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

合集下载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

一、学习方式得概念学习方式就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得行为与认知得取向。

学习方式不就是指具体得学习疑略与方法。

通常情况下,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就是以定论得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得,学生就是知识得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 学习内容就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得,学生就是知识得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得价值,彼此就是相辅相成得关系。

釆用什么样得学习方式与教育者对学生得角色定位有关。

二、传统得学习方式传统得学习方式过分究出与强调了接受与掌握,冷落与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得过程。

这种学习室息人得思维与智力,摧残人得学习兴趣与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得阻力。

传统得学习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得发展,亟需改革。

转变学习方式,就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得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过程。

因此,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本次教学改革得一个重要特征。

三、学习方式变革得意义1、顺应了时代发展得要求在新世纪,学习将成为人们实现自我得途径。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就是新时代对人得基本要求,也就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得培养目标。

2、变革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得全面发展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就是人得生命本性。

每个人通过学习,认识事物、掌握本领,就能跨越时空去追溯远古、遐想未来,由此可体脸到人生得自由境界,何等美妙而快乐。

人类处于生物发展得最鬲阶段,人得行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就是学习得结果,人得学习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学生得学习就是人类学习得一种特殊形式与一个特殊阶段,她们得学习不仅就是为了生存,更重要得就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因此学生得学习也就是一项创新性得活动。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是什么?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是什么?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是什么?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如下:
合作学习:学习者通过小组里的互助性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既需要承担个人责任,还需要进行互动活动进行促进性的学习。

自主学习: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应用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

探究学习:学习者通过确定探究主题,在创设的探究情境中,开展有组织的探究活动,展示探究成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探索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

拓展资料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因为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
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

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过去的教学改革,尽管也强调学生为主体,但是到了具体教学上,考虑的还是教师怎样教,结果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所谓“主体学习”。

而新课程倡导的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尝试,培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

1.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一道在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

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

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毋庸置疑,过去我们在学法指导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

这两个偏向要注意纠正。

二、合作学习,促进发展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两千多年前《学记》中就曾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的几位教育家把它总结成一种系统的教学理论,并在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合作调查,认真预习课文讲解之前,学生们要先预习。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 习即学 生在学科领 域 或现实生活 的情 境 中,通过 发
现 问题 、 查研 究 、 手操作 、 调 动 猜 想 质疑 、 相互交流 等探 究性活动 , 获 取知识 、技能 和情感 的学 习方 式 和学 习过程 。探究性 学习主要 在 于学生 的学 ,以独立 或小组合
作 的方式 进行探索性 、研究 性学
习活动 , 注重学生 的主动探 索 、 情 感体验 和创新 思维 。开展探 究性 学 习 ,不仅是 为了适应 当前 中学 课 改 中的 研 究 性 课 程 教 学 的 需 要 ,更重要 的是 为了培养学生 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真正实 现 掇 ’彳 伟 ] 0 f 素质教育 的 目标 。探 究性学 习更 加重视学 习的过程 而非结果 。它 强 调尽 可能地让学生 经历一个完 整的知识 的发现 、 形成 、 应用和发 展过 程 , 学生通过 这个过 程 , 理解 生 活 中数 学 问题是 怎 样转化 为数 学模型的 ,一个数学概 念是怎样形成 的 , 一 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取 的。 进行探究性学习的 内容可 以 是: 概念 的教学 , 定理 、 法则 的发现 , 题的学 习和拓 展 , 例 问题 中的变化规 律 , 用数 学知识 解决实 际 问题 , 外 应 课 活动等 。 四、 互动学 习过程 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三 习

1 . 明确学习的 目的。 让学生 明 白这 节课学 什么 , 什 为 么要学 , 要掌握 到什 么程度 。 2围绕 目标互动 。 . 以旧知识导 出新 知识 , 或在情境 中 导 出新知识 , 诱发学生 的学 习动机 。 让学生通过看课本 ,
新 课 改 理 念 下 的 学 尝试 练 习 , 疑释疑 , 交流 , 的点拨 等环节 , 质 讨论 教师 真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学习者通过小组里的互助性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既需要承担个人责任,还需要进行互动活动进行促进性的学习。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的积极依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又适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有: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三,探究学习:学习者通过确定探究主题,在创设的探究情境中,开展有组织的探究活动,展示探究成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探索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策略:探究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独立地发
第 1 页共 1 页。

