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35.5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新年的第一天某市就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治理已经成为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大力开发清洁能源能有效治理“雾霾”。

下列能量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是:()
A.氢燃料汽车 B.风力水车 C.核动力潜艇 D.太阳能路灯2.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城市,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努力。

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4.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7. 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D、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丙的质量
9.在靠近粉笔的粗端滴上一滴蓝墨水,然后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

一段时问后发现随着酒精沿粉笔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浅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蓝墨水是一种混合物
B.相同条件下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C.颜色改变是因为墨水中物质互相反应了
D.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分离某些混合物
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具有毒性的气体是;(2)2个碳酸分子
(3)3个硫酸根离子(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6)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12.(9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A、B和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C与前两者相比较,你认为装置C的优势是.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
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
..的甲烷应选
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C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6分)某市郊区的农民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作肥料,沼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化学小组的同学围绕“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一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秸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相关结论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干燥的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观
察到瓶壁产物中有H2O
再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物产物中有CO2
【结论与解释】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同学们得出秸秆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拓展与应用】农村传统的处理秸秆方式是直接烧掉,试从环境、原料利用等方面说明将农作物秸秆制成沼气的重要意义是:。

写出甲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4.(6分)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工业生产钨流程如下:
(1)白钨矿反应前需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洗后,进行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
(3)写出生成纯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C0还原WO3制取钨,反应结束未冷却和就停止通CO,撤去装置的后果____________。

15.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支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灭,请你随他们一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先灭是因为。

猜想2:高的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澄清石灰水溶液显碱性,遇无色酚酞变红)
步骤现象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
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
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
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
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
顺序(如图)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
高。

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
碳浓度过高有关。

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小红却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下列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仪器的名称;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齐的混合气体
中,发现,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
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
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剩余氧气浓度15.65%,二氧化碳浓度1.898%。

二氧化碳浓度增
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附加分:若正确回答下列小题,将获得4分的奖
励,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根据图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
在(填“A、B、C、D”)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
AB段、BC段、CD段变化原因。

①;
②;
③。

三、计算题
16.(6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
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制取O2的质量是 g.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
ABDCDCCCCB
二填空
11.CO 2H2CO3
3SO42+CO2 C
12(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铁架台;(2)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C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因此需要加热;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比较纯净;故答案为:DF;
13.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相关结论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干燥的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观察到瓶壁出现水珠产物中有H2O
再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物产物中有CO2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不正确,这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因此无法确定秸秆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故填:不正确,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因此无法确定秸秆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拓展与应用】
将农作物秸秆制成沼气可以节约资源、减缓环境污染等;
甲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14冶炼过程中将白钨矿粉碎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2)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可知,操作a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引流;
(3)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三氧化钨反应生成钨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束未冷却和就停止通CO,撤去装置会导致钨在高温下被重新氧化;故填:WO3+3CO 高温. W+3CO2;钨在高温下被重新氧化;15【猜想假设】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猜想一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阻断了燃烧;
【实验验证1】根据结论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高可知现象应是高滤纸先褪色,低滤纸后褪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最右边仪器可知是量筒;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气体中,发现蜡烛在装置上部剧烈燃烧,在下部很快熄灭,证明小明结论不正确;
【实验结论】氧气浓度下降快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不大可以排除猜想1,证明猜想2成立;
【反思评价】AB段:上部蜡烛燃烧导致氧气浓度越来越低,到B点时刚好浓度不足,上部蜡烛熄灭;BC段: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上部二氧化碳逐渐下沉,再加上下部蜡烛燃烧生成新的二氧化碳,把氧气挤到上部,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大,直到C点,下部氧气全部赶到上部,此时氧气浓度达到阶段最大;CD段:下部蜡烛不断燃烧,不断消耗上部氧气,所以氧气浓度越来越低,直到D点氧气浓度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熄灭,由此可知在D点时蜡烛全熄灭。

16.)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g−40.8g=19.2g;
(2)设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
2KClO3MnO2.△2KCl+3O2↑
245 96
x 19.2g
245/x=96/19.2g
解得:x=49g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是49g60g×100%=81.7%
答:(1)制取氧气的质量为19.2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