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习题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
一、选择题
1. 电路中所示支路的电压U 为( )。

A.16V
B.12V
C.-12V
D.-16V
3. 电路中所示支路的电压为( )。

A.-8V
B.12V
C.-12V
D.8V
4. 电路中所示支路的电压为( )。

A.16V
B.12V
C.-12V
D.-16V
5. 如图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 )。

A.1V
B.-1V
C.4V
D.6V
6. 如图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 )。

A.2V
B.-2V
C.3V
D.-3V
7. 如图所示电路中,B 点的电位为( )。

A.1V
B.-1V
C.4V
D.-4V

k 4Ω
k 2
10. 如图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 )。

A.1V
B.-1V
C.4V
D.-4V
11. 理想电压源外接电阻越大,则( )。

A .输出功率越大 B.输出功率越小 C .电流越大 D.功率不变 12. 如图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的值为( )。

A.1A
B. 2A
C. 4A
D. 8A
17. 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100W
B. -100W
C. 50W
D. 200W
18.图所示电路中,若U=-15V,则5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

A.10W
B. -10W
C. 50W
D. 200W
-
1

+
5Ω
21.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

A.10W
B. -10W
C. 50W
D. -50W
+
5Ω
23.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吸收的功率为( )。

A.30W
B. -30W
C. 50W
D. -50W
+
15V
25.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30W
B. -30W
C. 75W
D. -75W
27.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为( )。

A.1V
B. 2V
C. 4V
D. -1V
3

第2章 电路分析基础
2.1 基尔霍夫定律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3A
B.-3A
C.-7 A
D.7A

3
1
I I 3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3为( )。

A.3A B.-3A
C.-7 A
D.7A
ab
U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3A
B.-2A
C.2A
D.1A
2U
I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0.3A
B.-1.2A
C.1.2A
D.1A
8. 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5A
B .-2A
C .-1A
D .1A
9. 电路中电压cb U 为( )。

A.-13V
B.5V
C.-5V
D.13V
2A
1
U
2
S
11. 电路中,正确的电压方程是( )。

A.S U U RI =−
B. S U U RI =+
C. S U U RI =−−
D. RI U U S +−=
12. I=3A ,I 2=1A ,R 1=2Ω,则R 2=( )Ω。

A. 4
B. 5
C. 6
D. 8
13.
如图所示电路中,负载
R
取(
)时,其电流
I
为1A 。

A.1Ω
B. 2Ω
C. 4Ω
D. 3Ω
1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为( )。

A.-12V
B. 14V
C. 6V
D. 10V
4
16.一个具有7条支路5个结点的电路,独立的KCL方程数目有()。

A.6个 B. 5个C.4个 D. 3个
17.一个具有7条支路5个结点的电路,独立的KVL方程数目有()。

A.6个 B. 5个C.4个 D. 3个
2.2 叠加定理与等效电源定理
一、选择题
1、一个实际直流电压源,其开路电压Uoc=24V,短路电流Isc=30A,则当外接1.2Ω电阻时,其电流为()。

A. 12 A
B. 20 A
C.10 A
D. 15 A
2、戴维南定理所描述的等效电路仅()。

A.对外电路等效还是对内电路等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B.对内电路等效
C.对内、外电路都等效
D.对外电路等效
3、将图示有源二端网络化简为一个电流源IS与电阻R并联的最简形式,其中I S和R分别为()。

A.I S=1A,R=2Ω B.I S=1A,R=1Ω C.I S=2A,R=1Ω
D.I S=2A,R=2Ω
S

二、计算题
1、图示电路中,当
R=
7
5
Ω,求流过电阻R 上的电流
I。

2、图示电路中,当R=15Ω时,求流过电阻R 上的电流
I。

3、图示电路中,当
R=3Ω时,求流过电阻R 上的电流I。

4、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压u。

5、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6、图示电路中,当R=20kΩ时,求流过电阻R上的电流
I。

7、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
2
9、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1、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10V
12、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13、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图示电路中R L
中的电流I 。

14、用诺顿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15、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一端口内部有电流控制电流源,ic=0.75 i 1 。

17、用戴维宁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R L 电阻中的电流I L。

2L Ω

习题2.7.8图
2.3 正弦交流电路
一、选择题
1、 有一正弦交流电压cos()m u U t V ωϕ=+,其中最大值U m =310V ,频率ƒ=50Hz ,初
相位为ϕ=60°。

当时间t =0.01s 时,电压的瞬时值为 ( )。

A.310V B.-155V C. 220V D.155V
2、 有一正弦电流cos()m i I t A ωϕ=+,其初相位为60°,初始值i 0=10A ,则该电流的幅值I m 为( )。

A .10.414 A
B .20 A
C .10 A
D .无法确定
3、 已知某正弦电压cos()m u U t V ωϕ=+,在t =0时为220V ,其初相位为45°,则它的
有效值等于( )。

