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句,分五小结,从几个方面来描述,抒发了作者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期望世界儿童能够互相尊重,不分国籍与肤色,都平等对待。

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作者对世界儿童的描写,其实寓意深刻。

实际上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胸怀。

诗歌虽篇幅短小,但层次清楚。

表达了作者期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目标:
1.在双基目标中,要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背诵;
2.能力目标中让学生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在道德情感目标上,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
根据儿歌内容理解词的意思,背诵儿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把你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学生和老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共同展示出来,并说说你所了解的内容。

你们谁能说说自己最熟悉的'国家风俗。

人们常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就像开放在世界这个大花坛中不同颜色的花朵,你们就是最美丽的那一束。

板书课题:最美的花束
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感知生字、词。

自由朗读这首儿歌,画出不认识的字。

这些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办?
自由学习不认识的字,可通过问别人、查字典、猜字等一系列方法。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和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

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学困生。

出示带生字的词,开火车读。

例如:漆黑、花冠
分小节朗读儿歌,读准字音。

学生分小节朗读儿歌,其余学生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读音是否准确,读后学生互评。

三、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投影出示:课文中的图
1、你看到了什么?课文里是怎样说的?同位互相读一读。

在每一小节里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提出来。

2、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
3、分组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三、再现情境,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
拓展延伸。

读了诗歌,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实践作业设计:
回家读儿歌、并且要背过,把课文中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明白在怎样用。

五、总结。

2、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

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的愿望。

诗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没有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

教学时,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容易理解,我要在课堂的叫许饿中多注重引导,及时点拨,发现学生思想活动的状态,更好的突破叫许饿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许多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要领悟学生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扎实的做好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认的5个生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词句的训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4.学习背诵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六一就要到了,有一些好朋友在一间漂亮的房子里庆祝节日,看……
课件演示:有一群不同颜色的眼睛,不同颜色头发的孩子在一起联欢。

猜猜他们从哪里来?那里什么样?(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自己的联想。


课件演示:猜到哪个小朋友,放大头像并注明来自国家。

2.他们有的来自富有的国家,也有的来自贫穷的国家,但是他们今天都平等的相聚在一起联欢,是多么的高兴!他们要和你们一起庆
祝节日,你们愿意吗?
3.无论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平等的,都是祖国的花朵。

今天,你们欢聚在一起,就是全世界最美的花束。

(板书课题)
课件岩石:土中小朋友变成一朵朵花,扎成一束。

4.你能把“最美”的换个词语,使意思不变?
[设计意图:从色彩图示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鲜明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暗示不同皮肤不同种族的孩子们都是平等的就像最美的花束。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联想空间,有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

同时进行同义词的训练,使学生不断积累词语。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小组内读文
在小组内解决不认识的字,把新发现告诉小组同学。

(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新字)
想想最美的花束是什么?(学生会联想到课件的演示,找到答案)2.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冠”字
[设计意图:学生在组内交流中相互学习,优补差,从而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由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

]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全文,找找哪节的内容有联系。

2.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所得。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把文章的结构,从这项练习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生也能初步把握文章脉络。

] 3.找到你喜欢的地方,先读一读,再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喜欢的原因,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连好习惯,自由表达也可以开放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自我组织语言的能力,达
到畅所欲言的目的]
4.根据学生汇报不同部分,相应进行课文的理解,并引导读。

(1)汇报读第一部分(1、2小节)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理解:“?”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比喻句:把人们的眼睛比作星星亮晶晶。

训练:星星——亮晶晶太阳——()()——()
用“…像…一样…”说一句话。

(2)汇报读第二部分(3、4小节)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理解:花冠用来比喻什么?
花的颜色有深有浅什么意思?
“各色各样的花,开满可爱的花园”怎样理解?
课件演示:照样子:各色各样——各()各()
试着按课文说一说:你的(),他的(),不管(),都是()。

背诵指导:记注重点词语和他们的大致顺序背诵会轻松一点!
[设计意图:问题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逐步理解课文铺好阶梯,培养学生连续思维的能力。

]
(3)汇报读第三部分(5小节)并说明喜欢原因。

理解:比喻句:把孩子比作鲜花和花束。

孩子们是谁?课文中的你我他是谁?
作者为什么把这么多不同颜色眼睛和头发的孩子们比作花束?
作者有什么愿望?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认知,不断的升华。

