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研究特征与热点演变——基于Cite_Space_V可视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2023年3月刊(总第119期)
运动训练
中国乒乓球研究特征与热点演变
——基于Cite Space V 可视化分析
王海云1,李佐惠2
(1. 广州商学院公共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1363;2.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本文利用Cite Space V 软件对近40年来中国乒乓球的整体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研究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研究学者分布与科研合作上经历了多点分布、线状网络、多网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研究机构以专业体育院校类和综合师范院校为主,科研合作经历了科研院所+专业队、专业体育院校+综合示范类院校的转变。
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技术打法与战术分析、各类教学、各级训练、竞赛规范、项目普及与人才培养。
建议通过设立相应的乒乓球专业机构来整合各方面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实力。
在已有的技战术分析与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同时要对今后的项目制胜规律有更加客观的认知和把握。
项目的全民化普及与培养基地的相关研究是今后的一个侧重方向。
关键词:乒乓球;研究领域;知识图谱;热点
本文以Cite Space V 软件对近40年中国乒乓球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全面深入地展现各阶段的发展特征与不同领域的演变。
通过呈现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趋势与方向,以期为今后乒乓球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方向。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乒乓球研究特征与热点演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
为数据来源,采用主题、关键词、篇名为乒乓球、乒乓检索条件,发表时间为1974—2020年。
去除研究文献中的公告、通信、会议、新闻等,补充并完善作者、机构、题目、摘要、关键词、来源期刊和发文年份等,共得到中国乒乓球研究相关文章7377篇。
1.2.2
专家访谈法 本文在前期指标筛
选与数据下载方面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并在后期知识图谱分析中向不同方向的专家进行咨询。
1.2.3
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是运用
数学及统计学的比较、归纳、抽象等逻
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作者、参考文献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作者分析中可以识别出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作者、学术研究群体。
在机构上可以展现研究领域机构的组成,识别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及各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
1.2.4
词频分析法 词频分析法是依
据齐普夫定律,对能够表达文献研究主要内容的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统计的文献计量学方法。
通过主题词或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判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方向。
1.2.5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
方法又称结构分析法,是对社会网络中节点间关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属性进行揭示的一套规范和模式。
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网络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联系,如研究作者之间的联系、局部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网络等。
1.2.6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20.0软
件对知识图谱数据进行统计,并对不同阶段的各类数据进行相关图表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乒乓球研究学者特征分析
2.1.1
中国乒乓球研究阶段划分 钟飞
等(2017)将1992—2016年中国乒乓球研究文献划分为3个阶段,即理论探索阶段、线性增长阶段和深化完善阶段。
本文结合中国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历史,相关学者的划分及专家意见,将中国乒乓球研究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1974—1994年)、发展阶段(1995—2012年)和辉煌阶段(2013—2020年)。
2.1.2
中国乒乓球研究学者合作特征分析
在中国乒乓球的研究学者中核心作者共349位(表1)。
从图1、图2的核心作者合作特征上看,在其局部合作特征图上,主要核心作者中以部分高产学者为合作核心,并在各种合作关系下形成了既各自为团又相互合作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乒乓球研究成果呈现出高发期,部分年轻学者逐步形成新的外围合作网络。
从外围合作网络来看,基本处于“小杂居”的合作状态。
因此,中国乒乓球学者的整体合作网络基本上形
投稿日期:2022-10-18
作者简介:王海云(1988—),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校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3)03-065-04
期)662023年3月刊(总第119运动训练
成了以高产学者为引领、核心学者为主要支撑、众多学者错落分布的局面。
通过统计相关发文量与规模,笔者发现中国乒乓球研究学者形成了一个新老交替的“金字塔”型分布学术群体。
2.1.3中国乒乓球研究各阶段学者特征分析(1)起步阶段。
在各个阶段的合作特征上,迅速形成了初步相互联系的网络。