A.311V B.155V C. 220V D.无法确定 4、已知i =100cos (ωt-
4
π
)mA ,则当f =1000Hz ,t =0.375ms 时,电流的瞬时值为 ( )。

A.141.4 mA B.100 mA C. 70.7 mA D.无法确定
5、与电流相量3j 4+=I & 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i =( )。

A .5 cos (ωt+53.1°) A
B .25 cos (ωt +36.9°)A
C . cos (ωt +53.1°)A
D . 5 cos (ωt +36.9°) A
6、与电流相量530I °
=−∠& 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i =( )。

A .5 cos (ωt-30°) A
B .cos (ωt -150°)A
C .cos (ωt -30°)A
D . 5 cos (ωt -150°) A
7、已知12390)90)o
o
i i i i t t t ωωω=++=Α++Α+−Α,则总
电流i 的相量表达式为( )。

A.Α∠=•
o
I 4524 B.Α−∠=•
o
I 4524 C.Α∠=•
o
I 454 D.Α−∠=•
o
I 454
8、 已知正弦电流i =i 1+i 2,其中i 1=8 cos (ωt+60°) A 和i 2=6 cos (ωt-30°) A ,则电流i 的瞬
时值表达式为i=( )。

A .14 cos (ωt+30°) A
B .10 cos (ωt+23.1°) A
C .2 cos (ωt+30°) A
D . cos (ωt+23.1°) A
9、已知V U o
o
o
)180323030(∠+−∠+∠=•
,则总电压•
U 的三角函数式为( )。

A.)u t V ωπ=+ B.u tV ω=
C.u tV ω= D.u tV ω=
10、 已知两正弦交流电流125cos(31460),10sin(31460)i t A i t A =−+=+o
o
,则二者的相
位关系是( )。

A.同相 B.反相 C.相 差-90° D.相 差90°
11、有一电感元件,Ω=5
L X ,其上电压10cos(60)o u t V ω=+为( )
A.
B.
A I o 6050∠=•
C.A I o
602∠=•
D.30o I A •
=
12、有一电容元件,5C X =Ω,其上电压10cos(60)o u t V ω=+,则通过的电流i 的相量
为( )
A.
B.
A I o 6050∠=•
C.A I o
602∠=

D.A I o 15022∠=•
13、下列各式,正确描述的是( )。

A.i u =X L B.I
U
=jωL
D.L
ω•

−=U
j
I 14、下列各式中,正确描述的是( )。

A.
i u =X C B.I U
=X c C.
I U =ωC D.C
j I U ω•

−= 15、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C=4µF ,ƒ=50 Hz ,已知u=2202cos ωt V ,则电流
i =( )。

A.0.276cos(90)()i t A ω=+o B.90)()i t A ω=+o C.0.276 D.0.27690∠o
16、电路如图所示,当电源频率升高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A 1不变,A 2不变,A 3不变
B .A 1不变,A 2变小,A 3变大
C .A 1不变,A 2变大,A 3变小
D .A 1不变,A 2变小,A 3变小
L u
17、 电路如图所示,当电源频率降低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A 1不变,A 2不变,A 3不变
B .A 1不变,A 2变小,A 3变大
C .A 1不变,A 2变大,A 3变小
D .A 1不变,A 2变小,A 3变小
L u
18、在RC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C jX R U I +=
••
B .C
j R U
I ω−=•

C .C U I R jX ••
=
− D .U
I R j C
ω•

=+
19、在RLC 串联电路中,调节电容值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电容调大时,电路中X C 变大,电路的电容性增强
B .电容调大时,电路中X
C 变大,电路的电容性减弱
C .电容调大时,电路中X C 变小,电路的电感性增强
D .电容调大时,电路中X C 变小,电路的电感性减弱 20、关于感抗和容抗,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由于感抗的存在使电流落后电压 B .由于容抗的存在使电流超前电压 C .感抗和容抗与频率成正比
D .直流稳态电路中,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21、 图示二端网络N中,u 与i 的相位差φ=Ψu -Ψi 可以决定网络N的性质。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当φ在0—π/2 时为感性网络 B.φ在0—-π/2时为容性网络
C.│φ│> 90°时为有源网络
D.φ= 0 时网络中只有电阻
22、 在R、L、C并联电路中,若XL >XC ,则总电流相位比电压( )。

A.滞后 B. 超前 C.同相 D.不能确定 23、 在R、L、C串联电路中,若XL >XC ,则总电流相位比电压( )。

A.滞后 B. 超前 C.同相 D.不能确定
24、已知某负载的电压u 和电流i 分别为t u 314sin 100−=V 和t i 314cos 10=A ,则该负载的性质为(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D.无法确定
25、电路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相量图如图(b)所示,则阻抗1Z 、2Z 和该电路的等效阻抗Z 的性质分别为( )。

