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伤常见病证中医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

中医骨伤

名词解释1.骨化性肌炎:脱位时损伤了关节附近的骨膜,并与周围血肿相沟通,随着血肿机化和骨样组织形成,可引起骨化性肌炎。

2.放射痛:由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传导受到肿瘤、炎症、骨刺及椎间盘突出等造成的刺激或压迫可使疼痛沿着神经向末梢方向传导,以致在远离病变的受累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疼痛。

3.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4.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

5.膝关节脱位:6.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其周围的肌肉挛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

此时,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

这种现象成为弹性固定。

7.伤筋: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8.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儿童。

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折和破裂,骨折处有成角、弯曲畸形,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时的情况相似。

9.嵌插畸形:10.搭肩试验: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填空1.常规骨折夹板固定垫的放置方法一垫固定法、二垫固定法、三垫固定法。

2.骨伤科临床治疗基本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3.脱位的基本症状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4.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受伤姿势和骨折移位分为伸直型、屈曲型、背侧缘型、掌侧缘型。

5.脱位的晚期并发症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骨的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

6.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粉碎型。

7.锁骨骨折的移位特点内侧段后上方移位、外侧段前下方移位。

8.骨折复位包括功能复位、解剖复位。

9.标志伤肢增长的脱位有髋关节前脱位、肩关节前脱位。

10.上肢测量方法肩峰至桡骨茎突或肩峰至中指尖。

程宪福-百度百科

程宪福-百度百科

程宪福-百度百科程宪福,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1988年一一1996年拜著名祖传七世老中医朱济民为师,被收为入室关门弟子,传承学习朱氏中医8年。

2005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焦作市职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先后进修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科盾医院、右江医学院、郑州黄河科技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20余所大专院校和医院。

师承国医大师韦贵康、李佃贵教授。

2006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应邀出席中国名医论坛会议;2011年被中国医药卫生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名医;2009年9月被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微创委员会授于"中国骨伤微创名医"。

先后荣获五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0篇。

其中“程氏祛风壮骨活血散治疗风湿骨病的疗效观察”、”程氏鼻炎散治疗鼻炎的疗效观察"在第六届中医外治会议上获二等奖;“小针刀松解内服中药治疗腰肌劳损”、”吴氏水针刀配合三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分别在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微创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上获二等奖、一等奖。

独创“献福中医微创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疗效独特,先后被多家媒体采访报导。

“献福中医微创疗法”被《中国当代名医》栏目组列入中医文化传承基地;被《全球中医智库联盟》聘为专家组顾问;被编入《中国名医风采录》一书。

现任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微创委员会常委;献福中医微创疗法发明人;曹县献福风湿骨病研究所所长;献福中医微创股骨头坏死研究所所长;中国武当山道医协会副会长。

程宪福,道号程三福,在道教祖庭江西省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接受传度和颁发度牒,现为正一派道人。

喜欢运用中医、道医、灵丹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治疗,按五行、辨阴阳、论八调、重因果,注重五脏六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运用师父传承的十二世祖传秘方调理治疗各种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癌症放化疗后的身体调理治疗,其疗效神奇,达到了西医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肾虚(男女性功能减退性疾病、阳痿、早泄、性冷淡)等疾病从根本上调理治疗,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且不反弹,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患者服用后浑身有劲,精神涣发,身体就象年轻时一样,胜过西药伟哥。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包含方歌)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包含方歌)

中医医院⾻伤科常⽤中药⽅剂⽬录(包含⽅歌)⽅剂⽬录1、⼗灰散《⼗药神书》【组成】⼤蓟⼩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栀⼤黄牡丹⽪棕榈⽪各9克【功效及适应证】凉⾎⽌⾎。

