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原理简介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和放大器设计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第四版范承志

电路原理第四版范承志

电路原理第四版范承志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电路原理第四版》是一本由范承志编写的经典教材,本文将从该教材的内容出发,对电路原理进行总结和探讨。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电子器件的组合,通过电流的流动实现各种功能。

电路中的元件包括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基本的物理量,其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来描述和分析。

第二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的电压、电流分析方法以及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电路进行简化和等效处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电路的定常状态分析电路的定常状态是指在电路中各元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电路的稳定工作状态。

通过对电路的定常状态分析,可以得到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和交流工作点,从而进一步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第四章:电阻器电阻器是电路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它可以用来限制电流、分压和做功等。

在电路中,电阻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可以通过串并联等效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五章:电容器电容器是电路中用来存储和释放电荷的元件,具有充电和放电的特性。

在电路中,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可以通过RC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六章:电感器电感器是电路中用来储存和释放磁场能量的元件,具有电磁感应的特性。

在电路中,电感器的充放电过程可以通过RL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第七章:电源与电源电路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可以分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电源电路是将输入电能转化为输出电能的电路,常见的电源电路有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等。

第八章:二端网络二端网络是指由两个端口连接的电路,可以通过传输特定的电信号或频率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常见的二端网络有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

第九章:小信号分析小信号分析是指在电路中对于小幅度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和分析。

通过小信号分析,可以得到电路的频率响应和增益等重要性能指标。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基础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知识体系,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定理、电路分析和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内容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同时涉及到一定程度的数学理论知识。

本课程主要适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

二、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电路基础知识,了解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定理和电路分析的方法;•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了解基本功率的计算方法和电路的稳态和瞬态分析;•了解一些常用信号的产生、处理和放大电路,并能具体实践。

2.2 能力目标•具有电路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具有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能力和电路设计能力;•具有基本的电路测试和测量能力;•具备独立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2.3 态度目标•具有用规范性的方式表述电路分析和设计结果的态度;•具有对电路实验负责和安全维护保养的态度;•具有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和关注。

三、课程内容及分配3.1 电路基础•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电源、开关;•基本电路定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经验公式法。

3.2 电子器件•半导体二极管:硅二极管、锗二极管;•砷化镓(GaAs)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复合型三极管;•放大器设计:小信号模型、增益计算、负反馈。

3.3 电路功率•电路功率计算:电功率、电流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路的稳态分析:直流偏置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共集电路;•电路的瞬态分析:单纯电阻电路、RC电路。

3.4 信号处理与放大电路•基础信号: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脉冲信号;•信号处理电路:RC,RL,RCL等滤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大信号放大电路。

3.5 实验操作•基本电路分析的实验;•半导体二极管实验;•晶体管工作实验;•信号放大电路的实验。

模拟电路放大电路基础PDF

模拟电路放大电路基础PDF

ic(βib)
icRC C2 υo
2.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有计算法和图解分析法两种。
(1)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2)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法
①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根据直流通道可对放大电路的静态进行计算
IB
=
V CC − V BE R
b
IC = β IB
V =V − I R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2.1.1 放大的概念 2.1.2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1.3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2.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 2.2.3 三极管的低频小信号模型 2.2.4 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微变等效
频段和高频段放大倍数都要下降。当A(f)下降
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0的 1/ 2 时,即
A( f ) = A( f ) = A0 ≈ 0.7 A
L
H
2
0
(02.0 6)
图 02.05 通频带的定义 相应的频率fL称为下限频率,fH称为上限频率。
fbw=fH-fL
通频带定义为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差。 通频带越宽,表明放大电路对信号频率的适应能 力越强。
– 偏置电路VCC 、Rb——
– 耦合电容C1 、C2—— 输入耦合电容C1输出耦合电容C2
保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当输入信号υi=0时,电 路工作在直流状态,也称静态。
三极管各参量用VBE 、IB 、 VCE 、IC表示。
当输入信号υi不等于零 时,电路工作在交直流状态, 此时三极管的瞬时各参量: 以上各量都由两部分组成,

