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z y b j /g k m l p t /c o n t e n t /7/7005/p
o s t _7005792.h t m l .[8] 邓昊辉,李立亚,汪小庭.上海松江区长护险定点护理站发展情况研究[J ].中国医疗保险,2021(12):38-42.
[9] 张园.构建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新模式[J ].中国社会保障,2022
(4):40-41.[10] 任欣,
肖树芹,范环,等.北京市社区重度失能老人居家治疗及需求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19,33(18):3238-3241.[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Z ].国卫医发 2022 15号,2022-04-29.
[12] 王芹,王琳,田莉,等.护理人力短缺管理措施进展[J ].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5):486-488.[13] 胡苏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 上海案例分析[J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4):84-92.[14] 黄懿炘,
刘美兰,彭献莹,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居家护理服务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21,36(11):102-105.[15] 曹宜璠,
王常颖,谢春艳,等.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开展现况调查[J ].中国卫生资源,2022,25(1):68-73.[16] 张坤. 互联网+护理服务 背景下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J ].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4):120-122.[17] 胡亚琼,
万曜,达罗,等.上海失能失智老人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21,40(3):55-60.[18]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 互联网+护理服务 试点工作的通知[E B /O L ](2021-06-25)[2021-06-25].h t t p ://w s j k w.g d .g o v .c n /z w g k _b m w j /c o n t e n t /p
o s t _3330201.h t m l .[19]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E B /O L ](2020-12-17)[2020-12-17].h t t p ://w w w.n h c .g o v .c n /y z y g j /s 7653p
d /202012/19a 2617b a 8
e 641b e a 9a c 2472e a 04c 82a .s h t m l .
[20] 倪培凡.
南通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基于日本经验启示[J ].价值工程,2020,39(19):253-255.[21] 张佳燕,
赵缨.上海市医院护士开展 互联网+护理服务 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22,36(19):3508-3512.
[22] 尤渺宁,
田军,曹祥,等.肿瘤科护士癌性伤口管理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22,22(8):1136-1142.[2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发布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E B /O L ].(2020-06-28)[2020-07-07].h t t p
s ://m 12333.c n /p o l i c y /a y
u r .h t m l .[24] 姚新宇,
张慧辉,邢倩,等.我国老年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研究,2022,36(18):3270-3276.
(收稿日期:2023-02-17;修回日期:2023-05-25
)(本文编辑郭海瑞)
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分析
黄芝蓉,林 梅,许冬梅,黄丽玲,黄 婷,王嘉莹,马妮妮,李玉娟
摘要 目的:调查当前我国大力推行支持性生育政策下极早产儿母亲的育儿压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的家庭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基础㊂方法:选取在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 I C U )的136例极早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㊁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㊁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㊁中文版简易共同养育量表在极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回
院随访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㊂结果:136例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总分为(108.97ʃ13.15分),与母亲照护能力(r =-0.578
)㊁家庭关怀度(r =-0.697)㊁共同养育感知(r =-0.613)呈负相关(P <0.001
)㊂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极早产儿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㊁过渡期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㊁家庭关怀度㊁共同养育感知是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P <0.05),可解释育儿压力变异的68.5%㊂结论:
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水平较高,新生儿医护随访团队不仅要重视极早产儿追赶生长情况,也要关注极早产儿体重母亲的照护能力㊁家庭及配偶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心理干预策略,更好地为极早产儿提供有益的成长环境㊂关键词 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影响因素分析;护理
K e y
w o r d s p r e m a t u r e i n f a n t s ;m o t h e r ;p a r e n t i n g s t r e s s ;r o o t c a u s e a n a l y s i s ;n u r s i n g d o i :10.12104/j
.i s s n .1674-4748.2023.15.031 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的早产儿为极早产儿,
胎龄<28周的早产儿为超早产儿并包含在极早产儿范畴中㊂2019年柳叶刀全球健康发文报告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6.9%,
极早产儿约占所有早产儿的15%[1]
㊂发达国家大样本队列研究显示,胎龄<32周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9J J A 140039;广西医药卫生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编号:Z 20200250㊂
作者简介 黄芝蓉,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林梅(通讯作者)㊁马妮妮㊁李玉娟单位: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许冬梅㊁黄丽玲㊁黄婷㊁王嘉莹单位:533000,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㊂
引用信息 黄芝蓉,林梅,许冬梅,等.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15):2137-2141.