]
(4)小结:今天,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小朋友团结在一起。

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把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上的所有孩子们都是平等的,理解作者美好的愿望。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思维扩展
假如在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或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回怎么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道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
种族平等虽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一个话题,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关心国际时事,他有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不同文化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学生了解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又听到了不同国家不同的声音,有和平的呼唤,有痛苦的呻吟,有欢快的舞曲,有无声的哭泣。

学生在充斥着歧视,等级的世界更深切地体会到尊重与平等的珍贵。

本节课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在教学中,我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明白,不论人种、肤色、大家都能友好相处,没有歧视,使学生更能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从中受到情感的感悟、理的启迪。

本节课我重视学生阅读感受和体验的培养,从文本中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如自学识字的能力、比喻句的用法,使语文的工具性加以体现。

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通过孩子体验身边的生活与对家庭条件差的孩子的关爱。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开放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把课堂引向校外广阔的空间,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本节课我力图通过文本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平等,让友爱的阳光洒向课堂,洒向孩子们的心田。

3、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精品教案三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

谁发明了电灯。

(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

看来大家平时的积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明确:
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

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内容明确:
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

西汉时期
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三)深入研读
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

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4.小组讨论环节:
(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蔡伦是纸的发明者。

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

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书写流利,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

(四)巩固提高
观看视频《四大发明》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作业:搜集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种介绍给大家,并写几句节约用纸的广告宣传词。

五、板书设计
4、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三衢道中》教案及反思三年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复习学过的两首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曾几的《三衢道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热情。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三衢山的道中)
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著有《茶山集》。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

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古诗的同时,对诗人也要有所了解。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1、掌握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纠正字音。

(3)指名读,汇报生字。

溪、泛:左部都是三点水旁。

与水有关。

“溪”右边中间部分有点。

减:“减法”的“减”。

梅: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每天”的“每”。

(4)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梅、溪、泛、减”的书写。

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溪:写时注意右部分,“爫”“幺”“大”,不要忽视中间的“幺”有点。

写时要紧凑。

减:右边不是“成”,里面是“一”“口”。

(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
2、标出停顿,读通读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学生自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

3、读古诗,提出疑问。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

(3)作者的心情怎样?
4、学生交流汇报。

5、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6、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感。

这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2)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而行。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它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指导学生读这句诗。

这两句诗的意思:梅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以后再走山路。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

那么,该怎么
读这两句诗呢?
(3)正当诗人走在山路上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下面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绿阴:苍绿的树荫。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这两句诗的意思:一路上绿阴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而绿阴深处又传来了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黄莺清脆的叫声突出了山林的寂静,绿阴、黄莺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那么,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
7、朗读古诗并想象画面。

8、欣赏江南景色。

9、学生配乐诵读古诗。

设计意图:调动多种感官,理解诗句意思,读与悟结合,体会诗人心情。

四、综合比较,总结全课
1、将这三首古诗连着背一遍。

2、比较异同:
同:情感同。

(都是表达喜爱之情)
异:内容不同;作者朝代不同;景物地点不同。

3、再读三首古诗,总结全课。

4、布置作业。

读古诗,想象画面,为喜欢的古诗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反思
“以生为本”,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诗意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一步步的学习,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与作者共鸣。

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在读上注重了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

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感受描绘的美景,在静态画面中抓住“动”的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受到熏陶,培养语感。

5、三年级下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熟练掌握词语的运用。

2、通过观察插图,熟练朗读诗歌。

3、利用插图,明白种族平等,懂得尊重与平等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插图的辅助,使学生在观察中学、在观察中思、在观察悟,懂得尊重与平等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插图,感受尊重他人、平等相处的意义。

培养他们与人为善、平等相处的品质与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学生种族平等的观念。

难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平等尊重的品质与情操。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照片、翻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进文本
观察插图,大家谁能说说画面中的内容呢?(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孩子他们开心快乐地围在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同学身边唱着、跳着……)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我们生存于同一地球,无论何种人,都是独一无二,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艾迪斯·西格尔笔下的关于尊重与平等的一首诗歌《最美的花束》。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读诗歌,并思考:
(1)诗歌从哪两个方面写孩子们的不同?
(2)通过读诗歌,我喜欢……,我明白……,我想说……
2、字词检查站。