主治损伤所⾄呕吐⾎、咯⾎、创⾯渗⾎【⽤法】各烧灰成性,研细末。

每服10~15克,⽤鲜萝⼘汁调服。

【⽅歌】⼗灰散治⼤⼩蓟,荷柏茅茜棕丹⽪;⼭栀⼤黄俱为灰,上部出⾎此⽅宜。

2、⼤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组成】⼤黄20克芒硝10克当归10克⽊通10克枳壳20克厚朴10克苏⽊10克陈⽪10克⽢草10克川红花10克【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瘀。

治跌扑损伤后瘀⾎内蓄,昏睡、⼆便秘结;或腰椎损伤后,伴肠⿇痹、腹胀者。

【⽤法】⽔煎服,药后得下即停服。

【⽅歌】⼤成活⾎便⽴通,硝黄枳壳厚归红;⽊通苏⽊陈⽪草,煎服不⾏加蜜冲。

3、五味消毒饮《医宗⾦鉴》【组成】⾦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

治创伤感染初期【⽤法】⽔煎服。

每⽇1~3剂。

【⽅歌】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与天葵⼦,煎加酒服效⾮轻。

4、四⽣丸《妇⼈良⽅》【组成】⽣地黄12克⽣艾叶10克⽣侧柏叶10克⽣荷叶10克【功效及适应证】凉⾎⽌⾎。

治损伤出⾎,⾎热妄⾏,或吐⾎,衄⾎【⽤法】⽔煎服。

【⽅歌】四⽣三叶在其间,艾柏鲜荷⽣地餐;热迫⾎⾏成吐衄,⾎随⽕降⼀时还。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组成】乌药砂仁⽊⾹元胡⾹附⽢草【功效及适应证】理⽓⽌痛⽤于损伤后⽓滞疼痛。

【⽤法】⽔煎服。

【⽅歌】加味乌药汤砂仁,⾹附⽊⾹乌草伦;配⼊⽞胡共六味,损伤滞痛服之堪。

6、仙⽅活命饮《外科发挥》【组成】炮穿⼭甲天花粉⽢草乳⾹⽩芷⾚勺贝母防风没药皂⾓刺归尾各3克陈⽪10克⾦银花10克【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痛。

治⾻痈初期。

【⽤法】⽔煎服⽤。

【⽅歌】仙⽅活命⾦银花,防芷陈⽪皂⼭甲;贝母花粉及乳没,⾚芍⽢草酒煎佳。

7、⾎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勺6克柴胡3克⽢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膝10克【功效及适应证】活⾎逐瘀,通络⽌痛。