A.感性、容性、容性; B.感性、感性、容性;
C.容性、感性、感性;
D.感性、容性、感性。

26、某一元件的电压、电流(关联方向),若已知10cos(1045)u t V =+o ,
2sin(1035)i t A =+o ,则该元件的负载性质为( )。

A .电阻性
B .感性
C . 容性
D .无法确定
27、某一元件的电压、电流(关联方向),若已知o
1530∠=•
U V ,o
1653−∠−=•
I A ,则该元件的负载性质为( )。

A .电阻性
B .感性
C . 容性
D .无法确定
28、某一元件的电压、电流(关联方向),若已知o
30100∠−=•
U V ,=•
I 5e -j60°
A ,则该元
件的负载性质为( )。

A .电阻性
B .感性
C . 容性
D .无法确定 29、图示二端网络N与M相联且φ= -135°,则可以看出( )。

A.M为无源感性网络,N为有源网络 B.M为无源容性网络,N为有源网络 C.M为有源网络,N为无源感性网络 D.M为有源网络,N为无源容性网络
30、图示二端网络N与M相联且φ= 35°,则可以看出( )。

A.M为无源感性网络,N为有源网络
B.M为无源容性网络,N为有源网络 C.M为有源网络,N为无源感性网络 D.M为有源网络,N为无源容性网络
31、 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图中关于电压和电路阻抗描述正确的是( )。

A. V U Z 16,8=Ω= B. V U Z 4,2=Ω=V
C. V U Z 4,8−=Ω=
D. V U Z 136,34=Ω=

U
32、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图中关于电压和电路阻抗描述正确的是( )。

A. V U Z 16,8=Ω=
B. V U Z 4,2=Ω=V
C. V U Z 4,8−=Ω=
D. V U Z
136
,34=Ω=
3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图中关于电压和电路阻抗描述正确的是( )。

A. V U Z 16,2=Ω=
B. V U Z 36,18=Ω=
C. V U Z 4,18−=Ω=
D. V U Z 656,180=
Ω=

U
34、电路如图所示,则该电路的等效阻抗ab Z 为( )
A .Ω1
B 45o Ω C
45o


D .1452o ∠−Ω
36、 电路如图所示,则该电路的等效阻抗ab Z 为( )。

A .2j + Ω
B .2
j − Ω C .0.40.2j + Ω D .0.40.2j −Ω
37、某无源二端网络N ,假设其端口的电压、电流(关联方向),若已知200cos(314)u t V =,
10cos(31430)i t A =+o ,则其输入阻抗为( )。

A .20Ω
B .17.3+ j 10Ω
C .17.3- j 10Ω
D .10- j 17.3Ω
38、某无源二端网络N ,假设其端口的电压、电流(非关联方向),若已知
200cos(314)u t V =−,10cos(31430)i t A =+o ,则其输入阻抗为( )。

A .20Ω
B .17.3+ j 10Ω
C .17.3- j 10Ω
D .10- j 17.3Ω 39、某无源二端网络N ,假设其端口的电压、电流(关联方向),若已知
40cos(10017)u t V °=+,8sin(100)2
i t A π
=+,则其输入阻抗为( )。

A .5Ω
B .5∠-73°Ω
C .5∠17°Ω
D .5∠73°Ω
40、某无源二端网络N ,假设其端口的电压、电流(非关联方向),若已知
40cos(10017)u t V °=−+,8sin(1002
i t A π
=+,则其输入阻抗为( )。

A .5Ω
B .5∠-73°Ω
C .5∠17°Ω
D .5∠-163°Ω
41、图示电路中,已知两个电压表的读数均为10V (正弦有效值),则U=( )。

A .10V B .20V C . 102V D .0V
R
C
X •
U
42、 图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 1,A 2和A 3的读数(正弦有效值)分别为5A ,20A 和25A ,
则电流表A 的读数是( )。

A .
50A
B

7.07A
C. 5A D .10A
43、 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 0的读数为( )V 。

A.7 B.1 C.-1 D. 5
R
X
44、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流表A 0的读数为( )A 。

A.20 B.14.14 C.0 D.
无法确定
等于( )。

V
B.
,78AC U V =,则L X =( )Ω。

A . 28
B . 32
C . 39.2
D . 60
48、若含R、L 的线圈接到直流电压 12V 时电流为 2A,接到正弦电压12V 时电流为1.2A,则X L 为( )Ω。

A . 4
B . 8
C . 10
D . 不能确定
49、
有一RC 串联电路,已知R=4Ω,X C =3Ω,电源电压o
&0100∠=U V ,则电流I &为( )。

A . 20A B . 2036.9A ∠o C . 14.3A D . 14.336.9A ∠o
50、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20cos(90)o u t V ω=+,则i 等于( )。

A .4cos(90)o t ω+ A B .4cos t ω A
C
.90)o t ω+ A D
.t ω A
D
A
51、 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已知R=3Ω,X L =8Ω,X C =4Ω,则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

