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
习题(一)及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下列关于柴科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中《十一月·雪橇》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
B.第二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雪橇疾驰和赶车人的形象
C.第三部分高音区的音型好似雪橇上小铃铛的清脆音响
D.第四部分力度逐渐地减弱,表现了雪橇队渐行渐远的场景
【答案】 D
2、下列不属于黄自艺术歌曲的作品是()。
A.《红豆词》
B.《南乡子》
C.《玫瑰三愿》
D.《花非花》
【答案】 A
3、昆曲代表剧目《牡丹亭》作者是( )。
A.汤显祖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马致远
【答案】 A
4、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对认知领域做了层次的划分。
“聆听音乐时、能够判断出音乐的节拍。
”这一能力属于哪个层次?
A.记忆
B.创造
C.分析
D.评价
【答案】 C
5、隋唐时期的()最能反映当时的音乐文化成就。
A.变文
B.曲子
C.燕乐
D.琴歌
【答案】 C
6、《渔阳鼙鼓动地来》出自作品()。
A.《长生殿》
B.《长恨歌》
C.《渔光曲》
D.《渔阳曲》
【答案】 B
7、“在学唱歌曲《半屏山》后,学生围成圆圈,边唱边用笔在地上敲出节拍,并在歌曲的每一句最后一拍将手中的笔往右传。
”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
A.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技巧
B.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乐句感
C.帮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D.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素质
【答案】 B
8、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A.阿根廷一探戈
B.古巴一哈巴涅拉
C.巴西一桑巴
D.秘鲁一弗拉门戈
【答案】 D
9、《夕阳箫鼓》由__________曲改编成__________曲之后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选()
A.琵琶、古筝
B.古筝、琵琶
C.古琴、琵琶
D.胡琴、古筝
【答案】 A
10、李斯特的音乐创作集中在()两方面。
A.艺术歌曲和钢琴音乐
B.清唱剧和钢琴音乐
C.钢琴和小提琴音乐
D.交响乐和钢琴音乐
【答案】 D
11、我国哪种戏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A.京剧
B.昆曲
C.豫剧
D.越剧
【答案】 B
12、下列属于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的是()。
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高腔
【答案】 D
13、“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
B.学生互评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B
14、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广泛影响的德国()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
A.铃木镇一
B.柯达伊
C.奥尔夫
D.达尔克罗兹
【答案】 C
15、下列乐器中,属于越南民族乐器的是( )
A.姆比拉
B.独弦琴
C.排箫
D.竖琴
【答案】 B
16、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
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
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
【答案】 D
17、导课的原则包括()。
A.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新颖性、简洁性
B.趣味性、启发性、快乐性、新颖性、简洁性
C.简洁性、流畅性、新奇性、趣味性、新颖性
D.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启发性、流畅性【答案】 A
18、改编自雨果同名小说的著名音乐剧是( )
A.《歌剧魅影》
B.《悲惨世界》
C.《双城记》
D.《阿依达》
【答案】 B
19、下列不属于黎锦晖创作的歌曲是()。
A.《葡萄仙子》
B.《卖布谣》
C.《特别快车》
D.《老虎叫门》
【答案】 B
20、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黄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反复欣赏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速度等基本要素。
进而让学生模仿船夫拉纤的动作以体会歌曲的律动感。
黄老师引导学生模仿纤夫动作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学原则。
A.愉悦性
B.实践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答案】 B
21、《山在虚无缥渺间》选自《长恨歌》的第()乐章。
A.八
B.六
C.五
D.三
【答案】 A
2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清唱剧体裁的是()。
A.《扫罗》
B.《参孙》
C.《经文歌》
D.《弥赛亚》
【答案】 C
23、燥邪致病
A.传染性强
B.易伤津液
C.易伤阴位
D.易伤津耗气
E.易袭阳位
【答案】 B
24、患者,男,30 岁,工人。
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A.喘证
B.咳嗽
C.感冒
D.胸痹
E.消渴
【答案】 B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音乐表现”领域的是()
A.演唱、演奏
B.综合性艺术表演
C.识读乐谱
D.创作实践
【答案】 D
26、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的创作者是()。
A.李斯特
B.门德尔松
C.肖邦
D.德彪西
【答案】 D
27、近代我国由于兴办学校而产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教学开始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
A.教授歌曲
B.教授诗歌
C.教授欣赏
D.教授识谱
【答案】 A
28、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学生分为四组讨论歌曲的艺术处理,接下来的环节,下列哪个选项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
A.选一组学生表演歌曲
B.选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表演歌曲
C.四组学生分别表演歌曲
D.选有乐器基础的同学演奏歌曲
【答案】 C
29、在歌唱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 )
A.前奏
B.间奏
C.引子
D.尾奏
【答案】 B
30、下列哪部作品与其他三部作品不属于同一位作曲家?( )
A.《创世纪
B.《费加罗的婚礼》
C.《云雀》
D.《伦敦》
【答案】 B
大题(共10题)
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课程的名称】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鉴赏《魔王》
【主要目标】
聆听《魔王》,感受与分析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形象,了解艺术歌曲的特征。
【教学过程】
(前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学生阅读了解德奥浪漫主义乐派,舒伯特及其音乐创作。
欣赏《魔王》(1)学生阅读材料并讨论以下问题:①歌词是谁的诗作?②表达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③什么乐器伴奏?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的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二、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新课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