放大电路基础

放大电路基础

3.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3.1 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
(1) 静态
当放大电路没有交流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的电 压和电流都是不变的直流,称为“直流工作状态”或 “静态”。 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需要绘出电路的“直流 通路 ( 道 )” ,此时保留直流电源,去除交流输入信号 ( 交流电压源短路、交流电流源开路 ) ,耦合电容作开 路处理。
(2) 图解分析法
用图解法进行动态分析时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要有BJT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对电路进行静态分析,在输出特性曲线
上确定静态工作点Q,并过Q点作出交流负 载线;
作出输入信号vi的波形图。
直线段 Q'Q" 是动态时工作点移动 的轨迹,称为动态工作范围
iC/mA
4 3 2 1 0
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固定偏流电路 和 VBB配合,在直 流静态时供给三极 管合适的基极电流
基极电流I B (常称作“偏流” ):
VBB VBE VBB 定值 IB = Rb Rb
(2) 动态
当放大电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 的电压和电流处于变动状态,称为“交流工作 状态”或“动态”。
放大电路 的工作点 进入截止 区,引起 截止失真 ( 对 NPN 管 输出波形 出现削顶 现象),其 原因是静 态工作点 选得过低
(2) 静态工作点的选取
如果输入信号的幅度较小,可 将静态工作点设低,以减少直 流电源功率损耗(此时iC低)。
设交流负载线分 别与饱和区、截 止区的分界线交 于 Q 1 、 Q 2 点,将 静态工作点选在 Q 1 、 Q 2 点的中间, 这样可以得到最 大不失真输出, 但这也需要输入 信号幅度较大, 以使iB电流达到一 定 幅 度

2模拟部分第2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放大

2模拟部分第2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放大
第2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和分析方法
2.1 2.2 2.3 2.4 2.5
BJT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2.2.0 放大电路概述
2.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2.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0 放大电路概述
ii
由于
RS
io
Ri
Ro
+
ui
+
uo

RL
RL uo = Au0ui RL Ro
us −
+

Au 0ui
+

Ri
直流电源
即 Ro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电路带载能力越强。
2.2.0 放大电路概述
(4) 全谐波失真度D
D=
2 U n n =2
U1
即谐波电压总有效值与基波电压有效值之比。
RL
uo

使集电极有合适的电流IC
RC
转换集电极电流信号为电压信号, 实现电压放大
2.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电路的简化 只用一个电源,减 少电源数。考虑经 济实用。 (2)电路的简化画法
RB
VCC
RC
ui


C1

T
C2

RL
uo

不画电源符号, 只写出电源正极 对地的电位。

(一)图解法在放大电路静态分析中的应用 1.输入回路 列写输入回路方程 VCC=IBRB+UBE
VCC
RB
IB

模拟电路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模拟电路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模拟电路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模拟电路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第2章放大电路基础2.1教学要求1、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及交流等效电路的画法并能熟练判断放大电路的组成是否合理。

2、熟识理想情况下放大器的四种模型,并掌控增益、输入电阻、电阻值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3、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4、掌控压缩电路三种基本组态(ce、cc、cb及cs、cd、cg)的性能特点。

5、介绍压缩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熟识多级压缩电路的分析方法。

2.2基本概念和内容要点2.2.1压缩电路的基本概念1、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无论何种类型的压缩电路,均由三大部分共同组成,例如图2.1右图。