三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

三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

三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30 例
李 方 庞学丰3 广西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学会 (南宁 530021) 摘 要 目的: 观察祛风湿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三痹汤 ( 黄芪、 党 ) 参、 牛膝、 白芍、 茯苓、 秦艽、 杜仲、 续断、 防风、 熟地、 独活、 桂枝、 川芎、 当归、 甘草、 细辛 治 疗本病 60 例。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3% 、 60. 0% (P < 0. 05) 。 起效时 间、止痛起效时间、 消肿起效时间: 均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 0. 05) 。 提示: 三痹汤具有 补益肝肾, 养血祛风 , 散寒止痛的功效, 有明显的改善症状和体征的作用。 主题词 关节炎 , 类风湿性 �中医药疗法 祛风湿剂�治疗应用 @ 三痹汤 2003 年 3 月 ~ 2007 年 5 月, 笔者应用三痹汤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30 例, 并与单纯应用布洛芬及雷公藤 多甙片治疗 30 例作对照观察比较 ,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60 例, 均为门 诊患者 , 均符 合 1987 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协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 断标准 [ 1] 和 1988 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 会议拟定诊断标准 [1 ] 分为早、 中、 晚期, 中医辨证均为 [1] 寒湿痹阻型 。 但排除以下病例: ①年龄 18 岁以下或 65 岁以上;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对药物过敏者; ②晚期 关节重度畸形、 残废、 丧失劳动力者; ③未按规定用药 ,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 者。随机分为 2 组, 治疗组 30 例, 男 24 例, 女 6 例; 年 龄 29~ 65 岁, 平均 ( 52. 48± 9. 39 ) 岁; 病情程度: 轻度 9 例 , 中度 15 例 , 重度 6 例; 病程 1~ 10 年 , 平均 ( 4. 5 ± 1. 1) 年; 对照组 30 例 , 男 26 例, 女 4 例; 年龄 26~ 64 岁 , 平均 ( 54. 58. 2) 岁; 病情程度: 轻度 12 例 , 中度 14 例, 重度 4 例; 病程 0. 8 ~ 9 年, 平均 ( 4. 9± 1. 3 ) 年。 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三痹汤: 黄芪 30g, 党参、 牛膝各 15g, 白芍、 茯苓、 秦艽、 杜仲、 续断各 12g, 防风、 熟地、 独活各 10g, 桂枝 6~ 9g, 川芎、 当归、 甘草各 6g, 细辛 3g。随证加减: 上肢关节痛加羌活 10g, 姜黄 9g; 手足麻木冰冷加制川乌 6g, 威灵仙 12g 或制附子 6g; 发热加石膏 30g , 知母 10g; 项背痛加葛根 30g; 血瘀加 丹参 12g, 三七 6g; 每日 1 剂, 水煎至 200m l, 早晚分两 次服。 对照组 30 例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0. 3g�次 , 每 日 3 次, 雷公藤多甙片 20mg , 每日 3 次; 两组均以 30d 为 1 疗程 , 2 个疗程评价疗效。 3 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 (530011) 观察指标 : ①晨僵时间、 关节疼痛、 关节肿胀、 双 手握力、 近距离行走时间情况; ②治疗前后检查血沉、 抗链 “ 、 类风湿因子、 血、 尿常规、 生化全项检查; ③ O” 药物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 θ x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 验, 计数资料采用 R idit 检验。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拟定 [ 2] ①临床治愈: 症状全 部消失 , 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 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②显效: 全部症状或主要症状消除, 关节功能 基本恢 复, 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 , 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③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 明显进步 , 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 , 或者失去工作 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 , 主要检查 指标有所改善。 ④无效: 和治疗前比较 , 各方面均无进 步。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 例 , 临床治愈 10 例 , 显效 8 例, 有效 7 例 , 无效 5 例 , 总有效率 83. 3%; 对照组 30 例, 临床治愈 5 例, 显效 6 例 , 有效 7 例 , 无效 12 例, 总 有效率 60. 0%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 药物起效时间比较: 止痛起效时间: 治疗组平均 (15. 13± 3. 26)d, 对照组平均 ( 21. 23± 2. 73 ) d; 消肿起 效时间: 治疗组平均 ( 20. 36± 2. 86 ) d, 对照组平均 ( 24. 18± 1. 32) d。 治疗组的止痛和消肿效果均明显优于对 照组 ( P < 0. 05) 。 治疗期间治疗组 4 例出现胃肠不适 , 大便烂等症 状。 对照组 13 例出现胃脘痛、 恶心、 欲呕、 腹泻、 口干、 偶见皮疹等 , 停药后改善。 治疗组无 1 例因不良反应停 药, 对照组有 3 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 (R A ) 是一种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 其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 疼痛、

名医钟友鸣运用“健脾补肾”骨伤内治的临证经验

名医钟友鸣运用“健脾补肾”骨伤内治的临证经验

名医钟友鸣运用“健脾补肾”骨伤内治的临证经验在骨伤治疗上,中医有着独特优势。

在中医理论中,身体是一个整体,在治疗骨伤的过程中,需要内外兼顾,辩证施治,在内治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健脾补肾。

