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
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D.米勒
2.在进行“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一般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A.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B.甲组有光干燥,乙组黑暗湿润
C.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梨树B.蘑菇C.土豆泥D.病毒
4.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使用的物镜是40X,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400倍,则应选用的目镜是()
A.20X B.15X C.10X D.5X
5.科学探究往往经历六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
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⑥④⑤B.③①②④⑤⑥C.②④③①⑤⑥D.②③④⑥①⑤6.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
上述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水量过多
C.蛙卵数过少D.水中没有放置水草
7.做“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个实验,可使用的仪器包括()①干湿表②显微镜③放大镜④酒精灯⑤记时器.
A.①⑤B.①③C.②⑤D.①②
8.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下与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视野、细胞的数目()
A.小、亮、多B.小、暗、少C.大、亮、多D.大、暗、少
9.“草尽兔狐悲.”这直接说明了()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0.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12.将大小二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由于争夺食物,最终导致其中一种死亡.这二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合作D.寄生
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定地域内的生物
B.一定地域内的环境
C.一定地域内的生物和环境两个独立的群体
D.一定地域内的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14.避役随环境改变的体色、瓢虫鞘翅的鲜艳色斑、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的形态,这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保护色、保护色、警戒色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15.下列哪条是正确的食物链()
A.小麦→蝗虫→鸡B.阳光→蘑菇→小麦
C.蘑菇→青草→野兔D.小麦←蝗虫←鸡
16.下列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表皮细胞B.叶脉C.叶肉细胞D.以上所有结构
17.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温室大棚内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降低光照强度B.延长光照时间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合理密植
18.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的无机盐()
A.氮、磷、钾B.钙、磷、钾C.钙、磷、铁D.氮、磷、钙
19.在培养盆栽花卉的过程中,为花卉施肥的第二天必须要浇水,俗称浇“回水”,否则,花就容易死亡.浇“回水”的主要目的是()
A.给植物降温
B.水直接浇在根部,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C.降低土壤温度
D.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20.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中,我们通过放大镜就可以看到根尖上有很多绒毛.这些绒毛生长的部位是根尖的()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1.牛奶和鸡蛋中含量较多的有机物是()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水
22.如果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则人体易患的疾病是()
A.夜盲症B.坏血症C.口角炎D.软骨病
23.临床上,医生给低血糖休克患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A.补充水分B.提供能量C.杀菌消炎D.供给全面营养
24.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B.肠腺C.胰腺D.肝脏
25.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很长,有5﹣7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
26.李刚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其中营养最合理的是()A.米饭、鱼、鸡、猪肉、鸡蛋B.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
C.米饭、青菜、萝卜、芹菜、菠菜 D.鱼、青菜、萝卜、苹果、桃
27.在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1收镜2对光3观察4放置切片标本5取镜和安放.
A.12345 B.52134 C.52431 D.52341
28.下列选项中对消化系统描述不正确的是()
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B.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液里都有消化酶
D.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29.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0.低温贮存蔬菜、水果的时间长,是因为低温条件下()
A.不利于细菌的生存B.可降低水分的蒸发
C.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D.抑制光合作用
31.发生洪涝灾害后,一些植物往往会发生烂根并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抑制了根的呼吸作用B.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C.破坏了植物的组织器官D.造成植物营养匮乏
32.吸人人体的氧气最终要到达()
A.肺B.细胞C.血液D.心脏
33.“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度差大.而新疆“绿洲农业”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34.博尔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获得100米和200米冠军,在比赛中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A.食物B.热能C.太阳能D.ATP
35.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呼吸时会产生什么气体,设计了以下四组对照实验,实验中的塑料袋均密封袋口,30小时后,将塑料袋中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A.第一组B.第二组C.第三组D.第四组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共15分.
36.小明观察装片时,首先看到了图中1所示的图象,然后进行操作并观察到图中2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所进行的操作包括()
A.向右上移动装片 B.转动转换器
C.向左下移动装片 D.转动粗准焦螺旋
37.下列关于能量释放与呼吸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无关
B.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成正比
C.剧烈运动与平静状态下所消耗的能量大体相当
D.人体在安静时、剧烈运动时和剧烈运动后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不同
38.下列哪种生态系统属于受人类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续39.下列食物的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是()
A.水、无机盐B.氨基酸、脂肪酸
C.淀粉、维生素D.蛋白质、脂肪
40.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个食物链中,含有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是()
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D.食虫鸟和青草
三、组合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15分.