A . 0.8
B .0.6
C . 4/3
D . 3/4 52、 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已知R=3Ω,X L =4Ω,X C =8Ω,则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

A . 0.8
B .0.6
C . 4/3
D . 3/4 53、 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0V ,电感两端的电压为30V ,电容两端
的电压为60V ,则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

A . 0.8
B .0.6
C . 4/3
D . 3/4 54、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400W ,电感的无功功率为300Var ,电容的
无功功率为600Var ,则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

A . 0.8
B .0.6
C . 4/3
D . 3/4 55、图示无源二端网络N 的平均功率P =20W ,功率因数cos 0.8λϕ==(滞后),则其无功
功率Q 等于( )
A.12v a r B.15v a r C.-12v a r D.-15v a r
56、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V U
o
&30100−∠=,2060Z =∠−Ωo
,则其无功功率Q 等于( )
A.500v a r B.433v a C.-433v a r D.-250v a r
57、 R L C 串联电路的端电压()
V t u o 102500cos 210+=,当F C µ8=时,电路中吸收
的功率为最大,W P 100max =。

则R=( )Ω。

A. 0.5
B. 1
C. 2
D. 无法确定
58、 R L C 串联电路的端电压()
V t u o 102500cos 210+=,当F C µ8=时,电路中吸收的
功率为最大,W P 100max =。

则R=( )Ω。

A. 0.5
B. 1
C. 2
D. 无法确定
59、电路电感性负载,欲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最好的方法是( )。

A .并联电容;
B .并联电感;
C .串联电容;
D .串联电感。

60、电感性负载通常采用并联电容的方式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并联电容后,电路总的电流增大了;
B .并联电容后,电路电压和总电流的夹角减小了;
C .并联电容后,原感性负载取用的电流不变;
D .并联电容后,原感性负载吸收的功率不变。

61、下列关于串联谐振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电路的阻抗模值最小;
B .电路中电流值最小;
C .电源电压与电路中电流同相;
D .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62、下列关于并联谐振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电路的阻抗模值最大;
B .电路中电流值最大;
C .电源电压与电路中电流同相;
D .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

63、 当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RLC 串联电路呈( )。

A .电容性;
B .电感性;
C .电阻性;
D .无法判别。

64、当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RLC 串联电路呈( )。

A .电容性;
B .电感性;
C .电阻性;
D .无法判别。

65、一个线圈与电容串联后加1V 的正弦交流电压,当电容为100pF 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100V 且最大,此时信号源的频率为100kHz ,线圈的品质因数为( )
A. 500
B. 1000
C. 50
D. 100 66、一个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为10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容两端电压大小是电阻两端电压大小的100倍 B. 电阻两端电压大小是电容两端电压大小的100倍 C. 电感两端电压大小是电容两端电压大小的100倍 D. 电容两端电压大小是电感两端电压大小的100倍
67、有一RLC 串联电路,接于频率可调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在10V ,当频率增加时,电
流从10mA (500Hz )增加到最大值60mA (1000Hz ),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C U 等于( )。

A. 40V B. 0V C. 50V D. 10 V
68、 有一RLC 串联电路,它在电源频率f 为500Hz 时发生谐振。

谐振时电流I 为0.2A ,
容抗C X 为314Ω,并测得电容电压C U 为电源电压U 的20倍。

则电路的电感L 等于( )。

A. 10H B. 1H C. 0.1H D. 无法计算
69、电路如图所示,若U &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读数将( )。

A . 增加
B . 不变
C . 有些减少
D . 减至零
70、图示R L C 串联电路,若(复)阻抗o
100Z =∠Ω,则正弦信号源u 的角频率为( )。

A.100r a d/s B.1000r a d/s C.10000r a d/s D.106
r a d/s
71、某收音机输入电路的电感约为0.3mH ,可变电容器的调节范围为pF 360~25。

则该收
音机能收听( )波段的节目。

A. kHz 2000~500
B. kHz 1600~500
C. kHz 1600~400
D. kHz 2000~400 72、 有一RLC 串联电路,接于频率可调的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在10V ,当频率增加时,
电流从10mA (500Hz )增加到最大值60mA (1000Hz )。

则电阻R=( )Ω。

A. 167 B. 1000 C. 6 D. 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
1、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已知:)60sin(250+=t u ω
V ,Hz f 4103×=,R =15Ω, L =0.3mH ,
C =0.2µF ,求。

、、、C L R U U U I &&&&
2、下图所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A A A A A A 25:;20:;5:321
求:(1)图中电流表A 的读数;(2)如果
维持1A 的读数不变,而把电源的频率提高一倍,再求电流表A 的读数。

3、图示电路中,已知电源s rad V U /20000100
=∠=•
ω,,求电流•
1I 。

4、图示电路中,已知负载两端电压()
V t u 01.143314sin 2220−=,电流
()A t i 314sin 222−=,求:
(1)负载阻抗Z ,并指明性质。

