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计算机考研真题(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模拟试题1
(总分:15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在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在线性表中,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B.线性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C.在线性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之外,其他元素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D.线性表中元素必须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线性表一般被定义为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有序序列,注意,线性表是位置有序而不是数据有序。

线性表中可以没有元素,称为空表。

2.设有一个 10 阶的对称矩阵 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存储, a 11 为第一个元素,其存储地址为 1,每个元素占一个地址空间,则 a 85 (即该元素下标 i=85)的地址为()。

A.13
B.33 √
C.18
D.40
矩阵 A 的前 7 行中,第 i 行有 i 个元素被存储,所以前 7 行共 7×(7+1) /2=28 个元素。

a 85 是第 8行中第 5 个被存储的元素,所以 a 85 是第 28+5=33 个元素。

3.若用一维数组表示一个深度为 5、结点个数为 10 的二叉树,数组的长度至少为()。

A.10
B.16
C.31 √
D.64
由于二叉树的顺序存储是按完全二叉树来存储的,根据二叉树的性质:深度为 k 的二叉树最多有2k-1个结点,深度为 5 的二叉树最多有 31 个结点。

4.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 DGJHEBIFCA,中序遍历序列为 DBGEHJACIF,则其前序遍历序列为()。

A.ABCDEFGHIJ
B.ABDEGHJCFI √
C.ABDEGHJFIC
D.ABDEGJHCFI
根据中序、后序遍历的特点,可以确定 A 是根结点(在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再根据中序遍历的特点,可以知道 DBGEHJ 为左子树, CIF 为右子树。

再看右子树的后序遍历为IFC,可以确定C 为右子树的根结点;再加上中序为CIF,说明C 无左子树,只有右子树。

而左子树的后序遍历为 DGJHEB,因此 B 为左子树的根结点,再结合中序遍历,可以得知 B 的左子树只有D, GEHJ 都是右子树。

GEHJ 子树的后序遍历是 GJHE,说明 E 是根, HJ 为 E 的右子树, G 是 E 的左子树。

最后可以得出,H 为HJ 子树的根, J 为右子树。

然后再由前序遍历,可以得到: ABDEGHJCFI。

5.对于一棵二叉排序树,为了得到所有结点的有序序列,应该对二叉排序树进行()。

A.前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层次遍历
在二叉排序树中,左子树的结点值全部小于根结点,右子树的结点值全部大于根结点,如果按照左子树、根结点、右子树的顺序遍历(即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得到的就是一个有序序列。

6.从图中结点 V 出发,按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查找结点 U 时,最先经过(得到)的是从 V 到 U 的边数()的路径。

A.最多
B.最少√
C.既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
D.既可能最多,也可能最少
本题需注意广度优先遍历与深度优先遍历的区别。

7.从一个具有 n 个结点的单链表中查找其值等于 X 的结点时,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需平均比较的元素结点个数是()。

A.2*n
B.n
C.(n+1)/ 2 √
D.(n-1)/ 2
无论是顺序结构还是链式存储结构,顺序查找的效率都是一样的。

8.一棵 m 阶非空 B + 树,每个结点最多的关键字数为()。

A.m/ 2
B.m-1
C.m √
9.设有 10000 个无序记录,希望用最快速度从中选择前 10 个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在以下排序方法中采用()最好。

A.直接插入排序
B.简单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希尔排序
在题中所列出的排序方法中,直接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都是排序完成后,才能选出前10 个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只有简单选择排序能直接选出前 10 个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10.下列排序算法中,不能保证每趟排序至少能将一个元素放到其最终的位置上的算法是()。

A.快速排序
B.shell(希尔)排序√
C.堆排序
D.冒泡排序
因为 shell 排序每趟是对多个分组进行排序,不可能保证一个元素放到其最终的位置上。

11.关于计算机字长,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该计算机能够存储的最大二进制数位数√
B.表示该计算机的 CPU 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C.机器字长一般与 CPU 中寄存器的位数有关
D.机器字长决定了数的表示范围和表示精度
计算机字长是指 CPU 一次能处理的数据长度,它通常与 CPU 中的寄存器的位数相等,决定了机器所能表示数据的范围和精度。