的早产儿是发生神经发育损害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高
危人群,遗留后遗症的早产儿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
负担,而且对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造成终身影响[
2]
㊂有研究发现母亲的情绪及心理应对能力对早产儿神经
发育产生间接影响[3]
,不良的家庭功能是早产儿发生
神经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
4]
㊂国外学者在提高极早产儿救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较多关注极早产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问题,对父母心理问题的理解和关注不足㊂本研究基于心理应激理论框架,经文献分析锁定潜在因素,调查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极早产儿母亲制订应对育儿压力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

7312㊃全科护理2023年5月第21卷第15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 2022年8月在广西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 I C U)住院的136例极早产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①分娩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单胎早产儿母亲;②极早产儿出院后家庭主要照护者为母亲;③极早产儿母亲具备正常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无精神病史㊂排除标准:①极早产儿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先天畸形如膈疝㊁先天性心脏病等;②极早产儿出院后,纠正胎龄40周前再次入院;③极早产儿母亲患有重大疾病如恶性高血压㊁恶性肿瘤等;④极早产儿母亲在调查期间发生有其他重大负性事件㊂剔除标准:极早产儿病情恶化转院或自动出院㊂样本量计算: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样本量应为自变量个数的5~10倍[5],本研究估计影响因素为16个,考虑20%的无应答率,计算样本量为100~200例,最终确定有效样本量为136例㊂本研究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Y Y F Y-L L-2022-074),研究对象自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1.1极早产儿及其母亲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极早产儿性别㊁胎龄㊁出生体重㊁A p g a r评分㊁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和极早产儿母亲年龄㊁孕期妊娠合并症㊁已生育子女㊁分娩方式㊁文化程度㊁职业㊁家庭平均月收入㊁家庭类型㊂本研究体重追赶生长不满意参考宫外生长迟缓评价标准及早产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6]进行评价㊂
1.2.1.2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该量表由赵晓雯[7]于2020年编制,用于评估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㊂量表包含照护知识㊁照护态度㊁照护技能㊁社会支持4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分为很重要㊁重要㊁一般㊁不重要㊁很不重要,分别计5分㊁4分㊁3分㊁2分㊁1分,量表总分为35~175分,分数越高代表父母照护能力越强,该量表S-C V I 值为0.975,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955㊂
1.2.1.3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该问卷由S m i l k s t e i n 根据家庭功能的特征所编写,1995年由吕繁等[8]对中文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验证,包括家庭适应度㊁合作度㊁成长度㊁情感度㊁亲密度5个维度㊂问卷使用3级评分,以 经常这样 有时这样 几乎很少 分别计2分㊁1分㊁0分,总分0~3分表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㊂该问卷重测信度为0.80~0.83,效度为0.80㊂
1.2.1.4 中文版简易共同养育量表该量表由
F e i n b e r g等[9]于2012年编制,2017年吴佳铭等[10]对量表进行了汉化和调适㊂中文版量表包含5个维度(14个条目):相互支持㊁相互认可㊁冲突㊁相互损害㊁家务分配㊂采用L i k e r t7级评分法,0分代表 完全不符合 ,6分代表 完全符合 ,总分0~84分,分数越高,代表共同养育感知越高,该量表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91㊂
1.2.1.5简式育儿压力问卷该量表由A b i d i n[11]于1990年编制,用于测量父母在扮演亲职角色时所面临的压力㊂中文版量表包含3个维度:育儿愁苦㊁亲子互动失调㊁困难儿童,每个维度12个条目,共36个条目,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量表总分为36~180分,分值越高表明压力越大,ɤ90分为正常水平,>90分为高水平㊂该量表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88~0.95㊂1.2.2调查方法成立调查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研究的目的㊁意义㊁调查方法㊁调查时间点㊁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㊁知情同意和保密性原则㊂调查小组成员在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并取得其知情同意㊂部分一般资料从电子病历获取,极早产儿出院前3d在探视日或送母乳时间段填写照护能力评估量表,在纠正胎龄40周回院随访时填写家庭关怀度问卷㊁共同养育量表及育儿压力问卷,发放问卷同时要告知共同养育问卷的感知对象为配偶㊂极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体重由新生儿随访门诊专职护士采用婴儿体重秤(精确度为0.01k