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
作者:石岫岩
来源:《兰台内外》2023年第30期
摘要:“三个走向”为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本文深入分析了“三个走向”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认为它开辟中国特色档案理论的新境界,为提升档案事业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三个走向”,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在着力贯彻落实新《档案法》、坚守人民立场、推动开发利用和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三个走向实践进路
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正在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

”[1]虽然时代在变迁,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是档案事业的发展走向没有改变,“三个走向”依然是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指南针、定盘星。

1 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理论内涵
1.1 “三个走向”的理论渊源
“三个走向”反映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档案事业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档案工作的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向”的指示是对档案工作规律的新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档案学说新境界。

“三个走向”全面把握档案事业的“时”与“势”,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档案治理现代化、档案服务能力建设作出了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这一思想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

1.2 “三个走向”的理论架构
“三个走向”具有思维和实践双重指向。

从思维上来看,“三个走向”围绕着档案事业的法治保障、发展方向和道路三个维度进行构建,是现实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即怎么实现新时代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模式,如何彰显具有中国气派的档案价值。

从实践角度来看,“三个走向”对新时代档案事业做出了总体规划和安排部署,首先,明确了新时期档案工作治理方式[2],即走法治之路,为档案事业发展提
供了基本道路遵循。

其次,明确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即档案工作必须面向社会需求,使
“档案库”变成“思想库”,使“死档案”活起来、动起来。

最后,明确了档案工作的实施路径,即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以数据化推动档案事业提档升级。

1.3 “三个走向”的理论特质
“三个走向”涵盖了对档案事业的前瞻性认识、实践向度和系统观念,展现了辩证思维和科学实践的统一。

“三个走向”着眼于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预测了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和保障条件,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历史社会性。

“三个走向”实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对档案事业的历史定位和实践路径之中,说明“三个走向”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综合考量,推动档案工作发展必須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整体和全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进步的全过程。

同时,“三个走向”认为档案事业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方面,表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全过程的实践思路。

2 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价值取向
2.1 以法治思维引领档案建设新航程
法治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与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依法治理的论述,为新时代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路径选择。

以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充分发挥法治在事业发展中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将档案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实现档案由治理到善治的转变,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2021年开始施行的新《档案法》,在我国档案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我国档案领域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备,与其他领域的法律建设更加协调统一。

新《档案法》明确了社会各类群体的档案义务和责任,有利于增强新时代全民档案意识,为推进档案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法治保障。

2.2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档案建设新重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显著特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档案内容的书写者。

档案作为历史的最真实记录,其重要内容就是展现的人民群众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全过程。

档案价值由人民共享,档案事业始终为人民服务、书写英雄人民的历史,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必然选择。

档案开放一方面需要倾听群众呼声,档案工作者要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真正了解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更好地明确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档案工作需要回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检验工作成效,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

2.3 以现代化战略思维引领档案建设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局,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和把握问题。

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档案工作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保管走向利用,由传统模式走向数据化管理,“走向现代化”具有极强的前瞻性、指导性,揭示了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做好档案工作的方式方法。

特别是,伴随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和加速渗透,档案工作的方向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为档案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以现代化思维谋划高质量发展工作,善于把握和用好机遇,彰显档案工作价值,更好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成为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3 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实践
3.1 贯彻落实新《档案法》,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新修订的《档案法》吸收了“三个走向”的理论成果、实践向度和路径选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利于提升档案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提升,为新征程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批示要求,推动档案法贯彻走深走实。

一是要始终坚持档案姓党。

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深入理解和把握党的根本宗旨和为民情怀,依据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建设的各方面、档案工作的全过程。

要提升政治修养,强化使命担当,自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档案工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培养法治意识。

二是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深刻理解坚持人民立场是新修订《档案法》的核心要义和根本观点,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明确档案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彰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期待,着力破解在开发利用、资源建设、互联互通方面的难题,以档案事业转型升级新成绩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是要坚持档案执法监督。

长期以来,档案执法宽松软的问题成为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按照新《档案法》要求,维护档案法治尊严,创新执法形式,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扎实推进依法治档,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实现档案事业运行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

3.2 坚守人民立场,以服务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档案事业提供的服务更优,能够更好适应、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着力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资源是档案服务的基础。