第一部分就是具备压缩促进作用的半导体器件,例如三极管、场效应管,它就是整个电路的核心。

第二部分就是直流偏置电路,其促进作用就是确保半导体器件工作在压缩状态。

第三部分就是耦合电路,其促进作用就是将输出信号源和输入功率分别相连接至压缩管及的输出端的和输入端的。

(1)偏置电路①在分立元件电路中,常用的偏置方式存有压强偏置电路、自偏置电路等。

其中,分后甩偏置电路适用于于任何类型的放大器件;而自偏置电路只适合于用尽型场效应管(如jfet及dmos管)。

42输出信号耦合电路耦合电路输入功率t偏置电路外围电路图2.1下面详述偏置电路和耦合电路的特点。

②在集成电路中,广泛采用电流源偏置方式。

偏置电路除了为压缩管提供更多最合适的静态点(q)之外,还应当具备平衡q点的促进作用。

(2)耦合方式为了保证信号不失真地放大,放大器与信号源、放大器与负载、以及放大器的级与级之间的耦合方式必须保证交流信号正常传输,且尽量减小有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实际电路有两种耦合方式。

①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这种耦合方式具有隔直流的作用,故各级q点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但不易集成,因此常用于分立元件放大器中。

②轻易耦合这是集成电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耦合方式。

电路放大器原理

电路放大器原理

电路放大器原理
电路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

它基本上由一个放大器和若干个被放大器驱动的负载组成。

当输入信号通过放大器时,放大器会增大其电压或电流的幅度,从而使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更强。

这种放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信号以便在后续电路或设备中进行更细致的处理。

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增加信号的功率或幅度。

这是通过将输入信号与放大器电源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放大器的放大机制来实现的。

通常,放大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输入端接收来自源的信号,并将其传递到放大器电路中。

放大器电路然后通过放大机制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输出到负载上。

在放大器中,通常使用一种叫做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

晶体管被用作放大器的关键元素,它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并放大输入信号。

晶体管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共射极、共基极和共集极等。

这些模式使晶体管能够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提供不同的增益和电流驱动能力。

放大器的增益通常由其电路设计和元件参数决定。

增益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比率。

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包括运放(操作放大器)、管子放大器和集成放大器等。

每种放大器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设计要求。

总而言之,电路放大器通过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来提供信号放大。

它是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工作
原理基于晶体管等元件的放大机制。

通过增大信号幅度,电路放大器可以使信号更适合于进一步处理或传输。

三极管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

三极管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方法

参数的物理意义
极间电阻
描述三极管内部电阻,影响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频率 响应。
极间电容
描述三极管内部电容,影响三极管的频率响应和稳定 性。
放大倍数
描述三极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影响三极管电路的 增益和稳定性。
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极间电阻的测量
通过测量三极管在不同工作点的电压和电流,利 用欧姆定律计算极间电阻。
详细描述
在共射极电路中,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小信号电压,通过小信号模型分析可以得出输 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等关键参数。输入电阻是指从基极输入端看进去的电 阻,输出电阻是指从集电极输出端看进去的电阻,电压放大倍数是指集电极电压与基极
电压之比。这些参数对于理解电路性能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共基极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振荡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三极管的交流等效电路,包括基 极和集电极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同时,我们还需要分析反馈网络的频率响应, 以确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滤波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
总结词
滤波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主要关注三极管的频率响应和传递函数。
详细描述
在滤波器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中,我们需要计算三极管的频率响应,即三极管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和相 位响应。同时,我们还需要分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以确定滤波器的类型(高通、低通、带通或带阻 )和性能参数(如截止频率、通带增益等)。
共集电极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
总结词
共集电极电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三极管电路,通过小信 号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 阻等关键参数。
详细描述
在共集电极电路中,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小信号电 压,通过小信号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电压放大倍数、输入 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关键参数。电压放大倍数是指发射极 电压与基极电压之比,输入电阻是指从发射极输入端看 进去的电阻,输出电阻是指从集电极输出端看进去的电 阻。这些参数对于理解电路性能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组成的,用于传输和控制电流的系统。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电子设备和电子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的分类和基本电路。

首先,我们来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最基本的电路概念。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荷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电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这三个概念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给出,U=IR,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电路的分类。

根据电流的方向,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而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周期性变化的。

根据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并联电路中元件平行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可以流通;混联电路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混合形式。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电路。