《线条之美》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综合艺术——《线条之美》
【主要目标】
1.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赏析与实践活动,体验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的线条美,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
2.能演唱《蝴蝶》的主题旋律;能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教学重点】
体验、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略)
2.新课教学: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体现(1)音乐中的线条一赏析格里格钢琴曲《蝴蝶》A.教师钢琴示范,学生模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线条的变化。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
三、案例:在高一第三单元《俄罗斯音乐》教学时,老师简单介绍作家柴科夫斯基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这个特点,播放了《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第一主题,听完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同学们有的说甜美,有的说幸福,有的说梦幻,有的说如诗如画……可就是没有人说出老师所期待的答案。
于是,老师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伤感和忧郁的,你们这都听不出来”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答案】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本堂课是鉴赏课,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聆听音乐的出发点与教师的实际操作有所矛盾,老师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最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素材来自民间,而之前对于音乐家只是简单地做了介绍,并没有对时代背景等内容做详细的说明。
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第二,教师在聆听音乐时并没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和思考。
而在聆听后提出“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没有针对性地思考,回答出这样的答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课标音乐教学活动建议指出:在聆听音乐时,可设计具有探究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
第三,该老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聆听的过程和方法。
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传统的教学过程经常是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过程与方法更是重要,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须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完成的。
第四,对学生评价过于单一和消极。
音乐课程的评价应该遵循导向性原则;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
“你们这都听不出来”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和抵抗心理;评价也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肯定学生进步与发展,指明其努力发展的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四、对下面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其优缺点。
绚丽的音色
【教学目标】
一、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要素——音色。
二、通过为一首乐曲的配器伴奏活动,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三、学习音色知识,领会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美和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音色,体会音色的不同。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对报纸“动”的探索,初步感受色彩的概念)师:看我手中的这张“报纸”,请你们帮我想一想,怎样做才能让它发出不同的声响生:揉、吹、打、撕、拍、晃……
【答案】
五、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列课例进行分析点评。
【课题名称】
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目标】
1.在集体的音乐情境中享受共同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2.熟悉并能够哼唱歌曲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3.简单了解台湾高山族相关文化及其歌舞特点,表达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验台湾高山族民歌的情绪、风格、特点。
2.学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台湾高山族民歌及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
2.课前在教室内放置几个拖把。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答案】
六、高中音乐鉴赏课《情感之声》(课时45分钟)一、导入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3分钟)二、教学步骤1.欣赏歌曲《母亲教我的歌》(4分钟)2.介绍曲作者、创作背景、讲述音乐中的故事(6分钟)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各部分主题(IO分钟)4.介绍西洋乐器种类并听辨其音色(IO分钟)5.让学生讲故事(9分钟)6.课堂小结(3分钟)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上面教学案例,描述自己的观点。
【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2)本案例虽然是以鉴赏《情感之声》为教学内容,但是忽略了《情感之声》本身,过多地关注了课程以外的知识,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在教学中没有突出音乐艺术学科的特点。
七、案例:一节音乐公开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音乐老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
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学生中却突兀地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
“不喜欢”,一个男生说。
老师未予以关注,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啊,同学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
”还是那个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