研究学者根据自身的关系网,以师生、同学、同事的关系进行科研合作,主要以当时的专业体育院校为基础,与当时的专业队进行结合,在训练手段、技战术创新、规则运用、竞赛分析等方面开启了国外乒乓球研究的先河。
(2)发展阶段。
中国乒乓球的强势崛起,相关技战术等方面的需求,使这一时期的合作开始横跨训练队与院校,高产学者成为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
在合作上形成由点状到线状的转变,不再是各高产学者的相互合作,而是转变为以高产学者为合作核心,以合作团体成员为连接中介的网状合作结构。
初步形成了中年、老年结合的学术群体。
(3)辉煌阶段。
该阶段呈现出了技术上“百花齐放”和学术上“百家争鸣”的现象。
各学者的学术争论与独立思考在众说纷纭中也逐步整合出主流思想,从而对当前乒乓球运动形成有效指导。
从这一时期的学者分布来看,不仅延续了上一时期多中心的线状合作网络,而且由于高产学者的迭代更新,出现了两个大的合作网络。
从其合作形式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逐步构建更多的多点中心相互合作的小型网络格局。
2.2 中国乒乓球研究机构分析2.2.1中国乒乓球研究机构分布特征分析在数量上,中国乒乓球研究机构中综合师范类院校占据首位,其次是各类高职院校与中小学校。
虽然各类体育专业机构与院校比例相对较低,但从发文量与平均发文量来看,则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整体上,以专业机构与体育院校为引领、综合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机构为新兴力量。
在各个阶段,不同类型的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各自的地位又有着不同的演变。
(图3)
从整体阶段的分布与合作来看,主要的合作分布在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师范院校之间。
这是因为这些专业体育院
表1 中国乒乓球研究各阶段学者数量统计表
发文量/篇56789101112131415~19≥20起步阶段1163410222000发展阶段39291414136652046辉煌阶段392414762614263
图 1 中国乒乓球研究起始(左)与发展阶段(右)学者合作特征图
图 2 中国乒乓球研究辉煌(左)与整体阶段(右)学者合作特征图
67
2023年3月刊(总第119期)
运动训练
校的发文量排在整个乒乓球研究成果的前10位,而综合示范院校凭借庞大的数量与专业研究人才成为高产机构中的主体。
因此,主要的合作以两者之间各个机构的合作为核心,凭借各自的优势与关系延伸出不同的合作形式与团体。
从其具体的合作联系来看,中间以专业体育院校为合作核心,在其合作中地域之间的合作较为明显,综合师范院校之间联系相对较少。
2.2.2
中国乒乓球研究机构合作特征分析
从研究机构类型数量统计(图3)与合作特征图(图1和图2)可以看出,虽然各类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很少,形成科研院所+专业队的合作模式,但各类机构相对分布均匀,在当时形成了以国家队与各省市专业队为合作龙头,科研所与专业院校根据其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科研攻关。
发展阶段的科研合作,以专业体育院校+综合示范类院校为主,这也奠定了后续的主要合作方式。
地方专业队与科研所的科研实力与相应成果开始逐步减弱。
辉煌阶段的合作,延续了上一阶段的主体合作。
在院校分布上,由于综合师范院校中各体育学科水平参差不齐,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以拥有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为主。
这也说明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科研水平的提升,各院校学者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各类机构的相关成果多少。
2.3 中国乒乓球研究主题与热点演变分析
2.3.1
中国乒乓球研究各主题分析 通
过对中国乒乓球相关研究的整体热点呈现,以及对相关指标聚类进行各类主题的划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打法与战术分析、各类教学、各级训练、竞赛规范、项目普及与人才培养。
(图4)
(1)技术打法与战术主题分析。
从各阶段的热点演进与关注重点来看,在打法研究上,其研究以早期欧洲弧圈球技术为起点,通过分析当时流行的上下旋球,并结合当时的训练,在原有的技术风格上加上了“转”,大大提升了中国队应对当时横拍全攻打法的能力。
在战术分析上,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球阶段、抢攻、前三板和双打方面。
(2)各类教学主题分析。
乒乓球
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学与高校两大层面,以普修和选修2种形式进行开展。
在具体研究上,以技术教学为手段,以兴趣培养为目标,以强身健体为目的。
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教学改革以各类乒乓球教学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良、效果的对比和现状的分析。
根据教学工具的更新,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形式在高校开展实验教学。
近年来,砂板乒乓也成为教学普及的新兴工具。
(3)各级训练主题分析。
在“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原则下,科学分析与集体攻关技术难点、技术弱点。
由于乒乓球独有的击球打法,手腕、前臂成为研究的重点。
只有采用有效发力与握
拍的方式并以此结合步法移动才能提升训练效果。
在特色的封闭集训中,有针对的内部模仿与刻意对抗需要通过各类训练方法,如多球训练、表象训练、心理训练、情绪训练方面的科学举措,增强了训练实战性。
近年来,体能提升成为乒乓球研究关注的热点,核心力量训练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
(4)竞赛规范主题分析。
科研人员通过相关技术档案与资料帮助运动员了解对手的各类情况,如打法、技术特点、各方面得分率、各级赛事表现。
在规则允许下,尽可能做出各种预案与训练演练。
赛后的技术统计与得失总结、后期训练安排更是成为常态,如团体名次波动、各类赛事规则的演变、新赛制
其他
(发文量/篇)
数量/篇发文量/篇平均发文量/篇
专业体育院校
专业体育院校
体育专业机构体育专业机构
综合师范院校
综合师范院校
44.6%14.7%
19.1%
0.6%3.9%
6.4%
50.9%
1000
118252704.5905716.3
151685112.3
103312851.3
200030004000
5000600059.8%
图3 中国乒乓球研究机构类型数量统计
图 4 中国乒乓球研究整体阶段研究主题热点图
期)682023年3月刊(总第119运动训练
下的技术特征发展、各选手的表现与技术特点等。
而各类重大赛事的数据统计与技战术分析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5)项目普及与人才培养。
