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引导语:《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写的,其中《小石潭记》属于第四,当时作者一贬再贬,作为一个刚三十出头,正值施展才华之年轻人来说,心中苦闷可见一般。
学完这首文章,我们需要做一些习题来巩固知识,这样才不会忘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及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做题吧!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 ) (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翕( )忽幽邃( ) 犬牙差( )互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 文学常识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
他的第四。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为坻为屿 B 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 D 尔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
7、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 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新课标第一网
(1)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 (2)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
(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
(5)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 (6) 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huáng quán chí yí liào xī shuì cī
2、略
3.①抒情议论散文②柳宗元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4、(1)玉环、环绕 (2)清凉、凄清 (3)大约、可能、可以、能够
5、C
6、B
7、
1.略
2.C 3、略4、略
5、游览的先后顺序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清、澄。
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
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8.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
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9.略
10、D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2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B.全石以为底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D.皆若空游无所依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3.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2分)
4.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2分)
【答案】
1.D
2.C
3.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4.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3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
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辞格:比喻。
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
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扣住作者贬居时的心境去品析,对照文章内容分析)
答:因为潭底都是石头,而且文中写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为底”,所以将这个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8、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11、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4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题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小题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小题1:(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小题1:(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小题1:(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小题1:(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如:(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先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再按要求比较分析即可得出。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即可得出。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5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yǐ然不动;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和,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此文段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片段,该文选自(),作者贬永州,写下了有连续性的游记多,合称()。
2.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影布石上,yǐ然不动(映照)
B.以其境过清(认为)
C.乃记之而去(离开)
D.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3.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A.心神凄凉,骨头寒冷,静悄悄的,十分幽深,十分悲哀。
B.心神凄凉,骨头寒冷,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C.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D.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幽深极了。
4.从内容上看,第一段写了()和(),“似与游者相乐”流露作者淡淡的()之情,当作者观赏第三段小石潭四周()的环境景物时,又涌起()之情。
参考答案:
1.《小石潭记》《柳河东全集》《永州八记》
2.B
3.D
4.游鱼、潭水、喜悦、幽静、抑郁忧伤。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6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14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小石潭记》)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①梁欐②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选自《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睥睨:城上的矮墙。
②梁欐:栋梁。
③箭:小竹子。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4分)
①日光下澈()②影布石上()
③窥之正黑()④良久乃已()
(2)下列与“投以小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愈以为诚有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C.卷石底以出D.何不试之以足?
小题2: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写“水”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怎样描写“水”的?试简要分析。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4分)①向下②映③看④停止(2)(2分)D
小题2:(2分)故∕ 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小题3:(1)一条向西走,我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
(2)小石潭中有大约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小题4:甲段文字写水主要通过“潭中鱼”侧面烘托写出潭水的清澈,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水声的激越写洞中水。
小题1:试题分析:“下、布”是两个活用字,词性都发生了变化,要特别注意,平时要进行积累。
“窥、已”是常用字,用法比较固定。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
“楚之南”是主语,“少人而多石”是谓语,中间应停顿。
“故”是句首的连词,一般要停顿。
即应为“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此句中的`关键词有“西”“可、许” “空游”等。
“西”应译为“向西”,“ 可、许”都是文言文中的重点字,也是易错字,“可”是大约的意思,“许”表约数。
“空游”应译为在空中游动。
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甲段文字通过写“潭中鱼”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乙段文字“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写水,主要通过听觉描写水声的激越,是正面描写。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7
小石潭记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佩:古时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篁huang:竹林,泛指竹子。