计算机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存储长度远大于字长的二进制数据,也有些寄存器的位数会大于字长,如 x86 中的段基址寄存器。

12. X 是整数, [X] 补=(011100011)2, X 的十进制真值是()。

A.456
B.454
C.227 √
D.228
最高位的符号位是 0,所以 X 的真值为正,正数的补码与真值相同,所以 X 的十进制真值为
1x27+1x25+1x21+1x20=227.
13.已知[X]补=01100011.则[-X]补等于()。

A.00011100
B.10011100
C.10011101 √
D.以上都不是
X 为正整数,则原码、补码、反码相同。

[X] 原=01100011, [-X] 原=[11100011] 原=[10011100]
14.若由高速缓存、主存、硬盘构成三级存储体系,则CPU 访问该存储体系时发送的地址为()。

A.高速缓存地址
B.虚拟地址√
C.主存物理地址
D.磁盘地址
CPU 运行时得到的是虚拟地址,由操作系统转变成物理地址。

15.下列寻址方式中,一旦指令从内存读出后,能够较快地获取操作数据的寻址方式是()。

A.寄存器寻址√
B.直接寻址
C.间接寻址
D.变址寻址
由于操作数不在主存而在 CPU 寄存器中,寄存器寻址在指令执行阶段无须访存,可较快获取操作数。

16.设机器字长为 32 位,一个容量为 16MB 的存储器, CPU 按半字寻址,其寻址范围是()。

A.16M
B.8M √
C.4M
D.2M
8 位二进制表示一个字节,机器字长为 32 位,按半字寻址则每次寻址为 16 位,寻址范围是x8=8M。

17.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74181ALU 芯片可完成()。

A.16 种逻辑运算功能
B.16 种算术运算功能
C.4 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
D.16 种算术运算功能和 16 种逻辑运算功能√
74181ALU 有两种工作方式。

对正逻辑操作数来说,算术运算称高电平操作,逻辑运算称正逻辑操作(即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

对于负逻辑操作数来说,正好相反。

由于 S-S 有 16 种状态组合,因此对正逻辑输入与输出而言,有 16 种算术运算功能和 16 种逻辑运算功能。

同样,对于负逻辑输入与输出而言,也有16 种算术运算功能和 16 种逻辑运算功能。

18.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采用分级方式是为了()。

A.减少主机箱的体积
B.操作方便
C.保存大量数据方便
D.解决容量、价格和速度三者的矛盾√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采用分级方式是尽量以外存的价格得到容量与外存相当,速度与内存相近的存储系统,解决了容量、价格和速度三者的矛盾,本题选 D 项。

另外,用排除法可以首先排除 A、 B 两项。

分级方式并不能方便保存大量数据, C 项也不正确。

19.为协调计算机系统各部件工作,需有()提供统一的时钟标准。

A.总线缓冲器
B.总线控制器
C.时钟发生器√
D.操作命令产生器
A 项总线缓冲器是起缓冲作用的,是时钟信号的受动者。

B 项总线控制器,主要判决总线的使用情况,也是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工作。

D 项操作命令产生器,是对指令解码后,产生具体控制信号的部件,它也是时钟信号的受动者。

计算机系统的时钟信号的源头是时钟发生器。

20.在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唯一的是()。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原码和反码
计算机中零也有正负之分,原码中零有两种表示形式:10000000 或00000000,反码也有两种表示形式:11111111 或 01111111。

补码中正零和负零的表示形式相同都为: 00000000。

21.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 24 位表示,其中 8 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
224
B.
216

C.
28
D.
232
24 位地址,前 8 位为段号,剩余 16 位为段内地址。

22.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不同物理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具有直接读写文件任意一个记录的能力,提高了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A.顺序结构
B.链接结构
C.Hash 结构
D.索引结构√
索引是一个单独的、物理的数据库结构,它是某个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应的指向表中物理标识这些值的数据页的逻辑指针清单。

