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九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4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和社会服 务业等行业。
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0.2的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电通信业等行业。
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1的部门: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 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
(四)从第三产业内部所有制结构变化看就业贡献 从第三产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职工人数来看,国有经济单位职工
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 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 。
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如,在第二产业工业 部门内部,众多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服务)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 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配置原理 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 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配置原理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
第三产业,又叫第三部门或服务行业,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 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法是:第一 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狩猎业等;第二产业包括采 矿业、制造业、土木建筑业、供电业、煤炭业、上下水道等; 第三产 业属于无形产品生产部门,包括批发商业、零售商业、银行业、信托 业、一部分运输业、服务业。
【补充】 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如,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
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 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 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三)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从表9-5 (见 P208,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2002年)可以看出:1978
就业吸纳弹性系数 = 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
系数大,说明吸纳就业能力强;系数小,则说明吸纳就业能力弱。
从表9-9 (见 P214,时间跨度为1990年至2000年)中可见,找国20 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可分为:
1.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0.8的部门:包括服务业、批发零 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
仍占绝大多数,绝对数量达到4557.2万人。但是,集体单位职工人数 自1994年以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1992年的1307.2万人下降到2004年 的371.8万人(P217,见表9-10)。
(五)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看第三产业就业 截至2002年年底,从我国பைடு நூலகம்地区的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在三次产
业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比重最高的是北京,占60.7%,其次是上海和天 津。
(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率 1990 ~ 1999年,在我国第三产业各行业内部,就业增长速度较快的
行业依次为:其他(11.69%),房地产业(9.06%),批发零售贸易和餐 饮业(5.89%),社会服务业(5.02%),金融、保险业(4.64%)。其中 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这三个行业年均增长率均高于第三产业 就业的平均增长率(5.40%) 。
(三)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一般而言,决定就业增长的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率,二是就业
吸纳弹性系数。就业吸纳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 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具体到第 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是指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 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把第三产业笼统地说成“非生产产业”或“纯消费部门”是欠 妥当的。这是因为: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法所依据的是其产品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 所处的层次不同(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乐需要)、产品形态不同(有形 产品、无形产品)、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可分离程度不同(是先生产后消费 ,还是生产与消费过程统一不可分离)。
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
(一)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从各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与GDP比重的增幅看,1980 ~ 2002年,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出3.4%,而同期第二产业 就业比重的增幅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出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增 幅比GDP比重的增幅低33.4%。这说明第三产业平均每单位产值的增长 带动就业的能力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色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 水、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两大 部门。
第三产业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察 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 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 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方针
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发展 战略和对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克服 种种制约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加快,吸收就业的能力就会进一 步提高。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方针是: 1.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地应从实际情况和 需要出发,确定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当前应以投资少、见 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 2.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产业。允许个体、民营企业进入 更多的第三产业领域投资经营,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社会化的服务业经 营实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发展股份制的服务企业。 3.把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进一步做好城 镇发展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发展相关的第三 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整个 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个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就业人口 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二、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原理(重点)
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来看,第三产业部门中除了国家机关和军队等少数部门外,大多数部门 同第一、第二产业一样也创造价值,创造国民收入。因此,它和第一、 第二产业一样,都是人类有用的、必不可少的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人 类社会劳动的消耗方式。 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发展的顺序性,这种顺序性又是由需 要的层次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们的抽象认识。
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人们 对食物、衣服的需要虽然占首位,但是,其需要的数量是有限的,对 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需要虽然居于末位,但其需要的数量却是无限的。
斯密最早提出把消费分成“有限消费”与“无限消费”的,他认为 ,人类最必需的东西是食物,其次是衣服和住宅,最后才是家具与装饰 品。食物是受胃肠限制的,其他东西则不受任何限制,因而其欲望是无 止境的。斯密的“有限”与“无限”的思想,还仅仅是从物质产品本身 的角度得出的。如果把视线转移到物质产品领域以外,即把人对物质产 品与精神产品的需要加以对比,“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想就会更 加确定了。
2.第三产业部门虽然产品有有形与无形之别,形态各异,但都是人类劳 动时间的耗费,同第一、第二产业部门一样创造价值。
3.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医疗、科学技术和信息等,不但能创造价值,而 且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生产力的核心和精华。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积极发展 第三产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 金和劳动力)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 上述理由,把第三产业称作提供劳务和精神产品(信息和能量)的生 产部门。
四、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重点)
(一)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 从表9-14中(P22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分行业的工资水平与其就