g,每月校准)进行测量,重复2次后取平均值㊂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67例,出院后纠正胎龄40周未能按时回院随访或再次入院等原因剔除31例,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有效回收率为81.43%㊂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5.0统计软件,经双人核对并录入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㊁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进行单因素分析,过渡期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㊁家庭关怀度㊁共同养育感知采用P e a r s o 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育儿压力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㊂
2结果
2.1极早产儿及母亲一般资料本研究至纠正胎龄40周共纳入136例极早产儿,其中男77例,女59例㊂极早产儿出生胎龄26.5~32(30.10ʃ1.24)周,出生体重870~1500(1245.85ʃ180.76)g,A p g a r评分<8分有31人,纠正胎龄40周体重追赶生长满意113例㊂极早产儿母亲年龄21~41(30.17ʃ4.85)岁,孕期妊娠合并症33人,顺产94人,已生育子女84人,专科及以上学历39人,在职27人㊂
2.2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育儿压力得分(108.97ʃ1
3.15)分,各维度得分分别是:育儿愁苦(39.22ʃ6.31)分㊁亲子互动失调(3
4.87ʃ
5.19)分㊁困难儿童(34.88ʃ4.89)分㊂
2.3不同特征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单因素分析极早产儿不同的出生胎龄㊁出生体重以及纠正胎龄40周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是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㊂
㊃831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y2023V o l.21N o.1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 不同特征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单因素分析(n =136
) 项目例数(%)
得分
统计值
P 性别 男77(56.61
)108.83ʃ13.67t =-0.1410.888 女
59(43.38)109.15ʃ12.56出生胎龄 ɤ30周57(41.91)118.16ʃ10.21t =8.580<0.001 >30周79(58.09)102.34ʃ10.88出生体重 ɤ1000g 16(11.76)116.75ʃ8.94
t =2.5700.011 >1000g 120(88.24) 107.93ʃ13.301m i nA p g a r 评分 <8分31(22.79)111.29ʃ13.49t =1.1180.265 ȡ8分
105(77.21) 108.29ʃ13.03纠正胎龄40周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 满意113(83.09) 106.58ʃ11.56t =26.310<0.001 不满意
23(16.91)120.74ʃ14.39母亲年龄 <35岁111(81.62) 108.74ʃ12.65t =-0.4320.667 ȡ35岁
25(18.38)110.00ʃ15.43母亲孕期妊娠合并症 有33(24.26)112.09ʃ13.70t =1.5740.118 无103(75.73) 107.97ʃ12.88已生育子女 是84(61.76)107.83ʃ13.14t =-1.2850.201 否
52(38.24)110.81ʃ13.08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94(69.12)109.30ʃ13.42t =0.4330.666 剖宫产
42(30.88)108.24ʃ12.66文化程度 高中或中专以下97(71.32)110.46ʃ13.33t =2.1150.036 专科以上39(28.68)105.06ʃ12.06职业 在职27(19.85)104.81ʃ12.32 个体
24(17.65)111.42ʃ12.89F =1.8840.156
务农或无业
85(62.50)109.60ʃ13.33家庭平均月收入 3000元以下
36(26.47)109.03ʃ14.06 3000~5999元60(44.12)109.50ʃ12.98F =0.1300.878 6000元及以上40(29.41)108.13ʃ12.85出院后的照顾类型 自己和配偶照顾
33(24.26)108.48ʃ12.01t =-0.243
0.808
自己和配偶及家人照顾
103(75.74) 107.36ʃ12.692.4 极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㊁
家庭关怀度㊁共同养育感知与育儿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极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得分(108.97ʃ13.15)分,家庭关怀度得分(8.17ʃ
1.68)分,共同养育感知得分(50.18ʃ3.95)分㊂P e a r s o 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与母亲照护
能力(r =-0.578)㊁家庭关怀度(r =-0.697
)㊁共同养育感知(r =-0.613)呈负相关(P <0.001
)㊂2.5 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㊁母亲照护能力㊁家庭关怀度㊁共同养育感知是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因素,可解释育儿压力变异的68.5%,见表2㊂
表2 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
t 值P 常量243.335 25.968 9.371<0.001 出生胎龄-1.8571.117-0.176-1.6630.099出生体重
0.0020.008 0.030 0.2930.770
纠正胎龄40周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 8.4261.745 0.241 4.827<0.001 家庭关怀度