(2)负载的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5、在RLC 串联交流电路中,已知R =30 Ω、L =127m H 、C =40μF ,
V )20314sin(2220°+=t u 。

求:(1)电路电流的有效值I 与瞬时值 i ;
(2)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和视在功率S 。

6、图示电路中A I I 1021==。

求•

s U I 和。

7、两组负载并联,一组KVA S 10001=,功率因数为0.6,另一组KVA S 5002=,功率因数为1,求总视在功率和总有功功率。

8、如图所示,已知:,,,,Ω=Ω=Ω−==∠=4530309043
21Z Z j Z Z A I S o
&求电流I &。

9、图 示 电 路 中,R = 11 Ω,L = 211 mH ,C = 65 µF ,电 源 电 压 u = 220 2sin314 t V 。

求 :(1) 各 元 件 的 瞬
时 电 压 ;(2) 电 路 的 有 功 功 率 P 及 功 率 因 数 λ 。

R
10、在 图 示 电 路 中,u t =2202sin ωV ,R = X L = 22 Ω,X C = 11 Ω。

求 电 流 i R 、i C 、i L 、i 及 总 有 功
功 率 P 。

R
i i R
11、在 图 示 电 路 中,电 容 C 与ω ,R ,L 1 ,L 2 满 足 何 种 关 系 时,可 使 电 压 u 与 电 流 i 同 相?
12、如图所示电路为日光灯和白炽灯并联的电路,图中1R 为灯管电阻,L X 为整流器电抗,
2R 为白炽灯电阻。

已知V U 220=
,整流管电阻不计,灯管功率为40W ,功率因数为0.5,
白炽灯功率为60W ,求I I I ,,21及总功率因数。

2.4 三相交流电路
一、选择题
1、某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则负载相电流的相位与其对应的线电流相位相比应( )。

A.超前o 30 B.滞后o
30 C.同相 D.反相
2、某正序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源和负载都采用星型联结,若电源的相电压V U A 0
0220∠=•

则线电压=•
AB U ( )。

A.°∠30220 B.V 0
0380∠ C.V 0
0220∠ D. V 0
30380∠ 3、 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 接,已知°∠=•
15380AB U V ,当t =10s 时,三个线电压之和
为( )。

A.380V B.0V C.3803V D.220V 4、如图所示的三相四线制照明电路中,测得I 1=2A ,I 2=4A ,I 3=4A ,则中性线中电流为( )。

A.0A B.2A C.6A D.10A
L L L 5、 三角形接法的对称三相负载接至相序为A、B、C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已知相电流
A I A
B o
010∠=•
,则线电流A I •
=( ) A 。

A.o 30310−∠ B.o
30310∠ C.
o 303
10−∠ D.
o 303
10∠
6、三相四线制电路,已知°∠=•
202A I A,°−∠=•
1002B I A,°∠=•
1402C I A,则中线电
流N •
I 为( )。

A.2A B.0A C.6A D.2A
7、有一台三相电动机,其绕组接成星形,每相额定电压为220 V 。

在一次试验时,用电压表
量得相电压V U U U C B A 220===,而线电压则为V U U CA AB 220==,V U BC 380=,则说明 ( )。

A.C相绕组接反
B. B相绕组接反
C. A相绕组接反
D.无法确定原因
8、有一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额定相电压为220V,若测得其线电压U AB=380V,U BC=220V,U CA=220V,则说明( )。

A.C相绕组接反
B. B相绕组接反
C. A相绕组接反
D.无法确定原因
9、一台三相电动机绕组星形联结,接到U L=380V的三相电源上,测得线电流I L=10A,则电动机每组绕组的阻抗为( )。

A.38Ω B.22Ω C.66Ω D.11Ω
10、如果电压相等,输送功率相等,距离相等,线路功率损耗相等,则三相输电线(设负载对称)的用铜量为单相输电线用铜量的()倍。

A.1/4 B.1/3 C.1/2 D.3/4
11、图示三相电路中,有两组三相对称负载,已知星形联结的电阻性负载,每相电阻R1 =10Ω,三角形联结的电阻性负载,每相电阻R2 =30Ω,线电压380V,则线电流有效值为()。

A.76A B.44A C.22A D.38A
C.各相电灯中电流不变 D.各相电灯变成串联,电流相等
L L L •
15、如图所示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线电压380=L U V 。