在文中就名医钟友鸣的骨伤内治临证经验进行进行介绍。

标签:健脾补肾;骨伤内治;经验;钟友鸣1 钟氏骨伤治疗方法介绍钟氏骨伤在乐山有悠久的历史,从钟友鸣祖父传承至今已有4代。

钟氏骨科流派来源于佛家伤科与道家伤科,流派治疗骨伤以外治法见长,手法正骨以稳准快轻巧为要决,骨伤疾病治疗内外兼顾,辨证施法,内治重在健脾补肾。

钟氏骨科逐步在中医骨伤科领域形成了具有特点的骨伤学体系。

“肢体损于外。

则气血伤于内。

营卫有所不贯。

脏腑由之不和。

岂可纯任手法。

而不求之脉理。

审其虚实。

以施补泻哉”。

经过钟氏多年探索,注意到骨伤疾病的治疗,离不开健脾和补肾,慎斋云:“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错病不愈、必伤及脾胃之中”。

在治疗上必先健其脾再补其肾、饮食自倍,精气日旺,生化之源充足。

则骨折可愈。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的。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命门真火,为先天之本。

“先天为后天之根”(《医述》)。

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

所以说:“脾胃之腐化,尤赖肾中这一点真阳蒸变,炉薪不熄,釜爨方成”(《张聿青医案》)。

“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傅青主女科·妊娠》)。

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才能充盛。

故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医门棒喝》)。

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辩证关系。

总之,脾胃为水谷之海,肾为精血之海。

“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

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三方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中度风湿类风湿)乌头汤(重度风湿类风湿)

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三方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中度风湿类风湿)乌头汤(重度风湿类风湿)

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三方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中度风湿类风湿)乌头汤(重度风湿类风湿)人人都知道,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

其实,非不可治也,未得其术也,治不得法也。

汉代医圣张仲景,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他的《伤寒杂病论》给出了治疗方法,药简力专效宏,疗效确切。

但因时年代久远,现代很多人不读经典或读不懂经典,致其埋没。

其原因,一是有的不知道这些经方的用途,因为当时张仲景著书用的是医古文,所用词汇或为历节,或为脚气,而现代人只知道西医名词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多人不知道,这其实说的是同一种病,于是也就不知道使用这些经方了。

二是有些人不会用经方,现代人已习惯于按病名寻方,而不会辩证论治。

而真正的中医从来都是辩证论治,有时一病用多方,有时一方治多病,而不是辩病论治,一方对一病。

而经典著作讲的都是证,虽有时说病名也和现代病名含义不同。

按现代病名去找方肯定找不到。

三是不敢用经方或不愿用经方,中医之秘在方更在药,贵在因人而宜,对证治疗,不敢用者多因经方只给出一个基本量,实践中可能因用量失误造成不良反应,下面要介绍的三方都存在这个问题,用量不足可能引起反激,使患者觉得更疼更重,用过量可能使患者难以承受,于是不敢用。

还有的不是不懂,只是不愿用的,是因为要赚钱,三五付药治好了怎么赚钱?给你点去湿活血止痛的药,病情有缓解但就是去不了根,可以长期赚钱。

这三种类型的医生实在可怜、可悲、可恨。

为更好地解除患者痛苦,现将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三个经方介绍如下:•1.治痛风方:甘草附子汤(此方亦可用于治疗轻度风湿关节炎,如膝部疼痛略有红肿者,包括膝关节增生、积液、滑膜炎、半月板受损等)此方出自《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原文如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附子二枚(炮击皮)桂枝四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风湿与骨伤常见病治疗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风湿与骨伤常见病治疗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风湿与骨伤常见病治疗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中医风湿与骨伤的治疗是一项常见任务。

中医理论认为,风湿与骨伤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和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中医师会采用一系列中草药、按摩和针灸等疗法来恢复平衡,并改善患者的症状。

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工作中常见的中医风湿与骨伤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风湿的治疗风湿是指由于机体受到风寒、风热、风湿等外邪入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活动不便等症状的一类疾病。

在中医行业工作中,中医师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 中草药疗法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配制针对性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桂枝、防风、川芎等,这些草药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

2.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舒缓疼痛。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按摩手法和穴位进行治疗。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行业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将细针插入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达到治疗风湿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电针和腧穴贴压等。