小学语文落实新课标

小学语文落实新课标

小学语文落实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

一、明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的放矢。

二、优化教学内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吸收。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既要有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要有现代文学作品的涉猎,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三、创新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加强教学评价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教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

可以通过设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习小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七、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本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新课程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界定

新课程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界定

新课程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界定作者:应慈军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12期一、问题的提出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在苏浙等试验区使用的新课标教材。

它一改传统的单元编排体例,根据主题来选文组元,每个模块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专题,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

应该说,教材采用的这三种呈现方式,对促进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转变传授式的教学方式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教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中的《辛德勒的名单》,按教材要求应采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

但看课后设计的“问题探讨”题,不觉有些惘然。

题目是这样的:1.辛德勒本是纳粹中坚分子,是一个大发战争财的商人,什么原因使他从兽性中“解救”出来,让人性的善良又回归到他的身上?2.在影片中,纳粹军官高斯是与辛德勒构成对比的人物。

结合节选部分的有关内容,谈谈影片塑造这个人物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

3.电影剧本都是由一个个场景组成的,这些场景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选择一两个场景,分析其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4.电影剧本中精彩的对白耐人寻味。

品味下列对白中画横线文字的丰富内涵,和同学一起讨论它们对表现人物个性和主题有什么作用。

(对白略)这些问题需要探讨吗?第1题是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第2题是关于对比写法的理解,第3题是对描写方法及作用的分析,第4题是语言的品味。

在笔者看来,这几题应归入“文本研习”的范围。

教材不仅在“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之间存在着难以区别的地方,“活动体验”也有界限不明之处。

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属于“活动体验”类型,然而其设计的活动是有些令人费解的:《亡人逸事》写了“亡人”的哪些“逸事”?这些“逸事”表现了“亡人”什么样的性格?(“一花一世界”板块)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试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

试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

试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作者:徐永红转贴自:网上转载点击数:983 文章录入:jygl]目前,虽然由教师一味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多见,但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科书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忽视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实际需要,忽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这种唯理式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封闭与专制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于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操作,使得学生重书本知识轻动手实践,重机械练习轻研究探索,重埋头苦学轻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改变“万人一书”的学习方式,提倡多元多样的研究性学习。

“万人一书”的学习方式的显著特点是:人人都学着毫无差别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封闭的狭小世界,天天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上演着毫无趣味可言的教案剧,学生变成一群毫无个性的演员,教师牢牢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

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提倡凸现学生个性的多样多元的研究性学习。

因为研究性学习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探究转变;由重课内向重课外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书本知识向重社会实践转变;由重信息单向交流向重多向交流转变。

如我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统计图表》时,就尝试让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我首先选择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设计研究内容,教师不规定学生研究的子课题,只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1)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周围事物设计研究专题;(2)针对当前焦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课题;(3)针对深圳市的特殊现象制定研究内容等等,然后由各个研究小组拟定研究计划。

结果显示,学生的选题可谓丰富多彩:他们有的研究深圳市小学生上网情况,有的研究家庭购车情况,有的研究早餐浪费情况,有的研究家庭理财情况,有的研究红荔路行人和车辆违章情况……这些研究素材无一不是来自于他们的生活,而且都是他们很想了解的事物。

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以上都是答案:D2. 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法是:A. 死记硬背B. 题海战术C. 探究式学习D. 被动接受答案:C3. 新课标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生的管理者D. 以上都是答案:B4. 新课标强调的学科教学目标是:A. 单一学科知识B. 跨学科整合C. 学科技能D. 学科知识与技能答案:B5.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A. 只关注结果B. 注重过程与方法C. 只关注方法D. 只关注结果与方法答案:B6. 新课标中,评价学生的方式是:A. 单一的考试评价B. 多元化评价C. 只评价知识掌握D. 只评价技能掌握答案:B7. 新课标鼓励学生:A. 独立学习B. 合作学习C. 竞争学习D. 以上都是答案:D8. 新课标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A. 仅限于教材B. 仅限于课堂C.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D. 仅限于教师答案:C9. 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方式是:A. 传统讲授B. 互动式教学C. 单向式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B10.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A. 只关注自己的教学B.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C. 只关注教学进度D. 只关注教学效果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______。

答案:个体差异2.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______与方法。

答案:过程3. 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法是______。

答案:探究式学习4. 新课标中,教师的角色是______。

答案:学习的引导者5. 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______学习。

答案:合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答案: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以及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方式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方式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中心。

新课程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2. 综合素质教育。

新课程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情感态度、社会交往、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 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4. 互动式教学。

