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在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为什么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很多人就会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开公司赚钱,况且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就业,而不是去创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不大,只有专心搞好专业知识教育才是最根本的。

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也是同样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将来不会去自主创业,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对自己没有用,所以兴趣不高。

这种理念上的误区使得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成了边缘教育。

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划,缺少相应的政策,学生没有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大面积展开。

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不够完善,创业实践教育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基本上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或者开设几门公选课,随便找几个教师讲讲。

这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此,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会有效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是创新精神的实践过程,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目前在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边缘教育,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单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缺乏都成为制约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

只有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科学创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 具备企业背景和管理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要远胜于概念规则的纯理论讲授,因此,对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

但是近年来高校引进的师资普遍面临着学历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少,这里的经验不是指教学经验,而是指普遍缺少工程背景和社会实践经验。

教师缺乏现场作业经历和工程实践意识成为制约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因素。

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工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
育,提高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为了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科技新精神,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科创新竞赛有机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等逐步完善大学
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训练,都是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专业基础知识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在现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和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主动探索和挖掘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创业要素,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带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去学习。

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才是从根本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开设公选课和创新创业培训班两种形式,使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意识和理念教育。

单纯的创业指导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必须建立起以兴趣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和学习体系,因此,公选课的内容包括就业创业指导、创业管理学、创业机会评价与选择、大学生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以及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相关课程。

3. 以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科创新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企业+ 学校”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由校内延伸到企业生产和科研实践第一线。

学校鼓励有科研
项目的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使本科生就有机会与导师一起开展科学研究。

b.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探索学科创新竞赛长效机制。

将创新创业实践纳
入学分体系,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

依托各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把学科创新竞赛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设计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在实践训练中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c、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

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和指导委员会,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者给予创新学分。

三、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沟通,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更能体现出教师与学之间平等、关爱的良好关系。

现代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突出能力的培养,教师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鼓励教师采用“案例式教学”、“团队讨论法”、
“小组学习法”、“问题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外独立查阅资料、制作学习模具、完成课程论文等,不仅掌
握了课程内容,还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研究制定教师到生产现场实践锻炼办法,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学习和锻炼,积累工
程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师工程意识和教学质量水平。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生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鲜明特色“一黑一蓝”的人才培养理念。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起步较晚,与其他国家成
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相比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它需要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配合,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高校应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