业人数形成鲜明对比,工资较高的行业就业人数较少;而工资水平较低 的批发零售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下降,每年还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 主要与各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结构甚至行业垄断性有关。如金融业 、电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业人员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多,这 些行业的工资水平较高,就业规模不大。
(二)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 就业的能力(见补充:结构偏离度)
表9-4 (见 P207,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2002年)表明:第三产业的 结构偏离度为正且越来越向零值靠拢,这说明在该时期由于技术进步、 生产效率提高而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被第三产业吸收, 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部门。
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及就业结构变动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速度较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对我国而言,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 1.市场化程度低; 2.产业化程度低; 3.城市化水平低; 4.产业化程度低。
第三节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重点)
4.推进住房、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 的体制改革。加快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化步伐,促进有条件的第三产业单 位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
5.加强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通过制定规划,引导 第三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和执 行法规,加强监管,维护第三产业市场秩序。
~ 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8.2%,高于第一产 业的25.5%和第二产业的26.3%。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随工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日益增大,第三产业成为国 民经济中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
三、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变迁分析
(一)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变迁分析 截至2001年年底,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交通运输、仓储服 务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4737万人和2037万人,各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 27.1%和11.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对吸收劳动力贡献最大,其就业人 数达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1/4,而且一直保持稳定。可见,我国第三产 业就业结构中,传统第三产业仍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相对来说, 代表工业化进程方向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低 ,其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二)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从第三产业分行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 与行业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 等行业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约占80%左右,而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 、金融、教育、科学研究、卫生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从表 9-15也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的收入水平较高。 (三)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第三产业的投资政策是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国家增加 对第三产业的投资,那么,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数会比其他产业要多。
由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受到人们消费构成的制约,因 此,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 的,而是由人们消费构成的变化所决定。
第二节 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一、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自1952年以来一 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1952 ~ 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26年间增长 了近3.1%,而1978 ~ 2002年的24年间,增长了约16%(见 P203“表9-1 ,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 )。可见,第三产业 对就业的贡献巨大。
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0.2的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电通信业等行业。
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1的部门: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 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
(四)从第三产业内部所有制结构变化看就业贡献 从第三产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职工人数来看,国有经济单位职工
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 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 。
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如,在第二产业工业 部门内部,众多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服务)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 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配置原理 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 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配置原理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
第三产业,又叫第三部门或服务行业,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 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法是:第一 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狩猎业等;第二产业包括采 矿业、制造业、土木建筑业、供电业、煤炭业、上下水道等; 第三产 业属于无形产品生产部门,包括批发商业、零售商业、银行业、信托 业、一部分运输业、服务业。
【补充】 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如,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
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 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 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三)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从表9-5 (见 P208,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2002年)可以看出:1978
就业吸纳弹性系数 = 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
系数大,说明吸纳就业能力强;系数小,则说明吸纳就业能力弱。
从表9-9 (见 P214,时间跨度为1990年至2000年)中可见,找国20 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可分为:
1.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0.8的部门:包括服务业、批发零 售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
仍占绝大多数,绝对数量达到4557.2万人。但是,集体单位职工人数 自1994年以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1992年的1307.2万人下降到2004年 的371.8万人(P217,见表9-10)。
(五)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看第三产业就业 截至2002年年底,从我国பைடு நூலகம்地区的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在三次产
业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比重最高的是北京,占60.7%,其次是上海和天 津。
(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率 1990 ~ 1999年,在我国第三产业各行业内部,就业增长速度较快的
行业依次为:其他(11.69%),房地产业(9.06%),批发零售贸易和餐 饮业(5.89%),社会服务业(5.02%),金融、保险业(4.64%)。其中 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这三个行业年均增长率均高于第三产业 就业的平均增长率(5.40%) 。
(三)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一般而言,决定就业增长的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率,二是就业
吸纳弹性系数。就业吸纳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 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具体到第 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是指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 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把第三产业笼统地说成“非生产产业”或“纯消费部门”是欠 妥当的。这是因为: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法所依据的是其产品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 所处的层次不同(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乐需要)、产品形态不同(有形 产品、无形产品)、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可分离程度不同(是先生产后消费 ,还是生产与消费过程统一不可分离)。
