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分突破训练:专项1 模型1 绳杆模型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一

模型突破

模型1 绳杆模型

(对应学生用书第86页)

[模型统计]

1.绳杆模型的特点

无论是轻绳还是轻杆,都先要进行整体或局部的受力分析,然后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求解即可.

3.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绳杆模型

(1)通常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只涉及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分析,在这两个点有F

合=F

,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动力学方程即可求解.

(2)研究临界问题时,要牢记“绳模型”中最高点速度v≥gR,“杆模型”

中最高点速度v≥0这两个临界条件.

[模型突破]

考向1平衡中的绳杆模型

[典例1]图1甲中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图乙中轻杆通过细绳MN和铰链固定在竖直的墙上,在N端同样挂上质量m=10 kg的重物,细绳与水平轻杆ON的夹角θ=30°,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图1

A.图甲中B点受到滑轮的支持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图甲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100 N

C.图乙中轻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200 N

D.图乙中细绳MN的拉力为100 3 N

B[对图甲中轻绳的B点受力分析,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中滑轮

下端和滑轮上端两段绳中拉力F 1和F 2的合力F ,因同一根绳上张力大小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1=F 2=G =mg =100 N ,由于拉力F 1和F 2的夹角为120°,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 =100 N ,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大小为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左下方,A 错误,B 正确;对图乙中N 点进行受力分析,N 点受到重物的拉力F 1′和轻绳上端细绳的拉力T 以及轻杆的支持力F 3的共同作用,由于重物静止,则有F 1′=G =100 N ,根据平衡条件得T sin θ=F 1′,T cos θ=F 3,解得T =200 N ,F 3=100 3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轻杆受到的压力F ′=F 3=100 3 N ,故C 、D 错误.]

(2018·深圳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在竖

直平面内,一光滑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

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可视为质点)

用轻绳OP 悬挂在天花板上,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

环上,现用向右的拉力缓慢拉绳,当轻环静止不动时,

与手相连一端绳子水平,则OP 绳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

角为( )

A.π2

B .θ C.π4+θ2 D.π4-θ2

D [只有绳子的拉力垂直于杆的方向时,绳子的拉力沿杆的方向没有分力,此时圆环能保持静止,由几何关系可知,QP 段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是θ;再对滑轮分析,受三个拉力,由于OP 段绳子的拉力与另外两个拉力的合力平衡,而另外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故PO 在另外两个拉力的角平分线上,结合几何关系

可知,O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4-θ2,D 正确.]

考向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绳杆模型

[典例2] (2018·泰安二模)如图2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P 、Q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P 套在光滑竖直杆上,Q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开始时轻杆贴近竖直杆,由静止释放后,Q 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2

A.P触地前的速度一直增大

B.P触地前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Q的速度一直增大

D.P、Q的速度同时达到最大

A[开始时P、Q的速度都为零,P受重力和轻杆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而Q由于轻杆的作用,则开始时Q加速,后来Q减速,当P到达底端时,P只有竖直方向的速度,而水平方向的速度为零,故Q的速度为零,所以在整个过程中,P的速度一直增大,Q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如图所示,小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

的轻绳吊起一重物B,开始时用力按住A使A不动,现设

法使A以速度v A=4 m/s向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连接A

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设此时B的速度

大小为v B,(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与滑轮

间摩擦,则()

A.A不动时B对轻绳的拉力就是B的重力

B.当A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B的速度v B=5 m/s

C.当A车右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重物B的速度v B=3.2 m/s D.B上升到滑轮处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若A不动时B对轻绳的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

大小,但两个力性质不同,不是同一个力,A错误;小

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的两个运

动,因A车右端的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由几何

关系可得v B=v A cos 37°=3.2 m/s,B错误,C正确;因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θ逐渐变小,故v B逐渐变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则B处于超重状态,D错误.]

考向3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绳杆模型

[典例3](多选)(2018·福建四校二次联考)如图3所示,一长为L的轻质细杆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另一端可绕O点转动,现使轻杆在同一竖直面内做匀速转动,测得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gL

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不可能指向圆心O D.轻杆在匀速转动过程中,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2mg

ACD[根据向心加速度a=v2

r,代入得小球的线速度v=gL,所以A正确;

需要的向心力F=ma=mg,所以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故B错误;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故合外力指向圆心,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mg)2+(ma)2,方向不指向圆心O,所以C 正确;轻杆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当转至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大,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F-mg=m v2

r,得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F=2mg,所以D

正确.]

(2018·乌鲁木齐适应训练)如图所示,A、

B两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同一高度,其质量之

比为2∶1,悬挂A、B两球的绳长之比也为2∶1.现将两

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将两球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对A、B两球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A.1∶1B.2∶1 C.3∶1D.4∶1

B[对任意一球,设绳子长度为L.小球从静止释放至最低点,以最低点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