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1.习题设计
15题 填空题 知识点 .固体的微观结构
1题
固体的性质 5题 选择题 知识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7题
19题 主观题 知识点 应用晶体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7题 8题 12题 选择题 知识点 表面张力的成因和应用
液体的性质 9题 10题 11题 12题 选择题 知识点 毛细现象的成因和应用 14题 选择题 知识点 液晶等综合应用
2题 选择题 知识点 饱和汽压的图像
饱和汽和不饱和汽 3题 选择题 知识点 不饱和汽和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
20相对湿度
物态变化:18 题 选择题 21题 计算题 知识点 熔化曲线
2.知识网络构建
3.前挂后连:分子的不同聚集状态决定了物质的结构,当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呈气态;当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呈固体状态;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力这一对矛盾想当时,物质将成液态。
物质的不同结构,自然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分
子动理论 物质由大量
分子组成的
分子之间存
在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
力
分子在永无
停息的做无
规则的热运
动
学情分析
一、学生心理特点、思维能力分析
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
高中物理教学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
许多物理过程的变化是多因素的,需要学生抽象地假设一些中间物理状态或抽象出物理情景,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二、学习方法方面分析
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学生应处在主动进取的状态,要求学生先完成学案,教师批阅后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讨论、探究遇到的问题,效果较好。
三、学习内容分析
1.对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内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本部分内容对数学工具的要求不高,尽管涉及运用函数、图象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但难度病不大。
2.物体由数量极多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这些因素决定了分子的的不同聚集状态,也就决定了物质的结构。
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气体状态,这在第八章已经学习到;当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固体状态;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力这一矛盾旗鼓相当时,物质将呈液体状态。
物质的不同结构,自然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这一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同物态下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
效果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晶体的各向异性、液体的表面张力、饱和汽、相对湿度和熔化热的知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的效果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并了各向异性、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并由小组间互相探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达到了学院这样的效果。
二、“学”的效果分析: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了固液体的性质的应用,并且学习兴趣很高,因为本部分知识和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兴趣很高。
2、学生对于饱和汽和相对湿度的理解比较困难,思维不灵活,需要教师进行点拔以后才能有所领悟。
3、小组讨论积极,特别值得是在讨论毛细现象、相对湿度等问题时,各组都能积极发言,发表自已的见解,并能拟定各种禁烟的倡议。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巩固了基本知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教学反思
以前我在讲习题课时经常是费了力气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在哪里?结合此次学标活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时,学生则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
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
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的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
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例如在晶体的各向异性、液体的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相对湿度和熔化热时,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去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再进行归纳解答相关几种解法。
为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复习教学,是解决当前物理复习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如何设计呢?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
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如何实施呢?
1、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考纲为纲,以教本为本,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示范作用。
3、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因为能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
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
教材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章在高考中属于选考内容,难度要求不大。
教学上能以掌握本章的基本内容为主,能力要求是以定性分析为主,不要求设计难度太大的题目
2.本章的重点、难点:
(1)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2)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及应用
(3)毛细现象
3.习题设计
15题填空题知识点.固体的微观结构
1题
固体的性质5题选择题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7题
19题主观题知识点应用晶体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7题8题12题选择题知识点表面张力的成因和应用
液体的性质 9题 10题 11题 12题 选择题 知识点 毛细现象的成因和应用 14题 选择题 知识点 液晶等综合应用
2题 选择题 知识点 饱和汽压的图像
饱和汽和不饱和汽 3题 选择题 知识点 不饱和汽和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
20相对湿度
物态变化:18 题 选择题 21题 计算题 知识点 熔化曲线
4.教法和学法
采用分类讨论、教师讲评、学生总结的教法,最后归纳本章知识结构图
5.本章总体设计
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本章可用4课时进行新授课,每节一课时,最后用一课时进行习题讲评,巩固本章知识。
第九章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
2.如图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以知道( )
A .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
B .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 .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3.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
得水汽的压强为p ,体积为V ,当保持温度不变( )
A .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 时,水汽的压强变为12
p B .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12
V 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 C .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小,水汽的密度减小
D .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4.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
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
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
B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C .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
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时,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饱和汽的质量不变,饱和汽的密度减小
B.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也不变
C.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增大
D.饱和汽的质量增大,饱和汽的压强不变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是晶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 1
8.在以下事例中,能用液体表面张力来解释的是( )
A.草叶上的露珠呈圆球形 B.油滴在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
C.用湿布不易擦去纱窗上的灰尘 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
9.下列现象中与毛细现象有关的是( )
A.砖块吸水
B.毛巾的一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
C.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D.按动自来水笔的贮水胶囊,将墨水吸入囊中
10.如图所示,若在毛细管的中间或更低的地方把它折断,则毛细管的断口处( )
A.将会有水喷出来 B.水不会喷出来
C.水面刚好与断口相平 D.水面会下降,降到与管外的水面相平
11.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
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
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 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 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液体对B毛细管浸润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
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
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
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
13.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14.(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B.PM2.5(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相距较远的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到距离足够小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一、选择题(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5.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如图所示,从而可
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
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图像,通过观察、比较,可
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则构成这些材料的
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小强新买了一台照相机,拍到如图所示照片,他看到的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
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他认为是靠水的浮力作用,同班的小明则认为小强的说法不对。
事实
上小昆虫受到的支持力是由______________提供的。
小强将照相机带入房间时,发现镜头上
蒙上了一层雾,说明室内水蒸气的压强相对室外温度,超过了其对应的____________,此时
室内湿度相对室外的温度____________100%。
17.(5分)荷叶上的两个小水珠,接触后能立即汇成一个大水珠,这是因为________;
用钢笔在纸上写字是利用________现象完成的;鸭子的羽毛上不会被水弄湿是利用了
________现象;农民松土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
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固态时比热容为c1,液态时比热容为c2,熔化热为λ,试完成下列表格。
三、论述·计算题(共3小题,2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7分)地矿工作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矿石,该矿石具有某种规则的外形,当沿某一方向敲击时,比较容易将其一层层剥离,而沿其他方向敲击则不然,你对该矿石可作出怎样的判断?
20.(9分)如图,有一个高为H的导热容器,原来开口向上放置。
已知气温为27℃,大气压强为760mmHg,空气相对湿度为75%。
现用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封闭。
求将活塞缓慢下压多大距离时,容器中开始有水珠出现?
21.(9分)(2012·烟台高三质检)如图所示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
度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
(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
(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
(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
(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
过程状态吸热后能的转化吸热计算式
A→B
B→C
C→D
得分:
批阅时间:
2
选修3-3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H
4
BF646E3869C2B9B4
高中物理3-3第九章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
(1)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
会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2)了解材料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体会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
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4)通过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5)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气压。
了解相对湿度。
举例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2.课标解读
在本章中,对于固体的认识,从宏观特征入手,认识晶体的微观结构;对于液体,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液体的性质;从“动”的角度认识现象,理解动态平衡的思想;从分子动理论认识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3.内容分析
物体由数量极多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这些因素决定了分子的的不同聚集状态,也就决定了物质的结构。
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气体状态,这在第八章已经学习到;当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时,物质将呈固体状态;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力这一矛盾旗鼓相当时,物质将呈液体状态。
物质的不同结构,自然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这一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同物态下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
本章讲授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对于学习分子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