新课程提倡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学校和社会互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教育评价多元化。

新课程要求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方式是学生中心、综合素质教育、个性
化教育、互动式教学和教育评价多元化。

这些方式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全面素质的未来人才。

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

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

但开展合作学习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将着重在课堂中重点培养以下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会是孩子终生受益。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

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例如,我们本课教学《面积》一课中的操作体验环节,先让孩子独立猜想,哪张纸的面积大,再要求孩子先独立思考,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对的。

接着再要求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结论,看哪个小组方法验证的方法多?二、要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理念。

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也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一、自主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自主学习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包括:在学习活动之前,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进行监控、调节和修正;在任务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1]。

自主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建构。

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学生自我参与有关实践而实现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成为自己主动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浅议新课标的学习方式

浅议新课标的学习方式
习能 力
性 比如 内 向和 喜 欢 说 话 的 组 成
小组 . 责任 心 强 的学 生担 任 学 习 选
组 长 . 员 的安 排 固定 等 。 人
只有 发挥 学 生 主 动 、 究 、 探 合
习 . 是 接受 学 习 。这 三种 方 式 在 三
学 生 的 学 习 中 同 时 存 在 .互 为 补 充 。 小 学 生 学 习课 文 ,要 进 人 情
教 研 弓 领 }
浅议新 课标 的学 习方 式
江 西东 乡县 实验 小 学 乐 玲 霞 学 生是 学 习和发 展 的主体 . 语 文课 程 必须 根 据 学 生 身心 发 展 和语 文 学 习 的特 点 . 注 学 生 的 关
学 生 学 会 自主 、 会 合 作 、 会 探 学 学 究。
基 础 教 育 需 给 学 生 奠 定 终 身
发 展 的 坚 实 基 础 .这 个 基 础 便 是
11 00 8 2 1
境 .感 悟 语 言 符 号 所 代 表 的 生 活
场 景 与 思 想 感 情 。需 要 学生 有 丰
富 的经 历 体 验 与 发现 。然 而 , 生 学
年 龄 小 . 识 积 累 有 限 , 生 阅 历 知 人
学 习 的 习惯 有 :
① 预习。在学习中 , 预习是铺
垫 石 . 生 自己 的预 先 习 得 在 头 脑 学
脑不 断地 接受新 信息 的刺 激 . 一 而 再 、 而 三 地 接 触 . 能 更 好 地 再 才 让 他 们识 记 住 . 且 能 真正 理 解 词 而
语 的 意 思 和 用 法 .这 岂 不 是 一 举 两得 ! ’
课程标准》 传 统 的 教 学 正 是 忽 略 不 计 学 生 的 主 体地 位 . 堂 课 将 学 生 的 主 整

新课标落地实施的指引:课堂教学的三种样态

新课标落地实施的指引:课堂教学的三种样态

新课标落地实施的指引:课堂教学的三种样态听得课多了,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老师实施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外乎三种样态:一是强调老师的教,二是强调学生的学,三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种样态以讲授法为代表,既教学生学的知识,也教学生学的方法,是所有老师都曾经历过的、最传统的教学方法。

也正是由于它太传统,人们使用的时间太久远,因而它所暴露出来的缺点也最多,被许多专家大师们给予了太多的批评,以至于很多一线老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总要想方设法穿插一些学生在学或者在探究的场景,不敢一直讲下去。

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一种人为的扼杀。

然而,对于把学生固定在统一的教室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统一班级集中授课形式来讲,这不仅是过去、现在,也是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存在方式。

不论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变换,也不论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第几重,只要班级授课的体制存在,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样态就必然存在。

至于对它的评价,我们可以从老师讲的是否有趣、有料、有效果等多个方面来考量。

当然,对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情,我们也需要尝试不同的讲的艺术。

另外,反思中提高,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讲的技术。

第二种样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验证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方法。

正是由于它体现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因此它也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例如游戏化学习等。

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既要考虑学生学的方法的引导,让他们学而有法,学而得法;又要考虑学生学的内容是否与她们的能力相匹配,也就是说在不在她们的最近发展区;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得到发展,是否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由于这种样态相对于讲授法而言,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会更多,会更不好驾驭,因而使得一部分教师更习惯于用讲的方式让学生来接受,来学习。

对于它的评价,学生的参与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英语新课标学习方式

英语新课标学习方式

英语新课标学习方式
英语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中心、任务驱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