二、中医骨伤的治疗骨伤是指骨骼受到外力撞击、扭转等因素而造成的损伤。

在中医行业工作中,中医师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 中草药疗法中医师通常会根据骨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选择适合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石膏、红花、藁本等,这些草药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修复。

2. 外治法外治法是通过外部施加药物或物理疗法来治疗骨伤。

常见的外治法包括外敷药物、热敷、贴敷等。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外治法进行治疗。

3. 针灸疗法针灸同样适用于骨伤的治疗。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畅通,加速骨骼的愈合。

常用的针灸手法包括扎刺、拔罐和艾灸等。

总结: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风湿与骨伤常见病治疗主要包括中草药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针灸疗法和外治法等。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安卫字〔2011〕110号安康市卫生局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市直各大医院:现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并按安卫字〔2011〕73号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电子版请到安康市卫生局网站医政管理栏目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共计20个科目92个病种)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共计18个科目78个病种)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通知抄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康市卫生局政办科2011年3月18日印发共印40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20个科目92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骨伤科(9个)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4、骨蚀(股骨头坏死)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6、桡骨远端骨折7、锁骨骨折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踇外翻肛肠科(5个)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肛裂病(肛裂)3、脱肛病(直肠脱垂)4、痔(混合痔)5、肛漏病(肛瘘)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附件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18个科目78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2、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

中医骨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骨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骨病的名词解释中医骨病,又称为骨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主要研究与诊治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骨病常被归类为伤科或是外科,它始终与中医的病证辨析和治疗方法相结合。

中医骨病注重病因辩证,采用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瞄准疾病根源,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一、骨病的定义与分类骨病是一种影响人体骨骼系统功能的疾病,其病因多样,分为外伤、内伤与先天缺损三种主要类型。

外伤性骨病是因剧烈的外力作用而导致骨骼损伤,如骨折和脱位等;内伤性骨病主要是由于内因所引起的疾病,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先天缺损性骨病则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如骨骼畸形。

二、骨病的常见症状1. 疼痛:骨病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持续性疼痛,有的发作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可以是局部或者全身,严重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活动受限:骨病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无力等问题,使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3. 畸形:有些骨病患者会出现畸形表现,如关节变形、骨骼外凸等,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4. 感觉异常:骨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等,影响神经功能。

三、中医对骨病的辨证思路中医对骨病的辨证侧重于病因病机的辨析和辨证施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察证:通过象寒热、虚实、痛楚等临床症状,探寻病变的本质。

例如,显寒症状、脉沉缓、关节僵硬等表现,可以确定寒邪困阻和湿寒病机的存在。

2. 辨证: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上述察证结果,进行病机辨析,判断病证所属的中医病名。

如骨折、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

3. 问诊:通过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病史、病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为进一步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

四、中医骨病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骨病主要采用草药煎煮、外敷、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强调维护人体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

以下是中医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1. 中药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益气固骨等功效的中草药进行中药煮汤或制成外敷药膏。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治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治

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介绍及常见疾病防治从治疗方式以及治疗病症目标来说,中医骨科以及西医骨科并没有根本区别,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西医骨科在现代化治疗过程中,同样会使用中医骨科的方法治疗远端骨折;中医骨科医生也会采用现代化骨科的方法治疗复杂性骨折问题。

一、中医骨伤科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科隶属于临床医学领域中是目前比较重要的防止骨折、伤筋、脱位和内伤的专业学科,严格来说中医骨伤科并不完全属于中医领域,因为该科室的建立和发展是基于中医治疗理论,但是所使用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则充分结合了现代化医学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中医骨伤科包含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金匮要略、中医临床思维训练、临床实践方法学讲座、中医内科病因病机学、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实践与应用、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药理学、内经、伤寒论、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二)与西医骨科的区别从本质上来看,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分科的一种,其治疗方式与探病流程与西医骨科十分相似,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病症,因此中医骨伤科的常见治疗病症包含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相比西医的骨科来说,中医骨伤科诊断利用望闻问切,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中药、正骨、按摩、针灸以及夹板固定等方式治疗疾病;而西医骨科诊断利用视触叩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在治疗骨骼疾病时,主要利用手术的方式,并结合内外固定法医治,而相对复杂性创伤西医的治疗方法相对比较优越成熟,但是中医骨伤科由于使用中医整体系统化的疗法,可以在不开刀手术的情况下治疗病症,对于患者身体的损害和影响相对较小,并且中医治疗相对比较灵活,能够更快的让患者恢复骨骼功能。