负载电阻Ω=111R ,
Ω==2232R R 。

当L 2相与中性线同时断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L 1和L 3相分配到的电压均等于额定工作电压
B.L 1相上分配到的电压低于额定工作电压,L 3相上分配到的电压高于额定工作电压 C.L 1相上分配到的电压高于额定工作电压,L 3相上分配到的电压低于额定工作电压 D.L 1和L 3相上分配到的均低于额定工作电压
18、如图所示的三相电路中,对称负载接成三角形,已知电源电压V U L 220=,电流表读
数L I =17.3A ,三相功率P = 4.5 kW ,当L 1、L 2相断开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L 1和L 2线电流均为10A ,L 3线电流17.3A B.L 1和L 2线电流均为15A ,L 3线电流17.3A C.L 1和L 2线电流均为17.3A ,L 3线电流0A D.L 1 、L 2和L 3线电流均为17.3A
6、电路如图所示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已知电源线电压380V,负载电阻R a=11Ω,R b=R c=22Ω,试求:
(1)负载的各相电流、线电流;
(2)中线断开,A相又短路时的各相电流和线电流;
(3)中线断开,A相断开时的各相电流和线电流。

7、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其线电流为I L=5.5A,有功功率为P=7760W,功率因数cosφ=0.8,求电源的线电压U L、电路的无功功率Q和每相阻抗Z。

8、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已知每相阻抗为Z=31+j22Ω,电源线电压为380V,求三相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9、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图所示。

试求线路上的总线电流I和所有负载的有功功率。

10、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U L=380V,对称三相感性负载作三角形连接,若测得线电流
I L=17.3A,三相功率P=9.12KW,求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

11、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U L=380V,对称三相感性负载作星形连接,若测得线电流I L=17.3A,三相功率P=9.12KW,求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

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个阻抗相同的绕组连接成三角形,接于线电压U L =380V 的对称三
相电源上,若每相阻抗Z=8+j6Ω,试求此电动机工作时的相电流I P 、线电流I L 和三相电功率P 。

13、 三 角 形 连 接 的 三 相 对 称 感 性 负 载 由 f = 50 H Z ,U L = 220 V 的 三 相 对 称 交 流 电 源 供 电,
已 知 电 源 供 出 的 有 功 功 率 为 3 kW ,负 载 线 电 流 为 10 A ,求 各 相 负 载 的 R ,L 参 数。

14、非 对 称 三 相 负 载 Z 1510=∠°
Ω,Z 2930=∠°
Ω,Z 31080=∠°
Ω, 连 接 成 如 图 所

为380 V 的 对 称 三 相 电 源 供 电 。

求 负 载 的 线 电
流 I A ,I B ,I C 。

I .2
Z 2
15、如图所示,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结,V U l 220=,当S1、 S2均闭合时,各电流
表读数均为17.3A ,三相功率P = 4.5 kW ,试求: (1) 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
(2) S1合、S2断开时,各电流表读数和有功功率P ; (3) S1断、S2闭合时,各电流表读数和有功功率P 。

16、图示为对称的Y -Y 三相电路,电源相电压为220V ,负载阻抗Z =(30+j 20)Ω。

求:(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2)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3)如果A 相的负载阻抗等于零(其他不变),再求(1),(2)。

2.5 一阶电路的瞬态分析
图3-5
一、选择题
1. 在一阶动态电路中,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为电路提供激励,其零输入响应中( )。

A.仅有稳态分量
B. 仅有暂态分量
C. 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D. 其稳态分量为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
2. 在一阶动态电路中,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为0,电源提供激励,其零状态响应中( )。

A.仅有稳态分量 B. 仅有暂态分量 C. 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D. 其稳态值为0
3. 在动态电路中的换路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
B. 电感电压不能突变
C.电感所储存的磁场能必然突变
D. 电容所储存的电场能必然突变 4. 在动态电路中,关于时间常数τ说法正确的是( )。

A. τ的值越大,说明电路过渡过程的越快
B. 在RC 电路中,τ与电容C 成正比
C. 在RL 电路中,τ与电容L 成反比
D. 工程上从t =0开始,经过τ时间后达稳态 5. t=0时开关断开,则8Ω电阻初始电流i(0+)为( )。

A .2A
B .-2A
C .-4A
D .4A
6.
图 示 电 路 在 换 路 前 处 于 稳 定 状 态,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 S 闭 合,则 i ( 0+ )为 ( )。

(a) 0 A (b) 0.6 A (c) 0.3 A
F
7.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 C ()00−=V ,则 i 1 ( 0+) 为( )。

(a) 1.2 A
(b) 0 A (c) 0.6 A
C
8.
在 图 示 电 路 中, 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 C ()04−=V ,则 u R ()0+=( )。

(a) 4 V
(b) 0 V
(c) 8V
C R
9.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i 20()+= ( )。

(a) 0.1 A
(b) 0.05 A (c) 0A
L
10.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i 30()+=( )。

(a) 0.1 A
(b) 0.05 A (c) 0A
0.2H
L
11.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则 i R ()0+=( )。

(a) 0 A
(b) 1 A (c) 0.5 A
L
1 mH
12.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u C ()00−=V ,则 i L ()0+=( )。