-2.6960.494-0.346-5.463<0.001 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0.2470.070-0.211-3.5480.001
共同养育感知
-0.836
0.194
-0.252
-4.307
<0.001 注:R 2=0.699,调整后R 2=0.685,F =49.883,P <0.001㊂
3 讨论3.1 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处于高水平 研究显示,

9312㊃全科护理2023年5月第21卷第15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为(108.97ʃ13.15)分,与姚莉莉等[12-13]研究结果一致,高于钱小芳等[15]测量的母亲育儿压力㊂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早产儿为极早产儿,与早产儿出生胎龄小㊁体重轻㊁住院时间久㊁母婴分离时间长㊁照护难度大等因素有关㊂极早产儿即便达到出院标准,但他们仍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婴儿,出院后存在着对外界适应性差㊁呛奶㊁体格生长迟缓㊁运动发育迟缓等危险因素,给养育极早产儿的家庭带来困难和挑战㊂G r u n b e r g等[16]研究显示,40%~45%的早产儿父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母亲高水平的育儿压力不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其养育方式,从而阻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㊂因此,N I C U随访团队在关注极早产儿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应关注母亲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倾听㊁同伴支持,必要时心理咨询师介入进行心理疏导,进一步丰富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的内涵㊂3.2极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3.2.1极早产儿体重追赶生长不满意可致母亲育儿压力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有16.91%的极早产儿尚存在体重追赶生长不满意的情况,可能原因:首先,极早产儿胎龄小㊁出生体重低,存在宫外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㊂其次,母亲对极早产儿日常照护问题感到担忧㊁焦虑,这些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常功能,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泌乳量减少,使早产儿奶量摄入不足㊂第三,极早产儿出院后,其母亲母乳已经进入到成熟乳阶段,其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均已明显减少,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极早产儿要完成追赶生长,仅靠纯母乳喂养是不够的,而大部分极早产儿家庭因条件限制未能使用母乳强化剂,导致体重追赶生长落后㊂研究显示,早产儿追赶生长对其智力与体格发育等有着远期影响[16]㊂提示在随访过程中应对追赶生长不满意的极早产儿母亲进行个性化喂养指导,使其尽早回归正常发育水平,减轻母亲心理压力㊂
3.2.2过渡期极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不足,其育儿压力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极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得分(108.97ʃ13.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㊂可能原因是:本院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开展参与式护理㊁妈妈课堂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早产儿母亲更好地适应角色及掌握早产儿相关照护技能㊂但是,极早产儿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养育的阶段是母亲学习居家照护的重要时期,是 育儿困难高峰期 ,导致母亲育儿压力水平高㊂建议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家庭参与护理[17],对早产儿母亲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18],提高其照顾知识与技能㊂在出院前充分评估早产儿母亲照顾能力,出院后采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模式[19]为早产儿母亲提供日常养育指导,也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号或其他线上方式[20]进行居家照护问题咨询和解答,帮助母亲胜任早产儿居家照护任务,缓解其紧张㊁焦虑和无助的情绪,降低育儿压力水平㊂3.2.3极早产儿家庭关怀指数越高,越能降低母亲育儿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关怀度与育儿压力得分呈负相关(r=-0.697,P<0.001)㊂分析原因:极早产儿提前降临,母亲会责怪自己未生育健康婴儿,产生焦虑㊁沮丧和内疚感等负性情绪,良好的家庭关怀能够给予极早产儿母亲更多正面反馈和积极支持,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馨,间接降低其育儿压力水平㊂这提示临床工作人员要关注家庭因素对母亲心理状态的影响,鼓励极早产儿父母主动表达个人情感与需求,帮助维持其家庭系统的稳定,为极早产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母亲育儿压力㊂
