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写法并理解各部分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理解两次分的过程,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经历创造竖式的过程中体会竖式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明白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会计算。

学习难点:通过口算与分小棒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用1个竖式写出两次分的过程。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及有余数的除法,初步认识了除法竖式,会写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表示一次分的过程和结果的竖式,少部分同学能根据口算的方法写出两个竖式。

这就为创造表示
两次分的1个竖式提供了可能性。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瞧,三年级的同学正在植树,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谁能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平均每班植多少棵树? 42÷2
师:哎,42÷2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42分成40和2.先算40÷2得20.再算……得1.最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出除法算式并口算,为发现分小棒与口算的相同点做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借助分小棒、课件梳理过程理解两次分。

师:看来同学们对口算掌握的很好了,那我们再来借助小棒分一分。

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你打算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预设生:我先把这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

再把这2根分成2份,每份1根。

师:哎,大家都是先分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

都分了几次?两次
一起再来看一看。

(PPT出示分小棒的全部过程)
2.沟通口算和分小棒的联系。

师:看来分小棒也能得到21。

看,这是
算、这是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生:先分4捆,再分2根。

两次分师评价:是的,都是先分40,再分2. 并且都是分了两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小棒这一直观操作能够清楚的看到两次分的过程,明确分的道理,理解计算思考步骤,为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做准备。

3.尝试探究列竖式
师:哎,之前我们还学过用竖式计算,你能不能用竖式把刚才两次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清楚的表示出来?拿出一号探究单试着写一写。

师:老师选择了两幅有代表性的竖式,来,说说这样写的理由。

预设①:②:
师:咱们来看两位同学的竖式,比较:哪种更能清楚的表示出两次分的过程?
预设生:第2种。

师:可是在这里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分了两次,写了两个竖式,如果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可能要写3个竖式?如果是四位数呢?10位数……,如果是100位数呢?,可能要写多少个竖式?100个竖式。

生:麻烦。

复杂。

太费劲了。

师:那你能不能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把这两次分的过程用1个竖式就清楚的表示出来?
预设: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孩子们的竖式,让孩子在区分对比中感受到竖式既要表示出分的过程和结果,还必须简洁,促使思考更正确规范的竖式写法。

师:同学们太有想法了,真了不起。

来,拿出2号探究单写写试试。

2位同学汇报。

师:她的这一次是分的什么样的小棒?成捆的。

这一次呢?单根的。

有没有一点两次分的感觉?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两次分的竖式有一点感觉了,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咱们来看看数学上到底是怎么写的。

(出示最正规写法)师: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不仅会思考,还特别会分析。

咱们再来借助课件看一看如何用1个竖式来记录两次分的过程。

4.板书竖式,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

师:咱们一起把这个竖式写在黑板上,板书竖式,明确除的顺序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请同学们对照黑板上的竖式修正一下。

5.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系
师:同学们,一起来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我们打通了口算与分小棒之间的联系,又打通了分小棒与竖式之间的联系,那口算与竖式在计算上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预设生:都是先算40,再算2。

师:看来口算和竖式,他们书写的形式不同,但计算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我们借助分小棒(点形)弄清了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点数),数学上叫作数形结合,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将两次分的过程在1个竖式中表示出来,并通过小棒图来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书写除法竖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我们刚学了竖式计算。

这道题你会用刚学的竖式计算吗?试试看。

96÷3
师:哎,同学们,你能在竖式中找到分小棒的影子吗?
生:看到十位上的9就想到分9捆小棒,看到个位上的6就想到分6根小棒。

师:真不错。

看来小棒已经在你们的心中了。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将竖式与小棒再次结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咱们今天学习的是用1个竖式把两次分的过程表示出来。

其实啊……3次分、4次分、5次分、6次分,甚至更多次分的过程都能用1个竖式表示出来。

竖式就是如此的奇妙。

下课。

【设计意图】列举出1个竖式来表示很多次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竖式计算的优越和奇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写两次分的竖式。

关于笔算除法的课,我们通常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学。

但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出竖式的书写方式将更有意义。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经历竖式探索的过程,明确算理,锻炼表达,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几轮磨课后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注重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数学操作活动是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来源。

通过分小棒这一直观操作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然后结合课件清晰再现两次分的过程,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次分,为后面独立写竖式做铺垫。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间都是有联系的。