怆chuang:悲伤,凄怆。
清洌lie:清凉。
明灭:或现或隐。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翠蔓:翠绿的茎蔓。
参cen差ci: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翕xi忽:轻快敏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
生于长安,九岁时因避战乱,曾随祖父辗转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九江、长沙等地,切实体验到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他以后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影响很大。
少年时即因文章而有“奇名”。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
后来在朝中任职,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集团。
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州刺史的属官),刘禹锡等七人也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
他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
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折磨,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有
很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作品。
2、相关背景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社会很不太平。
地方上是军阀割据,朝廷里是宦官当权,他们排挤忠良,欺压百姓。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面对这种状况,柳宗元和一些正直的官员都感到不满和忧虑。
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他的儿子李诵即位,就是唐顺宗。
唐顺宗和他当太子时候的老师王叔文主张改革政治。
因此,唐顺宗一掌握大权,就重用王叔文等人。
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些出身较低、年轻有为、才学兼优的知识分子。
柳宗元也是这个集团的重要成员。
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研究怎样才能革新政治、振兴国家,改善百姓的生活。
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贪官污吏被降职罢官;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被取消;禁止了“官市”;下令重新起用以前被奸臣迫害的官吏等等。
这些措施对稳定社会秩序有利。
但是,这却触犯了宦官和达官贵人的利益。
偏巧,支持改革的唐顺宗又得了重病。
那些人就内外勾结,逼着唐顺宗退位,而把他的儿子李纯捧上了台,就是唐宪宗。
不久,他们干脆把唐顺宗害死了。
唐宪宗一上台,立即把王叔文贬到外地去做一名小官。
第二年又把他杀了。
和王叔文关系密切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八名朝廷官员也先后被贬到边远地区去做司马(一个州的小官)。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司马事件”。
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失败了,因为这场革新发生在永贞年间,所以人们叫它“永贞革新”。
这年冬天,柳宗元带着老母亲,满怀忧愤到偏僻的永州(在现在湖南省)去了。
柳宗元到永州的第二年,唐宪宗宣布全国大赦,可接着下诏书说:柳宗元等八名被降职的官员除外。
当时,有不少谣言攻击柳宗元,吓得他的亲朋好友都不敢同他来往。
柳宗元生活非常困难,住在一座庙里,得不到帮助。
不久,他的老母亲生了重病,没钱看病吃药,不幸去世了。
面对这一连串的打击,柳宗元感到很痛苦。
可他一点儿也不后悔,
相信自己和王叔文实行的改革是正确的,始终不更改自己的主张。
空闲时间很多,他就一面发愤读书,一面拿起了笔,宣传进步的思想,提倡散文的革新。
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写了大量的著作,如《封建论》、《天说》、《天对》和游记、诗歌、辞赋、寓言等文学作品。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哲学和文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永州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境内山岭起伏,河流纵横,风景倒很优美。
柳宗元自从贬官来到这里以后,心中忧愤难平,就常常出去散步解闷,或者到郊外去徒步旅行,游览风景。
他初到永州的时候,住在城内东山的寺庙里。
寺西有一座亭子,从那儿可以俯瞰全城,也可以远眺四周的风光。
九月的一天,柳宗元坐在这个亭子里,发现远处的西山景色特别美。
于是,他立刻约了几个人去游西山。
他们沿着小河来到西山脚下,只见山势高峻,怪石嶙峋,满山是杂草树木。
他们只得披荆斩棘,艰难地向上攀登,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四下一看,那无边无际的原野,重重叠叠的山峦,幽深的山谷,曲折的河流都尽收眼底。
人好像在天上一样。
看到这些美景,柳宗元顿觉心胸开阔。
他们摆上随身带的酒菜,一边饮酒,一边赏景,高兴得什么都忘了,直到天黑才回家去。
回到家里,柳宗元写了一散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叙了这次游览的经过。
从这以后,柳宗元的游兴更浓了。
隔不几天又去游玩。
在山的西边,他又发现了一个水潭叫钴鉧潭。
冉溪是潭水的源头。
这溪水的上游和下游流得很急,撞在山石上激起雪白的浪花。
它曲折东流,到钴鉧潭才平缓下来。
潭将近有十亩大,水很清,周围全是树,岩石上有泉水流下来。
柳宗元非常喜欢钴鉧潭这个地方,多次去那里游玩,并写了一《钴鉧潭记》一文。
后来,柳宗元又游览了钴鉧潭西边的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等许多地方,先后写了八游记。
这就是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的“永州八记”。
【整体感悟】
一、谋立意
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层次。
第一层: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全貌。
第二层: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层:写潭外的溪流曲折蜿蜒。
第四层:写潭上的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层:写同游的人。
三、写作方法
⑴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肖其貌,传其神。
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写潭中的游鱼,笔法极妙,无一字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登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⑵情景交融。
写小石潭环境的幽静、凄清,抒发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
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⑶写作借鉴
这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优美景色。
小石潭结构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丽,潭中游鱼的活泼,通过作者精描细绘,图画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观察细致,如鱼在水中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是很难描绘出来的,学习本文就重在学习作者缌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以提高作文水平。
四、参考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行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一大片竹林,就听到了流水的声音,(这声音)像玉俩玉环相碰撞时发出的响声那样清脆,我的心里感到很高兴。
(于是)砍倒些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到了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透明。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有的像是水中小块的高地,有的像是湖中的岛屿,有的像是凸凹不平的小丘,有的像是高峻的山崖。
青葱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吹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似的。
阳光透过潭水,鱼儿的影子映现在潭底的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又飞快地向远处游去,(它们)游来游去是那样的轻快敏捷,真好像在跟游玩的人一同游乐。
朝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溪水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流动,(随着地势的曲折起伏,)可以看到这一段溪水显露出来,那一段溪水却隐没了下去。
那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弄不清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潭边上,四下里翠竹绿树团团围绕,静悄悄地没有其他人,(这种极为清幽的气氛)使人神情凄凉,筋骨寒彻,忧伤绵绵,既深且远。
因为它的环境太冷清了,不能长时间地呆在那里,于是,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就离开了。
和我一起游历的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还有跟随我一同游历的姓崔的两个年青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练习解答】
第一题:第一段写了水和石以及树枝藤蔓。
写水,先写听觉“如鸣巩环”,再写视觉与感觉:“尤清冽”。
后写石的各种形态,均为正面描写。
段末写树枝藤蔓随风飘荡所呈现的各种姿态,通过优美的景致烘托小石潭的幽静。
第二段写鱼,将鱼历历可数、忽动忽静的姿态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实际上是从侧面写水的清明澄澈。
然而妙在一个“水”字也没有,却句句写水,至于段中兼写了日光同样是为了写水的,因为有日光才有“影布石上”,才更显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