电路中最简单的电路是电阻电路,它由电源和电阻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另一个基本电路是电容电路,它由电源和电容组成。

电容可以储存电荷,当电压变化时,电容器会充放电。

还有一个基本电路是电感电路,它由电源和电感组成。

电感可以储存磁场能量,当电流变化时,电感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总之,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的分类和基本电路。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设备和电子技术,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设计和使用电路。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路原理讲解

电路原理讲解

电路原理讲解
电路原理是指描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规律的理论基础。

在电路中,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而电子的流动又是由电压驱动的。

电路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元素:电压源、电阻和导线。

电压源是电路中的能量提供者,它可以提供电流的驱动力。

常见的电压源有电池和整流器。

电压源通常用符号"V"表示,其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电路中的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

电阻可以根据其阻力大小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短路等。

电阻通常用符号"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

导线是用来连接不同电路元件的材料,它具有低电阻的特性,可以让电流流通。

导线通常用直线表示。

在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

欧姆定律表示为:"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此外,电路中还存在着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串联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路径,电流从一个电阻流过后再流向下一个电阻。

并联是指将多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点,电流在节点处分流。

通过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电路。

为了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以及安全,我们需要合理选择电压源、电阻的大小和导线的质量,以及合理进行电路的连接。

模电03(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模电03(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建立小信号模型
将非线性元件的特性用线性元件来表示,并假设这些线性元件的电压或电流为小信号量。
确定线性化工作点
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点,在该工作点附近对非线性元件的特性进行线性化处理。
小信号模型的线性化处理
泰勒级数展开
将非线性元件的特性函数展开成泰勒级数,并保留线 性项。
确定线性化参数
根据泰勒级数的展开结果,确定线性化参数,如晶体 管的放大系数、二极管的导纳等。
THANKS
验证线性化精度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线性化的精度,并验证小信号模 型的准确性。
小信号模型的等效电路
根据线性化参数,构建等效电路
01
根据小信号模型的线性化参数,用线性元件构建等效电路。
分析等效电路的频率响应
02
对等效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其频率响应,以了解电路在不同频
率下的性能。
验证等效电路的准确性
03
通过实验或仿真验证等效电路的准确性,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1 2
跨尺度建模与仿真
研究如何在不同尺度上建立小信号模型,实现从 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模拟,以更好地理解电路性 能。
异构集成与混合信号建模
针对异构集成和混合信号电路,研究更为复杂的 小信号模型,以适应不同工艺和材料的应用。
3
动态特性和非线性效应
深入研究电路的动态特性和非线性效应,提高小 信号模型的动态性能和非线性描述能力。
修正。
03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的实现方 法
频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是一种在频域中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将时域中的电路转换为频 域中的电路,可以更容易地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
频域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直观,可以快速得到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

小信号模型

小信号模型

小信号模型小信号模型是指在电子电路分析中使用的一种简化模型,用于分析电路中的微小变化或者交流信号的响应。

通过小信号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路的稳定性、频率响应以及信号传输特性。

在电子技术领域,小信号模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工程师们设计和优化电路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小信号模型的基本概念小信号模型通过将非线性电路元件在工作点处的导纳或者电阻转换成等效的线性模型来描述电路的动态特性。

在小信号模型中,电路中的电容、电阻和电感等元件被简化为等效的小信号模型参数,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常情况下,小信号模型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或者迪拜电路等方法来建立。

通过对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微分导纳、微分阻抗以及微分电容等参数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小信号模型的等效电路。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分析电路在频率响应、幅频特性和传输特性上的变化。

小信号模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小信号模型在电子电路设计和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放大器设计中,通过建立放大器的小信号模型,可以快速地分析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稳定性以及噪声等特性。

此外,小信号模型还可以在滤波器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以及交流耦合等领域发挥作用。

在通信系统设计中,小信号模型常常用于分析调制解调器、射频前端、混频器等模块的频率响应和信号传输特性。

利用小信号模型,工程师们可以更好地优化电路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结语小信号模型作为一种电子电路分析的重要方法,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便利和实用的工具。