3.2.4极早产儿母亲共同养育感知水平越高,其育儿压力越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共同养育感知得分(50.18ʃ3.95)分,共同养育感知与母亲育儿压力水平呈负相关(r=-0.613,P<0.001),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13,21]㊂当母亲感知来自配偶在共同养育中的认可㊁参与和积极配合,在养育孩子时自信心会提高,可以缓冲育儿压力对母亲的影响㊂反之,当母亲感知来自配偶对其育儿方面贬低㊁不认可,甚至经常出现矛盾冲突,那么就可能会加剧母亲育儿压力水平㊂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家庭一直遵循 男主外㊁女主内 的角色分工模式,大部分极早产儿父亲未意识到其参与育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极早产儿父亲不仅在降低焦虑,减轻育儿压力等方面有作用,而且在提高母乳喂养率㊁增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2]㊂从国家相继出台陪产假的相关规定中可见父亲在家庭养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㊂因此,让父亲参与到家庭养育中,给极早产儿日常生活的照护,给母亲陪伴㊁支持㊁肯定以及感激,避免父亲角色的缺失加剧母亲育儿的压力㊂
综上所述,极早产儿母亲的育儿压力处于高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极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体重追赶生长满意情况㊁过渡期早产儿母亲照护能力㊁家庭关怀度㊁共同养育感知㊂因此,新生儿医护随访团队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心理干预策略,提高极早产儿母亲过渡期照护能力,提升家庭关怀指数并引导父亲积极参与养育,促进极早产儿实现追赶性生长,从而减轻母亲育儿压力水平㊂本研究只选择极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未对极早产儿父亲进行调查,样本代表性有限,未动态评估母亲的育儿压力的变化轨迹,今后可进行多中心㊁大样本量调查,并开展母亲育儿压力的纵向研究,还可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各种高危儿父母中,分析不同高危儿父母的育儿压力差异㊂
参考文献:
[1] C H A W A N P A I B O O N S,V O G E LJP,M O L L E R A B,e ta l.G l o b a l,
r e g i o n a l,a n dn a t i o n a l e s t i m a t e s o f l e v e l s o f p r e t e r mb i r t h i n2014: 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o d e l l i n g a n a l y s i s[J].L a n c e t G l o b
H e a l t h,2019,7(1):e37-e46.
[2] P A S C A LA,N A U L A E R SG,O R T I B U SE,e t a l.N e u r o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o u t c o m e s o fv e r yp r e t e r m a n dv e r y-l o w-b i r t h w e i g h t i n f a n t s i na
㊃041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y2023V o l.21N o.1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 o p
u l a t i o n -b a s e d c l i n i c a l c o h o r tw i t h a d e f i n i t e p e r i n a t a l t r e a t m e n t p o l i c y
[J ].E u r JP a e d i a t rN e u r o l ,2020,28:133-141.[3] 张涛梅,
丁文雯,赵丽金,等.高危早产儿矫正月龄3月时母亲情绪及家庭应对与神经发育的关系[J ].护理学杂志,2020,35(7):23-26.[4] 张清,倪志红,赵雪萍,等.N I C U 早产儿家庭功能与神经发育的相
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5):333-340.[5] 倪平,陈京立,刘娜.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 ].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78-380.[6] ‘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6-12.
[7] 赵晓雯.过渡期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20.[8] 吕繁,
曾光,刘松暖,等.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测量脑血管病病人家庭功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1999(11):27-28.[9] F E I N B E R G M E ,B R OWNLD ,K A N M L .A m u l t i -d o m a i ns e l f -r e p o r tm e a s u r e o f c o p a r e n t i n g [J ].P a r e n t S c i P r a c t ,2012,12(1):1-21.[10] 吴佳铭,
李广隽,赵红.中文版简易共同养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369-371.[11] A B I D I N RR.P a r e n t i n g s
t r e s sa n d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p e d i a t r i c s e r v i c e s [J ].C h i l dH e a l t hC a r e ,1983,11(2):70-73.[12] 姚莉莉,赵敏慧.N I C U 出院早产儿母亲育儿压力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22,37(12):68-71.[13] L O Y DB H ,A B I D I N RR.R e v i s i o no f t h e p a r e n t i n g s
t r e s s i n d e x [J ].J P e d i a t rP s y c h o l ,1985,10(2):169-177.[14] 段旭锋,
雷萍,陈会.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亲职压力与共同养育感知的随访研究[J ].护理研究,2019,33(21):3681-3684.