二、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防治(一)辨证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症治疗过程中,腰间盘突出的病症是中老年群体的高发病症种类之一,所以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病症特点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首先需要分辨患者病症的种类。

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根治类风湿100%的偏方

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根治类风湿100%的偏方

治疗风湿病最好的药根治类风湿100%的偏方风湿病也称痹证、痹病等,是指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瘀气滞,导致机体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变形、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

风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而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医学认为,在风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邪气传变,还是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以及内脏病变显现于外,影响肢体关节等,都有经络的参与,经络与风湿病密切相关。

无论对经病、腑病或脏病,能恰当地配伍引经药物作为向导,使药力直达病所,这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易水学派张元素依据《黄帝内经》,首创“引经报使”理论,对药物引经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取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

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在风湿痹证的治疗过程中,将引经药进行归类,总结用药规律,在辨证的基础上,明药性专司之意,知制方专主之理,酌情加入引经药,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本病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引经药物的分类历代记载的引经药物多用于内科杂病,能够用于风湿痹证治疗,疗效确切的毕竟有限,散见于各类医案、方书、论著中,经整理后可归纳为4类:经络引经药、病症引经药、部位引经药和穴位引经药。

由于穴位引经药运用较少,故不做总结。

本文重点论述临床常用的经络引经药、部位引经药、病症引经药。

1.1 经络引经药1.1.1 十二经引经药目前经整理一般分为两类:一为按十二经记述,如手太阴肺经为桔梗、升麻、葱白、辛夷,手少阴心经为黄连、细辛,手厥阴心包络经为柴胡、牡丹皮,手太阳小肠经为竹叶、木通,手少阳三焦经为连翘、柴胡,手阳明大肠经为白芷、石膏,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足少阴肾经为细辛、肉桂,足厥阴肝经为吴茱萸、柴胡、川芎、青皮,足太阳膀胱经为羌活,足少阳胆经为柴胡、青皮,足阳明胃经为白芷、石膏、葛根。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2016年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骨伤科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目录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一、病名 (1)二、诊断 (1)(一)疾病诊断 (1)(二)疾病分期 (2)(三)证候诊断 (2)三、治疗方案 (2)(一)手法治疗 (2)(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三)牵引疗法 (4)(四)针灸疗法 (4)(五)手术治疗 (4)(六)护理 (4)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五、疗效评价 (5)(一)评价标准 (5)(二)评价方法 (5)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一、病名 (7)二、诊断 (7)(一)疾病诊断 (7)(二)证候诊断 (7)(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三、治疗方案 (8)(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二)手术治疗 (10)(三)药物治疗 (10)(四)康复治疗 (11)(五)护理 (11)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五、疗效评价 (12)(一)评价标准 (12)(二)评价方法 (12)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痹病 TCD编码:BMY091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ICD-10编码:M51.2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中医学辩证治疗骨伤疾病

中医学辩证治疗骨伤疾病

中医学辩证治疗骨伤疾病在中医学中,人体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在进行生命活动的时候就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反应,使脏腑功能运动的物质基础有津液和气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骨科疾病,而中医治疗骨病的有效性也是根据历代医家临床实践而确定的,目前中医治疗骨病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其中有不少方法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先进水平。

一、骨病的常见分类骨病又叫“骨病学”,与“骨伤学”和“筋伤学”并称三大骨科病学。

(一)风湿性关节炎该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或急性结缔组织炎症,反复发作之后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并且以肌肉和关节出现游走性的酸楚疼痛为主要特征,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多数发病患者以关节疼痛和急性发热起病。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疾病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的免疫系统疾病。