自主学习可以包括在线课程、阅读英文书籍、观看英语电影或电视节
目等。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
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

3. 任务型学习:通过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如撰写报告、制作海报、
进行演讲等,学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

4. 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参与国际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能拓宽视野。

5. 技术辅助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手机应用、在线学习平台等,进行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

6. 批判性思维训练: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分析和评估信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7. 持续评估: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
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8. 语言实践: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语言俱乐部等,提
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9. 反思性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10. 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语言知识,适应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做教育工作首先要理解教育。

课程是告诉我们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

教育的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是研究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就目前我们的教学看,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我们的价值取向最看重的。

我们今天主要是研究这三种学习方法及其相互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很多,如:自我调节学习、主动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教学、自我计划的学习、自律的学习、自我定向的学习,等等。

但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看法。

这个意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称为“自觉自动的学习”。

对于“自主学习”,国外教育家齐莫曼认为,应该从学习的动机、内容、方法、时间、过程和结果等六个维度来加以界定。

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者是自我激发的,学习的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者是经过练习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同时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的环境,最终能够对学习的结果作出自我总结和评价,那么,我们认为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当然,这个程度要求是很高的。

我们判断是否自主学习的标准(这里是就内容而言),主要是看学习内容的拓展。

比如,学生学习了李白的几首诗以后,能够主动去找李白的其他的诗歌进行自我研究,找写诗的背景进行研究。

这就是达到了自主学习。

或者是教师还没有讲授,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这也是自主学习的表现。

概括地说,自主学习要求一是多学,二是超前进行学习。

而目前我们的情况如何呢?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法的指导,据世界的统计,只占实际教学的3%(这是世界平均水平)。

我们提倡做一个完美的自主学习者,要求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心中有数,机动灵活。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在初中的学号很靠前,到了高中则下滑。

原先认为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反而到了前面。

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不善于进行自我反思来主动调节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认为在高中也会管用。

实际上条件发生了变化,在高中已经不能用了,但自己总是不能否定过去,因而也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商达到120,只要刻苦点就可以学好,而在高中一般是不可以了。

研究表明,在高一成绩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善于改变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

勤奋,再加上学习方法的优化,找是很重要的。

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个现象:学生参加高考复习,结果两年的考试成绩差不多:第一年是588,复习一年后才589。

因为他始终抱着他自己认为成功的学习方法不放。

其实他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成功的学习方法。

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干得红红火火,但到了另一个单位却不能干了,处处碰到困难。

为什么?其中工作方法的因素很大。

我们今天的课改的基本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哲学。

我们的教育领导对这样的理论并不是接受,曾经批判之,什么“建构”“构建”,学习还是要吃苦耐劳。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课改是无益的。

建构主义强调对人的感情、想法和创意的充分尊重,特别是对人的情感世界给以最深切的关注。

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作为高中生应该心中有数。

而多数学生开始学习的决心很大,也做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表,但第二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不会学,二是受不了。

是学法的问题和自我监控能力的问题。

优秀生学习不一定要熬半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

如果是自主的,他在有效的时间里,会心无旁骛,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自觉地控制外部对他的诱惑。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每学完一个阶段要做一个总结。

初中新教材的每个章节学完都有一个“我的进步”的栏目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是很好的自主学习建设。

我国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其实质是学生独立学习。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是相对立的,其根本的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是否得到确立。

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控、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有效性等重要特征。

教育可以改革但更多的是改良,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成了一瓶酒,今天用这个瓶子装,明天用那个瓶子装,浪费了不少钱,最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少不可能完全自主的,也不可能少完全不自主的。

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并不是排斥合作学习与他人指导。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个体自觉主动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和能力。

我们应该用以上描述去帮助学生剖析自己的学习,分析成败的原因。

我们目前的教学是老师让我怎么学就怎么学,学生也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因为成绩也很好,可以考上大学,但进了大学就完蛋,感到很迷惘,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很多优秀生还是死用功,特立独行,曲高和寡,独而不群,走到社会上也成不了大器。

当今的时代,合作是竞争的前提,把别人作为自己成长的工具和基石,否则你是走不远的。

如it业,30岁以后基本上不能再吃这碗饭了。

为什么?我们可以想一想。

你在某个方面有所造就,但不可能在一个学科里成为大人物。

这是快餐式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必然。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能动性(与被动性相对立);(2)开放性(与规定性相对立);(3)有效性(与无效性相对立);(4)相对独立性(与绝对独立性相对立)。