(a) 1 A
(b) 2 A (c) 0 A
13. 开关打开前电路已达到稳态,t=0时开关S 打开,i(0+)等于( )。

A .-2A B .2.5A C .2A D .3A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打开前电路已达到稳态,t=0时开关S打开,求u(0+)()。

A.-12V
B. 14V
C. 6V
D. 10V
ωL=3Ω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打开前电路已达到稳态,t=0时开关S打开,求u c (0+)()。

A.-12V
B. 14V
C. 6V
D. 10V
二、计算题
1、已知 t =0时合上开关K ,求图示电路换路后的电容电压u c (t)。


2、图示电路中,已知s U =24V ,s I =2A,0R =2Ω,6s R =Ω,C=2uF ,开关S 在t =0时合上,求电容两端电压u c (t)。

U R c
u
3、在图5-5电路中,已知已知s U =10V ,s I
=11A,R =2 Ω,L =1H ,开关S 在t =0时合上,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求电感电流i L
(t)。

s
U
R
s
4、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处于稳态,t =0时将开关闭合,试用三要素法求开关闭合后的i L (t)。

5、图示电路原已稳定,已知:R 1=6Ω,R 2=3Ω,C=0.5F ,I S =2A,t =0时将开关S 闭合。

求S 闭合后的()c u t 。

2
R
6、如图所示电路中,t =0时开关断开,求0t >时电感电流i L (t)。


7、图示电路,电路原处于稳态,t =0时刻,开关由1打向2,求i L (t)。


8、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处于稳态,t =0时将开关闭合,试用三要素法求开关闭合后的i L (t)及
i 1(t)。

i
9、图示电路中,E =10v ,R1=R2=10k Ω,c=200pF 。

开关原在位置1,处于稳态;在t =0时,S 切换到位置2,求电容元件两端电压u c (t)。

关打开,求u c (t)。

11、图示电路中开关k 在位置1已久,t =0时开关合向位置2,求换路后响应u c (t),i (t)。

k Ω
12、图示电路中开关S 在位置1已久,t =0时合向位置2,求换路后的i (t)和u L (t)。

13、图示电路中,已知s U =10V ,1R =3k Ω,22R k =Ω,L =10mH ,在t =0时开关S 闭合,闭合前电路已达稳态。

求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i L (t)
和电压u L
(t)。

U
14、图示电路,已知s U =12V ,1R = 2R =2k Ω,33R k =Ω,C=1 uF ,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t =0时开关闭合,求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u C (t)和电流i C (t)。

U
15、图示电路原已稳定,0=t 闭合开关,求0>t 的电容电压)(t u c 。

6V
3A
16、电路如图所示,t =0时开关S 闭合,换路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用三要素法求换路后的
)(t i L 。

18、已知图中的开关S 在位置a 时,电路处于稳态。

电路在t=0时,S 由a 扳到b ,请用三要素法求电压u C (t)。

90v
40v
19、含受控源电路如图所示,电路原处于稳定状态,电感初始电流i L (0-)=0,在t =0时开关闭合,求t >0时的i L (t)。

20、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 在t =0时闭合,u C (0-)=2V ,试求)(t u C。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一、选择题
1、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a)电流放大作用 (b)单向导电性 (c)电压放大作用
2、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 1、D 2、D 3的工作状态为( )。

(a) D 1导通,D 2、D 3截止 (b) D 1、D 2截止 , D 3 导通 (c) D 1、D 3截止, D 2导通 (d) D 1、D 2、D 3均截止
3、电 路 如 图 所 示 二 极 管 为 同 一 型 号 的 理 想 元 件,电 阻 R = 4 k Ω,电 位 u A =1V , u B =3V ,则 电 位 u F 等
于( )。

(a) 1 V (b) 3 V (c) 12 V
u A u B
u F
4、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D 1 ,D 2 均 为 硅 管(正 向 压 降 0.7V) ,D 为 锗 管(正 向 压 降 0.3V), U =6V , 忽 略 二 极 管 的 反 向 电 流 , 则 流 过 D 1、D 2 的 电 流 分 别 为( )。

(a) 2mA ,2mA (b) 0 ,2mA (c) 2mA ,0
D 2

5、电 路 如 图 所 示 ,D 为 硅 二 极 管, 根 据 所 给 出 的 电 路 参 数 判 断 该 管 为 ( )。

(a) 正向偏置 (b) 反向偏置 (c) 零偏置
10k Ω
20k Ω
15k Ω15k Ω
6、稳 压 管 反 向 击 穿 后, 其 后 果 为 ( )。

(a) 永 久 性 损 坏 (b) 只 要 流 过 稳 压 管 电 流 不 超 过 规 定 值 允 许 范 围, 管 子 无 损 (c) 由 于 击 穿 而 导 致 性 能 下 降
7、电 路 如 图 所 示 ,设 DZ 1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6 V ,DZ 2 的 稳 定 电 压 为 12 V , 设 稳 压 管 的 正 向 压 降 为 0.7 V ,则 输 出 电 压U O 等 于 ( )。