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第41~45小题.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然后把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下产
生了淀粉.如图所示:
41.在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是()
A.防止叶片晒伤
B.防止叶片内水分散失殆尽
C.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D.使叶片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42.将植物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使植物()
A.只进行光合作用
B.只进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
D.遮光部分进行呼吸作用,曝光部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
43.萨克斯在此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B.叶片不变蓝
C.叶片曝光部分变蓝D.叶片遮光部分变蓝
44.该实验设计中()
A.选择同一植株的不同叶片做实验组和对照组更好
B.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计
C.选择两颗张长势相似的天竺葵分别做实验组和对照组更好
D.不需要对照实验
45.把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隔水加热的过程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酒精溶解叶绿素
B.可以直接对酒精加热
C.脱色完后需用清水漂洗干净
D.加热结束,先撤酒精灯,再取出实验材料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46~50题:
46.X曲线代表的是的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的是的消化过程.()A.淀粉、脂肪B.脂肪、淀粉C.淀粉、维生素D.维生素、淀粉
47.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
48.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
49.在消化道D中所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胆汁B.肠液C.胰液D.胃液
50.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Y被分解成()
A.葡萄糖、氨基酸 B.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C.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氨基酸、葡菊糖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51~55小题.
材料一:此前,北京市己于12月7日0时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各区、各单位动员部署,开展空气重污染应对工作.本次升级红色预警后,应急措施将有所加强:
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全市范围内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
粒物.它的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材料三: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5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肺泡、支气管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支气管、气管
52.人体的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①鼻毛②声带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④鼻黏膜⑤会厌软骨.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
53.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不会发生的是()
A.胸廓扩大B.肺容积缩小C.肋间外肌收缩D.膈顶部下降
54.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
A.呼吸运动扩散作用B.呼吸运动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呼吸运动D.呼吸作用呼吸运动
55.以下关于PM2.5的叙述正确的是()
A.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B.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C.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
D.咽喉炎、咳嗽、哮喘等都是由病菌引起的,与PM2.5无关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七年级(上)期末
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
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D.米勒
【考点】生物学史.
【分析】袁隆平培育出来了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分析解答.
【解答】解:A、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A错误.
B、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B正确.
C、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C错误.
D、米勒模拟实验是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D错误.
故选:B
2.在进行“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一般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A.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B.甲组有光干燥,乙组黑暗湿润
C.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认识.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 不是单一实验变量,有两个变量.
故选:B
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梨树B.蘑菇C.土豆泥D.病毒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病毒、蘑菇、梨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土豆泥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C
4.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使用的物镜是40X,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400倍,则应选用的目镜是()
A.20X B.15X C.10X D.5X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因此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400÷40═10(倍).所以,“若
使用的物镜是40X,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400倍”,则应选用的目镜是“10X”.
故选:C.
5.科学探究往往经历六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
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⑥④⑤B.③①②④⑤⑥C.②④③①⑤⑥D.②③④⑥①⑤【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②提出问题、④作出假设、③制订计划、①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
故选:C.
6.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
上述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水量过多
C.蛙卵数过少D.水中没有放置水草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
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解答】解: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该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就应该以水质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同,出现了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故选:A.
7.做“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个实验,可使用的仪器包括()①干湿表②显微镜③放大镜④酒精灯⑤记时器.
A.①⑤B.①③C.②⑤D.①②
【考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分析】对于生物实验中的常见仪器,以及常见实验所用仪器,要熟记于心,方可做好此类题目.
【解答】解: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一般来说夏季室温为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为18℃时,相对湿度在30%﹣40%,所以测量空气的湿度一般用干湿计、记时器.不需要用②显微镜③放大镜④酒精灯.
故选:A.
8.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下与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视野、细胞的数目()
A.小、亮、多B.小、暗、少C.大、亮、多D.大、暗、少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故选:D.
9.“草尽兔狐悲.”这直接说明了()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解:“草尽兔狐悲”,意思是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10.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冬季法国梧桐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法国梧桐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故选:D.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12.将大小二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由于争夺食物,最终导致其中一种死亡.这二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合作D.寄生
【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它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解:大小两种的草履虫之间相互争夺氧气、有机物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在竞争中弱势的一方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发育不良,最终导致死亡.故选:B.
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定地域内的生物
B.一定地域内的环境
C.一定地域内的生物和环境两个独立的群体
D.一定地域内的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故选:D
14.避役随环境改变的体色、瓢虫鞘翅的鲜艳色斑、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的形态,这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保护色、保护色、警戒色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1)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2)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
(3)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解答】解: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
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
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蜜蜂兰开的花,形状酷似雌性蜜蜂,有头、有翅、有腹不说,身上还有许多短毛,简直可以乱真.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居然还能发出一种雌蜂准备交配的气味,以迷惑雄蜂.)目的是引诱雄性黄蜂,前来帮助蜂兰花传粉,属于拟态.
故选:B.
15.下列哪条是正确的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