我们发现具有自主学习特征的学生在小学初中不一定是乖学生,我们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是很好的。

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简单地分成是自主的或者是不自主的,而是一个从实际出发,分清其学习在哪些方面或是过程是自主的,在哪些方面或是过程是不自主的。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学习施加教育的影响。

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受短暂的,每个人都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否则走出校门就完。

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改变自己。

可以说,主动调节的能力是人适应环境,不断创造成绩的动因。

高中生尤其不善于反思自己的学法,不知道自己的学法是无效的,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呢?(一)内部因素首先,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要“能学”。

其次,自主学习必须以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也就是要“想学”。

第三,自主学习必须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保证,也就是要“会学”。

第四,自主学习还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也就是要能够“坚持学”。

解释:人要干成一件事,首先要有活动任务的驱动,这关系到价值的问题,还有完成任务的可能性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学生要上大学这个任务的价值是有了,如果没有就驱动不了他。

有这样一个学生,他一上高中就把“bjdx”作为自己的目标,但他从来不解释这几个字母的含义,有的同学破译为“北京的鞋”,实际上是“北京大学”。

任务驱动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如果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做一个看大门的人,这样的任务驱动不了我们,因为价值太低。

(二)外部因素1、教师或其他成人的教育指导中国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与这个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国的师道尊严根深蒂固,我们的家长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要学生好好听老师的话,认为老师一定没什么错。

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规规矩矩的听课,没有了自由度,也就没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可以这样说,学生被动地接受心想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主流。

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呈三角形状态的:幼儿时期、小学时期,学生是快乐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讨厌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

从国外的情况看,是呈倒▲状态的。

美国在80年代以前和我们一样,现在不同了,学生在小学不喜欢读书,大了反而很喜欢读书了。

从他们的经验看,我们给学生输入的太多,引导的太少,自我实现的价值理论在我们的教育领域没有得到体现。

2、同伴合作支持集体的合作学习=群体的自主学习在我们山东省有这样一个实例:有一个班(农村中学)考了两个清华。

研究发现,这两个学生是一个村的,从小在一起,上学一直在一起,一直是原始的合作学习状态,我们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关系。

这是他们同时考上清华的重要原因。

3、物质资源的可利用性物质资源满足了学习才有热情。

如必要的图书资料、自修的场所、图书馆、实验室及其设备、互联网等等都是不能缺少的学习资源。

可以说老师的一句话、家长的态度就可以决定学生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为了改变自己学习英语的落后状态,非常忐忑地要求家长给买一部录音机,但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结果是不同意,结果学生对英语恨之入骨,得不到满足就没有了学习的驱动力。

4、文化因素西方国家的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一般没有中国的学生好。

一般地说,经济发展落后,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就高。

日本韩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如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如越南的学生。

在农村的学生要走出大山就要靠读书。

但在城市相对来说就业的机会多,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就宽。

在西方,学生认为,上大学是成功的若干途径之一。

我们还不能有这样的观念,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文化背景考察,魏书生的自主学习经验就不能学。

我们的时代条件和那个时候不一样了,盘锦是很落后的地区,学生的出路就在于考上大学,只要引导好,就可以出成绩,在一个学习动机不强的地区是不能推行的。

关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1、确定学习目标2、激发学习动机3、学生自学教材内容4、自学检查5、组织讨论6、教师重点讲解7、练习巩固8、课堂小结在实际操作上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掌握的内容自己先掌握,教师不要包办,让学生把精力放在未掌握的内容上。

学生要自主讨论做错的理由和做对的理由。

教师要针对重要的内容进行精讲细讲,特别是学生不明白的内容要认真地讲,也就是教师要起到“解惑”的作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有疑惑处才讲,没有疑惑就没有必要“重点强调”,这是有教学效率的问题。

要先学后讲,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一定要先掌握,这是先挖掘学生自己的潜能,在疑惑处才讲。

教师上课如演戏,上课也如生活,给学生自己尽可能多的空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二、研究性学习这里我们主要谈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实质、研究性学习的条件、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几个问题。

研究性学习中国名称有着戏剧性的来历。

教育部发了个传真到上海教委,传真上有这个字眼。

不知道是打错了还是怎么搞了这么个术语,以后就这样沿用下来。

从研究性学习的提出看,它是针对我们的教学的弊端:非常重视接受前人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去探求知识。

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本来含义就是“研究”,而不是“接受”。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实质:我国的学者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