(a) 18V (b) 6.7V (c) 30V (d)
12.7V
8、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D 1、D 2、D 3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则输出电压u O =( )。

(a)-2V (b)0V (c)6V (d )12V
9、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

A.单向导电特性
B.正向导电特性
C.反向截止特性
D.反向击穿特性
10、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为理想元件,U S =5V ,则电压u 0=( )。

A 5V
B 2.5V
C 0V
D 无法确定
u O
1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1、2、3对地电压分别为V 1=7V ,V 2=10V ,V 3=6.3V ,
则1、2、3三个管脚分别为:( )
(A )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B )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 (C )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D )基极、发
射极和集电极
1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从而可判断该管工作在( )。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倒置状态 (D)截止状态
13、晶体三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A 单向导电性
B 电流放大作用
C 稳压作用
D 电压放大作用 14、已知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V
E =3.4V ,V B =4V ,V C =9V ,则该管类型为 ( )。

A NPN 型锗管
B PNP 型锗管
C NPN 型硅管
D PNP 型硅管
15、测得某一PNP 硅管三个极的电位是:V B = −3.2V ,V E = −2.5V ,V C = −7V ,则该管工
作在( )。

A 线性放大状态
B 饱和工作状态
C 截止工作状态
D 不能确定 16、已 知 放 大 电 路 中 某 晶 体 管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 为V
E = −1.7V ,V B = −1.4V ,V C = 5V , 则 该 管
类 型 为 ( )。

(a) NPN 型 锗 管 (b) PNP 型 锗 管 (c) NPN 型 硅 管 (d) PNP 型 硅 管 17、已 知 某 晶 体 管 处 于 放 大 状 态 , 测 得 其 三 个 极 的 电 位 分 别 为 6V 、9V 和 6.3V , 则 6V 所 对 应 的 电 极 为( )。

(a) 发 射 极 (b) 集 电 极 (c) 基 极 18、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B =240k Ω,R C =3k Ω,晶体管β=40,U CC =12V ,现该电路中的三极管损坏,换上一个β=80的新管子,若要保持原来的静态电流I C 不变且忽略U B E ,应把R B 调整为( )。

(a)480k Ω (b)120k Ω
(c)700k Ω
(d )240k Ω
u o
19、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CC =12V ,R C =3k Ω,β=40且忽略U BE ,若要使静态时U CE =9V ,则R B 应取( )。

(a)600k Ω (b)240k Ω (c)480k Ω (
d )360k Ω
CC
20、晶 体 管 处 于 截 止 状 态 时, 集 电 结 和 发 射 结 的 偏 置 情 况 为( )。

(a) 发 射 结 反 偏,集 电 结 正 偏 (b)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反 偏 (c) 发 射 结、集 电 结 均 正 偏 (d) 发 射 结 正 偏,集 电 结 反 偏
21、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22、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时,(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23、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工作点选得过低会产生( )失真。

A、饱和
B、截止
C、交越
D、不失真
2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工作点选得过高会产生( )失真。

A、饱和
B、截止
C、交越
D、不失真
25、在由NPN 管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当静态工作点 时,将产生截止失真,其输出电压的波形被削掉 。

A.太低 顶部 B. 太高 顶部 C.太低 底部 D. 太高 底部 26、如 果 改 变 晶 体 管 基 极 电 压 的 极 性 , 使 发 射 结 由 正 偏 导 通 改 为 反 偏 , 则 集 电 极 电 流(
)。

(a) 反 向 (b) 近 似 等 于 零 (c) 不 变 (d) 增 大 27、所 谓 晶 体 管 输 出 特 性 曲 线 中 的 线 性 区 域 是 指( )。

(a) 放 大 区 (b) 饱 和 区 (c) 截 止 区 28、图 中 已 标 出 各 硅 晶 体 管 电 极 的 电 位, 判 断 处 于 截 止 状 态 的 晶 体 管 是( )。

1V
3V 0V 0.5V
V
9.7V
6V
(a )(b )(c )
(d )
29、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三极管的共射电流放大倍数A 将( )
A .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30、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设 晶 体 管 工 作 在 放 大 状 态 , 欲 使 静 态 电 流I C 减 小 , 则 应( 〕。

(a) 保 持 U CC ,R
B 一 定, 减 小 R
C (b) 保 持U CC ,R C 一 定, 增 大 R B
(c) 保
持 R B ,R C 一 定, 增 大 U CC
31、对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

(a)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b) 确定静态工作点Q (c) 确定输入电阻r i , 输出电阻r o
32、
某固定偏置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如图所示,欲使工作点移至Q '需使( )。

(a ) 偏置电阻R B 增大。

(b ) 集电极电阻R C 减小 (c ) 偏置电阻R B 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