它可以直接读写任意一个记录。

23. 设计操作系统的时候需要关心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不需要关心的是()。

A.计算机的逻辑特性
B.操作系统今后的应用目标
C.计算机所具有的资源
D.高级程序没计语言的编译器√
设计操作系统需要得到计算机硬件设施,即裸机特性,然后编写相应的功能。

同时,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实现的功能。

计算机拥有什么资源,才能用软件编写相应操作的程序。

操作系统可以用多种语言实现,因此不需要考虑编写的语言是什么。

24.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实时操作系统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且给出反馈信号。

它是较少有人为干预的监督和控制系统。

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实时系统为每个作业都规定了运行时间和截止时间。

25.若有一个进程拥有100 个线程,这些线程属于用户级线程,则在系统调度执行时间上占用()个时间片。

A.1 √
B.100
C.1/100
D.0
以进程为单位分配资源,每个进程分得一个时间片,进程内的多个线程共享时间片。

每个线程得到的时间片为 1/ 100,所以一个进程只有一个时间片。

26.在操作系统中,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的原因是()。

A.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B.进程具有动态性
C.并发进程是异步的√
D.进程具有结构性
若系统中存在一组可同时执行的进程,则说明该组进程具有并发性,并把可同时执行的进程称为“并发进程”。

同时执行并不是真的同时,因为任一时刻CPU 中只能有一个进程运行,即并发进程是异步的,所以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

27.以下不可能引起进程调度的是()。

A.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消
B.一个进程从就绪状态变成了运行状态√
C.一个进程从等待状态变成了就绪状态
D.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了等待状态或就绪状态
可能引起进程调度的情况有: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了等待状态,一个进程从运行状态变成了就绪状态,一个进程从等待状态变成了就绪状态或者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被撤销。

而“一个进程从就绪状态变成了运行状态”是一次进程调度完成时的情况,因此,选项 B 不可能引起进程调度。

28.主存的管理方案不同时,对主存储器的访问()。

A.对于段式或页式管理,以块(即页)或段为单位
B.以字节或字为单位√
C.随存储器的管理方案不同而异
D.以用户定义的逻辑记录为单位
对主存的访问不管采用什么管理方案,最终都要转换成访问主存的字或字节地址。

29.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寄存器长度为24 位,其中页号占14 位,则主存的分块大小是()字节。

A.
210

B.10
C.
214
D.
224
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其地址结构如下:
其中,页号 P 占了 14 位,地址总长度为 24 位,那么位移量 W 的长度就应如下计算:
位移量 W 的长度=地址总长度-页号 P 长度=24-14=10 位。

所以,每个主存分块的大小是210个字节。

30.使 Cache 命中率最高的替换算法是()。

A.先进先出算法 FIFO
B.随机算法 RAND
C.先进后出算法 FILO
D.替换最近最少使用的块算法 LRU √
先进先出算法、先进后出算法和随机算法的命中率可以说都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符合程序运行的特点,命中率比较低。

最近最少使用替换算法,用最近的使用情况预测未来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命中率相对较高。

31.有3 个作业A(到达时间8:50,执行时间1.5 小时)、B(到达时间9:00,执行时间0.4 小时)、C(到达时间 9:30,执行时间 1 小时)。

当作业全部到达后,单道批处理系统按照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进行调度,则作业被选中执行的次序是()。

A.(A, B, C)
B.(B, A, C)√
C.(C, A, B)
D.(A, C, B)
响应比=作业周转时间/作业运行时间=1+作业等待时间/作业运行时间。

9:30 作业全部到达,计算作业的响应比:以 A 为例,它的作业计算时间是 1.5 小时,即 90 分钟; A 从 8:50 到达输入,在 9:30 时刻, A 的等待时间为 40 分钟,因此作业 A 的响应比为: 1+40 分钟/90 分钟=1.44。