因为滑膜炎反复并且伴随持久性发作,会导致关节中的骨质和软骨破坏,导致关节出现功能性障碍,甚至是残废现象。

因本病会影响全身器官,所以本病又叫做类风湿病。

(三)退行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又叫肥大性关节炎,指的是因为人体老化而逐渐出现关节痛、腿痛和腰痛的症状。

因为该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所以也叫老年性关节炎。

身体自然退化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中老年之后,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出现退行性的变化,关节组织和骨也不例外,该疾病尤其多发于多活动关节和承重关节。

在生活中如果因为过度使用某些关节会更促进关节发生退化性关节炎。

除此之外,长期不科学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引起退行性关节炎,甚至会加快该疾病的发展。

(四)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风湿病的范畴,该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其中一种。

目前在临床上,导致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病变部位是脊柱,特别是会累及骶髂关节,从而引起脊柱的纤维化和强直,会造成不同的肺、眼、骨骼、肌肉的病变。

同时该疾病也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

(五)颈椎病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颈神经根综合征以及颈椎骨关节炎的综合统称,也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疾病为基础的病症。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一、艾灸关元、气海缓解骨科术后癃闭和拔尿管后小便淋沥1、原理:温通经络,益气扶正,改善血液循环,疏通气血而起到调理三焦,温补下元,通阳利尿,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以达到术后尿潴留患者小便自利的目的。

2、适应症:骨科术后尿闭之患者、骨科术后留置尿管者拔除尿管后小便不出者。

3、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 灸治的禁忌点:睪丸,大血管的深处部,妊娠五个月以上的女性,高血压及高热度者。

二、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1、原理:大承气汤具有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和中化食,安和五脏,软坚化燥,泻下清热,理气止痛之功效。

2、适应证: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急腹症和胃肠道出血,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虚症病人,脱症,脑疝患者禁用。

三、开天门缓解骨科患者创伤后精神压力、促进睡眠1、原理:开天门按摩头颈部诸穴,能调整血管的舒缩功能,具有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的作用。

即使无病通过按摩也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2、适应症:骨科创伤后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头胀、失眠。

3、禁忌症:凡有头部外伤、皮疹、血液病患者、过敏的患者禁用。

四、四黄水蜜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痛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2、适应症(1)闭合性骨折后疼痛。

(2)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3)各类筋伤。

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痛,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用。

五、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1、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2、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医药源远流长,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现代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中医药依然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医药理论与骨伤科疾病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阴阳失衡、气血运行障碍等原因引起的。

在骨伤科疾病中,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导致了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理阴阳,活血化瘀,以及促进组织修复等。

二、中医药治疗骨折骨折是骨伤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可通过药物和针灸等手段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或外敷的方式使用,以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的作用来促进骨折愈合。

同时,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理气血,以及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三、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减少,易于发生骨折。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调理气血、益肾固骨的方法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一些中药具有促进骨细胞再生、增加骨量的功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关节疾病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也属于骨伤科疾病的范畴。

中医药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中药可以通过温通经络、祛风湿的作用来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中医药的针灸和推拿手法也可以刺激穴位,改善气血循环,以及缓解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五、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在骨伤科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中医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理论强调全面治疗,包括调理身体、恢复功能,以及预防复发等。

经过手术或者其他治疗后,中药和针灸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加快康复进程,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六、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挑战与前景虽然中医药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科学验证和规范治疗方法。

中医药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骨伤科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

其发病多与外感风、寒、湿邪,正气不足,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滞经络关节,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从而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

正气不足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如肝肾亏虚、气血虚弱等,使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在诊断方面,中医骨伤科学注重四诊合参,即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关节形态、肤色、舌苔等;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时间、诱因、疼痛特点、全身症状等;切诊包括切脉和触摸关节,以了解脉象和关节的温度、硬度等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资料,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正邪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医骨伤科学有多种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小针刀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方剂。

