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位置》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

关于确定位置,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得到数对后的现固应用,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

因此,教学本节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座位图,经历探索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对的意义,发展符号意识。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由位置写出数对,直观感受坐标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含义,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不能再单纯的依赖模仿和接受性学习,而应该更多地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我注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练,同时借助有动画和声音效果的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准备了课件,方格纸和座位卡。

2、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实践探索。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

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通常学生的学习起点由三个:逻辑起点、现实起点与思想方法起点。

本节课我是针对学生的现实起点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向前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介绍自己
坐的位置,通过预习反馈,明确要想准确地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必须知道自己是第几行第几列,从而为接下来探索“数对”做出了铺垫,让学生感受学习确定座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第几列第几行的形式,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

(板书:确定位置),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师说出学生的位置,并让学生记录,并且有意的加快速度,让学生跟不上,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从而引发思考:怎样记录位置会比较快呢?学生尝试创造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结合自己想法予以展示,培养学生们探究意识,并通过学生不同想法的碰撞,引出这一抽象概念——“数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了避免学生单一借助实际的教室座位来理解“数对”,带来认知上的局限性和学习上的疲劳感。

我通过课件,将实际的教室座位改为半抽象的座位表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素材顿时鲜活起来,为学生建构“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新知铺架一个阶梯。

随后又将教室平面图半抽象的座位表抽象成“点”。

然后让课件再出示横竖“线”,最后形成了方格图。

这样做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单纯地作为知识点进行教学,也不能漫无目的的让学去胡乱猜测,而是设计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写出自己和同桌位置的数对,再用数对说一说小强小英小青的位置,与同桌交流在方格图上找点的方法,并及时总结:每个数对都对应一个同学说的位置,恰恰体现了数学中的对应思想。

最后,课件出示表示全班同学位置的数对,并观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小组内合作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分析思考,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圈出(2,5)和(5,2)的表示位置,观察并思考位置是否相同,并解释其中道理。

同时展示学生的学习卡片,辨析数对的有序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使概念内化与形成。

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数对的应用价值。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在停车场中实际我们也可以利用数对来表示。

第二关:在宠物商店中我们也会遇到有趣的数对淘气的小鸟。

第三关:我们的中药博大精深,知道医生是如何快速找到中药吗?你能来试一试吗?
第五个环节:拓展。

把数对的知识由教室拓展到课外。

数对的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较少。

所以我先通过课件介绍数对的发展起源,再介绍棋盘,地球经纬度等生活中的实例......拓展了数对的应用领域。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挖掘数学价值,体现数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既把握了良好的数学教学契机,又实现了课程回归生活的思想。

第六个环节:全课总结,深化认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使用的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的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反观这一节课,我改变以书教书的方式,用现实的班级座位,活生生的情境代替课本的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另外我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建构模型,创造出“数对”的表示方式,让学生亲历数学化这一过程。

我的教学安排合理有序,有层次性,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用方格表示具体的座位,引出数对,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了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最后,通过神奇的文字墙,再一次运用数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无限探索之情,使感情升华,深切领悟数学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