同理, B: 1+30 分钟/24 分钟=2.25; C: 1+0 分钟/60 分钟=1。

因此按照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优先调度 B。

在 9:54, B 完成,这时计算 A, C 的响应比:
A: 1+(40+24)分钟/90 分钟=1.71; C: 1+24 分钟/60 分钟=1.4。

按照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优先调度 A。

在 11:24, A 完成,系统调度C, C 的响应比为 1+(24+90)分钟/60分钟=2.9。

因此,作业被选中执行的次序是 B, A, C。

32.设磁盘的转速为 3000r/ min,盘面划分成 10 个扇区,则读取一个扇区的时间为()。

A.20ms
B.5ms
C.2ms √
D.1ms
因为磁盘 1min 的转数为 3000,故 1s 的转数为 3000/ 60=50;每一转需要的时间为 1000ms/ 50=20ms。

每一转通过 10 个扇区,故通过一个扇区需花费时间为 20ms/ 10=2ms。

33.在共享介质的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并发连接
B.CSMA/ CD √
CSMA/CD 是共享介质的以太网中最经典、最常使用的方法。

34.如果互联的局域网高层分别采用 TCP/ IP 协议与 SPX/ IPX 协议,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多个网络互联设备应该是()。

A.中继器
B.网桥
C.网卡
D.路由器√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两个分别采用 TCP/ IP 协议与SPX / IPX 协议的局域网,属于异种网络,所以必须用路由器。

另三种设备都不能连接异构网络。

35.使用中继器连接 LAN 的电缆段是有限制的,任何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允许的传输通路中可使用的中继器个数最多是()。

A.1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中继器连接必须遵守 5-4-3 规则(4 中继器限制),即用 4 个中继器连接 5 个网段,其中只有 3 个网段可以连接站点。

36.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 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 -1

B.
2n +1
C.
2n
D.2n
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时,为了保证接收端能正确有效地区别接收到的报文的序号,必须保证发送窗口大小和接收窗口大小之和不大于整个序列号空间 2 n ,而接收窗口最小为 1,所以发送窗口最大为2n -1。

37.以太网中,在第 5 次碰撞之后,一个结点选择的 K 值为 4 的概率是()。

C.1/ 32 √
D.1/ 64
在第 5 次碰撞后,从整数集合[0, 1,…,(25 -1) ]中随机选取 K 值,因此,选择的 K 值为 4 的概率是 1/ 32。

38.对于由交换机连接起来的 10Mbit/ 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 10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能够占有的带宽为()。

A.1Mbit/ s
B.2Mbit/ s
C.10Mbit/ s √
D.100Mbit/ s
对于普通 10Mbit/ 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 N(10Mbit/ s)的 N 分之一。

但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每个用户仍然可以得到 10Mbit/ s 的带宽,这正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

39.假设某模拟信道的带宽是 3KHz,其理想信道的波特率是______,如果该信道的信噪比是 30dB,则该信道的带宽为______。

()
A.3KBaud, 20Kb/ s
B.6KBaud, 30Kb/ s √
C.12KBaud, 30Kb/ s
D.24KBaud, 20Kb/ s
根据奈奎斯特定律,理想信道的波特率是带宽的 2 倍,即 6KBaud。

而对于有噪声的信道而言,要计算其数据速率应使用香农理论:速率=带宽×log2(S/N+1)=3K×log2(1000+1)≈3000×9.97≈30Kb/s。

40.为了提供更多的子网,为一个 B 类地址指定了子网掩码 255.255.240.0,则每个子网可以有的主机数是()。

A.16
B.256
C.4094 √
D.4096
将 255.255.240.0 用二进制表示是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因此有 12 位可用于主机地址,又因为全 0 和全 1 地址不能使用,所以每个子网可以有的主机数是 212 -2=4094。