通过建立准确的小信号模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路的特性和性能,从而优化设计、提高效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小信号模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方法。

放大电路基本分析及仿真方法---FET小信号放大

放大电路基本分析及仿真方法---FET小信号放大
FET的输入特性 rgs≈∞
+ iG uGS

iD + uDS

由FET的输出特性 iD = f (uDS , uGS ),取全微分:
d iD
iD uDS
Q
d uDS
iD uGS
Q
d uGS
1 rds d uDS gm d uGS
输出电导: 1 rdS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组
低频跨导:g m
当输入信号是小信号时:
I DQ
I
DO
( UGSQ U GS(th)
1)2
U DSQ VDD IDQ (Rd Rs )
为什么加Rg3?其数值应大些小些?
哪种场效应管能够采用这种电路形式设置Q点?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组
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估算分析 1. 场效应管的交流等效模型
条件:☆ 信号是微变量 ☆ FET工作在线性区
10µF Q
2N7000 RL
2
5.6kΩ
Rs 0.5kΩ
C3 10µF
0
1.静态工作点测量
0
2.共源极放大电路输 出波形测量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组
设计与仿真---多媒体音箱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组
功率放大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组
电路分析调试
两支场效应管Q5、Q6必需安装散热器。 主放大器的输入端开路进行调试。 万用表测量C16两端的电压。 万用表测量电路的工作电流。 R22和R24的调节要非常缓慢。 调节完毕后等待约15分钟,看看电流有没有明显的 变化。
模拟电路基础课程组
1). 共源放大器(CS电路)
设FET工作在放大区,计算放大器交流参数Ri 、Ro 、AV 。
分析步骤:

917电路考试大纲

917电路考试大纲

917电路考试大纲一、导言电路是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电路考试大纲是指导我们学习和掌握电路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对917电路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知识。

二、大纲概述917电路考试大纲是根据电路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为电子工程师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考试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1.1 电路基本概念1.2 电路元件1.3 电路定律与方法2. 直流电路分析2.1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2.2 网络定理与戴维南、诺顿定理2.3 电路的瞬态响应3. 交流电路分析3.1 正弦波信号与复数表示3.2 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3.3 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4. 放大电路4.1 大信号与小信号等效模型4.2 放大电路的增益与频率响应4.3 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与补偿5. 滤波电路5.1 RC、RL和LC滤波电路5.2 有源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电路6. 集成电路与数字电路6.1 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6.2 存储器和逻辑门电路6.3 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四、考试要求1. 掌握电路基础知识,理解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作用。

2. 熟练掌握直流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能有效应用戴维南、诺顿定理进行电路简化。

3. 具备交流电路分析的能力,能够计算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稳态分析。

4. 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增益特性,掌握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5. 熟悉常见的滤波电路,能够设计和分析滤波电路的性能。

6. 对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路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五、总结电路考试大纲是电子工程学习的重要指导文件,涵盖了电路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掌握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917电路考试大纲,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模拟电路基础-BJT交流小信号模型

模拟电路基础-BJT交流小信号模型

diC Q diB
Q
rce rce
(2.51)
3)高频参数
图2.21 BJT完整小信号模型
①集电结电容Cbc: 由生产厂家提供或 器件手册查到。
②发射结电容Cbe:
Cbe
gm
2 fT
Cbc(2.52)
其中,fT为特征频率, 器件手册可查到。
厄利电压VA
iC
概念:反映iC~vCE曲线在线性区内水平
iC ic
iB Q ib
ic ib
表明:BJT的输出端口ce间,可等效为一受控电流源。
图2.19 参数简化模型
②.模型参数估算:交流电阻rbe
vBE
对于发射结,其伏安特性方程为: iE IESe VT
则:
iB
iE
1
IES
1
vBE
e VT
根据rbe的定义,可得:
rbe
vBE iB
Q
所以:
g m
d iC d vBE
Q
vBEI ESe VTVTiC IC VT Q VT
Q
当T=300K时,gm=38.5IC
③.模型参数 与gm、rbe之间的关系
(2.45)
rbe
(1 ) VT
IE
VT
IE
VT
IC
IC VT
gm
(3)BJT完整小信号模型——混合Π模型
考虑BJT的实际物理结构,以及PN结电容效应:
I
C
1
vi VT
1 2!
vi VT
2
1 3!
vi VT
3
....
vRC
RCiC
RC
IC
1

