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六)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含答案整理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三十六)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哥白尼认为天体是被镶嵌在水晶(以太)天球中被裹挟着运动的;当太阳处于宇宙中心时,各大行星的运动才更加接近柏拉图所说的匀速圆周运动。
哥白尼的观点表明他是( )
A.旧世界最后的天文学家
B.天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
C.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
D.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
解析:选B哥白尼倡导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虽然日心说也不完全科学,却为天文学的发展破除思想禁锢奠定了基础,故A项错误,B项正确;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故C项错误;哥白尼的观点并不能说明他是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故D项错误。
2.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了伽利略的科学成就,而且欣赏他“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思想。
这反映出伽利略( )
A.在力学方面有巨大成就
B.肯定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真理
C.开启了近代实验科学
D.把科学作为理论的唯一来源
解析:选B材料中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了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但强调的是他“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思想,即爱因斯坦赞赏伽利略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真理,故A项错误,B项正确;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开启了近代实验科学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把科学作为理论的唯一来源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3.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道:“虽然牛顿本人是虔诚的基督徒……但他促成的科学革命却让上帝最终退场。
”牛顿“让上帝最终退场”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
)
A.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学说
B.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大综合
C.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D.论证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并不存在
解析:选B A项是伽利略的理论,故A项错误;B项是经典力学的意义,故B项正确;经典力学是理论框架的形成而非突破,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绝对时空观,故D项错误。
4.1905年9月,德国《物理学年鉴》发表了爱因斯坦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狭义相对论( )
A.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时空理论的诞生
B.指出物质存在的空间是弯曲的
C.全盘否定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D.第一次指出四维时空的物质性
解析:选A“狭义相对论”重新定义了时空的关系,故A项正确;空间的弯曲性是广义相对论所涉及的内容,故B项错误;狭义相对论的出现是对牛顿物理学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故C项错误;“四维时空的物质性”主要在广义相对论中涉及,故D项错误。
5.“(它)是一门奇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
”这一理论(
)
A.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弥补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C.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解析:选B材料中“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体现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故B项正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打破了神学禁锢,故A、C两项错误;D项是相对论的内容,故排除。
6.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在一起供后人凭吊。
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
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 ) 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解析:选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与材料中“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符,故A项正确。
7.(2018·青岛调研)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
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
这一主张( )
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
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
解析:选C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非进化论,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可知,赫胥黎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弊端,并试图进行局部的理论修改,
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赫胥黎明确反对社会进化论,故D项错误。
8.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
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
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
解析:选B蒸汽动力的应用,煤炭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伦敦出现雾霾现象,故B 项正确。
9.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制造和维修存在很大问题,到处找不到合格的机械师,就连瓦特也不是每次都能修好机器。
因此到1830年,1/3的棉纺织厂还以水为动力,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一状况才有所缓解。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瓦特蒸汽机的效率较低B.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
C.工人阶级对机器的抵制D.科学研究缺乏社会认同
解析:选B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是由于发明者瓦特是一位熟练的工匠而不是科学家,此时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但瓦特蒸汽机以机械动力取代自然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故A项错误,B项正确;工人阶级对机器的抵制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此时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并非科学研究缺乏社会认同,故D项错误。
10.“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
旨在呼吁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解析:选A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838年俄国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电动机;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故A项正确。
11.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
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
材料说明美国( )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析:选A由材料“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可知在美国电力已经广泛运用,故A项正确。
12.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
它
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
”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
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的利弊参半
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C.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
D.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解析:选B材料中“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表明作者认为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发明最不可思议。
指南针的指南,是由于磁石的两极N极和S极与地磁场的N极和S极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古代社会,古人发现天然磁石的吸铁性质并不困难,在把玩磁石的过程中发现磁石的两极,亦不困难,但要把磁石的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方向联系起来,则谈何容易!……在此基础上,要让他们发现磁石的指极性,并进而研制出指南针来,似乎是天方夜谭。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材料二牛顿体系的本质在于,地球和其他天体都按照相同规律运动,并且可以量化计算……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指南针的发展演变过程。
并简要指出指南针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13分)
(2)材料二中的“牛顿体系”和“伟大著作”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体系在思想认识史上的意义。
(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史实可知中国指南针的发展演变经历了《韩非子》中提到的辨向的“司南”,北宋《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利用地磁场做的人工磁化方法的指南鱼,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第二小问,联系史实可知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史实可知“牛顿体系”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第二小问,联系史实可知牛顿的“伟大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小问,由材料二“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可知牛顿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答案:(1)过程:《韩非子》中提到过辨向的“司南”;北宋《武经总要》中提到了利用地磁场做的人工磁化方法的指南鱼;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作用: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2)体系:经典力学体系。
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意义: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
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12分)
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即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阐述:历史上的每次技术进阶升级,都显示过它有益和有害的两面性。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替代人”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捷,但也带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的难题与困惑,如阶级矛盾、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为基础,开始了对人脑的部分替代即对人的智力替代,使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伴随着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核泄漏、电脑病毒等的出现,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灾难,如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实行细菌战,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