老师还是未予以关注,课堂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氛围,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了。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答案】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本节课是公开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人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应该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并且这位老师也能让课堂保持者热闹的气氛,足见整堂课还是比较井井有条的。
但是在这井井有条中也存在一些“瑕疵”,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对课堂的兴趣不大,枯燥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该教师虽然教学活动比较贴合学生的发展,但是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这一理念的施行中,做法欠妥。
在学生进行提出不喜欢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并未作出回应,而是选择忽略不和谐的声音继续开展教学,不符合新课标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
教师应该灵活应对这类教学事件,充分发挥才能,用创造性的艺术策略解决问题,如充分听取学生的异议,并与学生展开一场音乐之美的讨论,一起去发现音乐的美。
八、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爱尔兰民族经典音乐剧《大河之舞》选段的欣赏与分析,培养对踢踏舞学习的兴趣。
2.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能够掌握踢踏舞的舞步特点。
3.培养节奏的表现力和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和创编踢踏舞。
【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自制剪辑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与舞蹈的课堂,现在就让我们跳起热身韵律舞蹈。
(播放剪辑的《肯肯圆舞曲》,队伍集合成上课的形式)
【答案】从整体上说.该课对舞蹈艺术基本特征的把握,对音乐与舞蹈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舞蹈鉴赏、表演、编创的有机结合与处理,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因此,这个课在设计上为教学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课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很好的教学策略,教师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激发起学习舞蹈的兴趣,然后通过“观看踢踏舞——研究讨论——基本动作学习——创编表演”这一敦学主线,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感性过渡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归到感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在兴趣支配下的主动探究学习过程。
显然,这样的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师生做游戏的环节,通过打击出符合要求的节奏,来体验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导入,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节奏对于学习舞蹈的意义。
当然,好的教学策略来源于新课程理念,其基础是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不太了解踢踏舞,到能够创编、表演踢踏舞,并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完全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那种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交流、教学相长的氛围。
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音乐教学的成败。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舞蹈的创编,即“借用踢踏舞的形式夸张表现生活中的点滴现象”。
从课堂效果来看。
基本上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要求,这说明本课对踢踏舞创编教学的思路是明确的。
这节课略显不足的是:在爱尔兰民间舞蹈——踢踏舞的风格特征上,还可以挖掘得更深些。
比如,爱尔兰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与爱尔兰民族的生活是怎样的关系爱尔兰民族为什么喜欢用踢踏舞的形式表现社会生活从舞蹈艺术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舞蹈都同一定的劳动形态有关,而劳动形态的艺术化则形成了人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并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风格。
教师如能把踢踏舞风格形成的原因对学生作进一步地介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把握。
九、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鉴赏教学——拉丁美洲音乐(《告别》《小伙伴》《美丽的小天使》)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
(10分)(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人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
(25分)
【答案】
【知识点】
教学设计。
【参考设计】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感受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知识;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用比较的方法记住主题;合作训练学会探戈舞步。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融合,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的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乐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学会探戈舞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十、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新课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
《线条之美》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综合艺术——《线条之美》
【主要目标】
1.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赏析与实践活动,体验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的线条美,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
2.能演唱《蝴蝶》的主题旋律;能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教学重点】
体验、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略)
2.新课教学: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体现(1)音乐中的线条一赏析格里格钢琴曲《蝴蝶》A.教师钢琴示范,学生模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线条的变化。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分析。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