

通过考试的考生将获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该证书是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必备证书之一。

考生需要注意,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涉及到安全和公共利益,因此考试要求严格,通过难度较大,考生需充分准备并按照要求进行备考。

2023年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

2023年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

2023年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是指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各种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评定其无损状况、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工作。

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石化、航天、航空、铁路、交通、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它通过对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缺陷、故障、腐蚀等进行检测,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是对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岗位能力测试,以检验其掌握无损检测技术和知识的程度。

考试内容包括无损检测方法、仪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检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等方面。

通过考试,可以证明个人具备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学习和备考无损检测考试时,首先需要了解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无损检测是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特征来检测材料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如超声波、磁粉、涡流、射线等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设备,考生需要熟悉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其次,考生还需了解各种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如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涡流探伤仪等。

考生需要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也是备考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操作,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技巧。

实践操作可以包括模拟实验、现场操作等,考生需要参与到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考生还需要了解无损检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设备的无损状况和安全性。

考生需要熟悉数据的解读和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判断设备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后,考生还需要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措施。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涉及到安全和质量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遵守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总结以上内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焊缝透照的基本操作



(5)大厚度比工件、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角焊缝、小径管等特殊焊缝的透照工艺



2.5暗室处理
2.5.1暗室基本知识
(1)暗室布置知识



(2)暗室设备器材使用知识



(3)配液注意事项



(4)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



(5)胶片处理的药液配方



(6)控制使用单位的胶片处理条件的方法



2.9.2射线检测报告、底片及原始记录控制和档案管理
(1)射线检测报告的管理



(2)射线检测记录的管理



(3)射线检测底片的管理



(4)射线检测档案的管理



2.10射线检测标准



3
内容及知识点
各级要求



3.1声波基础知识
3.1.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机械振动、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6)胶片的光谱感光度



(7)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



(8)胶片的使用与保管



(9)颗粒度测量



2.2.2.2射线照相辅助设备器材
(1)黑度计(光密度计)



(2)增感屏



(3)像质计



(4)其他照相辅助设备器材



2.3照相质量控制
2.3.1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



(2)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绕射)



3.1.4超声波的传波速度
(1)无限大固体介质中的纵波、横波与表面波声速



(2)声速与温度、应力及介质材质均匀性的关系



(3)兰姆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3.1.5超声场的特征值
(1)声压、声阻抗、声强



(2)分贝与奈培



3.1.6超声波垂直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和透射



(4)球孔回波声压



(5)大平底面回波声压



(6)圆柱曲底面回波声压



3.2.5AVG曲线
(1)纵波平底孔AVG曲线



(2)横波平底孔AVG曲线



3.3无损检测仪器、探头和试块
3.3.1无损检测仪器
3.3.1.1超声检测仪
(1)超声检测仪的作用和分类



(2)A型显示


(1)单一平界面的反射率与透射率



(2)薄层界面的反射率与透射率



(3)声压往复透过率



3.1.7超声波倾斜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和折射
(1)波型转换与反射、折射定律



(2)声压反射率



(3)声压往复透射率



(4)端角反射



3.1.8超声波的聚焦与发散
(1)声压距离公式



(3)低碳钢中碳和杂质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4)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5)低温用钢种类、特点和基本性能



(6)影响低温钢低温韧性的因素



(7)低合金耐热钢种类、特点、高温下钢材性能的劣化现象



(8)奥氏体不锈钢种类、特点、腐蚀破坏形式



1.2焊接基本知识
1.2.1特种设备常用的焊接方法



(3)钢热处理的一般过程



(4)钢中碳和合金元素对曲线的影响



(5)钢常见金相组织和性能



(6)特种设备常用的热处理种类、工艺条件及其应用



(7)消除应力退火处理的目的和方法



1.1.3特种设备常用的材料
(1)特种设备用材料的基本要求



(2)低碳钢、低合金钢的定义



(2)球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3)平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4)球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3.1.9超声波的衰减
(1)衰减的原因



(2)衰减方程与衰减系数



(3)衰减系数的测定



3.2超声检测工作原理
3.2.1纵波发射声场
(1)圆盘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



(2)矩形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
(1)钢材焊接性的含义



(2)焊接性试验的主要作用



(3)焊接工艺评定的作用及其过程



(4)焊前预热和后热的作用



(5)焊接线能量的变化对低合金结构钢、低温钢、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6)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防止热裂纹和晶间腐蚀倾向的措施



1.3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1.3.1无损检测概论



(3)纵波声场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分布



3.2.2横波发射声场
(1)假想横波波源



(2)横波声场的结构



3.2.3聚焦声源发射声场
(1)聚焦声场的形成



(2)聚焦声场的特点与应用



3.2.4规则反射体的回波声压
(1)平底孔回波声压



(2)短横孔回波声压



(3)长横孔回波声压
特种设备常用焊接方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范围



1.2.2焊接接头
(1)常见的焊接接头形式、分类及特点



(2)焊接接头组成



(3)焊接接头薄弱部位



1.2.3焊接应力与变形
(1)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不利影响



(2)焊接变形与应力的关系,影响焊接变形与应力的因素



1.2.4特种设备常用钢材的焊接



(5)未焊透种类、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止措施



(6)未熔合种类、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止措施



1.3.3其他试件中缺陷种类及产生原因
(1)铸件中缺陷种类及产生原因



(2)锻件中缺陷种类及产生原因



(3)使用件中缺陷种类及产生原因



1.4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知识



2
内容及知识点
各级要求

(3)B型显示、型显示



(4)模拟式超声检测仪



(5)数字式超声检测仪



(6)仪器的维护保养



3.3.1.2超声测厚仪
(1)共振式测厚仪、脉冲反射式测厚仪、兰姆波测厚仪



(2)测厚仪的调整与应用



3.3.2超声探头
(1)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2)压电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2)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波动方程



(3)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



(4)波的分类,次声波、声波、超声波,超声波的应用



3.1.2波的类型
(1)纵波、横波、表面波



(2)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波前、波线、波阵面



(3)连续波、脉冲波



3.1.3波的迭加、干涉和衍射
(1)迭加原理、波的干涉



(2)高能射线照相的特点



(3)高能射线照相的几个技术数据



(4)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



(5)高能射线的辐射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