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7,分数:70.00)
41.如图 2 所示,顶点表示村庄,有向边代表交通路线,若要建立一家医院,试问建在哪一个村庄能使各村庄总体交通代价最小?
图2 村庄的有向带权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该图的邻接矩阵如下:
利用 Floyd 算法可求得两顶点之间最短路径长度。

最后求得:
从 A 4 中可求得每对村庄之间的最少交通代价。

假设医院建在 i 村庄时,其他各村庄往返总的交通代价如下所示:
医院建在村庄 0 时,各村庄往返总的交通代价为 12+16+4+7+13+16+4+18=90;
医院建在村庄 1 时,各村庄往返总的交通代价为 13+29+17+20+12+11+8+5=115;
医院建在村庄 2 时,各村庄往返总的交通代价为 16+11+12+6+16+29+12+34=136;
医院建在村庄 3 时,各村庄往返总的交通代价为 4+8+12+3+4+17+12+22=82;
医院建在村庄 4 时,各村庄往返总的交通代价为 18+5+34+22+7+20+6+3=115。

显然,把医院建在村庄 3 时总体交通代价最少。

)
42.试利用循环队列编写求 k 阶斐波那契序列中前 n+1 项(f0,f1,......f n)的算法,要求满足f n≤max 且f n+1>max, 其中 max 为某个约定的常数。

循环队列的容量为 k,因此,在算法执行结束时,留在循环队列中的元素应是所求 k 阶斐波那契序列中的最后 k 项f n-k+1,......f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void GetFib(int k,int n)
{
InitQueue(Q) ;
for(i=0;i<k-1;i++)
Q.base[i]=0;
Q.base[k-1]=1;
for(i=0;i<k;i++)
printf(“%d”,Q.base[i]) ;
for(i=k;i<=n;i++)
{
m=i%k;
sum=0;
for(j=0;j<k;j++)
sum+=Q.base[(m+j)%k];
Q.base[m]=sum;
printf(“%d”,sum) ;
}
}
)
有一台磁盘机,其平均寻道时间为 30ms,平均等待时间为 10ms,数据传输率为 500Byte/ ms,磁盘机中随机存放着 1000 块,每块为 3000Byte 的数据。

现欲把一块块数据取走,更新后再放回原地。

假设一次取出或写入所需时间为: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另外,使用 CPU 更新信息所需时间为 4ms,并且更新时间同输入输出操作不相重叠。

试问:(分数:10)
(1).更新磁盘上的全部数据需多少时间?(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由于数据块是随机存放的,所以每取出或写入一块均要定位。

Byte/ 500Byte/ ms=6ms。

更新全部数据所需时间=2×1000×(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1000×CPU=2×1000×(30+10+6) +1000×4=96000ms=96s。

)
(2).若磁盘机旋转速度和数据传输率都提高一倍,更新全部数据需要多少时间?(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磁盘机旋转速度提高一倍后,平均等待时间为 5ms。

数据传输率提高一倍为 1000Byte/ ms,数据传输时间变为3000/1000Byte/ms=3ms。

更新全部数据所需时间=2×1000×(30+5+3)+1000×4=80000ms =80s。

)
图 3 所示为用 8 片 2114 构成的 4K×8 的存储器,与 8 位的一个微处理器相连, 2114 为 1024×4 位的静态 RAM 芯片。

问:
图3 4K×8 的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分数:10)
(1).每一组芯片组的地址范围和地址线数目是多少?(分数: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芯片组的容量为 1024B,地址范围为 000H~3FFH,地址线数目为 10 根(A9 ~A0)。

)
(2). 4KB 的 RAM 寻址范围是多少?(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图 3 所示的连线,各芯片组的片选端由地址线 A15、 A14进行译码。

芯片组内地址线为 A9~A0,A13~A10空闲,即为任意态。

假设 A13~A10 为全 0, 4KB RAM 的寻址范围分别是:第 0 组为 0000H~03FFH,第 1 组为 4000H~43FFH,第 2 组为 8000H~83FFH,第 3 组为 C000H~C3FFH,可见这 4KB 存储器的地址空间是不连续的。