比如,对于风寒湿痹证,常用的方剂有乌头汤、防风汤等;对于风湿热痹证,常用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等;对于肝肾亏虚证,常用独活寄生汤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症状加减药物。

例如,关节疼痛明显的,加用延胡索、乳香、没药等活血止痛;关节肿胀明显的,加用茯苓、泽泻、薏苡仁等利水消肿。

针灸推拿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足三里、肾俞、脾俞、大椎、风池等。

推拿则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

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推法、拿法等。

在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轻重和力度,避免对关节造成损伤。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中医骨伤科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治疗骨伤科疾病。

在中医骨伤科中,
痛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各种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等。

针对这些
痛证,中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可以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方法
进行有效的治疗。

在中医骨伤科痛证的分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寒痛证、热痛证、痹痛证、痉痛证、血瘀痛证等。

下面将对这些痛证进行详细介绍。

寒痛证
寒痛证是中医骨伤科中的一种常见病证,主要是由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或身体虚寒
等原因所致。

其临床表现为疼痛部位感觉冷、舒展不利、疼痛剧烈,并且可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困难等症状。

在中医治疗上,主要采用辛温解表、温经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温针、灸法等。

同时建议患者避免受凉、注意保暖,调节饮食,避免食用寒凉食物,以加快寒痛
证的康复速度。

痹痛证是指由于风寒湿邪、气滞血瘀等原因导致的疼痛症状。

其临床表现为关节或肌
肉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发热、皮肤紫绀等情况。

在中医治疗上,主要采用祛风散寒、活
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艾灸、拔罐、推拿等。

同时在饮食上建议患者忌食生冷食物,
多食温热食物,以促进痹痛证的康复。

血瘀痛证
中医骨伤科痛证的分类具有较为丰富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
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饮食调理,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加速痛证的康复。

希望通过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的介绍,能
够对患者有所帮助,促进病情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骨伤常见病证中医治疗方案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风寒湿痹证: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防己,黄芪,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木香,乳香,甘草。

2 、风湿热痹证: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茯苓,石膏,川芎,
白芍,独活,黄芩,生地,白术,细辛等。

3、瘀血闭阻证、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地龙,川芎,没药,香附,羌活,秦艽,牛膝,甘草。

4、肝肾亏虚证: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杜仲、菟丝子、制附子、肉桂、当
归、甘草。

二、颈椎病
1、颈型颈椎病: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麻黄,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参、板兰根、
金银花等。

2、神经根型颈椎病: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五灵脂、秦艽、香附、牛膝、地龙、党参、苍朮、白朮、升麻、葛根、泽泻、炙草、大枣,如伴有麻木加蜈蚣、全蝎。

以麻木为主。

3、椎动脉型颈椎病: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

4、脊髓型颈椎病:地黄饮子:附子、桂枝、肉苁蓉、山茱萸、熟地、巴戟天、石菖蒲、远志、石斛、
茯苓、麦冬、五味子,合圣愈汤:黄芪、党参、当归、赤芍、川芎、熟地、柴胡。

三、腰椎间盘膨出
1血瘀证:逐瘀汤加味:当归、赤白芍、川芎、地龙、桃仁、二活、牛膝、木瓜、防己、乌药、灵仙、元胡、青皮、炮甲、三七、伸筋草等。

2、寒湿证: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云苓、当归、全虫、防风、川芎、党参、熟地、白芍、炙甘草等。

3、湿热证:四妙散加味:黄柏、苍术、牛膝、薏仁、木瓜、当归、全虫、骨碎补、川断、炮甲、红花、地龙、赤芍等。

4、肝肾亏虚:黄芪、当归、细辛、全虫、炒苍术、炒白术、牛膝、炮甲、骨碎补、川断、五加皮、威灵仙、薏仁、木瓜、杜仲、熟地、山药、山茱萸、云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