要加强调查研究,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丰富馆藏档案资源,优化馆藏结构,使民生档案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

要加强重点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比如婚姻档案、人事档案、社保档案、农业农村档案等。

要对标标准化建设要求,对民生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资源认真梳理,优先建设和数字化,夯实高效服务的保障基础。

二是加强民生档案数据总库建设。

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民生利用率较高的档案和新进馆的民生档案资料优先数字化。

加大数字化
民生档案整合力度,分门别类建立专题民生档案数据库,打造收管存用一体的民生档案综合利用平台,优化查询手段,提升民生档案服务效率。

要加强与民政、人社、教育等民生部门的横向联系,加强民生档案资源的共享力度,搭建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数据库与行政部门数据化管理系统的有效链接,实现民生档案的一站式查询利用。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让民生数据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服务途径。

有的地方把民生服务网络延伸到村一级,群众查档只要满足申请条件,群众在村级就能实现档案查询,提升了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满意。

同时,伴随网络数据化的发展,有的档案部门把民生档案查询嵌入政府服务系统,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民生档案查询出证的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在口袋中就能查询档案的机制。

三是加强协同机制建设。

民生档案服务要实现全方位覆盖,建立档案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机制。

要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转变,对重点的民生档案种类,如乡村振兴、教育事业等,及时建立收集整理,建立专项数据库,及时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3.3 坚持开发利用,以优质档案文化产品赋能高质量发展
要以高质量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践行“三个走向”结合起来,持续利用优秀的档案成果,讲好红色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

一是用心打造档案文化阵地,解码丰富厚重的档案文化。

档案不是“故纸堆”,其生命力在于提炼出新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积极应用现代人文技术,打造档案场域,让场景“动”起来,让故事“活”起来,让眼睛“亮”起来。

通过不断增强现代感和吸引力,让人们漫步沉浸在档案展览中,各类文字、图像、实物、声音等档案记录系统立体式呈现,以再现意义复刻红色的珍贵记忆。

二是用情演绎档案故事,满足人民群众阅读要求。

现在人们的接受知识的习惯已经转变为“快节奏”“碎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形式需要群众的要求,通过影视剧、专题片、短视频、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比如,有的单位在微信公众平台播放红色档案短视频,以极短的形式、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快速抓住受众眼球,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三是上門开展档案文化服务,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档案文化的展示与宣传,需要到群众中间去,把优质文化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和舞台上。

要积极对接街道、社区,通过举办“档案你我他”“档案文化演出”“档案文化进万家”等活动,让群众真正了解档案事业和档案文化,提升档案文化的层次和价值,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 坚持数字化道路,以信息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发展是事关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工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档案事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综合档案馆信息化率大幅度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文书档案实现数字化归集。

当前,我国面临世界百年的技术与产业创新之变、大国竞争格局之变、国际经济治理之变,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3]。

档案部门要要牢牢把握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新机遇,为实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一是要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

档案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数据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结合“十四五”规
划,制定本地区数字化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选择。

二是要推进核心数字技术攻关,补齐数字化改造短板。

档案数据化建设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数据化建设,既要保证利用的高效便捷,也要兼顾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

要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加强新技术的交叉应用,尤其是要加快布局档案数字领域前沿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档案事业发生“化学反应”,抢占未来数字技术和档案事业发展制高点。

三是要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充实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条件,以标准化建设助推数据化技术应用。

要强化新一代数据系统应用和数据库建设,逐步形成技术领先、系统完备的数据化应用体系,进一步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四是要大力培育数字技术人才,要实施人才强档战略,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五是要建立数据技术应用标准。

对档案资源云平台建设、区块链打造等方面,健全数据要素建设规则,提升数字标准化建设模式,为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提供制度性保障。

六是要着力营造健康安全的档案数字生态,要在国家、省市规划中对数字化建设予以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标准,为推进产业数字化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米亚文,徐能武.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意涵与实践向度[J].档案学通讯,2023(01):18.
[2]李奇.明确定位、需求牵引,努力为推动新时代机电兵船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支撑与服务[J].机电兵船档案,2023(02):25.
[3]李群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研究[D].吉林大学,2022(12):01.
(作者单位:白城市洮北区委党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