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
(一)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从各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与GDP比重的增幅看,1980 ~ 2002年,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出3.4%,而同期第二产业 就业比重的增幅仅比GDP比重的增幅高出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增 幅比GDP比重的增幅低33.4%。这说明第三产业平均每单位产值的增长 带动就业的能力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色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 水、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两大 部门。
第三产业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察 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 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 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方针
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发展 战略和对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克服 种种制约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加快,吸收就业的能力就会进一 步提高。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方针是: 1.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地应从实际情况和 需要出发,确定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当前应以投资少、见 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 2.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产业。允许个体、民营企业进入 更多的第三产业领域投资经营,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社会化的服务业经 营实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发展股份制的服务企业。 3.把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进一步做好城 镇发展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发展相关的第三 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整个 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个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就业人口 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二、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原理(重点)
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来看,第三产业部门中除了国家机关和军队等少数部门外,大多数部门 同第一、第二产业一样也创造价值,创造国民收入。因此,它和第一、 第二产业一样,都是人类有用的、必不可少的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人 类社会劳动的消耗方式。 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发展的顺序性,这种顺序性又是由需 要的层次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们的抽象认识。
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人们 对食物、衣服的需要虽然占首位,但是,其需要的数量是有限的,对 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需要虽然居于末位,但其需要的数量却是无限的。
斯密最早提出把消费分成“有限消费”与“无限消费”的,他认为 ,人类最必需的东西是食物,其次是衣服和住宅,最后才是家具与装饰 品。食物是受胃肠限制的,其他东西则不受任何限制,因而其欲望是无 止境的。斯密的“有限”与“无限”的思想,还仅仅是从物质产品本身 的角度得出的。如果把视线转移到物质产品领域以外,即把人对物质产 品与精神产品的需要加以对比,“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想就会更 加确定了。
2.第三产业部门虽然产品有有形与无形之别,形态各异,但都是人类劳 动时间的耗费,同第一、第二产业部门一样创造价值。
3.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医疗、科学技术和信息等,不但能创造价值,而 且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生产力的核心和精华。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积极发展 第三产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 金和劳动力)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 上述理由,把第三产业称作提供劳务和精神产品(信息和能量)的生 产部门。
四、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重点)
(一)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 从表9-14中(P22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分行业的工资水平与其就
业人数形成鲜明对比,工资较高的行业就业人数较少;而工资水平较低 的批发零售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下降,每年还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这 主要与各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结构甚至行业垄断性有关。如金融业 、电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业人员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多,这 些行业的工资水平较高,就业规模不大。
(二)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 就业的能力(见补充:结构偏离度)
表9-4 (见 P207,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2002年)表明:第三产业的 结构偏离度为正且越来越向零值靠拢,这说明在该时期由于技术进步、 生产效率提高而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被第三产业吸收, 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部门。
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及就业结构变动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速度较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对我国而言,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 1.市场化程度低; 2.产业化程度低; 3.城市化水平低; 4.产业化程度低。
第三节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重点)
4.推进住房、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 的体制改革。加快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化步伐,促进有条件的第三产业单 位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
5.加强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通过制定规划,引导 第三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和执 行法规,加强监管,维护第三产业市场秩序。
~ 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8.2%,高于第一产 业的25.5%和第二产业的26.3%。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随工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长而日益增大,第三产业成为国 民经济中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
三、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变迁分析
(一)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变迁分析 截至2001年年底,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和交通运输、仓储服 务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4737万人和2037万人,各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 27.1%和11.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对吸收劳动力贡献最大,其就业人 数达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1/4,而且一直保持稳定。可见,我国第三产 业就业结构中,传统第三产业仍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相对来说, 代表工业化进程方向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低 ,其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二)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从第三产业分行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 与行业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运输、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 等行业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约占80%左右,而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 、金融、教育、科学研究、卫生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从表 9-15也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的收入水平较高。 (三)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第三产业的投资政策是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国家增加 对第三产业的投资,那么,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数会比其他产业要多。
由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受到人们消费构成的制约,因 此,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 的,而是由人们消费构成的变化所决定。
第二节 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一、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自1952年以来一 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1952 ~ 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26年间增长 了近3.1%,而1978 ~ 2002年的24年间,增长了约16%(见 P203“表9-1 ,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 )。可见,第三产业 对就业的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