)
(3).存储器有没有地址重叠?(分数: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由于 A13~A10没有参与译码(部分译码),所以存储器存在地址重叠现象。

)
关于死锁问题的银行家算法中,若出现如表 1 所列的资源分配情况:
表1 资源分配表
请回答:(分数:10)
(1).该状态是否安全?请说明理由。

(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银行家算法有: Max[i,j]=Allocation[i,j]+Need[i,j],根据已知条件列出表 2:
表2 含最大需求矩阵的资源分配表
检测过程如下面所述。

①资源可用量(1, 6, 2, 2),能满足 P 0 。

②资源可用量(1, 6, 5, 4),可满足 P 3 。

③资源可用量(1, 9, 8, 6),可满足 P 1 。

④资源可用量(2, 9, 8, 6),可满足 P 2 。

⑤资源可用量(3,12,13,10),可满足P 4 。

待其完成后使系统的资源可用量达到初始值(3,12,14, 14)。

由此可得,系统此刻存在安全序列{P 0 , P 3 , P 1 , P 2 , P 4 },因此状态是安全的。

)
(2).若进程P1提出请求Request(1, 2, 2, 2)后,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若进程 P1提出请求(1, 2, 2, 2)后,系统试探性地将资源分给 P1后,可列出表 3:
表3 为 P1分配资源后的有关资源数据
检测过程如下面所述。

①资源可用量(0, 4, 0, 0),不能满足 P0。

②资源可用量(0, 4, 0, 0).不能满足 P1。

③资源可用量(0, 4, 0, 0),不能满足 P2。

④资源可用量(0, 4, 0, 0),不能满足 P3。

⑤资源可用量(0, 4, 0, 0),不能满足 P4。

由此可得,系统此刻不存在安全序列,因此系统不能满足 P1的请求。

)
有一个虚存系统,按行存储矩阵的元素。

一进程要为矩阵进行清零操作,系统为该进程分配物理主存共3 页。

系统用其中一页存放程序,且已经调入,其余两页空闲,按需调入矩阵数据。

若进程按如下两种方式进行编程:
10)
(1).若每页可存放 200 个整数,问采用程序 A 和程序 B 方式时,各个执行过程分别会发生多少次缺页?(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若每页可存放 200 个整数,即每 2 行产生一次中断,程序 A 在执行过程中会发生 50 次缺页中断;程序 B 运行时,每一页存放 2 列元素,内层循环每 2 次产生一次中断,完成内层循环需要 50 次中断,外层循环是每列产生一次,完成外层循环需要 100 次中断,这个循环完,共产生 5000 次缺页中断。

)
(2).若每页只能存放 100 个整数时,会是什么情况?(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若每页只能存放 100 个整数,程序 A 的执行过程中会发生 100 次缺页;而程序 B 的执行过程中内、外关语言手册,了解数组的数据存放方式。

同样也可看出,页面的大小对缺页次数的影响,页面越大,缺页次数越少。

)
43.一个 2Mbit/ s 的网络,线路长度为 1km,传输速度为 20m/ ms,分组大小为 100B,忽略应答帧大小。

如果采用简单停止—等待协议,问实际数据速率是多少?信道利用率是多少?如果采用滑动窗口协议,问最小序号位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发送延迟=(8×100)/(2×106 )=0.4ms,传播延迟=(1000m)/(20m/ ms)=50ms。

1 帧发送完后等待 1 个 RTT,然后发送另一帧。

周期长度=0.4ms+50ms×2=100.4ms, 1 个周期内发送 1 帧。

实际数据速率=(8×100b/帧×1 帧)/ 100.4ms=7968bit/ s。

信道利用率=7968bit/ s/(2×106) bit/ s=0.3984%。

如果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可连续发送的帧的个数为(周期长度)/(分组发送时间)=100.4ms/0.4ms =251<256=28。

所以,最小序号位为 8 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