教学过程中先打通口算和分小棒的联系,又打通分小棒与竖式之间的联系,最后又将口算与竖式之间计算的相同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都是有联系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尝试列竖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成的竖式进行对比,提出创造的要求。

学生在经历将两个竖式合并为一个竖式的过程中体会到
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价值。

4、注重体验和感悟。

在创造竖式、对比竖式及列举竖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创造后的成就感,感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合理性,更加认可竖式格式的简洁和有效。

我的困惑:这节课后小部分学生对于一个竖式来记录两次分的写法还不能完全掌握,这应该与孩子第一次接触此类竖式有关系,还需在今后进一步的练习中继续强化。

板书设计:
教材:
《笔算除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及有余数的除法,初步认识了除法竖式,会写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表示一次分的过程和结果的竖式,少部分同学能根据口算的方法写出两个竖式。

这就为创造表示
两次分的1个竖式提供了可能性。

《笔算除法》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及有余数的除法,初步认识了除法竖式,会写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表示一次分的过程和结果的
竖式,少部分同学能根据口算的方法写出两个竖式。

这就为创造表示两次分的1个竖式提供了可能性。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出除法算式并口算,为发现分小棒与口算的相同点做铺垫。

学生通过分小棒这一直观操作能够清楚的看到两次分的过程,明确分的道理,理解计算思考步骤,为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做准备。

通过展示孩子们的竖式,让孩子在区分对比中感受到竖式既要表示出分的过程和结果,还必须简洁,促使思考更正确规范的竖式写法。

学生尝试将两次分的过程在1个竖式中表示出来,并通过小棒图来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书写除法竖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利用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将竖式与小棒再次结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列举出1个竖式来表示很多次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竖式计算的优越和奇妙。

关于笔算除法的课,我们通常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学。

但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出竖式的书写方式将更有意义。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经历竖式探索的过程,明确算理,锻炼表达,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几轮磨课后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2、注重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数学操作活动是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来源。

通过分小棒这一直观操作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然后结合课件清晰再现两次分的过程,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次分,
为后面独立写竖式做铺垫。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间都是有联系的。

教学过程中先打通口算和分小棒的联系,又打通分小棒与竖式之间的联系,最后又将口算与竖式之间计算的相同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都是有联系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尝试列竖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成的竖式进行对比,提出创造的要求。

学生在经历将两个竖式合并为一个竖式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价值。

4、注重体验和感悟。

在创造竖式、对比竖式及列举竖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创造后的成就感,感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合理性,更加认可竖式格式的简洁和有效。

我的困惑:这节课后小部分学生对于一个竖式来记录两次分的写法还不能完全掌握,这应该与孩子第一次接触此类竖式有关系,还需在今后进一步的练习中继续强化。

《笔算除法》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
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写法并理解各部分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理解两次分的过程,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经历创造竖式的过程中体会竖式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明白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会计算。

学习难点:通过口算与分小棒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用1个竖式写出两次分的过程。

教材:
《笔算除法》评测练习
《笔算除法》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写两次分的竖式。

关于笔算除法的课,我们通常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学。

但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出竖式的书写方式将更有意义。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经历竖式探索的过程,明确算理,锻炼表达,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几轮磨课后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3、注重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数学操作活动是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来源。

通过分小棒这一直观操作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然后结合课件清晰再现两次分的过程,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次分,为后面独立写竖式做铺垫。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间都是有联系的。

教学过程中先打通口算和分小棒的联系,又打通分小棒与竖式之间的联系,最后又将口算与竖式之间计算的相同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都是有联系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尝试列竖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成的竖式进行对比,提出创造的要求。

学生在经历将两个竖式合并为一个竖式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价值。

4、注重体验和感悟。

在创造竖式、对比竖式及列举竖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创造后的成就感,感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合理性,更
加认可竖式格式的简洁和有效。

我的困惑:这节课后小部分学生对于一个竖式来记录两次分的写法还不能完全掌握,这应该与孩子第一次接触此类竖式有关系,还需在今后进一步的练习中继续强化。

板书设计:
教材:
《笔算除法》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标隹2011》对小字阶段整数乘、除法计算的最高要求是: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本套教材整数乘、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级。

笔算除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笔算除法的演算过程要多次应用乘除法,还会游及0的计算,滴算的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容易
出错。

因此除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外,教種重点采取各个突破的力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