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美丽的花挂毯》沪教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美丽的花挂毯》沪教版 (3)
一. 教材分析
《美丽的花挂毯》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用手工制作花挂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花挂毯图片,让学生欣赏和参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色彩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作信心不足,需要在教学中给予鼓励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花纹和图案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花挂毯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通过创作花挂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花挂毯的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挂毯。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花挂毯的图案,使之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五. 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制作方法。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纹和图案,激发创作灵感。
3.评价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花挂毯的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展示和参考。
2.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花挂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
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
教师展示制作花挂毯的过程,边展示边讲解制作方法,如剪、拼、粘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图案设计,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创作具有个性的花挂毯。
3.操练(10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制作方法,开始动手制作花挂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
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巩固(5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学生相互展示、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纹和图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
到作品中,从而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
6.小结(3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挂毯的制作方法和创作要点。
同时,鼓励
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发挥创新能力,创作出更美的作品。
7.家庭作业(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一幅花挂毯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巧,体
现个人特色。
8.板书(课堂剩余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板书关键词,如“花挂毯”、“制作方法”、“创新意识”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
总计40分钟。
《美丽的花挂毯》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花挂毯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是具体的课堂反思。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学生对创作信心不足
在呈现环节,我发现很多学生在看到花挂毯的图片时,表现出畏难情绪,担心自己无法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这种心态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在操练环节中,只是简单地模仿,缺乏创新。
2. 创作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动不足
在操练环节,学生们大多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导致课堂氛围较为安静,互动不足。
3. 作品评价不够深入
巩固环节中,虽然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但评价时往往只是简单地表达喜欢或不喜欢,缺乏深入的审美分析和原因解释。
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
1. 提升学生创作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信心,我在呈现环节后增加了一个小游戏环节,让学生们通过抽取图案卡片的方式,互相合作创作出简单的花挂毯。
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2. 增加课堂互动
在操练环节,我鼓励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展示作品,并讨论如何改进和提升。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间的互动,又能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深化作品评价
在巩固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图案设计、颜色搭配、创意程度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并要求他们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这样使评价更加深入,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改进措施
1. 调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计划在呈现环节后,增加一个“创意灵感分享”环节,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美丽花纹和图案,以及他们打算如何运用到作品中。
2. 丰富评价方式
在巩固环节,我会引入更多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使评价更
加全面和客观。
3. 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
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教学设计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
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升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作业:
1.完成一幅花挂毯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巧,体现个人
特色。
作品中应包含至少三种不同的图案,并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设计。
2.写一段创作心得,内容包括: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如何解决问题、作
品的寓意等。
3.收集五幅生活中的花纹和图案,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审美能力,我邀请了美术领域的专家对学生的作品
进行点评。
专家点评的要点如下:
1.作品创意: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新程度,是否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2.图案设计:分析作品中的图案是否美观、是否符合色彩搭配原则。
3.制作技巧:评价学生运用剪、拼、粘等方法的制作水平,作品是否牢
固、精细。
4.寓意表达: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寓意,是否具有深刻的内涵。
5.创作过程:了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
决问题。
通过专家点评,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作品优缺点,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同时,专家点评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美术。
在专家点评环节,我将会邀请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一对一的评价,并给予学
生具体的改进建议。
此外,我还会将专家的评价结果整理成报告,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作品在专业层面的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同时,专家点评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