[15] 钱小芳,
苏晓娟,刘桂华,等.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亲心理状态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8,18(2):85-88.
[16] G R U N B E R G V A ,G E L L E RPA ,H O F F MA N C ,e t a l .P a r e n t a l
m e n t a lh e a l t h s c r e e n i n g i n t h e N I C U :a p s y c h o s o c i a lt e a m i n i t i a t i v e [J ].J P e r i n a t o l ,2022,42(3):401-409.
[17] N GS M ,P I N T U SD ,T U R N E R M A.E x t r e m e p r e m a t u r es m a l l
f o r
g e s t a t i o n a la g e i n f a n t s
h a v ea p p r o p r
i a t ec a t c h -u pg r o w t ha t t e r me q u i v a l e n c e c o m p a r e dw i t he x t r e m e p r e m a t u r ea p p r o p
r i a t e f o r g e s t a t i o n a la g
ei n f a n t s [J ].J C l i n R e sP e d i a t r E n d o c r i n o l ,2019,11(1):104-108.
[18] 江延秋,王志磊,向美芹.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N I C U 早产儿中的
应用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5):669-672.[19] 高媛媛,张迪,马金红,等.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早产儿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0):4134-4138.
[20] 田园,陈津津,于广军.N I C U 出院高危儿0~3岁生长发育随访
管理技术的专家共识[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8):809-814.
[21] L A G A T T A J ,M A L N O R Y M ,F I S C H E RE ,e t a l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a p i l o t e l e c t r o n i c p a r e n t s u p p
o r tt o o li n a n d a f t e r n e o n a t a l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d i s c h a r g e [J ].JP e r i n a t o l ,2022,42(8):1110-1117.[22] D ER O O S E M ,B E E C KMA N D ,E G G E R MO N T K ,e ta l .L e v e l o f p a r e n t i n g s t r e s s i nm o t h e r s o f s i n g l e t o n s a n dm o t h e r s o f t w i n s u n t i lo n e y e a r p o s t p a r t u m :a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s t u d y [J ].
W o m e n B i r t h ,2018,31(3):e 197-e 203.
[23] 祝琴,
唐艳,田策,等.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在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4):457-463.
(收稿日期:2022-12-04;修回日期:2023-04-25
)(本文编辑郭海瑞)
乳腺癌生存者重返工作岗位后体验的质性
研究
荆 华,魏亚楠,宋艳静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生存者重返工作岗位后的体验㊂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16例已重返工作岗位的乳腺癌生存者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 o l a i z z i 现象学分析法分析原始资料㊂结果:提炼出包括积极体验㊁面临的困境㊁个人应对策略和多因素影响工作回归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㊂结论:重返工作岗位有利于乳腺癌生存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应通过激发自我管理效能和多元化支持,帮助乳腺癌生存者更好地回归社会㊂关键词 乳腺癌;重返工作岗位;质性研究;护理
K e y
w o r d s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r e t u r n t ow o r k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n u r s i n g d o i :10.12104/j
.i s s n .1674-4748.2023.15.032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新增乳腺癌约200
万例[1]㊂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2]
㊂随着多学科综合诊疗技术的发展,国内中早期乳腺癌
病人5年生存率已达到90%[3]
,带癌生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㊂据统计,我国乳腺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4.3
作者简介 荆华,主管护师,硕士,单位: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魏亚楠㊁宋艳静单位: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荆华,魏亚楠,宋艳静.乳腺癌生存者重返工作岗位后体验的质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3,21(15):2141-2145.
岁,中青年占比较大,半数以上乳腺癌生存者确诊时处
于工作年龄[4]
㊂随着乳腺癌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
生存者结束抗癌治疗后多面临重返工作岗位的问题[5-6]
㊂乳腺癌生存者护理的终极目标是参与生活,而
重返工作就是关键环节[7]
㊂重返工作岗位代表着回归正常生活,可以改善癌症幸存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
活质量及实现自我价值[
8]
㊂但是在诊断后的6年内约有26.9%的乳腺癌生存者会出现严重的疲劳症状[9]
㊂而严重疲劳会使乳腺癌生存者的工作能力下降,从而
阻碍其重新就业[
10-11]
㊂本研究通过剖析乳腺癌生存者㊃
1412㊃全科护理2023年5月第21卷第15期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