4.7 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4.7 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d sv gsv gsd–gi di FET小信号模型——线性电路+–dsv gsv gsd–0 g i di 小信号模型m gsg v m gs g v ——受控电流源,大小和方向均受控制gs v m gs g v 若g+ s-,则受控电流源方向d→s gs v m gs g v 若g-s+,则受控电流源方向s→dgs v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共源电路动态分析——画交流通路交流通路+–G i D DV dR 1g R 2g Rov iv LR G Sv –+–DSv Di –svsiR +–Di 1g R 2g R GSv dR LR ov iv svsiR交流通路小信号等效电路共源电路动态分析——画小信号等效电路通常小信号模型参数求解21GSQ DOm TNTN V I g V V+–Di 1g R 2g R GSv dR LR ov iv svsiRDi –gsv gsdm gsg v iv 1g R 2g R dR LR ov svsiR小信号等效电路共源电路动态分析——电压放大倍数ov iv A v ()o m gs d L v g v R R i gsv v ()m gs d L v gsg v R R A v–gsv gsdm gsg v iv 1g R 2g R dR LR ov svsiR ()v m d L A g R R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放大电路不是孤立的为了表征放大器的级联性能svsiR 信号源LRov 负载放大电路iviR oR oi ii ovovi R ——输入端连接信号源——输出端连接负载oR 引入了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的概念它们是放大电路重要动态性能指标。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共源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什么是输入电阻?当信号源加到放大器输入端时,LRov 放大电路svsiR 信号源负载iviR oR oi ii ovoviR 放大器就相当于信号源的一个负载电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基础原理简介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和放大
器设计
电路基础原理简介、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和放大器设计
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

了解电路的基础原理以及掌握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和放大器设计是电子工程师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简要介绍电路的基础原理,并重点讨论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和放大器设计。

一、电路基础原理简介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子器件(例如二极管、晶体管)组成的。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最基本的物理量。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I=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能够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二、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是用于描述电路中小信号行为的模型。

在电路工程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电路中微弱的变化,例如输入信号的微小变化引起的输出信号的微小变化。

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电路在直流工作点附近的小信号行为。

以晶体管为例,晶体管的小信号模型由三个参数描述:输入阻抗Zin、输出阻抗Zout和电流放大倍数β。

输入阻抗描述了输入信号与晶体管之间的阻抗匹配情况;输出阻抗描述了晶体管与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情况;电流放大倍数描述了晶体管将输入信号放大多少倍。

三、放大器设计
放大器是电子器件,用于将输入信号放大。

它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放大器的设计是电路工程中的
重要部分,它涉及到电路的稳定性、频率响应和失真等问题。

放大器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类型。

常见的放大器类
型包括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和共集放大器。

这些放大器类型各有
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此外,放大器设计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

电路的稳定性是指在
不产生自激或者发散的情况下,电路能够保持所需的功能。

为了提高
电路的稳定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增加反馈电路、控制
增益等。

最后,放大器设计还需要考虑电路的频率响应和失真。

频率响应描
述了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情况,失真则描述了输入信号经过放
大器后可能引起的波形畸变。

设计良好的放大器应该具备平坦的频率
响应和低的失真。

综上所述,电路基础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和放
大器设计是电子工程师的基本技能。

电子工程师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
原理,并能够建立电路的小信号模型以分析电路的性能。

在进行放大
器设计时,电子工程师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频率响应和失真等问题。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电子工程师可以不断提高电路设计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