随着乒乓球联赛的稳步发展,如何形成中国式乒乓球运动职业化体系,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从少儿普及到各级乒乓球队的建设,再到项目发展调查、青少年体教结合、后备人才的培养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乒乓球可持续发展。
在相关研究指导下,近年来赛事改革、推广与媒体传播的双赢局面逐步形成。
乒乓球全民健身赛事体系、乒乓嘉年华、砂板乒乓赛、地表最强12人赛等活动就是其中的代表。
所以,今后乒乓球项目的进一步普及与赛事体系的完善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2.3.2中国乒乓球研究热点演变分析 (1)中国乒乓球研究起步阶段主题分析。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当时国内外顶尖运动员的技术打法与战术分析上,如在第36届世乒赛中表现突出的蔡振华、谢赛克、曹燕华、郭跃华等运动员。
此届全胜的战绩也为研究者在技战术、训练等方面的分析提供了诸多资料。
(2)中国乒乓球研究发展阶段主题分析。
亚洲的中日对抗、三大赛的中欧对抗及千禧时代的大球改革与11分制,这些打乱了运动员以往的技战术系统,相关研究也更多地开始探讨训练系统与竞赛策略的重新构建。
随着釜山亚运会的规则适应与失利,相关研究向国内三线后备人才建设、各级联赛发展、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竞赛策略等方面展开。
新赛制与规则逐步得到相关学者的进一步探讨,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式。
(3)中国乒乓球研究辉煌阶段主题分析。
国内关注度的下滑、球赛的索然无味等问题暴露,使得相关研究侧向于
项目的平民化与娱乐化。
各类学校乒
乓球课程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集中
于教学实验、评价、改进、课程设计
等。
各类大众赛事的普及、乒乓球娱
乐活动的开展成为近年来研究关注的
热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国乒乓球研究的发展经历了起始
阶段、发展阶段和辉煌阶段3个阶段。
在研究学者方面形成了以高产学者为引
领、核心学者为主要支撑、众多学者错
落分布的新老交替的“金字塔”型分布
的学术群体。
3个阶段的分布与科研在
合作上经历了多点分布、线状网络和多
网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中国乒乓球研究机构整体上以专业
机构与专业体育院校为引领、综合师范
院校为主体、其他机构为新兴力量。
科
研合作上经历了科研院所+专业队、
专业体育院校+综合示范类院校的
转变。
中国乒乓球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打
法与战术分析、各类教学、各级训练、
竞赛规范、项目普及与人才培养。
各阶
段的研究重点经历了从技战术分析到竞
赛训练,再到现在的教学与普及。
由于
缺乏训练在心理层面的深层次探索,青
少年运动员关注过少,项目教练员、裁
判员的研究相对缺乏。
3.2 建议
由于相对固化的小范围研究合作成
为常态,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科研机构
的引领作用。
通过设立相应的乒乓球专
业机构(如中国乒乓球学院),整合各
方面的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国内乒乓
球研究科研实力。
技术打法的创新、器材变革都需要
训练手段的创新作为保障。
如何保持持
久的竞技水平,当前科研需要在已有的
技战术分析与训练上继续探索,同时也
要对今后的项目制胜规律有更加客观的
认知和把握。
项目的全民化普及与培
养基地的相关研究是今后的一个侧重
方向。
此外,加强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及
资源共享,是中国乒乓球引领世界乒乓
球发展的关键,需要研究者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潘文龙.世界竞技乒乓球运动发
展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太
原:山西师范大学,2014.
[2]钟飞,李荣芝,张园月.国内外
乒乓球研究热点与演化进程[J].上
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5):
82-89,94.
[3]陈春阳,袁吉,兰彤.“战队探
究”理念下高校乒乓球创新教学实验研
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
34(1):116-121.
[4]杨树安,张晓蓬.对中国乒乓球
队科学训练的思考[J].体育科学,
2000(2):30-33.
[5]周星栋,肖丹丹,张瑛秋.乒乓
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训矛盾及对策研
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
62-67.
[6]纵凤侠.O2O教学模式在高校体
育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18,38(27):63-64.
助﹑伤残保障和应急预案等。
学校应定期组织学习关于预防运动伤害的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风险与保护意识。
所有体育场地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引入“人责”制度,安排相关人员监控和管理室内外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确保学生安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
值意蕴、现实境遇与推进策略[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
34-45.
[2]陈安然.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
状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
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6.
[3]陈元欣,陈磊,李震,等.新发
展理念引领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
的方向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22,46(1):72-85.
[4]杨帅.大连市普通高校校园文化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5]李宏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
(10):30-31,39.
(上接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