3、开火车认读字词,巩固基础。

4、边观察插图,边带着感情齐读课文,感知大意、体会情感。

三、再读诗歌,品读感悟
1、自主品读,表达感悟。

2、逐段解析,随文悟情。

(1)第一节:观察插图:图中的各个孩子都一样可爱,随即强调“一样”、“一个样”重读,突出种族平等。

(2)第二节:“只要……都……”是个关联词,(图中孩子的眼睛有蓝色、黑色、黄色、灰色,但功能都一样——一睁开都能看见太阳,这就是幸福的,就是可贵的。

)此时此刻,你能用“只要……都……”造个句吗?
(3)第三节:同学们,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

那既然这样,我们每一个人的头发无论是何种颜色,都是花冠,都很漂亮。

瞧,图中每个孩子的发色、肤色都不同,但一样漂亮、讨人喜欢,让我们再次带着喜爱的感情来读第三节。

(4)第四节:同学们,彩虹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巧妙结合,那可爱漂亮的花园当然也应该有深浅不一、各色各样的花儿,不是吗?图中的各色各样的孩子不是组成了漂亮的花园吗?那就让我们带着欣赏的感情去朗读第四节,感受可爱花园的特色吧!
(5)第五节:请大家再次观察文中插图,好多活蹦乱跳的孩子围在一个坐着轮椅孩子的周围)——唱啊、跳啊……他们没有歧视、没有侮辱,只有平等和尊重,就让我们带着平等与尊重的感情齐读最后一节。

3、观察插图,解析诗歌中“你”、“我”、“他”的指代。

4、教师总结:不论眼睛、头发、肤色颜色怎样,全世界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相互尊重!
四、检测训练、提升能力
1、和一样。

2、小组讨论交流:诗歌中“花”、“花束”、“花园”分别指的是什么?
3、拓展延伸:
在这广大的世界上,世界各国的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束”,我们都是平等的。

同学们,你们能谈谈自己平时如何与同学相处的吗?
五、总结主旨、情感升华。

同学们,我们班共57名同学,每一位都是一朵漂亮的鲜花,组在一起就是一束最美的花束。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手中的花朵,让充满爱的世界花园更美丽、更绚烂、更友好、更和谐!最后让我们带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心愿与期盼,期盼我们精彩的世界更加友好和谐、幸福平安!
六、课堂小结,课后作业(3选2)
1、观察插图,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搜集表现各国儿童的生活状况图片,并在班级内交流讨论。

3、制作一期“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手抄报。

6、三年级语文下册《最美的花束》的教学反思
《最美的花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人民平等相处的美好愿望。

上完本课,我认真进行了反思,觉得有以下优点:
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本课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又很喜欢这样的儿童诗歌,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基本能理解诗歌内容。

二、突出本课的重点。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结合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最美的花束”及文中的'“你、我、他”指的是全世界的孩子,而“花园”指的是地球。

三、在学完课文后进行了相关的句式练习,强化平等的意识。


给出例句:“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让学生填空。

有的学生说“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漂亮。

”“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能看到美丽的世界。

”等。

我又让学生补充句子:“ 和一样。

”有学生说:“ 男孩和女孩一样可爱。

”他还谈到了在温州有的人为了生男孩,用人工流产的方式打掉女孩的做法。

可见,在这个世界上要做到真正的平等并不容易。

四、能根据教材特点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体现用教材来教。

在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围绕单元主题“尊重与平等”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时,学生谈到了不能嘲笑成绩差的同学,不能歧视有缺陷的人等。

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教育他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平等的对待别人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孩子智商、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小的时候,但是他们冷漠,对同学、对朋友、对老师、甚至家人,我觉得教他们学会爱,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让他们知道要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个人,去尊重每一个人。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
一、虽然课文读得比较多,学生也能熟练背诵,但是在感情朗读方面还体现得不够。

二、在理解诗歌后,学生谈今后怎么做时,因思维局限谈得不够好。

我发现学生对平等与尊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种族的平等与尊重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一个话题,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不太了解,尤其对种族歧视缺乏认识,所以课前应该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世界人种、种族歧视的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为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7、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的教学反思
本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的铺垫,我认为一节课中,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

这节课上,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而没包办代替,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