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pH的变化图像综合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pH的变化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质量相等,金属过量,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相等,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锌的质量应大于铁的质量,与图像不符;
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与图像相符,故选B;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多少,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生成氧气质量应该相等,与图像不符;
D、加水稀释只会使稀硫酸酸性减弱,不可能pH大于7,变为碱性,与图像不符。
【点睛】
该题是一道图像题,图像题的难点在于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转化,然后和实际反应情况
对应是否相符。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a图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B.b图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c图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D.d图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不断产生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对应关系正确;
B、镁比锌活泼,镁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较快,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镁和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大于7,对应关系正确;
D、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 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至过
量
B.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氢氧化钡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一开始就反应生成沉淀,故错误;
B、等质量的锌、铁和足量稀盐酸反应,金属的化合价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成反比,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和65,所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多,故错误;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酸性减弱,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pH大于7,故错误;
D、镁和氧化镁都与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硫酸镁,等质量的镁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大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镁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大于氧化镁生成硫酸镁的质量,故正确。
故选:D。
A.常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
B.向 pH=3.5的酸溶液中加入蒸馏水
C.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D.一定量的硝酸铵溶于适量的水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逐渐减少,溶质结晶析出逐渐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最终变为零,图像不符,符合题意。
B、向 pH=3.5的酸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溶液酸性减弱,无限稀释则pH接近于7,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浓硫酸吸水,溶液浓度降低,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解吸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完全溶解之后,在外界环境作用下,逐渐恢复室温,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
酸钾固体
C在一定量 AgNO3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
入铁粉
D向 NaOH 溶液中滴加稀
盐酸至过量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像
应该是呈一条水平直线,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锰元素
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最后为一定值,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
铁过量时,得固体为
铁、银、铜,所得滤液所含溶质只为生成的Fe(NO3)2,加铁粉为0的时候,溶质只有
AgNO3和Cu(NO3)2两种,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至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图像能正确反
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
定正确的图像。
6.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
测定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 HCl 和 NaCl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滴入稀盐酸
D.溶液混合,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有热量放出,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30s时,pH<7,说明溶液中溶质为:NaCl、HCl,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说明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D、溶液混合后,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符合题意。
故选D。
7.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B.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将等质量的铁片和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产生氯化亚铁溶液,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大,盐酸反应完铁元素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B、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pH值不断减小,但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C、将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片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且产生的氢气速率快;故选项错误;
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错误;故选:A。
8.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的pH,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
B.a点溶液的物质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盐酸
C.b点溶液的温度高于a点
D.c点与b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曲线图可知,溶液的pH逐渐变小,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所以,实验过程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A正确;
B、a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氯化钠,B不正确;
C、已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b点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而a点氢氧化钠还没有完全反应,放出热量较少,故b点溶液的温度高于a点,C 正确;
D、c点时氢氧化钠已反应完,盐酸过量,b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故c点与b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D正确。
故选B。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应由酸性变为碱性,pH逐渐变大,图像不符,错误。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刚开始盐酸不足,金属过量,产生氢气质量相同图像应该重合,图像不符,错误。
C、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氧气多少,生成氧气质量应相等,图像不符,错误。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镁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根据质量守恒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镁质量,图像符合,正确。
故选:D。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往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D.将等质量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稀释氢氧化钾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减小到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硝酸钾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镁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率较快,反应需要的时间短,等质量的镁铁和足量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镁生成的气体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硝酸
D.等质量不同状态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但会剩余二氧化锰,所以质量不能减少为0,故错误;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
淀,开始便会产生沉淀,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开始时溶液显碱性,pH>7,慢慢减小一直到pH <7,故正确;
D、相同时间内粉末状碳酸钙放出二氧化碳质量大于块状,且最终二氧化碳质量相等,故错误。
故选C。
12.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故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3.下列四个坐标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C.等质量、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待氯化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之后沉淀先增加后不变,不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随着水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加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但是氯化钠的质量始终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图象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B.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
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A、酸的pH小于7,加水可使其酸性减弱,但不可能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先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有氧气产生,不可能在一加热时就有氧气产生,故此选项错误;
C、石灰石加入盐酸至过量后会使二氧化碳不断放出直至反应结束,气体的量不再改变,图像最终会成为一条水平线,故此选项错误;
D、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最终镁生成的氢气多,从图像体现应该是水平线镁的比铁的高,图像符合反应实际,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5.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将一定量的浓盐酸敝口放置在空气中
C.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氧化钙能与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溶剂减少,则会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会减小,故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错误;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时铝反应的速度比铁快,而该图象反映铁的反应速度比铝快;由于氢气来自酸中的氢元素,反应的酸相同,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碱性减弱,溶液的pH会变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故错误;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钠(Na)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 0.97g/cm3,熔点97.81℃,沸点 882.9℃。
钠刚切开时,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马上氧化转变为暗灰色。
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量大时发生爆炸。
钠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纯碱和一种气体氧化物。
金属钠往往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
(1)贮存金属钠时,用液体石蜡包裹的作用是______;
(2)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铷(Rb)是一种银白色蜡状金属,化学性质与金属钠很相似,但比金属钠更活泼,遇水即在表面发生剧烈的反应并发生爆炸,该反应可表达为:
(3)推测溶液A中可能含有一种我们非常熱悉的离子____(填微粒符号),并设计3个不同的实验方案对此猜想进行验证。
限选试剂:MgCl2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铁。
方
案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____,振荡
观察。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2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____,振荡
观察。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3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_____,振
荡观察。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预测成
立。
【答案】隔绝金属钠与氧气(空气) 2Na +2CO 2点燃Na 2CO 3+CO OH - 酚酞溶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Mg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uSO 4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解析】
【详解】
(1)根据资料,钠刚切开时,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马上氧化转变为暗灰色。
说明金属钠很容易跟氧气反应,所以贮存金属钠时,用液体石蜡包裹的作用是隔绝金属钠与氧气接触;
(2) 因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纯碱和一种气体氧化物,所以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2232Na +2CO Na CO +CO 点燃;
⑶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铷【Rb 】化学性质与金属钠很相似,根据
,可见无色溶液A 中含有OH -
;为了验证OH -的存在,可以设计方案1.加入酚酞溶液/石蕊溶液如果出现酚酞溶液变红/石蕊溶液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含OH -,猜想正确;方案2,加入MgCl 2溶液,因为MgCl 2+2NaOH=Mg(OH)2↓+2NaCl ,所以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OH -,猜想正确;方案3,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滴入CuSO 4溶液,振荡观察,因为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所以如果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OH -,猜想正确。
【点睛】
本题是一道根据提供信息完成任务的题型,读懂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对于氢氧根离子的鉴定方法有多种。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 3COOH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醋,浸泡一段时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2CH 3COOH =" Ca" (CH 3COO)2+ H 2O + CO 2↑。
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当磷酸钙与醋酸作用时生成可溶于水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醋可以杀灭细菌,对抗感冒有很大作用。
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 3COOC 2H 5)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由于醋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家用铝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5)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有机物(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3)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4)复分解反应(5)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酸属于有机物。
乙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能溶于水。
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是酸和碳酸钙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补铁的原因是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
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
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_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
(填标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机物 具有可燃性 B 隔绝空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22
Mg OH MgO+H ΔO
【解析】
【分析】 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详解】
(1)聚氨酯是含碳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故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化学性质是有可燃性。
(2)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烟花起到了点燃聚氨酯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其燃烧时的温度,故选B 。
(3)灭火是阻断燃烧的条件,由叙述可知380℃以上是氢氧化镁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释放出大量水份,分解出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燃烧的进行,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Mg OH MgO+H Δ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