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花木兰人物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最新的花木兰人物介绍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下面是惠好考试网分享的花木兰。
供大家参考!
花木兰介绍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
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
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
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
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
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
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
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
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花木兰,魏氏女,西汉谯城(今亳州市谯城区)东魏村人。
名木兰,后称花木兰。
其父名弧,乃汉初千夫长。
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央视版花木兰(3)木兰墓位于亳州城东魏村北,冢丘高大,苍松环护,翠竹成林,乡人又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为木兰生日致祭。
木兰戍边之地名曲逆,即今河北省顺平县,该地人民为感激木兰的恩德,从汉代起就为其立庙建祠,历经多代,香烟不绝。
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则天到泰山封禅,路经亳州,游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孝烈将军
木兰替父从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先知她不受封赏。
后又听说她还是一位未出阁的女郎,而且貌美,欲纳其为妃子,下旨召木兰进京。
皇上一见,木兰果然是位绝色佳人,喜不自禁地说:孤王见你才学过人,武功高强,忠孝皆全,国色天香,想把你封为妃子,不知意下如何木兰闻说如雷击顶,暗暗想道:从前昏王因迷恋酒色,祸乱朝纲,以致国势衰危。
今四方稍定,不思治国安民,反而封宫选妃,岂不又要重蹈覆辙她蹙了一下眉头,说道:皇上恩泽,怎敢不受只是小女子自幼立下3桩誓愿,若不实现,永不嫁人! 皇上心喜
道:这好办,你说吧,不要说3件,就是30件、300件.孤王不惜千斗金,万斗银,也要办得使你满意。
香港版本花木兰(2)木兰说:其一,小女子替父从军,一为尽孝,二为尽忠,三也是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
小女子认为天下男女均为人,各有长短,男子做得到的,女子未必不能做到!自前朝实行科选以来,未有女子应试人选者,诚请陛下颁一道圣命。
让天下女子也可习文弄武,开科人选,为国尽忠。
皇上听后一愣。
木兰又道:其二,天下之大,当今女子竟无立足之地:在娘家说是人家的人,到婆家须姓夫家的姓,出嫁叫姓人,恳请让男女均可自立门户。
男可娶女,女也可娶男。
男娶女时,生儿育女随夫姓,女娶男时,生儿育女随女姓皇上不解道:这是为何呢木兰说:不如此,世人就认为只有男子能传宗接代,女子不能,这样,就将后患无穷。
木兰又说:其三,无论庶民还是皇上,均须一夫一妻,违者罚罪皇上听完这三愿.哈哈大笑说:真是女子之见啊!自古男女有别,孤王岂能改变。
傍晚,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封木兰为贵妃,木兰问起誓愿的事,皇上只字未提,木兰遂称病不往。
一连三道圣旨,木兰见逼,知道无望,便手书天下安好4个大字。
安好是什么意思呢拆解起来就是:室中有女方为安,有男有女、男女平等方为好。
木兰写好,置于案上。
望了望窗外苍茫的天空,然后自缢于画梁。
皇上得知,心中惊惭,见木兰所书天下安好 4个大字,不解其意,命人殡以厚礼,于亳州东郊5里魏园村下葬。
后人为纪念木兰,在她家乡修建木兰祠,大殿上书唐高宗御赐的孝烈将军
4字。
[1]
家庭状况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2],因此,木兰
之争历代有之。
据了解,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江苏人说她是泰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
关于花木兰故里的传说就众说纷纭。
花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
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
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祠堂葬地
祠堂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今谷熟县(今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
至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
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
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赞颂民歌
历史上有一篇赞颂花木兰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也是长篇叙事诗、咏史诗。
相关考证
花木兰画像(2)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上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石碑,碑文后附有《木兰辞》全诗。
碑文开头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睢阳境南,东距八十里曰营廓,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
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祀,乃将军生朝。
在据《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
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
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
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
后凯还,天子嘉其功。
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
[3]
花木兰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
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
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意思是木兰姓魏,替父从军后辞官不受,皇上知道真相后又想把她召到后宫中,但木兰宁死不从,自杀身亡,皇上大惊,于是追赠木兰将军称号。
现河南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相关记载
花木兰(一说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
)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4]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
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种,特别是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
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再说朱姓木兰。
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杜牧也写有《题木兰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
这说明木兰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
杜诗里的木兰庙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至今还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坊等遗址。
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木兰应姓朱。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
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
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
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
隆宠不赴,恳奏省视。
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
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
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
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
以死誓拒之。
势力加迫,遂自尽。
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年代考证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
而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等等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这种说法来自于清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
后与窦线娘交战被擒,线娘验明她女性身份,与之结为姐妹。
窦建德兵败,线娘请花木兰送信给罗成,木兰途中回乡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为女儿身,要招其入宫。
花木兰将书信交于妹妹花又兰,托她代为送信后自刎身亡。
(《隋唐演义》第56、57、60回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