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
学设计
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
2、能够通过地球仪演示得出昼夜交替、晨昏线、地方时等地理知识。
1、运用实验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养成地理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特征。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悬导入法。
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诗中曾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里写错了呢?其实我们每天坐在这里读书学习其实并非“不动”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共同来探究下我们究竟是怎么“运动”的。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地球仪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
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
自主思考,回答
(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
(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可是它究竟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
别旋转这个地球仪,观看两位同学是否出现错误。
实验,自主思考,回答
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行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绕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手电筒及地球仪
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打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主思考,回答。
当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射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阳光。
同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正是因为它不能被阳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
而区分白昼和黑夜的那一个圆圈所在的界限则是晨昏线。
(1)地球是不断旋转的,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2)地球的自转会对白昼和黑夜有什么影响?
(3)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间,比如纽约时间、北
京时间、伦敦时间等,这又是为什么?
(4)两个极点(北极点、南极点)是否产生“运动”?
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回答。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上不同经线所经历的白天黑夜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地区时间差异。
(4)两个极点进行旋转运动。
(5)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学习的同时也“日行万里”。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了解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及“日心说”和“地心说”。
环节四:小结作业
(1)让同学们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本次课上的实验,重温知识。
(2)总结地球自转的特征及其引发的地理意义
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2
一、内容
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
年级第二册。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
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沿伸(从原认识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衢江区的区,学生对天、地理方面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初一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
但学生对天方面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程改革的目标,及科学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注重学生发展。
)本的设计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于动作(活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将个体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等环节。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故本人在这节的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
终达到对当前知识有效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景。
2、强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3、强调为学生提供多种资,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
4、强调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特征。
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讨论。
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的含义及昼夜交替周期。
3、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用具
地球仪、十字方向标、矿烛、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组,地球自转及昼夜现象。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你们对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生:学生依靠以前所学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回答,内容很丰富。
师:同学们对地球了解的确实不少,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个同学是否能帮我解疑?我们常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是太阳绕地球旋转造成的吗?
(常见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
)
生:不对,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究《地球的自转》。
(二)探究
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
提出问题:
师:地球究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
学生假设: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根据以上的猜测假定太阳不动,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某点贴上十
字方向标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标中间插上一火柴代表观察者。
)
师: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观察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
方案一:猜测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方案二:猜测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师:请各组派一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进行组间交流。
得出结论:
1、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我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和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坐上航天飞机离开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转的。
(通过学生相互间合作与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学生有了成就感。
)
(三)、探究
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师: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时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们现有的工具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观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阳光”照到哪部分没有被照到。
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2.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
小组中学生代表发言:“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昼);“太阳光”没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
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白天与黑夜交替现象。
师:造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而被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这就产生了昼
夜现象。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地球每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师:昼夜更替一次的时间是多少?
生:约24小时。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与没被照亮(即昼与夜)之间有一条分界线——晨昏线(圈)。
师:晨昏线(圈)有几条?
生(讨论):有无数条。
播放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现象。
(使较抽象较难理解的现象直观化、具体化、可接受化。
)
师: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请大家后思考。
师:通过这节我们大家的探讨、研究,你们对地球有那些新的认识?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问题!
生:小结(通过学生小结使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与原有知识进行顺应。
同时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新的探究动机和目标。
)
八、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及兴趣是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和这种教学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设计抓住学生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的冲突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
动机及学习兴趣。
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也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实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把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按照探究活动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活起,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新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确实要改变教育观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学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应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要我们能为他们创设起较好情境、合适的氛围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全可以在“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七年级科学第二册《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3
1、知道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的自转。
2、了解“傅科摆”,并知道“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3、了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以及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4、培养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地球在自转。
学生设计方案证明地球在自转。
有关“傅科摆”的图片、资料。
一、导入
1、你了解我们共同的家—地球吗?了解哪些,看谁知道的多?
2、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太阳落到地平面下面,天就黑了。
也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嵌在天幕上,由于天幕不停地转动才引起太阳东升和西落。
直到16世纪,“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
今天,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么证明的。
1851年,法国有个年轻人叫傅科,他偶然间找到了一个方法。
下面我们先看看傅科是怎么研究的:
二、了解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转椅也行),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三、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
①河流偏移
②深井测量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那么,由于自转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自高处下落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因而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
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
这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③吹塑纸条法
取直径为50厘米的白色搪瓷面盆1只。
为便于观察,用特种铅笔,在面盆边缘沿顺时针方向每隔30度作一标记,将其12等分,分别为0度、30度、60度、90度……360度。
为防止外界振动和干扰,将盛满清水的面盆置于底楼的水泥地面上。
取一张吹塑纸,用刀片剪裁成宽0.1~0.2厘米,长8厘米的纸条。
将吹塑纸条浮于面盆水面上,两端平稳地指向0度和180度。
为防止风吹和外界影响,可在面盆上盖一薄板。
经过3~4小时,轻轻打开薄板,你会惊奇地发现,吹塑纸条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
由于面盆随着地表作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浮于水面的吹塑纸条并没有转动,其指示的转动角度,恰恰验证了地球的自转。
④昼夜交替模拟法
从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来推断地球的自转。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河流偏移
深井测量法
吹塑纸条法
昼夜交替模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